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区分

2019-02-03 6页 doc 19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区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区分 本文引用自shengge《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区分》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不同 1. 为什么需要区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 教师在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既可能是品德问题,也可能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比如同样是偷东西,有时是品德问题,有时则是心理健康问题。一位住校女生偷了同宿舍同学的钱去买手机,我们说这是品德问题。一位住校男生多次偷女同学胸罩,我们判断这很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还有心理性质与品德性质混在一起的问题,这一类问题更加复杂。...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区分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区分 本文引用自shengge《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区分》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不同 1. 为什么需要区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 教师在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既可能是品德问题,也可能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比如同样是偷东西,有时是品德问题,有时则是心理健康问题。一位住校女生偷了同宿舍同学的钱去买手机,我们说这是品德问题。一位住校男生多次偷女同学胸罩,我们判断这很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还有心理性质与品德性质混在一起的问题,这一类问题更加复杂。 分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属于心理健康方面还是属于品德方面,有助于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反过来,分不清这两类问题,会导致处理失当,不仅空费力气,而且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有一个生因为有多动症,所以上课不遵守纪律,教师错误地判断为该生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破坏集体,有意为难教师,于是对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给予一定惩罚,结果反而强化了该生原来的多动行为。又如,一个中学生有抑郁症倾向,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卑自责,感到活着没有意思,但是,这位忧郁症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思维障碍,可以坚持学习,生活上可以自理。由于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于是以为这种学生是闹情绪、对现实不满,思想有问题或者人生观有问题。相应地,他对这位学生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费时费力,却不见一点效果,甚至有反作用。 上述两个例子所发生的混淆,属于心理问题品德化。把心理健康问题品德化一部分来自缺少心理学知识,一部分来自陈旧的教育理念。不难看到,碰到心理健康问题扣上品德的大帽子,对学生是很不公平的,非但不能解决学生已经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很难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反而有可能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 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个中学教师反映过如下情况,“班里有一个学生,在听说过人格分裂的词之后,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到了借口。他每次犯了错误之后假装全部忘记,并声称自己被‘宾斌’——即他给自己的所谓第二人格起的名字——所控制了,自己没有任何印象。”这位教师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发现了真实问题所在。但若这位教师没有能力分辨品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任随学生将品德问题归为心理健康问题,其结果就只会纵容学生的错误,使学生逃避责任和惩罚,其错误则得不到纠正。在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中的描述的一个孩子也是这样,他打着精神病的旗号,做出各种不良行为。 以上两例中的情况,属于品德问题心理化。品德问题心理化的弊病也是明显的,明明是学生有不良的习惯或嗜好,甚至有品德缺陷,却躲在“心理问题”的挡箭牌后面,放任自己的坏毛病而不改正,反倒要求得到别人的理解。如果教师不具备识别能力,及时揭开事情的真相,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不能得到制止,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为触犯刑法的法律问题。 总之,无论心理健康问题品德化,还是品德问题心理化,都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都不利于学生未来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不过总的来说,品德问题心理化不那么常见,我们需要重视这个方面,主要是防范性的。 2.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典型的品德问题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例如,某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若是根据学生守则的要求,一贯诚实坦白、明辨是非、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我们便说这个学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特征是符合道德(学生守则)要求的(俞国良2004)。 以下情况通常属于品德问题:有意破坏班级纪律,借打闹故意伤害同学,损人利己,倚仗自己的个高,力气大,欺负弱小同学,欺负女同学,将自己的鼻涕涂于前桌同学的头发上,当监考教师发现看周围同学的后,用很难听的话漫骂教师,等等。对学校教育而言,面临着一个最重要的品德问题是作弊,这几乎肯定是品德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 以下情况通常属于心理健康问题:在人际交往上处处防备别人,易被激惹,时时处于攻击状态,别的同学笑,就觉得是在笑自己,于是就冲那个同学吵;在性格上有些不良倾向,或自卑、或冷漠,苛求完美;在认知上看问题偏激,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教师批评几句就想跳楼,当不上班干部就想自杀;在学习上,考试焦虑,一到考试,脑子里就出现杂七杂八的怪念头:我的笔不好用,怎么写的字这么难看?这个题目是否出错了,怎么读了三遍还不懂。等等。 3.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交织 学生中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的。而且,有时候心理健康问题会引致品德问题,反过来,品德问题也可能引致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些情况下,教师要注意避免把同时混杂着心理健康问题和品德问题的行为简单归结为某一单一因素。 北京青年报上曾提供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品德问题的一个实例:有一个学生,从小曾连续受过伤害,于是对周围人极不信任,觉得世界很黑暗,形成了对世界消极的、敌视的歪曲的认知图式。上学后她学习很好,也很有能力,还是个班干部。她会主动帮别的同学打水喝,但是同时她又会偷偷往里吐口水,结果被学生们发现,她们表示大为不解。又如,新华社电:“因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畸形心理,12岁女孩在村内先后纵火40余起。”(北京青年报,06-1-9) 品德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实例:有个女生她经常偷班里同学的东西,这次又发展为偷别人的手机,然后给卖掉了,她的偷窃行为已成为了一种习惯,发展到不偷手机不舒服,恋上偷手机的行为了。 同时既有心理又有品德的问题的典型莫属闻名的马加爵案了。马加爵既是一个极端心理缺陷、又有极端品德缺陷的特例。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化学院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自己的宿舍内连杀四名一起学习生活了四年的大学同窗,被绳之以法。 马加爵尽管学习很好,但是自以为是,惟我独尊,极端自私,不知何为自我约束或遵纪守法;因为一点点小事去算计他人,甚至精心策划谋杀过程,他在品德方面的问题,恐怕无大异议。 但是,马加爵同时也明显有心理缺陷。专家们分析,使马加爵犯罪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于他强烈的极压抑的情绪特点,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报道上如此描述马加爵:他比较内向,不太和人交往,内心情感体验细腻,但不擅长通过言语表达,高度压抑,一旦做出情感情绪反应就相当强烈,与引起这一情感、情绪的诱因完全不成比例。在连杀四人被抓获后,他谈到犯罪动机时,竟然仍一直强调:“我打牌没有作弊,是邵瑞杰在冤枉我!”。他性格上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谈论任何事情时都以“我”为主题词,“我”的出现频率极高。他从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这种性格缺陷特征是许多犯罪人所共有的心理特征之一。 二、区分参考 心理健康问题和品德问题的区分虽然重要,但在现实中教师经常不能做出适当的区分。两者经常难以区分,这有很多原因。 一个原因是部分教师欠缺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同时教育观念陈旧,碰到问题就不假思索地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 另一个原因是几类问题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交和联系,有时在心理健康问题和品德问题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有时混杂着这两类性质的问题,加以识别的确有难度。宽泛意义上的心理问题则有时是心理障碍问题,有时则是心理发展上的问题。换言之,如上部分所说,除了品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身上还可能出现其他性质的问题。 最后,几种问题的区分标准具有相对性。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标准就不一样,例如,同性恋倾向,在有的时代、社会被认作是品德问题,在有的时代、社会被认作是心理健康问题,在有的时代、社会则被视为正常。因此,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师的判断也不一样,甲说是品德问题,乙说是心理健康问题,丙认为根本没有问题。 区分品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对性和可变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相反,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建立多数人认同的相对客观的标准,使得在问题出现时,我们的判断有据可依。下面我们尝试提出一些初步的标准,希望引发进一步的探讨。 1.品德不良行为求取实际利益,有明确的行为目的 品德不良行为有明显的利益动机,这类行为不仅一般地违背公共行为标准,而且同时达到了利己的目的。心理健康问题所引发的偷窃固然也违背公共行为标准,但偷窃者并没有明显的利益动机,他偷来的东西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或当作商品交换,甚至还可能偷来以后就把偷到的东西扔掉。有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行为可以说是无目的、无动机的。 同是偷窃行为,品德不良的偷窃是以获利为目的的,出于这一目的,只要可能,偷窃者总是会偷最值钱的东西。对比来看,有心理疾患的偷窃癖却并不在意偷到的东西如何值钱。他所追求的只是心理满足,在偷窃行为过程中有释放感和满足感。 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都会影响他人。但是,有无目的和动机是它们的区分。如果有明确的犯罪动机,那就是犯罪;如果找不到任何犯罪动机,没有任何理由,那就被认为是心理行为异常。比如当你接到骚扰电话、危害到你的正常生活时,你首先是气愤,接着就会想,这是为什么?当你从自身找不到任何缘由时,你一定会判断,“对方的精神肯定有了毛病!”。 此外,还有一类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行为客观上对别人无大害,受到伤害的倒是行为者本人,如一个具有洁癖的强迫症倾向的学生,不断地洗涤,不但耽误了工作效率、浪费了时间、洗坏了皮肤,而且,洗涤暂短的满足却导致了他自己更强的焦虑。 2.很多出于心理健康问题的不良行为具有强迫性 几个同学聚会,玩得高兴了,到了半夜也不睡觉,在宿舍里大呼小叫,吵得满楼道其他宿舍的学生都无法入睡,这是缺少公德的行为。有的人每天夜里不出来在楼道走几圈,就无法回到床上入睡,这个人的古怪行为很难自控,是由“偏执、强迫”特征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 通常,偷窃是品德不良行为,出于获利的目的,偷窃者自己只要愿意,就可以不去偷窃。偷窃癖患者则相反,他甚至知道不应该去偷,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偷窃,而是内心有一种想偷的顽固的冲动,自己无法控制。这种偷窃冲动有一定的周期,当冲动的紧张度升到一定程度,偷窃行动即带来满足。偷完之后会后悔,却又重复去做。
/
本文档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品德问题的区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