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

2011-10-14 4页 doc 38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6079

暂无简介

举报
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 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 1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类型与临床特点   据国内外报道,一般可将糖尿病皮肤表现分为以下几类[6,9]。   1.1 糖尿病并皮肤感染 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包括由真菌、细菌、病毒等 病原体的感染,其发病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1)真菌感染:据统计在病情控制不良的糖尿 病患者中并发真菌感染者高达40%[4]。糖尿病伴发的真菌感染不易治愈,即使治愈 也易复发。临床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感染,表现为肥胖病人皮肤的褶烂、女性外阴炎、阴 道炎及口角炎等。其他尚有手足癣、股癣与指(趾)甲...
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
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 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 1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类型与临床特点   据国内外报道,一般可将糖尿病皮肤表现分为以下几类[6,9]。   1.1 糖尿病并皮肤感染 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皮肤表现,包括由真菌、细菌、病毒等 病原体的感染,其发病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1)真菌感染:据统计在病情控制不良的糖尿 病患者中并发真菌感染者高达40%[4]。糖尿病伴发的真菌感染不易治愈,即使治愈 也易复发。临床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感染,表现为肥胖病人皮肤的褶烂、女性外阴炎、阴 道炎及口角炎等。其他尚有手足癣、股癣与指(趾)甲癣等。(2)化脓性感染:糖尿病并发皮 肤化脓性感染约为20%[4],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上表现为疖、痈、毛 囊炎、汗腺炎、头部乳头状皮炎等。严重感染可使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1.2 糠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皮肤改变 (1)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的起病症状之一,可以是全 身泛发性瘙痒,多见于高龄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不定,发病程度、时间也不一致,也可 以是局限性的瘙痒,主要见于外阴或肛门周围,特别是女性外阴瘙痒更为多见。故对顽固性 的皮肤瘙痒或女性外阴瘙痒均应常规查尿糖。(2)无汗症:糖尿病也可出现皮肤干燥,特别 是小腿伸侧有小皱褶状表浅性干燥破裂,同时伴无汗症。   1.3 糖尿病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表现 (1)糖尿病性坏疽:患者下肢可因闭塞性动脉硬化而发 生溃疡或坏疽。初起时,下肢尤其是足趾发绀,静脉瘀血,患部皮肤有麻刺感,以后逐渐或 突然发生湿性坏疽。外生殖器偶也可发生此种坏疽。病情严重者,可达到骨骼,病人可因败 血症而死亡。(2)皮肤发红:糖尿病患者由于小血管的变化,四肢及面部长期可发生无痛性 水肿性红斑。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的酮症酸中毒时,颜面常潮红;无 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患者可由于病情控制不良,在两颊及下颚出现持续性潮红,潮红区内伴 有毛细血管扩张。(3)紫癜:多见于高龄病人的下肢,紫癜一般为1~2mm大小的点状出血, 数目较多,集聚在足的外侧或内缘部,也可见于小腿其它部位,消退后即变为色素性、非萎 缩性小斑点。(4)神经血管性溃疡:糖尿病人由于血管病变、血液的高凝状态及自主神经的 损害,易发生皮肤溃疡,溃疡部位多见于循环较差的双下肢,如足底、胫部、足背,可为无 痛性溃疡,经久不愈。   1.4 与糖尿病代谢障碍有关的皮肤病变 (1)发疹性黄瘤:本病在糖尿病人中并不多见,其 发病率少于0.1%,可见于少数控制不良的严重糖尿病病人,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男性患者。皮 疹主要是桔黄色丘疹或结节,大小不等,0.5~1.0cm,质较硬,分布于肘膝伸侧、臀部及其 他部位,也可发生于粘膜 。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痒。皮损可突然发生,经过缓慢,也可自 然消失而不留痕迹。当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后皮损易消失,但糖尿病病情恶化时可再次出现 。(2)胡萝卜素沉着症:又称黄变症 ,多见于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其血清胡萝卜素水 平增高。该症无自觉症状,皮肤变为桔黄色,常见于手心、足心及唇沟等部位,很似黄疸, 但巩膜无黄染,临床上易与黄疸鉴别。本症预后良好。(3)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Gouger ot-Blum病):皮损泛发,除头面部外,累及全身大部分皮肤,表现为对称性粟粒及高粱米 大小的扁平或半球状棕褐色苔藓样丘疹或瘀点,有的皮损融合或为境界不清的苔藓样变,其 表面覆盖少量细薄的鳞屑。本病罕见,国内赵德明等曾报道1例[10]。   1.5 与糖尿病慢性退行性变有关的皮肤病 (1)胫前色素斑:早期可发生胫前部位红斑、水 疱或紫癜、以后渐次形成不规则形褐色萎缩斑,数目不等,分布于两侧,故本病也称斑点腿 。本病以男性患者为主,无自觉症状。此种病变往往经1~2年可自愈,愈后表皮萎缩,遗留 色素沉着,但新的皮损可陆续发生,因而病程很长。(2)糖尿病性大疱病:多发生于患病时 间长、病情控制较差和全身营养状况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多见于有合并神经病变者。损 害多发生在肢端,尤其好发于小腿与足,为多发性水疱,边缘清楚,疱壁紧张,疱周围皮肤 正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易破溃,若无继发感染发生皮损多在几周内自愈。本病易反复发生 ,水疱消退后可遗留瘢痕。   1.6 伴发于糖尿病但与代谢障碍或退行性病无关的皮肤病 (1)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这是一种多伴发于糖尿病,好发于妇女的皮肤病变。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最常见于 中青年。皮损好发在小腿前、外侧,初起为一较小隆起皮面的暗红色丘疹,边缘清楚,逐渐 扩大呈不规则型扁平斑。随着真皮组织的萎缩而皮损逐渐低陷,中部皮损变暗黄色,多片皮 损融合后形成覆盖整个胫前外侧的斑片,由于表皮的萎缩,皮损表面血管扩张明显。皮损处 一般无不适感觉,部分患者可在皮损局部形成溃疡,自觉疼痛。发生在头皮的损害可因头皮 萎缩等引起秃发。   1.7 其他 湿疹:本症在糖尿病中发生率可高达30%~40%,多发于外阴等摩擦处及皮脂分 布较多的部位,临床可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表现同一般湿疹。   2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治疗   2.1 治疗原发病 关键是降低血糖浓度,控制好血糖,皮肤病变可望痊愈[ 11]。   2.2 一般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和勤换洗衣服,在加强糠尿病治疗的同时,早期发 现皮损,早期治疗。注意足部的清洁,如有鸡眼、足癣等疾病,要谨慎地进行适当的治疗。 每天用35~45℃的温水洗脚,勤剪指(趾)甲,防止抓伤。穿宽松的鞋袜,防止过紧影响血液 循环[1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洗拭等。宜避免食用 如鱼、虾、浓茶、咖啡和酒类等食物。   2.3 局部治疗   2.3.1真菌感染 可用制霉菌素、克霉唑或二性霉素B配成外用药治疗皮肤念珠菌病。用3%碳 酸氢钠溶液漱口,涂搽制霉菌素混悬液治口腔念珠菌病。可配制每公升温水含硼酸及碳酸氢 钠各5克的溶液供患者坐浴,用制霉菌素栓药塞入阴道内,qd,连用2周治霉菌性阴道炎   2.3.2 化脓性感染 对于疖和毛囊炎,在初起时可外用拔毒膏,或外用10%鱼石脂软膏,qd ,或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再配合全身抗生素治疗,必要时经外科切开排脓。   2.3.3 坏疽 (1)如有小创面及感染,应及时适当处理,避免发生坏疽:(2)应用抗生素, 及时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以及坏疽病灶局部坏死组织的清除与排脓等。   2.3.4 瘙痒症 避免用手搔抓、摩擦及用刺激性药品来止痒;内服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 明、扑尔敏及维生素等改善症状;可局部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煤焦油薄荷酚洗剂或含止 痒剂的霜剂进行治疗;对老年女性患者,必要时可予以性激素替代治疗。   2.3.5 湿疹 对小范围的亚急性、慢性湿疹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配合焦油类制剂外用 效果较好。具有显著苔藓化的慢性湿疹可用50%松瘤油软膏,或20%黑豆油瘤软膏。   2.3.6 水疱病 加强局部处理,保持局部不发生感染。较小的水疱,局部可涂龙胆紫,不 必弄破。较大的水疱,尤其张力较高者,可在消毒后用一消毒过的注射器抽去液体或用细手 术缝针线贯穿其中引出其浆液,再行局部包扎,定期更换敷料。   2.3.7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病变一般经久不愈,少部分自然消失。其治疗主要控制糖尿病 、低脂饮食,维生素E 250mg/d口服,局部可予类固醇激素类药膏涂拭,或皮损内注射糖皮 质类固醇激素。顽固复发性溃疡患者可以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并植皮。有报道可局部常规消毒 后,用消毒剪清除坏死组织,外敷生肌散纱布,2天换敷料1次,直至痊愈[13]。   2.3.8 神经血管性溃疡 可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和局部使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膜。但大多 数疗效不佳。   2.3.9 硬肿病 给予尿素软膏外涂。   2.3.10 紫癜、色素性胫前斑、胡萝卜素沉着症及皮肤发红 保持局部清洁,无须特殊处理 。对胡萝卜素沉着症者,限食含胡萝卜素较多的食品,症状可逐渐消失。   2.4 全身治疗[14,15]   2.4.1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由醛糖还原酶(AR)及山梨醇脱氢酶(SDH)共同构成多元醇通路, AR是多元醇通路中的主要限速酶,因此有限的抑制AR,阻断或减弱多元醇途径对防治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有益。如Sorbinil(250mg/d),Tolrestat(100~500mg/d)及Ponalrestat(400~60 0mg/d)等。   2.4.2 阻断蛋白质非酶糖化 蛋白质糖化后,参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采取措施, 抑制或阻断蛋白质糖基化,减少AGEs形成,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药物有: (1)氨基胍:可选择性抑制早期糖化产物的羰基反应,防止AGEs的产生,从而降低蛋白质糖 化水平。现正在进行第二期和第三期临床实验。(2)Vit C:可与葡萄糖竞争而与蛋白质结 合,从而降低蛋白糖基化,每日口服VitC 1g,共3个月,可使糖基化蛋白降低33%,糖基化 血红蛋白降低18%。另外,有报道口服Vit E(0.6~1.2g/d)3~6个月亦可显著降低糖基化血 红蛋白水平,且糖基化降低程度呈剂量依赖性。(3)其它:芦丁亦有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化 作用,减少AGEs形成,有效地防止血管胶原糖化,降低血管脆性及通透性。   2.4.3 自由基清除剂 近年来逐渐认识到自由基与许多疾病有关。糖尿病患者全身各组织 的老化加速或并发症的发生亦与自由基的产生有关。Vit E是一种天然脂溶性抗氧化剂,一 般每日300mg口服;Vit C可与Vit E协同抗氧化作用,每日1g口服;辅酶Q10(泛醌) 也是天然的脂溶性抗氧化剂,糖尿病时体内泛醌水平低,一般10mg,口服tid。   2.4.4 降脂药物 理想地控制高脂血症,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   2.4.5 抗血小板药物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其释放介质、粘附及聚集功能均明显 增强,促进血液高凝、微血栓形成和大小血管病变,因此使用抗血小板药可明显降低血小板 聚集和粘附功能,而起到活血化瘀作用。
/
本文档为【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