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2011-09-18 23页 doc 221KB 9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3715

暂无简介

举报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TOC \o "1-3" \h \z \u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工作 1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1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2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2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2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3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3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3 第三节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4 第四节 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4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5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5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TOC \o "1-3" \h \z \u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工作 1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1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2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2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2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3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3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3 第三节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4 第四节 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4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5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5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5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6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6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6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6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7 第五章 社会个案工作 7 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范围 7 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8 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8 第六章 社会小组工作 9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9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9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9 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9 第七章 社区工作 10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10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理论 10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10 第四节 中国的社区服务工作 11 第八章 社会行政 11 第一节 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11 第二节 社会行政的 11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行政 12 第九章 儿童社会工作 12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12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3 第三节 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13 第十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13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13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13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14 第四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14 第五节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 14 第十一章 老年社会工作 14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老年人问题 14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15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15 第十二章 妇女社会工作 15 第一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15 第二节 香港的妇女社会工作 16 第三节 中国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 16 第十三章 家庭社会工作 16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16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17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17 第十四章 矫治社会工作 17 第一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与起源 17 第二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17 第三节 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18 第十五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18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18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18 第三节 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19 第十六章 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19 第一节 贫困问题概述 19 第二节 反贫困:国际经验的回顾 19 第三节 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20 第十七章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20 第一节 中国社会福利与民政工作 20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20 第三节 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21 第十八章 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学习 21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 21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习 22 参考书目 22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 教学目的与要求 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助人活动,也是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围。本课程根据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介绍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以及社工理论研究的进展,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为从事社会服务做准备。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1)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用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知识来看待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实现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统一;(2)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并重;(3)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实践(实习)的关系。社会工作强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助人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检验、被强化。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应注意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实习)的结合,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忌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课程可以安排在本科低年级。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改良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 (二)社会工作的产生 英国1601年的济贫法、德国的救济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学科化的重要标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相继成熟的三种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早期的社会工作多采用救助和治疗模式,后来发展成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救助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家族集团式结构及文化未能产生专业社会工作。1949年之后中国形成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 (一)社会工作的领域的涵义 社会工作领域分为理想和实际的两种,社会问题分为宏观社会问题和社会性问题。 (二)社会问题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人们认识的变化、社会变迁促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 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 (一)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社会进步的涵义;“大同”思想。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大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社会工作的领域 (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特征分类 按生理特征分类;按社会特征分类 (二)按困难类型分类 (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救助性、帮助性、发展性社会工作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 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 (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结构 (一)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其中包含了他们对对方行动及互动过程的理解。 (二)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是利他性服务的提供者,受助者(也称工作对象或案主)是服务的接受者,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助人活动是服务的传导者。 社会工作的类型 (一)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 社会工作经历了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的发展过程 (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 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 社会工作同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同社会学有密切关系。社会工作最初孕含于社会学之中,有时被称为应用社会学。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社会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的分析工具。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它逐渐独立于社会学。 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任务和过程与受助者的心理状态及态度有关,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受到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影响。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社会工作与政治学的关系 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与权力分配、社会政策有密切关系。社会工作在制度层面上要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取合法地位和权力。 (二)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者关系集中体现于福利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财富更多地应用于福利事业是社会财富效用的最大化。 思考题 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试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什么是社会工作?试比较关于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因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特征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认同社会工作价值、从事社会福利服务、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一)助人过程的特征 帮助他人获利、合作过程、不对称互动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助人活动的发动者、推进合作、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服务提供者、工作对象的支持者、合理行为的倡导者、社会工作过程的管理者、福利资源的获取者、社会政策的影响者。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 功能的涵义与类型 (一)功能的涵义 (二)功能的类型 终极功能与中间功能、功能与反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一)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救难、解困和发展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一)社会秩序及其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 社会秩序的涵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看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和获取福利的制度化途径。 (二)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理解 (一)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的一致与冲突 (二)社会工作对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关系的处理 第三节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终结 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一)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政府、民间结构和社区共同体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受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我国体制改革的内容及特点 (一)我国体制改革的内容 (二)我国体制改革的特点 整体性、渐进性、非同步性、计划性与自发性 二、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对发展社会工作的要求 社会服务社会化和人们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追求促进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一)我国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路径依赖 我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领域则表现为传统的行政性社会工作的路径依赖。 (二)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受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两方面的影响。 (三)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 不同模式并存,不同专业水平的服务并存,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倚重。 思考题 试述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试比较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试分析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试分析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提供模式之特点。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把救助看作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同情和怜悯 (三)专业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人道主义、平等意识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 (一)价值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 高登斯坦的观点,理想的社会工作者认为价值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实际社会工作者与之有别。 (二)价值、知识与技术 价值与知识的关系;价值与技术的关系 三、社会工作中的反价值 操纵、家长作风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一)新教伦理与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实质,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的内容;基斯—鲁卡斯的HPU的基本假设 (二)社会福利理念 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美国社会工作操作定义的价值叙述、比斯台克的表述、泰彻的表述之间的异同 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二)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功能学派与治疗学派的差异 (三)政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 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而机构是二者之间的中介。三者之间在价值观上既有一致又有矛盾。 (四)社会工作价值在从理论转向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 例如自我决定的原则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一)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原材料 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国古代社会福利理念、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 (二)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和方法 在上述三种价值体系(观念)基础上的借鉴创新、批判继承、综合发展,例如爱人、助人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一)专业价值 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 (二)专业伦理 包括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伦理责任(对当事人、对雇佣机构、对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 三、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的教育 价值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的核心 思考题 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可能存在哪些矛盾?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矛盾? 试指出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需要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轻视理论出于两种“误区”:过分夸大社会工作所处理问题的特殊性,对理论的概括范围的过高追求。社会工作的个别经验与理论知识是相互补充的。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解释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与原因,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提出有效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和模式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从理论角度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过七个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 涵义,二者之不同与联系。 (二)皮拉利思的社会工作理论三层次划分模型 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与实践理论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佩恩的分类及各流派的基本内容:心理分析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人文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权理论、女权主义理论。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归类 李康特(Recomte)的理论构造的哲学性背景假设和专业性背景假设; 大卫·豪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四范式模式:功能主义的、解释论的、激进人文主义的、激进结构主义的。 三、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总结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 思考题 试述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试述大卫·豪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 对当代社会工作者而言,了解和研究社会工作理论,包括哪两方面的具体任务?谈谈你自己在这两方面的看法和见解。 第五章 社会个案工作 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范围 一、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 (一)诊断学派关于社会个案工作的看法 汉密尔顿认为社会适应不良是“心理-社会”即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功能学派的看法 强调社会工作者(机构)对案主帮助的作用。 (三)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提供支持与服务,减轻和解决问题,增进福利。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一)个案工作的起始阶段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个案工作的起始阶段。 (二)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阶段 1917年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一书是社会个案工作专业化开始,“研究-诊断-治疗”的助人框架。 (三)精神医学对个案工作的影响 (四)20世纪40年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一、危机介入模式 (一)危机的含义 危机是平衡稳定状态被改变的现象,也是一个过程。 (二)危机介入技术 开始阶段:收集资料、达成、建立专业关系;中间阶段:进一步搜集资料,寻找形成危机的原因,减轻案主压力;结案。 二、任务中心模式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个案工作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它考虑个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它主要应用于情绪问题、资源不足、角色困难等问题。 (二)问题解决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的五个阶段。 (三)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技巧 倾听、抓住核心问题、协议、沟通与回应。 三、心理-社会模式 (一)心理-社会模式的内容 将案主的心理状态、情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人的内部心理世界、生活的外部社会环境。 (二)心理-社会模式的框架 针对问题(内部和外部问题)确定目标(改变人和改变环境),正确处理工作者与案主的角色。 (三)心理-社会模式的相关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的成长(生命历程)理论。 四、行为治疗模式 (一)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人的行为是通过反映外部世界、学习适应环境而获得的。有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和认知学习四种学习形态。 (二)行为治疗模式的工作技巧 (三)行为治疗个案工作的框架 适应问题-案主行为本身出现问题;工作目标要小而具体,可测量;工作者要运用资源与手段支持案主的行为改变。 第三节 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一、中国社会个案工作的经验 中国社会是“家本位”文化,家族(家庭)集团主义使得对人的帮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直接帮助有需要的人,二是通过帮助家庭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实践 中国的社会个案工作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架构的特点。 6。Roberts .R.. W and Nee , R.H. (edited) Theories of Social Casework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1969 思考题 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 简述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 试述危机接入模式的工作过程与技巧。 试述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及技巧。 第六章 社会小组工作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一、小组工作的缘起与发展过程 小组工作产生于工业化导致的社会问题,20世纪40年代成为专业工作方法。 二、小组工作的定义 从治疗、发展及对团体的功能的角度下定义,社会小组工作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个人增强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 三、小组的类型划分 以成员的参与程度、自由进出程度和工作目标划分的小组类型。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一、小组工作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系统理论 二、小组工作的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认为,社会系统与个人、群体是相互影响的,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来实现。治疗模式以小组作为治疗的媒介,解决小组成员的问题。互动模式把小组看作一个互助系统。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一、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前属期阶段-权力和控制期-亲密期-分辨期-分离期 二、小组工作的过程 小组形成初期的沟通、小组形成中的规范的建立(社会控制)、小组成员的角色承担,提高小组凝聚力。 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一、小组工作的原则 (对小组及成员的)个别化原则、接纳、助人、鼓励参与、促进成员发展、合理制约 二、小组工作的技巧 (一)小组工作的一般技巧 建立关系、观察、组织小组、领导小组、沟通、参与小组、运用资源、评估。 (二)促进沟通的技巧 选择适合环境、选择适合语言、提供合作目标、调整小组互动模式 (三)组织会议的技巧 良好的开端、控制讨论进程、做好总结。 1981 思考题 试述社会小组工作的涵义。 试述小组工作的三个主要模式。 试述兰卡德等人的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模式。 为什么对小组中的互动进行控制?怎样有效地进行控制? 简述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第七章 社区工作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一、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社区组织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社区工作包括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社区组织工作起始于19世纪后期的社区睦邻运动,20世纪60年代社区组织工作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二)社区发展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倡导,首先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实行。1955年联合国提出社区发展的准则。 二、社区工作的定义 (一)社区组织的定义 工作方法论、工作过程说。 (二)社区发展的定义 联合国关于社区发展的定义。 (三)社区工作的定义 三、社区工作的目标 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理论 一、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一)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工作策略的意义,如保守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激进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 (二)社会运动理论对于社会工作策略的意义 二、社区工作的实施理论 (一)社区工作的模式 罗斯曼的社区工作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计划、社会行动、新的发展观。 (二)社区工作的原则 联合国的社区发展原则。 (三)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法 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一、社区工作的过程 建立关系(方法与内容)、收集资料(类型与方法)、制订计划(层次内容)、社区行动(内容与目标)。 二、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社区调查与分析的技巧、建立及维系关系的技巧、动员与组织的技巧、活动程序设计技巧。 第四节 中国的社区服务工作 一、社会福利体系与社区服务工作 社区社会福利的涵义: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自助-互助为基础,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社区服务的组成部分。 二、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发展方向问题(福利服务还是商业营利)、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服务滞后。 (二)对策 福利服务与商业服务分离,制定促进福利服务的政策;加强社区服务管理。 思考题 什么是社区工作?其目标是什么? 试述罗斯曼社区工作三模式的基本内容。 试述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试述社区工作的介入方法。 试分析我国社区工作的发展状况、成就与不足。 第八章 社会行政 第一节 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一、社会行政的涵义 (一)什么是社会行政 基德内的实质性解释,崔克尔的过程性解释,定义。 (二)社会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二、社会行政的层次 (一)社会政策的层次 政府的宏观政策和机构(组织)的微观政策。 (二)社会行政的层次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界定与联系。 三、社会行政的地位与功能 (一)社会行政的地位 社会政策的定义,社会行政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社会行政是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 (二)行政的功能 实现社会政策、促进有效服务、修订社会政策。 第二节 社会行政的内容 一、社会服务的计划 社会服务计划的过程模式,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 二、社会服务的组织 社会服务组织的结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人员的招聘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督导与激励 (一)督导 督导的涵义及其对于社会服务的意义。 (二)激励 社会服务机构中激励的特点,对组织成员考核评估的方法。 四、协调与控制 (一)协调 协调对于社会服务机构运行的意义,程序性协调与工作性协调。 (二)控制 两种控制观,组织控制中的吸纳机制。 五、评估与 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的意义、报告(或交待)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行政 一、我国社会行政的发展历史 古代的“九惠之教”、常平仓、义仓,民国时期的社会部。 二、我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1949年后我国的社会行政机构的体系的结构;社会政策的实施模式----单位体制与行政体系的作用,社会行政的基本特点:依据统一政策、依靠行政体系、借助思想工作。 三、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行政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企业(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及消极影响。社会行政体系的变化:政府角色的变化、非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发育与成长,社会行政性质的变化:由政治化向行政和经济相结合方向的转变。 思考题 什么是社会行政?试述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的内容。 试述社会行政的功能。 社会行政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内容)? 试分析我国社会行政体制之特点。 第九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涵义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儿童概念的界定,儿童社会工作的涵义。 二、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 (一)以救助为主的时期 20世纪以前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对象是特殊儿童,主要方法是救助 (二)积极的儿童福利时期 20世纪新的儿童福利观念,1923年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宣言》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与性质 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福利性、服务性、专业性等基本特征,它对儿童的成长及社会安全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人的发展理论是儿童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发生认识论的发展理论。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普通的儿童社会工作:儿童养育、儿童教育、儿童卫生保健、儿童权益保护;特殊的儿童社会工作:特殊儿童的涵义,对特殊儿童的救助、康复和教育。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群体活动、个案工作 第三节 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 一、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幼有所长,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 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现状 中国政府的儿童社会政策:宪法、婚姻法的有关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福利院,希望工程,春蕾计划 三、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前瞻 儿童福利的优先性,儿童社会福利服务的法制化、社会化趋势。 思考题 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发展? 试述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试述我国的儿童福利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状况。 第十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一、关于青少年的界定 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对于青少年概念的解释。 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 生长顺序与时间理论关注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征,复演理论认为个体成长是在“复演”人类进化历程。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人生发展阶段论) 学习理论 哈维格斯特的发展阶段和任务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玛格丽特·米德的青年亚文化(代沟)理论,本尼迪克特的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地位与角色)、社会变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变迁)、青少年群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待青少年问题。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青少年面临的发展任务;青少年社会工作面临青少年发展与青少年问题两大主题。 第四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青少年工作的一般形式 团体(组织)是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青少年团体(组织)可以为青少年发展服务;借助青少年活动设施和基地开展青少年工作;一些社会服务机构直接为青少年服务。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般形式 个案辅导方法和团体活动方法。 第五节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功能与机构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功能:教育、开发、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机构。 二、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状况与发展 中国青少年在发展中面临三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就业、教育及保护。 思考题 什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你如何认识它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社会工作有哪些内容? 青少年社会工作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十一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老年人问题 一、老年人问题的由来 老年人与老龄社会的标准,老年人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二、老年人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的涵义,老年社会工作有单纯的帮助、服务向帮助、互助、发展和参与的变化。 三、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老年社会工作是三个主要因素。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对养老问题的处理方式有明显差异。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老年社会工作理论 (一)社会撤离理论  认为随着老人年龄增长,他们便主动撤出主流社会活动。遇到的批评 (二)活动理论  认为积极的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生活的满意,评价 (三)连续性理论  老年人若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就会有幸福的晚年。 (四)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认为对老年人过分关心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社会重建理论关注改变老年人生存环境以增强和重建自信心。 (五)社会交换理论 主张发展老年政策和服务,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一)老年个案工作  独特的原则和要求,尊敬老人,耐心的重要性 (二)老年个案工作的辅导技巧  怀旧、生命回顾的功能及使用范围 三、老年小组工作 基本原则和具体技巧 老年社会工作的特殊性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一、机构照顾 机构照顾(院舍照顾)的涵义 二、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的涵义,产生的原因、功能,“时间储蓄”,将正规照顾与非正规照顾结合起来解决老年照顾问题。 思考题 试说明影响老年的主要因素。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有何指导意义? 老年个案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在我国要大力发展老人社区照顾? 第十二章 妇女社会工作 第一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妇女社会工作也叫妇女服务,狭义的妇女社会工作,广义的妇女社会工作,妇女服务的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的一种社会思潮,女权主义的基本主张,女权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论内容:妇女社会地位,妇女的社会作用,社会权利和争取妇女解放途径的观点。 第二节 香港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香港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香港妇女服务的三个层次:家庭服务本位、社区服务本位、妇女服务本位。 二、香港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以已婚妇女为主,强化妇女传统角色,以家庭和社区为服务本位 第三节 中国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发动妇女参加社会生产 (二)宣传教育妇女 (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四)家庭文化建设 “五好家庭” 二、近期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思考题 什么是妇女社会工作? 试述女权主义社会工作的主要观点。 试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内容。 试述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成就。 试述社会性别流派的基本观点。 第十三章 家庭社会工作 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一、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家庭社会工作的要素: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从家庭成员个人开始,从家庭整体的角度理解个人,专业工作关系 二、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化 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功能外移和重心转移,家庭关系平等化,家庭支持网络的变化,婚姻家庭问题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任务 对经济困难家庭提供物质性服务,对家庭关系失调者提供咨询和法律服务,开展家庭教育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欧美家庭社会工作 欧美家庭社会工作于20世纪初走向专业化。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多样化。 二、中国大陆的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服务,面对家庭的培训和教育,家庭救助,家庭心理辅导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有关家庭社会关系的理论 (一)系统理论 (二)家庭沟通理论  家庭角色,角色紧张,性别角色理论,家庭沟通的正负效益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家庭治疗的涵义及适用范围,家庭治疗理论,家庭治疗的目标、基本原则 思考题 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试述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试述在中国开展家庭社会工作的意义。 怎样运用系统理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 什么是家庭治疗?试述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 矫治社会工作 第一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与起源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 (一)矫治  矫治是对犯罪或有犯罪倾向者的矫正治疗,它有惩罚、隔绝、威慑、改造等功能 (二)矫治社会工作 涵义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一)人类刑法观念及其制度的历史变迁  古代的惩罚罪犯制度,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刑罚思想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约翰.奥古斯特斯的贡献,英国的感化制度 第二节 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一、矫治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 (一)人道主义  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有罪者能够改过自新 (二)新社会防卫论 (三)接纳  接纳的伦理基础及价值观念 二、矫治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 (一)司法审判前的服务  调查报告,判决建议和参考 (二)社会处遇  何谓社会处遇,包含的内容或服务方式,观护,教养院 (三)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更生保护 三、矫治社会工作的机构与人员 矫治社会工作体系,矫治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 第三节 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犯罪矫治工作的特点 专门机关与社会相结合,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相结合 二、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实践形式 社会帮教:涵义与适用对象;工读教育:做法;劳动教育:涵义;社会处遇:特点、形式;狱中矫治:方式。 思考题 什么是矫治社会工作?它与矫治工作有何联系和区别。 矫治社会工作通过哪些途径为受助者提供服务? 中国矫治社会工作的实践形式有哪些? 试述犯罪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第十五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 (一)什么是残疾人  残疾类型:功能、形态残疾,丧失功能残疾,社会功能残疾,残疾人定义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  概念内涵;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古代社会的残疾人被漠视、被歧视、被怜悯,人道主义对改善残疾人地位的贡献,1975年联合国的《残疾人宣言》,20世纪80年代残疾人国际成立及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关于残疾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论  1、个人责任论;2、社会责任论;评价 (二)关于如何看待残疾现象的理论  1、标签理论;2、正常化理论;评价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的理论探讨  1、供养理论:内容及局限;2、回归社会论:内容及评价;3、增能(增权)理论:内容及评价。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 1、个人模式:哀痛理论、渐进沟通模式,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2、社会模式:社会工作者的立场与方法 (三)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方法  1、社会康复的内容及工作过程;2、社区康复的理念背景与工作方法;3、职业康复的理念及工作方法。 第三节 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组织体系 以行政性组织和家庭为主的残疾人照顾体系;1988年成立半官半民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工作的组织优势。 二、政府机构的残疾人工作 民政部门主管残疾人福利服务及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福利工厂;卫生部门的预防残疾及社区康复工作;教育部门的特殊教育和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劳动部门的残疾人就业。 三、残疾人组织的社会工作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职能,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工作 思考题 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试述残疾的个人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的内容及其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影响。 什么是正常化理论?它对残疾人社会工作有什么意义? 试述回归社会论的价值基础及工作模式。 试述社区康复的意义和方法。 第十六章 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贫困问题概述 一、什么是贫困 (一)贫困的涵义 (二)贫困的测量  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生活质量指数,贫困线 二、贫困的全球背景与中国的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贫困群体的社会经济特征;中国的贫困地区(贫困县),城市贫困 第二节 反贫困:国际经验的回顾 一、反贫困的主要武器 (一)福利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由济贫发展出社会福利制度,美国的“向贫困宣战” (二)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计划  从经济(GNP)增长战略的“渗透”效应到直接面向穷人的社会计划。 二、反贫困领域中的社会工作 (一)个案辅导与团体工作  贫困文化及其治疗,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策略 (二)贫困区域的社区发展工作  联合国的社区发展运动:“以人为中心”的缓解贫困计划,贫困者参与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济 (一)城乡社会救济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开发性扶贫与贫困地区的社区发展 (一)开发意识  经济开发的内涵与思路,扶贫工作政策的调整 (二)开发性扶贫的基本运作方式  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项目管理方法与社会动员 (三)扶贫开发中的社区发展取向 对经济开发式扶贫的反思,自下而上的发展思路 三、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面对的任务与挑战 (一)城市贫困与社会工作 (二)农村扶贫与社会工作  倡导以人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切实加强乡村基层社区组织建设、社会动员 思考题 什么是贫困?试述我国的贫困现状。 从国际经验看,反贫困的主要武器是什么?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与方法如何? 试述我国反贫困行动的内容与方式。 结合你自己的看法,谈谈我国反贫困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第十七章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民政工作 一、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古代中国的福利思想  保息“六政”、“大同”思想、“兼爱”思想、“无为”思想 (二)近代中国的福利思想与实践  “剩余型”社会福利,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三)现代中国的福利思想与实践 二、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福利的涵义,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支撑点及它们的职能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一、民政部门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与功能 民政部门的功能:社会稳定机制——保障人民权利、提供社会服务、实施社会行政管理、协调军民关系 二、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与方法 (一)民政工作中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再分配理论、社会福利社会化 (二)民政工作中运用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社会政策(社会行政)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在民政工作中的运用 (三)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第三节 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 一、民政部门的组织结构及其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与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直接相关的民政职能部门、部门设置及基本职能 二、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福利服务 1、社会福利事业的内涵,社会福利社会办;2、社会福利企业的内涵、残疾人就业及政策;3、城市社区服务的涵义及发展 (二)救灾救济 1、救灾方针;2、“五保”的内容及供养方式;3、扶贫策略;4、社会救济的对象;5、优抚安置的意义 思考题 试述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试述我国社会福利体制的内容。 简述我国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怎样理解社会工作中的“民政模式”及其意义。 第十八章 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学习 第一节 社会工作教育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一)专业与专业化 格林伍德提出的专业标准,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内涵 (二)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意义 实验经验和方法的总结、理论与专业价值的整合、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的成长)、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建设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与专业主义 专业权威的涵义与功能、专业主义;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内涵 二、社会工作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一)社会工作的国际化 当前的全球化趋势;专业和科学的国际通则;社会工作国际化的范围与程度 (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本土化的涵义;不同国情(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本土化策略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习 一、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与目标 (一)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 (二)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功能) 实习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地位,社会工作实习的目标(功能) 二、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与过程 (一)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 实习模式的涵义,实习模式——机构为本、学校为本、机构与学校的伙伴关系、中国的现实选择 (二)社会工作实习过程 同步式实习与集中式实习,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实习与指导,实习的评估 思考题 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专业目标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标是怎样统一的? 在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如何处理案主利益与专业人员利益的关系? 社会工作专业过程中如何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应该怎样确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道路? (执笔者:王思斌)
/
本文档为【《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版考研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