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8Unit3阅读教学案例反思反思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对策

2019-01-18 2页 doc 2MB 4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8Unit3阅读教学案例反思反思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对策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稿件 (适用于“教学研究”栏目) 文稿中文标题: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 3 阅读教学案例反思 作者姓名: 张茹芳 工作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 通讯地址: 南京市长江路碑亭巷51号 邮编: 210018 联系电话: 13915948896 E-mail地址: 405760569@qq.com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 3 阅读教学案例反思 南京市第九中学 张茹芳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本文结合阅读教学...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8Unit3阅读教学案例反思反思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对策
外语教学(中学篇)稿件 (适用于“教学研究”栏目) 文稿中文标题: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 3 阅读教学案例反思 作者姓名: 张茹芳 工作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 通讯地址: 南京市长江路碑亭巷51号 邮编: 210018 联系电话: 13915948896 E-mail地址: 405760569@qq.com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 3 阅读教学案例反思 南京市第九中学 张茹芳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结合阅读教学案例,反思了阅读设计过程中的困惑和对策,指出了教师应运用多种方式实施阅读过程教学,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阅读策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反思,线路图,图片,情感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 (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学生学习外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英语教学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阅读课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英语阅读教学通常运用五种主要策略,它们是精读、泛读、略读、找读和评读。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略读(skimming),即通过快速阅读寻找文章的主线,在脑中建构文章的大意。二是找读(scanning),即通过阅读获取具体信息。Grabe (2001) 强调理解文章、在阅读中学习、进行批评性阅读和综合处理文章信息的基础是快速准确地识别词汇,流畅处理词汇、句子和篇章线索。笔者以其为指导思想,优化教学设计,进行《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第八模块第三单元Reading: Visiting the masters教学,获得了良好的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话题是“拜访艺术大师”,主题是与名画相关的一次“艺术之旅”,内容是通过一位中国学生李明向好友杨彦写电子邮件,介绍其一行人访问欧洲数家著名艺术博物馆、五位著名著名画家及其作品。文章选材好,但过于繁杂的信息交错分散在文中,它介绍李明一行人欧洲旅行经历,所到城市和博物馆,五位画家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内容和价值,李明一行人对名画的欣赏,还有李明与杨彦之间客套寒暄等。若按文章所呈现的内容面面俱到进行教学,在一节课内笔者无法完成教材安排的所有任务,学生无法厘清文章要点。笔者深入研读文章后,决定教学设计紧扣五位画家及其作品,帮助学生运用多样化阅读策略,获取文章主线,理解文章主要细节、培养学生欣赏名画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下面,笔者选取三个核心案例片段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困惑和对策。 二、反思本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对策 (这里的一小段已经删除,调整到上文) 1.[案例一] 用路线图成功地化解教学的难点 问题:这篇文章的主线是什么? 困难: 课本上A部分有3个问题,它们是(1)Which countries has Li Ming visited on his trip? (2)How many days did they spend in Paris? (3)Where are they going next? 。针对本文主线(五位画家及其主要作品介绍),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仅仅打了个擦边球,因为第一个问题“李明旅行中访问了哪些国家?”和第三个问题“他们接下来去哪里?”与李明访问的“五位画家”有关,但学生只要根据文章第5行信息We started in Spain,第13行信息After visiting Spain, we flew to Paris和第1行信息Here I am in Amsterdam回答这两个问题,可以完全忽视画家及其作品,从而忽略文章的主线。第二个问题 “他们在巴黎呆多少天?”是个细节题,学生根据文章第15行信息During our four days in Paris,无需关注文章主线就能回答此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运用略读(skimming)技能,第一遍阅读文章,大脑里难以形成本文的主线,怎么办? 对策:“对于难度中等的阅读材料,第一遍阅读的目的是要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王媛,2009)。此外,杨贤栋(2009)指出学生在归纳文章主旨大意方面的技能较弱。因此,不拘泥于教材,重设有效问题帮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掌握文章主线即主旨大意很有必要,有助于学生掌握“归纳材料主旨大意”的阅读策略。笔者反复阅读文章,决定保留A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删除第二个问题。另外设计了两个问题。因此,课堂呈现的问题依次是(1)Which countries has Li Ming visited on his trip? (2)Which museums has Li Ming been to? (3)Where are they going next? (4)Can you name the masters Li Ming has mentioned in this e-mail? 利用A部分的第一和第三个问题作为新设计的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铺垫。回答这四个问题,学生不仅需要获取李明所去国家,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获取李明所访问的博物馆、画家的信息,这些是构成本文的主线。 虽然语言能引发学生形象思考,脑中能产生图画,但学生阅读的是新授课的英语文章,理解文章本身就费力,把握全文主线则更难。同时,教师仅提供这四个问题,生动性及趣味性都欠缺。于是,笔者聚焦文章中的李明欧洲之行的路线,运用路线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如左下图所示)。##上首先呈现网上查找到的较清楚的欧洲地图。当问第一个问题时,根据学生的回答PPT上依次出现李明所到的国家(Spain, France, Holland / the Netherlands),用红色五角星在地图上标注出李明所到城市的位置。接着,问学生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并把答案(The Picasso Museum in Málaga; the Louvre Museum and the Musée d’Orsay in Paris; the Van Gogh Museum in Amsterdam. Another museum in Amsterdam.)呈现在PPT上。最后,笔者问学生第四个问题,一边听取学生回答,一边快速将答案(Pablo Picasso, Leonardo da Vinci, Claude Monet, Van Gogh and Rembrandt.)写在黑板上,并教会全体学生正确朗读。因为一张PPT上呈现内容有限,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李明参观博物馆,了解画家们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全体学生熟知这五位画家的名字很有必要。 教学效果:PPT上呈现的路线图和答案把课文中分散的相关信息集中到一个画面,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建构知识和征知识。运用线路图有利于学生把握语篇的主要信息和框架结构,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为下一步纵深而又系统的理解提供了保障,很好地化解了教学难点。 2.[案例二] 用图片吸引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理解细节 问题:怎样快乐而高效地完成细节理解? 困难:最常用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的方法就是教师不断地用含有what, how, when, why等特殊疑问词的问题提问学生。因为该课文章长,信息繁杂,教师必须设计很多问题才能覆盖全部信息。那样,教师和学生必将在“问与答”中“死”去。 对策:阅读课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笔者反复琢磨和比较作者是如何介绍五位画家及其作品的。英语的谚语“一图道千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启发笔者有必要呈现五位画家的肖像及其作品。这些图片可以作为语言的载体,但必须运用多种设计才能让学生持续保持专注力。根据文章提供各画家信息量的不同,笔者决定在获取第一位画家Pablo Picasso的信息时,借助概念图(如左上图所示),运用“问与答”的形式。即在PPT上给出部分关键词(Málaga, birthplace, number of his works, painting styles等),再根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信息。 (1)What did Li Ming think about Málaga? (He thinks Málaga is a lovely city and that the architecture there is beautiful. ) (2)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house where Picasso was born? (It is now a museum full of his art. ) (3)How many pieces of art did Picasso produce? (20,000 pieces of art. ) (4)Picasso developed different styles of painting, including cubism. What is cubism? (Cubism is a type of art that represents things as geometric shapes. ) (5)Besides being a painter, what did Picasso do? (Besides being a painter, he was a sculptor, a photographer, and he drew pictures for books. ) 在获取第二位画家Leonardo da Vinci的信息时,笔者运用“True / False”形式。 (1)Li Ming thought visiting the Louvre Museum would be boring. Therefore, they didn’t stay there long. (F) ( However, it wasn’t. They spent one whole day there. ) (2)Mona Lisa is a picture of a lady with dark hair and a mysterious smile. (T) (3)The Louvre Museum has not only da Vinci’s works but also over 6,000 other European paintings of the 13th century and the 19th century. (F) (ranging from the 13th century to the 19th century. ) 在获取第三位画家Claude Monet的信息时,笔者运用根据课文改编的留有空格的小短文让学生填词。填词前,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他耗时长达12年、临终前才完成的最著名的油画《睡莲》,并向学生介绍课外知识“Monet四十多岁后搬迁到巴黎附近的乡村,从此“生活”在睡莲的世界里”。改编的短文连同答案只有91个单词(The Musée d’Orsay in Paris keeps modern paintings, including Claude Monet’s works. Monet, a ________ painte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painters in the world. He ________ between 1840 and 1926. He loved to paint lotus flowers so much that he built a ________ with hundreds of lotus plants ________ on the surface of a pond. He called his garden “My paradise”. Painting lotus flowers made him feel ________ and people forget the stress of daily life when looking at his paintings of lotus flowers. (French; lived; garden; floating; peaceful),空格部分所填的词均出自课文,但增添了精彩内容(He called his garden “My paradise”. 和…people forget the stress of daily life when looking at his paintings of lotus flowers.),使短文充实、流畅、生动,更具人文情怀。 在获取第四位画家Van Gogh的信息时,笔者让学生根据PPT上呈现的其作品“Sunflowers,Starry Night,The Potato Eaters” (如左图所示)做Pair work,两人一组,进行生生互动活动,形式不限。大多数学生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他们的问题有基本信息题(1)What did van Gogh paint? (2)How many paintings and drawings did van Gogh produce? (3)Will you please name some of his famous paintings? (4)What styles did he use to paint?等;也有深层次的思考题(5)How could he produce so many works?(6)Why could he produce The Potato Eaters?等。 在获取第五位画家Rembrandt的信息时,除了问他的代表作外,笔者让学生讨论李明要去的另一家博物馆是哪家博物馆。 教学效果:课堂上,呈现的五位画家的肖像及其作品图片不断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多样化的设计让学生专注、充满激情。如介绍Pablo Picasso时,他的肖像让学生认识了他,他的自画像让学生了解他绘画的高超技艺。概念图让学生很清楚地获得Picasso的信息(他的出生地是美丽的西班牙海滨城市Málaga;他的故居已成为著名的美术博物馆;他一生拥有2万件作品;他绘画的风格是充满几何图案的立体派等)。再如介绍Rembrandt时,笔者让学生讨论李明提及的另一家博物馆时,有同学认为李明应该讲清楚他要去的另一家博物馆的名字和概况。笔者对他们的这种“评读(critical reading)”能力予以肯定。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促使学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框架,提高了提取主要事实和细节信息的能力,培养了与同学合作的意识,掌握了有效的“人物生平故事”阅读策略。 3.[案例三] 用情感升华文章的主题 问题:文中主人公为什么要做欧洲之旅? 困难:文中主人公李明及其奶奶、姑姑一行3人游历欧洲,参观著名艺术博物馆。作者借李明之口向学生介绍欧洲美术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感知、欣赏艺术作品来学习这些作品承载的欧洲文化。那么,怎样让学生懂得欣赏和感受欧洲文化? 对策:在完成引导学生获取课文表层信息后,引领学生探索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启示和文化内涵很有必要。课前,笔者分类整理了从网上下载的本文中五位画家的部分名作,如Pablo Picasso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根据笔者向美术教师请教的关于怎样欣赏名画知识精选了五位画家的部分作品,运用Animoto 制作了1.5分钟的视频,它集声音、名画、文字和动画于一体,创设了声、光、色、图俱佳的交互式教学环境。结束视频放映后,学生们集体朗读PPT上呈现的法国浪漫主义画家Eugene Delacroix 所教导的怎样欣赏名画佳句(A picture is nothing but a bridge between the soul of artists and that of spectators. We should take time to cross that bridge.)。随之,笔者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欣赏名画。最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述李明及其奶奶、姑姑赞美画家们及其名作的情感类句子。它们是: (1)My grandmother really likes cubist paintings and thinks he is the greatest artist ever. (赞美画家Picasso) (2)This painting (Mona Lisa) is so valuable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alculate what its price would be if the museum wanted to sell it. (赞美画家Leonardo da Vinci) (3)I think it would feel very peaceful to live there. My aunt wants to go back to France again to see the garden. She almost wept because we missed it this time. (赞美画家Claude Monet) (4)One of my favourites of his (van Gogh’s) paintings is called Starry Night, which he completed in 1889. The sad thing is that although van Gogh devoted his whole self to painting, he only sold one painting before he died. Although we adore his work today, van Gogh was not successful when he was alive. (赞美画家Van Gogh) (5)My aunt really wants to see a painting of his called The Night Watchman, which was painted in 1642. (赞美画家Rembrandt) 教学效果:学生们在音乐声中欣赏视频短片里的名画,感受西方绘画艺术的文化。那一刻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轻轻触摸名画、静静聆听大师,走进了不同时期的欧洲社会。我们看到了永远年轻的毕加索、全能天才艺术家达·芬奇、情感完全溶化在作品中的凡高、内心宁静的莫奈和擅长明暗对比画法的伦勃朗。观看视频后,学生们身心愉悦,学习积极性倍增。当笔者根据Eugene Delacroix所说,向学生提出“How can we cross the bridge? What emotion do you see while looking at a painting? What colors are used? How do those colours create the mood of the painting?”学生们小组讨论格外热烈。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有学生说“We should really look at the piece of art and study it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stead of moving from one picture to another just to take a photo before each picture.”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都得以提高。当朗读所找出的句子,学生们读出了文章的情感——透过李明一行人对欧洲五位著名画家的赞赏之情看到世人对西方画家们非凡的艺术天才和杰作的崇拜之情,加深了对主题——五位画家各自的生平、代表作、作品风格等的理解,掌握了欣赏欧洲名画的技巧,初步形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启示 以“问题,困难,对策,教学效果”为切入点反思本节阅读课教学的三个核心案例片段得出以下教学设计启示。 1.目标设计要全面。 笔者本学期一直参加市、区、校级教研活动,所听的高三英语公开课有四十多节。无论是新授阅读课,还是语法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教师总是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词汇、语法和练习上,而丢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大多数学生都是表情严肃地忙于记录教师所讲知识要点、在课本上划重点短语、重点句型。阅读课上,教师总是问一些以what、when、where为主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则照本宣科,造成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英语课堂上却成了语言知识点的容器。根据《课标》要求,英语课程目标除了广为关注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还有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用情感升华文中的主题”证明学习语言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并不矛盾,相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和语言的兴趣。 2.问题设计要有效。 问题的呈现可以是多样化的。本课教学中有提问、True / False判断、短文空格填词等。教师呈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学生、文章三者间的桥梁。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用路线图成功地化解教学的难点”这一步中,笔者设计的四个问题,目标明确,顺序性、层次性强,有效帮助学生获得主旨大意、全面了解篇章结构和文章脉络发展。再如,学生在做“True / False”题目时,往往会凭模糊印象,不求精确。第3题. The Louvre Museum has not only da Vinci’s works but also over 6,000 other European paintings of the 13th century and the 19th century. 答案是False,可是课堂上有些学生回答是True。此题有一定的认知难度,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3.情境设计要生动。 切合当堂课主题的新颖的情境设计能为学生提取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搭设平台,能让课堂气氛活跃、生动。在教学实践“用路线图成功地化解教学的难点”中提供的欧洲地图,用红色箭头、五角星在地图上标注出李明的路线和所到城市的位置能促使学生轻松、快乐、积极阅读文章。另外,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Animoto 制作的1.5分钟的视频为学生提供了听视觉盛宴,提高了课堂活力,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4.活动设计要多样。 单一的教学活动形式会令师生疲倦。《课标》提供了六种教学活动类型供参考。它们是调查和采访活动、探究活动、合作学习活动、即兴发言、反思活动和思维训练活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本课中笔者运用图片和名画,通过概念图、“True / False”、短文空格填词等形式展开教师与全班学生、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生生互动(两人一组、多人小组)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笔者运用概念图犹如给学生搭建了“脚手架”,帮助学生以新的思维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组织与处理。学生借助有形的概念图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章将所学内容清晰地在自己的脑中形成无形的信息网络图。 四、结束语 高月琴(2009)指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本节课,笔者发现它无处不体现“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念。今后,笔者还将进一步优化新课改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设计,高效实施阅读教学,让阅读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Grabe, W. 2001. Reading-writing relation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 In D. Belcher, & A. Hirvela (Eds.), Linking Literacies: Perspectives on L2 Reading-Writing Connections [C].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5-47. 高月琴. 2009. 掌握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方法,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3): 24-28. 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媛. 2009. 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 1-7. 杨贤栋. 2009. 新课程、新教材呼唤新的教研方式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2): 41-44. � EMBED PowerPoint.Slide.8 ��� � EMBED PowerPoint.Slide.8 ��� � EMBED PowerPoint.Slide.8 ��� PAGE 1 _1355432529.ppt Pablo Picasso self-portrait birthplace number of his works painting styles Second reading career Málaga _1355433293.ppt Van Gogh _1340743140.ppt Li Ming’s route: * the Picasso Museum in Málaga * the Louvre Museum * the Musée d’Orsay in Paris * the Van Gogh Museum in Amsterdam France Spain Holland (the Netherlands) * another museum
/
本文档为【牛津高中英语Module8Unit3阅读教学案例反思反思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