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2011-09-15 26页 doc 285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376

暂无简介

举报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用) 教学进度与时间分配 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神经病学30学时,精神病学6学时),见习18学时;专业理论课安排如下: 内容 学时 一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方法、辅助诊断方式及诊断原则 6 二 周围神经疾病 2 三 脑血管病 6 四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五 脊髓病变 4 六 癫痫 3 七 多发性硬化 2 八 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 1.5 ...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用) 教学进度与时间分配 神经精神病学课程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神经病学30学时,精神病学6学时),见习18学时;专业理论课安排如下: 内容 学时 一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临床方法、辅助诊断方式及诊断原则 6 二 周围神经疾病 2 三 脑血管病 6 四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五 脊髓病变 4 六 癫痫 3 七 多发性硬化 2 八 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 1.5 九 痴呆(Alzheimer病) 1.5 十 重症肌无力 1 十一 肌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 1 十二 精神病学总论 2 十三 精神分裂症 2 十四 神经症 2 总计 36学时 见习课安排如下 内容 学时 一 神经系统体检 3 二 神经系统辅助检查 3 三 脑血管病 3 四 周围神经病,脊髓病变 3 五 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癫痫 3 六 临床病例讨论 3 总计 18学时 一、神经病学课程简介 神经病学是从内科学中派生的学科,是研究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该学科与神经解剖、神经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和神经药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20世纪末生命科学的进展引人注目,神经科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神经病学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因此神经病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发展前途一片光明。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临床诊断的依据,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先进的诊断技术仪器为神经系统疾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CT、MRI、DSA、SPECT、PET、rCBF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神经介入放射治疗、r-刀技术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增添了新手段,这些内容需要让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疾病等,但重点内容我们在每一章,每一节课上都会强调。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分别列出重点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部分。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30学时。教材为国家卫生部规划教材: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5版)。本课程为必修课,考试形式为笔试。 二、 神经病学课程基本要求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及它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熟悉神经系统的基本解剖结构和脑的血液循环。掌握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掌握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脑炎(急性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癫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熟悉下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Alzheimer病、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肝豆状核变性、脊髓压迫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 基本技能:(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2)熟悉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和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3)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CT、MRI 、DSA、EEG、EMG等。 总论部分(6学时) 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两部分:大课讲授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第三章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为课间实习内容。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学应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进行讲授。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使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以及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 (二)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掌握内容 (1)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嗜睡、昏睡状态、昏迷)及临床表现。 (2)昏迷程度(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的鉴别。 (3)Broca 失语、Wernicke 失语、命名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病变定位 (4)单眼和双眼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 (5)视乳头水肿的常见病因。 (6) 视野缺损分类(双颞侧视野偏盲、同向性偏盲、同向性象限盲)及常见病因。 (7)眼外肌(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下斜肌、上斜肌)和眼内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的神经支配及功能。 (8) 眼肌麻痹的分类。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的径路 (9) Horner征的临床表现和病损部位。 (10)眩晕的概念、临床分类。 (11)感觉的分类; 如何根据感觉障碍平面确定脊髓损伤上界。三叉神经的周围性及核性支配的特点。 (12) 末梢型、周围神经型、传导束型、交叉型、偏身型、单肢型感觉障碍的表现。 (13)痉挛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的鉴别。 (14)下运动神经元性及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定位诊断。 (15) 脑干病变的临床特征(交叉性瘫痪)。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16) 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特点。 (17)锥体外系肌强直的特点,与锥体系肌强直的区别。 (18)共济失调的概念,分类(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及前庭小脑性共济失调)。 2.熟悉内容 (1) 意识的概念;觉醒、意识的内容及意识障碍的解剖学基础。 (2) 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的临床表现。 (3) 失语症的概念、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的区别。 (4)失用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 (5) 失认症的概念,体象障碍的概念及病损部位,Gerstmann 综合征临床表现和病损部位。 (6)视觉传导径路;皮质盲的临床特点和病损部位, (7)核性眼肌麻痹的诊断要点及常见病因。 (8)基底节的组成。 (9)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病因、临床表现和鉴别。 (10耳聋的分类;神经性耳聋与传导性耳聋的病因及鉴别。  (11)晕厥的概念及常见病因。  (12)皮节的概念、三根定律及感觉节段性支配特点。感觉传导径路;分离性感觉障碍的概念及解剖学基础。颈髓白质中感觉传导束纤维排列顺序。 (13)运动传导径路。 (14)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小脑性语言的概念。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 3.了解内容  昏迷与闭锁综合征的鉴别;特殊类型意识障碍(去皮层综合征、无动性缄默症)的临床表现;黄斑回避的概念;传导性失语,经皮层性(运动性、感觉性、混合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病变定位;失用症的概念; 失用症的解剖基础; 观念运动性失用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失认症的概念,体象障碍的概念及病损部位,Gerstmann 综合征临床表现和病损部位;视觉失认、听觉失认、触觉失认; Foster-Kennedy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前核间性、后核间性眼肌麻痹及一个半综合征临床表现、病损部位及常见病因;前庭神经的传导径路;位置性眩晕的概念;晕厥分类;反射性晕厥的常见类型,脑源性晕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脑干运动神经核的分布;自主运动的概念;舞蹈症、手足徐动症的表现。 (三)熟悉神经系统的定位、定性诊断原则和诊断顺序; (四)了解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特殊检查方法。 [讲课内容] (一)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对象、范围及其在临床学科中的地位; (二)意识障碍:临床分类、鉴别诊断、脑死亡的定义; (三)失语症的概念和分类,各种失语的临床表现;失用症的概念。观念运动性失用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失认症的概念,体象障碍的概念及病损部位,Gerstmann 综合征临床表现和病损部位。 (四)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 1.视觉传导径路;视力障碍常见病因;;皮质盲的临床特点和病损部位,黄斑回避的概念。 2.视野缺损的类型及常见病因;视乳头水肿的常见病因。 3.眼肌麻痹的类型:周围性、核性、核间性、核上性; 4.瞳孔调节障碍:对光反射,调节反射障碍等。Horner征的临床表现和病损部位 (五)眩晕及听觉障碍:概念、分类、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 (六)晕厥: 晕厥分类:反射性、脑源性、心源性及其他; 临床特点:发作前期、发作期、恢复期; 与痫性发作的鉴别。 (七)感觉障碍:感觉的分类;皮节的概念、三根定律及感觉节段性支配特点。 如何根据感觉障碍平面确定脊髓损伤上界。三叉神经的周围性及核性支配的特点。末梢型、周围神经型、传导束型、交叉型、偏身型、单肢型感觉障碍的表现。各种感觉障碍的定位价值 (八)瘫痪: 1.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特点; 2.不同部位损害运动障碍的特点。 不自主运动:震颤、舞蹈症、肌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症等; 共济失调: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前庭性共济失调的分类及表现; (十一)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肌力、肌张力的概念、肌力分级; (十二)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方法:EEG、CT、MRI等; (十三)诊断原则 1.定位诊断:准则、 不同部位病损的特点; 2.定性诊断:病因分类。 各论部分 脑血管病(6学时): 第一节 概述(0.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2.熟悉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主要分支及供血区。 3.了解脑静脉系统及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防。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脑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熟悉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概念、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TIA的特征性症状及常见症状。 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讲课内容] 1.脑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 2.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和发病机理强调微栓塞学说。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颈内和椎动脉系某一局部功能障碍;症状突然消失,不超过24小时缓解,可刻板地反复发作等。 5.诊断和鉴别诊断:与癫痫、偏头痛、晕厥、眩晕等鉴别。 6.防治:病因治疗、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等。 脑梗塞(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病因、发病机理、脑血栓形成的概念、病理生理,了解脑梗塞的外科治疗、康复疗法和预防。 掌握脑梗塞的基本临床特征及类型、辅助检查等。 掌握脑梗塞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掌握脑梗塞与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掌握脑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  [讲课内容] 1.病因及发病原理:强调本病发病的血管壁、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成分等三大要素。 2.临床表现:重点阐述脑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三个主要临床类型。介绍CT和MRI在临床诊断上意义,以及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区别与联系。 3.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脑出血、硬膜下血肿、脑肿瘤等疾病的鉴别。 4.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脑保护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0.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腔隙性梗死的概念、一般临床特点及临床常见的腔隙综合征。 2.熟悉腔隙性梗死的病因、病理、CT表现特点、治疗及预后。 [讲课内容] 1.腔隙性梗死的概念,强调长期高血压的作用,腔隙的大小和好发部位,病理改变 2.腔隙性梗塞的临床特点和常见的腔隙综合征。 3.腔隙性梗塞CT表现特点、治疗及预后。 脑出血(1.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脑出血的概念、基本临床特征和CT特点。 掌握 壳核、丘脑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叶出血的临床表现。 掌握脑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掌握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 了解脑出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外科治疗和预后。 [讲课内容] 1.阐明脑出血的病因,强调高血压、动脉硬化。 2.发病原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微动脉瘤。 3.病理:脑实质内出血和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 5.脑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 6.主要脑出血部位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内囊—基底核区、桥脑、小脑、脑叶、脑室)。 7.诊断和鉴别诊断:阐明与脑肿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鉴别。阐明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鉴别点。 8.治疗:降颅压、调整血压、安静、手术、护理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1.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念、病因,脑脊液、CT和DSA检查特征。 2.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急性期并发症和治疗。 3 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检查和预后。 [讲课内容] 1.病因:动脉硬化、颅内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 2.发病原理:动脉易破裂性、出血和血管痉挛。 3.病理:强调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强调发病情况、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罕见局限性脑损害体征、DSA检查的临床意义。 5.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脑膜炎鉴别。 6.治疗:安静、脱水剂、抗纤溶剂、止血剂、手术和预防复发。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分类及感染途径; 2.掌握病毒性脑炎及结核性脑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 [讲课内容] 讲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分类及感染途径;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讲课要求简明扼要。 脊髓疾病概述(0.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脊髓与脊柱的解剖关系、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血液供应;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脊髓病的定位诊断。 [讲课内容] 1. 概述:①脊髓的解剖特点:纵向的节段性与横断面的内部构筑;②脊髓和脊柱椎体的关系;③脊髓的血供特点;④脊髓损害的定位特征表现与常见病因;⑤脊髓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的 第一节 急性脊髓炎(1.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急性脊髓炎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 2.熟悉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检查、鉴别诊断。 [讲课内容] 1.概述:脊髓炎和脊髓病的含义;脊髓炎的临床分类; 2.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病因和病理; 3.临床表现:脊髓休克期及其恢复;脑脊液变化; 4.诊断和鉴别诊断: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脊髓血管病、脊髓压迫症鉴别; 5.治疗和护理:①急性期激素治疗和主要危险—呼吸肌麻痹;②并发症防治: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褥疮;③康复期的功能锻炼。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脊髓压迫症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 掌握髓内、髓外硬膜内及髓外硬膜外病变的鉴别。 3.熟悉脊髓压迫症的病因、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 [讲课内容] 1.病因:各种脊髓肿瘤、炎症性疾病、锥体疾病等。 2. 临床表现:神经根损害、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反射改变、可有脊髓损害变化。 3. 诊断与鉴别诊断①判断是否脊髓压迫症;②判断脊髓压迫损害的节段;③判断脊髓压迫是髓内髓外;④判断脊髓压迫的原因; 4.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对症治疗 癫痫(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分类; 2.熟悉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 3.了解部分性发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无张力性发作的临床表现。癫痫的手术治疗;全面性发作的预后。 4.掌握癫痫发作期、间歇期治疗的注意事项,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和常用药物及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治疗。 [讲课内容] 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分类; 临床表现:简单介绍癫痫的国际分类,全面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的特点;其中要详细介绍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并说明应注意可能存在的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癫痫持续状态的概念和诊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步骤,EEG对癫痫的主要诊断价值,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防治:预防癫痫的因素、发病间歇期的治疗原则,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重症肌无力(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病理生理; 2.了解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机制; 3.掌握重症肌无力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症肌无力危象概念、类型、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抢救原则 4.了解Osserman临床分型。 重症肌无力与Lambert-Eaton综合征的鉴别要点。 5.熟悉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原则。 [讲课内容] 病因与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机制; 临床表现:①临床症状的易疲劳性和波动性;②临床分型;③重症肌无力危象及其类别和原因;说明何谓危象,介绍危象的类别和原因。 诊断:①临床表现、药物实验和肌电图检查;②与胸腺疾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关系;③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和肌无力综合症的临床鉴别; 治疗:①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②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③胸腺手术;④危象的处理。 肌肉疾病(1学时)     肌肉(骨骼肌)疾病主要掌握周期性瘫痪,其他疾病可作一般了解。 [讲课目的和要求] 1.了解内容:肌肉疾病的概念、骨骼肌的解剖。 2.熟悉内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概念,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表现。 3.掌握内容:周期性瘫痪的概念、临床表现和治疗。 4.了解内容:周期性瘫痪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离子通道及离子通道病。 [讲课内容] 1.横纹肌的结构及其收缩的生理,生化机制。 2.周期性麻痹的病因和发病原理:说明钾、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肌肉细胞动作电位异常。 3.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急速全身无力,常有某种诱因,临床常见低血钾型,另有高血钾和正常血钾型。 4.周期性麻痹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发作过程、血钾改变。注意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否,注意与引起低钾的全身疾病、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癔病性瘫痪相鉴别。 5.周期性麻痹治疗:补钾盐,治疗甲亢,注意预防发作的诱因。 6.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概念和病因:强调遗传因素。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临床表现: 早年起病,进行性肌无力和萎缩,特异性肌肉损害的分布范围。 周围神经病(学时:2学时) [讲课目的和要求] 1.了解周围神经的应用解剖和病理生理; 2.了解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分类; 3.熟悉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 4.掌握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讲课内容] 概述:⑴ 周围神经的应用解剖和周围神经的变性与再生;⑵ 神经炎、神经痛、神经病的概念;⑶ 临床周围神经病的分类情况。 三叉神经痛 ⑴ 病因:原发性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⑵ 临床表现:原发性神经痛的临床特征(部位、发作表现及有无体征); ⑶ 诊断:必须鉴别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其他颜面部疼痛; ⑷ 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面神经炎 ⑴ 病因:为面神经管内及茎乳孔处非化脓性炎症,与感染或自身免疫有关; ⑵ 临床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特征; ⑶ 诊断:与继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鉴别; ⑷ 治疗:激素治疗和神经营养治疗,物理治疗。 格林-巴利综合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自身免疫疾病可能;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特征、危险性、脑脊液检查、预后; 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诊断,与急性脊髓炎、周期性麻痹等疾病的鉴别; 治疗: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疗法、大剂量B族维生素、延髓麻痹和呼吸肌麻痹治疗,有效地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锥体外系疾病(学时:1.5学时) 运动障碍性(锥体外系)疾病重点掌握帕金森病,其他内容可熟悉和了解。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锥体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锥体外系病变时出现的主要症状; 掌握帕金森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讲课内容] 1. 概述:⑴ 讲述锥体外系的组成,主要结构苍白球、纹状体 的解剖和功能;⑵ 锥体外系病变时肌张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 帕金森病: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 ⑴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年龄老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重点在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缺乏的生化病理; ⑵ 三大临床主症及特殊的姿势和步态; ⑶ 诊断:典型病例诊断,与各种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⑷ 治疗:药物替代治疗: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替代和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手术治疗及现代基因治疗的前景。 痴呆:Azheimer病(1.5学时) 痴呆是老年人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本组疾病临床意义愈加重要。应熟悉临床常见的Alzheimer病及血管性痴呆,其他痴呆可作一般了解。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痴呆的概念,临床常见的痴呆。 2.掌握Alzheimer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很可能AD诊断标准。 3.了解内容:Alzheimer病的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 4.了解血管性痴呆的概念、多梗死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讲课内容] 痴呆的概念,强调是一种获得性智能下降; 痴呆的主要临床特征; 痴呆的常见病因; Alzheimer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强调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颗粒空泡变性、神经元丢失主要为胆碱能神经元; Alzheimer病的临床表现,强调记忆障碍是最早的和最主要的特征。 Alzheimer病的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心理学检查。 Alzheimer病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主要是胆碱能增强剂)。 简单介绍血管性痴呆的概念、多梗死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脱髓鞘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2、熟悉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和病理。 3、掌握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了解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的关系及多发性硬化预后。 [讲课内容] 1、脱髓鞘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2、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重点在自身免疫机制学说。 3、多发性硬化的病理特征: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病灶, 有其病理分布和损害的选择性。 4、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的多发性和病程缓解复发的临床特征。亚洲和中国脱髓鞘疾病以视神经脊髓炎为主; 趋势归入多发性硬 化。 5、诊断及鉴别诊断:介绍国际多发性硬化委员会的诊断标准。强调与病毒性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鉴别。 6、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的应用,对症治疗,护理。 参考: 实用神经病学,史玉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4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丁铭臣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9 临床神经病学,蒋雨平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 精神病学课程简介和基本要求 课程简介 随着全球疾病谱和疾病负担的变化,精神疾病和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在整个临床医学中的位置变得日趋重要。通过医学教育,丰富医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改变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是面对这种趋势的重要环节。 精神病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非精神科专科的医生、改变其医学知识结构、使其具有新的医学模式思想;同时也为培养精神科专科医生打下良好基础。授课内容以常见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相关问题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反映国内外新的观点。容的要求划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精神病学教学主要为系统讲课。 教学目的 1、熟悉正常人的精神活动规律,能够识别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 2、熟悉精神疾病病史采集与精神检查技术。 3、掌握精神疾病常见症状,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处理。 为了突出重点,本大纲将对教学内本大纲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精神病学》(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出版)配套。供五年制医学专业精神病学教学使用。本课程的教学安排由教研室集体研究决定,临床医学专业理论课6学时。本课程为必修课,考试形式为笔试,在考试中占6――8分的比重。。 基本要求 通过《精神病学》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健康新概念的全面了解和认同。通过常见的有关精神疾病及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们具有初步的精神疾病病因分析、临床诊断、临时处置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技能;具有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和早期识别精神疾病的基本能力;具有将精神病学知识应用到临床各科医疗实践中的能力;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思维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绪 论(0.5学时) 【目的要求】 一.    掌握精神病学与精神障碍的概念 二.    了解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三.    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 【教学内容】 1.      精神病学与精神障碍的概念 2.      脑与精神活动 3.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2学时) 【目的要求】 一.    熟悉正常人的精神活动规律,能够识别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 二.    掌握精神疾病常见症状 【教学内容】 1.      症状学概述 2.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其相关障碍的各种表现 3.      思维的概念与思维障碍的各种表现 4.      注意的概念与注意障碍的各种表现 5.      记忆的概念与记忆障碍的各种表现 6.      智能的概念与智能障碍的各种表现 7.      定向力的概念与定向障碍的各种表现 8.      情感的概念与情感障碍的各种表现 9.      意志的概念与意志障碍的各种表现 10.  动作与行为的概念与动作行为障碍的各种表现 11.  意识的概念与意识障碍的各种表现 12.  自知力的概念与相关特点 精神分裂症(1.5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精神分裂症的描述性定义 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 精神分裂症的阳性(急性)和阴性(慢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CCMD-3)和治疗原则 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 自知力的概念及其诊断意义 熟悉: 精神分裂症常见临床类型的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 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 了解: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 【教学内容】 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 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临床类型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 神经症(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 神经症的概念及共同特点 焦虑障碍的分类、焦虑综合征的概念 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 强迫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焦虑障碍的鉴别诊断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 恐惧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 1.焦虑障碍的疾病负担 2.焦虑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焦虑障碍的病程和预后 4.癔症人格的特点 5.脑衰弱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6.癔症的描述性定义、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神经症的概念和历史演变 焦虑障碍的分类、焦虑综合征的概念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各种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 参考书: 1、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2、精神疾病诊断手册,黄明生,刘协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1 3.实用精神病学,沈鱼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7 临床医学(五年制)神经病学见习大纲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疾病的临床问题,接诊及处理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程序,如临床资料收集、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运用定位诊断的思维方法,综合分析确定疾病性质,并进行正确的治疗,巩固课堂授课内容,强化知识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重点掌握: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其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基础,重要的基本概念;②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方法,熟练掌握腰椎穿刺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分析辅助检查结果;③神经疾病定位、定性诊断原则及方法;④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特别是危重症诊断和处理原则等。 要把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式,临床实习应尽量多采用临床病案分析等方法,突出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社会-心理-生物学”医学模式 二、时间分配: 神经内科见习:18学时,每次3学时,共见习6次。 三、见习内容和要求: 1.熟悉神系统病史采集和查体。 2.了解神经病学常用的辅助检查的适应症,腰穿的操作,CT 、MRI的读片。 3.见习不同类型言语障碍,见习不同类型意识障碍。 4.熟悉神经科常见疾病:眩晕、头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熟悉不同类型瘫痪的检查,及不同部位损伤的瘫痪特点。 6.熟悉不同类型感觉障碍的检查,及不同部位损伤感觉障碍的特点。 7.通过见习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熟悉其临床特点。 8.了解癫痫发作的特点。 9.了解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临床特点。 四.见习方法和手段:   制定见习指导,病房见习和大课相结合,配合录像资料,具体安排根据学生数决定。带教老师采取固定的人员。病房见习分组进行。见习以小组轮回,以学生自己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为主,老师辅导,并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结,力求见习中(病房和门诊)能看到所有课堂讲授的病种。 五. 学生见习要求: 学生见习如无故旷课或请假超过本科见习1/3学时者,本科见习为不及格,需重修。带教老师根据学生考勤和通过现场提问或笔试、口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填写见习日志。树文明新风,强调医德医风,严肃认真对待见习,热情服务,体贴关心病人。                 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教研室 2003年6月 临床医学(五年制)神经病学见习大纲 学习目的: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常见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常见病的病理机制、神经解剖与生理基础)、基本知识(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基本技能(神经系统检查及腰椎穿刺)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 第一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二、熟悉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方法和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 三、了解神经病学常用的辅助检查。 见习地点:示教室、电教室和病房 学时数:3学时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基本内容: 1、十二对脑神经的应用解剖生理及临床症状 2、感觉系统 (1)、深浅感觉传导通路、节段性支配及周围性支配 (2)、感觉障碍的性质、类型及定位诊断 3、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锥体束传导通路 (2)、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 A瘫痪的类型及定位诊断: a中枢性:皮质型、内囊型、脑干型、脊髓型 b周围性:前角型、前根型、末梢型 B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 C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4、反射 (1)、反射弧的组成 (2)、反射的种类 (3)、反射障碍:深浅反射障碍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5、意识障碍及大脑各叶损害的症状 (1)、意识障碍的类型及其鉴别 (2)、大脑各叶损害的主要表现 (3)、内囊、基底核、脑干损害的主要表现 6、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1)、定位诊断 (2)、定性诊断 7、常用辅助检查:腰穿、CT、MRI、DSA、EEG、EMG、活检等。 8、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二、重点在互相练习及掌握检查方法,结合见习看体征。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意识及其障碍 (1)、检查法:与患者交谈,问病史或在其他接触中,可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楚。根据意识内容和觉醒状态的改变,将其分为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谵妄和醒状昏迷;以觉醒状态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见下表);以及觉醒和内容均有改变的意识障碍:意识模糊。          检 查 意识障碍程度   语言接触   痛觉 反射 光    角膜   吞咽    腱 嗜睡 昏睡 浅昏迷 中昏迷 深昏迷 反应迟钝 反应很差 无反应 无反应 无反应 灵敏 迟钝 迟钝 消失 消失    +       +      +     +    +       +      +     +    +       +      +     +    ±       ±       ±     ±    -       -       -     - (2)、临床意义:对意识的观察在神经科临床上十分重要,意识障碍一般见于脑部病变,如颅高压或脑外伤病人突然意识障碍程度加深,常提示病情恶化,急需处理。应与其他疾病所致意识障碍鉴别。 2、脑膜刺激征 (1)、检查法: 颈强直——患者仰卧,检查者用手抬起患者头部,正常人颈软,无抵抗,下颌能触及胸部,如不能则为颈强直。 Kernig征——患者仰卧,使其下肢在髋及膝关节处屈曲成直角,再将其小腿在膝关节处伸直,如有抵抗或疼痛,使伸直角度小于135°时即为阳性。 (2)、临床意义:脑膜刺激征出现表示脑膜有刺激,常见于各种脑膜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压增高等。 3、脑神经 重点掌握以下几对脑神经。 (1)、第Ⅱ对(视神经) ①、检查法: 视野——手试法粗测,患者背光与检查者对面而坐,相距约60厘米,测试左眼时,患者以右手遮其右眼,以左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检查者以示指或其他试标在两人中间位置分别从上内、下内、上外和下外的周围向中央移动,直至患者看见为止,并与检查者本人的正常视野比较。 ②、临床意义: 视野的变化可分为视野缩小和盲点两类。局部性缩小可分为偏盲和象限盲。双眼对侧同向偏盲,见于视交叉后视通路病变,如肿瘤压迫或脑血管病等。双颞侧偏盲,见于视交叉中部受损,如垂体瘤、颅咽管瘤的压迫。 (2)、第Ⅲ、Ⅳ、Ⅵ对(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①、检查法: 瞳孔——注意其大小、形状、对称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正常瞳孔圆形,大小在3~4毫米(随年龄、光线强弱等条件而变),两侧相等。观察瞳孔光反射时,可令患者向远方注视,以光源从侧面照射瞳孔,正常瞳孔应缩小。 眼球运动——嘱患者头部不动,双眼随检查者手指向各个方向移动。 ②、临床意义: 动眼神经损害,临床上表现为患侧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向内、上、下方运动受限。动眼神经损害常见于颅高压所致的颞叶钩回疝形成时,此时患者神志丧失,眼球运动无法观察,故临床上瞳孔的观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瞳孔缩小可见于交感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时眼球外展受限。 (3)、第Ⅴ对(三叉神经) ①、检查法: 感觉——以针、棉签以及盛有冷、热水的试管分别测试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的痛觉、触觉和温度觉,注意内外侧对比,左右两侧对比。 角膜反射——两眼分别测试,嘱患者向一侧外上方注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轻触对侧角膜外缘,正常反应为双侧的瞬目动作。 ②、临床意义: 三叉神经任何一支发生病变时,此支所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如眼支受损可出现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偏侧面部感觉减退并同侧偏身感觉障碍时,病变常在内囊。脑干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脊束核部分损害,感觉障碍呈洋葱皮样分布,并有感觉分离(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 (4)、第Ⅶ对(面神经) ①、检查法: 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及其运动是否对称,注意两侧额纹、眼裂、鼻唇沟是否对称,然后令患者做以下动作: 皱眉——注意两侧皱纹是否对称。 闭目——观察双目能否闭拢,并用手试其闭目力量。 露齿——观察两侧口角上提是否对称,口角有无偏斜?偏向何侧? ②、临床意义: 由于面神经核上部(支配面上部肌肉)受双侧锥体束支配,核下部(支配面下部肌肉)只由对侧锥体束支配,故面部表情肌瘫痪的表现不同,在临床上有重要定位意义。  中枢性面瘫——一侧中枢性面瘫时,患者面上部肌肉运动好,病灶对侧面下部肌肉瘫痪,即患者皱眉、闭目正常,但病灶对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歪向中枢病灶侧,多见于内囊部脑血管疾患。 周围性面瘫——一侧周围性面瘫时,患侧半边面部肌肉运动均发生障碍,即患者一侧面部皱纹消失、眼裂增宽、鼻唇沟变浅,不能作皱眉、闭目等动作,露齿时口角偏向健侧。可见于面神经炎、颅底部病变等。 (5)、第Ⅸ、Ⅹ、Ⅻ对(舌咽、迷走、舌下神经) ①、检查法: 注意患者发音是否清楚,有无声嘶、失音,有无吞咽困难及进食反呛。必要时可嘱患者喝水以观察吞咽情况。令患者伸舌,注意舌能否伸出,伸出后有无偏斜,舌肌有无萎缩及震颤。 ②、临床意义: 此三对脑神经发自延髓,在延髓损害时可以受累,出现声嘶、吞咽困难。一侧舌下神经损害时,伸舌偏向患侧,并可见舌肌萎缩。  舌下神经受对侧锥体束支配,内囊部脑血管疾患或锥体束病变时,舌肌可以发生中枢性瘫痪,此时伸舌偏向病灶对侧,无舌肌萎缩。 4、运动系统 (1)、肌营养 ①、检查法: 注意肌肉有无萎缩和肥大,应两侧对比。 ②、临床意义: 肌萎缩见于周围性瘫痪,多分布于肢体末端。中枢性瘫痪者少见,但可发生废用性萎缩。 (2)、肌张力:指肌肉松弛状态下作被动运动时检查者所遇到的阻力。 ①、检查法: 嘱患者充分放松,检查者用手握其肌肉并体会其紧张程度,然后持患者的肢体作被动屈伸运动并感受其阻力。阻力减低或消失、关节活动范围较大为肌张力降低;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则为肌张力增高。 ②、临床意义: 肌张力增高:折刀样肌张力增高,见于中枢性瘫痪;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见于震颤麻痹。 肌张力降低:见于周围性瘫痪。 (3)、肌力:肢体随意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①、检查法: 主动运动:先观察各肢体能否作主动运动,然后嘱患者做某种运动并施以阻力,或让患者维持某种姿势,检查者再用力使其改变,以判断其肌力。 上肢:令患者做伸肘、屈肘、腕背屈、腕掌屈等动作,令患者用力握检查者手以检查握力。 下肢:令患者做抬腿,伸、屈膝关节,足跖屈、背屈等动作。 轻瘫试验: 上肢——嘱患者上肢平伸,掌心向下,数秒钟后轻瘫侧上肢逐渐下垂而低于健侧,并有旋前和掌心向外动作。 下肢——嘱患者仰卧,两下肢膝、髋关节均屈曲成直角,数秒钟后轻瘫侧下肢逐渐下落。或令患者仰卧,小腿与床面成45°,观察患肢是否落下。 检查中应注意两侧对比,并需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职业、体格等因素正确检查结果。 ②、临床意义: 无论上运动神经元或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均发生肌力减退,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瘫痪。 A根据损害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性瘫痪(肌力0级)及不完全瘫痪(肌力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抵抗阻力动作,但未达正常;5级:正常肌力)。 B根据瘫痪的不同分布可分为以下几类,有定位意义。   单瘫——单个肢体瘫痪,见于中央前回病变——中央前回型或皮质型。   偏瘫——瘫痪发生于一侧肢体,常伴有该侧面神经及舌下神经的中枢性瘫痪表现,见于内囊病变——内囊型。   截瘫(四瘫)——双下肢瘫痪(或颈以下四肢瘫痪)见于脊髓横贯损害——脊髓型。   四肢末梢瘫痪——四肢远端瘫痪,越近末梢越严重,见于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型。 C根据病变不同部位,分为: 中枢性瘫痪:锥体束损害; 周围性瘫痪:脊髓前角细胞及其所发出的运动纤维受累。 症状表现     瘫痪特征   瘫痪分布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中枢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整个肢体为主(单瘫、偏瘫和截瘫) 增高 增强 或亢进 有 不明显 或废用性 周围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肌群为主(四肢末梢瘫或某肌群) 降低 减弱 或消失 无 明显 中枢性瘫痪时,锥体束受损,而脊髓前角细胞仍完好,保持其反射弧活动,且由于锥体束病变时,失去对前角细胞的管理、抑制作用,前角细胞处于抑制释放状态,脊髓反射弧活动反而增强,故不出现肌萎缩,而肌张力则增强,腱反射亦亢进,又由于锥体束损害,原来受抑制的原始反射重现,故出现病理征。 周围性瘫痪时,脊髓前角细胞或其纤维损害,脊髓反射弧的传出环节已损坏,神经冲动不能传出,肌肉失去支配,故肌营养不良(肌萎缩),肌张力下降,腱反射亦下降甚至消失。 5、感觉系统 (1)、检查法: 感觉系统检查主观性强,需患者闭目并充分配合;如患者意识不清或其他原因不能合作时,检查结果即不可靠;检查者需耐心,切不可给患者以暗示,并左右、上下、远近对比,必要时需多次重复进行。 检查以痛觉检查最为重要。痛觉检查时,令患者闭目用针依次刺激其身体各部位皮肤,嘱患者感觉痛时说“痛”,须注意患者反应是否灵敏,尤其注意各部位对比。 (2)、临床意义: ①、根据感觉障碍性质可分为: 疼痛   感觉异常:虽无外界刺激,患者自觉某部皮肤有特殊感觉,如蚁爬感、针刺感、烧灼感、紧束感等,常为神经根有刺激性病灶。   感觉减退:对针刺激敏感度降低,常为痛觉传导通路上有部分损害所致。 痛觉缺失:针刺时完全失去痛觉反应,为痛觉通路某部发生完全损害所致。 ②、根据感觉障碍的不同分布,可分为下列几型,有定位意义。 末梢型:四肢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或减退,呈手套袜套样分布,越近远端越明显,见于多发性神经病。 传导束型:病变平面以下痛触觉减退或消失,见于脊髓病变。 内囊型:病变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称“偏麻”,与偏瘫、偏盲共同组成“三偏”综合征,见于内囊病变。 6、反射 (1)、检查法: ①、肱二头肌反射:患者前臂屈曲90°,检查者以手指置于其肘部肱二头肌腱上,叩击手指,反应为前臂屈曲。注意两侧对比。 ②、膝反射:坐位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成90°;卧位时,检查者以左手托起两膝关节使小腿屈成120°,叩击膝盖下股四头肌腱,反应为小腿伸展。注意两侧对比。 ③、踝反射:患者仰卧,髋及膝关节屈曲,腿外旋,检查者左手背屈其足部,叩击其跟腱,反应为足跖屈。 ④、病理反射:Babinski征:下肢伸直,用竹签轻划足底外侧,自足跟向前方至小趾跟部足掌时转向内侧,正常反应为足趾跖屈。锥体束损害时,拇趾背屈,可伴有其余四趾扇形展开,称Babinski征阳性。 (2)、临床意义: ①、腱反射亢进:见于中枢性瘫痪。但四肢腱反射对称性增高亦可见于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如神经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②、腱反射降低或消失:见于周围性瘫痪。但四肢腱反射对称性减弱亦可见于正常人或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应结合神经系统其他情况分析。 ③、病理反射出现:提示锥体束受损。但正常两岁以下婴儿也可出现Babinski征阳性,无病理意义。   三、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内容 1、一般检查: (1)、意识:清楚、嗜睡、昏睡、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2)、精神:正常、错乱。 (3)、智能:理解力、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 (4)、言语:流畅、失语 (5)、头颅:大小、畸形、肿块、压痛、破罐音、囟门张力(婴儿)、血管杂音。 (6)、颈部:活动、肿块、压痛。 (7)、脊柱:畸形、活动、压痛。 2、、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3、脑神经: (1)、嗅神经:嗅觉。 (2)、视神经:视力、视野、眼底。 (3)、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外观(眼裂、睑下垂)、眼球运动(眼球位置、眼震、复视、瞳孔(大小、形状)及光反射。 (4)、三叉神经:面部感觉,咀嚼肌力(颞肌、咬肌有无萎缩),下颌运动,角膜反射,下颌反射。 (5)、面神经:面部表情肌运动(皱眉、闭目、鼻唇沟深浅、口角高低、鼓腮、吹口哨),舌前2/3味觉。 (6)、位听神经:听力、Rinne试验、Weber试验、前庭功能。 (7)、舌咽、迷走神经:发音、吞咽动作、有无倒流及反呛、软腭及悬雍垂位置运动,咽反射,舌后1/3味觉。 (8)、副神经:转颈、耸肩的肌力,有无肌萎缩。 (9)、舌下神经:伸舌位置、有无舌肌萎缩及震颤。 4、运动系统: (1)、肌营养:肌外观(萎缩、肥大)。 (2)、肌张力:降低或增高。 (3)、肌力:0~5级,瘫痪类型与程度。 (4)、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震颤、手足徐动、肌束颤动、肌阵挛等。 (5)、共济运动:指鼻、轮替、跟膝胫、Romberg征。 (6)、步态:偏瘫、截瘫、小脑、慌张、跨阈、摇摆。 5、感觉系统:分辨性质与程度。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震动觉、位置觉、运动觉。 (3)、复合感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图形觉。 6、反射 (1)、深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霍夫曼征、膝反射、踝反射。 (2)、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 (3)、病理反射:Babinski征。 7、自主神经: 出汗分布及量、皮肤温度、大小便功能、褥疮、划痕试验、卧立位试验等。   附:十二对脑神经表 神经 功能 感受器或感觉神经节 核及其 所在部位 连接脑 的部位 进脑出颅腔部位 主要功能 Ⅰ:嗅神经 感觉 嗅觉细胞 分多级、最高级在海马回 端脑 前颅窝筛孔 嗅觉传导 Ⅱ:视神经 感觉 视觉细胞 外膝状体、枕叶 间脑 视神经管 视觉传导 Ⅲ:动眼神经 运动   中脑动眼神经核 中脑大脑脚内侧 眶上裂 支配:上直、下直、内直、下斜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肌 功能:眼球运动及瞳孔收缩,提上睑 Ⅳ:滑车神经 运动   中脑滑车神经核 中脑背面 眶上裂 支配:上斜肌 功能:眼球运动 Ⅴ:三叉神经 混合 半月节 感觉核:中脑、脑桥、延髓、脊髓上段。 运动核:桥核 脑桥外侧 第Ⅰ支:眶上裂 第Ⅱ支:圆  孔 第Ⅲ支:卵圆孔 支配:面部皮肤、角膜、鼻、口腔、舌粘膜的感觉,咀嚼肌、翼肌的运动 功能:以上区域感觉,张口、咀嚼 Ⅵ:展神经 运动   脑桥展神经核 脑桥延髓沟内侧 眶上裂 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外展 Ⅶ:面神经 混合 膝状节 (味觉) 脑桥面神经核 脑桥延髓沟外侧(桥小脑角) 内听道→茎乳孔 面部表情肌,舌前2/3味觉 Ⅷ:位听神经(耳蜗神经、前庭神经) 感觉 螺旋节、前庭神经节 脑桥、延髓Ⅳ脑室底部 脑桥延髓沟外侧(桥小脑角) 内听道 听觉 平衡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混合 岩神经节(Ⅸ) 颈静脉节、结状节(Ⅹ)   延髓前外侧 颈静脉孔 支配咽喉部肌肉、声带,管理吞咽、发音 舌后1/3味觉 胸腹内脏的副交感功能 Ⅺ:副神经 运动   延髓及上颈段脊髓副神经核 延髓前外侧 枕骨大孔(入) 颈静脉孔(出) 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功能:转颈、耸肩 Ⅻ:舌下神经 运动   延髓舌下神经核 延髓锥体两侧 舌下神经管 支配:舌部肌肉 功能:舌运动 四.方法:看录像、病房、
/
本文档为【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