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 (32个病症)

2019-02-13 15页 doc 36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 (32个病症)1中醫疾病鑑別診斷2(32個病症) 3中醫痞滿鑑別診斷: 3.1痞滿與胃痛:兩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現。然胃痛以疼痛為 主,胃痞以滿悶不適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勢多急,胃脘部可有 壓痛,而胃痞起病較緩,壓之無痛感,兩者差別顯著;此患者無明顯 胃脘部疼痛,故屬痞滿。 3.2痞滿與結胸:兩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結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滿而同,拒 按為特徵;痞滿則在心下胃脘,以滿而不痛,手可按壓,觸之無形為 特點。該患者胃脘、腹部柔然,壓之不 3.3痛,不屬結胸。 3.4痞滿與鼓脹:二者均有脹滿感,鼓脹以腹部外形...
中医疾病鉴别诊断 (32个病症)
1中醫疾病鑑別診斷2(32個病症) 3中醫痞滿鑑別診斷: 3.1痞滿與胃痛:兩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現。然胃痛以疼痛為 主,胃痞以滿悶不適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勢多急,胃脘部可有 壓痛,而胃痞起病較緩,壓之無痛感,兩者差別顯著;此患者無明顯 胃脘部疼痛,故屬痞滿。 3.2痞滿與結胸:兩者病位皆在脘部,然結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滿而同,拒 按為特徵;痞滿則在心下胃脘,以滿而不痛,手可按壓,觸之無形為 特點。該患者胃脘、腹部柔然,壓之不 3.3痛,不屬結胸。 3.4痞滿與鼓脹:二者均有脹滿感,鼓脹以腹部外形脹大如鼓為特徵,胃 痞則自覺滿悶,外無脹大之形;鼓脹病位在大腹,或有形或無形,胃 痞病在胃脘,均為無形;鼓脹按之腹皮急,胃痞按之柔軟。 3.5痞滿與胸痺心痛:胃痞常伴有胸膈滿悶,胸痺偶有脘腹不舒,但二者 有病在心胸和病在胃脘之不同,可予區別。胸痺心痛屬胸陽痹阻,心 脈瘀阻,心脈失養為患,以胸痛,胸悶,短氣為主症,伴有心悸、脈 結代等症狀;胃痞系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司,胃氣壅塞所致,以胃 脘痞塞滿悶不舒為主症,多伴飲食減少,得食則脹,噯氣則舒等症狀。 4脅痛鑑別診斷: 4.1脅痛與懸飲:懸飲可表現為脅肋疼痛、但表現為飲留脅下、胸肋脹痛、 持續不已伴咳嗽、咳痰、呼吸疼痛時加重、常喜向病側睡臥,側肋間 飽滿,叩呈濁音,或見發熱,一般不難鑑別。 4.2脅痛與胸痛:胸痛以胸部脹痛為主,可涉及脅肋部,常伴有胸悶不舒, 心悸短氣,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證候;脅痛部位在一側或兩側脅 肋部脹痛或竄痛為主,常伴口苦、目眩等肝膽病症狀。 4.3脅痛與胃脘痛:胃脘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處,兼有噁心噯氣,吞酸 嘈雜等胃失和降的症狀;而脅痛部位在上腹兩側脅肋部,常伴噁心, 口苦等肝膽病症狀。 5黃疸的鑑別診斷: 5.1黃疸與萎黃:黃疸的發病與感受外邪,飲食勞倦或病後有關,其病機 為濕滯脾胃、肝膽疏泄,膽汁外溢;其主症為目黃、身黃、小便黃。 萎黃之病因與飢飽勞倦、病後失血有關,其病機為脾胃虛弱、氣血不 足、肌膚失養。其特徵是雙目不黃,常伴有眩暈、氣短、心悸等症。 5.2陽黃與陰黃的鑑別診斷:臨證應根據黃疸的色澤,並結合症狀、病史 予以鑑別。陽黃以皮膚黃色鮮明、發病急、病程短、伴身熱口乾苦、 舌苔黃膩、脈弦數。急黃為陽黃之重症,病情急驟,疸色如金,兼見 神昏、發斑、出血等危象。陰黃面色晦暗、病程長、病勢緩、伴納少、 乏力、舌淡、脈遲或細緩。 6積聚的鑑別診斷: 6.1積聚與痞滿:痞滿是指腹部痞塞不通,滿悶不舒,係自覺症,而無塊 狀捫及。積聚是指腹內有結塊,或痛或脹,不僅是自覺症狀,而且有 結塊捫及。 6.2癥積與瘕聚:癥積是指腹內結塊有形可徵,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 屬血分,多為臟病,形成時間較長,病情一般較重。瘕聚腹內結塊聚 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氣分,多為臟病,病史短病,病情一般較輕。 6.3積聚與鼓脹:鼓脹以肚腹脹大、鼓之如鼓為特徵。其與積聚相同的是 腹內均有積塊,但鼓脹的積塊多位於脅肋部,且鼓脹除腹內積塊外, 更有水液停聚,肚腹脹大。而積證腹內無水液停聚,肚腹一般不脹大, 腹內積塊的部位亦不局限於脅肋部。 7鼓脹的鑑別診斷: 7.1鼓脹與水腫:水腫病位多在肌膚,主要為肺、脾、腎功能失調,水濕 泛溢肌膚。其症狀是先出現眼瞼、頭面或下肢浮腫,漸次出現四肢及 全身浮腫,病情嚴重時才出現腹部脹大,腹壁無青筋暴露。鼓脹病位 在腹部,主要是肝、脾、腎受損,氣血水互結於腹中。其症狀為腹部 脹大,甚則腹大如鼓。初期腹部脹大而按之柔軟,逐漸堅硬,以至臍 心突,四肢消瘦,皮色蒼黃;病情較重時可出現下肢浮腫,甚至全身 浮腫,腹壁多有青筋暴露。 7.2氣鼓、水鼓、血鼓的鑑別:腹部膨脹,噯氣或失氣則舒,腹部按之空 空然,叩之如鼓,是為“氣鼓”,多屬肝鬱氣滯;腹部脹滿膨大,或 狀如矽腹,按之如囊裹水,常伴下肢浮腫,是為“水臌”多屬陽氣不 振,水濕內停;脘腹堅滿,青筋顯露,腹內積快痛如針刺,面頸部赤 絲血婁,是為“血鼓”,多屬肝脾血瘀水停。臨床上氣、血、水三者 常三者為患,但各有側重,掌握上述特點,有助於辨證。 7.3鼓脹與積證:積證是腹內結塊。鼓脹以腹脹大為主症,而積證是以腹 中結塊或脹或痛為主症,二者有別。 7.4鼓脹與痞滿:痞滿是腹中自覺有脹滿感,或雖有脹滿而無脹急之象。 鼓脹可兼有脹滿,且有脹急之狀,病程長且腹內有有形之物。 8頭痛的鑑別診斷: 8.1頭痛與眩暈:頭痛與眩暈可單獨出現,也可同時出現,二者對比,頭 痛之病因有內傷與內傷兩個方面,眩暈則以內傷為主。臨床表現,頭 痛以疼痛為主,實證較多,眩暈則以昏眩為主,虛證較多。 8.2一般頭痛與真頭痛:真頭痛為頭痛的一種特殊重症,多表現為突發性 劇烈頭痛,持續不解,陣發性加重,伴嘔吐、抽搐,症重與一般頭痛 區別。 8.3頭痛與類中風:類中風多見於45歲以上,眩暈反復發作,頭痛突然加 重時,常兼半身肢體活動不靈,或舌謇語澀。 9眩暈的鑑別診斷: 9.1眩暈與中風:中風以突然昏撲、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失語;或不經昏僕,僅以渦斜不遂為特徵。中風昏僕與眩暈之甚者相 似,眩暈之甚者亦可撲倒,但無半身不遂、不省人事、口舌歪斜之症, 也有部分中風的病人,以眩暈、頭痛為其先兆表現,故臨證當注意中 風與眩暈的區別與聯繫。 9.2眩暈與厥證:厥證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為特徵, 發作後可在短時間內甦醒。嚴重者可一厥不醒而死亡。眩暈嚴重者也 可有欲僕或暈旋撲倒的表現,但眩暈病人一般無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現。 9.3眩暈與癇病:癇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 肢抽搐,或口中如作豬羊叫聲,移時甦醒,醒後一如常人為特徵。癇 病昏僕與眩暈甚者之仆倒相似,而其發前多有眩暈、乏力、胸悶等先 兆,發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暈時作等表現,故應與眩暈鑑別,其 鑑別要點為癇病昏僕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兩目上視, 抽搐,豬羊叫聲等症狀。 10中風的鑑別診斷: 10.1中風與口僻:口僻是以口眼歪斜,常伴耳後疼痛,口角流涎,言語不 清,而無半身不遂的表現,多因正氣不足,風邪入脈絡,氣血痹阻所 致,不同的年齡都有發生。中風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體癱瘓或偏身 麻木,病由氣血逆亂,血隨氣逆,上擾腦竅而致腦髓神機受損,且以 中老年人為多。 10.2中風與痙病:痙病以四肢抽搐、項背強直,甚至角弓反張,發生時也 可伴昏厥。中風患者多在起病時昏暈而後可出現抽搐。痙病抽搐時間 長,中風抽搐時間短,痙病無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的症狀。 10.3中風與痿病:痿病以肢體癱瘓,活動無力等類似中風的表現。中風後 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復,但痿病一般起病較緩,以雙下肢癱瘓或四肢 癱瘓,或肌肉萎縮,而中風的肢體癱瘓多起病急,且以偏癱不遂為主。 10.4中風與西醫的急性腦血管病相近,可做腦脊液、眼底檢查,短暫性腦 缺血發作檢查無明顯異常,局限性腦梗,患者腦脊液壓力不高,常在 正常範圍內,蛋白質含量高。 10.5中風與厥證:厥證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時甦醒,醒後無半身 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等症。而中風以突然昏僕、半身不遂、口 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為特徵。 10.6中風與癇病:癇病與中風中臟腑均有卒然昏僕的見症。而癇病為發作 性疾病,昏迷時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雙目上視,或作異常叫聲,醒 後一如常人,且肢體活動多正常,發病以青少年居多。 11癭病的鑑別診斷: 11.1癭病與瘰癧:可在頸部出現腫塊,二者的具體位置與腫塊的性質不同, 癭病的腫塊在頸部的正前方,腫塊一般較大。瘰癧的病變部位頸項的 兩側或下頜,腫塊一般較小,每個約黃豆大小個數多少不等。 11.2癭病與消渴:消渴以多飲、多食、多尿為主,三消的症狀可同時出現, 癭病中的陰虛火旺證雖有多食易飲,但無多飲多尿,伴有心悸易怒。 11.3癭囊與癭瘤:癭囊頸前腫塊較大,兩側對稱,腫塊光滑,柔軟,主要 病機為痰淤氣阻。若日久兼瘀血內阻可局部出現結節。癭瘤表現頸前 腫塊偏於一側,或一側較大,病情嚴重,腫塊迅速擴大。 12瘧疾的鑑別診斷: 12.1瘧疾與風溫發熱鑑別,邪在衛分時,可見寒戰發熱,多伴咳嗽氣短, 胸痛等肺系疾病,瘧疾則以寒熱往來,汗出熱退,休做有時為特徵。 在發病季節,風溫多見於冬季,瘧疾多發於夏秋季。 12.2瘧疾與淋證發熱:淋證初起,於濕熱相搏,常見於寒熱發熱,且兼小 便頻急,滴瀝刺痛,腰部酸脹等症狀。 12.3寒瘧與溫瘧:虐發寒重熱輕,但寒不熱者,為偏於寒盛,屬於寒瘧。 熱重寒輕,但熱不寒者,為偏於熱,為溫瘧。如高熱不退,頭痛,驚 厥、抽搐,昏迷等症狀。 13十一、心痛的鑑別診斷: 13.1厥心痛:疼痛時間較短,芳香溫通藥物可以緩解。通過心電圖及心肌 酶譜的變化,可以協助鑑別。 13.2心痛與胃痛:心痛之不典型者可以表現為胃脘部的劇痛,胃痛多伴有 噯氣、呃逆、嘔吐、泛酸、腹脹等胃系症狀。 13.3心痛與脅痛:脅痛疼痛部位以右脅部為主,可有肋緣下壓痛,可合併 厭油、黃疸、發熱等,常因情志不舒而誘發。膽囊造影、胃鏡、肝功 能、澱粉酶檢查等有助於鑑別。 14十二、咳嗽的鑑別診斷: 14.1咳嗽與喘證:喘證可以兼有咳嗽,但主要以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 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特徵。 14.2咳嗽與肺脹:肺脹常伴有咳嗽症狀,但肺脹有久患咳、哮、喘等病證 的病史,除咳嗽症狀外,還有胸部膨滿,喘逆上氣,煩躁心慌,甚至 顏面紫暗,肢體浮腫等症,病情纏綿,經久難愈。 14.3咳嗽與肺癰:肺癰以咳嗽、胸痛、發熱、咳吐大量腥臭膿血痰為特徵, 病機為熱壅血瘀,蘊毒化膿而成。 14.4咳嗽與肺癆:咳嗽是肺癆的主要症狀之一,其特點是乾咳,或痰中帶 血,或咳血痰,但尚有低熱、盜汗、身體消瘦等主要症狀,具有傳染 性,X線胸部檢查有助鑑別診斷。 15十三、痺病的鑑別診斷: 15.1痺病與痿病:痿病以肌肉軟弱無力或萎縮為特徵,並無疼痛,因肌肉 軟弱無力而行動艱難,甚至癱軟於床榻;痺病以肢體肌肉關節疼痛、 酸楚、麻木為特徵,因疼痛或關節變形而行動艱難,因行動艱難肌肉 少用而漸瘦,但不至癱瘓。鑑別主要看其有無疼痛。 15.2痺病與痙病:痙病以四肢抽搐,項背強直,甚至角弓反張為主症。 16十四、胃痛的鑑別診斷 16.1胃痛與胃痞:與胃痛的病位皆在心下,但胃痞以滿為患,胸膈滿悶, 觸之無形,按之不痛為特徵;胃痛以疼痛為主,可有壓痛。 16.2胃痛與心痛:心痛多發生於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 對較高,疼痛性質多為刺痛、絞痛,有時劇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陰 循行部位,痛勢較急,飲食方面一般只與飲酒飽食關係密切,常伴有 心悸,短氣,汗出,脈結代等心髒病症狀;胃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 其位置相對較低,疼痛性質多為脹痛、隱痛,痛勢一般不劇,其痛與 飲食關係密切,常伴有吞酸,噯氣,噁心嘔吐等胃腸病症狀。 16.3胃痛與腹痛:腹痛的部位是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為主,常伴腹脹、 腹瀉、矢氣、大便乾結或便秘等症。胃痛在上腹胃脘部,常伴脘悶, 噯氣,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氣上逆之症; 16.4胃痛與脅痛:脅痛部位在上腹兩側脅肋部,常伴噁心,口苦等肝膽病 症狀,而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噁心噯氣,吞酸嘈雜等胃失 和降的症狀。 17十五、心悸的鑑別診斷 17.1心悸與胸痺心痛:除見心慌不安,脈結或代外,必以心痛為主症,多 呈心前區或胸骨後刺痛惡、悶痛,常因勞累、感寒、飽餐或情緒波動 而誘發,多呈短暫發作。但甚者心痛劇烈不止,唇甲紫紺或手足青冷 至節,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直至暈厥,病情危篤。胸痺心痛常可與 心悸合併出現。 17.2心悸與奔豚:奔豚發作之時,亦覺心胸躁動不安。《難經·五十六難》曰 “發於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稱之為腎積。《金 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 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故本病與心悸鑑別診斷要點為:心悸 為心中劇烈跳動,發自於心;奔豚乃上下衝逆,發自少腹。本患者可 排除此病。 17.3心悸與卑惵:《證治要訣·怔忡》描述卑惵為“痞塞不欲食,心中常有所 歉,愛處暗室,或倚門後,見人則驚避,似失志狀”。卑惵病因為“心 血不足”,雖有心慌,一般無促、結、代、疾、遲等脈像出現,是以 神誌異常為主的疾病,與心悸不難鑑別。本患者神誌清楚,故可排除 此病 18十六、癡呆的鑑別診斷: 18.1癡呆與鬱病:鬱病是以情志抑鬱,情緒不寧,悲傷欲哭,或胸脅脹痛、 易怒、煩躁或咽中如有異物不適為特徵的疾病,主要因情志不舒,氣 機鬱滯所致,多見於中青年女性,也可見於老年人,尤其是中風過後 常並發鬱病。鬱病無智能變化,而癡呆是以呆傻愚笨為主要特徵的疾 病,常伴有生活能力下降或人格障礙。症狀典型者不難鑑別。但部分 鬱病患者常因不願與外界溝通而被誤認為癡呆,取得病人信賴並與之 溝通後,兩者亦能鑑別。 18.2癡呆與癲病:癲病是以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語無倫次、靜而多抑為 特徵的疾病,俗稱“文痴”,它可因氣、血、痰邪或三者互結為患, 以成人多見。而癡呆則屬智能活動障礙,是以神清呆滯,愚笨遲鈍為 主要臨床表現的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另一方面,癡呆的部分症狀可自 製,治療後有不同程度的恢復。重癡呆患者與癲病在臨床症候上有許 多相似之處,臨床難以區分。CT、MRI檢查有助於鑑別。 18.3癡呆與健忘:健忘是指記憶力差,遇事善忘的一種病證,但神識如常, 明曉事理,善忘而告知可曉。而癡呆則是以神情呆滯,或神誌恍惚, 告知不曉為主要表現,其不知前事或問事不知等表現,與健忘之“善 忘前事”有根本區別。癡呆根本不曉前事,而健忘則曉其事卻易忘。 健忘可以是癡呆的早期臨床表現,這時可不予鑑別。由於外傷、藥物 所致健忘,一般經治療後可以恢復。CT、MRI檢查有助於兩者的鑑別。 19十七、厥證的鑑別診斷: 19.1厥證與癇病:常有先天因素,或有頭部外傷史,以青少年為多見。癇 之重者亦為突然昏僕,不知人事,發作時間短暫,發作時常伴有嚎叫, 抽搐,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小便失禁等。常反復發作,每次症狀均 相類似,甦醒緩解後如常人。此外,還可作腦電圖檢查以資鑑別。 19.2厥證與中風:病以中老年人為多見。素有肝陽亢盛病史,中臟腑者, 突然昏僕,並伴有口舌 斜、癱瘓失語等症,神昏時間較長,甦醒後 有癱瘓、失語等後遺症。 19.3厥證與昏迷:為多種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出現的危重證候。一般來 說發生較為緩慢,常有原發病存在,有昏迷前的臨床過程,先輕後重, 由煩躁、嗜睡、譫語漸次發展,一旦昏迷後,持續時間較長,恢復較 難,甦醒後原發病仍然存在。 19.4厥證與眩暈:眩暈以頭暈目眩,視物旋轉不定,甚則不能站立,耳鳴 為特徵,但無神誌異常的表現。 20十八、癇病鑑別診斷: 20.1癇病與中風病:本病重證與中風病均有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的主症, 但本病無半身不遂、口眼 斜等後遺症;而中風病亦無本病口吐涎沫, 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病作怪叫等症,臨床上不難區別。 20.2癇病與厥證:厥證除見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主症外,還有面色蒼白, 四肢厥冷,而無癇病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病作怪叫。 20.3癇病與痙病:該病除四肢抽搐與癇病相似外,其他症均不相同,且多 無自然恢復者。 21十九、胸痺的鑑別診斷 21.1胸痺與懸飲:懸飲、胸痺均有胸痛,但胸痺為當胸悶痛,並可向作肩 或左肩內側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飽餐、情緒激動、勞累而突然發 作,歷時短暫,休息或用藥後得以緩解。懸飲為胸脅脹痛,持續不解, 多伴有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重,肋間飽滿,並伴有咳嗽,咯痰 等肺系症候。 21.2胸痺與胃脘痛: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當心而痛之稱,以其 部位相近。胸痺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極易混淆。但胸痺 以悶痛為主,為時極短,雖與飲食有關,但休息、服藥常可緩解。胃 脘痛與飲食有關,以脹痛為主,局部有壓痛,持續時間較長,常伴有 泛酸、嘈雜、噯氣、呃逆等胃部症狀。 21.3胸痺與真心痛:真心痛乃胸痺的進一步發展,症見心痛劇烈,甚則持 續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節,脈微或結代等 危重症候。 22二十、水腫鑑別診斷: 22.1水腫與鼓脹:二病均可見肢體水腫,腹部膨隆。鼓脹的主症是單腹脹 大,面色蒼黃,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腫,反見瘦削,後期或可伴 見輕度肢體浮腫。而水腫則頭面或下肢先腫,繼及全身,面色晄白, 腹壁亦無青筋暴露。鼓脹是由於肝、脾、腎功能失調,導致氣滯、血 瘀、水濕聚於腹中。水腫乃肺、脾、腎三臟氣化失調,而導致水液氾 濫肌膚。 22.2水腫之陽水與陰水:水腫可分為陽水和陰水。陽水病因多為風邪、瘡 毒、水濕。發病較急,每成於數日之間,腫多由面目開始,自上而下, 繼級全身,腫處皮膚繃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熱等表證,屬 表、屬實,一般病程較短,風水、皮水多屬此類。陰水病因多為飲食
/
本文档为【中医疾病鉴别诊断 (32个病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