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2011-10-17 4页 pdf 396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2994

暂无简介

举报
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2010年3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r.,2010 第37卷第2期 JoumMofHubeiUnivemitv(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01.37No.2 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高秉江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现代哲学的主体意识转向是由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的“知性 为世界立法”和胡塞尔的“存在在意识中的消融”所共同完成的。而“存在就是被感知”最为简明地表达了意识自 明性探讨的意义和价值,尽管...
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2010年3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r.,2010 第37卷第2期 JoumMofHubeiUnivemitv(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01.37No.2 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高秉江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现代哲学的主体意识转向是由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的“知性 为世界立法”和胡塞尔的“存在在意识中的消融”所共同完成的。而“存在就是被感知”最为简明地表达了意识自 明性探讨的意义和价值,尽管它存在很大的质疑空间。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辩护构成逻辑的诘难可 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为什么对象在感觉的杂多性和流变性中维系着自身的同一;二是为什么随后的知觉可 以更正先前的知觉;三是知觉自身是非完善性的,知觉自身是非自足的和未能自我解释和自我辩护的。 【关键词】存在;感知;质问;诘难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l-4799(2010)02—0063—04 现代哲学的主体意识转向是南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的“知性为世界立法”和胡 塞尔的“存在在意识中的消融”所共同完成的。而“存在就是被感知”最为简明地表达了意识自明性探讨的意义和价值,尽 管它存在很大的质疑空间。 贝克莱的著名命是:“存在就是被感知”(esseestpercipi.英译为Tobeistobeperceived),该命题是哲学史上最为违 背人们常识信念的命题,但从逻辑上讲却又几乎滴水不露。就连列宁也说,贝克莱主教“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听起来最 荒谬,但要在逻辑上被驳倒最困难。“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的“能在者和能被思者是同一的” 的命题,笛卡尔的真理:“凡是我明显清晰感知到的就是真实的”,以及洛克认为实体不过是我们为显现的属性假定一 个依托的基质时。都在一定的意义上为贝卡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打下了思想伏笔。 一、常识信念的无效反驳 人人都能对伟大哲学家的命题提出反驳,尤其是对贝克莱的这一明显违背朴素经验信仰的命题。撤姆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最有代表性地驳斥贝克莱:“当你用脚踢一块大石头的时候。你没有感觉到石头的存在吗?”ftl搅贝克莱的回答是: 我只是感觉到我的脚痛,并没有感觉到石头。贝克莱的回答是有意义的,一方面,我们往往并没有直接感受对象,我们只是 在感受我们的感受自身。我们欣赏球赛,我们品尝美味,我们回归故里,有时候有同样的球赛和美味,我们却可能毫无兴趣 或者食不甘味,回归故里也会因物是情异而漠然心远,我们常常面对同样的对象却可能找不到我们曾经有过的感觉,往往 我们真正想要找回的并不是被我们感受过的对象,而是当我们感受对象时所有过的那种感受自身;另一方面,我们很容易 忽视日常生活态度中的很多实体对象其实是被我们的意识所本能建构的信念,这种建构也就是胡寒尔意义上的意向对 象,它包含着实显部分和虚构部分。也就是后面我要讲到的胡塞尔的充实意向和虚空意向,以及“共现”理论。海德格尔举 过一个例子,当我们听见引擎声和喇叭声时,我们意识中所呈现的不是引擎声和喇叭声,而是直接呈现出汽车。在日常生 活中,当我们看见天空一个运动的光环时,我们不仅仅把这看成一个光环,而本能地把它看成是一个有意识者所驾驶的飞 碟;当我们夜半听见楼梯响和黑影晃动,我们不是意识到楼梯声和黑影.而是直接意识到魔鬼,把现象实体化是我们自然 意识的一种本能。通过充实意向而填充虚空意向,建构一个完整的意义对象,是我们人的先验意向功能。但这种意向功能 也常常在我们意识中构造出我们信以为真的虚假对象,这种事情不仅仅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在科学史上也屡见不鲜,比如 设想出燃烧的基质——燃素,引力传递的基质——以太等。在赖尔看来,甚至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心灵,也不过是意识把一 系列意识现象归结到一个实体上所产生的虚构概念而已。 第二种观点是从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驳斥贝克莱,说即使动物也不会把对象仅仅理解为知觉,而是扑向猎物并吞食 它。这是用日常生活态度取代哲学的沉思态度,但即使是在日常生活态度中,盲目地将外在表象理解为实在也会出现很多 问题。老鼠中毒正是把鼠药设定为美食,人类设置诱饵捕猎动物的古老历史,就是屡试不爽地使用这一招,骗子的所有花 招都是让受骗者把表象理解为实存。盲目认可被给予表象的实在性而不加以认识分析和考察,不去分辨哪些是意识直接 【收稿日期]2009一“一0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视觉中心主义现象思维研究 [作者简介】高秉江(1963一),湖北宜昌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胡塞尔现象学及宗教现 象学研究。 万方数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7卷 给予的,哪些是心灵出于习惯和一厢情愿虚构的,而把任何给定表象直接认同为实在,是一种思维懒惰和无能的表现。对 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舱照片的质疑和对2iX)7年陕西镇平县华南虎照的质疑所体现的恰恰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批判精 神,照片只是照片,它可能是一种实在的真实表象。也可能是一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虚假表象,我们仅仅把表象理解为 一种表象,而不把它直接理解为一种实在,我们的意识就不会经常陷入错误和荒谬。 二、理论角度的逻辑追问 1.人们对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最为普遍的追问就是“当我没有感知事物时,事物存在吗?⋯‘当我们这些感知 者——人类,没有产生之前,世界存在吗?”“我作为世界中的一部分,说我的感知就是世界存在的逻辑起点,岂不是用部分 吞食全体吗”? 贝克莱的“Tobeistobeperceived”是被动式,省略了感知行为的执行者bv短语,也就是说“被感知”,究竟“被谁感 知”,贝克莱或者是有意识地省略了,这也许正是贝克莱的高明之处。反驳者“当我没有感知事物时”、“当我们这些感知者”、 “我作为世界中的一部分”,实际上都已超出了贝克莱的原意,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根本没有说过“存在就是被我感 知”.但这里的确有很多逻辑问题需要理清。关于被省略的感知主体是什么的问题,贝克莱本人有过回答:“桌子、马和书, 即使我没有感知它们时,它们也存在,那是因为其他感知者的确在感知它们。”1212&当我们把一个钱包放在枕头下面而身 在他处,无法确认枕头下面的钱包是不是真正还在那里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要么是自己回去看看,要么是打电话要自己 信得过的人去看看,否则“钱包在枕头下面”只是一种记忆信念而无法被确证为事实。贝克莱还说:“当我否认感性事物可 以外在于心智而存在的时候,我不是指我的特殊心智而是指所有的心智。”圆柏这涉及到一个主体间共同感知的问题。进 一步还使我们联想起王阳明那句著名的话“心外无物”,何谓心内?何谓心外?王阳明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 心”,于是说心外,就是说知觉之外,用西方哲学的话语说,就是语言意识之外,我们意识我们意识之外的东西,我们言说我 们无法言说的东西,本来就是一种逻辑悖论。这种知觉之外的东西被知觉,唯有可能产生在语言和知觉之间的一种间距 差,也就是间接意识和直接意识之间的间距差。别人告诉我山后有一个亭子而我在这个位置暂时还没有看见,古书记载这 里有一座城池而现在没有了,但告诉我的他人和古书的作者同样是一个感知的心智,如果把这一切作为感知主体的心智 都排除掉,则没有存在可以被言谈和意识。而我的感知对应于一个特殊感知对象,与我并在的其他感知者虽然扩大了感知 对象的范围。但相对于一个或多个有限感知者毕竟还是只能呈现出来一个有限存在,于是一个无限存在必须有一个绝对 感知者作为前提。贝克莱很严谨地做过这方面的思考:“我首先肯定存在着其他像我一样的感知者,他们和我一样拥有心 智,而且除了我和其他有限心智者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类似于我的心智的无限心智——E帝的心智121蛳。存在着一个全知 的永恒心智,它认知和理解万物。”121硒 这样的话,前面那个问题“当我们这些感知者——人类。没有产生之前,世界存在吗?”就可以在“存在就是被感知”的 语境下被言说了。我们没有产生之前的那个世界,是如何进入我们的意识和语境的?秦陵兵马俑在没有被发现之前存在 吗?兵马俑在我们发现它之前存在是在我们发现它之后被逆推出来的,就像我们发现了零星的恐龙化石,将这些化石拼凑 成为整体,再赋予它生命的想象和周围的环境,而赋予了一个先予我们感知者的恐龙世界.而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还需要 我们进一步的化石发现去修正和丰富。秦陵兵马俑的确是秦始皇的陪葬俑吗?陈景元根据很多兵马俑的迹象推断出这是 先于秦始皇的秦宣太后的陪葬俑,尽管他在和秦兵马俑的专家论战中好像失利了,但目前我们意识中的充实意向就是泥 塑的兵俑,他们的历史背景是我们附加上去的虚空意向,尽管这些附加的历史信息很可能是事实,但也很可能不是事实。 至少它们需要进一步的考据和证实。因此史前时代或者恐龙时代的境况,只能通过我们今天可以发现的考古证据去复制 出来,没有实物证据和想象复制,那个所谓的客观世界无法进入我们的视野。 感知不是一个唯我论的问题,而是主体间性的共同感知,是我与“他我”(他人)、我与“大我”(上帝)的感知互动和感知 协作问题。但从严格主体自我学的角度讲,还有一个理论问题要阐明,“大我”和“他我”是以何种方式在自我意识中显现和 构成的,“大我”是以一种先验主体的方式非直接显现的,就像看地图一样,作为一个看地图者,他已经超出了地图之外,他 看到的自己身处其中的北京或者华盛顿只是一个遥远的点,自己已经远远地超脱自身的这个点和地球,而身处太空之中 来遥看。自身已经一分为二。“他我”的呈现基本上有两条路径:第一条是胡塞尔在《笛卡尔沉思》中的思路,我们通过移情 (empathy)和对接(pairing)而在自我意识中建构一个他我;第二条路径是索科拉夫斯基(Sokoloviski)在其《现象学导论》中 所阐述的,“他我”不是作为一个对象而被我所直接感知,而是作为某个对象被我所感知时的另一个视角的感知合作者,他 和我共同完成某次感知行为。例如当我在静夜仰望明月之时,咏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和苏东坡的“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就事实上是在完成一个主体问的共同感知行为,学者引著名言,游人凭吊古迹,都是在做一种主体间 的共感行为。 2.人们质问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第二个逻辑问题是:“存在应该大于感知”,因为我们的感知是有限的,而存在 是无限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混淆了显现和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明确认为:“对希腊人来说,‘现象’并不是一个表示有缺 陷的‘存在’的贬义概念,而是认为,存在无非就是现象。”我们在此暂时先放下现象和存在的大问题,专心探讨一下贝克莱 在此使用的“感知”和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感觉”之间的差异和区别。 万方数据 第2期 高秉江: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 “知觉”(perception)和“感觉”(sensation)在哲学的语境中是有很大区别的。感觉是指纯粹感官意义上所被动接受的刺 激,而“知觉”的词典定义是:通过眼睛或者心灵去意识,用心智去理解把握(apprehendo知觉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主 体自我对感性刺激材料的逻辑统摄和意义设定,而建构完整意义对象的含义。纯粹感觉是零乱和杂多,而知觉对象是完整 和有序;感觉是纯粹材料的给予,蔽于接受刺激材料的感官局限性而不完整,而知觉借助于自我心智的整合而形成可以理 解和言谈的整体对象。因此在以康德为代表的现代主体主义哲学家那里,任何对象都是知觉对象而不是感觉对象,纯粹的 感觉对象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没有进入主体直观和知性框架的纯粹刺激材料无法成为我们的意识对象,它们被人的意 识所拒斥,沉淀在潜意识和无意识之中。能够成为我们意识对象的只有被时间空间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所整合过的意识 现象,也就是知觉意义上的对象。当然贝克莱的“知觉”还没有明确达到康德意义上的知性整合,的确有些模糊于“知觉”和 “感觉”之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贝克莱的知觉绝对不是我们日常意义上的纯粹感觉。 正因为如此,“我们没有感觉到的”和“我们没有知觉到的”就有了很明确的区别。因此我们就可以区分“事实性知觉” 和“可能性知觉”,“当下知觉”和“未来知觉”,“自我知觉”和“他人知觉”,如果我们用可能性知觉来补充事实性知觉,用未 来知觉来补充当下知觉,用他人知觉来补充自我知觉,贝克莱用知觉概念覆盖存在概念就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可言。尽管用 认识论取代存在论的确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问题,如果人要言谈一个超越自身感知的话题,唯一的是跨越自我的有限 性,这里的三种可能方法,即是用他人感知扩充自我感知,用未来感知扩充过去和当下感知,用可能性感知扩充事实性感 知,把自我由一个身体感知者提升为一个纯粹意识感知者,并趋近一个无限感知者。胡塞尔的“虚空意向”和“充实意象”互 补的理论,也正是在探讨这样的一个问题。 3.人们质问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第四个逻辑问题是:既然存在就被感知。为什么我们能设想知觉之外的存在? 尽管叔本华说:唯我论是关在攻不破的堡垒里的疯子,但人性中本能的彤而上学冲动还是在不停地追求意识之外的实存, 伟大的哲学家从来没有满足于陷入唯我论困境,前面我们提到过,康德把至今尚无人为我的意识之外的存在提供令人信 服的存在证明是人类理智的困境.波普尔认为当世界充满灾难的时候,哲学家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是 哲学的耻辱。但现代哲学的确面临着如何在意识呈现的基础上去呈现和言谈意识之外的存在问题。 我们现在描述一下“外物”,也就是说我们所谈论的外物是什么意义上的物呢?我眼前这个茶杯是外物,是指什么呢? 是说它不是我。我的手指不是外物,是说手指可以按照我的意志打字和拿茶杯,因此外物只不过是一个我的意志能否支配 它的问题,也就是说,外物只不过是一个我的意志受阻的对象。但是我的身体有时候也不听我使唤,比方麻木和疲惫,以及 力所不及,因此好像只有我的心智和思维不是外物,因为我可以毫不费力地支配我的心智,但某些逻辑数学问题让我百思 不得其解,因此逻辑和数学也有超越的外在客观性,那么只有情绪和感觉属于自我,但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我支配不了我自 己的情绪和感觉。因此从意志受阻的意义上谈论外在物似乎也行不通。而且从实践的角度上说,人的意志通过工具可以延 长自身的肢体,并在外部世界中贯穿自己的意志,那么外部世界也就不再是纯粹的外部世界。 我们谈论知觉之外的存在虽然是一种悖论,但没有被知觉之物的确能在某种意义上可能成为我们的语言和意识对 象。知觉之外的东西被知觉,唯一可能产生的前提就是在语言和知觉之间存在一种间距差,也就是说我们的语言可以跨越 知觉而提引出一种知觉之外的知觉。而问题是,完整的意识对象中那些没有直接呈现的部分是如何成为意识对象的呢?现 象学使用的是一个“置换”(displacement)概念来描述这一意识活动。比方我们在浅海作业,深海对我们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但我们的意识总会跨越浅海而指向深海,如果我们要进入深海,我们该做哪些准备?我们会把我们浅海的经验和他人关于 深海的描述以及数量推论等,通过置换的方式移植到深海中,而形成一种关于深海的可能性知觉。当我们决定派某个人去 执行某项任务时,我们会用他过去的行为状况去推知他在未来行为中的呵能状况,将我们对他的过去知觉置换成未来知 觉。而且我们的行为总是面对着将来和未知,这一置换概念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置 换即是将已感知内容移植到未感知者上去,置换是一种对换,一种重组,因此想象在其中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想象 中存在着许多虚构成分,可能性知觉和未来知觉只是一种意识的意向构造,它是需要在进一步的事实性知觉中被证实或 者被更正的,我们预期一个取得多次冠军的运动员极有可能在下一次比赛中再次取得冠军,但事实如何还需要现实感知 的验证。康德谆谆告诫我们“上帝”“世界”“灵魂”这些概念只是纯粹理念而不是现实存在,用意与此也有颇为相近的意味。 诸多虚空意向是可以通过置换的方式而在意识中被直接给予的,但也有诸多对象是不能通过置换方式而在意识中被 直接给予的,比如“存在”,我们的充实意象中没有能够对应于这个概念的东蘸,它在某种意义上只是我们已有的任何充实 意象的否定,所以存在这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具象的否定性概念,只是~种语言否定式的存在论运用,这种语言 否定式莫名其妙地在任何现实经验中找不到起源,现实世界中没有否定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存在不是最 高的类”,基督教竭力反对把上帝偶像化,因为终极存在绝对不是任何~个偶然存在的具象,黑格尔和海德格尔也正是在 这种意义上说,“存在就是无”。“存在就是无”意味着有某种语言对象不能完全通过置换的方式而被转换为充实意象,因此 我们的语言的确可以言谈某种知觉之外的存在对象.但这个对象严格地说不是现实对象。 4.人们质问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第四个逻辑问题是:“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说存在是被我们的知觉所创造的 吗?任何主体主义者都没有宣称实在世界是由自我所创建的,当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时,“思”只不过是“在”的认识论前 万方数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7卷 提,“思”最终的要寻求一个存在论的前提——上帝;当康德说“知性为世界立法”时,他的世界仅仅是指意识现象世界,康 德所要说的是:这个意识世界的有序性和统~性来源于先验主体的知性能力。贝克莱的话不过是说世界向我如此显现,我 便只能依靠这种如此显现来理解世界。世界如此显现,也就是我如此去把握这样的世界,因此显现依赖于感知主体的感知 理解功能。“我们所能看到的一个对象的所有性质只不过是我们的视觉功能所能看到的”Ill掀。而我们的视觉功能是被如此 给定的,笛卡尔把自然之光(naturallight)的照耀看成是我们一切理性思维的基本前提,而自然之光是“造物主天赋给我们 的认知能力”[21埘。我们天然地具有这样的理解能力和直观能力,我们运用这些理解和直观能力,我们却很难甚至根本没法 解释这种能力本身,就像猫头鹰黑夜中的视觉,鸽子飞回出发地的方向判断本能,在我们人类看来是无法理解的艰难,而 在它们那里就是一种被给予的本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一切逻辑前提都隐藏在被他省略掉了的by短语中,也就 是在感知者之中,就这一点而言,他和笛卡尔、康德和胡塞尔的确有诸多近似之处。 三、对“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有效质问 但“存在就是被感知”并不是完全不能从逻辑上进行诘难的。 首先,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在语言和知觉之间存在一种间距差。也就说我们的语言可以跨越知觉而提引出一种知 觉之外的知觉。在感觉中无法呈现“绝对”、“终极存在”等,却能在语言中呈现。语言可以以否定的方式呈现一些完全非感 知的意识对象:如“无限”、“不朽”、“至大无外”等。虚空意向可以被“置换”为充实意向,置换即是将已感知的内容移植到未 感知者上去,将过去的感知移植到未来感知上去,将现实感知移植到可能性感知上去。有些虚空意向是可以通过置换而被 填充为充实意象,也有一些虚空意向永远无法被置换为充实意象,例如“上帝”“存在”等,康德认为纯粹理念的内容无法在 经验中找到其相对应者,它们最多只能部分地被置换为充实意象,如“宇宙”由眼前的充实意象无限地向黑暗和空无延伸。而 这种无法被感知完全覆盖的语言意向的确町以在某种意义上超越感知而指向一个非感知的存在。贝克莱的可能回应是:感 知(percepfiOn)本身包括了语言的意指和领悟,正因为如此,语言和知觉之间存在一种间距差的反驳还是未能从根本上驳 倒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因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内在地含藏了“存在就是被领悟和意指”。 其次,在下面几个问题上,能够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辩护构成逻辑上的诘难: 一是为什么对象在感觉的杂多性和流变性中维系着自身的同一。对象的确是在感知中向我们显现,而且我们的想象 可以有一定自由度地构造虚空意向的内容,如科幻小说所描述的遥远宇宙和黑洞中的景象,以及宗教中天国和西方净土 的图景,不同的导演可以摄制出关于这些虚空意象的不同背景;而且我们的知性也的确如康德所育在整理和统摄杂多的 经验材料,而使之有序化并获得理解的意义。但有一点是我们无法否认的,对象的整体性虽然的确需要我们主体思维去整 合而使之共现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对象,但我们的意识却无法任意地拆散和联系它,我们的意识整合的确好像只是在整合 和联结某种先在于感知的实在,苹果的确是以红色、圆形、甜味、香味等向我们呈现的,我们也可能被一个远处假苹果的红 色和圆形误导为一个真苹果,进而通过手触,口尝来排除这种误解。但我们的知觉的确不能把一个青苹果构造成一个红苹 果,也无法把苹果的圆形和红色分离开来进行感知。洛克已经看出这个问题,我们无法想象红色、圆形、香味等凭空漂浮在 空中,于是我们不得不假定某种基质在维系着这些感知内容,因此不同感知性质以某种固定的方式所维系的整体对象,势 必有某种我们虽然未能感知但我们却无法彻底否认的实体在维系着对象的统一恒定性。 二是为什么随后的知觉可以更正先前的知觉。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的知觉似乎不是一个全然主体性的东西,知 觉似乎在被一个对象性的实在所维系,因为我们遥远的知觉会被近切的知觉所更正,我们的知觉似乎在接近一个先于我 们知觉的实在,康德的外知觉和物自体。其实就是在指称这种意识现象,胡塞尔也只是悬置和加括号,从没有在终极意义 上否定终极存在。索科拉夫斯基坚定认为现象学的悬置从没有从存在论意义上否定任何东西,悬置只是一种认知态度的 改变,也就是把意识现象只作为意识现象看待。 三是知觉自身是非完善性的,知觉自身是非自足的和未能自我解释和自我辩护的,正是循着这条思路,安瑟伦在意识 的尽头寻找到了某种非意识的存在和意识的支撑者,康德也是循着这条思路寻求到了物自体,海德格尔以同样的方式寻 求到了存在和神。哲学不能像神学一样独断某种终极存在,它必须关注存在如何被言说和显现,但哲学绝对不能仅仅只是 关注言说和显现,否则哲学就成了逻辑学和语言学。哲学出于人性的有限性不得不从自我意识和语言开始,哲学也出于人 性深处的形而上学本能不得不关注终极存在,或许后者更能体现出人性的厚重和相关于神性的人的神圣性和尊严性。 [参考文献】 【1】Stumpf.SoeratestoSatire[M].NewYork:2003. 【2】Descartes.ThephilosophicalworksofDescartes[M].Cambridge,1970 [责任编辑:朱建堂] 万方数据
/
本文档为【从现象学看存在就是被感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