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普法战争与近代欧洲局势

2011-09-29 4页 pdf 185KB 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9590

暂无简介

举报
普法战争与近代欧洲局势 辽宁大学学报 1998年第 1期(总第 149期) ·世界史探秘· 普法战争与近代欧洲局势 刘春霞 摘 要 普法战争是普法矛盾的产物,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角逐的结果。 战后,德国完成了统一,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法国失去争霸欧洲的地位,促使欧洲格局 有了新的演变。 关键词 普鲁士 俾斯麦 三皇同盟 1870年 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 是近代后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件, 它 不仅是普法两国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角逐的结果。普法战后, 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 并且走向殖民帝国和军国主...
普法战争与近代欧洲局势
辽宁大学学报 1998年第 1期(总第 149期) ·世界史探秘· 普法战争与近代欧洲局势 刘春霞 摘 要 普法战争是普法矛盾的产物,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角逐的结果。 战后,德国完成了统一,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法国失去争霸欧洲的地位,促使欧洲格局 有了新的演变。 关键词 普鲁士 俾斯麦 三皇同盟 1870年 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 是近代后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事件, 它 不仅是普法两国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角逐的结果。普法战后, 德国最终完成了统一, 并且走向殖民帝国和军国主义的发展道路; 法国却永远失去它称霸中、 西欧大陆的地位。本文拟就普法战争这一事件与直到一战前的欧洲的国际局势加以探讨。 一、普法战争爆发与当时的欧洲 普法战争的爆发, 是两国之间矛盾的产物。依靠政变登上政治舞台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内 部矛盾错综复杂, 拿破仑第三也试图进行行政改革, 但是改革却无回天之力。这时“拿破仑的国 内政策越来越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法国的外交就越变得神经质,拿破仑第三需要一次新的 胜利的战争, 以巩固摇摇欲坠的皇位”� 。德国国内事件无疑给法国创造一个“天赐”的契机。 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德国的统一运动正呈锐不可当之势。在第一、二阶段的王朝战争中,普 鲁士打败了丹麦和奥地利, 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 初步完成了统一;但是南部巴伐利亚、符腾 堡、巴登、黑斯·达姆斯塔特由于法国的阻挠而置身于联邦之外。在德国前两段王朝战争中,正 是法国陷于远征墨西哥冒险遭到惨败之际,使其发动阻止德国统一战争力难从心。但是一旦法 国从殖民地拔出脚,那么对德国的觊觎也就会变为现实。阻止南德四邦并入北德意志联邦,即 是法国窥视四邦, 并力求把它们纳入自己版图的狼子野心的暴露。这与德国力求摆脱统一道路 上的羁绊、获得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形成了无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两国兵戎相见。 各大国之间为自己的利益钩心斗角,它们之间对普法战争态度不尽相同。此时的欧洲列强 特别是英、俄的态度对普有利而于法无益。英国认为,法国仍是当时最具与之海上殖民争霸力 量的强敌。因此, 没有必要不干涉法国所在的大陆事务, 而普鲁士正是抵制拿破仑法国的重要 平衡力量;俄国又是其争夺中亚地区的主要对手。因此,英国“希望加强中欧(德国)以反对其周 边的两大强国”。英国对普法两国的亲离态度是很明确的。俄国在普法的较量中是至关重要的。 克里米亚战争使沙俄遭到惨败, 之后,俄国在战备上已经不能同法国和普鲁士军队相比。是时, ·82· � 李元明:《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8年版 291页。 俄法在东方问题和波兰问题上的矛盾促使俄国作出有利于普鲁士的选择,而普相俾斯麦又极 力推行媚俄政策。1868年 3 月,俄国提议与普鲁士签订了一次秘密协定, ,“一旦普法开 战,俄国陈兵奥地利边境”以防止奥法结盟作为报答,普鲁士同意终止黑海中立化。俾斯麦由此 已经“可以断定,俄国是不会参加法国那一边”了� 。由于拿破仑不愿放弃对于罗马教权的保 护,并且法军于 1867年 11月在蒙塔那击溃了占领罗马的志愿军引起了意大利对法国的极大 反感。奥地利还没有从1866年的战争惊恐中恢复过来,而且顾及到俄国的态度,故而只提出了 有保留的同法结盟的条件。 事实证明,普法战争开始以前,欧洲外交局势对普鲁士更为有利。沙皇俄国对法国强加于 普鲁士的要求非常不满,俄国首相戈尔恰科夫向俾斯麦保证,“普鲁士不用担心俄国会在外交 上或军事上进行干涉”� 。英国对普的支持态度是很明朗的。接着, 在战争开始后不久, 奥地利、 意大利先后宣布中立。这样,欧洲大陆列强中已经完全倾向于普鲁士,结局法国以惨败而告终。 二、普法战争以后的欧洲格局 普法战争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长久的。 首先,它的直接后果是德国最终完成统一, 国家走向强盛,法国却被严重地削弱了。德国完 成统一,造成人口的大量增加, 统一的全德市场形成,加上法国割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且偿 付 50亿法郎作为战争赔款,还承担德国占领军的一切费用,这些无疑都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注 入了活力。因此说“在德国⋯⋯工业获得法国数十亿滋润补助,简直像温室条件下一样愈益迅 速发展起来”� 。德国的发展“得益于普法战争的实在不少”�。德国在加强经济地位的同时,统 一的中央集权也大为加强了。1871年 1月 18日德意志帝国建立,这是一个具有军事化的 帝国。德意志普鲁士化而发展成为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 ,一个统一的、军事上强大的、有雄厚 经济实力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中心崛起。割地、赔款使法国被严重地削弱,更重要的是普法战 争的失败使法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受到了巨大伤害。广大人民在战争中充当炮灰,但他们获得的 仅仅是失败的耻辱,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1871年 3月 28日,法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社 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巴黎公社,这是普法战争的结果, 也是无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的尝试。 德国的强大鼓起了统治者扩张的野心,法国也不甘心丧失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法德之间 的矛盾长期存在。 普法战争的另一个后果是: 使原来欧洲大陆之间由各弱小国家组成的中间地带丧失了。这 样,克里米亚战争建立起来的欧洲均势遭到破坏,大国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加深�。欧洲力量 进行重新配置,在欧洲出现新的格局。各国都重新酝酿对外政策, 以适应这一变化。 为了维持欧洲均势的传统, 列强各国开始酝酿限制德国发展的计划,并且在各自的利益需 求中进行分化、组合,到 70年代以后,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帝国主义、由以德法关系 为基轴的欧洲局势逐渐演化为以英德矛盾为主线的各帝国主义的微妙组合。从普法战争结束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的统治政策发生了两次转折: 由俾斯麦的大陆政策(也称 大陆均势政策)演变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法国一直要报战败之仇,但是单靠它的力量,是绝对不能战胜德国的,只有在找到其他大 ·83· ������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下) ,高教出版社, 1992年版, 340页。张芝联:《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362页。 李元明:《世界关系史》29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卷,第 600- 601页。 温斯顿·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下) ,新华出版社, 1985年版, 53页。巴巴拉·杰拉维奇:《俄国外交政策的一世纪》,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35页。 国做同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德国打败了法国,但无法将其消灭, 加上它还需要巩固自身的统 一,也不愿意发生一场新的战争。俾斯麦害怕再次发生欧战, 使新成立的德国可能被分割成几 块。所以, 在俾斯麦任首相时, 对外一直奉行“和平政策”。“和平政策”即所谓的“大陆政策”,就 是以德国为中心的外交体系。其目的是尽力孤立法国,而拉拢英、俄,亲奥,纵意,扩大德意志的 影响,加强德国在欧洲中部和西部的强国地位。 德国希望长期地牺牲法国以换取德国的和平,俾斯麦曾说:“我们所需要是法国让我们安 定,是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 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 只要法国没有盟友, 法国对 我们就没有危险。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极力地“扮演着一个忠英的掮客角色,企望在政治上 出现这样一种形势:“除了法国以外, 各国都需要德国”� 。为了孤立法国,俾斯麦力图以一个联 合起来的王朝欧洲来包围一个不稳定的法兰西共和国,使其成为“孤岛”。为达到这一目的,俾 斯麦着手建立“三皇同盟”。此同盟最早协商是在 1870年,色当战役之后,俾斯麦认为拉拢俄国 是关键,他竭力阻止法俄的接近。1873年 10月, 俄、普、奥之间皇帝最终缔结申布龙协定,“三 皇同盟”正式结成。它的出现无疑给德国遏止法国的天平上又增添一个砝码。与此同时,德国 还用拉英和亲奥意的手段力图营造一个与普法战争前相类似的国际环境。 1850- 1870年正是英国工业高涨时期。经济的强大和政治实力的雄厚使其在对外政策上 遵循:以强大的海军为后盾,在它的殖民地和远东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在欧洲大陆事务上,尽可 能避免卷入一切严重纠纷, 把自己的力量仅仅用来防止任何强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优势地位,这 就是“光荣孤立”政策的实质。英国虽然看到德国在战后的强大,但仍然同德国保持良好关系, 以牵制俄国同它在亚洲地区的争夺。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恢复过来后,对普鲁士的强大示了 默认。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奥匈帝国也建立了,尽管它只能以二流国家的姿态出现,却又不愿 放下昔日大国的架子, 在巴尔干寻找寄托, 但又遇到俄国这一强大对手。它一面寻求英国帮助, 另外还要依靠德国的支持。俾斯麦使出了浑身解数,把双方都拉过来为自己所用。意大利虽不 能与其他大国相比,但仍成为势力角逐的一方, 所以,俾斯麦仍然把它当作自己的小伙伴。 从现象上看, 普法战后的德意志似乎是沐浴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但是德国在俾斯麦那种 谄媚样的外交夹缝中是不可能长期稳定下去的。 普法战争后的二、三年,法国经济出现了复兴, 力量也得到了迅速恢复。1873年 9月法国 付清了赔款, 德国占领军撤离了法国。“法国的被占状态的结束,增强了它对外政策的独立性”。 俾斯麦竭力企图在法国没有完全恢复以前先发制人,而当时的德国实力方面拥有的优势大大 超过普法战争时期。针对德国的战争意图,各个国家又纷纷指责。俄国公开表示,如果德国欲 干涉法国的重建, 俄国不予支持,三皇同盟出现了分裂。英国十分担心德国有称霸的野心,反对 德国在现时的情况下入侵法国。由于重要大国的反对,使德国放弃了要在 1875年发动一场战 争的打算。这说明要想再用武力解决双方的矛盾,是当时欧洲列强所不允许的。解决两国矛盾, 还需另找机会。 1875- 1879年, 欧洲列强为瓜分土耳其旧日领土发生了所谓的东方危机,英、奥、俄等国 在土耳其的各自利益互相矛盾。德国又欲利用英俄矛盾来引发两国的战争冲突,结果计划不仅 破产,还无形中把俄国推出自己的联盟圈子。随着事态的发展,俄国再也无法容忍德国的安排, 德国同俄国关系恶化。俾斯麦以限制对俄经济出口来威胁俄。结果却更增加了俄国的反感,三 皇同盟的根基被动摇了。同时, 德国为了针对俄国也是针对法国和奥国,于 1879年 10月 7日 ·84· � 梅义征:《1875年德法战争危机评价:危机的产生背景性质及其影响》安庆师院学报, 1990年第一期。 在维也纳签署了《同盟条约》。1882年 5月 20日,德、意、奥三国同盟成立。三国同盟的建立却 为法、俄的接近找到了机会,到 19世纪 80年代中期,德法关系再次趋于紧张,法国境内以布郎 热事件为代表的复仇主义倾向十分猖獗。德国欲乘机发动对法进攻,由于俄国没有支持德国, 俄国同奥国之间也变得十分微妙,三皇同盟已无存在的价值。 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德国又把视线投向英国, 以达到反法这个大目标。由于俾斯麦对英 国施加压力,表示如果英国不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签约就停止英国在埃及财政上的援助。这 样,奥、意、英三国在 1887 年 2月签订了《地中海协定》( 1887 年 5月西班牙又加入) , 英国同 意、奥就有了条约性质的关系。尽管俄、德关系不断恶化,但是德仍然不愿意把俄拱手让给法 国。1887年 9月 18日,俄、德签订了《再保障条约》, 德国力求能因此而得到俄国在其对法作战 时保持中立的承诺。实质上,俄国对德国的反应冷淡。1889年初, 俾斯麦试图再进一步与英接 近,提出要进行同英结盟的磋商,然而由于他的辞职而使这项计划未能完成。威廉二世上台后, 推行了一套与俾斯麦相反的政策,促成了俄国完全主动地走上了与法国合作的道路。 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的很重要的内容即是掠取世界各地的它国殖民地,这无疑地与殖 民帝国英国发生抵牾。英德矛盾不断上升。同时,作为德国宿敌的法国同德国的矛盾也是无法 调解的。到这个阶段,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走向了帝国主义,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不断地进 行火并。 80年代中期,德、意、奥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已经形成,对法、俄甚至对英国构成了危胁, 到 俾斯麦辞职时,德、俄已经不再续订“再保障条约”,法德矛盾的痼疾也使俄、法更为接近。英国 与俄国在远东、法国在非洲殖民地问题上都存在严重的冲突。法、俄两国要打破各自的孤立状 态就要加强合作。1893年 12月 15日和 1894年 1月 4日,法俄两国政府的往来信函中正式通 知对方:军事协定已获批准。法俄正式结成同盟,它预示着另一个军事集团的出现。 1904年俄国同英国的盟国日本发生了战争。俄英关系随之变得更为紧张。但在英德矛盾 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形下, 英国在外交上及时地调整同法、俄的关系。另一方面,俄国在战争中 不断失败使得它的实力和影响不断削弱。这样德国在欧获得了优势。法德的旧有的矛盾又日 益显露。为了采取预防性,法国开始同英国接近。这与英国的开始解冻态度不谋而合, 1904 年 4月《英法协约》签订了,虽然英法协约本身并不直接针对德国, 但它对德国政策的“自由处 置权力”增加了障碍,德法关系更加紧张起来,导致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在危机中,英国始终 站在法国一边, 两国就进一步建立军事合作关系进行了谈判,由于英、俄共同支持法国使得英 俄关系也缓和了。在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签订。三国协约的形成,使欧洲形成两个相对 抗的军事同盟,战争一触即发。 三、结语 帕麦斯顿有一句著名的外交格言: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 益。普法战争以及它影响下的欧洲的整个近代的欧洲局势无疑很好地印证了这句名言。各大 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对普法两国的战争时期的不同态度和战争结束后针对两国为轴心的利益集 团的出现, 这些表征都植根于普法两国利害的冲突; 尤其战后各国力量不断地分化重组,在瞬 息万变的欧洲的舞台上,各国都力图寻找机会扮演主角。毫无疑问,普法战争对近代欧洲格局 的演变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责任编辑 申笑梅】 ·85·
/
本文档为【普法战争与近代欧洲局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