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名医秘方

2011-09-29 32页 doc 166KB 1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2487

暂无简介

举报
名医秘方胃炎,脏腑功能 血管、神经性头痛 养血平肝汤 [组成]旋覆花10克,生赭石10克,生石膏10克,首乌藤3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杭菊花10克,木瓜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 加减:血脉壅滞明显而见刺痛者,加红花10克,通血脉消瘀滞;属肝气上冲之头痛头晕者,加珍珠母30克、生石决明30克以镇潜之;面红目赤昏花等肝火较旺者,加钩藤30克,配合杭菊、旋覆花,以清利头目;若腰膝酸软加川断10克、枸杞子10克、牛膝10克补肾气;阴虚明显见五心烦热,口干者,加北沙参30克、石斛10克,以滋养阴液。 [...
名医秘方
胃炎,脏腑功能 血管、神经性头痛 养血平肝汤 [组成]旋覆花10克,生赭石10克,生石膏10克,首乌藤3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杭菊花10克,木瓜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 加减:血脉壅滞明显而见刺痛者,加红花10克,通血脉消瘀滞;属肝气上冲之头痛头晕者,加珍珠母30克、生石决明30克以镇潜之;面红目赤昏花等肝火较旺者,加钩藤30克,配合杭菊、旋覆花,以清利头目;若腰膝酸软加川断10克、枸杞子10克、牛膝10克补肾气;阴虚明显见五心烦热,口干者,加北沙参30克、石斛10克,以滋养阴液。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主治]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疾患。 头痛 〔加味散偏汤〕 〔组成〕(1)川芎30克(2)白芍15克(3)白芥子6克(4)香附9克(5)白芷9克(6)郁李仁6克(7)柴胡9克(8)细辛3克(9)蔓荆子9克 〔主治〕风寒、瘀或痰瘀交加为患所致之偏、正头风痛。症见头痛时作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全头痛,或痛在一点。多因感寒冒风,或气郁不畅而诱发。发则疼痛剧烈,或掣及眉梢,如有牵引;甚或目不能开,头不能举,且头皮麻木,甚或肿胀,畏风寒,有的虽在盛夏,亦以棉帛裹头;痛剧则如刀割锥刺而难忍,甚至以头冲墙,几不欲生。 〔用法〕上药加入清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滤汁混匀,每日早晚饭后服。痛剧者可日服一剂半,分三次服下。 〔加减〕(1)若因感受风寒而发,可加荆芥、防风。(2)疼痛剧烈,可加羌活、元胡。(3)阴血污虚,可加生地、当归。(4)拘挛掣痛,酌加胆南星、僵蚕、全蝎。(5)若为血管扩张性头痛,宜加贯众。(6)若兼有高血压,可加怀牛膝、桑寄生。(7)若兼有内热,可加知母、丹皮等。 偏头痛 组成: 杞子30克,菊花9克,龙胆草9克,珍珠母30克,蔓荆子9克,藁本9克,白芷6克,羌活9克,清夏9克,白术9克,天麻9克,丹参24克。 主治: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症见头痛时发,发则头痛剧烈,痛连眉棱,或牵引目痛;或偏于一侧,或满头皆痛,或其痛如刺,痛处不移,或头昏沉重,胸脘痞闷,呕恶痰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涩。 用法: 水煎服。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约一小时浸透后煎煮,一剂药煎两遍,首煎用武火(温度较高)煎沸后以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滤取汁后,加水适量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滤取汁,两煎药汁混匀,总量约250-300毫升,每日服一剂,每剂分两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一小时各温服一次。 方解: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又名偏头风,总以外感失治,风寒之邪阻遏经络,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阻脉络,或感受外邪久生痰浊,阻塞经脉,上扰清空,少阳厥阴二经经气不利所致。治以滋下清上,通络化瘀,祛风止痛。方中杞菊胆草滋下清上,羌防荆子藁本祛风湿散寒邪,清夏白术补脾益气化痰,丹参天麻珠母活血祛风镇痛。偏头痛一般多指痛在左,右或前额或后头部而言,从广义说来,很多头痛偏在局部,皆属偏头痛范畴。临床上气虚倦怠者加红参9克以升阳补气;面色晃白无华,脉象芤细者加当归6克,黄芪30克以补气生血;胸脘痞闷。吞酸嗳腐、大便秘结者加元明粉9克,大黄6克,枳壳9克以宽中下气,导滞通腑;目赤不得眠者加黄芩9克,木贼草15克,白蒺藜15克以清肝明目;腰痛重者兼服六味地黄丸一丸(每丸重9克)以滋补肾阴。 失眠 处方一:白芍药15,西洋参15,甘草10,远志15,合欢皮15,白术12,熟地12,百合15,胶股蓝20,莲子心12,陈皮12,枸杞10(以上以克计量)注意这类症状者不能长期使用有安神类药物,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使用。 处方二:酸枣仁18克、甘草6克、知母12克、茯苓6克、川芎6克组成,具有清热除烦、养血安神之功,主治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证,临床可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等症。 失眠中成药   养血安神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具有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适宜于失眠兼有心悸健忘的患者服用。但脾气虚、大便溏软及感冒发热者忌服。   枣仁安神颗粒剂:每次5克,开水冲服,每日1次,于临睡前服。尤宜于失眠兼有头晕多梦的患者。但由于本品含蔗糖,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人参健脾丸:口服,每次2丸,每日2次。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兼有胃部不舒服,不想吃东西的患者服用。若属热泻、湿泻者不宜服用。   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能滋阴补肾,兼益肝阴,适合于失眠兼头晕腰酸的患者服用。感冒者忌用。   知柏地黄丸:内服,水蜜丸每次6克,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有滋阴降火之功,适用于失眠兼五心烦热的患者服用。但脾虚便溏之人不可服用。 脑乐静糖浆:口服,成人每次30毫升,儿童3-7岁服成人量的1/3,7岁以上服成人量的1/2,每日3次。具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的功用,适应用于失眠兼有精神忧郁、烦躁不安的患者服用。糖尿病患者禁用。 人参归脾丸:口服,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可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更适用于失眠兼有食少乏力,面色萎黄的患者服用。服药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和过虑思考。 服用上述药物期间,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临睡前也不要喝浓茶、咖啡及有兴奋作用的饮料经常食用红枣、薏米、玉米、小米等补气血的东西做的粥或者糖水 因为总失眠会让这个人气血不足发虚;睡前可以用微烫的热水泡泡脚,至额头有些小虚汗为佳,可用镂空的磨脚石搓一搓,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专家指出,在冬季坚持泡脚和足部按摩,对治疗老人失眠效果很好中医认为与表气虚,体内热气不得宣散有关,所以应注意防风保暧 每天喝菊花茶或绿茶,约2500毫升,清肺凉血的同时使体内血液呈弱碱性 多吃香蕉,梨子,柿饼,绿豆,丝瓜,全麦类,绿叶蔬菜,冬瓜,西瓜,豆腐,玉米,菠菜,鱼和鸭肉(有温凉作用) 或红枣、薏米、玉米、小米等补气血的东西做的粥或者糖水 少吃花生,红豆,红糖,红肉(牛肉,羊肉)等辛辣刺激和鱼腥食物 安神 〔安神达郁汤〕 〔组成〕:(1)炒枣仁30克(2)合欢花15克(3)龙牡各20克(4)炒栀子15克(5)郁金12克(6)夏枯草10克(7)柴胡10克(8)佛手柑10克(9)炒白芍12克(10)川芎10克(11)甘草6克。 〔主治〕:郁证(胃肠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抑郁症)久治不愈者。〔用法〕:水煎3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一剂。患者就诊时,先作思想安慰工作,服上药1-2剂有效时,停药2-3日。再服2剂。再停,再服。不要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加减〕:(1)舌尖红、心烦重者,加黄连10克。(2)胃气上逆、有痰者,加半夏10克。 〔瓜萎泻心汤〕 〔组成〕:(1)瓜萎30~60克(2)制南星10克(3)姜半夏10克(4)黄连6~10克(5)栀子15克(6)枳实15克(7)竹沥10毫升(兑入)(8)橘红10克(9)柴胡10克(10)大黄10克(11)菖蒲10克(12)郁金12克(13)白芍15克 (14)甘草3克。 〔主治〕:精神分裂症、烦燥不安、多语善疑、或哭笑无常、夜不安寐、或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加减〕:(1)躁狂不安、便秘者,加礞石10~15克。(2)失眠重者,加朱砂研细冲服1克(3)口渴喜饮者,加知母15克。 老年前列腺肥大 〔宜导通闭汤〕 〔组成〕:(1)黄耆15克(2)车前子30克(3)甘草20克(4)升麻7.5克(5)怀牛膝25克(6)淫羊藿15克(7)滑石25克。 〔主治〕:老年前列腺肥大。 〔用法〕:每剂药煎4次,头煎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20分钟,每次煎成100毫升。两次混合一起,分两次,早晚餐后1小时服用。 〔加减〕:凡症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或小便不能控制,时有夜间遗尿,神疲倦怠等可选用本方。(1)若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2)尿道涩痛者,加蒲公英25克、木通10克。(3)咳喘者,加杏仁5克、细辛5克。 高血压病 黄精四草汤 [组成]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豨莶草15克。 [主治]眩晕,手麻,肿胀兼有高血压者(高血压病)。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按语]本方药少功著,验之临床多获良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精、夏枯草、益母草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益母草、车前草又有良好的利尿作用,故又可通过利尿而降压。 野菊花,杜仲,夏枯草,决明子,牛蒡,萝卜,玉米,冬菇,香蕉,柑橘,金针菇,荠菜,芥菜,小蓟菜,菠菜,紫菜,木耳,海带,豆腐,山楂,花生,大枣(黑枣)猕猴桃(此桃肾虚者慎用),高蛋白食物(鱼,牛奶,黄豆),马兰头(治高血压,眼底出血)清淡绿茶。。。。。。。有益治疗高血压,患者需少喝酒,少吃动物心、脑、肝脏,少吃狗肉,少吃甜食辛辣,忌饮浓茶(尤其红茶),限制钠盐摄入量,食物宜清淡补钙补铁,适量补钾(黄豆、干银耳、干冬菇)。 食疗:芹菜粥,菊花粥,绿豆海带粥,荷叶粥,何首乌大枣粥,荠菜汤,胡萝卜汁……….. 黑木耳15克,白木耳10克,枸杞子、冰糖、蜂蜜各20克(黑、白木耳用冷水泡后洗干净,去蒂,撕成瓣,放入碗中,加冰糖、枸杞子、清水搅拌均匀,隔水蒸半小时,取出放凉,调入蜂蜜即可)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食可降血压,防止眼底出血 醋泡花生米24小时后食,每日2次每次10~~15粒(降血压,软化血管,降胆固醇) 醋泡大蒜:去皮大蒜瓣水浸一夜,滤干倒入食醋浸泡50天后即食。每日2~~3瓣醋泡大蒜加少量经稀释3倍的醋浸汁 醋泡玉米:50 0克玉米煮熟滤干,加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再取出玉米晾干,每日早晚各嚼20~~30粒 老人便秘 〔老人便秘方〕 〔组成〕(1)黄耆30克(2)银花20克(3)威灵仙10-20克(4)白芍20克(5)麻仁20克(6)肉苁蓉20克(7)厚朴3-10克(8)当归20克(9)酒大黄3-10克 〔主治〕老年虚证便秘。 〔用法〕水煎服,1日1剂,酒大黄不后下,此方可连服,俟大便调顺再停药。 〔加减〕大便连日得畅,可减免酒大黄。(1)便燥严重,加元明粉3-5克冲入。(2)气虚重,加党参20克。(3)腹胀重,加木香10克。(4)腰腿酸软,加杜仲10克、牛膝10-15克。 〔典型病例〕  张某,男,81岁,原患糖尿病及冠心病、心房纤维颤动多年,现两病均较稳定,但苦于大便干燥不畅,数日一行,腹满面痛,先时用〔麻仁润肠丸〕等尚有效,近数月亦不起作用。如用泻药则引起便泻不止,虚惫气短,痛苦万状。诊脉弦大,涩而少力,代止不匀。舌嫩而赤,苔黄浊不匀,证属气血阴液俱不足,燥热蕴蓄六腑,宜标本兼治,于补气养血益阴药中,辅以清降之品,以〔老人便秘方〕加元明粉3克,服药后大便得下,且下后腹中舒泰,气力精神转佳。减去元明粉连服此方月余,大便每1-2日一行,很正常,糖尿病及心脏病较前好转,诊脉仍代止,但已较前柔和有力,舌苔亦渐趋正常。以此方改配丸剂,用以巩固疗效,两月后停药病愈。 固齿黑发 配方:黑大豆 5000? 何首乌1000? 大青盐60?<青盐可以通用的食盐代替> 制法 :先取何首乌与青盐,加水约二十公升共煮,先用武火煮开,文火再煮一小时以上,滤去药渣,取药液备用。倒入淹没黑豆为度的药液,与黑豆同煮,武火煮半小时,捞出阴至八成乾,再加药液同煮,再捞出阴乾,如此反覆九次即成。 功效:固齿黑发 主治:齿牙动摇,肾虚齿浮,齿痛,头发早白,各种脱发、班秃等症。 服法:平时食用,每次细细咀嚼20-30粒,长期食用必然获效。按语:主药黑豆、首乌,都有补肾固齿乌发的功效 类风湿病 〔化瘀通痹汤〕 〔组成〕:(1)当归18克 (2)丹参30克 (3)鸡血藤21克 (4)制乳香9克(5)制没药9克 (6)香附12克 (7)延索胡12克 (8)透骨草30克。 〔主治〕:瘀血痹症(损伤后遗症、网球肘、肩凝症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1)偏寒者,加桂枝、细辛、制川草乌。      (2)偏热者,加败酱、丹皮。           (3)气虚者,加黄耆。      (4)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加穿山甲、全虫、乌梢蛇。 〔典型病例〕:刘某,女,16岁。一年前不慎跌倒,左膝关节着地,当时听到「口卡嚓」声响,随后膝关节处肿痛,经治疗局部肿胀消失,留有持续性左膝关节疼痛,经常「打软腿」,甚者跌倒,遇冷加重,局部怕冷,舌质淡红,脉弦。证属外伤瘀血,覆感寒湿,经脉闭阻。用〔化瘀通痹汤〕加细辛3克、桂枝9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薏仁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疼痛消失,未再出现「打软腿」。随访一年未覆发。 骨质增生 骨痹汤 [组成]杭白芍30-60克,生甘草1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5克。 加减:本方多年来用在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病,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加减用来治疗胁痛、顽固性头痛以及痹证疼痛等病证。若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30克、姜黄10克;气虚者加生黄芪15-30克;疼痛剧烈者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腰椎骨质增生,加川续断30克,桑寄生30克。足跟骨质增生,加牛膝15克,淫羊藿10克。因方中白芍用量较大,脾弱者服药后会出现便溏甚至脾泻,此时可加入白术或苍术10-15克以健脾祛湿 。 [用法]水煎用,每日服一剂,每剂分二次服用。 [主治]骨质增生,包括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 。 肩周炎(陈景河医师) 〔治漏肩风方〕 (一)穴位:条口(患侧)   功能:袪风散寒,通调经络。   主治:肩周炎之轻症。症见:近期发病,以肩部轻微疼痛,逐渐加重,或局部发凉以及肩部沉重不适等。有的患者出现上肢活动受限,抬举轻微困难。   操作:用3寸28号针,单手快速进针,针向承山,直刺2寸多,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出针,10次为一疗程。 (二)穴位:条口,肩部阿是穴。   功能:温经补气,袪邪通络。   主治:肩周炎之重症。症见:发病大多三个月以上,肩部疼痛剧烈,入夜为甚,局部压痛明显,并有凉感,得温则稍缓,肩部各方向运动均受限,穿衣、梳头、系裤带都困难。   操作:条口操作同轻症,局部阿是穴用中号火针点刺。隔一日或二日1次,10次为一疗程,5~10个疗程可愈。 (三)穴名:膏盲(患侧),局部阿是穴。   功能:扶正袪虚,兼以通经活络。   主治:肩周炎之顽症。症见:发病多在半年以上,肩痛连绵不已,肩臂沉重,活动受限,不能高举,局部畏寒怕凉,多数伴全身乏力、气短、食欲不振   操作:用3寸29号毫针,从患侧膏盲穴进针,沿肩胛骨后侧缘向肩部平刺,使肩周产生酸麻胀感。留针30分钟,局部阿是穴火针点刺,隔二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一般要治疗5~10个疗程。 陈景河治愈许多疑难杂病。例如用活血化瘀法治愈发作性睡病,辅以补肾药治愈发作性睡病兼脑萎缩症等。义取肾主骨,藏精生髓,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乏气血之荣而枯,实为气血通路不畅所致。治疗肝炎时,始终主张以排除肝家病毒为主,有热佐以清热,有湿袪湿,湿热并盛则蠲而除之。对肾炎及尿毒症的治则以利水为主,兼扶肾阳,使三焦气化机能旺盛,水道通利。对水气上泛作呕者,则辅以活血化瘀,芳香化浊之药,疗效颇佳。 各类骨伤 消瘀接骨散 组成: 花椒20克、五加皮50克、白芷50克、桂皮20克、川芎50克。 功能: 温经通络、行瘀止痛。 主治: 各种急、慢性损伤后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 用法:上述药物研成粉未,用少许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即可使用。取该药膏适量敷于患处,外用洁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固定即可。每24小时更换一次,1周为1疗程。 按语:方中川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五加皮、桂皮、花椒温经通络。五加皮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花椒可扩张血管。本方广泛用于骨伤科的急慢性损伤。急性腰扭伤以该药外敷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新鲜骨折复位后外敷10分钟止痛,1~2天即可消肿,明显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在慢性损伤中治疗髌骨软化症、跟痛症、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颈椎病、腰背肌筋膜炎等有良好疗效。在患处外敷的药膏厚度不得小于1毫米,一般2-3毫米,否则局部药物浓度不足,会影响疗效。夏季长期运用时,局部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搔痒、丘疹等过敏反应表现,停药后或改用丁锷教授另一外用药方骨疽拔毒散外敷即可消失。在更换药物期间,局部可予温水擦洗,配部按摩疗效更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湿热所致骨关节疼痛 (祛湿通痹汤) 组成:黄柏15g,薏仁30g,苍术159,牛膝15g,川萆薢30g,木通12g,银花藤30g,泽泻10g,田七10g,石斛15g,浙贝母15g,羚羊骨15g,地龙15g,延胡索15g。 功能:祛湿清热,行气通络止痛。主治:骨关节退行性变偏于湿热,或热痹,出现关节红肿痛、屈伸不利、身热、口渴、舌红苔腻脉数者。 方解:本方以黄柏、薏仁、苍术、牛膝,即四妙散为主药,使湿热之邪能速祛;川萆薢、木通、银花藤、泽泻佐四妙散祛湿利水清热,以加强祛湿之效;羚羊骨清热凉血、地龙祛风通痹,除烦利关节;田七、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按语:本方为治疗湿重于热之痹证方。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中老年的人群,由于肾气渐衰,骨质不同程度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骨质增生,往往因风、寒、湿、热邪侵袭而使骨关节疼痛加剧。如膝关节肿胀,肤温微热,活动障碍,则在使用该方的基础上加入补肝肾药物,如狗脊,骨碎补之类,以祛湿清热通痹为主,佐以固肾壮筋;南方气候多偏湿热,如湿热流注于关节肌肉间,易引致关节、肌肉的疼痛,甚则关节红肿、强直、触之疼痛,上方可加全蝎或穿山甲、僵蚕搜风止痛,加桑枝祛湿除烦;如为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俱存,则以清热凉血祛湿为法,上方可加赤芍清热凉血,加防己除风湿热,利水消肿;如身肢疼痛,伴有发热口渴,可加石膏、知母清气分之热。如有跌打损伤致气滞血瘀作痛,加之湿、热侵袭成痹,痹瘀互结,其痛更甚时,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与祛湿通痹协同治疗,本方可加桃仁、红花化瘀滞、通利血脉。临证中,应视病情轻重加减药量,且可1日1剂或2剂,分服。本方药多清利,使用时注意勿太过而伤阴,使疾病更缠绵难愈。 神经根型颈椎病 药用威灵仙、葛根、五加皮、独活、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赤白芍、红花、伸筋草,装入布袋中,水煎30分钟,直敷患处,热度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15天为一疗程 活血养骨 〔活血养骨汤〕 〔组成〕(1)当归10克(2)延胡索10克(3)陈皮10克(4)郁金10克(5)独活15克(6)白芷10克(7)肉桂10克(8)骨碎补15克(9)续断10克(10)狗脊15克(11)怀牛膝6克(12)透骨草10克 〔主治〕股骨头骨骨后无菌性坏死症。 〔用法〕 上药可煎汤内服,每日1剂,早晚服。亦可共碾为药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日服3丸。可再加乳香6克、没药6克共研细末,用白酒调外敷于痛处。 〔加减〕(1)若气血凝滞者,可酌加土鳖、血竭。(2)寒湿较重者,可加苍朮、威灵仙。(3)病程日久,体质虚弱者,可加黄耆、白朮、紫河车,以健脾袪湿,补益气血。 〔典型案例〕   霍某,男,15岁。患儿1972年中左髋部时痛时愈,1973年3月疼痛增加,外展、外旋功能受损,先后在某骨科医院及某医院按扭伤及化脓髋治疗,未效。1973年4月18日在某医院照x线片示:「右髋臼边缘毛糙光滑,同时伴有骨质增生及破坏…有半脱位,右侧化脓性髋关节炎」。1973年4月15日来诊。根据临床证状,按右股骨头骨骨后软骨症治疗。一月后有好转。由于家属对「化脓髋」的诊断有顾虑,1973年5月16日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照x线片示:「右髋关节间隙稍增宽,内有多个大小不等的骨片,髋臼象有轻度变深…股骨头变扁平,股骨颈变短,股骨头稍向上半脱位…综上所述,经晨会讨论,多为扁平髋表现…。」治疗:按上法治疗,并手法整覆半脱位,先治疗4个月,疼痛消失,肌力恢复,双腿等长,外展、外旋功能恢复,拍片示:已愈合。 湿疹(包括湿性过敏性皮炎) (铁枵消疹饮) 组成:丹皮15克、赤芍15克、紫草6克、生地15克、防风10克、银花藤30克、地肤子15克、全蝎6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白藓皮15克 功能: 凉血祛风,清热利湿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3一5次服。 按语:湿疹乃湿热之毒,深入血分,化燥生风所致。本方故以丹皮、赤芍。紫草、生地凉血解毒为君药;银花藤、地肤子、白藓皮清利湿热为臣药;全蝎、蝉蜕、僵蚕息风止痒为佐药;防风祛风而走皮毛为使药。所以用凉血药为君者,本“治凤先治血,血行凤自灭”之理。所谓治血息风也有两类:一是血虚生风当养血息风,一是血燥生风,当凉血息风,湿疹若用养血息风,反会加重病情。本方不仅专用于全身湿疹,搔痒难忍,黄水横流,此消而彼发,羧年不愈之证,也用于青春痘;酒渣鼻等皮肤病,都有较好效果。 带状疱疹 药方一: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干则再涂)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 药方二:大栝楼1、2两,甘草2钱,红花5分。 常以此为基础方,酌加大青叶、板蓝根、僵蚕、桑寄生、银花清热解毒,赤、白芍,延胡索,丹参,七厘散(吞)活血止痛, 病延日久者,则要从久痛入络考虑,酌加桃仁、当归须、全蝎、蜈蚣。 在带状疱疹两端拔火罐,也有助于止痛。在疱疹上亦可拔罐,如破溃滋水者,涂以龙胆紫即可,有的疼痛不在疱疹部位,则另在痛点(阿是穴)拔罐。 带状疱疹患者最痛苦的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其疼痛持续的时间,可数月,数年甚至十余年。从疱疹分布的部位看,如颞侧、眼、耳前后、胁、少腹,皆属肝经;疱疹色鲜红或暗红,周围皮肤焮红灼热,其脉弦滑数,其痛如针刺刀割,归结起来,则为肝经郁火无疑。 腹泻三十六方药 慢性腹泻,可见于过敏性结肠炎、非特异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慢性肠炎等。 其病在于大肠。便检往往见红、白细胞或粘液,结肠镜检见溃疡和充血、水肿。 1、本病叠进健脾燥湿益气补中无效。清利湿热、佐以活血化瘀:银花、红藤、公英、夏枯草、败酱、黄芩、黄连清热利湿;丹参、红花活血;苡仁利湿;二活、荆防等风能胜湿,以为痛泻之法,凡久泻而腹胀痛,里急后重较甚者,皆可用之;木香、槟榔、白芍理气行滞并可加消导之品。有寒象者,可予附桂、炮姜之属;其间可少用伏龙肝、赤石脂、山萸秦皮诃子粟壳等以涩之。 2、肝气横逆者,以痛泻要方,如柴枳香附保和丸等。如伤阴者,酸苦泄热、酸甘化阴:沙参乌梅木瓜牡蛎白芍左金川楝石斛等;脾肾阳虚者,用四神丸加鹿霜巴戟菟丝羊藿当归小茴苓术姜草赤石脂等颇效。寒甚阳衰用真武汤消导药合硫磺(硫磺与豆腐同煮至豆腐呈黑绿色,去豆腐阴干研末入胶囊。每服1.5克,日二次;瘀滞者,反复发作,痛而有粘液(结肠炎),可予芎归丹赤桃红枳草香附元胡等。 3、脾肾两虚以理中汤真武汤四神丸加伏龙肝诃子粟壳效好。但需坚持10付以上,其间加少许辨证药即可。肝郁乘脾用痛泻要方加朴苏升柴香附秦皮泽泻。 4、脾肾阳虚以四神丸无效者,改升阳止泻法:用羌活胜湿汤加升柴荷。痛而有粘液者,为湿积阻滞气机虚中挟实,用芩连芍二陈吴萸木香等。有以半夏治粘液者,粘冻较多者,必用苍术。泄燥交加者,加枳术或归桃;善后以参术芍芎红花。 5、粘冻较多者,必用苍术并以马齿苋白头翁香连丸。本病常寒热并见,故可温清并用。冷痛甚者,加附桂干姜姜黄。粪便干结如羊矢外裹粘冻脓血者,当养阴血,以归杏桃等。有粘冻之时,不宜收涩。但有的药既能收涩,又能清热化湿:秦皮椿根皮石榴皮乌梅五倍子等可用之。对病情反复者,三七亦可用之。 6、慢泻药对:参芪、药豆、二术、二姜、苓泽苡、羌防、瓜梅芍。 7 、少量大黄3~6克与粟壳为药对,以大黄附子汤加减。以连附为药对。 8、甘遂半夏汤治肿泻,泻后舒,有粘液。甘草10,半夏10,白芍15,甘遂3.5,蜂蜜150。先煎草夏芍,取汤100毫升合蜜,将甘遂研末兑入,再微火煎沸,空腹顿服。可至痛泻。泻后即愈。但宜久泻它法无效且有上证之人用之。此法要点:久泻,多晨泄,脘腹或胀或痛,泻后痛减,减而腹满,脉沉或伏或弦或细或滑。临床见此脉证,悉投此方,不必疑虑。药后泻下脓痰水液样便,便见转机,稍事调理即可。亦有此法后再用先法取效者。 9、水湿不除,泻终难止,先予控涎丹,再议运中州。以控涎丹一丸(五克)后,再以理中丸善后。本方由十枣汤演化而来,用其治阳萎理亦如此。药用甘遂、大戟、白芥子。本方治久泻的指征,只要是温补不效,有痰饮见症,苔滑腻,正气可支者,均可用之。若久泻兼见痞满或血瘀征象者,可以附子泻心汤治之,效好:大黄10,黄连10,附子15。大黄、黄连沸水渍过,浸一夜取汁,附子煎汁,合而服之。 10、以三物备急丸治寒结肠中的慢性腹泻。大黄、干姜、巴豆。本方峻猛必须用于腹痛或拒按,便下不畅,声壮体实,苔白,脉沉迟的寒结证。每次可服四分至六分,得畅下七八行或十数行,若无其它不良反应,积去痛失,即可健脾和中善后。 11、附桂等益火之品用量宜小,因久泻不仅伤阳,又可伤阴。宜3~5克,或另以鹿霜菟丝补骨脂赤石脂等品。以仙桔汤治本病久泻便溏,粘冻,肠鸣腹胀腹痛:仙鹤草30,桔梗6,乌梅炭5,白术10,木香6,白芍10,槟榔2,甘草5。其中仙鹤除止血外,有治痢强壮之功。能促进肠吸收功能的恢复;桔梗排脓,对大便粘冻甚效。白芍乌梅五倍子酸甘化阴,治泄而缓腹痛,腹痛甚者可加大白芍甘草的用量。槟榔小量则善于行气消胀,对泄泻而腹胀较甚者颇效。 12、虚实互见者,以半夏泻心汤:半夏参芩草,黄连加姜枣。里虽不急而后重者,加大黄消积导滞。脾虚较甚而泻下水多者,用连理汤;脾虚者,以理中汤为主:参术姜草。若胃中有寒饮而呕吐清涎者,用吴茱萸汤加赤石脂。肾虚者,以附桂理中汤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善后以香砂六君汤。 13、迁延不愈而为时尚不太长者,消补同用。以资生丸、香砂六君子汤送服保和丸,参苓白术散加香砂枳术丸等。兼肝郁以柴芍六君汤合香砂枳术丸、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消导药。对久泻呕吐之噤口痢时逸人用消补同用法:莲子山药苡仁山楂谷芽而愈,用其治久泻,疗效亦佳。温涩同用:如人参乌梅汤另附子理中汤 桃花汤等。寒热并进:连理汤合补中益气汤乌梅丸生姜泻心汤。腹痛甚合用芍药甘草汤,芍药量必大,里急后重少佐木香槟榔。手足不温加附桂。泻多伤阴加当归阿胶白芍;湿热甚加白头翁秦皮。食宜清淡、软食易化者,忌厚味煎炸滋腻。 14、治久泻三字法:健、疏、导:脾虚湿困以健运止泻汤:参术姜酒军炭乌梅草,久泻后重感或脱肛者去大黄加升麻黄连。五更泄加四神;脾虚气滞以疏运止泻汤:四逆汤加酒大黄炭木香白术。反复发作加乌梅木瓜;里急后重加薤白黄连;脾虚热瘀以导运止泻汤:枳术药楂元胡五灵脂酒大黄炭。赤白粘冻加黄连秦皮,腹冷痛加姜桂茴。酒大黄炭苦寒之性已去,小量(2克)变消导为收敛,导滞而不破,泻中有补,为治疗久泻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药物 15、一号方:太子参白头翁白芍木香秦皮山楂厚朴芩连术附桂草。二号方:参术苓草木香炮姜芪药莲。二号方主要是善后固疗效,服药时间应6月以上。 16、以钱乙七味白术散或益黄散:苓术药陈皮木香丁香诃子。中气下陷者另升柴,肾虚合四神,食滞加枳术或消导。木香炒用理气消胀止痛,多用则有破气之虞,小儿慎用。诃子虽固涩止泻,但久泻便下味臭,肛门潮红灼热不可宜用。 17、寒热夹杂者,证见胃脘痞满,食欲不振,吃冷、硬、肉食后加剧。其中热多者痞满而不痛,时见腹中雷鸣,用生姜泻心汤,胃脘压痛者加枳实;吃肉食后另重者加山楂;寒多者,时见脐腹冷痛,或饮冷遇寒时腹痛,用连理汤。手足冷加附桂;恶心脉弦者,宜黄连汤;阴虚者,时见口舌生疮,五心烦热,舌质红而少苔,吃辛辣则口舌痛,用缩脾饮加减:陈皮木瓜菖蒲连翘乌梅炭砂仁炙甘草。 18、有小儿疳积经验方,不敢自秘,愿公诸于世:莲子草(长萼鸡眼草)、儿童草(地胆草)、谷精草、夜明砂、望月砂、赤芍、蝉衣、焦谷芽、生甘草。施之临床,治数千例,每获奇效。本方多为平肝泻火之品。其治泄之理在于:泻肝重于补脾,肝火一平,脾土不受贼。若再加木香诃子黄连与上方同用,效果更佳。 19、治泻三法:1、补脾固肠法:黄芪建中汤加味(芪芍桂姜草连升槟枣赤石脂);2、补命门扶少火法:附桂参芪鹿药二萸泽肉蔻羌防;3、补心阳煦水土,清肠中郁滞法:参附桂补骨脂芡药术苓肉蔻。 20、我治慢泄之反复发作者,常从肝肺入手,用危氏和安散:前胡、桔梗、川芎、木香、青皮、柴胡、当归、甘草、茯苓、莲肉。久服不效者,加乳汁浸三日荜拨,其效显著。 21、 “温补命火以生土,暖脾固肠以止泻”。参术诃味砂芍萸泽曲豆草楂木香。用之不效者,加炒米壳肉豆蔻;虚寒腹痛加附姜并重用参术。 22、痛泻要方为基础方:术芍皮防。外感加荆桂;内寒加萸姜;寒湿加朴苍半砂;虚寒合附子理中汤去芍;热泻加芩连翁葛,去术;实热加知柏;热结旁流加军楂;小便短少加前仁六一散;腹痛加玄胡重白芍草;肾阳虚加四神硫磺;粘冻加马齿苋头翁秦皮;入泻不止加赤石脂。 23、术芍连脂为主干随证配伍。术芍宜炒用。补骨脂与黄连比例为7:1;久泻粪质甚稀用补骨脂配益智仁。可加良姜与炮姜。仙鹤草可治痢。可配散剂:炒二术苓药草研极细末过筛,加2倍米粉及少许白糖,每次用药粉20克, 米粉40克。亦可加用灌肠方:地榆30,菖蒲20,白芨10。煎成159~200亳升,每晚大便后取右侧卧,药液保持40度,以每分钟60滴速度徐徐滴灌,灌肠后臀部垫高约20厘米。右侧卧-平卧-左侧卧,各5分钟,然后平卧,能保留8小时以上,每晚期次连续5天,停2天后再灌5天,持续2月,效果好。 24、驱风胜湿。风药有抗过敏作用,慢泄多与结肠过敏有关。基本方:羌防苓泽苡仁楂曲连姜苏藿梗。中阳不运加香砂;脾气不足加参术;腹痛加皮芍;大便不畅加枳壳以除后重;湿化热加芩军;粘液多加地槐榆炭并与炮姜炭同用(三炭合用为余验方)。 25、痛泻要主面较窄,宜加朴青皮木香刺力牛膝及药豆;坠胀加升葛根,且需连服十剂以上。若泻下酱色热臭粘滞者,金铃子散合左金丸加栀芩香郁柴。 26、虚用参苓白术散;陷用补中益气汤加诃蔻赤粟蛎;伤阴左金荆芍草瓜豆斛苡防;夹滞用香砂枳术丸合保和丸。用药量宜轻灵,切忌大剂量,量大反不利于病。 27、:运脾用二术药豆楂皮;温肾用姜茴毕拨澄茄,附桂椒吴萸少用或不用;收涩用粟诃榴莲益智仁赤石脂芡;伤阴用乌梅冬斛玉竹沙参;养阴生津药可加重腹泻,但关键在于配伍剂量:麦冬15合榴皮10;沙参30合粟壳10;玉竹15合诃子10;生地12合莲子15;石斛15合榴皮6。再加姜茴二术药豆,治伤阴久泄效好(有人以芩连芍翁胶鸡子黄治愈伤阴泻者)。 28、湿热用地榆清化汤:地榆30,酒10,苦参15,黄连10,木香10,当归15,白头翁15,滑石20,白芍15,焦三仙各15,诃子5。脾虚寒湿用二术健脾汤:炒白术25,苍术15,党参20,炒山药15,苡仁20,茯苓15,干姜5,砂仁5,红花7.5,生麦芽15,陈皮10,诃子10,赤石脂15。脾肾虚寒用温肾固肠汤:附15,补骨脂20,干姜5,炒白术20,肉蔻10,五味子10,熟地15,山药15,党参15,山萸5,丹参10,炙甘草5。清热化湿最好用地榆酒军;地榆量大宜30克。诃子为涩肠固脱之圣药;久病便黑有瘀,加桃红丹参。 29、秦桂汤为基础方:沙党参二术葛桂翁秦皮木香。排便时多转矢气加诃子;晨醒即便加肉蔻附子;排便如挤牙膏加桔梗黑丑;腹胀加炒槟榔枳壳;小腹有索条状作痛加炙甘草白芍;苔腻先予酒军黄连肉桂黑丑,或枳实导滞丸加肉桂,服二三剂,俟腻苔渐化,再予秦桂汤。 30、本病又称“克隆氏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脾虚者先健中运,用香砂六君;胃肠寒热不调者辛开苦降,用半夏泻心汤或六泰丸;肝脾不调用痛泻要方。而后再用薏苡附子败酱散。 31、用乌梅丸治非特异性结肠炎:必服数十剂方能收功。伤寒谓主蛔厥,又主久痢。徐灵胎谓其为治久痢圣方。舌淡苔薄加吴萸;苔厚腻加朴楂苍术;无热象粘冻去连柏;腹痛重芍;大便滑利加赤石脂;粘冻多加马齿苋;胃脘不舒加香砂皮。 32、食后即泄,苔腻者,乃脾虚湿滞,清阳不举之候,应予东垣升阳除湿汤加参术治之:参术皮芽朴升柴羌防二苓泽草;食后即泄,苔薄净者,用补中益气汤;久泻不止,腰膝酸软为脾肾两虚,用脾肾双补丸:参苓白术散加芡蔻益智四神;伤阴者用术芍乌梅瓜斛冬葛,如无效则用傅青主阴虚下陷方:生地山药山萸五味肉桂茯苓白术升麻。久治不效用乌梅丸;加减:痛泻合痛泻要方;粘冻加蛇舌草苡仁,泻下杂红加当归阿胶或三七地榆炭;溃疡性结肠炎合苡附败酱散;肠结核加夏枯草、牡蛎。最后以参苓白术散善后。 33、加减桃花汤治非特异性结肠炎:桃花汤方制奥秘,解人难索,从来多认为是温摄,治滑脱。痢疾区域在大肠下行部,轻的发炎,重的溃烂,是热不是寒,何来寒证需温化,何来虚证需补涩;金匮云:赤痢后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明系大肠发炎。下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明系大肠溃烂。病延至此,多正气大伤,脉搏低微,皮肤冷汗,很容易认为寒,认为虚。赤石脂排脓血,疗溃伤,生肌,试读本经主治便知。干姜既可斡旋已败中气,又可杀灭残余的病原。加苡仁瓜瓣,排脓生肌。本方度试之临床效如桴鼓,不忍自秘,因公诸同仁:赤石脂60,炮姜3,苡仁30,瓜瓣(冬瓜仁)12。(可加桔梗白芷排脓) 34、用桃花理中汤治,常获显效。党参干姜白术赤石脂山药炙甘草大枣。 35、慢性腹泻通用方:藿苏梗各9,大腹皮9,梗通草9,苍白术各9,茯苓12,炙甘草9,赤白芍各15,厚朴9,二芽各15,木香9。有血性大便者,加乳没各9,白头翁汤锡类散灌肠。慢性菌痢加连柏秦皮;粘液多为结肠过敏或肠功能紊乱,加柴防。 36:锡类散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锡类散又名烂喉痧方,用于口腔疾病。用其灌肠有良效。口服亦可,初时服半瓶,后服一瓶:西牛黄,冰片,珍珠,青黛,人指甲,牙屑,壁钱。 眼病 出血头两天在眼部可作冷敷治疗,第3天改热敷,口服止血药和使用收缩血管作用的眼药水。1.对于有细菌感染因素者,町用抗生素眼药水,每日3~4次。对于非感染因素,不可滥用,更不可常规作为安慰剂。 2.可试点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水,但不可长点,且应观测眼压。 3.珍珠明目液,每日3~4次。 4.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5.口服汤药难以坚持,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服滋阴降火丸、知柏地黄丸、银翘解毒丸等 心为营血之主, 心火旺则血不宁}肝藏血, 肝火旺刚血不守’ 脾统血, 脾气虚则血外溢。凡火动(实火、虚火),气逆、气虚、瘀血内阻皆可导致出血。由于眼部出血无出路, 多瘀滞于内,常闭塞玄府,故止血和活血化瘀尤显重要。临床上,根据出血动和静之不同, 分为龃血期、静止期和恢复期,又根据出血原因和部位不同,分为实热型、虚热型、气虚型和瘀血型, 分期治疗为主(治标),结合分型论治(治本),两组方药有机结合,标本兼顾,能明显提高疗效, 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一 分期治疗 (一)出血期出血鲜红, 量多。治疗以止血为主,少佐辛散活血之品。方用生蒲黄汤 (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生蒲黄、早莲草各24克,丹参、郁金各15克,丹皮、荆芥炭、生地 各12克,川芎6克)。该方有较强的凉血、止血作用,蒲黄生用行血,川芎活血,使血止面 无寒敛瘀滞之锌。临床上大多数眼底出血皆适用。 (: )静止期(积血期) 出血停止,瘀积于内。治宜活血化瘀 积血厚者, 酌加软坚 散结或破血之品,但对反复出血的眼病,应慎用或禁用破血药。方用血府逐瘀沥, 酌加田 三七、三棱、莪术、血竭、海藻、昆布、生山植等。 (三)恢复期出血基本吸收, 遗留色素沉着或渗出物,视力下降。治宜滋补肝肾,少佐活血软坚,开通玄府之品。方用驻景丸加减方。楮实子、菟丝子各24克, 枸杞子、茺蔚 子、山楂各20克, 丹参30克, 田三七5克,郁金, 海藻、昆布各15克。 二 分型论治 (一)实热型以心肝肺积热居多。感热邪, 或寒湿蕴久化热,惜志过极化火, 火性上炎,气随火升,血随气逆,损伤目路,迫血妄行所致。风轮属肝, 前房属胆经,视网膜属肝经,面胆附于肝,故肝胆实热多见前房及视冈膜出血。心主血脉, 诸脉皆属于目,故凡出血, 皆和心经有关。气轮属肺,肺热壅盛多见结膜下出血。率型起病急, 出血量多,多伴见发热, 口干苦,急躁易怒,头痛,尿赤便秘等 治宜清热泻火,凉血。 1肝经火旺:多见于青光眼所致前房出血、败血症所致视网膜出血、视网膜静脉周围 炎、视同膜静脉阻塞等。轻者龙胆泻肝汤、补肝散(夏枯草、香附、甘草),重者犀角地黄 汤。 2心火上炎:多见于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等 轻者用导赤散加栀子,重者泻心 沥。 3肺热壅盛:多见于急性结膜炎所致结膜下出血、百日咳所致结膜下出血等 方用银 翘散或普济消毒饮, 因于咳漱者,用泻白散或黛蛤散。 (二)虚热型以少阴心肾阴虚火旺居多。因素体阴虚火旺,热病且久伤阴,思虑房劈太远,导致朝敞不足, 阴不删}rl,虚火上炎,贿份目络 出血。卒型瘸程挺,翁反复,出血量少, 鲜红, 可伴头昏、耳鸭、失眠、腰痛、潮热,盗汗等。多见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眼底出血、糖屎病视嘲膜病变等。治宜滋明清热,潜阳。方用知柏地黄汤加龟版、鳖甲,偏于阳亢者,用石决明散加龙骨,牡蛎;高血压动脉硬化,用经验方:丹参、石决明各24克, 五是脂、橘仁、红花、夏枯草、桑叶备9克,代赭石3O克,椅杞子,杜仲各15克 本方意在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对预防高血压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 改善动脉硬化有较好疗效。视网膜静脉周镯炎反复出血者, 常用降胃镇冲汤加减龙骨、牡蛎、代赭石各3O克,麦芽、郁金、生地各15竟, 早莲草、石决明各24竞,丹参2O克, 田三七5克,甘草6克。本方意在 宁血”,降胃气以安冲气, 函冲脉丽于阳明, 冲为血海, 冲气逆则阳明之气亦逆,冲气安则血海宁, 自然不上潮出血。 (三)气虚型以脾气虚为主。大病久病,耗伤脾气,或慢性虚弱性疾病,气虚不能摄血,溢于络外 本型病程长, 出血淡红, 日久不止或反复发作。多伴见神疲, 面色咣自,便溏,四肢不温,脉沉弱等。多见于贫血性视网膜病变,或其它原因所致的跟底出血日A转变所致。精宜益气健脾,摄血。方用归脾汤加阿胶或灶心土。偏于阳虚者,加艾叶炭,炮姜炭。 (四)瘀血型多见于外伤,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本型多有外伤史, 出血多,或癀血停积,视网膜静脉纡曲,叉伴新鲜出血。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常见于外伤所致的培膜下出血,前房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静脉栓塞等 对出血静止期,也按本型治疗。治宜活血化瘀, 行气破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珥三七、丹参、郁金。视网膜静脉桂塞加麝香60毫克(冲服)。眼球穿通伤, 热毒内侵, 加蒲公英、银花、紫花地丁,或台用犀角地黄汤。 兹举验案三则: 例一:刘×x,男,36岁,1984年7月20日韧诊。因右跟麂镍煲晡三天·琶:视力0.1,时感眼前有红光,鼠莉节正常,玻璃体少量积血,视网膜静脉充盈,颞侧静脉有两处火焰状 出血, 融合戚片,黄斑部亦有少许积血。左眼正常 伴心烦易怒,头脓痛, 嗣于苦,尿黄使干,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暴盲(视两膜静脉周围炎, 玻璃体积血)。证属肝胆实熟,限络受灼,迫血外溢。方用生蒲黄汤台龙胆泻肝场加凛。处方:生蒲黄(布包煎),旱 莲草各24克,丹皮 郁垒、生地、车前子各15克, 丹参2O克, 荆芥炭、黄芩各12克, 龙胆草、山栀子各1O克,川芎、大黄(后下)各6克。24日二诊:服药三剂后,眼底出血停止,并有所吸收,二便正常,视力0.2,上方去大黄,加田三七(兑)5克。28日三诊:服药三剂,眼底同前无明显改变,改服血府逐癀汤加减 处方:柴胡, 梗壳、桃仁、红花,J】】芎, 制香附餐10克,赤芍、丹皮各15克,丹参20克,臼三七(兑)5克,生蒲黄(布包煎)、早莲草各24克 8月1O日四诊:服上方1O剃后, 出血全部踱收,视力1.0,黄斑部及视网膜有散在色素沉着。政用驻景丸加减方, 滋水宁心,资巩固。处方t楮实子、菟丝子各24克,茺蔚子、丹参、山楂子各2O克,枸杞子、部金、鸡内金各15克, 田三七(兑)5克 桃仁10兑,连服30剂后视力提高至1.2~, 眼底.同前,遂, 停萄。 ’ 例二:谢× ×,男,50岁。患者于l984母5月开始左眼诺出血,1986年共出血l11次, 出 血期间视力仅存光感,在成都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璃膜l旃变”,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一直在成都中西医治疗,反复较大。1987年初同西昌治疗。现症t视力O.2,眼外观无异,眼底检查无出血,黄斑及视网膜有散在白色渗出物,伴心烦,喜饮, 口干昔, 头昏,失眠等症, 舌红、苔薄黄, 脒弦有力。证属蹦虚胃热,冲气上逆。治宜滋阴清热,镇冲宁血,降胃镇冲汤加减。处方 龙骨、牡蛎、代赭 、旱莲蔡学g口宽,麦芽、生地、麦冬, 石斛、郁金各15克 丹参20克, 珥三七石决明24克,甘草6克。服上方五剂后,头昏心烦好转, 视物稍清晰, 药中病机,原方长期服。服药二月后, 视力0.5, 又服药二月,症状基本消失,视力达O.8, 服药期间眼底未出血,嘱每周服药二剂以资巩固。随访至1988年 底, 服底出血均未复发。 【验方一】 眼底里侧的粘膜,如果引起炎症,可八十克的黄柏放入两百毫升的水中,煎至半量,熄火冷却至变成微温时,用来洗眼,一天洗数次,即可治愈。 黄柏具有杀菌作用,能控制炎症,使其不能再蔓延。 【验方二】 浓茶放在洗脸盆中,加少许盐,用手洗眼睛。 或用加盐的浓茶煎水洗眼,也有相当的功效。 冠心病,气短、心痛、脉结代 〔加味四妙勇安汤〕 〔组成〕:(1)当归30克(2)玄参30克(3)银花30克(4)丹参30克(5)甘草30克 〔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加减〕:冠心病:上方加毛冬青、太阳草,以扩张血管;(1)若兼气虚者,加黄耆、生脉散以补益心气。(2)若心血瘀阻甚者,加冠心二号以活血化瘀。   病毒性心肌炎:上方加郁金、板蓝根、草河车以清热解毒活血。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麦大枣汤〕或〔百合知母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典型病例〕:   李某,女,65岁。患冠心病10余年,近年又患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近日卒感胸闷,气短、心悸,脉结代、口腔溃疡、舌质光泽无苔。方用:当归、玄参、银花、太子参、玉竹、太阳草各20克,麦冬、五味子各15克,甘草10克。服上方6剂,脉结代好转,由三至一止,变为二十四至五止,继用上方。三诊脉已不结代,但口渴眩晕,上方加花粉、石斛、天冬。经过三诊,心律基本正常,观察一年半,病情无反复。 心悸怔忡、胸憋气短 【温阳益气复脉汤】 〔组成〕 人参15克 黄耆20克 北细辛6-15克 制附片10克 炙麻黄6克麦冬12克 丹参18克 五味子12克 桂枝10克 甘草10克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心动过缓(单纯性)。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加减〕1.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敛气,去附子、麻黄、桂枝、减细辛用量;2.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黄、檀香活血行气;3.胸憋者加瓜蒌、薤白宣痹通阳,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气;4.头晕者加菖蒲、磁石开窍通阳;5.气喘者加重人参用量,补元固脱。 〔典型病例〕粟某,男,57岁,住院病人。病史:患者9年前出现胸憋,心悸,届时心率变慢,且眩晕欲仆,日益加重,于1982年9月14日入院。入院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Ⅰ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窦综合征。1982年9月20日初诊,胸憋时痛,气短怔忡,头晕阵作,面色光白,精神倦怠,舌质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经用【温阳益气复脉汤】治疗1个月后,平时心率均在55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自觉无明显不适,故带方出院。 (注:本方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克,据观察,一般服药一个半小时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剂量细辛只要用法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反应。) 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 【沙参银菊汤】 〔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 银花20克 菊花10克 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 清甘草2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 〔用法〕每剂煎2次,头汁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茶饮服。 〔加减〕1.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2.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3.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15克、象贝15克;4.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地龙10克;5.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典型病例〕包某,男,3岁,1991年11月6日初诊。患儿平素容易感冒发热,常需注射青、链霉素或氨 青霉素等一周以上方能控制。近二日又发热咽痛、咳嗽频作,稍气促,今呕吐一次,不思食,舌尖红、脉细数。因哭闹不能打针而求治中医。查:咽峡充血,左侧扁桃体Ⅰ大,测体温39.6℃。诊断:急性气管炎。证属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处方:北沙参10克、银花8克、野菊花8克、薄荷3克、黄芩8克、前胡8克、生甘草2克。4剂。嘱将药置热水瓶中沸水泡服。11月13日复诊,患儿母诉,服药2剂热即退至37.8℃, 心除。4剂药后即不发热,咳嗽大减,胃纳增。又自服原方3剂,诸症皆除,惟晚间偶有余嗽,舌洁、脉细,上方去野菊花、薄荷,加南沙参10克、麦冬8克,3剂以巩固。 肾虚,咳喘 【四子平喘汤】 ﹝组成﹞:(1)葶苈子12克。(2)炙苏子9克。(3)菜菔子9克。(4)白芥子2克。(5)苦杏仁9克。(6)浙贝母12克。(7)制半夏9克。(8)陈皮5克。(9)沉香5克(后下)(10)大生地12克。(11)当归5克。(12)紫丹参15克。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症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等。 ﹝用法﹞:文火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加减﹞:(1)畏寒肢冷,加肉桂。 (2)咳嗽甚者,加百部、前胡。 (3)咳痰黄稠去沉香、生地,加黄芩、焦山栀。 (4)咯痰不畅,加竹沥、瓜萎皮。 ﹝典型病例﹞:蔡某,男,57岁,1992年5月2日初诊。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已有30年,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久治少效,近旬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加剧,经同事介绍前来求治。查:面色暗滞、语声不扬、咳嗽气急、痰多色白、口干不饮、苔黄腻、脉沉细。 处方:﹝四子平喘汤﹞加瓜萎皮10克、薤白10克,7剂。 二诊:药进7剂,胸闷心悸气急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服7剂。 三诊:诸病悉除,原方再进7剂。 咳喘,气管炎 麻杏射胆汤〕 〔组成〕:(1)净麻子5克 (2)大杏仁10克 (3)嫩射干9克 (4)玉桔梗6克(5)杜苏子9克 (6)净蝉衣4.5克 (7)炒僵蚕9克 (8)制半夏9克(9)广陈皮4.5克 (10)生甘草4.5克 (11)鹅管石12克(缎、杵)     (12)江枳实6克 (13)指胆星6克。 〔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症见咳嗽痰多、咯吐不爽、胸闷气急、喉痒作呛有哮鸣音,夜间不得平卧,乳蛾肿胀、苔薄白腻、脉浮滑数。中医辨证为风寒客肺、痰浊内阻、肺气失于宣降者。 〔用法〕:根据药剂大小,先将冷水浸过药面,约半小时再加水少许,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头煎取汁一碗,接着加水煎熬二煎,取汁大半碗,把头煎、二煎药汁一同灌入热水瓶内,分2次顿服。如小儿可分3-4次服,当天服完。 〔加减〕:本方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气管伴有肺气肿等疾病的有效方剂。 (1)如有口渴烦燥、痰粘、舌红苔黄者,上方可去半夏、陈皮,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贝母12克。 (2)如形寒肢冷无汗、痰白呈泡沫状、舌苔白滑者,可去蝉衣、僵蚕、桔梗,加桂枝4.5克、细辛3克、干姜2.4克。 (3)如咽红乳蛾肿痛、痰稠、舌红脉数者,可去半夏、陈皮,加银花9克、连翘9克、炒牛蒡子12克、生麻黄改用水炙麻黄5克。 (4)如溲黄便秘舌红者,可去桔梗、甘草,加黄芩9克、桑白皮12克。生麻黄改用蜜炙麻黄5克,制半夏改用竹沥、半夏9克,广陈皮改用广橘络5克。 (5)如咳喘气逆、腹胀胁痛者,去桔梗、甘草
/
本文档为【名医秘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