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

2019-02-15 9页 doc 29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8164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 班级园林技术09-3姓名岳封学号090146330 摘要: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寺庙园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传统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儒家、道家、佛学的主要思想入手,探讨其对寺庙园林造园活动的影响及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借鉴。 关键词:寺庙园林;儒学;道教;佛教 寺庙园林主要是指佛寺和道观点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环境,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设的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
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 班级园林技术09-3姓名岳封学号090146330 摘要: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寺庙园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传统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儒家、道家、佛学的主要思想入手,探讨其对寺庙园林造园活动的影响及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借鉴。 关键词:寺庙园林;儒学;道教;佛教 寺庙园林主要是指佛寺和道观点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环境,也可泛指那些属于为宗教信仰和意识崇拜服务的建筑群所附设的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数量远远超过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纪念性园林的总和,较其他3种园林分布更广。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记载66所佛寺大部分提到园林;两晋南北朝时期寺庙寺庙及寺庙园林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鼎盛,有“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描述。史上较为著名的寺庙园林有唐宋时期的灵隐寺、慈恩寺、法门寺,明代的香山寺、碧云寺、大觉寺记建于清代的“外八庙”等他们或以寺庙附园闻名,或者重于环境周边绿化,均根据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风格。 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寺庙园林有着丰富面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形成、发展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史人们道德的基础,是普通群众的信仰和精神寄托。人生的基本观念都是建立在宗教信仰之上,是人之为人的根据。中国的佛教和道教哲学则承担了宗教的这些社会功能和任务。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儒、道、佛三者之间共同融合促进了寺庙园林造园活动的发展,本文是从传统哲学的视角解析寺庙园林艺术精神生成之缘由,探讨寺庙园林艺术独特的个性品质,进而阐释其对当前园林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1 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寺庙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作为一种异域文化传入中国,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信徒的精神需求,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在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在汉代是作为当时中国流行的道术而传播的。这一时期佛教所讲的“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之类的思想,已为中国所固有。“灵魂不死”的思想在中表现为“有鬼论”如《诗经·大雅·文王》说“三后在天”,精灵升退;《庄子·养生主》有“薪尽火传”比喻,至于“因果报应”,佛教与中土所说不尽相同,而汉时所流传者实与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理论相贯通。这一时期甚至佛教信徒也自称佛教为“道术”。牟子《理惑论》说:“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而对儒家之书“靡不好之”的牟子,转而“锐志于佛道”,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这说明佛教也影响到儒家的思想领域,且给当时的儒家以相当的冲击。而佛教也借助儒家的思想及词语以利传播,由此可见,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与本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互相参透、吸收。佛教一方面依托道教以“佛道”的方式来发展,另一方面它对中国儒家文化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佛教思想主张因果报应、轮回转身、灵魂不死,这对于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群众有着极大的诱惑,佛教一时间迅速流行,影响远超过儒学等中国传统宗教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舍宅为寺的风气随之而起。达官贵族为了皇帝、祖先、家族折福讲宅院舍位佛寺,而这些宅院往往本身就具备优美的园林环境,在舍为寺院后,一定程度上成为后世新建寺庙园林的蓝本。自此,寺庙融入了更多的府第和住宅的建筑形式,有了阁楼和花木,佛寺的标志性建筑——印度佛教的浮图(佛塔)、石窟不再是重要的佛寺设置,寺院更讲究景致的优美。《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或黄甲紫鳞,出没于繁藻,或青凫白雁,浮沉于绿水”。说明了寺庙的园林化特色。 唐宋之后,在儒、释、道三教合流德总趋势下,禅宗吸收佛教各派理论充实禅学,又接受儒、道的影响,在宗派组织和禅学理论上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禅宗所属的寺庙园林也有了新的兴造,如五山十刹位代表的江南禅寺等。这一时期的寺庙园林依山就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独特的一派。由此可见,寺庙园林的兴盛与发展与禅宗哲学的兴起到成熟的过程,是大体同步的,它们同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禅宗是中国佛教的精神核心,寺庙园林则是中国僧众的理想天地。 明朝时期,佛教中心移至北京。寺庙园林讲究景观的疏朗自然,融人工建筑与山水之间,形成自然天成的园林环境。在园林发达地区,多数寺庙都建设附属园林。 2 传统哲学思想在寺庙园林中的表现 2.1选址 寺庙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和个人修生养性之处,其选址突出仙境神域特色。或借峰峦、崖畔之势造昆仑蓬莱之景,或借自然洞穴或山间盆地造就理想的壶天模式,这与道家的山水审美形式相符。道家认为,自然物的美,只要听任其自然的天性就够了,而技艺和艺术的美,则要“以天合天”,殷循客观的存在来调动人的艺术创造力,以获得自然美的艺术,这就是道家的艺术美学观。这种自然哲学以“无为”(即自然)为真,以“人为”(违反自然)为伪,最终实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了使得寺庙环境融于自然,貌似天成,作为寺庙建筑的风景地貌,也应具备雄伟高拔、深邃清幽、险峻奇绝、秀丽淡雅的特征。 除道之外,佛亦讲究“四谛、八道”,崇尚清净无为的修身境地。唐以后的禅家更是追求“不与物拘,透脱自在”。儒学亦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为天是相通的,倡“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孔子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加上世俗玄学家以旷达放任。纯任自然为风尚。因此,寺庙的建造多于名山大川,与自然风景区紧密相连。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四川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寺庙建筑均依山就势,且乡土特点明显,少人工装饰,着力于“因地制宜”、“景到随机”,在峰峦叠嶂、群壑秀水中创造出“琼山仙阁”的境界,这与“山水之法”的“随机应变”及道教提倡的“随遇而安”相符,也显现了天人协和的人居环境。 2.2建筑布局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家观念和儒家,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教化性空间是影响寺庙建筑布局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诗·小雅》中郑玄笺云:“规者,正圆之器也。”规者为圆、矩者为方。讲规矩就是论方圆。儒家的礼制,作为一种顽强的封建伦理观念对传统建筑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依循“人轮之轨模”的设计原则,使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佛教寺院也沿袭了这一布局模式。一座典型的佛教寺院,通常有一条由主要空间的建筑序列所形成的南北纵向的中轴线,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呈中轴对称。最南边为山门,山门两侧有钟鼓楼。进山门后迎面是天王殿。天王殿后为一院落,正对大雄宝殿,两侧为法堂,最后是藏经阁等。大型寺院常常有多进院落(纵向)及水平跨院。 鉴于山林陡峭狭窄之地,建筑不易舒展,为了在相地选址中,巧于因借,是得建筑与环境结合自然,寺庙园林布局平面形式也不完全是四合院形式。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提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名,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佛违,后天而奉天时。”讲的是在天地人的关系中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在儒家看来,事物是由不同因素、不同要素,甚至是异质的元素所构成的,这些不同的、异质的因素之间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并且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寺院园林虽不完全是四合院形式布局,但都有一条明确的主轴线,这正是布局的精髓所在。有了这条主轴线,才能体现儒学的宗法伦理关系,反映社会秩序。 2.3意境表达 意境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是由客观景物的诱发而在人们心中产生的现象。山水景物本身无知无情,不能与人沟通,但人在悠游山谁之时,能够火的明澈虚静、悠闲自在的情怀,从而感悟人生的乐趣和永恒的道理。禅宗主张通过个体的自觉经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在禅学看来,人与自然并不是彼此参与的关系,而生浑然如一的整体,而内心的体验便是上升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一切都是由人心而生。如明黄檗山寺有诗云“坐卧一溪环绕,不知几变沧桑”。又如明释道贞《礼普陀寺》云:“攒峰峭壁势排空,大海中间山最雄······。潮声叶落龙吟外,”天籁时闻僧梵中。何必辛勤寻解脱,耳跟触处即圆通。”禅宗讲究限定性越小,想象的空间越大,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烦。 除了追求“自然”之外,得意忘象、求之向外也是道教美学思想中重要的方面。这在老庄思想和僧家理论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禅宗讲究那种“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陶渊明又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得意忘相,值得是欣赏者对“意境”的追求。寺庙园林在意境创造方面是淋漓尽致、多姿多彩的。设计者以自然的植物材料、巧夺天工的建筑、含义隽永的楹联,运用障景、借景、框景、透景等手法,把有限的园林空间布置得意韵生动、联传古今,使游览者体会到那种跨越时空的意境。浙江杭州的灵隐寺,唐陆羽曰:“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覆,潜奔漱玉之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大自然中的风花雪月无不禅理,草木花卉皆是玄机。传统哲学、美学从视觉感知达到追求自然意境的形而上的高度,真正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3  寺庙园林的类型 3.1宣仁庙 宣仁庙俗称风神庙,位于东华门外北池子大街路东2号、4号,清雍正六年(1928)敕建,嘉庆九年(1804)重修。其规制仿中南海时应宫,故赐号“应是显佑,庙曰宣仁”。庙内有雍正皇帝御书“协和昭泰”额,前殿祀风伯,后殿祀八风神,清代皆以春秋二仲,遣官致祭。” 该庙庙门坐东朝西,面向帝王之居紫禁城,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琉璃砖影壁、山门、钟鼓楼、前殿、中殿、后殿,山门上悬"敕建宣仁庙"石额。今该庙建筑基本尚存,但因年久失修,均显破旧,现为某医院所使用。 3.2三元宫 三元宫是广州市最大的一座道教寺庙。它坐落于越秀山南麓,南临应元路,往前是中山纪念堂,北靠越秀山。 三元宫的前身因在城北之故,俗称作北庙。相传它是赵王庙,是为奉祀南越王赵佗而兴建的寺庙。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赵佗墓可能在越秀山越王台;而越王台则在观音山(孙中山纪念碑东面,镇海楼南部)上,它是南汉时的歌舞岗。北庙旧址在象岗,始建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前后。南越国灭亡后北庙渐废。 到了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信奉道教,公元319年,他在原北庙旧址建造了越岗院,用于传授道家学说。当时,葛洪投其门下钻研道术,并娶其女鲍姑为妻。 到了唐代,越岗院曾一度更名为佛教的悟性寺。宋代又复称为北庙。 明代洪武年间,即1380年前后,广州扩展北城,凿象岗而建北门。时北庙正当门楼位置,于是庙迁至今址。 明万历年间,1573年至1619年,改建北庙,恢复道教面目,才更名为“三元宫”,沿用至今。 3.3金山寺 雄踞于镇江市区西北。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由于"大江曲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景点甚多,充满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古人赞为"江南名胜之最"。金山因有金山寺而名闻遐迩。金山寺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帝曾亲笔题写"江天禅寺",但自唐以来,人们皆称金山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   雄踞于镇江市区西北。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由于"大江曲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景点甚多,充满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古人赞为"江南名胜之最"。金山因有金山寺而名闻遐迩。金山寺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帝曾亲笔题写"江天禅寺",但自唐以来,人们皆称金山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 4 传统宗教哲学与寺观园林的借鉴 佛教不是生态学,但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具有独特的生态观。与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观最为接近。佛教整体论主张“只一具字,弥显今宗”寓意人与自然,如同鱼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发挥了佛教的无情有性说。他认为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就等于侵犯了人本身的尊严。寺庙园林在建园过程中很好的遵守了这一准则。在选址上讲究“因地制宜”、“景到随机”;在景观营造方面,注重群山峻岭、溪谷沟壑为我所用;在意韵的表达方面,利用自然中平淡无奇的花草、树木、石阶等,触发人的直觉感受,形成“行到水穷处,坐观运起时”的境界。由此看来,寺庙园林的创作主张人与自然互动,强调“顿悟”与“自解自悟”,看重人与自然的感受。宇宙万物皆为人心所生,人们内心的体验是达到园林作品境界的关键。 5结论 中国寺庙园林和其他文化产物一样有着深厚的底蕴,它的选址、风格和布局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的哲学的生态观和审美情趣,符合国人内心深处对理想景观的追求。从普通大众对佛教活动场所的喜爱可以看出,寺庙园林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普遍的人性欲求。
/
本文档为【浅谈寺庙园林的发展脉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