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2011-09-24 13页 pdf 273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0658

暂无简介

举报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年 $月第%卷第%期 &’() * +,- &.() /)0123 4(5(+.12367)(2 +8(3(7)),9:;:53 !""#, % ·%?%@@ · ·指南·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 @ @ 干扰素治疗开创了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时代。聚乙二醇化干扰素(-1;A.B318 ()3160167),C1;D/E=)联合利巴韦林( 6(FBG(6(),HI<)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 2’67)(2 ’1-B3(3(5 &,&J&)抗...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年 $月第%卷第%期 &’() * +,- &.() /)0123 4(5(+.12367)(2 +8(3(7)),9:;:53 !""#,<7. %,=7> % ·%?%@@ · ·指南·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 @ @ 干扰素治疗开创了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时代。聚乙二醇化干扰素(-1;A.B318 ()3160167),C1;D/E=)联合利巴韦林( 6(FBG(6(),HI<)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 2’67)(2 ’1-B3(3(5 &,&J&)抗病毒治疗的标准,约 KLM患者可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 (5:53B()18 G(67.7;(2B. 615-7)51,N分析
,综合专家意见,形成 了《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共识》是基于目前 &J&抗病毒治疗的最新成果,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编 写,共识意见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见表 O。&J& 的抗病毒治疗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应在化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随着相关临床证据 的不断积累,专家委员会将对《共识》进行更新。 表 !" 数据类型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 证据等级 数据类型 ! " # R13B分析或多项随机的试验结果 单项随机试验或非随机的试验研究结果 病例报道研究或专家的推荐意见 @ @ 一、抗病毒治疗目标与应答指标 患者感染 J&< !L S %" 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 LM S !LM[%],J&< 相关肝硬化 患者 O" 年后肝功能失代偿发生率为 %"M,肝细胞癌年发生率为 OM S %M[?]。有 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与生活质量[L]。因此,抗病毒治疗的长 期目标为降低 J&<相关肝硬化、肝衰竭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降低 J&< 相关病 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J&<感染一般病情缓慢进展,抗病毒疗效评价多采用 短期的临床指标,包括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与肝组织学应答等指标。其中病 毒学应答指标中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5:53B()18 G(67.7;(2B. 615-7)51,N90 !,?9@ ! 病与糖尿病等的监测。 三、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 初治 (A( 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见表 " B C(!)[D,$,E,F,D%,DD]。A(> 基因型 是影响 (A(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的重要因素,不同基因型患者治疗疗程与方案 不同,基因 $ G ! 型患者可较其他基因型患者减少药物剂量并缩短疗程,在患者开 始抗病毒治疗前,应检测 A(> 基因型。 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均表明[D,$,DD],H3=I1J? 联合 KL> 的方案疗效优于普通 1J?联合 KL>方案。目前 H3=I1J?联合 KL>的方案是 (A(抗病毒治疗的“标准 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推荐患者采用 H3=I1J?联合 KL>的方案治 疗,尤其是对于基因 D 型和(或)高基线 A(> K?;载量(A(> K?; M E N D%C 1O G P0)的患者。 表 !" (A(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应答指标 病毒学应答指标 定义 快速病毒学应答(K>K) 治疗 " 周,A(> K?;载量低于检测下限(QQ6) 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4->K) 治疗 D$ 周,A(> K?;载量低于 QQ6 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K) 治疗 D$ 周,A(> K?;下降 M $ 09=D% 1O G P0(或相当的拷贝 G P0,下同),但未低于 QQ6 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R>K) 治疗结束时 A(> K?;载量低于 QQ6 持续病毒学应答(S>K) 达到 -R>K,停药随访 $" 周仍维持 A(> K?;载量低于 QQ6 复发( 830T/73) 达到 -R>K,但停药后 A(> K?;又可被检出 突破(U83TV5)89<=)) 治疗期间曾出现 A(> K?;低于 QQ6,但继续治疗 A(> K?;又可被检出 无应答(+9+I837/9+:38) 治疗 $" 周,A(> K?;仍可被检出。 # # 注:快速病毒学应答( 8T/*: W*8909=*4T0 837/9+73,K>K);检测下限( 09X38 0*P*5 92 :35345*9+,QQ6);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 49P/0353 3T80Y W*8909=*I 4T0 837/9+73,4->K);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T85*T0 3T80Y W*8909=*4T0 837/9+73,/->K);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3+:I92I583T5P3+5 W*8909=*4T0 837/9+73, -R>K)。 表 #" (A(抗病毒治疗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肝功能 ()*0:IH<=)分级 (级; 肝功能 ()*0:IH<=)分级 L级; 妊娠; 甲状腺疾病; 未控制的抑郁性精神疾病; 接受器官移植; 并存的严重躯体疾病,如严重的高血压、心功能衰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现已控制的精神疾病。 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抗病毒治疗药物过敏; 患者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血色素水平不能耐受抗病毒治疗。 表 $" 基因 $ 型与 ! 型初治方案 1J?种类与用法 KL>用法 疗程 H3=I1J?"I$T D’%#=,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联合 KL> ’%% P= G天 $" 周 或 H3=I1J?"I$U D@ C#= G V=,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或普通 1J? ! B C ZO 隔日 D 次;皮下注射; 万方数据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年 $月第%卷第%期 &’() * +,- &.() /)0123 4(5(+.12367)(2 +8(3(7)),9:;:53 !""#,<7. %,=7> % ·%?@AA · 表 !" 基因 B 型及 ? C D 型初治方案 /E=种类与用法 FG<用法 疗程 H1;I/E=!I!J B$" ";,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联合 FG< B""" K; L天(体重 M N@ O;)L 或 H1;I/E=!I!P B> @"; L O;,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B!"" K; L天(体重 Q N@ O;) ?$ 周 或普通 /E= % C @ RS 隔日 B 次;皮下注射; 或 B"> D C B% K; L(O;·8) A A 四、抗病毒治疗的监测与随访 B> 基线检测指标:患者在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评估 指标包括 T&< F=9载量、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自身免疫性指标、甲 状腺功能、血糖与血压等;另外应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 !> 治疗监测与停药随访指标:(B)T&< F=9: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后,应 在第 ? 周结束时评估 F=86 %&&’,?:1 !,@:A ! 临床研究证实,B?B 对于患者 C?B 具有强预测作用,且其预测意义不受患者 D)?基因型影响[E#]。在获得 B?B的患者中,有 (’F基因 E 型患者、G&F H’IF 基因 % J ! 型患者与 (#F基因 " 型患者达到 C?B[#]。基于 B?B 对于 C?B 的预测 价值,有研究建议将基因 E 与 " 型获得 B?B的患者疗程缩短为 %" 周,或将基因 % 与 ! 型患者的疗程缩短为 E# H E( 周[E’,%&]。但考虑到相关研究结果尚存在争 议[%E],且尚无基于我国患者人群的研究数据,专家委员会建议,除非患者不能耐 受标准疗程的治疗,应慎重对待缩短 B?B患者疗程的做法(!)。 .?B对于 C?B具有较高阴性预测值。对于未达到 5.?B 但在治疗 %" 周前 实现 D)? B@<低于检测下限的患者,多项研究均表明此类患者延长 %" 周疗程 可显著提高 C?B率[E#,%!]。因此,治疗 E% 周与 %" 周期间实现 D)? B@< 低于检 测下限的基因 E 与 " 型患者,可考虑延长疗程至 G% 周;而基因 % 与 ! 型患者可延 长疗程至 "( 周(")。 六、治疗无应答或复发患者的再治疗 D)?抗病毒治疗无应答或复发患者,确定再治疗方案前应首先充分了解既 往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析导致无应答或复发的可能原因,包括所应用药物的类型、 药物剂量以及减量情况、给药途径、疗程及治疗期间的病毒应答情况;同时要了解 患者的治疗依从情况;患者是否酗酒和静脉吸毒等。初次单用 2K@ #治疗后复发 或无应答的患者,可采用 L4>M2K@ 或普通 2K@ # 联合 BN? 的参考方案再次治疗 ($);初次应用普通 2K@ 联合 BN? 无应答或复发的患者,可使用 L4>M2K@ 联合 BN?的参考方案进行治疗(")[%",%I]。采用 L4>M2K@ 联合 BN? 的标准方案治疗 无应答的患者再次应用相同方案治疗,仅有 O IF患者可获得 C?B,且对于此类 患者尚无统一意见表明更换 2K@ 种类有效[%#];L4>M2K@ 联合 BN? 的标准方案治 疗后复发的患者,再治疗的疗效优于无应答患者,但尚无充分证据表明重复以前 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 C?B 率。因此,此类患者应当在更换治疗方案后按照 病毒学应答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七、特殊患者的治疗 EA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硬化患 者生存率[%G,%(],虽然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 C?B 率低于无肝硬化患 者,对符合治疗指征的患者仍应考虑抗病毒治疗(")[E,%]。 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指征主要根据肝功能代偿情况进行区 分[%’]:)*+1;ML=>*评分 <级者强烈推荐治疗,)*+1;ML=>*评分 N级选择患者治疗, 而 )*+1;ML=>*评分 )级患者不推荐治疗(!)。患者肝功能代偿情况处于动态变 化过程,评分差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未达到评分要求的 患者可先积极改善肝功能治疗,再进行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或血小板计数下降,在治疗初始往往不 能接受足量的抗病毒治疗剂量,对于此类患者,可考虑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自小 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达到临床能耐受的抗病毒治疗剂量,也可考虑由普通万方数据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年 $月第%卷第%期 &’() * +,- &.() /)0123 4(5(+.12367)(2 +8(3(7)),9:;:53 !""#,<7. %,=7> % ·%?@AA · /B=逐渐过渡到 C1;D/B=,以尽可能完成治疗疗程。 !> 肝移植后丙型肝炎复发者的抗病毒治疗:肝移植前未进行有效抗病毒治 疗的 &E&患者,移植后丙型肝炎 F 年复发率为 #"G,因复发导致移植失败的比率 为 !FG H%"G[%"]。对此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在移植前进行抗病毒治疗将血液中 的 E&< I=9降至最低。肝移植前未能有效抗 E&< 治疗的患者,在肝移植后应 密切观察,如出现 E&< I=9阳性,伴有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的 9JK 持续升高或 肝活检显示移植肝出现显著纤维化,应考虑抗病毒治疗(!)[L,%M]。但由于肝移 植后患者多同时应用高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全血或部分血细胞水平下降以及存在 肾功能损伤等问,仅有 ?"G HL"G患者可耐受抗病毒治疗[L]。另外,抗病毒治 疗还可增加移植排斥的风险,因此,此类患者抗病毒治疗应在有丰富经验的肝移 植专业与肝病内科专业医师的共同指导、监督下进行。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应优 先选择 C1;D/B=[%!,%%],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加用或不加用 IN<(")。治疗剂量 应当从小剂量开始,无严重不良反应时逐渐增加剂量;即便如此,应密切监测并及 时处理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移植排斥反应的迹象,一 旦发现应及时停药。 %> &E&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E& 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 两种情况:(M)E&<感染引起的肾脏损害,最常见的是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肾小球 肾炎;(!)&E&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肾脏主要表现为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肾小 球肾炎。抗病毒治疗是 E&<感染继发的冷球蛋白血症唯一有效治疗,有效的抗 病毒治疗可使冷球蛋白血症消失,肾脏损害也可有效缓解,因此该类患者存在抗 病毒治疗的必要性。但由于 /B=本身有可能加重患者肾脏内血管炎病变,并导致 肾功能恶化[%?];目前此类患者的治疗指征为存在明显的冷球蛋白血症症状、轻到 中度蛋白尿并且肾功能损害进展缓慢的患者[%F]。治疗方案选择 /B= 联合 IN< 治疗,自小剂量开始,无严重不良反应时逐渐增加剂量,并密切关注患者肾功能改 变(#)。 &E&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至少需要注意三点:(M)抗病毒治疗初 始时应详细评估患者肾脏损害的基础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否已得 到控制,并明确是否存在治疗禁忌证;(!)由于 /B= 和 IN< 均经过肾脏代谢,应 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7O16:.P6 0(.36P3(7) 6P31,QBI)情况决定患者是否可以治 疗以及治疗剂量的调整[%F];(%)慢性肾病患者一般情况往往较差,存在不同程度 的肾性贫血,相当比率患者不能完成疗程,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在开始治疗前应与 患者充分沟通,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E&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方案与疗程可参考一般 &E& 患者,但应根据患者 QBI来调整药物剂量,剂量调整方案见表 L(#)[%F]。患者治 疗应在经验丰富的肝病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 QBI R L" O. S(O()·M> @% O!)的 患者,需从小剂量开始应用,逐渐加量。需血液透析的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应更万方数据 ·!"#$$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年 #月第 !卷第!期 ()*+ , -./ (0*+ 1+2345 6*7(-034589+*4 -:*5*9+),;<=<75 %&&’,>90 !,?9@ ! 加谨慎,需要与经验丰富的肾脏病医生密切配合,根据患者血液透析的类型与频 率来调整治疗方案。 "@ 儿童患者的治疗:年龄 A % 岁的儿童 (B(患者,如 B(> C?;阳性应考虑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应采用 1D?联合 CE>的方案[!F,!G]。其中普通 1D?已在我国 被批准用于儿童患者治疗,初始治疗可给予 ! H F I1J K L% 体表面积,皮下注射, 每周 ! 次;联合利巴韦林 MN L= K(O=·:)。近期研究表明,P3=Q1D?!Q%R K %S 联合 CE>治疗儿童患者的 T>C率高于 N&U。其中 P3= 1D?!Q%S 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儿童 (B(患者治疗,剂量为 F& "= K(L%·V),联合利巴韦林 MN L= K(O=·:)(#)[!#]。现有证据表明对于儿童患者治疗疗程为 "# 周,尚无证据 支持在基因 % 或 ! 型患者缩短疗程至 %" 周。 表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抗 B(>治疗药物剂量调整方案 分期 名称 WDC(L0 K L*+·M@ G!L%) 推荐方案 M WDC正常或升高 ! ’& ; % WDC轻度下降 F& H ’& ; ! WDC中度下降 !& H N’ E " WDC显著下降 MN H %’ E N 肾衰竭 X MN E N6 血液透析或经 腹膜透析患者 ( $ $ 注:;方案,即与一般 (B(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相同;E方案,P3=Q1D?!Q%S M"= K(O=·V);P3=Q1D?!Q%R M!N"= K V;普通 1D? !&& 万单位 Y9:, 三种 1D?任选一种,联合 CE> %&& H #&& L= K :;(方案,P3=Q1D?!Q%S M"= K(O=·V);P3=Q1D?!Q%R M!N"= K V;普通 1D? !&& 万单位 Y9:,三种 1D?任 选一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选择加用 CE>,血透患者用药剂量与频率需根据患者透析情况调整。 $ $ N@ (B(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型糖尿病是 (B( 常见并发症之 一。相关研究[M&]已表明慢性 B(> 感染是诱发 % 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B( 合 并糖尿病患者,如 B(> C?;阳性,亦需要抗病毒治疗,且治疗方案与普通慢性丙 型肝炎患者相同($)。但是相当比率的 (B( 合并糖尿病患者存在肝硬化,而且 1D?治疗会影响血糖的代谢,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需要格外慎重。 1D?可诱发部分有糖尿病倾向或隐性糖尿病的患者进展为临床糖尿病;或使 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另外,部分 (B( 合并糖尿病患者 可测出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与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等。因此,在进行 1D? 治疗前, 应对 (B(患者进行糖耐量检测,调查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对患者的糖尿病易患性 进行评估,以便糖尿病的防治。对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者,建议先将血糖控制在 较满意的水平,再考虑抗病毒治疗。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原则上禁用 1D?。代偿期肝硬化合并糖尿 病患者应慎用 1D?,应根据其肝病和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酌情考虑 1D?初始 剂量。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临床能耐受 的抗病毒治疗剂量,尽可能完成治疗疗程。对只能接受小剂量 1D?治疗的患者可万方数据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年 $月第%卷第%期 &’() * +,- &.() /)0123 4(5(+.12367)(2 +8(3(7)),9:;:53 !""#,<7. %,=7> % ·%?#@@ · 以适当延长疗程,以期获得较满意的疗效。肝功能损害较轻、血糖控制满意的患 者,可使用常规剂量的 /A=治疗,但必须严密监测病人肝功能、血糖的变化和不良 反应,随时减少剂量或停用 /A=,调整治疗方案(!)。 B> 合并C/<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C&<与C/<合并感染可加快患者肝病进 程,并降低患者对于 C99DE治疗耐受性,此类患者存在抗 C&< 治疗的必要性;但 合并感染者治疗 F 合并 CI<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J K L"J抗GC&< 抗体阳性患者伴有 CI59;阳性。CI<与 C&<的共同作用可加快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增加患者肝细 胞癌发生风险。CI< M C&<共感染患者的治疗,要综合患者 CI< 4=9、C&< D=9 以及 9NE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表 H)[?"]。 七、抗病毒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B,H]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流感样症候群、一过性骨髓抑 制、血色素降低、体重减轻、脱发、自身抗体生成与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可降低 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因此,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对达到 治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常见需临床处理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候群、一过性骨 髓抑制、贫血、精神异常与自身免疫异常等。 L> 流感样症候群:流感样症候群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与乏力等, 多在治疗初期比较显著,随疗程进展,大部分患者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为尽可能 减少此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可选择在睡前应用 /A=,另外可考虑给予患 者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 !> 一过性骨髓抑制:/A= 对骨髓的一过性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与血 小板降低,其中以中性粒细胞降低更为常见。当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O "> HP Q L"# M N以上时,可考虑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或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G巨噬细 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当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R "> HP Q L"# M N 时需要降低药物剂 量,而 R "> P Q L"# M N时需要停药。 表 !" CI< M C&<共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 C&< D=9 CI< 4=9 9NE 推荐方案 可检出 低于检测下限 参照抗 C&<治疗标准方案; 可检出 可检出 R ! SN= 参照抗 C&<治疗标准方案; 可检出 可检出 O ! SN=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 /A= T DI< U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低于检测下限 可检出 R ! SN= 暂不治疗,定期监测; 低于检测下限 可检出 O ! SN= 参考抗 CI<治疗方案; 低于检测下限 低于检测下限 暂不治疗,定期监测。 @ @ 注:SN=(:--16 .(V(3 70 )76VW.),正常值上限。 万方数据 ·!"#$$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年 ’月第 !卷第!期 ()*+ , -./ (0*+ 1+2345 6*7(-034589+*4 -:*5*9+),;<=<75 %##&,>90 !,?9@ ! $ $ 一般而言,当血小板计数 A "# B C#& D E 时应考虑降低 1F? 剂量,也可考虑应 用白细胞介素GCC、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当血小板计数 A !# B C#& D E 时, 应考虑停药。要将患者血小板计数与患者出血相关临床表现结合分析。应注意 排除 1F?诱发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一旦出现血小板快速下降,应立即停药。 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与 1F?剂量和疗程密切相关。因此,对于 1F?引起的骨髓 抑制不良反应,应密切监测,及时处理,尽量避免 1F? 减量或停药,尤其是在患者 血清 H(> I?;低于检测下限之前,从而将药物减量对疗效的影响降至最低。 !@ IJ>引起贫血的处理:1F?联合 IJ> 抗病毒治疗中约有 C D ! 患者出现不 同程度的贫血,主要原因为 IJ>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增加。IJ> 用量对患者能否 获得 K>I具有重要意义,应尽可能保证患者足量完成疗程[LC]。血红蛋白的减低 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特别是对曾进行治疗但因停止 IJ> 使用而失败者。在 积极的对症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当血红蛋白下降到 ’# M C## = D E 时,需减少 IJ> 剂量,每次减量可以 %## N= D天的幅度递减。当低于 ’# = D E时则需要停用 IJ>。 要避免过早和过度减量,从而将药物减量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降至最低。 L@ 精神异常的处理:抗病毒治疗相关的精神异常包括抑郁、易激惹、自杀倾 向、躁狂等。患者精神异常会影响治疗依从性甚至危及生命,在起始治疗时应对 患者充分评估,并在随访中密切监测。精神异常尤其是抑郁的处理过程中,肝病 医师应注意与精神科医师的密切合作,请精神科医师对患者精神状况做客观专业 的评估,同时尽可能用药改善患者症状以完成治疗疗程,但应注意所应用药物与 抗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L%]。 "@ 自身免疫异常的处理:1F?治疗可加重患者既往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患者治疗前存在未控制的自身免疫疾病,不应进行抗病毒治疗。(H( 本身可 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等,需要与 (H(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区分,鉴别 需要参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必要时结合肝脏活检[L!];对于前者,可以 考虑抗病毒治疗。另外 1F?治疗可诱导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但仅在少数患者 表现为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对于严重的患者应考虑停药。 (执笔人:谢尧、范小玲、杨松) 专家委员会(按拼音排序):陈菊梅、陈新月、成军、窦晓光、范小玲、李克、刘 景院、宁琴、孙永涛、谭德明、唐红、唐小平、王贵强、王宇明、魏来、巫善明、徐道振、 谢青、谢雯、谢尧、邢卉春、于岩岩、张跃新) 参$ 考$ 文$ 献 C$ OP++7 OQ,O4H<54)*79+ ,R,R98:9+ K(,35 P0@ Q3=*+5382389+ P02PG%S /0<7 8*SPT*8*+ 49N/P83: U*5) *+5382389+ P02PG%S /0<7 8*SPT*G 8*+ 298 *+*5*P0 583P5N3+5 92 4)89+*4 )3/P5*5*7 (:P 8P+:9N*73: 58*P0@ EP+435,%##C,!"’:&"’G&V"@ %$ F8*3: OW,K)*22NP+ OE,I3::X YI,35 P0@ Q3=*+5382389+ P02PG%P /0<7 8*SPT*8*+ 298 4)89+*4 )3/P5*5*7 ( T*8<7 *+2345*9+@ ? -+= , O3:,%##%,!LZ:&Z"G&’%@ !$ K3322 EJ@ ?P5<8P0 )*7598X 92 4)89+*4 )3/P5*5*7 (@ H3/P5909=X,%##%,!V:K!"GLV@ L$ FP559T*4) R,R*<75*+P R,63=97 F,35 P0@ O98S*:*5X P+: N985P0*5X *+ 49N/3+7P53: 4*88)97*7 5X/3 (:P 835897/345*T3 29009UG % ·%?@AA · 70 %$B -C3(1)35> DC53671)3167.7;E,@##F,@@!:BG%HBF!> ?A *7’)HIC-3(531 99,J7K.()57) D,L5: M&,13 C.> N:53C()18 O15-7)8165 LCP1 I13316 Q:C.(3E 70 R(01 C)8 M678:23(P(3E &7K-C618 S(3’ J61C3K1)3 TC(.:615 R7); 90316 9)3(P(6C. J’16C-E 076 L1-C3(3(5 &> 9K * DC53671)3167.,!""#,*:) %">[+-:U C’1C8 70 -6()3] GA D’C)E VD,N36C816 4I,J’7KC5 4R,13 C.> 4(C;)75(5,KC)C;1K1)3,C)8 361C3K1)3 70 ’1-C3(3(5 &:C) :-8C31> L1-C37.7;E,!""#, B#:@%%?H@%FB> FA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华肝脏病杂志,!""B,@!:@#BH@#$> $A =:33 9W,LC55C) L9,R()851E *,13 C.> R(P16 U(7-5E () 3’1 1PC.:C3(7) 70 -C3(1)35 X(3’ 2’67)(2 ’1-C3(3(5 & X’7 ’CP1 61-1C318.E )76KC. 76 )1C6H)76KC. 516:K C.C)()1 CK()736C)5016C51 .1P1.5> 9K * V18,!""",@"#:G!HGB> #A *C27U57) /V,9’K18 T,O:557 VS,13 C.> /)3160167) C.0CH!U[2766123(7) 70 C.-’CH!U]C)8 6(UCP(6() 076 -C3(1)35 X(3’ 2’67)(2 ’1-H C3(3(5 & C)8 )76KC. 9RJ> 9K * DC53671)3167.,!""B,##:@F""H@F"?> @"A RC:16 DV,SC.Y16 I4> L1-C3(3(5 & P(6:5 ()0123(7)> = +);. * V18,!""@,%B?:B@H?!> @@A LC8Z(EC))(5 N*,N1331 L *6,V76;C) JO,13 C.> M1;()3160167)HC.-’C!C C)8 6(UCP(6() 27KU()C3(7) 3’16C-E () 2’67)(2 ’1-C3(3(5 &:C 6C)87K(Z18 53:8E 70 361C3K1)3 8:6C3(7) C)8 6(UCP(6() 8751> 9)) /)316) V18,!""B,@B":%BGH%??> @!A O7K167HD7K1Z V,41. VC6 <(.76(C V,9)86C81 O*,13 C.> /)5:.() 615(53C)21 (K-C(65 5:53C()18 615-7)51 6C31 37 -1;()3160167) -.:5 6(UCP(6() () 2’67)(2 ’1-C3(3(5 & -C3(1)35> DC53671)3167.7;E,!""?,@!$:G%GHGB@> @%A I16; J,P7) SC;)16 V,=C5516 N,13 C.> +,31)818 361C3K1)3 8:6C3(7) 076 ’1-C3(3(5 & P(6:5 3E-1 @:27K-C6(); B$ P165:5 F! X11Y5 70 -1;()3160167)HC.0CH!C -.:5 6(UCP(6()> DC53671)3167.7;E,!""G,@%":@"$GH@"#F> @BA M1C6.KC) IR,+’.1U1) &,NC(011 N> J61C3K1)3 1,31)5(7) 37 F! X11Y5 70 -1;()3160167) C)8 6(UCP(6() () ’1-C3(3(5 2 ;1)73E-1 @H()012H 318 5.7X 615-7)8165> L1-C37.7;E,!""F,BG:@G$$H@G#B> @?A R()8C’. W,N3C’.1 R,I6:2’01.8 9,13 C.> L(;’H8751 6(UCP(6() () 27KU()C3(7) X(3’ 53C)8C68 8751 -1;()3160167) 076 361C3K1)3 70 -CH 3(1)35 X(3’ 2’67)(2 ’1-C3(3(5 &> L1-C37.7;E,!""?,B@:!F?H!F#> @GA T161)2( M,T6(18 VS,N’(00KC) VR,13 C.> M618(23(); 5:53C()18 P(67.7;(2C. 615-7)515 () 2’67)(2 ’1-C3(3(5 & -C3(1)35 361C318 X(3’ -1;()3160167) C.0CH!C(B" W4)[ 6(UCP(6()> * L1-C37.,!""?,B%:B!?HB%%> @FA 81 N1;C8C5HN7C615 *9,<(..1.CH=7;:1(6C &9,M161Z OV,13 C.> /5 3’1 6C-(8 P(67.7;(2 615-7)51 C -75(3(P1 -618(23(P1 0C2376 70 5:5H 3C()18 P(67.7;(2 615-7)51 () C.. -61361C3K1)3 53C3:5 ;1)73E-1 @ ’1-C3(3(5 2 -C3(1)35 361C318 X(3’ -1;()3160167)HC.-’C!U C)8 6(UCP(H 6()?> * &.() DC53671)3167.,!""#,B%:%G!H%GG> @$A RCE81) *+,RCE81) J*,O188E WO,13 C.> T(653 -’C51 P(6C. Y()13(2 -C6CK13165 C5 -618(23765 70 361C3K1)3 615-7)51 C)8 3’1(6 ()0.:H 1)21 7) 3’1 5127)8 -’C51 P(6C. 812.()1> * <(6C. L1-C3,!""!,#:%B"H%B?> @#A VC);(C 9,NC)3767 O,V()16PC =,13 C.> M1;()3160167) C.0CH!U C)8 6(UCP(6() 076 @! P5> !B X11Y5 () L&< ;1)73E-1 ! 76 %> = +);. * V18,!""?,%?!:!G"#H!G@F> !"A \: VR,4C( &\,L:C); *T,13 C.> 9 6C)87K(518 53:8E 70 -1;()3160167) C)8 6(UCP(6() 076 @G P165:5 !B X11Y5 () -C3(1)35 X(3’ ;1)H 73E-1 ! 2’67)(2 ’1-C3(3(5 &> D:3,!""F,?G:??%H??#> !@A N’(00KC) VR,N:316 T,IC27) IO,13 C.> M1;()3160167) C.0CH!C C)8 6(UCP(6() 076 @G 76 !B X11Y5 () L&< ;1)73E-1 ! 76 %> = +);. * V18,!""F,%?F:@!BH@%B> !!A 4CP(5 DR,S7); *I,V2L:32’(57) *D,13 C.> +C6.E P(67.7;(2 615-7)51 37 361C3K1)3 X(3’ -1;()3160167) C.0CH!U -.:5 6(UCP(6() () -CH 3(1)35 X(3’ 2’67)(2 ’1-C3(3(5 &> L1-C37.7;E,!""%,%$:GB?HG?!> !%A NC)2’1ZHJC-(C5 *V,4(C;7 V,+52C63() M,13 C.> M1;()3160167)HC.0C!C -.:5 6(UCP(6() 076 B$ P165:5 F! X11Y5 () -C3(1)35 X(3’ 813123H CU.1 ’1-C3(3(5 & P(6:5 O=9 C3 X11Y B 70 361C3K1)3> DC53671)3167.7;E,!""G,@%@:B?@HBG"> !BA JC.(C)( D,D1K(;)C)( D,T166C6( &,13 C.> M1;E.C318 ()3160167) C.0CH!U -.:5 6(UCP(6() () 3’1 61361C3K1)3 70 ()3160167)H6(UCP(6() )7)H 615-7)816 -C3(1)35> DC53671)3167.7;E,!""G,@%":@"#$H@@"G> !?A *C27U57) /V,D7)ZC.1Z N9,9’K18 T,13 C.> 9 6C)87K(Z18 36(C. 70 -1;E.C318 ()3160167) C.-’CH!U -.:5 6(UCP(6() () 3’1 61361C3K1)3 70 2’67)(2 ’1-C3(3(5 &> 9K * DC53671)3167.,!""?,@"":!B?%H!BG!> !GA &’16:PC33C3’ O,O75C3( V*,DC:3CK V,13 C.> M1;E.C318 ()3160167) C)8 6(UCP(6() 0C(.:615:(5 61361C3K1)3 C) 7-3(7)?> 4(; 4(5 N2(, !""F,?!:F%!HF%G> !FA L1C3’2731 +*,N’(00KC) VR,&77Y5.1E SD,13 C.> M1;()3160167) C.0CH!C () -C3(1)35 X(3’ 2’67)(2 ’1-C3(3(5 & C)8 2(66’75(5> = +);. * V18,!""",%B%:@GF%H@G$"> !$A L1.U.(); I,*72’:K S,N3CK1)(2 /,13 C.> L& * <(6C. L1-C3,!""G,@%:FG!HFG#> !#A S(15)16 OL,N7661.. V,<(..CK(. T> O1-763 70 3’1 0(653 /)316)C3(7)C. R(P16 J6C)5-.C)3C3(7) N72(13E 1,-163 -C)1. 27)51)5:5 27)016H 1)21 7) .(P16 36C)5-.C)3C3(7) C)8 ’1-C3(3(5 &> R(P16 J6C)5-.,!""%,#:N@H#> %"A =1:KC)) ]M,I16; J,IC’6C V,13 C.> R7);H316K 7:327K1 70 .(P16 36C)5-.C)35 076 2’67)(2 ’1-C3(3(5 &:C @"HE1C6 07..7XH:->万方数据 ·!"#$$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年 ’月第 !卷第!期 ()*+ , -./ (0*+ 1+2345 6*7(-034589+*4 -:*5*9+),;<=<75 #%%&,>90 !,?9@ ! A8B+7/0B+5B5*9+,#%%C,DD:##EF#!G !G$ HB+3 -,,I9 JK,L*98:B+ JM,35 B0@ ; 8B+:9N*O3: 75<:P 49N/B8*+= 8*QBR*8*+ B+: *+5382389+ B02B N9+95)38B/P 298 )3/B5*5*7 ( 83F 4<883+43 B2538 0*R38 58B+7/0B+5B5*9+@ S3/B5909=P,G&&’,#D:GC%!FGC%D@ !#$ M3=B ;,35 B0@ -22*4B4P B+: 7B235P 92 /3=*+5382389+FB0/)B#Q B+: 8*QBR*8*+ 49NQ*+B5*9+ 5)38B/P *+ 4)*0:83+ Z*5) 4)89+*4 )3/B5*5*7 ( *+2345*9+@ V3:*B58 1+2345 6*7 ,,#%%’,#D:GC#FGC’@ !&$ ;0RB83O 6,6*3538*4) 6A,Y8B< ?,35 B0@ \*:9R<:*+3 <73 Q<5 +95 Z3*=)5FQB73: 8*QBR*8*+ :97*+= *N/B457 B+B3N*B :<8*+= S(> 583B5F N3+5 *+ S1>F*+23453: /3879+7@ , >*8B0 S3/B5,#%%E,G!:E’!FE’&@ C%$ ()< (,,I33 J6@ S3/B5*5*7 Y R*8<7 ] )3/B5*5*7 ( R*8<7 49*+2345*9+:3/*:3N*909=P,40*+*4B0 23B5<837,R*8B0 *+538B45*9+7 B+: 583B5N3+5@ , HB75893+53890 S3/B590,#%%’,#!:"G#F"#%@ CG$ M4S<54)*79+ ,H,IBZ*5O -,,J)*22NB+ MI,35 B0@ V3=*+5382389+ ;02BF#Q 98 ;02BF#B Z*5) L*QBR*8*+ 298 A83B5N3+5 92 S3/B5*5*7 ( 1+F 2345*9+@ ? -+=0 , M3:,#%%&,!EG:"’%F"&G@ C#$ LB*79+ (I,63N358B7)R*0* M,(B/<89+ I,35 B0@ ?3<89/7P4)*B58*4 B:R3873 3223457 92 *+5382389+FB0/)B:8349=+*5*9+ B+: NB+B=3F N3+5@ (?J 68<=7,#%%",G&:G%"FG#!@ C!$ (OBUB ;,,^ 83373 6K@ 6*B=+97*7 B+: 583B5N3+5 92 B<59*NN<+3 )3/B5*5*7@ S3/B5909=P,#%%#,!E:CD&FC&D@ (收稿日期:#%%&F%"F#%) (本文编辑:温少芳) $ $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 ] (6]@中华实验和临床感 染病杂志:电子版,#%%&,!(!):!C!F!"#@ 万方数据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作者: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 Committee of experts on antiviral therapy of chronic hepatitis C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VERSION) 年,卷(期): 2009,3(3) 被
/
本文档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