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家有留学生

家有留学生

2011-09-20 34页 doc 112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0974

暂无简介

举报
家有留学生家有留学生 家有留学生 作者: 张松林 分类:最新畅销 作品状态: 已完结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曾经的留学生之我,真是讲述身在异国他乡的舍命打拼; 如今的留学生之父,坦诚倾述两代留学家人的情感波折。 这是作者以自身留学经历潜心写就的留学指南,写给已经是或将要成为"家有留学生"的父母们,告诉你最想了解和最想知道的留学国外的经历和体验,帮助你做出理性的判断,为孩子做出不易后悔的选择。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以生动、形象、诙谐的语言,告诉了你一个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和衣食住行。在这里,作者不是机械的、教条...
家有留学生
家有留学生 家有留学生 作者: 张松林 分类:最新畅销 作品状态: 已完结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曾经的留学生之我,真是讲述身在异国他乡的舍命打拼; 如今的留学生之父,坦诚倾述两代留学家人的情感波折。 这是作者以自身留学经历潜心写就的留学指南,写给已经是或将要成为"家有留学生"的父母们,告诉你最想了解和最想知道的留学国外的经历和体验,帮助你做出理性的判断,为孩子做出不易后悔的选择。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以生动、形象、诙谐的语言,告诉了你一个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和衣食住行。在这里,作者不是机械的、教条的、一二三四的罗列,而是像老朋友一般给你娓娓道来,可谓留学生活的全景写真。 已有360人读过此书 该书已有52132字 序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以生动、形象、诙谐的语言,告诉了你一个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和衣食住行。在这里,作者不是机械的、教条的、一二三四的罗列,而是像老朋友一般给你娓娓道来,可谓留学生活的全景写真。 开 篇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 朋友们常常问我这样的问题 ——要不要让孩子去留学?——去哪个国家留学?——什么时候去留学最合适?而且,所有的他们都希望我能给出坚定而准确的答案。当年,自己要出去的时候,从没有这么深刻地想过,决定似乎是在一刹那间做出的,实际上,这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同事、朋友问我的问题,却让我越来越不敢掉以轻心地去回答。回国几年了,萦绕在心中的种种感受仍然久久难以拂去。“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常常有人问我:“要不要让孩子去留学?”这是典型的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蛊惑人心的话一直以来深入人心。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前景……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他们来说,或者短暂出过国,走马观花,感觉全在表面;或者从未踏出国门一步,国外完全是个未知的世界,是个谜,太遥远了,甚至缺少基本的认识;纷繁复杂的种种信息,潮水般眩晕地涌来,难以取舍,任何看似真实的说法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这一步迈不迈出去,太重要了,关乎自己和自己唯一孩子的终身幸福与否,以及永远的后悔与否。其实,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在我回国的当年,正赶上儿子高考,结果成绩并不理想,“一本”略低,“二本”又偏高,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后来考上了深圳大学法学院,也是一个很好的大学。但是,我一直在自责,如果我没有偏偏在儿子高考前出国,如果我在儿子身边能多盯一盯,多说一说,也许……当然,这种假设永远是不会再有结果的。最后,我还是让我的儿子出国了,这的确是我做的主,似乎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征求儿子的意见。现在看来这样是有问题的,当时只是考虑不想让儿子在高考时分心,忘了孩子也是个绝对不可或缺的、独立决策的主体。在儿子美国留学的第一年中,经历了很不适应的阶段,那段时间,他经常抱怨:“都是你们让我出国的,我一点准备都没有。”甚至到了举步维艰、差一点放弃留学的地步。由此看来,决定孩子是否留学,事先沟通非常必要,一定要孩子参与全部决策和努力的过程,让孩子有个心理适应期和准备期。的确,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出国留学的。像是要弥补什么,而且费尽了周折,仅签证就One More了4次,几乎就要在放弃的时候,通过了。这样,我和儿子成了美国UTA(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的校友。在孩子是否出国的问题上,我是考虑的比较多的。尽管这样的问题我思考了十多年,至今我也无法评判现在的决定的价值和正确与否,若要验证,往往需要十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事实上,即便是你的孩子高中毕业、大学毕业要出去,但是他们还是个孩子,更遑论年龄更小的孩子要踏上留学的漫漫旅途,这个时候的决策权几乎全在我们父母,我们都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走错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因此,我特别理解反复问我这个问题的父母们。UTA,地处美国的第二大州——德克萨斯州(面积仅次于阿拉斯加),是老、小布什的老家,这是中国人熟悉的。如今我的儿子已是UTA商学院大四的学生了,这4年多来,他经历了比我更复杂、更曲折、更艰难的心路历程,折磨、砺炼着儿子和他的父母,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有着所有中国父母一样的情结,一辈子一个儿子或女儿,总是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孩子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在这方面我甚至比大多数父母心情更迫切。回想起来,应该说我个人的留学情结源于我第一次出国。那应该是1993年的下半年,第一次跨出国门到的是香港。那时香港尚未回归,就像是一位傲慢的贵妇,充满神秘和未知。而对我来说,那种初出茅庐的震撼,至今仍难以忘怀。很幸运的是紧跟着我又到了美国,到了加拿大,极大地丰富了我难以言表的感受。那次去美国是为了举办“开放的中国”系列巡回展览,是一次由政府组织的、走出去的宣传、推介活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洛杉矶,当美方展览承办商看了我们的初步布展后,表示“中国味”不够,对美国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我当时感到很有趣,特别想看看美国人究竟会如何理解、认可和增加“中国味”的。他们找来了一家有中国人参与的展览公司,于是加大红、加金粉、加荷花,喜气洋洋的,这就是他们的理解,简单而实用。美国人满意了,那家展商也就高兴了。闲下来,我一边看展览公司的一对上海籍母女在按照美方的意图实施增加“中国味”的工作,一边和她们“中国”、“美国”地聊着天。她们是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再到美国的中国人和她们的后代。几十年过去了,母亲老了,三个女儿大了,唯有最小的女儿老大不小的还待字闺中,成了心病。也许那时的洛杉矶还没有太多合适的中国人,也许是老太太“病”急了乱投医,满腔热情地问我愿不愿意见见她的小女儿。当然,这仅仅是一段小插曲。但是那次美国之行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惊讶和感慨,像是长期被压在水下面猛地一露头,才发现原来世上还竟有这般天地!回国后也常想,出国留学是多么让人向往的事情,不过那时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随着年龄的岁岁增长,这个梦想好像很遥远、很遥远的,不经意间却发现,这颗种子实际上已经被深深地植入了心中!以致十多年后,我一下子有了留学的机会,尽管同时还有其他的、很多人都认为更好的选择,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留学去!后来回国后,无论经历过怎样患得患失的心路历程,但我依然坚信,即便时光回流,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坚持最初的选择。回到前面那三个问题上,能提出这三个问题的父母,实际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已经很深了,他们需要一个貌似权威的人来鼓励和证实他们的想法。我接触过一些中介机构,这个时候,可能一个从未走出过国门、刚刚毕业、连自己工作都朝不保夕的大学生,如能煞有介事、巧舌如簧地煽动一番,都会让我们的父母在是否让自己孩子出国的抉择上,跨出实质性的一步,遑论正确与否。没错,我也赞同,如果是条件具备,应该放孩子出去。我现在就可以回答前两个问题:——应该让孩子留学去!——最好还是去美国吧!但是,这个“条件”所包含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孩子自身的条件: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甚至忍耐寂寞的能力。简单地说,Q+I,即智商+情商,情商有时显得更重要。这是个“非典型”性答案。或者准确地说,这不是答案,而是一个命题,因为还有很多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希望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是能以我亲身的经历、体验给这个命题以全面的阐述。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经济基础。除非你的孩子特别优秀,否则美国人的奖学金并不是特别容易拿的,尤其是现在,全世界都认为中国人最有钱,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这么认为。每年20万元人民币左右吧,基本上能让孩子在一般等级的大学 “体面”地学习和生活,不太穷也没法奢侈。我听说“穷”一些的孩子一般还能学得好一点;太富了,倒很难说。当然,你千万别指望现在的孩子会像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早期出国留学的师叔、师伯们一样,去过那种难以想象的苦行僧般的留学生活,似乎也没那个必要了。何必呢,不然国内现在也挺好的,什么时候想开洋荤了,出去玩玩也不难。不过,我也真的听过、见过超富的留学子弟,提着密码箱,几万、几十万美元的现金,买房、买车,把老美都弄傻了,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现金)。估计这一般人也比不了,也就不在讨论之列了。我有一对过去在国内是同事的美国朋友——老赵夫妻,他们很早就远赴美国了,那时他们很年轻。我去留学时,多方联系,巧得很,老赵一家十多年辗转美国多地后,就在离UTA只有十几英里路程的湖畔小区中扎了根。联系上后,常常到他家蹭饭,我们处得特别好,过年在他家里看的“春晚”……他们夫妻的留学经历,很有代表性,我们的来往和体会,容我下面慢慢道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老赵两口子放弃了即便是现在看来也很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很突然的就赴美留学了。那时我们不是很熟,没问过为什么。后来熟得到了能磕头拜把子的地步了,也没问,觉得能理解了。有时回忆起来,最让他们两口子感慨的是,来美国到了学校后,两人浑身上下只有100美元的现金,当时黑市上值1000多元人民币,算是笔巨款了。想想我那时的月收入也就是575元人民币,就这100美元,还是老赵一家兄弟几个给凑的。他们两口子见了教授,摊开手掌,就100美元。那时中国人穷,和现在中国人的“富”一样出名。碰到这样的中国穷学生,想必教授并不吃惊,安排住进教会,基本的吃住无忧,等奖学金。当年几箱子春夏秋冬的衣服倒是带足了,以至于十多年后的现在,一些衣服仍然在穿。那时的100美元在美国能干什么,基本的吃或住你只选一样,大概能过半个多月,他们自嘲:真不知怎么过来的!的确,我也没法想象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我们再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是否要出国留学,尽管可能你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我还是要坚定地告诉你:有机会一定要去,没有机会就想办法创造机会。如果你是40~50岁的人,这个岁数,你的儿子、女儿正好应该到了面临留学抉择的时候。如果你经历了当年恢复高考的激动和振奋,如果你经过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拼搏……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的高考,那一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是4%,而不是现在扩招后城市中普遍的70%~80%,甚至更高。大学生乌泱乌泱的,有点像民国后期的金圆券,都贬得“毛”了。现在如果开个同学会什么的,回头看看,当年我们这一辈的、中学同学,现在差别在哪里,好像就是在于当初上没上过大学,这似乎是个分水岭。再向今后看,20年后,你的孩子与他们的同学的区别又会在哪里?可能就是留没有留过学。第一个问题说到这,就可以打住了,不然会有误解了。第二个问题是到哪个国家,我已经给出了答案。回答得明显不全面,也许会有人打嘴皮“官司”的。实际上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美国去会更难。难,是因为有更多的人想去,不知道这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支撑一下我的答案。也许第二个回答不算标准答案,起码不应该是唯一的答案。关于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有这么个寓言与各位分享一下。传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了,国内最高教育机构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考察团,专门考察美国的教育。遍访美国的大、中、小学,得出了历史性的结论,据说,这个糟糕的结论整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对美国教育的认识,至今亦然。考察报告说:美国是一个自由散漫的国家,其各个层次的教育缺乏基本的纪律和秩序,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缺乏必要的深度和难度,美国学生普遍没有中国学生聪明和刻苦;尤其最不能容忍的是美国的学校和教室,老师毫无威严可言,学生没有约束,课堂一如自由市场,学生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课程深度整个比中国低一级,即:美国的大学相当于我们高中的难度,高中相当于我们的初中,以此类推;当然,美国并没有高、初中之分,只是为了方便比较……更雷人的是预测:除去意识形态部分的描述,报告大胆推断:20年后,中国的教育一定能赶上美国!每年7月14日,美国人例行的国庆游行,声势浩大,喜闻乐见,这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传奇的是,据说,与此同时,美国的教育界对封闭了几十年的中国的教育也十分好奇,也派了一个考察团到中国考察教育,他们的报告让中国人非常地受用;报告的内容与中国考察美国教育的现象基本吻合,对中国老师的威严、学生的纪律、学生的刻苦与自律大加赞赏,当然也有不解。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忧心忡忡的结论:20年后,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超过美国!如今,30年过去了,中国还是中国,美国依然是美国。时下,中国的教育已经是越来越难以评价。无论如何,中国教育的现状已不是绝大部分国人所期望的现实。教育和从事教育的人也越来越不被认为是崇高的事业、职业和品德高尚的人群,殊不知,培养起这样的理念需要漫漫2000年的时间,而毁掉它,仅仅只要区区20年!没有办法去做系统地评价,我就说实例吧。我接触到一些孩子,或者说我看到、听到了无数的孩子,十几年的煎熬、苦读,终于挤过“独木桥”,上了大学,他们让我知道了现在是如何上大学的。众所周知,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上“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了“学奴”。在家里,父母盯着,软磨硬逼;在学校,老师守着,同学比着,威逼利诱,哪里有喘气的机会。熬过了高考,上了大学。我的天!才知道,天底下还有这般好去处,大学里要钱有钱,要闲有闲,同学成了玩友,老师成了朋友,家长也长舒了一口气,基本上满足了种种要求。于是乎,压抑在心中无数的欲望魔鬼般地释放出来:大学四年,第一年,军训、电玩、喝酒、泡妞,或者发呆、睡觉,反正就是不想学习。第二、第三年,良心发现,混着、学着。第四年,所谓的实习,就是找工作,找着了也不想学了,找不着,也没心思学了,顺便还要再了结一下大学期间的浪漫情节……嘿,这四年过的,学到了什么,只有天知道。我曾经面试过一位应届硕士毕业生,学校虽然不是国内最顶尖的那几所大学,也是响当当的“211”,英语过了非专业6级,应该是相当不错的了。面试中表现得很迫切,心情可以理解。到了面试的最后一个问题,请她用英语简单地陈述一下个人的感受,意外的是,她竟然一句也说不出来。真的无法理解,她这英语6级究竟是怎么过的呢?还有个应届生,也是一所名牌大学学英语的。问她中文写作水平如何?她很自信。随后,让她参与一个普通的会议,写篇很一般的会议报道,只是为了测试一下,一周内交稿。到了周末,一张纸,300字,文采啊、语法啊什么的全都不谈,连基本的格式都没有过关。是我们的要求太高?如果一个连母语都糊涂着的学生,英语能白到哪去?!当然,个别不能代表整体(怎么全让我们碰上了),任何结论性的判断肯定是不够全面的,但是,这些充斥在眼前的种种现象,绝对有广泛的代表性。若再加上当下中国教育和大学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层出不穷,难怪现在的毕业生总有些让人用着别扭的感觉。而对美国的教育,不应再有不切实际的猜测了。问题很复杂,道理却很简单:美国自20世纪中叶开始一枝独大,并且还将持续下去。分析起来可能有千千万万个原因,但是先进的教育一定是这种强盛背后最有力的支撑。试想一下,如果教育是落后的,社会想要持续发展,可能吗?这句话,在中国可以反过来说:如果社会要持续发展,教育是落后的,可行吗?都以为美国的教育是在玩、在混,不管你的孩子留学美国与否,千万不要让这种欺骗了我们30年的观念再持续下去了。在这本书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会为大家介绍我所了解的美国教育。这跟“道听途说”和“凭空想象”还是有区别的。这就是第二个答案的依据。关于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留给每一位想把孩子送出去的众多父母们的判断题,答案来自孩子们,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和认识。我没有现成的答案,把下面的章节读完后,理性地看看许许多多过来人的留学经历,也许每一位父母也就会有自己的答案了。这需要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善用别人的经历,厘清自己的思维。 第二篇 去之前,先想想这几个问题 最关键的是语言问题 想出国留学,这是第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先不说GRE、TOEFL、SAT之类,即便是智商一般的中国人,通常情况下都不怕传统意义上的考试的,参加这种考试,中国人有时能考出惊人的成绩,连母语是英语的老外都望尘莫及,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你的语言过关了。我只是想说:语言考试不能完全说明能力问题,如果过不了真实的语言关,还是“留”不下去的。 首先,学习语言一定是要有一点天赋的,说起来有些“玄”,实际上了解并不难。有个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能比较快、很自觉、很容易地学会当地方言,或模仿其他方言快而且准,这就说明这个孩子基本的语言学习能力比较强。如果发现你的孩子一口的出生地的口音,怎么都改不掉,别人听他说一句话,就能大致地猜出他的出生地,这样的孩子可能在语言学习上的天赋有限。通常来说,女孩在语言上可能更有优势,孩子越小,学语言越快。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如果语言不能真实地过关,出国后迟早是要补上这一课的,这是硬道理。高分TOEFL生,真刀真枪地坐进美国大学的课堂,糊里糊涂、云里雾里可不在少数。这里常常会有个误区,绝大多数的国人,认为只要到了国外,有了语言环境,自然很快就能掌握所在国的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这要是针对6岁以下的孩子尚可,对已根深蒂固掌握了母语的人来说,基本无效。我们也见过很多出去了几十年的中国老人(以台湾人为多),一辈子说不出像样的英语,基本待在“中国城”中不出来。偶然出来,上公共汽车数着站牌,能去的也就是Casino之类的地方,换点硬币,捉台“老虎机”,投进去,拍出来,认识数字就行。这样也是一辈子。当然,有一个纯正的语言环境,一定会对语言学习有很多帮助,但是,对成年人来说,语言是不会自动学会的,除了要有点天赋外,还有句通俗的话,6个字:“不要脸,不要命”。一是要放开,二是要刻苦。如何学语言,有太多的理论和实践的教科书了,这里就不再讨论。我们曾询问过权威人士,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大概是怎样的。权威人士说,在天赋和刻苦的基础上,在良好纯正的语言环境下,一般3年是一个阶段。第一个3年,能基本熟悉,初步解决听、说、读、写。第二个3年,能基本掌握,也就是能进行“文化”以外的深层次交流。第三个3年,才有可能进行跨文化的无障碍交流,但仍然做不到随心所欲,剩下的就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文化问题了。我将在附录中再列举出更多语言学习的实例。 美国安全吗 这也是中国父母们最揪心的问题,现在就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家有女孩儿的家长们。我的同事有个宝贝女儿,想出国,隔几天她的父母就会换个角度来问我出国的安全问题。问多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自己都有些信心不足了。安全与否是相对的,看和谁比,怎么比。就和国内比吧,当下国内,无论大都市还是小城镇,安全如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地方,总是会多一层对安全的担心和忧虑。说到美国的安全,就我所生活过的Arlington而言,有三种普遍的现象让我印象深刻:一是除特殊场所外,无论私人住宅还是公共机构,无论平房还是高层,几乎没有看到加装铁门、铁窗的,与国内几十层高的建筑上都是监狱般的硬隔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二是美国男士一般平常都是穿条牛仔裤,长长的银包随便插在后兜,露出一大截。我们常开玩笑说,若是在国内,走不出500米,准保不翼而飞。三是我见到美国许多银行的柜台仍然和我们30年前国内的商店售货台一样,半人高,一手臂宽,银行职员与顾客面对面、手递手,而此时国内的大、小银行,已是隔着N 厘米厚的防弹玻璃、用话筒对话多年了。一言以蔽之,就大多数情况来说,美国的基本治安状况并不比国内更差。当然,美国一些大城市的某些地方治安情况还是很吓人的。好像比较有名的如:纽约的地铁、洛杉矶的黑人区等,这些地方我也都去过,也都全身而出。不过你非要深更半夜地往那些地方去,又当别论了。我也听说过,有些地方的黑人兄弟喜欢找亚裔要点零花钱。一是因为地球人都知道,亚裔人尤其是中国人,喜欢随身带很多的现金。二是好在他们一般是要钱不要命。过来人给了我们刚来的菜鸟一个据说很管用的方法:随身带一点现金,三五十美元就可以,多了会让人有非分之想,一点没有会让人恼羞成怒,没有“成就感”。如果你“有幸”碰上了伸手的黑人兄弟,不要犹豫,也用不着紧张,掏出20美元,不要递给他,而是扔在两三米外,待他弯腰拾钱的时候,快速离开,一般就没事了。每一个城市总有些是非之地,先问问清楚,少去就行。还有就是别用我们的习惯思维去想别人。我有个同学,为租房便宜住进了南美人聚集的小区,看着那些孩子挺可爱的,今天给点吃的、明天给点喝的,有时还给个1美元、05美元的,结果惯出毛病来了,经常被一群孩子堵着门要钱,不给就闹事,最后不得不拨打“911”找警察才脱身。至于看着白人小姑娘漂亮可爱的,以为是在中国,摸摸小脸、抱抱人家什么的,被孩子父母抢白一顿事小,严重的告你个性骚扰也不新鲜。不要随意给别人的孩子食物。开始我们也不懂,以为是友好举动,后来每次看到孩子父母警惕的眼神,才知道这事是“行不得也,哥哥”。安全,是个全面的概念,我们越不熟悉、越不了解的领域,我们就越加会觉得缺乏安全感。一个相对民主或法制的国家,更能够在体制和机制上提供和保障基本的安全。据统计,在美国的各国留学生中,涉及人身安全威胁的、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交通安全、自杀(自身或环境问题造成的)和其他刑事案件。 第三篇 痛并快乐着的美国留学生活 不幸掉进了墨水瓶里——在UTA艰苦的学习 “掉进了墨水瓶里”的意思,就是一片黑暗、苦海无边。在UTA,经历了梦魇般艰苦的学习。这实际上是自找的,开始我的留学带有一点“游学”的意思,但是由于比较贪心,主动争着上套。我们在UTA的联系老师,有点相当于中国大学里的辅导员,叫CHRISTINA(克瑞斯蒂娜),华裔马来西亚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克娜(简称)说:“你们的学习是可以拿硕士学位的,只要修满了学分”。拿一个美国的硕士学位,对我们这种有点虚荣心的人来说,该有多大的诱惑力,也就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条件,不顾一切地就顶上了。其实,后来还有一个可以松松套的机会也放过了。当时,同在UTA的还有个中国国家部委办的班,四十几个中国人一个班,一年时间内,每20多天上一门课,12门课拿下,就功德圆满了。而且在那个班里,外籍老师是弱势,经常争论起问题时,英文不够用了就直接上中文,同学们是明白了,老师糊涂了。我当时想,如果到了美国,再进个中国人扎堆的班,那还费这个劲大老远地来美国干吗?别人是组织安排,没有办法,我可以选择啊。没想到“贪心”加“贪新”,结果就掉进了“墨水瓶”里。虽然后来经历了炼狱般的学习,我仍然庆幸当初的选择。有挑战,就一定会有惊喜。我上的学科要取得学位,就必须完整地学习12门课,总学分要达到或超过36分。综合考试结果分A、B、C、D 4级,一门达到B(80分及以上),得3分;得到A(90分及以上),算得4分;C算2分,D就算白学了;一门的A可以弥补另一门的C,但也仅限补两门C,也就是说如果12门课中有3个C,其余都得A,也不能算通过。如果你有能力,申请写一篇有价值的论文,而且能通过答辩的话,可以少上2门课,但我很少听说有人是这么做的,可见论文更难。到UTA后的第18天,我们开始了SUMMER(夏季)学期。夏季学期的学习2个月上两门课,都是管理学方面的理论课,两门课的教授是一人,BECK先生。BECK讲着很纯正的美式英语,实际上德克萨斯州的地方语言是很重的,有点类似我们南北方言的差别。BECK是个很绅士的教授,知道我们的差距。但是,一个班中有20~30个学生,没有哪个教授会为了迁就两个水平低的中国人,而把整个授课水平降低、节奏放慢的。我们完全被拖着走。记得第一次上完课后,我和茂林的感受是一致的——傻了,彻底掉进了“墨水瓶”里,一片黑暗,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教授在讲什么,不知道讲到了哪里,不知道课后作业是什么。上了一个月,开始进行期中考试。那时电子词典是我们片刻不能离开的拐杖,不然我们可能连都看不懂,因此我们向克娜提出考试时可以用词典,没有想到这事还折腾得挺大。在UTA就是教授治学,教授就是主宰。克娜做不了主,找到了商学院院长DEAN,DEAN专门给BECK发了个E-mail说明情况,“希望能给予宽容”。BECK给DEAN回了邮件:有条件地同意,同时“强调并要求DEAN保证:两个中国学生的词典只用于生词的解读,而不会用于其他的方面,以确保对其他同学的公平”。这一串邮件,克娜转给了我们,至今我依然保留着。这件事至少告诉了我3个方面的信息:一是,DEAN尽管是院长,但仍不能对院里教授教学上的事情指手划脚,决定权在教授。正如前面所说的“Professor Managed UTA”。二是,“公平”是至关重要的。三是,从此开了先河,以后的考试我们都可以使用词典了。期中考试,我的两门课成绩分别是53/100和57/100,都没有达标,我觉得这已是BECK先生网开一面了。考试后,BECK约谈我们一次。BECK明确表示,我们差距很大,估计他也知道我们一时半会儿的赶不上,于是提出一个办法让我们做决定,就是比别的同学做更多的家庭作业。正常情况下,每门课有3次比较正规的家庭作业(HOMEWORK),BECK要求我们做到5~6次,他说这样是为了:公平。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天天查着词典翻教科书。在国内我的词典一般是1~2年换一次电池,那学期2个月没有过完电池就没有电了。后来,这2门课我们都过了,尽管知道其中一定是有一些别的因素,但也是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美国人对“公平”的认识和追求。我们的学习,即便到了最后,上课时也是一知半解的,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一是学习特别努力,课后的时间全搭在了读书上。二是阅读能力比较强,听不懂,能看懂;特别是工作经历长、工作经验多,一涉及具体案例,我们总是有独到的地方,没有对与错的区别,而在于见解是否有新意和抓人的地方。说到刻苦,有一学期总结会上,我竟然意外地获奖了——“最佳参与奖”(Perfect Attendance)。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国内好像没有类似的奖,又不同于“最刻苦奖”,似乎应该叫“最投入奖”。我理解“最刻苦奖”,一般指那些努力刻苦后卓有成效的人,而我属于那种敢下工夫、舍得下苦力,但成效与付出不成比例的人,比较笨。人人都需要激励,美国的学校中也有评比和表彰,与国内差不多。那次学期总结会上,我就是参加一下,想混一顿自助餐而已,省得回宿舍还要自己做饭。宣读表彰名单时,我就没有在意,直到喊了第三次,我才明白是在叫自己。接过奖我就纳闷,怎么会是我得奖?会后见到老师,还一个劲儿地感谢老师,以为是她推荐的,后来知道感谢错了。那一学期,感到语言差距太大,每天下午下课是4点多钟,正常情况是回公寓休息、吃饭,晚上7点30分再上晚课。我就把吃饭时间泡在了阅览室里读电脑英语,直到快7点30分,买一个点心或水果垫底,接着上课,一个学期天天如此。在阅览室,我们上公共电脑是要用学生卡(IC卡)进入的,而且电脑会记录整个过程,那一学期,电脑记录我用的时间最长,所以我获得了“最佳参与”奖。同学们笑我,说这应该是“最笨人才奖”。德州的夏天,漫长而炎热,有点像深圳,但比深圳干燥一些。那时,每天早晨6点钟我会准时坐在院子里树下读书,像个待考的中学生。那个时间也正是警察巡逻车经过的时间,我准时,警察也准时,日子久了,警察都熟了,每天主动地打个招呼,算是一天学习的开始。我们有一门课是“商业环境法”,法律课是最难学的。我们的老师据说是德州有名的律师,犹太人,每次上课都是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他上课经常迟到,好像天天忙得不行,一讲起课来就像是在法庭上辩论,两眼看着前上方,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若是有同学提问,他先盯着提问人看一眼,然后昂首向前,引经据典,你想不明白都不行。他上课严格而要求特高,一门课先后有两个同学中途就知难而退了,这在别的课中是不多见的。因为在UTA,无论每一门课、每一个班也就是20余名同学。英美法系特别讲求案例,课内、课外必须阅读大量案例,每次课后老师都会布置上百页的案例阅读作业,我们基本上是读不完的。一上课,两本法律书(国法、州法)、两部案例书跳着讲,我们翻书都跟不上趟。这门课的考试分两部分,写一篇案例分析,占60%的成绩,还要进行卷面考试,占40%。案例分析要求至少28页纸,用英文写长篇案例,还要引经据典,套用适合的法律条规进行分析说理,这对我来说差不多难比登天,我便耍了个滑头。那一段时间,正好赶上中国的联想欲收购美国的IBM,在美国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众所周知,并购最后以流产告终。这个案例,属于典型的“商业环境”问题,美国政府明显实施了法外干预,连我们的美国法律老师都这么认为。当时,中国国内学术、法律界认识颇多,议论纷纷,我就上网找了许多观点,主要是抨击美国政府的,东拼西凑地写了25页,观点新颖而犀利,但是中文稿。然后找到老赵,请他帮忙翻译成英文。这事儿可给老赵添了不少麻烦,他整整忙活了一周,翻译成英文要长一点,成了31页,超额完成,而且言之有物。这篇论文我得了986分,好像是全班最高分。本来这门课我应该可以得A的,因为我已经有两个C了,结果卷面考试不行,仍然是B,郁闷了许久,白辛苦老赵了。在美国学习的经济负担中,除了学费以外,书本费绝对是一项沉重的负担,课本非常之贵,出乎我们的预料。之所以这样做,据说一是为了尊重版权,二是教科书的销量本身就很少。一门课一般是1本课本,1~2册作业,课本价格几乎没有低于120美元的,一门课书本费都会超过150美元,若是碰上法律课,课本多,费用就更高。开始没有经验,都到学校的BOOK STORE(书店)去买书,其实那儿最“黑”。还有一条路就是买二手书,在学校书店里也有卖,一般是新书的80%。或者看小广告买上届同学的二手书,会便宜些,有时60%就行。还有就是在网上买所谓的国际版的书(INTERNATIONAL EIDET),更便宜,只有正版书的1/3,实际上是走了个法律的边缘。更有绝的,整本书复印。我们在UTA上学的第1、2学期,凭学生证在图书馆是可以无限量地复印材料的,于是乎,就有同学为了省书本费,整本地复印课本,我看到有印度学生是这样做的。复印课本是省钱了,但一般是君子不为,一是很麻烦,一本1寸厚的书,复印出来有3寸厚,复印后再装订并不容易。而且,如果上课你要是掏出一本复印书来,没有人认为你是节约,反而会认为你不尊重作者的版权,有投机取巧之嫌,是比较没有面子的。后来,UTA就有了规定,一个学生一个学期只能复印1000张纸的材料,电脑计数,基本上杜绝了这种情况。二手书买、卖都要及时,美国普通教科书的升版两三年一次,内容好像没有多少改变就升版一次,我都觉得这是美国教授的生财之道,难怪有人说,美国教授凭着一本教科书能吃一辈子。我上过一门课,10年升了8版,你说这不是坑人吗!我也卖过两本用过的教科书,一本买来时就是二手书,85美元买、60美元卖;一本国际版,45美元买、25美元卖,多少是点收入,聊补“无米之炊”,不然带回来行李还会超重。后来,我终于拿到了学位证书(附后),并且参加了毕业典礼,这在美国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按惯例,UTA每年分别在5月、12月有两次学位授予仪式,而从完成学业到授予学位是有相当一段时间的,一般是半年,所以我是回国后再次回到UTA接受学位的。进入美国海关时,一向凶神恶煞般的官员,看到UTA发给我的邀请函,也向我诚挚地表达了祝贺的意思。12门课中,我有两门得了C,不得不撑劲拿了两个A去弥补,一直走在边线上,为此头发又白了N根。证书藏入了箱底,记忆留在了心底。遗憾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校方不在证书上贴上本人的大头照,好像证据不足似的。 我的学位证书翻译: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兹证明张松林已完成规定学习课程并因此授予EMBA学位以上毕业证书所证明的事实与授予的权利是评议委员会基于所授权大学的推荐2006年12月16日授予德克萨斯州阿灵顿 下面分别是研究院院长、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体系主任、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校长、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体系评议委员会主席四人的签名。 形形色色,我的同学 其实,前几节已经好几处写到了我的同学。同学,首先要说的是我的Roommate(室友)——茂林。我们是同一个系统出去的,一同签证、一同出国、一同回国,同住一个Apartment(公寓),同用一台车,同吃一锅饭,大部分课程也是一样的。学习水平也差不多,开始我俩还能半斤八两的,后来我就剩下望其项背了。茂林,典型的东北人,站在老美面前不输个头,一米八多,高大威猛,能喝酒,能侃大山。我们同住一套宿舍内,厅和厨房公用,各有一个卧室和卫生间。好几次我半夜一两点起夜,隔着门听到厅里还有响声,一看茂林还在喝呢,也不醉,话也说不完,真行。开始茂林语言不行,上课时绝对不张口。轮到我们小组做Presentation(课堂演讲),这时不说不行了。他一开口,下面笑成一片。当然,后来语言也不怎么样,但是学习上去了。数学基础好,脑子快,敢选学实用型课程,如工业管理、会计学,学了第一册(基础),就敢学第二册(精深)。最奇的是期末考试中一道会计题,他不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思路,而是以纯数学的方式求解,曲中求直,非常特别,硬是把我们那个以色列裔的老师搞蒙了,随即又赞不绝口,第一门会计课成绩他拿了B。第二门会计课,那老师劝他选,结果成绩升为A。在语言没有过关的情况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人进了CASINO,一般也就是拍拍“老虎机”什么的,茂林不是,直接上桌21点,而且基本不输。既敢三五人成伙地和庄家博,也敢与庄家面对面地单打独斗,这方面茂林颇有点大将风度。其他的同学由近及远,先从台湾同胞说起。第一个叫玉殊,是个男同学,好像家境不错,在台湾服了两年兵役,据他自己说是通信兵。相比大多数台湾同学,我们的语言水平不如他们,他们学得比较轻松,也年轻,还能泡个妞什么的,也就是自己人泡自己人。开始,我们不太懂规矩,看着黄皮肤的以为就亲,老想找个能帮助自己的,后来也活该被别人涮了。在UTA,学习上有个窍门,是中国人发现的,如果你选同一个老师的同一门课,几年内期末考试题往往是非常相似的。只要你找到师哥、师姐,就可能有捷径可走,这也是玉殊告诉我们的。我们求他帮忙,把过去的E-Mail发来看看,他满口答应。可是一周一周过去了,急得我们天天Check E-Mail,就是没有动静。见面询问,他一脸无辜:“发了啊!”头天考完了试,第二天我在邮箱里终于收到了玉殊的E-Mail。不过凭心而论,也怨不得别人,谁让我们一时偷懒想走捷径呢。说另一个台湾同学,是个女同学,叫乃颖,注册个美国名,叫Susan什么的。刚开学就挺个肚子进来,带“子”读书,有点感人,连我们的印度裔老师都特别关照她。就这样一边上着课,一边肚子日见其圆,终于要经常请假了。一周4个小时的课,能上一半就不错了,按说是不允许的,但美国讲人权啊。不上课,又要完成学业,好多作业就要找我们。我们是谁?活雷锋啊!都是热心肠,自然是悉心帮助。但后来我们也发现,她有事找我们行,我们有事找她就基本上没门。有玉殊的案例在前,我们也没特别往心里去。后来她终于当上妈妈了。嘿,人家学老外,没有“坐月子”这一说,产后一周,课堂里见了。课没有上完,人就昏过去了,挺感人的。那门课上的是“国际营销”,教科书教导我们:想卖东西到他国,就要了解别人国家的文化。一次讲到不同国家的“送礼文化”,老师请Susan说说中国的送礼文化(习俗),Susan头一昂说:“我是台湾人。”开始老师没明白,又重复了一次要求,这回Susan肚子一挺,两眼含威,义正辞严地说:“我再说一遍,我是台湾人!”老师听懂了,有些讪讪地说:我以为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都是中国的。没想到Susan还是个“台独”。实际上,台湾人也分帮分派的,有台湾人的地方(夸张地说只要有两个人),一般都有两个学生会,观念相差也很大。我们和日本同学基本上是不来往的。许多年来,日本人“脱亚入欧”的思想比较得势,他们与亚洲同学来往都很少。我们班有个叫渡边的,整天独往独来的,跟大家没有什么交流,住在和我们一栋楼的另一个单元。一个学期里,天天中午准时在我们窗后练习溜滑板,叮呤当啷的吵死了,真想踹他两脚。可那渡边,到了学期末,滑板溜得像模像样,总结会上,6个单人奖,他独得3份,也真行。不好意思,我也得了一个奖,前面说过了。时间长了,接触深了,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基本上都蛮敌视中国的,开始对我们也是讳莫如深,后来有些冰释。听听原因也不奇怪,各国的国民教育大相径庭,回头想想,我们这些留学生也为和解周边关系做了不少的“外交”努力。比如韩国,他们就认为造成如今朝鲜半岛分裂成两个国家的现实,就是中国直接干涉的结果。比如南越,越战失败后,美国开放国门,120万亲美越南人移居到了美国(1997年,香港回归,英国给若干香港人的留英权,搞的也是这一套),而且大部分落户到德克萨斯州,据说是因为气候与越南比较接近。南越人自然认为,之所以被赶出家门,都是因为中国背后支持北越造成的。1962年的中印之战,使得中印双方都不会彼此有什么好感,加上印度人是很看不上巴基斯坦人的,就不明白中国为什么要支持巴基斯坦,曾经有印度同学就这么问过我。日本,就不用说了。而其他周边国家能到美国留学的人少之又少。这几年,越南跟着中国改革开放,搞市场化,也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一次,UTA破天荒地来了一个越南的留学生(过去的北越)。按照UTA的惯例,只要有一国的留学生,便在学校国旗广场升起该国的国旗,以表示尊重,于是升起了越南国旗。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成百上千的南越移民游行抗议,声势浩大,最后竟然是UTA当局不得不屈从,以降下越南国旗息事宁人。那名留学生也不知了去处,反正是没有待下来。由此可见,我们的“外交”环境很不一般呐,我个人理解,外交靠公理,更靠实力。实际上,在与这些国家的同学相处时,大家还是彼此基本尊重的,处得好,多说两句,处得别扭,就各做各的,也能相安无事。再说说我们的韩国同学。韩国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这几年中国国内也是对其议论纷纷的,基本上与我们的所见所闻是吻合的。第一个,名字叫Ming Young,发音和汉语拼音有点像“明阳”,年轻的小媳妇,长相和说话举止、表情与韩剧中的人物差不多,是不是“刀下美人”,没经验,看不出来。长得还是比较精致的,说起话来面部表情和手势丰富而夸张,喜欢和中国学生掺和,对什么都感兴趣。有一课,讲到“方言和俚语”,我做Presentation(课堂讲演),就说到:“中国之大,以至于很多地方,虽然大家都讲着同样的语言和文字,你却可能完全听不懂。”——方言差异呗。这对一个大国国民来说并不难理解,但Ming Young感到很新鲜,老是追着问:那你们怎么办,靠手势吗?的确,“三千里江山”还两个国家分着用,是有些费解,我估计她是能理解的,但不好想象。学期末,我们老师请所有同学到家里做客,有一个惯例,各国同学要分别带上本国的特色食品与大家分享,也算是跨文化交流。我做不好,也没有时间,就到“香港超市”买了一只烤鸭,说是“北京烤鸭”,油光闪闪的,大家欢呼雀跃。Ming Young带了一个大饭盒,神秘兮兮地对我说:“Michael(忘了交待,这是我的英文名。但是后来有同学告诉我,这是个非常过时的名字。我估计有点像中国过去的‘跃进’‘解放’之类的,时代感比较强),我带来了我们国家最好的食物,你猜是什么?”我哪里猜得出,打开饭盒一看,我差点喷出来,这不是饺子吗,怎么就成了“你们国家最好的食物”了。我们还有个韩国中年妇女的同学,名字用中文写出来就是“圣珍”,跟着老公,带着两个孩子,天天忙忙碌碌的,学习特认真,待人特诚恳,干事特热心,学期末,她得到了“学习最刻苦奖”。再说的就是个大男孩,Lee Keon Young,英文名是John。这个人可逗了,上课就睡觉,下课就精神。又高又瘦的,装扮很“潮”——耳环、蓬头,脖子上挂个项链,项链上坠两个戒指。他说:今后谁和他结婚,其中一个戒指就给谁。后来我们才知道,每一个韩国人的名字都有汉字相对应,John就能用繁体汉字写出他的名字——李建荣,他让我教他中文发音,特别要注上四声的声调。John一睡觉,老师就站在他的旁边讲课,直到他醒来,然后很关心地说:昨晚又没有睡好觉吧。课堂里“轰”地笑起来。John的考试总是玄玄乎乎的。说说我们同学中的美国人。实际上有深交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语言远远没有达到能和他们自由、深入交流的程度。同时,美国人对中国、中国人的了解和了解的兴趣,也远不像传说的那样多。几乎是全体的美国人毫不动摇地认为:美国是世界的中心、第一和主宰者。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还是切身地感觉到,随着这几年中国的发展,的确让世界给予中国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课堂还是媒体。我们开玩笑地说:不管你说好话,还是说坏话,你都必须要说中国。当然说好话的时候是很稀有的。上Managerial Economics(管理经济学)时,有个纯美国人,名字是Houston Willie。为什么会有个“纯美国人”的概念,因为现实中美国人的来源特别复杂,什么“裔”的都有。我们一般认为,从父辈开始就在美国生活的才能相对更像美国人一些。还有,“纯美国人”的意思就是非常纯朴,有点“傻”。Willie是特别虔诚的基督教徒,成天开一辆极破的“福特”车,那车开起来一蹦一跳的,浓烟滚滚,年代久远得过两年就是“古董”车了。我们同住一个小区,他要是回来,离着一英里我们就知道了。那车除了前挡风玻璃,四个车门缺两块玻璃,平时用两块黑色的塑料布遮着,自然难挡风雨。一天晚上,大雨忽至,灌了半车水,他懊恼得不行。在一起久了,知道Willie 的家庭是非常富有的,但是除了他住公寓的租金是家里代付的,其余学费、吃饭、所有花销统统自筹,只有每个周末才可以回家蹭饭吃。自己的费用主要靠打工,而且打工收入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多,他都会自觉、主动地捐给教会。我们熟了,就劝他换车,“吵死人的,而且冒黑烟,又不环保”。他两手一摊:“没有钱。”透着无奈。“找你老爹呀。”这是我们的思维。他很诧异:我一个年轻、健康的美国人,给我鼓励就行了,不要施舍。我特别佩服美国人的这一点。开始,Willie没事就往我们宿舍跑,到了吃饭时间,我们客气一下:“吃饭吧?”其实是想让他走,就没有准备他那一份。嘿,这Willie,哪里知道中国人的假客气,欣然上桌,什么好吃吃什么,搞得我和茂林都没有吃饱。他吃饱了饭,就和我们讲《圣经》,约我们去教堂,敢情是来传教的。对基督教,我们并没有其他特别的认识,只是学习压力的确太大,基本上次次都拒绝了Willie。每一个基督教徒对传教、发展新教友好像都有一种特别锲而不舍的精神,几乎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Willie常常来,倒成了我们的负担了,要陪坐,还要管饭,有时一坐就是半天,你不理他,他就看书;你要和他说话,他就和你讲主啊、父啊、《圣经》什么的。Willie很喜欢中国菜。有一次我们做的红烧排骨,Willie一口咬下去,当时眼睛就瞪圆了,“Bone?!”意思是“还有骨头?!”那个表情,我现在都记着。一般美国人吃鱼、吃肉都剔骨,难怪他没有思想准备。僵持了一段时间,Willie终于不来了,大概觉得我们太冥顽不化,不可救药了。一学期过去,也没有看到Willie再来上课,可能去挣学费或周游世界去了。另一个同学叫Harding James,我们和他的关系比较具有功利性。我们是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Operation(国际运作管理)的同学,他很倒霉地和我们分到了一组,小组作业只能是以他为主了,比较辛苦。James最大的特点在于他的头发。一个学期4个多月,我们每一周见一次,几乎见一次他的头发变一个样,好像都没有重复过,要么是颜色变——红、黄、蓝、绿,什么颜色都敢用;要么就是长短的变化,反正没有消停过。同学一场,我都不知道他头发的本色是什么样的。我感觉美国的年轻人好像都是懒懒散散、邋里邋遢的,事不关己,就不上心的那种。James自然成了我们的座上宾。我们这门课程,大、小考基本上一个月一次。一到要考试了,在备考的周末,我们就或在图书馆、或在我们宿舍里讨论半天。所谓的讨论,实际上让他承担最麻烦的部分,而且要负责全面地回答别的同学和老师的质疑。后来,一到要讨论了,James就要求到我们宿舍,他歪坐在厅里沙发上,有一句没一句的,想起来了就找张纸写上几个字,我和茂林一人陪他,一人做饭。James也喜欢中国菜,更喜欢啤酒,但酒量不大。到了饭点,吃饭、喝啤酒,James很快就满脸绯红,兴奋起来,红红的脸配上五颜六色的头发,特别搞笑。这时你让他做什么都No problem(没有问题)。想想也真是有意思,甭管是哪国人,根儿上都差不多。实际上,我们几乎每门课都有印度同学,在UTA,印度留学生的人数是排在第一的,其次才是中国人(台湾人)。印度同学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平和、谦虚、待人友善。过去我一直以为中国人学习最刻苦,实际上现在这个头衔应该分一半给印度人。印度人特别“抱团”,很少看到他们分帮分派的。尽管在印度国内等级森严,可能出国留学的人大多处在相似的层级上。UTA的学校管理很有特点,这也是美国大学的管理特点,学校里真正的基层职员很少,一般性的工作岗位全部由学生勤工俭学来解决,如书店、餐厅、图书馆、办公室、活动中心的低端岗位等,一举数得,既降低了学校的运作成本,又给学生打工提供了许多岗位,而且也便于管理。在UTA好的工作岗位基本上都被印度人占着,一旦出现了岗位空缺,他们内部通气,顶上去的还是印度人,外人一般插不上手。助人为乐也是印度人比较普遍的品质。在UTA上第一门课时,我们完全是傻的,好在我们组里有两个印度女孩,一个叫ORear laura,另一个是Shah Amita。学习上不管你有什么问题找她们,总是谦逊而认真地回复你,回回都是如此。学期结束了,按照我们的想法,想请她们吃顿饭,邀请了三次,都被婉拒了,她们好像不太明白请她们的理由,我们也就作罢了。后来的课程和她们没有再是同学,但每次校园里见到,依然是彬彬有礼的。我们还曾经有过两个巴基斯坦的同学,主动向我们靠拢,和中国人特“铁”的那种,他们从不和印度人来往。两个人都留着“拉登”式的大胡子,带个复杂的头巾,一个高一点老一点,一个矮一点年轻一点,名字挺复杂,忘了。我们私下里就叫他们“大拉登”“小拉登”,反正他们也听不懂中国话。其实,我们的同学都是不固定的,选什么课程,就有什么同学,同学范围非常之广而且多变。后来我和茂林选的课不一样了,各上各的课,各有各的同学圈子,很少有像国内大学那样,从头到尾一以贯之的同学,哪怕你们学的是同一学科。这也是美国大学的一个特点。我应该特别声明的是:“我的同学”这部分写的并不准确和完整,尽管每个同学的前面都贯以××国(地区),只是为了方便区别而已,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个个很具体的个人,用一两个人去代表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的特性,显然是非常不准确的。因此,朋友们在初读此书时,对这部分内容的分歧和意见就非常的大,他们经常就会说:我知道的××国(地区)人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想大家都对,只是接触的个体不同而已。 留学生活的“吃”和“住” 一年365天,一日3餐,吃饭,在哪儿都是个麻烦的事。在UTA,没有中国大学那种意义上的大食堂,有个不大的自助餐厅(全美大学都差不多),一顿饭8美元多,显然不宜久吃,而且长期也吃不惯。校园附近的麦当劳有专门的学生套餐,凭学生卡299美元,但很快就会吃腻的,所以长期的一日三餐还是要靠自己动手。现在,由于中国人的普及,稍大一些的美国城市都有亚洲超市,里面中式的瓜果蔬菜、油盐酱醋的什么都有,一点不逊色于国内的超市,甚至更全,只要你想得到,就能买得着。而且价廉物美,不用担心农药、添加剂、假冒伪劣等令你防不胜防的东西。我们一般一周买一次菜,自己动手做饭。开始我和茂林是抢着干,后来是让着干,再后来就是推着干了,最后规定,一天一人,做什么吃什么,也平衡了。想省事也容易,早上:牛奶、面包、果汁,买现成的,再煎个鸡蛋,营养全面而丰富;中午:认真做一次;晚上:用中午的剩菜下个面条就OK了。想改善,就到老赵家蹭一顿。老赵是西北人,面食做得特别地道。老赵的两个儿子都是美国出生的,老大泰德还能说几句汉语,老二泰勒除了“你好”之外,基本就没别的了。看着两个小“香蕉”喝可乐、吃葱油饼,也是一道风景。有时碰到大一点的事,我们也会到当地的中餐馆去过过瘾,不过美国的中餐馆都被美国本土化了,油炸的多,甜腻腻的,不好吃。相反,正宗的美国餐便宜实惠。德州的牛肉闻名于世,当地的烤牛肋条肉味道正宗、独特。有一家叫“红石”的店,我们去了好几次,12美元一份,厨师随手切给你几大块牛肉,烤得油光闪亮的,多得足以撑死你。“红石”是家半自助的餐馆,除烤牛肉外,还有就是刚出炉的小面包,香甜可口,任吃任取,有时一顿一个人能吃10个。一次我们去“红石”,服务
/
本文档为【家有留学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