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南海子的历史沿革

南海子的历史沿革

2011-10-17 5页 pdf 332KB 8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3652

暂无简介

举报
南海子的历史沿革 李 丙 鑫 文史纵横 一 0t { 南海子之所以成为三代封建王朝的皇家苑囿,有 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北方的 几支少数民族的兴起有直接关系。而且,它是在北京 逐渐发展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封 建帝王的娱乐和狩猎活动的需要,而逐渐演变成封建 帝王的一座皇家苑囿的。 南海子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辽代。中世纪初,西辽 河上游的一支少数民族——契丹族崛起,建立了大辽 王朝。继而举兵南下,于辽会同元年(938年)得燕云 十六州。为了巩固政权,继续南侵,辽改幽都...
南海子的历史沿革
李 丙 鑫 文史纵横 一 0t { 南海子之所以成为三代封建王朝的皇家苑囿,有 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北方的 几支少数民族的兴起有直接关系。而且,它是在北京 逐渐发展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封 建帝王的娱乐和狩猎活动的需要,而逐渐演变成封建 帝王的一座皇家苑囿的。 南海子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辽代。中世纪初,西辽 河上游的一支少数民族——契丹族崛起,建立了大辽 王朝。继而举兵南下,于辽会同元年(938年)得燕云 十六州。为了巩固政权,继续南侵,辽改幽都城为南 京,为辽代陪都之一。后亦称燕京 (即今北京)。契丹是 源于东胡鲜卑族的一支游牧民族,素善骑射,以游牧、 狩猎和捕鱼为业。辽代帝王每年春夏秋冬多在外巡 幸、游猎,众臣僚随往,以便随时召集商议军政大事。 辽代这种游猎活动称为“捺钵”。《辽史·营卫志》载: “辽国尽有大漠,侵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 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 所,谓之‘捺钵’。”辽定南京为陪都之后,南京郊外一 清康熙南巡图第一卷中的南苑北大红门 (引自 清代宫廷绘画》故宫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出版 1992年 4月第一版) 19 2006年第1期 南淄孚的历史沿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史纵横 ■—■■■■■●●—■ 带便新辟为帝王“春捺钵”的理想场所。但当时游猎的 主要场所不在今南海子一带,而在今通州区张家湾以 南的大片湖沼地,时称延芳淀。《辽史·地理志》载:“辽 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 鹜所聚,夏秋多菱芡。”如此巨大的湖沼栖息着天鹅、 大雁、野鸭及各种水禽,为帝王游猎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理想之地。据史载,辽代南京附近的游猎场所除了 上述的延芳淀以外,还包括燕京城南郊、潞县(今通州 区)、-都阴县(今通州区境内都县)南部的德仁务等地。 继辽之后,活跃在松花江一带的游牧民族——女 真族崛起,公元 1115年,阿骨打建国称帝,国号金。金 灭辽后,于金贞元元年 (1153年)迁都燕京,以“燕乃 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将燕京改名中都。金主完 颜亮为了满足 自己的游猎需要,下令严禁百姓在中都 附近捕射獐兔,而他却经常率近侍猎于南郊。金章宗 在位时,将中都近郊划分为若干围场 “分拨诸王射 猎”。并且在中都城南修建了一座行宫,每年春季到这 一 带进行捕猎鹅雁、网鱼等狩猎活动,时称“春水”。金 承安三年 (1198年)春 , 将这座行宫命名为建春 宫。金朝统治者为捕猎需 要,还设鹰坊,设鹰户饲 养名雕海东青,专门供帝 王渔猎之用。史载,金章 宗经 如建春宫春水”, 到中都城南狩猎,有时为 追捕猎物,曾到达今大兴 区黄村镇南部天宫院一 带。由此也可以说明,金 代时中都城南郊 已成为 封建帝王狩猎的重要场 所。“围场’’之设,即为古 代北京地区最早的皇家 苑囿的雏形。 20 2006年第l期 13世纪初,我国北方的又一支游牧民族——蒙 古族 日趋强盛。蒙古成吉思汗十年 (1215年),蒙古骑 兵攻克金中都后,焚掠北去。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 中都旧城东北营建新城,至元九年 (1272年)改中都 为大都。由于蒙古族历来重视骑射,在大都 (今北京 城)南郊湖沼处多设野猎之地。当时,由于古永定河主 流已经南移,地表径流的变迁也极大地改变了古代北 京地区东南部的自然景观。辽代时广阔的延芳淀已逐 渐干涸,缩小为几处小的湖泊沼泽。这些湖沼与大都 城南郊的湖沼都被称为“飞放泊”。如马家庄飞放泊、 南新庄飞放泊、柳林海子飞放泊等等。今南海子附近 的湖沼则被叫做下马飞放泊。所谓“飞放”,是指在湖 沼纵放鹰雕、海东青捕杀鹅雁的狩猎活动。它源于辽 代的“春捺钵”、金代的“春水”。《辽史》载:“国主春猎, 卫士皆衣墨绿,各持连锤、鹰食、刺鹅锥,列水次,相去 五七步,上风击鼓,惊鹅稍离水面,国主亲放海东青鹘 擒之。鹅坠,恐鹘力不胜,在列者以佩锥刺鹅,急取其 脑饲鹘。得头鹅者,例赏银绢。’’继而举行“头鹅宴”,饮 清康熙《大兴县志》南海子及城南里社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酒以助猎兴。这种活动延续至元代更为盛行。今南海 子一带湖沼因距大都城较近,与其它飞放泊相比,可 谓近水楼台,略胜一筹。骑马出大都城,只消片刻即 到,故名下马飞放泊,“盖言其近也”。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年)“立上林署,秩从七品。”至大元年(1308年) 立鹰坊为仁虞院。又在下马飞放泊筑晾鹰台,建幄殿。 “城南二十里有囿,日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海中殿 ,瓦为之。日幄殿者,猎而幄焉尔,不可以数至而宿处 也。殿旁晾鹰台,鹰扑逐以汗,而劳之,犯霜雨露以濡, 而煦之也。台临三海子,水泱泱,雨而潦,则旁四淫,筑 七十二桥以渡,元旧也”(见明《帝京景物略》)。可见, 经过一番营建,下马飞放泊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元大 都城南供元朝统治者游猎飞放的一处苑囿。 元朝灭亡后,下马飞放泊曾一度荒废。明永乐五 年 (1407年)三月,明成祖朱棣诏改元上林署为上林 苑监。永乐十二年 (1414年)又下令扩充元下马飞放 泊。四周筑土墙,辟四门,即北大红门,南大红门,东红 门,西红门。“南海子在京城南十二里,旧为下马飞放 泊,内有按鹰台。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 千六百六十丈。中有海子三。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 南海子”(见《明一统志》)。继明成祖朱棣之后一百多 年间,明代诸帝在南海子内大兴土木,先后修筑了旧 衙门提督官署、新衙门提督官署以及关帝庙、灵通庙、 镇国观音寺等建筑。并按照二十四节气修建了二十四 园,派千余名海户放养和守护苑中禽兽。明成祖迁都 北京后,每年都要在南海子里进行大规模的狩猎和练 兵活动。“每猎则海户合围,纵骑士驰射于中,所以训 武也”(见((可斋笔记》)。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世 宗等皇帝也都经常出猎于此。经过明代历朝的多次营 建修缮,南海子已经成为北京南郊著名的皇家苑囿。 苑内百草绿缛,群卉芳菲;禽兽鱼鳖,丰殖繁育;麇鹿 黄羊,出没其间。每到秋季,晴云碧树,果红叶黄,别有 一 番特色。因此,有‘南囿秋风”之美誉,被称为燕京十 景之一。明朝隆庆年间南海子因年久失修,日渐衰落, “榛莽沮洳,宫幄不治”(见明《帝京景物略)))。有诗日: “城南海子四十里,大狩禽物此中是。树木环植周以 垣,日获雉兔奉至尊。内官监守但坐看,四垣崩圮禽物 散。树木斫卖雉兔空,白日劫盗藏其中”(见明戴九玄 ((南海子》诗)。明代后期的南海子已是墙倒兽散,盗匪 出没的一派凄凉景象。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南海子重新受到封建帝王的 重视,把南海子做为皇家苑囿重加修葺。并改称南苑。 “南苑,即南海子,在永定门外。元时为飞放泊,明永乐 时复增广其地,周垣百二十里。我朝因之,设海户一千 六百,人各给地二十四亩。春搜冬狩,以时讲武。恭遇 大阅,则肃陈兵旅于此”(见《日下旧闻考》)。清初在明 代海子墙的基础上增高加固,在明代 4座海子门的基 础上,按帝 ‘九五”之尊,新辟 5门,连同原来的4座 海子门共 9座。“南苑缭垣为门凡九。正南日南红门, 东南日回城门,西南日黄村门,正北日大红门,稍东日 小红门,正东日东红门,东北日双桥门,正西日西红 门,西北日镇国寺门”(出处同上)。这些名称一直保留 到今天。清乾隆年间,又将原来的土海子墙改建为砖 墙,并增辟了 l3座角门。门外多住海户,故南海子一 带海户屯众多。自顺治到乾隆年间,先后在南海子内 修建了4所行宫和十多处庙宇。有旧衙门行宫、新衙 门行宫、南红门行宫、团河行宫以及德寿寺、永慕寺、 宁佑庙、元灵宫等。经过数十年精心营建,南海子中湖 沼如镜,林木葱茏,百鸟翔集,鹿鸣双柳,虎啸鹰台,一 派生机,与北京西北郊的“三山五园”遥相辉映。 有清一代,南苑不仅作为封建帝王游猎之所,而 且是经常举行盛大阅兵活动的地方。“顺治十三年 (1656年),定三岁一举,著为令”(见《清史稿·礼志· 吉礼·大阅》)。清朝皇帝在南苑举行阅兵的主要地点 在西红门内杀虎台和南大红门北面的晾鹰台两处。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整饬武备,以御外侮, 清政府增设神机营;清同治十二年 (1873年)在南苑 旧衙门行宫北面建“营盘二十二座,瓦房五十九间,灰 21 2006年第1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瘦纵横 ■●■■■盘 爨%} 房七百十三间,土房三千六百四十六间,营门四十六 座,濠墙四千四百二十四丈”(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卷一千一百六十六)。神机营分为左翼、右翼、中营,共 驻扎官兵 14000余人。清光绪年间神机营有马、步队 25营。虽然 ‘威远”、“震宇”等响亮名称,但因朝政 腐败,武备不修,已是虚应故事,不堪一击。清光绪二 十六年 (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 也遭到侵略军的洗劫。行宫寺庙被焚毁,鸟兽尽被射 杀;在战乱中,在南苑中囿养的我国最后一群珍贵的 麇鹿(俗称四不象)也被抢掠一空,流落异国他乡。从 此,南苑这座有 600多年历史的皇家苑囿便一蹶不 振,日趋萧条。 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清政府在帝国主义 侵略军武力威胁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国库空虚,内外交困。清政府已无力再恢复南苑这座 皇家禁苑,成立了南苑督办垦务局,于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六月二十三日将南苑内闲旷地亩招佃垦荒 认种,以广生计。于是清宫太监、显贵、地主、商人蜂拥 而至,圈占地亩,在南苑相继建起数十座封建地主庄 园。他们雇佣了大批河北、山东等地贫苦农民为其耕 耘播种,从此南苑开始出现了大批村落。清光绪三十 一 年 (1905年),袁世凯利用清政府设立练兵处的机 会,将北洋陆军第六镇派驻南苑,在今南苑镇南修筑 驻兵营房,驻有第六镇二十一标、二十二标、二十三 标、二十四标、马标、炮标各三营及辎重营、工程营、执 法处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己未练兵处 奏:陆军第六镇驻扎南苑,应派拨兵队宿卫禁门并协 巡地面,请安设小铁道以利师行。报可”(见《光绪实 录》)。于是修筑了京苑轻便铁道,有诗云:“一六森严 两镇兵,分屯两苑卫神京。往来南苑尤称便,军用火车 已畅行”(见《清代北京竹枝词》)。如此,南苑又成为清 朝末年北京城南的一座屯兵重地。京苑轻便铁道的修 筑,对于后来南苑镇地区的开发和建设起了很大的促 进作用。 22 2006年第1期 清朝末年,今南苑镇一带只有一些零散的住户, 尚未形成村镇。北洋陆军第六镇在南苑驻扎期间,修 筑了营房、壕墙,开辟了营门6座,今南苑镇一带有大 营门(原名柳营门)、二营门、三营门等地名,当源于 此。为了满足第六镇官兵的生活需要,在营兵驻地北 面开始出现一些茶馆、饭馆、澡堂等生活服务设施,以 后逐渐发展成几条街道,即营市街、粮食市、带子市、 柴禾市等,形成了南苑镇的雏形。当时,这一带叫做万 字地,一说作蔓子草地。辛亥革命以后,随着南苑镇的 发展,万字地旧名逐步被南苑取代,南苑才不再是清 朝皇家苑囿的专称,而作为一个村镇名称出现在北京 地图上。 据《中国现代交通史》记载,“民国二年九月,北京 政府向法国购来‘高德隆’式四十马力、五十马力、八 十马力飞机共十二架,以及工厂应用各种器具,建成 南苑航空学校,隶于参谋本部,以秦国镛为校长。”这 是我国有航空学校及修理厂之始。据 1913年北京陆 军测量局测绘的“万字地”幅地形图资料,南苑航空学 校位于南苑陆军驻扎所西南隅。“参谋本部领到专款 六万元,在北京南苑的营房以南,练兵操场以西,建筑 航空学校一所,包括用房百余间,停机棚厂和修理飞 机的工厂各一座,并将原来练兵的操场加以扩建,作 为练习飞行的起落场”(见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 史资料选编》3册第十辑)。1916年 9月,南苑航空学 校飞机演习飞行,由北京乘火车到南苑参观的多达 30000人。1921年 4月 2日,航空署在南苑又创办了 空中飞行游览活动,更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南苑有 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基地,又有京苑轻便铁道与北京相 通,使南苑的战略地位 日显重要,已经成为北京城南 重要门户。 民国初期,拱卫军、奉军、定国军等军阀部队先后 在南苑驻防,给南苑地区人民带来极大灾难。1922年 l0月,冯玉祥将军调任北京陆军检阅使,率部驻扎在 南苑,在南苑组成陆军检阅使署。冯玉祥将军的旧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冯玉祥将军南苑陆军检阅使署 即在今南苑镇荷塘街 l3号,当地俗称“冯公馆”。这时 期南苑人口已增多,市面也逐渐繁华,已经初步形成 了南苑旧镇街道格局。“(南苑)市肆亦渐繁盛,俨然城 南一大镇也”(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 7月 28日 出动飞机数十架向驻扎在南苑营房的二十九军轮番 轰炸,我守军在日军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二十 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勇赴国难,一三二师师长赵登 禹将军率师北向突围,在南苑镇北皇亭子附近复遭敌 机扫射,壮烈殉国。北平(今北京)失守后,1937年 9 月敌伪组织将大兴县政府由北大红门迁至南苑镇营 市街 (今新华路南苑旅店)。1940年 7月 1日大兴县 隶属伪“河北省燕京道署”,南苑镇是伪大兴县政府驻 地,是当时伪大兴县的行政管理中心。敌伪统治期间, 为了镇压我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先后修筑了永定门至 南苑、丰台至南苑的砂砾混凝土公路,扩建了南苑飞 机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大兴县政府仍驻南 苑镇,下辖南苑区等 6区。南苑区下辖南苑镇及北大 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苑镇, 文史纵横 罐 籍}l轻 #彝 磅 红门、团河、鹿圈、四海 庄四个乡,共有 5877 户,32256人。南苑镇内 有商会 、水会,有永兴 和、同厚裕等商号,有 忠厚居、华宾楼等饭 庄。“南苑镇设有商业 电话局,各殷实商号、 机关团体均有装设,并 有电报局,一切交通通 讯颇称便利”(见《河北 省大兴县地图·地理志 略》)。 1948年 l2月中国 从此南苑镇获得了新生。 1948年底南苑镇隶属大兴县人民政府南苑区。1949 年 3月划属北平市 23区,南苑镇为23区区政府驻 地。1949年 7月与 l5区合并为 l4区,1950年 8月改 称 ll区,1952年 6月改为南苑区;其间南苑镇均为 区政府驻地。1954年 6月南苑镇政府改为南苑镇办 事处,1958年 5月 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兴县和 南苑区,合并成立大兴区。原南苑区的槐房乡和南苑 镇、大红门、东铁匠营、右安门 4个办事处并入丰台 区。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如今,经过 50多年的建设,南 苑镇已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首都南郊。南苑镇西侧的 大泡子,又称苇塘泡子,原来是清朝皇家苑囿中的一 处淀泊,1979年后在其西岸修建了南苑公园。公园内 芳草如茵,垂柳婆娑,清幽秀美;里面还修建了凉亭、 曲桥、儿童游艺机等,每日晨昏,游人络绎不绝。昔日 的皇家禁苑,如今已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娱乐休憩的场 所。 (本文图片均为李丙鑫搜集、摄影) 2006年第1期 23雷! 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南海子的历史沿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