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内环境(发稿)

2011-10-06 7页 doc 63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15589

暂无简介

举报
论内环境(发稿)论“内稳态”理论与中医“阴阳平衡”的健康养生理念 论“内稳态”理论与中医“阴阳平衡”的健康养生理念(综述) 陈叶坪 湖北 孝感学院体育系 432000 [摘要]健康的核心问题是稳态,即个体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状态的倾向,内稳态是一种健康标志。中医把人体健康看成是人体阴阳最优协调的综合表现,这种协调就是非平衡稳态。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人体内稳态理论正是源于对中医阴平阳秘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发展,是中医阴阳学说在日常生活保健与大众休闲体育理论的应用。通过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机体内环境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和谐统一,使之实现真正意...
论内环境(发稿)
论“内稳态”理论与中医“阴阳平衡”的健康养生理念 论“内稳态”理论与中医“阴阳平衡”的健康养生理念(综述) 陈叶坪 湖北 孝感学院体育系 432000 [摘要]健康的核心问题是稳态,即个体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状态的倾向,内稳态是一种健康标志。中医把人体健康看成是人体阴阳最优协调的综合现,这种协调就是非平衡稳态。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人体内稳态理论正是源于对中医阴平阳秘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发展,是中医阴阳学说在日常生活保健与大众休闲体育理论的应用。通过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机体内环境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和谐统一,使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与健康。 [关键词] 内稳态 阴阳平衡 健康养生 体育运动 The theory on the "steady state" theory and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of Chinese medicine concept of keeping in good health [Abstract] : Homeostasis is the core question of healthy, which is namely the individual maintains in the physiology the state of equilibrium the tendency and one kind of health symbol. The Chinese medicine regards the human body health as the human yin and yang which is most superior the coordinated synthesis performance. This kind coordinated is the non-balanced stable state. From the angle of keeping in good health, the human body homeostasis theory stems from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loudy Pingyang Peru theory precisel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masculine and feminine elements’ theory in the daily life health care and the populace leisure sports’ theory. Vitality through the scientific system's movement training adjusts the function relations of the human body's masculine and feminine elements, internal organs, , achieves between organism inner rim boundary as well as organism and the environment dynamical equilibrium and the harmonious unification, which causes it to realize health and th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in the true sense. [Key words]: homeostasis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keeping in good health Scientific movement 前言 生命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因子组成,具有调节自己各种活动过程的能力。生理过程依赖于生命体内的物理和化学条件[1]。生物的内稳态是有其生理和行为基础的,即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它或多或少能够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稳态并非中医名词,其概念由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首先提出,认为生命的机制在于保持内环境的稳定。1926年坎农应用了内稳态概念,认为稳态是可变的而又保持恒定的状态。 处于高科技信息时代的今日,医学两大系统中的诊断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已取得重大突破,但与滞后的治疗技术之间倒形成畸形化发展,却出现了人体“七情”致病的心身疾病等疑难杂症的大幅度上升。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反复证明,人体自然衰老和各种患病率显著增高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的生理、心理与外界环境失去平衡所致。固然,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但养生健身的活力更在于平衡,实现运动与平衡的统一,是生命活动包括宇宙万物的本质规律。 健身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生命的根本,中医养生学与健康与体育教育学有着许多共同的理论基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被称为“三级分层预防法[3]”,此法将预防思想及养生思想贯穿于健康与疾病的整个阶段。科学的体育运动贯穿其中,达到异曲同工的“三级预防法”目的。 1.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合理运动,提高正气,维护机体平衡 中西医形成初期,两种医学受到了不同学术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吸收了周易、道家、儒家等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并把它们转化为医学伦理,以此为基础来阐述和理解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西医学吸收了古希腊的元素论、原子论,并把它转化为医学理论[3],以此为基础来理解和阐明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规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始以自然哲学理论解释健康与疾病。几千年过去了,以《内经》为标志,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以“天人相应”思想为特色,以“阴阳五行”病理学说为理论基础的整体医学观,将健康和疾病与外界环境以及心理活动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思考[4]。“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中医对人体免疫的概括——正气即免疫,正气足则邪不侵正。自然界中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病源微生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中医称之为“邪气”,人之所以不发病,是因为人体对外环境的影响和变化有适应能力,即“正气”。自然界的“邪气”无处不在,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时时刻刻都处于病态,就是因为人体中有“正气”存在。 在远古民间就把体育与体质结合在一起,从原始社会的消肿舞、先秦的“导引”、汉代的五禽戏、宋代的八段锦、到明清时代的太极拳,都是通过运动,调节气息以增强体质,疏通脏腑经络气血,以保持机体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强身健体、去病延年的目的。与中医病因学说强调内因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的正气都一脉相承[5]。即通过健体干预措施使人体防御机能、调节机能强,心理状态良好,即使有致病原因存在,人也不一定生病。 同样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驱利化,价值观念的物欲化,出现了人与社会关系的唯利性、资本积累的投机性、资源开发的盲目性、人与自然环境的非协调性倾向,从而导致成人们“社会心理”疲劳的困惑态、心绪浮躁的失衡态和生理气机的病患态[6]。导致人类处于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分析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对自然力、社会力、精神力之间的平衡力缺乏科学理解,对既能致病又能治病的免疫力缺乏科学理解;也不懂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主客观环境相适应的协调关系和与“天(宇宙)、地(地球)、生(生物界)、人(人类)”应保持一种共生同运的伦理价值原则;不懂得人与自身的心理、生理、营养、气血、酸碱与运动等自动平衡机制的调节原理,即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都必须按一定规律有序运行,身体各系统、各器官机能必须处于最佳平衡态与内外环境保持统一态。现代医学把疾病分为生理、心理和身心几类。患者中身心疾病多达80%。专家指出,身心没有高度的和谐统一,人们就得不到真正的健康。一位智者说得好:“病,是平衡的破坏;病愈,是平衡的重新获得。” 2. “阴平阳秘,和为贵”, 科学健身改变内环境条件,维护机体内稳态 中医含有丰富的稳态内容。他将人体的生理机制归结为“阴平阳秘”,阴平阳秘便是机体最佳的稳态,即《中庸》的“中和”状态。这种状态一旦被打破,机体便出现疾病。 从治疗疾病的原则来看,就是应用各种方法使之达到稳态。同时,机体自身尚存在一种自趋稳态机制,如《伤寒论》中所云:“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自愈是指机体内有一种防御和抗干扰的能力,机体在无外界治疗的条件下,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达到阴平阳秘,以防御疾病。人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同时自身内部各系统又进行着相互协调,从而使机体达到一种最佳有序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运动保健即是保护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维持阴阳自和。 从中医稳态观上来说,阴阳自和可以说是阴阳学说较早对稳态的一种阐释,它将机体置于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交流、动态的角度来揭示机体阴阳的自我运动与调控机制,阐明了“阴平阳秘”的最佳有序稳态是机体自我运动的结果。这种交流与动态,强调的是过程,说明了在对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调节过程中时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中医养生主张“和”,所谓“和”就是协调、和谐、平衡、融洽之意。“和”在天地万物运化之中,人体也需要诸多方面的“和”而健康延年:身心之和、内脏之和、饮食之和、与人之和与自然之和。即气血和、阴阳和、五行和[7]。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只有五脏六腑和者才会精神振奋、健康长寿。 从生态文明时代来看,人类应选择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方式,即可持续发展方式,既使人类的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又使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以禽流感为例,病毒基因为RNA,有8段基因体,禽流感基因体随时可以交换,就会突变成人的流感病毒。当一个细胞被病毒感染之后,几个小时之后病毒就开始繁殖。禽流感的病毒称为H5N1,和人类的流感病毒H3N2、H3N1是基因体交换的产物。 所以,古人所言“人与天相应”、“人与天地之气生”,讲的就是人类应积极适应自然而不是对抗自然。自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人的健康,“适者生存”在现代社会体现得更加明显,适当的有氧运动就是亲近自然的良好方式。 3.体育运动与人体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为5%,患病者20%,而75%则属于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亚健康者。人类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伴随着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与动态平衡。中医的“治未病”说源远流长,是在长期医学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形成、完善的系统学说,代表着医学的前沿和方向。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被提出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也突出了治在病先的主题。中医学以"治未病"构建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其科学认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表现出的优势,让人类看到了希望。 “治未病”所表现出的健康学和社会学问题,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主题。运用其“治未病”理论,指导治疗尚未发生疾病,而人体阴阳平衡已出现偏差的亚健康状态时,重视整体调节,注重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应用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保持健康无病。 科学体育运动同样具有“病未发,防微杜渐;病既成,把握进退;病痊愈,慎防劳复”的预防保健功能。“生命在于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从华佗的五禽戏开始和近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强弱、疾病治疗和恢复得快慢等,都和运动息息相关。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有氧运动既有利于健康者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究其作用原理,无非是疏通脏腑经络气血,以保持机体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强身健体、却病延年的目的。近年颜德馨教授曾提出“生命在于流动[10]”,认为气血瘀滞是导致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养生又称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内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养生学体系,以“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为指导,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变化,主动地调养饮食与情志,全面地调摄形与神,防止“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和发展[9]。 4. “内稳态”与“阴阳平衡”理论是健身养生的根本依据 恩格斯说:“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11]。”现代科学证明,人体的生理现象,诸如同化与异化、吸收与排泄、酶的生成与灭活、酸碱的产生与排除等等,都是在对立统一中保持着相对平衡,从而使体温、血糖、血脂、血液酸碱度等体内环境因素相对稳定在一定的生理范围。祖国传统医学用“阴”“阳”的对立统一来概括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并精辟地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千古秘诀,强调各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平衡协调,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极端重要意义。 在《内经》中,提出调整人体阴阳为治疗的最终目标,如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平衡医学疗法”涵盖的内容看,它涉及到社会心理学上的心理平衡、生态环境医学上的环境平衡、饮食营养学上的营养平衡、生理卫生学上的酸碱度平衡、健身运动学上的动静平衡、益气养生学上的气血平衡等诸方面阴阳平衡机制、机理、病理的平衡研究。本文着重从把握“阴阳平衡”的健身医学进行探微,以引导人们从哲学的高度确立平衡自我、顺应自然、协调内外环境的机制 。以“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传统观;以回归自然为核心;以养生平衡论为主导;以增强体质为目标,掌握利用人体阴阳平衡功能防御疾病的机制与巨大潜能,以实现人人健康长寿、提升生命质量的千古之愿。 如练习太极拳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姿势,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有大量的科学论证。其主要环节是调心(意识锻炼)、调息(呼吸锻炼),调身(姿势锻炼)所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调心在三者之中起着主要的主导作用,在意识的主动控制下,发挥整体功能作用。太极拳讲究“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在中医养生的要领中有所谓“恬淡虚实、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因此经常保持这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必然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这就是太极拳运动注重“调心”的实质内容。太极拳运动,它集古人的 “导引吐呐炼丹”的大全,是一种身心兼练的养生之法。 而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合乎自然界变化规律,是一种合乎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是人生治养身体的有效手段。这对于调节均衡人体阴阳、治病和健身起着积极作用。是“内稳态”与“阴阳平衡”理论在健身养生实践中的根本依据。总之,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的变化也必然影响人类健康的发生、发展与转化。 5.小结 现代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导致体育成为大规模社会化的独立文化。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追求精神与身体和谐发展,开启智慧,发展心理,康复疾病,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使体育运动的终极价值体现在对生命和生命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干预[12]。 “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即是注重于疏通脏腑气血,无壅滞之弊,使人体可恢复平衡与健康[13]。在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上有重要指导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寻医问药网 内稳态理论的建立[EB/OL].http://topic.xywy.com/wenzhang/20031208/557060.html [2] 高新军 中医治未病备受世界关注.中国中医药报.2007.10.18(2) [3] 郑新梅 陈建敏等从中西文化思维特点解读中西医结合研究之困惑[J].中医药通报2007( 6)4)4 [4] 庞文斌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与《内经》中的阴阳平衡[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07. [5] 陈叶坪 论现代医学模式对人类体质理论与健康观的启示[J] 医学与社会.2007.9 [6] 王承鳌. 把握阴阳精神乃治——创建平衡医学疗法机理初探[J]. 养生大世界.2002.11  [7] 张国玺.张国玺谈中医养生.山东美术出版出社版. 2008.6 [8] 张景明 陈震霖 亚健康的防治与《内经》治未病理论[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06. [9] 张明雪 林巾孝等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思想.中国中医药报.2007.10.18(2814) [10、13] 盛增秀 “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发挥 中国中医药报2007.4.9(2712);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3).563; [12] 陈叶坪 郝选明.对“生命在于运动”的思考[J] 孝感学院学报.2004.6
/
本文档为【论内环境(发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