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伤寒学伤寒试题及答案

2018-09-08 50页 doc 156KB 7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6623

暂无简介

举报
伤寒学伤寒试题及答案绪论 简答题 1.简述“伤寒学”的概念,并说明确立“伤寒学”的依据。 2.试述《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3.《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与《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有什么关系?二者有哪些不同? 4.六经病为什么会发生传变?试述传变概念及影响传变的主要因素。 5.简述“合病”、“并病”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 6.为什么说《伤寒论》系统运用了八法,请举例说明。 论述题 1.什么是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三者有何不同? 2.《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哪些。 3.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什么关系? 4.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什么关系? ...
伤寒学伤寒试题及答案
绪论 简答 1.简述“伤寒学”的概念,并说明确立“伤寒学”的依据。 2.试述《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3.《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与《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有什么关系?二者有哪些不同? 4.六经病为什么会发生传变?试述传变概念及影响传变的主要因素。 5.简述“合病”、“并病”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 6.为什么说《伤寒论》系统运用了八法,请举例说明。 论述题 1.什么是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三者有何不同? 2.《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哪些。 3.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什么关系? 4.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什么关系? 5.《伤寒论》的基本治则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简答题答案: 1.“伤寒学”是以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以及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为研究 对象,以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与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为最终目的的一门学科。 确立“伤寒学”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本学科以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这无疑是中医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其次,本学科有近一千八百年连续不断的学术研究与发展史,而到明清之际,就已有学术流派的形成。虽然学者对学术流派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但在这一学术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不同流派的观点却是一致的。其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日本、朝鲜、韩国,都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对《伤寒论》研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研究成果。本学科的研究领域,除《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价值之外,尚包括其成书背景、版本流传、学术沿革,以及历代注家研究《伤寒论》的方法、成就、时代特征等,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第四,《伤寒论》作为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著,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奠定中医临床发展基础的重要作用,其影响不仅遍及中医临床各科,而且还涉及到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学科,其在中医药学术领域中具有重要学术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可见,对《伤寒论》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连续不断的学术发展史,众多的学术流派,大批的研究人员,大量的研究文献,研究对象明确,研究范围清楚,是中医诸多学科的基础,在中医学术领域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学术地位。《伤寒论》这一学术领域,已由一部著作逐渐发展为一个具有丰富研究内容的独立学科。当前提出伤寒学的概念不仅具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2.《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础理论主要继承于《内经》、《难经》、《阴阳大论》;其二,诊法是从《内经》、《难经》而来,不过其间的脉诊系将《内经》的三部九候法简化为上、中、下三部诊法,并将其与《难经》的独取寸口法有机结合而成;其三,药学理论全面继承了《神农本草经》及《胎胪药录》的成果,并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发扬光大;其四,方剂主要来源于古《汤液经》,并在此基础上“博采众方”而成;其五,诊治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在充分综合前人理论,继承先贤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以亲身反复的临床验证而来。 3.《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病》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过二者又有显著的差别。《素问·热病》的六经分证只论述了热证、实证,未涉及寒证、虚证,其证候变化也只讨论了两感一种,其治疗仅提及汗、下两法,既不具体,更不完善。《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则全面论述了风寒温热之邪侵袭人体之后,脏腑经络、营卫气血、邪正消长、里出入、虚实转化、阴阳盛衰等多种病证及其变化规律;其治疗不仅包括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而且又有针药并行、内服外导等法;所载方剂,不仅配伍严谨,主治明确,且又列出其禁忌证、加减法、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较《素问·热病》的六经分证有了巨大的进步,它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 4.六经病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综合反映,由于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一经的病变,常常涉及到其他经,从而出现六经间的相互传变,以及合病、并病等证候。 传,是指疾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不循一般规律而发生性质的改变,但传变多互称。 影响传变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决定于正气的盛衰:正气充盛,抗邪有力,则邪气不能内传;若正气衰弱,则易致邪气内传;若邪气已内传,但正气恢复,已具驱邪外出之力,则可使病情由阴转阳,由里出表。二是决定于邪气的轻重:若感邪重,其势较盛,外邪直袭而入,则必然向内传变;若邪气不甚,或在正邪斗争中邪气已衰,则无力内传,或虽已内传,亦有外出之机。三是决定于治疗的当否: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能进行正确的治疗,关系到疾病的传变与否及传变的趋向。 5.合病是指六经中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如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以及三阳合病等。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者。如太阳少阳并病、阳明少阳并病,少阳与阳明并病等。 6.《伤寒论》系统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如治太阳表证,有麻黄汤、桂枝汤之汗法;治痰实阻滞证,有瓜蒂散之吐法;治阳明里实证,有三承气汤之下法;治少阳病,有小柴胡汤之和法;治少阴寒化证,有四逆汤之温法;治阳明热证,有白虎汤之清法;治太阴病,有理中汤之补法;治蓄血证,有抵当汤之消法等等。 论述题答案 1.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统领手足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它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不同阶段,也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证候,是病理性概念。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它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借以判断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决定立法处方等问题的基本法则。 2.其一,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其二,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运用《内经》以来的有关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创造性地对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其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确立,不仅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使外感病的治疗有规律可循,也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其四, 制定了诸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阴阳等若干基本治则,并首次全面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其五,创制和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 其六,记载了汤剂、丸剂、散剂、含咽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不同的剂型,为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伤寒论》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主要用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的内容,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第一,八纲辨证是对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趋势等方面的总概括,而六经辨证则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具体化,是对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种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具体分析。 第二,八纲辨证的内容贯穿于六经辨证之中,六经辨证的内容包容于八纲辨证之下。如六经中太阳病,有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从八纲辨证来分析,自然属于表证。但仅据表证,还不能够指导治疗,必须结合其有汗无汗、脉紧脉缓来进一步辨别,有汗者为表虚,无汗者为表实。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选用解肌祛风或辛温发汗的方法。 第三,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是相辅相成的,有互补之妙,而无对峙之处。 总之,完善于明清之际的八纲辨证,虽说来源于《内经》,却是从《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得到启发而加以系统化的。 4.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对疾病与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断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与六经辨证有着十分密切关系。脏腑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全身各部之间,通过经络气血等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任何疾病都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病证自然也不例外。 一方面,以脏腑的病理反映而论,各经病均会累及所系的脏腑。如白虎汤证既是六经之阳明热证,但同时也是胃热证候;三承气汤证既是阳明腑实证,也是胃肠燥实证。其他经络同样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从经络的病理反映而论,十二经脉受邪之后,所循部位均会出现相应证候。如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至足,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痛、身痛、腰疼等证。其他经络亦是如此。三阴经属里证,其经络所反映的证候虽不象三阳经那样显著,但其表现的某些证候,如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厥阴病的头痛,都与经络的循行不无关系。 概括而言,六经辨证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的,主要适用于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体系。但值得提出的是,它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而且也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一般的规律。 5.伤寒的基本治则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治病求本,本于阴阳。《伤寒论》继承和发扬了《内经》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的精神,对每一病证,均遵照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其病因之阴阳、病性之阴阳、病位之阴阳,然后按照病因、病性、病位的阴阳属性确定其相应的治法,提出了一系列论治的方法与规律。 二是祛邪扶正,分清主次。一般而言,三阳病属表,属热,属实,正盛邪实为基本矛盾,故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属里,属寒,属虚,正虚邪恋为基本矛盾,故以扶正为主。但疾病是复杂的,治则也须据病情而定,何时祛邪,何时扶正,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必以病情虚实状况为依据。 三是调和阴阳,以平为期。六经病证,不论采取扶正,还是祛邪,无论是正治,还是反治,皆以协调阴阳,以平为期为准则。 四是明确目标,分清缓急。病有标本,证有缓急,故治有先后。一般情况重在治本,此是论治之大法,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要急则治标,此是灵活之变法。先表后里为常法,而先里后表为变法,表里兼治为权宜之法。 五是正治反治,依证而行。大多数情况下,表象与本质相符,故多用正治法;但若有疾病表象与本质不一致,如真寒假热证,即当用反治法。  太阳病篇 简答题 1.简述太阳的生理功能。 2.简述太阳病的转归。 3.简述太阳病的治则治法。 4.太阳病的辨证要点与病机是什么? 5.太阳伤寒证的辨证要点与病机是什么? 6.太阳温病的的辨证要点与病机是什么? 7.辨别病证阴阳属性的要点是什么? 8.判断病证是否传变的依据是什么? 9.简述“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的临床意义。 10.营卫不和可见于哪几种病证? 11.太阳中风表虚证的辨证要点与病机是什么? 12.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的含义是什么? 13.“酒客病”为何不能用桂枝汤? 14.简述太阳伤寒证的证候、病机、治法及方药? 15.小青龙汤证为何有“或渴”、“不渴”、“服汤已渴”三种表现? 16.简述大青龙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及方药? 17.简述小青龙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及方药? 18.简述葛根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及方药? 19.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的主证、病机是什么? 20.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的主证、病机是什么? 21.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主证、病机是什么? 22.病人旧微溏为何不能使用栀子豉汤? 23.70条汗后的虚实辨证如何? 24.60条“振寒,脉微细”说明什么? 25.什么叫“坏病”? 26.90条阐述的是表里同病的什么治疗原则? 27.从病人喜恶,如何辨寒热真假? 28.麻杏甘石汤证证候、病机是什麽? 29.试述葛根芩连汤证的主要脉证、病机是什麽? 30.试述葛根芩连汤证的治法及方药。 31.91条“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的病机是什麽? 32.桂枝二麻黄一汤为原方用量的几分之几? 33.桂枝二越婢一汤各是原方的多少用量? 34.何谓奔豚? 35.何谓结? 36.桂枝甘草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37.简述真武汤证的症候、病机及方药是什么? 38.简述小建中汤证的症候、病机及方药是什么? 39.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症候、病机是什么? 40.桂枝人参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41.简述干姜附子汤证的症候及病机是什么? 42.茯苓四逆汤证的病机、辨证要点及方药组成是什么? 43.甘草干姜汤证与芍药甘草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分别是什么? 44.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45.简述炙甘草汤证的症候、病机及方药组成是什么? 46.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47.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中去芍药的目的是什么? 48.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49.黄连汤的煎服方法是什么? 50.黄连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51.结胸证的证候特点与病机是什么? 52.简述结胸证与痞证的成因。 53.简述结胸证的证候类型。 54.简述结胸证的治则治法。 55.热实结胸的典型证候是什么? 56.热实结胸病证涉及阳明腑实的证候特点是什么? 57.大陷胸汤证的辨证要点与病机是什么? 58.大陷胸丸证的辨证要点与病机是什么? 59.简述大陷胸丸与大陷胸汤的异同? 60.小陷胸汤证的辨证要点与病机是什么? 61.寒实结胸证的辨证要点与病机是什么? 62.简述三物白散的用药特点。 63.简述结胸证的预后。 64.痞证的成因是什么? 65.痞证的证候特点是什么? 66.痞证的病理特点是什么? 67.热痞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68.试述大黄黄连泻心汤的方义。 69.附子泻心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70.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法如何? 71.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什么? 72.生姜泻心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73.甘草泻心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74.旋复代赭石汤证的病理特点是什么? 75.水痞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76.水痞证的病理特点是什么? 77.何谓“火逆证”? 78.如何理解欲愈候中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论述题 1.试分析太阳病提纲证原文。 2.试述桂枝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 3.桂枝汤除用于太阳中风证外,还可用于哪些证候?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4.煎服桂枝汤有哪些注意事项? 5.试述桂枝汤的调护法。 6.桂枝汤的禁忌证有哪些?为什么? 7.桂枝汤证有哪些兼证?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8.试比较桂枝加附子汤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的异同。 9.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共两条原文,为何一言“主之”?一言“佳”? 10.桂枝新加汤证与太阳病均有身痛,试述其鉴别要点? 11.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应如何鉴别? 12.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应如何辨证? 13.葛根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都可出现下利,应如何辨证? 14.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点是什么? 15.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均为表郁轻证,有何区别? 16.你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有何认识? 17.你对太阳病转实热的机理有什么认识? 18.你对太阳病转虚寒的机理有什么认识?及太阳病汗后转归? 19.请举例说明表里同病,里证属虚寒性质,而且以里证为重者,应如何治疗? 20.栀子豉汤证及其类证有几种证型,各自的辨证要点、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21.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有何异同? 22.白虎加人参汤证与25条桂枝汤证有何不同? 23.太阳病汗法有哪些? 24.大青龙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有何异同? 25.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汤证均有头眩,如何鉴别? 26.欲作奔豚与奔豚证有何区别?二者治法有何异同? 27.小建中汤的方药组成及方义如何?为什么取名“建中”? 28.102条文:“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其症见心中悸而烦,为何在心而治在中焦? 29.茯苓四逆汤证的脉症、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30.干姜附子汤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为什么要顿服? 31.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的症候、病机、治法及方药是什么?为何不用芍药? 32.《伤寒论》29条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干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干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对此段条文应如何理解? 33.《伤寒论》中所言间歇脉有几种,各有何特点?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34.简述心阳虚的类型、治法及代表方药。 35.试比较黄连汤证与栀子干姜汤证的异同。 36.试述大陷胸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 37.试述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 38.试述大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的鉴别。 39.大陷胸丸的适应证是什么?其方药配伍有何特点? 40.如何鉴别大陷胸汤证与小陷胸汤证。 41.试比较大、小陷胸汤。 42.如何理解寒实结胸的证候表现? 43.如何鉴别结胸四证? 44.试述脏结证与结胸证的鉴别。 45.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有何异同? 46.大黄黄连泻心主与附子泻心汤证在主证、病机、治法、方药上有何异同? 47.《伤寒论》中有哪些方剂能治疗心下痞或硬痞证? 48.痞证与结胸证的区别要点如何? 49.旋复代赭汤证与生姜泻心汤证在主证、病机、证候、治法上有何异同? 50.试比较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在组方及功效的异同。 5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栀子豉汤证在主证、病机、证候、治法上有何异同? 52.痰气痞证的主证、病机、治法及主方是什么? 53.何谓水痞证?水痞证的证治特点如何? 54.赤石脂禹余粮汤证的证治如何? 简答题答案 1.太阳的生理功能概括为:①阳气较多,正气旺盛;②职司卫外,统摄营卫;③六经藩篱,受邪首当;④参与气化,主司排水;⑤内应少阴,表里互通。 2.太阳病的转归概括为:①痊愈;②传经;③变证。 3.太阳病的治则是解表祛邪。具体治法包括:伤寒伤寒者,辛温发汗,宣肺平喘;风热者,辛凉解表;太阳中风者,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表郁轻证,小发其汗。太阳病兼证的治疗原则是在主治方基础上随证加减;太阳病变证治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4.太阳病的辨证要点是恶寒(恶风),或伴发热,头痛连项,脉浮。太阳病的病机是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 5.太阳伤寒证的辨证要点是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其病机是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6.太阳温病的的辨证要点是发热,头痛,口渴,不恶寒(或初起微恶寒),脉浮数。其病机是温邪犯表,化热伤津,营卫不和。 7.辨别病证阴阳属性的要点在于是否有发热。凡发热恶寒者,病证属阳,如太阳病发热与恶寒同时并见;阳明病但热不寒,少阳病往来寒热。凡无热恶寒者,病证属阴,如太阴病、少阴病寒化证、厥阴病之寒厥证。 8.判断病证是否传变的依据是脉证,而不在于患病之时日。 9.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条实为举例,是预测太阳病的传变趋势,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治疗之法,被后世称为“行安未受邪之地”,确有临床指导意义。 10.营卫不和既可见于太阳病,包括太阳伤寒表实证、中风表虚证、太阳温病;又可见于杂病中部分自汗证。 11.太阳中风表虚证的辨证要点是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其病机是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 12.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的含义是有二:一是指病人自觉症状,即自觉胸中有气上逆;一是指病机,即太阳经气上冲,与邪相争,表证仍在。 13.“酒客病”指平素嗜酒太过,多内蕴湿热。桂枝汤为辛甘温之剂,辛温生热,味甘助湿,故湿热内蕴之人,虽患太阳中风,亦当慎用。 14.太阳伤寒证的证候为头痛、发热、恶寒、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病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不通。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药用麻黄、杏仁、桂枝、甘草。 15.小青龙汤证出现或渴是停饮太甚影响气化,津液不能上承。不渴为水饮内停本象,未影响气化。服汤已渴是指停饮之证,服小青龙汤后,温化之余,上焦津液一时不足,故见口渴,随之停饮得化,气机畅通,水津四布,口渴必除。 16.大青龙汤证的主证是: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病机是:寒束肌表,内有郁热。治法是外散表寒,内清郁热。方用大青龙汤。药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 姜、大枣、石膏。 17.小青龙汤证的主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干呕,咳喘、痰涎清稀量多。或然证见:或 渴、或 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病机:风寒束表,内停寒饮。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用小青龙汤,药用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18.葛根汤证的主证: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病机是: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治法为辛温解表,升津舒经。方用葛根汤,药用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19.主证为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或伴面热、身痒。病机为表郁日久,邪轻证轻 20.主证为恶寒发热如疟状,一日发作两次,或伴汗出、身痒。病机为表郁日久,证微邪微。 21.主证为发热恶寒如疟状,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病机为表郁邪轻,外寒内热。 22.大便经常稀溏者,为素来脾胃虚弱,应慎用或禁用此方。方中栀子如此,其他方中如用有苦寒之品,如芩连大黄等,亦可仿此类推。否则服后,必致中阳更衰,泻利更甚。 23.体虚之人,若发汗不当,则易成虚证,尤其是最易传入少阴,以太阳少阴相表里也。若阳旺之人,发汗过多,则易化燥伤津,转为阳明实证。 24.此为阴阳俱虚。(脉微细,微是脉来无力而微弱,似有似无,主阳气虚衰,无力鼓动血脉运行;细为脉体细小如丝,但指下分明,主阴液不足,不能充盈脉道。振慄而恶寒是阳气虚不能温煦肌表,阴液伤不得濡养筋脉。) 25.坏病指病情变化复杂,证候多端,所变何证,难以预料,所用何方,亦无成法。 26.本条是表里同病,里急治里、先里后表之治法。若从先病者为本、后病者为标之说来看,又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治法。 27.从病人的喜恶,以辨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证。当病情出现易假易惑时,必须透过现象,探求病证的本质。 病人的欲与不欲往往能反应病证的本质。 28.症状为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尚有口渴、苔黄、脉数等。病机为邪热壅肺。 29.脉证为下利不止,利下臭恶稠粘,肛门灼热,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舌红,苔黄、脉数。病机为热盛于里,邪热下迫大肠。 30.葛根芩连汤证的治法是清热止利,兼以解表。方用葛根芩连汤。药物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31.误下之后,不仅脾阳衰惫,运化无权,而且累及下焦肾中真阳,釜底无焰,火不生土,已成三阴虚寒阳衰阴盛之危证。 32.桂枝二麻黄一汤为桂枝汤取原剂量5/12,麻黄汤取原剂量2/9。 33.桂枝二越婢一汤为桂枝汤与越婢汤之合方。取桂枝汤原方剂量的1/4,越婢汤原方剂量的1/8,两方之比为2:1,药由桂枝汤加麻黄、石膏组成。 34.所谓奔豚即证候名。豚即猪。奔豚即以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之证,该证时发时止,发时痛苦异常。 35.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 36.桂枝甘草汤证的病机是:心阳不足,心失所养;其辨证要点是心下悸,欲得按。 37.真武汤证症候是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有时可见发热。其病机是少阴阳虚,水气泛滥。方药组成是: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 38.小建中证的症候是心中悸而烦,腹中痛,喜温喜按,或伴轻微的恶寒发热等。其病机是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方药组成是: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 39.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症候是腹胀满。其病机是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气机阻滞。 40.本证由脾虚和表证两部分症状组成,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脉不浮为辨证要点。 41.干姜附子汤证的症候是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其病机是:阳气暴虚,阴寒内盛。 42.茯苓四逆汤证之病机是少阴阳虚,阴液不继。辨证要点是烦躁,肢厥,脉微细。方药组成是: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姜。 43.甘草干姜汤证的病机是中阳不足。其辨证要点是肢厥,烦躁,吐逆。芍药甘草汤证的病机是阴液不足,筋脉失养。其辨证要点是脚孪急,经脉挛急。 44.其病机是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筋脉失养。辨证要点是恶寒,脉微细,脚孪急。 45.其症候是脉结代,心动悸。病机是心阴阳两虚。方药组成是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 46.其病机是脾虚水停,水气上冲。辨证要点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 47.去芍药是因为阴柔之品,不利于阳气恢复和痰浊的消散。 48.病机是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辨证要点是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 49.黄连汤的煎服方法是,只煎煮1次,昼日服3次,夜间服2次,少量频服,以防药液被呕出,且使药性持久。 50.上热下寒,升降失调是黄连汤证的病机,故本证又称上热下寒证。其辨证要点是,腹中冷痛,欲呕吐,并伴见上热下寒之证。 51.结胸证的证候特点是,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其病机为无形之寒热与有形的痰水相结。 52.结胸证的成因是“病发于阳而反下之”,邪热入里,与体内素有痰水实邪相结于胸膈所成。痞证的成因是“病发于阴而反下之”,损伤脾胃,升降失常,气机滞塞,阻于心下而成。 53.结胸证根据其寒热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热实结胸与寒实结胸两大类,而热实结胸证则根据邪结范围的大小,邪结部位的高低之异,又分为大陷胸汤证,大陷胸丸证和小陷胸汤证三种证型。 54.结胸证的治则是攻下破结。具体治法包括:大陷胸汤证,泻热逐水破结;大陷胸丸证,泻热逐水,破结缓下;小陷胸汤证,清热涤痰开结;三物白散证,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55.热实结胸而典型证候是,“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即所谓“结胸三证”。 56.热实结胸病证涉及阳明腑实的证候特征是,“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57.大陷胸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硬满,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触摸,短气躁烦,头汗出,大便秘结,日晡小有潮热,口渴不多饮,苔黄腻或黄厚而燥,脉沉紧。病机是邪热与水饮结于胸腹、结深热重。 58.大陷胸丸证的辨证要点是,胸膈心下硬满疼痛,身热,头汗出,颈颈强,短气,脉沉紧。病机是水热互结,病位偏上。 59.大陷胸丸与大陷胸汤均含有大黄、芒硝、甘遂,均有泻热逐水破结的作用,主治大结胸证。大陷胸汤剂量大而泻下力峻猛,见效迅速。大陷胸丸相对剂量小而泻下作用较缓,同时方中有葶苈子、杏仁泻肺行水,通利肺气,取白蜜之甘缓,峻药缓用,适用于病位偏上或身体较弱的大结胸证。 60.小陷胸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硬,按之则痛,胸闷喘满,咳吐黄痰,苔黄腻,脉浮滑。病机是痰热互结于心下,结浅热轻。 61.寒实结胸证的辨证要点是,胸中或心下硬满疼痛,或胸部闷痛,喘息咳唾不发热,口不渴,大便秘结,苔白滑,脉沉弦。病机是寒痰水饮结聚胸脘。 62.三物白散由巴豆、贝母、桔梗三味药物组成。方中巴豆辛热峻下,长于攻痰逐水,泻下寒积;桔梗开提肺气,祛痰开结;贝母解郁散结祛痰。三药合用,共奏温下寒实,涤痰开结之效,主治寒实结胸证。 63.结胸证邪结于里,其病为实,脉沉紧是其主脉。若出现浮大有力之脉,为表邪未罢;若脉见浮大无力,为正气大伤;此均不宜攻下。若结胸证悉具,而出现烦躁,是邪盛正溃,正气散乱,预后大多不良。 64.痞证的成因主要来自于太阳病误治以后,里虚邪陷所致,但也不能排除由于饮食所伤,或情志等因素,故伤寒、杂病都能发生此证。 65.痞的特点是心下堵闷不舒,然以手按之却柔软无物。 66.无形邪热结于心下;或脾胃损伤,寒热错杂于中焦,升降失常 67.热痞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或关上浮。 68.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均为苦寒之品,大黄泻热和胃开结,黄连善清心胃之火,黄芩亦善清中上二焦之热,三味合用,使热邪得去,气机通畅,则痞满自消。 69.附子泻心汤证由热痞下与阳虚证组成,辨证要点是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恶寒汗出、舌红苔黄,脉微数。 70.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法为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以开水浸渍少顷取汁,附子另煎取汁,再将两药汁混合,分2次湿服。 71.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是误下损伤脾胃,寒热错杂于中,升降失职。 72.生姜泻心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73.甘草泻心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下利频作,谷不化,腹中雷鸣。 74.旋复代赭石汤证的病理特点是胃虚痰阻,肝胃气逆。 75.水痞证的辨证要点是心下痞满,烦渴,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苔白,脉浮或浮数。 76.水痞证的病理特点是水蓄下焦,气化不行,气机闭塞。 77.火疗,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一种物理疗法,而误用火疗所出现的变证,即为火逆证。 78.机体通过自我调节能力,或通过恰当的调养,或借助药物的治疗促使阴阳之气在新的条件下,趋于新的平衡统一,如是“阴平阳秘”,而其病自愈。   论述题答案 1. 太阳病提纲证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浮盛于表,向外抗邪在脉象上反映。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故见头项强痛。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正常发挥“温分肉”功能,故见恶寒。此脉证综合反映了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的病机,故作为太阳病提纲。 2. 桂枝汤证的主证是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病机是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治法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药用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3. 桂枝汤除用于太阳中风证外,还可用于①初服桂枝汤,反见烦闷,表证仍在,无其他里证者;②有太阳伤寒见证,但脉浮弱者;③有太阳伤寒见证,经攻下或峻汗后正气受损,不而麻黄汤峻汗者;④营卫不和之自汗证,患者脏无他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 4.桂枝汤的煎服法有:①浓煎1次,分3次温服;②一服汗出病解,止后服,不必尽剂;③若不汗,可再服,并缩短服药时间,半天左右将一剂药服完;④若汪汗出者,可服至二三剂。 5.桂枝汤的调护法有:①药后啜热粥,益胃气经助药力发汗;②覆盖衣被,温助卫阳,利于发汗;③微汗,不可大汗淋漓,以免伤阳损阴;④病重,昼夜服药,当24小时留心观察,汗出停药;⑤药后忌口,凡生冷、粘滑、肉面、酒酪、臭恶等物,均当禁用。 6.桂枝汤的禁忌证有:①伤寒表实证(见原文第16条),避病重药轻;②湿热内蕴、阳热内盛、脓毒内伏者(见原文第17、19条),因桂枝汤辛甘温,辛温能助热,甘能助湿,以热治热,徒生变证;③若其人气不上冲者(见原文第15条),太阳表邪内陷,变证已成,则无解表可言。 7. 桂枝汤证的兼证包括六种: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新加汤证。具体分述如下: 桂枝加葛根汤证,为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以太阳中风证兼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为辨证要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以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为辨证要点;桂枝加附子汤证为阳虚漏汗兼表证未解,以恶风发热,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为表证未解兼胸阳不振,以胸满,脉促,恶风寒,发热,汗出或不汗出为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为表证未解兼胸阳损伤,以恶寒发热,头痛,有汗或无汗,胸满,脉微为辨证要点;桂枝新加汤证为表证未解兼气营不足,以身疼痛,汗后不减,甚或加重,脉沉迟,或伴恶风寒,发热,汗出为辨证要点。 8. 桂枝加附子汤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鉴别要点是,二证均有表邪不解,阳气不足,用方皆有桂枝加附子。但桂枝加附子汤证以汗漏不止为主证,反映了营卫不和,卫虚不固的病理机制,治疗以调和营卫,复阳固表为主。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以胸满为主症,病机为胸阳被遏,阳气不足,治疗重在畅通胸阳,温经复阳,故去芍药。 9.43条为太阳病下后表不解兼微喘,为新病。因表证误下伤肺,表证未解,肺气上逆使然。表里同病,表里双解,与病机正合拍,故言“主之“。18条为素有喘疾,此次因外感风寒而引发,亦为表里同病,但新感与宿疾相兼。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能解除表证,并有利于平喘,但尚不能根治宿疾,故言“佳”。由于体质、病程、兼挟不同,病机略有差异,故疗效有别。 10. 桂枝新加汤证与太阳病均有身痛,二者都可伴有表证,但身痛形成的病机及特点有别。桂枝新加汤证之身痛为太阳病汗后,其痛不减,甚或较前加重,身体沉重酸痛,脉沉迟,为发汗太过,营气受损,筋脉失养所致,亦与表邪未尽有关。太阳病身痛未经发汗即有,脉浮紧或浮数,且汗后痛减,为风寒束表,卫遏营郁所致。 11.麻黄汤证主证是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其病机为风寒束表,卫遏营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桂枝汤证主证是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出,脉浮缓;病机为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两证的辨证关键在于汗之有无及脉之浮缓与浮紧。 12.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证的辩证要点为汗出与否。表虚有汗兼项背强几几者为桂枝加葛根汤证;表实无汗兼项前强几几者为葛根汤证。葛根汤组成为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桂枝加葛根汤组成为桂枝汤加葛根。 13.葛根汤证以发热恶寒、头痛、无汗为主证,兼见下利;属太阳表邪不解,内迫阳明大肠所致,治以发汗解表,升津止利,解表为其主法;药用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    葛根芩连汤证以下利热臭灼肛为主证,伴见喘而汗出,或兼表证不解;其病机是邪热内迫大肠,大肠传导失职所致;治以清热止利,兼解表邪,治里为其主法;药用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14.大、小青龙汤证皆出现表实证特点如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等。病机是:皆为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治法都要发汗解表,方药都用麻黄、桂枝、甘草、姜;不同点:大青龙汤证见烦躁,小青龙汤证见咳喘;病机是大青龙汤内兼郁热,小青龙汤内停水饮;治法:大青龙汤内清郁热,小青龙汤则内化水饮;方药:大青龙汤还用生姜、杏仁、大枣、石膏,小青龙汤还用干姜、细辛、芍药、半夏、五味子。 15.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及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比较。三证病机同为表郁邪微,症状均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治用辛温微汗。但桂麻各半汤证为表郁稍重,表现为寒热一日二三度发,治以小发其汗;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表郁较轻,表现为寒热一日再发,治以微发其汗;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属表郁兼内热,除寒热并见外,尚有轻微里热烦躁,治以辛温发汗,兼清郁热。 16.“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指脉证并举,四诊合参;“知犯可逆”,是在“观其脉证”的基础上,找出疾病的症结所在,从而做到见病知源;“随证治之”,是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展的阶段,予以相应治疗。 17. 太阳表证,自当发汗。但发汗以后,每因患者的体质强弱与否,而有虚实的不同变化。在阳旺之人,若发汗过多,则易化燥伤津,转为阳明实证。本条后半段“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即是发汗后热归阳明之腑,燥热成实。因表证已罢,故不恶寒而仅见发热。此与阳明病篇182条“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及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文义相通,可以互参。所谓“当和胃气”,是本证胃实燥结,用调胃承气汤,则胃实得下,结热可消,胃气自和之意,非调胃承气汤为和剂之谓。 18. 太阳表证,自当发汗。但发汗以后,每因患者的体质强弱与否,而有虚实的不同变化。如在体虚之人,若发汗不当,则易成虚证,尤其是最易传入少阴,以太阳少阴相表里也。本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为承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而来,是知本证汗后不仅肾阳虚,而且阴液亦不足,其证恶寒,一般没有发热,伴脉沉微或微细,口中和而不燥渴等。《伤寒论》中,太阳表证汗后的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体质较强,发汗得法者,可汗之而愈。二是素体阳旺,因汗不如法,外邪入里化热,而成热证,或为阳明,或为少阳证。三是体虚之人,汗后易于伤阳损阴,或为阳虚,或为阴虚,或为阴阳两虚。其虚实的转化,总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 19. 表里同病,里急为主应先里后表。 如伤寒表证,当先解表,若使用下法,则属逆治。盖误下之后,不仅脾阳衰惫,运化无权,而且累及下焦肾中真阳,釜底无焰,火不生土,已成三阴虚寒阳衰阴盛之危证,则有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此时虽有身疼痛的表证,亦无暇顾及,因脾肾阳衰,若再强行解表,必致虚脱之变证也。故必须急救其里,回阳救逆,补火燠土,宜四逆汤。服汤后如大便恢复正常,是里阳已复,阳回利止,而身疼痛仍在,为表证未罢,则又当急与桂枝汤,调和营卫,以和其表。例91条为表病误下,邪陷少阴,太少同病;92条则未经误治,起始即为太少两感证,而其中有一个表里双解的治疗转归过程。但其结果,总属表里同病,阳虚寒盛,急而且重,故治法皆取先救其里。阳复以后,是否再用解表,则又当以表证能否自解而取舍之。 20. 栀子豉汤证分三大类为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各自的辨证要点为栀子豉汤证因无形邪热郁于胸膈,故其辨证要点为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病机为热郁胸隔。治法是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药物梔子十四个香豉四合。 栀子厚朴汤证,重在邪热与气滞,其辨证要点为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病机为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治法是清热除烦,宽中消满。药物梔子十四个厚朴四两 枳实四枚。 栀子干姜汤的辨证要点为身热不去,微有心烦,或有腹满时痛,食少下利等。病机为胸膈有热,中焦有寒。治法是清上热,温中寒。方用栀子干姜汤。药物梔子十四个。 21.辨证要点:麻杏甘石汤证病变重心在邪热壅肺,故其辨证要点为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尚有口渴、苔黄、脉数等。病机为邪热壅肺。治法为清热宣肺,降气平喘。方用麻杏甘石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内容见前。 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可见汗出而喘。其鉴别要点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外感风寒引发宿疾而喘,无有里热,而有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等表证,故治在调和营卫,下气定喘:麻杏甘石汤证为汗下后邪热内传、热壅于肺而喘,因里热盛,故有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等,而无表证,治疗重点在于清宣肺热。 22.本条与25条前半段“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文字近似,而病机治法大不相同。25条是服桂枝汤,汗不如法,致大汗出,而表未解。其脉由前之浮缓而变为洪大,是大汗出后,阳气浮盛于外之故,然脉虽变而证未变,病仍在太阳之表,无里热烦渴等热证,故仍应从表,治用桂枝汤,如前法。本条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表证全无,而里热燔灼,津气损伤,病转阳明,则有大烦渴不解,脉洪大,是脉变证亦变,故治用白虎加人参汤。 23.太阳病汗法有:峻汗的麻黄汤证、缓汗的桂枝汤证、小发汗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微发汗的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24.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与大青龙汤证比较。两证病机均为外寒兼内热,方用麻黄汤合桂枝汤加石膏衍化而成。本证为外寒内热之轻证,治以小汗;大青龙汤证为外寒内热之重证,治以峻汗。 25.其鉴别点在于:苓桂术甘汤证之发生,是由于邪在太阳,治当汗解,而反用吐下之法,损伤脾胃之阳,脾运失职,水饮内停,而阳虚不能升清于上,则清窍反被上冲之水气所蒙,故起则头眩;而真武汤证则是由于太阳病汗不如法,表证虽解,而少阴阳气大伤,肾阳一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滥上下内外,若清阳不升,清窍反被上逆之水气所蒙,故头眩。因此两证均为水气为病,都可致头眩,但一病在脾,一病在肾。故脾虚停水常伴见心下逆满,气上冲心,不思饮食,脉沉紧脉症,而肾阳虚水泛则常伴有畏寒肢冷、心悸等症,故治疗上前者应温阳健脾为主,用茯苓桂之白术甘草汤,后者以温肾利水为主,用真武汤。 26.欲作奔豚与奔豚证其病机基本一致,都是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上逆所致,但前者仅为欲作,后者是已发,故病情表现有差异。欲作奔豚的主要脉症是脐下悸动不安,水气有上冲之势,可伴见小便不利;而奔豚证的主要脉症是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烦闷欲死。因此由于二者病机基本相同,故治法均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但从方药分析,二者亦有不同,前者重用茯苓,意在利水平冲,而后者重用桂枝意在温通心阳而平冲逆。 27.小建中汤的方药组成是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组成。方中重用饴糖甘温补中,配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安奠中州,中气得复则气血生化有源;倍用芍药配甘草、大枣酸甘化阴,以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桂枝、生姜温通心脾阳气,与甘草相合,辛甘化阴以温阳养心;诸药协同,共建中补虚而气血阴阳双补,具平衡阴阳、协调营卫、缓急止痛等多种作用。名曰建中,取其温补中焦之意。 28.小建中汤乃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而成。本方重用饴糖甘温补中,合以甘草大枣之甘,以补益脾胃,安奠中州。倍用芍药之酸,与上述甘味相合,则酸甘化阴,以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桂枝、生姜之辛,与甘味相伍,辛甘化阳,以温阳养心,全方具有建中补虚而气血双补,及平衡阴阳、协调营卫、缓急止痛等多种作用。而小建中汤证症见“心中悸而烦”,是由于里虚邪扰,气血不足,心无所主则悸,邪扰神志不宁则烦。脾胃居中为气血生化之源,中气立则化源足,虚得补,邪自退,烦得除。由此可见,是证虽表现心悸,但其病实因脾胃气血化源不足而起,若单纯从心而治,或虽可解一时之急,而本源未决,化源匮乏,终难取长久疗效,甚或毫无寸效,所以虽然心中悸,但不补心而建中,反映了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 29.本条文叙证极简,只言“烦躁”,从其病因及茯苓四逆汤为治推测,证为阴阳两虚,而以阳虚为主,条文中“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指出本证之成因,乃误用汗下而成。汗下二法,均为祛邪而设,对邪实者可除邪安正,而无邪,或非其邪者误用之,每致人体正气耗伤,今汗后不解,复用攻下,有邪则邪受之,无邪则正受之,此二法既可伤阳,亦可伤阴,必致阴阳两伤,故“病仍不解”,又增烦躁,证由病入少阴,阴阳俱亏,心神浮越而致,既入少阴,必当有少阴的其它见证,故除见烦躁外,还当见脉微细、肢厥、恶寒、心悸等证。其病机是少阴阳虚,阴液不继。治法是回阳益阴。方药用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姜)。 30.干姜附子汤证为“下之后,复发汗”,表证已除,旋即出现烦躁、身无大热,看似不重,然仔细辨识各症意义,不难发现,是证乃汗下失序,致阳气暴伤,阴寒内盛,病人少阴所为。观其烦躁特点:“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似属无急,“身无大热”看似不重,“脉沉微”,略显平淡,然诸证联系一起,其证不可轻视。人与自然是一有机整体,昼日阳旺,虚阳得自然阳气相助,尚能与阴争,故见昼日烦躁,而夜间阳衰,虚阳无助,不能与阴争,故见夜而按静,阳气暴伤,鼓动无力,故脉见沉微,阴寒内盛,逼虚阳外越,故见身无大热。正是本证汗下之后,旋即而现阳气暴虚,阴寒独盛,残阳欲脱之象,其急可知,故其治当回阳宜急而不宜缓,用干姜附子汤,单刀直入,以救残阳于未脱之顷刻,药物采取顿服者,意在集中药力,以取迅速回阳之效果,从而顿挫病势,防生叵测。 31.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是太阳病误治而致心阳受创,心失所养,心神不得敛养,加之心胸阳气不足,易致水饮痰浊之邪乘虚扰心,心神失守,故见惊狂、卧起不安等症。是证之机乃心阳不足,心神不敛,复被痰扰而致,故治当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兼以涤痰,方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本方由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牡蛎、蜀漆、龙骨组成。方中桂枝甘草温通心阳;生姜、大枣补益中焦而调和营卫,并能助桂枝甘草温复阳气;蜀漆涤痰散邪;龙骨、牡蛎重镇潜敛以安浮越之心神。本方之所以去芍药是因本证之本在于心阳亏虚,复被痰扰,芍药为阴柔之品,不利于阳气的恢复和痰浊的消散。 32.本条文论述伤寒兼阴阳两虚证误治后的变证及随证施治之法。初见脉浮,自汗出,微恶寒,显系太阳中风证,又兼小便数,心烦,脚挛急是为阴阳两虚。阳虚不能制水可见小便数;阳虚不能温养、阴虚不能濡润可致脚挛急;阳虚虚阳上浮、阴虚邪扰均可致心烦;此为阴阳两虚之人外受风邪,治当扶正解表,表里同治。今医者未明其理,不顾里之阴阳双亏,单取桂枝汤解肌祛风,以图表邪。桂枝汤毕竟为辛温发汗之剂,阴阳两虚之人不耐此法,误汗后必致阴阳更虚,变证由生,故曰“此误也”因此阳虚不能温煦四末则见四肢厥逆;阴阳两虚,心神失养则见烦躁;阴不能上滋故见咽中干,不能养筋则见脚挛急。如此阴阳两虚,错综复杂之证,治当分清主次,根据阳固则阴存,阳生则阴长的理论,先投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阳复厥愈足温之后,再服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柔筋缓急。本条对阴阳两虚证治疗的意义有二:一、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者,宜先复其阳,后复其阴。二、在复阳时不可过剂,适可而止。 33.有两种,即结脉和代脉。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结代脉均属缓而有中止的脉象,故为阴脉。结代脉多由心阴阳气血不足,无力鼓动血脉所致,其病情较重,故文中曰“得此脉者,必难治”但临床上结代脉亦可见于痰食阻滞、跌仆重伤、七情惊恐及孕妇等,故“得此脉者,必难治”一说,还当活看。 34.①心阳虚心悸证:发汗过多,其人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其治法是温通心阳。方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炙甘草)。 ②心阳虚烦躁证: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其治法是温通心阳,潜镇安神。方药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 ③心阳虚惊狂证:惊狂,卧起不安者。其治法是温通心阳,潜镇按神,兼以涤痰。方药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牡蛎、蜀漆、龙骨) ④心阳虚奔豚证:气从少腹上冲心。其治法是温通心阳,平冲降逆。方药为桂枝加桂汤(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 ⑤心阳虚欲作奔豚证:其人心下悸,欲作奔豚。其治法是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方药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35.黄连汤证与栀子干姜汤证,病机同为上热下寒,区别在于病位稍异,轻重有别,故症状各有特点。黄连汤证病位涉及胸膈、胃肠,胸胃有热而气逆,所以欲呕吐,肠中有寒而气滞,则见腹中痛。因此,“腹中痛,欲呕吐”为其审证要点;栀子干姜汤证病位涉及胸、肠,热邪郁扰胸膈,故见身热不去,微烦。肠中有寒,则见腹痛、下利、食少等证。心烦、下利为其审证要点。 36.大陷胸汤证的主证是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病机是邪热内陷与有形水饮相结于胸胁。治法是泻热破结,攻逐水饮。方用大陷胸汤。药用大黄、芒硝、甘遂。 37.大陷胸汤证为外热与体内有形之水饮相结于胸胁脘腹,以心下胸胁硬满疼痛,无大热,但头汗出,短气躁烦,脉沉紧为证候特点,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大柴胡汤证为少阳兼阳明腑实,其证候表现除有与大陷胸汤证类似的心下痞满疼痛外,可伴见往来寒热,呕逆,郁郁心烦,不大便等,治宜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38.大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同属里证、热证、实证、阳证。区别在于:大结胸证属邪热与水饮互结于心下胸胁,病位较高,证候以心下胸胁硬满疼痛拒按为主,治宜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阳明腑实证属邪热与燥屎互结于胃肠,病位较低,因而多见绕脐痛、大便难、潮热、谵语等证,治宜大承气汤、泻热荡实,软坚通便。 39.大陷胸丸适应于热实结胸,邪结偏上的证候。临床表现以心下胸胁硬满疼痛,颈项强,但头汗出等为特点。大陷胸丸由大陷胸汤加葶苈子、杏仁、白蜜而组成。方中大黄、芒硝泻热破结,甘遂攻逐水饮,葶苈子、杏仁泻肺行水,通利肺气,白蜜缓和药性,是峻药缓用,以攻为和之法。 40.大陷胸汤证与小陷胸汤证均属热实结胸,区别在于: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腹,证重而热急,其证以心下胸胁乃至少腹硬满疼痛拒按,脉沉紧为特点,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小陷胸汤证为痰热互结于心下,证轻而势缓,以正在心下,按之疼痛,脉浮滑为证候特点,治以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 41.大陷胸汤与小陷胸汤均治热实结胸证,从药物组成上看,针对里热,大陷胸汤用大黄且量大,小陷胸汤用黄连且量小,泻热之力有强弱之异;针对痰水,大陷胸汤用甘遂以逐水,小陷胸汤用半夏以涤痰,逐邪之力有轻重之分;针对邪结,大陷胸汤用芒硝以破结,小陷胸汤用瓜姜实以开结,二者又有缓急之别。大陷胸汤为峻逐攻下之剂,小陷胸汤为化痰涤痰之方。 42.寒实结胸是结胸证的一种类型。寒,指寒痰水饮等阴性病邪;实,是有形之邪盛于里,寒实结胸,就是寒邪与痰水相结于胸胁脘腹,当具心下胸胁硬满疼痛等结胸证的基本特征。同时“无热证”,而有畏寒喜蒌,咳喘满闷,大便秘结,苔白滑,脉沉弦等寒实内结的表现。 43.结胸四证是指大陷胸汤证、大陷胸丸证、小陷胸汤证和三物白散证。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于胸胁脘腹,结深热重,其证以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为特点,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大陷胸丸证为水热互结,病位偏上,其临床表现除具有结胸证的基本特征外,尚见“项亦强,如柔痉状”,治以大陷胸丸,泻热逐水破结,峻药缓攻。小陷胸汤证为痰热结于心下,结浅热轻,以“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为证候特征,治以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三物白散证为寒痰水饮结聚胸脘,其证除有胸脘硬满疼痛的结胸证主证外,尤以但见寒象而无热证为特点,治以三物白散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44.结胸证与脏结证均有邪结的病机,皆可出现胸胁脘腹硬满疼痛,寸脉浮的脉证。但两者在病机上有阴阳虚实的区别,治法亦大相径庭。结胸证为有形痰水搏结于胸胁脘腹,病性属实属阳,治宜攻下破结。脏结证是因脏气大虚,元阳不振,阴寒凝结而成,病性以虚为本,兼夹实邪,属阴,治法当以温养脏气,祛寒散结为主。 45.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证同属脾胃不和,升降失调节器,寒热错尽可能的病证。三者均有心下痞满,心烦呕逆,腹中雷鸣,下利之黄症。治疗都以平调寒热,和胃消痞为治法。但半夏泻心汤证重点有于胃气上逆,故呕逆为其辨下关键,治疗当以和中降逆消痞。生姜泻心汤证,重点在胃虚食滞,水饮内盛,故以干噫食臭为辨证要点,治疗当以和胃消痞,宣散水气。甘草泻心汤证,偏重脾虚肠寒,故以下利日数十次,完谷不化为主证,治疗重在温中健脾以止利。 46.大黄黄连泻心与附子泻心汤证都以心睛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为主证,病机都为无形邪热阻滞心下,治法都就泄热消痞,方药都用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不同的是附子泻心汤兼有表阳虚,卫外不固,在证候上更见恶寒汗出,治法兼扶阳固表,方药另加附子一两,二者同中有异,不难辨别。 47.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复代赭汤,十枣汤,五苓散,桂枝人参汤,大柴胡汤等,均能治疗心下痞或硬痞证 48.痞证与结胸证均因太阳病误下,邪陷于里而成,都以心下为主要病变部位。两者的区别要点是:结胸证为内陷之邪与有形痰水结于胸胁,故其证以心下胸胁硬满疼痛为特点,治宜攻下破结之法。痞证为无形邪气内陷心下,气机痞塞,故其证以心下痞,按之涯,不硬不痛为特点,治以理气消痞为主。 49.旋复代赭汤证与生姜泻心汤证均为伤寒误治,脾胃之气受损,而见心下痞硬,嗳气之证。但生姜泻心汽证不仅中气受损,且有水饮食滞,寒热错杂,故在心下痞硬的同时,伴见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治用生姜泻心汤,寒湿并用,辛开苦降,和胃散水,消痞止利。旋复代赭汤证是脾胃受损,痰浊内生,肝气横逆,肝胃气逆,而无寒热错杂,故其主证是肝胃气逆的嗳气不止而不是心下痞硬,虽嗳气而无食臭,亦无肠鸣下利,故以旋复代赭汤和胃化痰,镇肝降逆为治。 50.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均售有半夏、干姜、黄连、人参、大枣、炙甘草六味药和,两方仅一味药物之差,半夏泻心汤即黄连汤去桂枝加黄芩而成,但两方主治病证有别。黄连汤主治寒热分居,上下相阻,腹中痛,欲呕吐之证,重用黄连为主药,清在上之热,用桂枝取其宣通上下阴阳之气。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痞结心下,以痞满,呕逆,肠鸣下利为主证,故姜夏芩连并用,重在解寒热互结之势。从药物组成分析,两方均属辛开苦降甘补,寒温并用之法,但黄连汤侧重于辛开,半夏泻心汤则偏于苦降。 5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栀子豉汤证均为无形热郁之证,均治以轻扬之剂,清宣无形之热。其鉴别要点是,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为无形邪热壅滞于中,结于心下,故以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为证候特点,治宜泻热消痞。栀子豉汤证为无形邪热留扰胸膈,扰动心神,故以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胸中窒或心中结痛为证候特点,治当清宣郁热,解郁除烦。 52.痰气痞证的主证是叔叔嗳气,上胙部痞满,按之肾硬而不痛,纳差,或见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滑。病机为胃虚痰阻,肝胃气逆。治法为和胃化痰,镇肝降逆,方用旋复代赭汤。 53.因水蓄下焦,水气上逆,气机闭塞所致的心下痞称之“水痞”,辨证要点为:心下痞满,烦渴,小便不利,口干舌燥,苔白,脉浮数。治以五苓散化气行水,使小便通,气第行,则痞自消。 54.赤石脂禹余粮汤证的发病机理为下元不固,统摄无权,证见心下痞硬,下利不止,滑脱不禁,小便短少,或小便不利。方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止利。方中赤石脂甘温酸涩,禹余粮甘涩性平,二药皆入胃与大肠,而具有收涩固脱的攻用,善治久利,滑脱不禁之证。   阳明病篇 简答题 1.阳明病的成因主要有那些? 2.简述阳明病的病理特点。 3.阳明病的传变和预后主要是什么? 4.何为阳明病外证?其病机是什么? 5.阳明病初起见恶寒的原因是什么?其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 6.栀子豉汤证见饥不能食,但头汗出的机理是什么? 7.白虎汤证见腹满身重的机理是什么?其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 8.简述白虎汤的配伍意义和功效。 9.白虎加人参汤证的主症和病机是什么? 10.简述猪苓汤的配伍特点和功用。 11.调胃承气汤证的辨证要点和病机是什么? 12.简述调胃承气汤的配伍意义和服用方法与作用。 13.简述小承气汤的组方特点和功用及其适应证候。 14.大承气汤证的辨证要点和病机是什么? 15.简述大承气汤的配伍意义和煎服法。 16.湿热发黄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17.寒湿发黄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18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为什么不可攻之? 19.麻子仁丸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20.治疗湿热发黄有哪几首主要方剂? 21.固瘕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22.吴茱萸汤证的病机是什么? 23.阳明蓄血的辨证要是是什么? 24.阳明中寒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5.为什么说“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26.为什么说“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 27.属润下、导下法的方剂有哪些? 28.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29.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的病机是什么? 30.如何区别谵语与郑声? 31. 麻子仁丸证与小承气汤证的临床表现有什么异同?   论述题 1.试比较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的主症、病机和治法异同。 2.白虎加人参汤证和猪苓汤证均可见渴欲饮水,其辨证要点和病机各是什么? 3.猪苓汤证和五苓散证在主症、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4.如何区别运用白虎汤和调胃承气汤?它们的病机各有什么特点? 5.试析“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用小承气汤治疗的临床意义。 6.试从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的组方配伍、功用的异同,阐述三方所主治证候的区别。 7.试析大承气汤用于攻燥屎时的辨证要点及注意事项。 8.试析大承气汤证见大便乍难乍易,喘冒不能卧等症的病机及临床指导意义。 9.阳明病见有哪些证候时需急下?急下的理由和意义各是什么? 10.试述大承气汤证见腹满的特征及其与虚寒性腹满的辨证鉴别要点。 11.麻子仁丸证的主证、病机、治法、药物组成是什么? 12.茵陈蒿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药物组成是什么? 13.栀子柏皮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药物组成是什么? 14.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药物组成是什么? 15.如何区别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异同? 16.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有什么区别? 17.阳明蓄血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18.阳明蓄血证与太阳蓄血证有哪些异同? 19.阳明病出现哪些症状不可攻?其机理是什么? 20.如何区别蜜煎证、麻子仁丸证、承气汤证的证治异同? 简答题答案 1.阳明病的成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他经传来,如太阳病或少阳病失治,误治,伤津耗液,病邪化燥成实或三阴病寒化证阳复太过而来;二是阳明本经自病,燥热中生而成。 2.病入阳明多表现为邪热盛正气实,邪正相争激烈,主要有两大病理表现:一为无形邪热充斥于阳明经,二为邪热与肠中糟粕结聚成燥屎,腑气失于通降。 3. 阳明病经正确治疗,大多能痊愈。但亦可由正邪激烈相争,转为正邪分争而传入少阳病,或正气尤其是阳气衰退,病邪寒化而传入三阴病,其中尤以太阴病关系密切,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4.阳明病的外证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其病机是里热亢盛,充斥内外,迫津外出。 5.阳明病初起见恶寒是因初感外邪,阳气内郁,经气不利。其特点是恶寒短暂,很快自罢,继而即出现不恶寒反恶热的状态。 6.栀子豉汤证热扰胸膈和胃,胃气呆滞,故嘈杂易饥而不能食,郁热上蒸故但头汗出。 7.白虎汤证热盛气壅,故见腹满,邪热弥漫,气机流行不利,故见身重,难以转侧。其临床表现为腹按之濡而不痛,肢体活动屈伸不受碍。 8.白虎汤中知母配石膏,辛寒清热而能润燥,清阳明之热而保胃津。炙甘草、粳米益气和中,与寒凉药同用,可护胃,共成辛寒清热之重剂。 9.白虎加人参汤证的主症是:发热,大汗出,舌上燥而口渴甚,伴见时时恶风,背微恶寒,脉洪大。病机是:邪热炽盛,津气两伤。 10.猪苓汤具有清热利水养阴的功效。方中用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加阿胶、滑石养阴清热利水,以利水见长而兼顾清热养阴,使利水而不伤阴,清热养阴而不碍利水。 11.调胃承气汤证的主要辨证要点是:蒸蒸发热,心烦,腹胀满,或伴大便不通。病机是:燥热内盛,腑实初结,气滞不甚。 12. 调胃承气汤用大黄配大剂芒硝有攻下软坚润燥的效应,起通便以泻热的作用。甘草甘缓和中,既可缓硝黄峻下之力,又可护胃和中,使燥热去而不伤中州正气。服法有二:一为顿服,泻下之力较大,适用于阳明实证。二为少少温服,泻热之力较小,用于阳复太过致胃热讝语者。 13.小承气汤用大黄配厚朴、枳实,具有攻下导滞作用,但不用芒硝,且枳、朴量较小,故功效小于大承气汤。其适应证候是阳明实证较轻者,见发热微烦,大便硬,或阳明实证兼里虚或兼表证,或燥屎证尚未确诊者,可用小承气汤治疗或试探治疗。 14.大承气汤证的辨证要点是:潮热,讝语,腹胀满痛,大便秘结,脉实。病机是阳明热实,燥屎内结。 15.大承气汤大黄配芒硝攻下通便,枳实配厚朴导滞通结,两者相合而成通便泻热、攻积导滞的峻剂。大承气汤先煮厚朴、枳实,去滓,再下大黄,稍煮去滓,最后下芒硝,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16. 湿热发黄的辨证要点是身黄(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发热,无汗或头汗出,身无汗齐剂而还,小便不利而尿色深黄,口渴,腹微满。 17. 寒湿发黄的辨证要点是身黄(目黄、身黄),黄色晦暗,无汗,小便不利而色黄,腹满时减,脉迟或迟弱。 18 阳明病,若只是心下硬满而不痛,且无腹部见症,说明病位偏上,由无形邪热聚结,气机受阻不行所致。此虽是阳明病,但因尚未入腑成实,故不可攻下。 19. 麻子仁丸证的辨证要点是大便硬,小便数,腹无所苦。 20. 治疗湿热发黄的主要方剂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21. 固瘕的临床表现是大便初头硬,后溏薄,且日久不愈。 22. 吴茱萸汤证的病机是胃阳不足,浊阴上逆。 23. 阳明蓄血由阳明热证与蓄血证组成,辨证要点是发热,消谷喜饥,健忘,黑便,脉数。 24. 阳明中寒形成的原因是中阳不足,复感寒邪,或中阳亏虚,寒从内生所致。 25. 小便闭,腹满加哕,则证情危重,是胃气衰败,邪闭气阻之证,邪实正虚,故属难治。 26. 阳明病发热汗出,是热邪向外发越,同时水湿亦得以宣泄,湿热不能相结,故不能发黄。 27. 属润下、导下法的方剂有麻子仁丸、蜜煎、土瓜根、大猪胆汁等。 28.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发热,恶寒,无汗,身黄(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黄。 29.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的病机是热在血分,血属阴,其性濡润,血被热蒸,荣气上潮,故口虽燥而不欲饮水。 30. 谵语与郑声均是意识不清而胡言乱语,或梦中说胡话,但有虚实之分。谵语多由邪热亢盛,扰乱心神所致,表现为声高气粗,胡言乱语,多属实证。郑声多由精气虚衰,心神无主所致,表现为声低息微,语言重复,属虚证。 31. 麻子仁丸证与小承气汤证的临床表现均有不大便的主证,但小承气汤证还有谵语,潮热,腹满,脉滑而疾等脉证,麻子仁丸证无谵语,潮热,腹满等症状。   论述题答案 1.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症均可见发热,汗出,口渴,心烦讝语等症,病机均为无形邪热亢盛,充斥表里,属阳明热证,治法均取辛寒清热。白虎汤是基本方。白虎加人参汤证因里热炽盛,气津两伤,故症见舌上干燥,口渴甚,时时恶风,背微恶寒,脉洪大等,治法上兼顾益气生津,组方用白虎汤加人参。白虎汤证亦可因里热郁结,气机阻滞,而见肢厥,其主脉为滑脉。 2.白虎加人参汤证见渴欲饮水,多伴有大热,汗出多,舌上干燥,时时恶风,背微恶寒,脉洪大等症,其病机是里热炽盛,气津两伤。猪苓汤证见渴欲饮水,多伴有发热,小便不利,脉浮,或有下利,心烦不得眠等症,其病机是气化失司,水气内停,与热互结,兼有阴伤。 3.猪苓汤证和五苓散证均可见发热,脉浮,口渴,小便不利,下利,呕等症,病机均有气化失司,水气内停,治法均取利水为主,方药中均有茯苓,猪苓,泽泻。猪苓汤证为里有热,并兼伤阴,故口渴欲饮较为突出,并伴有心烦不得眠,舌红苔黄或少苔。方药中用滑石、阿胶以增加清热养阴利水作用。五苓散证为寒证,可伴有表邪未解,故口渴不欲多饮,甚则水入则吐,可伴有恶寒,舌淡或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腻。方药中用白术,桂枝,以取通阳利水,兼散表邪之功效。 4.白虎汤和调胃承气汤均可用于阳明里实热证,白虎汤的适应症以发热汗出,口渴,脉滑或浮滑为主,其病机特点是无形邪热充斥于阳明经,充斥于表里内外。调胃承气汤的适应症以发热,腹胀满,大便硬,脉实为主,其病机特点是里热初结肠胃,虽热邪较盛,但有腑实结聚。 5.阳明病里热实证,燥结于腑,浊热上扰则讝语,日晡之时邪热不衰,正气亢奋与之激争,故见潮热,此等热结之证当用大承气汤攻下,但脉见滑而疾,其义有二:一是脉滑而不沉实,恐燥热结实尚浅,二是脉疾,提示正气有损,此二者均不宜峻下,故试投小承气汤以轻下。服药后如证情有好转征兆,说明药证相合,可再次攻下,如药后虚象迭出,药证不合,则不要再用攻下治。 6.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中均用大黄,故均有攻下热实的作用,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发热或潮热,心烦,腹胀满,大便难等。调胃承气汤中大黄配以大剂芒硝,辅以甘草,全方具有良好的通便泻热作用,且泻下而不伤肠胃,适用于阳明腑实燥热重而结聚较轻的证候,临床见蒸蒸发热,心烦较重,兼有腹胀满,大便硬等症。大承气汤中大黄配芒硝,并合以厚朴配枳实,全方具有通便泻热,攻积导滞的作用,适用于阳明热重,肠胃结聚亦重,症见潮热,心烦讝语,腹胀满痛,大便闭结等。小承气汤中大黄配以小剂量的厚朴、枳实,全方虽有泻下导滞的作用,但力量较轻,适用于阳明腑实轻证,症见微热,或潮热,微烦,大便硬等。 7.大承气汤用于攻燥屎时的辨证要点有:烦躁,腹满痛,大便秘。但需注意"大便乍难乍易",提示有热结旁流,即使不属大便秘结亦宜攻下。还需注意:当发热不甚,腹满痛轻,或时轻时重时,要排除里虚寒湿证,此乃"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下。 8.大承气汤证见大便乍难乍易症,多伴有大便虽下而量少不爽,腹胀满痛,拒按等症,此属热结旁流,肠胃邪热结聚不下是病之关键。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肠有邪结,腑气不通,导致肺气上逆,宣肃失司,而见喘冒不能卧。本病当从肠治,腑病得除,脏病自愈。 9.阳明病症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或发热汗多等证候,需用急下法。因阳明里热炽盛,虽肠胃积聚症不甚严重,但已出现阴津损伤之征象,如不急下,恐致亡阴损阳。还有阳明病症见发汗不解,腹满痛,亦需急下,此乃腑实重证。燥热结滞之势迅疾,如不急下,恐邪气伤正,阴阳两亏,产生变证。故急下袪邪对疾病具有存阴防变,转危为安的意义。 10.大承气汤证见腹满症,其特征为:腹满持续不减,并伴疼痛拒按,潮热,心烦,甚则讝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实等症,攻下后腹满等诸症缓解。虚寒性腹满的特征为:腹满时减,复如故,并併腹隐痛,喜温喜按,用攻下法症情不减反增。 11. 麻子仁丸证的主证是大便硬,小便数,腹无所苦;病机是胃热肠燥津亏;治法是泻热润肠通便;药物组成是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蜜。 12. 茵陈蒿汤证的主证是身黄(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发热,无汗或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而尿色深黄,口渴,腹微满;病机是湿热蕴结,熏蒸肝胆,兼腑气壅滞;治法是清热利湿退黄;药物组成是茵陈蒿、栀子、大黄。 13. 栀子柏皮汤证的主证是湿热发黄之轻证,表现为身黄(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小便不利而色黄;病机是湿热相合,熏蒸肝胆;治法是清泄湿热退黄;药物组成是栀子、甘草、黄柏。 14.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主证是发热,恶寒,无汗,身黄(目黄、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病机是湿热内蕴,熏蒸肝胆,兼风寒束表;治法是清热利湿,解表散邪;药物组成是麻黄、连轺、杏仁、赤小豆、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 15. 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均是湿热发黄,均以身黄如橘子色、目黄、小便不利色黄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茵陈蒿汤证湿热较重,兼腑气壅滞,证见发热甚而腹满,不大便;栀子柏皮汤证热重湿轻;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是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故有恶寒,无汗,或身痒等症,多见于发黄早期。三方均取清利湿热以退黄,但茵陈蒿汤清利之功较强,并兼通腑泄热;栀子柏皮汤清利之功较弱,以单纯清泄湿热见长;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清利之功最弱,但兼有解表发汗散邪功效。 16. 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均有目黄、身黄、小便黄等,但湿热发黄表现为黄色鲜明,为热实证,证见发热,口渴,腹满,便秘,舌红苕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等;寒湿发黄表现为黄色晦暗,为虚寒证,证见腹满时减,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迟弱等。两者均以湿邪内蕴为病机关键,利湿祛邪为首要。湿热发黄可辅以清热泻实;寒湿发黄可辅以温中散寒。并均可兼用疏肝利胆,以提高疗效。 17. 阳明蓄血证由阳明热证与蓄血证组成,主证是发热,消谷喜饥,健忘,黑便,脉数;病机是阳明邪热与宿瘀相结;治法是泻热逐瘀;方用抵当汤,药物组成是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18. 阳明蓄血证与太阳蓄血证均属蓄血证。太阳蓄血证,为太阳之邪不解,随经入腑,热与血结于下焦,以致出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阳明蓄血证,为阳明邪热与久有之瘀血相结于肠内,心神失养,故见喜忘,大便虽硬而易出,其色必黑。太阳蓄血多为“新瘀”,而阳明蓄血为“本有久瘀血”,也即内有“宿瘀”。两者成因和临床表现虽有差异,病机均为邪热与瘀血相结,故治疗均用抵当汤。 19. 外感病出现呕吐频繁,兼见阳明证的不可攻下,可以是太阳阳明兼病致呕,因太阳表病不解,里证不急,不能误下;若是阳明里热致呕,病位偏上,在胸膈胃脘而不在腑,且病势向上,不可逆势而攻下;若是少阳阳明兼病致呕,病机与阳明热实结于腹部不同,少阳有禁下之戒,故不可攻下。阳明病,出现心下硬满,不可攻下,表现为只是心下硬满而不痛,且无腹部见症,说明病位偏上,由无形邪热聚结,气机受阻不行所致,尚未入腑成实,故不可攻。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下,面合色赤是无形邪热郁于阳明经表所致,尚未成腑实,故不可攻。此外,阳明病兼有发热恶寒等表邪的不可攻下,当先治表证,若误下则表邪内陷而证情变得复杂难治。阳明病表现为不能食等胃中虚冷的也不可攻下,虚寒之证禁用下法,故不可攻下。 20. 蜜煎证、麻子仁丸证、承气汤证均以大便秘结为主证。蜜煎证病机是津液内枯,肠道干燥,证见燥屎近于魄门,排便困难,用蜜煎滋阴润肠,外导通便;麻子仁丸证病机是胃强脾约,胃热肠燥,证见小便数,不大便十余日无所苦,用麻子仁丸泻热润肠通便;承气汤证病机是热实内结,燥屎阻滞,证见便秘,腹痛拒按,潮热,谵语,身然汗出等一派阳明里实证,用承气汤峻下热实,荡涤燥结。  少阳病篇 简答题 1.试简述少阳生理的功能特点。 2.简述少阳胆经与三焦经的生理关系。 3. 简述少阳病的几种转归。 4.简述三阳头痛发热的鉴别与治法。 5.简述少阳三阳的不同热型。 6.简述少阳热型与疟疾热型的异同。 7.简述阳微结证取用小柴胡汤的治疗机理。 8.小柴胡汤的禁例是什么?为什么? 9.少阳病坏病是如何产生的?有何特点?处理原则如何? 10.简列柴胡桂枝汤证中太阳表证和少阳半表半里证各自部分的主要症状。 11.试列大柴胡汤证的二便、舌象与脉象的特点 12.简述热入血室证的证治。 13.简述热入血室之谵语与阳明热结之谵语的鉴别及机理。 14.简述柴胡桂枝汤的组方治法特点。 15.简述阴经烦躁与阳经烦躁的鉴别   论述题 1. 试述“少阳为枢”的辨证意义。 2.试述少阳病变的治法禁忌及其理由。 3.试述少阳病提纲的意义。 4.试述小柴胡汤证的因机及其主症机制。 5.试述小柴胡证为何有较多的或然症?其各自的机制如何? 6.小柴胡汤的配伍意义如何? 7.小柴胡汤如何进行加减化裁? 8.列述小柴胡汤证的辨证论治要点。 9.如何理解“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10.试述小柴胡汤治疗阳明兼少阳大便难或大便溏的机理。 11.试比较阳微结与纯阴结、纯阳结的证候表现及其病证机理。 12.少阳病小柴胡证,在治疗不利时,通过怎样的症状变化,可以测知,病机已转为大柴胡汤证了? 13.运用大柴胡汤时,大黄运用与否及其剂量多少,应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斟酌应用。 14.试比较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证的证治异同 15.少阳阳明相兼为病者,如何选择大小柴胡汤的使用? 16.试比较柴胡加芒硝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证治异同。 17.试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与柴胡桂枝汤证的证治区别。 18.试比较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与大结胸证的证治差异。 19.试根据表里寒热虚实,比较各类柴胡汤证的病机治法之同异与偏兼。 20.试述热入血室证为何会有小柴胡汤或针刺期门等不同治法,各自的选择依据及其理由是什么? 21.试述判断少阳伤寒是否传入阴经的主要症状依据及其机理。 22.如何理解少阳病欲解时? 简答题答案 1.其可以概括为:(1) 阳气始生,正气较弱:(2) 疏利气机,通调水道:(3) 三阳离合,少阳为枢。 2.胆与三焦经脉相联,功能相关,胆腑疏泄正常,则枢机运转,三焦通利,水火气机得以升降自如。 3.少阳病大的转归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       痊愈:正治得法,病因表解里和而愈。 (2)       传经:失治、误治,内传它经。。 (3)       变证:误治伤正,邪气乘陷,以致变化多端而无定势。 4.三阳经病皆有头痛发热。但若头痛连及项背,发热恶寒,脉浮是病在太阳之表,治宜汗解;若头痛多在前额,发热而脉大,是病在阳明之里,治宜清下;惟头痛位居两侧,发热而脉弦为病在少阳,治宜和解。 5.少阳病的主要热型是寒热往来先后出现;太阳病主要热型是发热恶寒同时并见;阳明病的主要热型是发热,不恶寒,甚至反恶热。 6.少阳热型与疟疾热型同具有发作性,寒热出现有先后,但少阳热型发作可一日数次、发无定时,疟疾热型发作仅一日一次或数日一次、发有定时。 7.因本证为邪气半在里半在外,以致阳气郁结,枢机不利,故宜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宣通阳气,这样既能透达在外之表邪,又能清解在里之郁热,还能疏利在中之气机,可使郁结之热势得以宣泄,则表里之邪随之分解,胃肠之气随之调畅,大便不通者,也能随其气机之升降,得屎而自解。 8.小柴胡汤禁用于脾阳不足,中虚较甚者。小柴胡汤虽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明训,然而症情有似是而非,病机有并不涉少阳,或寒热虚实属性主次截然相反者,如寒湿发黄、中虚饮停证貌似本证然非本方所宜,故可列为小柴胡汤之禁例。 9.少阳病误用汗、吐、下、温针之法,导致正虚邪犯所致。由于少阳病机复杂,故变证变化多端,然仍应按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的原则处理。 10.太阳表证——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疼、舌苔薄白、脉浮;少阳半表半里证——微呕、胸胁心下微满、脉弦等症 11.大便干结或下利,小便色黄,苔黄(厚)少津,脉弦(滑)数。 12.辨证要点:妇人经期感受外邪导致或胸胁下满如结胸状;或寒热如疟,发作有时;或谵语,昼明暮作,如见鬼状。病机:妇女经期,感受外邪,热与血相结。治法:用小柴胡汤;或刺期门。 13.热入血室之谵语日轻夜重,阳明热结之谵语则甚于日脯,因气属阳而主日,血属阴而主夜,前者因病在血分,不在气分,故病人昼日神志较清,入暮则谵语妄言,如有所见。而后者则病在气分,不在血分,故病症于昼日阳明旺时加重。 14.其主要适应症为少阳兼表寒的证候。其组方特点是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用半量,合剂而成。故治法上有太少表里双解而予以轻剂的特点。 15.烦躁一症,虽然阳经阳盛和阴经阴盛均可出现,前者多有身大热,或见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汗出,腹胀便秘,脉沉实有力等阳热亢奋之象;后者多身无大热,或但寒不热,口淡不渴,吐利肢厥,脉微等阳衰阴盛之象。   论述题答案 1.经曰:大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即三阳经的离合,太阳主表,是敷布阳气以卫于外故为开;阳明主里,受纳阳气以支援内脏故为阖;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转枢内外故为枢,这三经开阖枢的作用,是相互为用,调合统一而不能相失。所以少阳为枢,居半表半里之位,为人身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开阖的枢纽。 2.少阳病禁用汗、吐、下三法。因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热证,病不在太阳之表,故不可发汗,误汗则津液外泄,化燥伤津,胃中干燥,促使邪气内传阳明;又不在阳明之里,故不可攻下;也非胸膈实邪阻滞,故不可涌吐;误用吐下之法,势必耗伤气血,胆气内虚,心失所养,而(内传厥阴);又因少阳邪热,已伤耗津液,利小便只能更下竭其津,故亦禁用利小便。邪在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利,治法惟宜和解,故以小柴胡汤为其主方。 3.少阳病提纲条文,重点提示了少阳之经火气为病的基本病机特点及其主要病症特征。即足少阳胆,主枢机而寓相火,其经脉起于目锐眦,且肝经互为表里。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则口苦;灼伤津液则咽干;郁热相火循经上扰,则头目昏眩。 值得注意的是,口苦、咽干、目眩三症虽然充分反映了少阳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火气为病的特点,可以作为少阳病的辨证提纲,但并没有概括少阳病的所有类型,故临证之时,见此三症,可以确认为病在少阳的一般规律,而具体论治还须结合其它临床表现,进一步确定其汤证类型。如结合96条所述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某一主症,可以确定为柴胡汤证等。 4.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的基本因机/病理是:邪犯少阳,胆热内郁,以致枢机不利,脾胃失和。即少阳受邪,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进退于表里之间,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邪正交争,互有胜负,则现寒去热来,寒热交替,休作有时;少阳之经,侧循胸胁,邪犯少阳,阻滞其经脉,经气不利,则见胸胁苦满;肝胆表里互用,胆气郁滞,疏泄失职,情志不达,则神情默默而寡言;胆为中正之官,胆火内郁,上扰心神则心烦;胆气内郁,木失疏土,脾失健运则不欲饮食;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喜呕。 5.少阳包括手足两经,络属胆与三焦,而少阳之位,又在表里之间,故邪犯少阳,不仅会引起胆火内郁,同时也会累及三焦上下、表里内外,加之邪正交争,互有胜负,故少阳病势常可兼现三焦不利,内外失和,及虚实相兼等多端变化,因此柴胡证可以兼现多种或然之症。     如邪郁胸胁,未犯胃腑,则胸中烦而不呕;邪热伤津则口渴;少阳胆腑气郁较甚,经气郁结较重则胁下痞硬;邪犯少阳,三焦不利,气化失职,水气内停,水停心下则心下悸;水停下焦则小便不利;表邪未解,津液未伤则不渴,身有微热;寒饮犯肺,肺气上逆则咳。 6.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主方。方中柴胡气质轻清,味苦微寒,可疏利少阳气机;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以清泄少阳胆热。柴芩合用,外透内泄,可以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郁热。半夏、生姜调和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使中土健旺,不受木邪之害。全方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攻补兼施,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作用,故为和解之良方。 7.根据少阳病势动荡于表里寒热虚实之间,病机变化多端的特点,治疗当以小柴胡汤随其病机之变化加减化裁,辨证用药。如胸中烦而不呕,是邪气扰心,胃气尚和,可去甘壅之人参以免留邪;不呕去半夏、加瓜蒌以清心除烦;如渴是邪热伤津,可去温燥之半夏,加重人参用量以益气生津,并伍用天花粉清热生津;如腹中痛是土被木乘,脾络失和,可去黄芩之苦寒,加芍药于土中泻木,和络缓急以止痛;如胁下痞硬,是邪气郁遏少阳较甚,可去大枣甘能壅满,加牡蛎软坚散结,消滞除痞;如心下悸,小便不利,是三焦决渎失职,水饮内停,以水饮得冷则停,得淡则利,可去苦寒之黄芩,加淡渗之茯苓;如不渴,外有微热,是太阳表邪未除,无里热伤津之象,可去人参壅补,加桂枝以解外;如咳者,属寒饮犯肺,可去人参、大枣甘温壅气,生姜辛温之品,加干姜温中化饮,加五味子敛肺止咳。 8.(1)辨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2)病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3)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方用小柴胡汤。 9.所谓一证,当指少阳主证之一而言,即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中的某一证;不必悉具,则更强调少阳病临床证候表现非常复杂,所有主证未必全见。故临证之时,宜察证审因,详加辨析,虽见部分主证,但足以反映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的病机特点,即可确认为少阳病,应用和解之法,投以小柴胡汤治疗。此提示了小柴胡汤灵活运用的具体方法。 10.即小柴胡汤为和解之剂,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如上焦气机宣通,则胁下硬满可去;胃气和降,则呕逆自除;津液布达,肠中得以润泽,则大便自调而下。同时,乃三焦通畅,营卫津液,运行无阻,则身濈然汗出而解。 11.伤寒五六日,头汗出,为阳郁于里,不得宣发,但蒸于上所致;微恶寒,是表证尚在,不言发热,当是省文;手足冷是阳郁于里不达于四末;脉细(结合前后文当为脉沉紧而细),是阳郁于里,脉道滞塞所致;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是邪结胸胁,热郁于里,气机不利,津液不下,胃气失和所致。较之阳明里实燥结之证,热结尚浅,且表证未解,故称阳微结。本证既有微恶寒发热之表证;又有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等里证。 阳微结与纯阴结的鉴别要点:因阳微结有脉细(实为沉紧)、手足冷、微恶寒等证类似少阴病纯阴结,故应加以鉴别。第一,少阴病不得有外证,因少阴病是脏气衰微,阴寒内盛的里虚寒证,邪入于里,外无表证;而阳微结则是既有表证,复有里证,所谓“半在里半在外也”。第二,少阴病阴寒内盛,不得有汗(虽有亡阳而见汗出者,但必伴有虚阳外越之危重证候),本条阳微结是阳热内郁,不得外越,熏蒸于上而见头汗出。所以根据上述两点,虽脉亦见沉紧,不得认为是少阴病。 12.本有柴胡证,虽经治疗,病症由喜呕变为“呕不止”,由胸胁苦满变为“心下急”, 由心烦而变为“郁郁微烦”等现象,说明此乃少阳邪热不解,继而内并阳明,以致热壅于胃脘,则腑中气逆气滞益甚,化燥结实之势欲成,故可认定是少阳并及病阳明邪入阳明。因少阳证不解,则不可下,而阳明里实,又不得不下,故须用大柴胡汤和解与通下并行,双解少阳、阳明之邪。 13.少阳阳明并病,若偏重少阳,如症见寒热往来,心下痞硬,下利较频者,不可过下,则不用或少用大黄;若已偏重阳明,如症见身热汗出,心下急痛,大便难、结者,必须急下,则应用或重用大黄。 14.两证均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但大柴胡汤尚兼阳明里实,除小柴胡汤所具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八症之外,尚有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痞硬、腹满痛、不大便或下利等证。治法小柴胡汤证只宜和解少阳;大柴胡汤证宜和解少阳,通下里实。方药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而成。两方虽以柴胡命名,但制方有大小,所针对病机、症状有差异,临床宜鉴别应用。 15.腑实证已成者,宜用大柴胡汤,腑实证未成者,可用小柴胡汤。具体鉴别如:两者虽都可有潮热、不大便,呕吐,不能食,但前者或有硬满在脘腹,或大便已硬,或舌苔已黄厚;后者则硬满尚在胁下,或大便反溏,舌苔不黄不燥,而尚白色等,可资鉴别。 16.两证均为少阳兼里实证,治以和解兼下,但大柴胡汤证,方用大黄、枳实、芍药,而去人参、甘草,其泻热通腑之力较强,故宜用于正气未虚,里实较甚者;柴胡加芒硝汤证,方用人参、甘草扶养正气,芒硝重在软坚润燥,而其破结去壅之力较弱,故多用于正气已伤,燥热内结者,可谓和解枢机兼通下实热的轻剂,多用于大柴胡汤证之体虚者。 17.两证虽然均为少阳病之兼证。但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少阳兼水饮内结,并见水饮证之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治宜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柴胡桂枝汤证为少阳兼表证,并见表证之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治宜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18.两证虽然皆有水饮内结,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少阳枢机不利为主兼涉水饮内结;而结胸证为而水饮与热互结不兼少阳病机,故宜严格区别对待。 19.柴胡汤类证包括大、小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柴胡桂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上述诸证,病皆涉及少阳病机,故皆以柴胡为君,疏利枢机。其中,小柴胡汤证为纯粹的半表半里证,寒热虚实相兼,故治法则于和解之中,温清攻补并施;柴胡桂枝汤证为邪犯少阳,偏表较多,故治宜和解少阳之中,偏重解表;大柴胡汤证为邪犯少阳,兼里较甚,热实为主,故治宜和解少阳之中,兼泄里实;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邪犯少阳,兼里较甚,寒饮偏盛,故治宜和解少阳之中,兼以温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为邪犯少阳,弥漫表里三焦,故治宜和解少阳之中,兼以分消内外,宣降上下。另外,柴胡加芒硝汤证,雷同大柴胡汤证,但里实未甚,而正伤已显,故治宜和解少阳之中,兼以小补轻泄。 20.同为热入血室,但病有浅深兼夹之异,如须区别对待。如热入血室之初而尚有寒热如疟者,说明邪热初陷,表邪未罢,病势尚浅,犹可达邪外;若得之数日而无寒谵语者,说明邪热入里,表邪已罢,病势较深,势必内结血分,故需选用泄热破结之法,如可以针刺期门等,清泄血分瘀热而愈。 21.已传的依据是:伤寒过经,其人無大熱而躁煩者,为陽去入陰,是因邪入阴经,阳衰阴盛,虚阳浮越所致;未传的依据是:虽过经期,其人仍能食而不嘔者,為三陰不受邪,是因正气较旺,外邪未陷,胃气尚和,足以抗邪于阳经,故知尚未传入阴经。 22.少阳属木,其气通于春,春建于寅,是阳气生发之始。寅、卯、辰时为阳气生发之际,值此三时,少阳气旺,得自然界阳气之助,抗邪有力,故其病易解。   太阴病篇 简答题 1. 试述太阴病的成因、主要脉证、病机、治法、方药。 2. 太阴虚寒与阳明中寒证如何区别? 3.太阴病下利的特点是什么? 4.太阴病发黄的特点是什么? 5.太阴腹痛证当用“大黄、芍药”时,为何要“减之”? 6.太阴中风与太阳伤寒证均见四肢疼痛(烦疼),应如何鉴别? 7.太阴病脾阳来复,病情向愈之兆是什么? 8.太阴病“食不下”的病机是什么? 论述题 1.太阴病欲愈和转愈有哪些具体表现?试阐述其机理。 2.试述太阴病发黄的病机、主要脉症、治则、主方。 3.太阴病发黄与阳明病发黄如何鉴别? 4.怎样正确辨识脾阳恢复下利与阳虚寒盛下利?     5.阳明病腹胀满与太阴病腹满有何区别?    简答题答案 1.成因:—一一一是寒湿之邪直犯中焦,或忧思伤脾,或内伤生冷,使中阳不足,运化失职;二是先天禀赋不足,脏气虚弱,脾阳不足而自病;三是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脾阳所致。 主要脉症: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病机:邪犯太阴,脾阳受损,气化失职,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则寒湿停聚,脾胃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祛寒。 方药:轻证用理中丸,重证则用四逆汤。 2.太阴虚寒为邪犯太阴,脾阳受损,寒湿停滞所致,症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阳明中寒多由平素胃阳不足,复感寒邪,或因中焦阳虚,寒从内生,致胃中虚冷所致,症见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溅然汗出,大便初硬后溏等。 3.太阴病自利的病机为脾阳虚而清气不升,特点是自利不渴。可兼见腹满痛等症。 4.太阴病发黄的特点是黄色晦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主要是因为寒湿内停,影响肝胆疏泄所致。 5.芍药、大黄性寒而偏破泄,脾胃气虚的患者应当慎用,因太阴病本脾胃阳虚,用芍药、大黄不慎,则恐伤脾胃,导致下利,故宜减之。 6.太阴脾阳虚衰,虽感受风邪,却无力抗邪于外,故不发热,脾主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脾阳与风邪相争,故四肢烦疼;太阳伤寒为风寒外束,正邪交争,故除身疼痛外还见发热恶寒等症。 7.太阴病出现烦扰不安,继而下利日十余行,而手足自温者,即为脾阳来复,病情向愈之兆。 8.太阴病乃中阳不足,寒湿内停之证,脾胃互为表里,功能相辅相成,若脾阳亏虚,运化失职,必然影响胃之受纳,故见“食不下”。   论述题答案 1.可见①脉见阳微阴涩而长,太阴外受风邪,应当脉浮,今阳微即寸部微,标志风邪将解;阴涩乃脾气虚弱挟有湿邪之征,脉由涩转长是正气来复,故见此脉为欲愈。②症见暴烦下利,手足温和,精神爽慧,腻苔渐化,是脾阳恢复,运化复常,清阳能升,浊阴能降,原来滞留于肠中的腐秽之物排出体外,腐秽尽则利自止。“暴烦下利日十余行”是正胜邪退的反映,是病情好转之兆。 2.太阴为湿土之脏,感受外邪之后,寒湿相合,郁滞于中焦,阻遏肝胆之疏泄,致胆汁外溢而发黄。主要脉证:身目小便俱黄,色晦暗,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缓等。治宜温中散寒除湿退黄,方可用茵陈术附汤等。   3.阳明发黄多属湿热遏于中焦,症见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伴见汗出不畅,或但头汗出,发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黄赤不利,舌苔黄腻,脉多滑数;太阴发黄为寒湿壅滞所致,症见黄色晦暗,身无热或身冷汗出,口不渴,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   4.当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全部病情进行辨证。脾阳恢复之下利,在“暴烦下利,日十余行”的同时,手足温和,精神爽慧,腻苔渐化,饮食增加等,均为脾阳来复之兆。阳虚寒盛之下利,下利同时即见手足厥冷,精神困顿,苔腻不化,食欲不振等,反映阳气益衰,寒湿增盛之征。 5.①二者病机虚实不同:阳明腹满属实,为阳明燥热与胃肠糟粕相搏结而成实;太阴病腹胀满属虚,为脾气亏虚,运化无力,寒湿内停,胃肠气机壅滞而成腹满。其满痛不减,或减不足言,伴大便秘结,下之则大便可通,腹满疼痛即减,余症也随之减轻或消除。②二者具体症状有异:阳明腹满当伴发热,汗出,口渴,舌苔黄焦起刺,脉滑数;太阴腹胀满当见畏寒,倦怠,乏力,大便初硬后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其腹满疼痛可与吐利并见,且时痛时减,复如故。吐利而腹满不减,反而日增,则余症也随之加剧。  少阴病篇 简答题 1.何谓少阴病?其病位涉及哪此经脉和脏腑? 2.少阴病分为哪两大证型?其治则与代表方剂分别是什么? 3.少阴病阴盛阳亡的脉证是什么? 4.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5.四逆汤证的病机、治法是什么? 6.通脉四逆汤证的辨证要点、病机、治法是什么? 7.何谓戴阳? 8.少阴病,证属阳脱阴竭时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为什么说“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9.“口中和”对附子汤证的辨证有何意义? 10.附子汤证与麻黄汤证都有身体痛、骨节痛,两者病机有何区别? 11.桃花汤证的病机、治法是什么? 12.简述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治法及方药? 13.猪苓汤证与真武汤证均有下利、咳、呕之症状,二者病机有何不同? 14.何谓少阴三急下证?(用原文回答) 15.简述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治法? 16.何谓“下厥上竭”? 17.少阴热移膀胱证的表现是什么? 18.试述四逆散的组成及方意。 19.分析“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和“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的区别。 20.四逆散证与四逆汤证均有“四逆”,二者有何区别? 21.苦酒汤的煎服法应注意什么? 22.少阴病的阳回可治证主要有哪些表现? 23.试述少阴六死证的临床意义。   论述题 1.少阴病提纲证的意义是什么? 2.少阴寒化证主要有哪些证型?其病机、治法为何? 3.如何理解少阴病“急温之”的脉证及意义? 4.少阴阳虚寒饮内生与胸中实邪阻滞都可出现心中温温欲吐,二者如何辨治? 5.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及白通加猪胆汁汤均为回阳救逆之剂,它们的作用和主治的测重各是什么? 6.真武汤与附子汤药物组成仅一味药之差,其证治有何不同? 7.少阴病篇有哪几种下利证?其主治方剂各是什么? 8.猪苓汤证和真武汤证在病机、证治方面有何异同? 9.黄连阿胶汤证与猪苓汤证均有心烦不眠,如何鉴别此二证? 10.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条文中“无里证”三字有何辨证论治意义? 11、少阴病咳而下利,为什么不能用火疗却汗?误汗后会出现什么变证? 12.试述四逆散证的病机、主症、治法和方药。 13.简述少阴咽痛的表现及辨证论治。 14.试述少阴吴茱萸汤证的病机、主症。 简答题答案 1.少阴病是以心肾虚衰、水火不交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其病位主要涉及手、足少阴二经和心、肾两脏。 2.少阴病主要分为少阴寒化证与少阴热化证两大证型。寒化证治宜回阳救逆,以四逆汤类方为代表方剂;少阴热化证治宜育阴清热,以黄连阿胶汤为代表方剂。 3.少阴病阴盛阳亡的脉证是“脉阴阳俱紧,反汗出”。 4.少阴病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自利而渴,小便色白。 5.四逆汤证的病机是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其治法为回阳救逆。 6.通脉四逆汤证的辨证要点是手足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其治法为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7.所谓“戴阳”是指阴盛于下,逼迫虚阳浮越于上,其表现为,于阴寒之中见有面赤。 8.少阴病,证属阳脱阴竭时,服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仍能出现顺、逆两种不同的转归:若药后脉突然浮而散大,则是阴液枯竭,孤阳外脱,是为死候;脉由小渐大,由弱渐强则是阴液未竭,阳气渐复,预后较好。 9.附子汤证中“口中和”并非病症,是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是为排除热证而提出的鉴别指征。 10.附子汤证病在里,为肾阳虚衰,寒湿内盛,寒湿留着不化所致;而麻黄汤证病在表,为寒邪束表,营阴郁滞所致。 11.桃花汤证的病机是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其治法为温涩固脱。 12.黄连阿胶汤证的病机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其治法为滋阴泻火,交通心肾;方用黄连阿胶汤;药物有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13.猪苓汤证为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所致;而真武汤是少阴寒化,阳虚水泛所致。 14.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15.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病机为少阴里虚兼表;其治法为温经解表。 16.“下厥”是指阳气虚于下而厥逆,“上竭”是指阴血出于上而耗竭。即阳气厥于下焦,阴血竭于上出。 17.少阴病热移膀胱证的表现是一身手足尽热和小便血。 18.四逆散的组成:柴胡  芍药  枳实  炙甘草。 四逆散的方意为:柴胡主升,疏肝解郁,透达阳气;枳实主降,导滞行气而宣通胃络;芍药苦泄破结,通络止痛;甘草益阴缓急而调和诸药。共奏疏畅气机,透达郁阳之功。 19.此两条从文字、症状上极为相似,前者是因少阴寒化,阴寒极盛,阳气虚衰,躁烦是衰微的阳气与阴邪抗争的表现,如果正能胜邪,则当吐利止而手足转温,今不但吐利不止,而且四逆更甚,是为正不胜邪,阳气已绝,其病危殆,预后不良。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出现吐利,四逆,且因寒邪较盛,阳气不能敷布.出现手足逆冷。后者关键是有“烦躁欲死”一证,其标志着阴邪虽然较盛,而阳气尚能与阴邪抗争,而不是阴盛阳亡,故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 20.四逆散证之四逆乃因阳气内郁,不能通达四末所致,而四逆汤证之四逆,为少阴阳虚阴盛所致,在程度上,四逆汤证的四逆明显较四逆散证为重,且除四逆外,四逆散证可见阳气内郁之心烦易怒,舌红脉弦等脉证,而四逆汤证则见大便稀溏,精神困顿,畏寒、脉微欲绝等。 21.苦酒汤的煎服法应注意先将半夏洗净后打碎如枣核大小,放入装有米醋的蛋壳中,置于铁环上煮沸,倒去药渣,待冷却后慢慢少量含咽。 22.主要有下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和,有时自烦,恶寒而蜷却欲去衣被;吐利而手足不逆冷,反发热。 23. 少阴病死候是原文第295条:‘‘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第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第297条:“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第298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第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第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六死证均为亡阳或阴竭之候。少阴病无论阳虚寒化证或阴虚热化证,均属阴阳偏衰之候。特别是寒化证的病情险恶,易致亡阳厥脱,甚至阴竭,阴阳离绝。故阳气的存亡实为预后转归吉凶善恶之关键,“阳存则生,阳亡则死”。故临证时应以脉症互参,以探测阴阳消长的变化,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做到未雨绸缪。若当温不温,因循失治,每每造成阳亡阴竭的恶果。   论述题答案 1.少阴病提纲证的原文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属心肾两脏,心主血,属火;肾藏精,主水。病则心肾虚衰,水火两虚。阳气衰微,鼓脉无力,故脉微;阴血不足,脉道不充,则脉细。心虚神不充则精神萎靡,肾虚精不足则体力疲惫,因此患者呈似睡非睡、闭目倦卧的衰弱病状。脉微细反映阴阳俱虚,但欲寐反映心肾虚衰,以此脉证,说明少阴病是以全身性虚衰为病理特征的疾病。正因为此脉此证反映心为一身之主与肾为先天之本的病理特征,所以作为少阴病的提纲证。 2.少阴寒化证是由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致的病证。寒化证大致可分为七种不同证型。一是四逆汤证,其病机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治宜回阳救逆。二是通脉四逆汤证,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治宜破阴回阳,通达内外。三是白通汤证,其病机为阴寒内盛,格阳于上;治宜破阴回阳,通达上下。四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其病机为阳脱阴竭,寒热格拒;治宜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反佐咸寒,滋阴养液。五是附子汤证,其病机为肾阳虚衰,寒湿内盛;治宜温阳化湿,镇痛祛寒。六是真武汤证,其病机为肾阳亏虚,水气泛滥,治宜温阳化气行水。七是桃花汤证,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治宜温涩固脱。 3.少阴病“急温之”见于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条主中仅言脉沉,尚未至脉微或脉微欲绝,说明虽已显示少阴不足,但阳虚并不太甚,厥逆吐利诸典型的少阴里虚寒证尚未出现,表示此时病情不重,不需急温。此处强调“急温”关键在于病入少阴,涉及根本,阳亡迅速,死证太多。所以,少阴之治,贵在及早。当脉沉显示阳虚征兆时,即当急温,以防亡阳之变。一旦延误施治,则吐利厥逆诸症接踵而至,治亦晚矣。本条中“急温之”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4.少阴阳虚,失于气化,浊阴上逆与实邪阻滞,胸膈不利,气机上逆,均可出现心中温温而吐。两证的辨加要点在于:少阴寒化证属脾肾阳虚,不能运化,以致寒饮不化,停于膈上故可出现心中温温欲吐,少阴为病,阳虚为本,寒饮为标,脉弦迟必无力,全身亦当表现为一派阳虚征象。因此决不能用吐法,如误用吐法则更伤正气,致虚虚之变。故当温之,可选用四逆汤等方温阳化饮,阳复饮去则病愈。而实邪阻滞,一般正气不虚,病程较短,痰涎等实邪阻于胸膈,气机上逆,故也可出现心中温温欲吐,但实邪阻滞,脉道不利,脉虽弦迟但必有力。邪结在上,治当因势利导。故治宜吐,不可下。可选用瓜蒂散类的涌吐剂,吐则实邪去、胸阳通,病则愈。 5.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功能为回阳救逆,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之证;通脉四逆汤药同四逆汤,而重用姜附,功能为破阴回阳,通达内外,主治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之证;白通汤由葱白、附子、干姜组成,功能为破阴回阳,通达上下,主治阴寒内盛,格阳于上之证;白通加猪胆汁汤由葱白、附子、干姜、猪胆汁、人尿组成,功能为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反佐咸寒,滋阴养液,主治阳脱阴竭,寒热格拒之证。 6.真武汤的药物组成为附子、白术、茯苓、生姜、芍药;附子汤的药物组成是附子、白术、茯苓、人参、芍药。两方的主治之证均为肾阳虚衰,水邪或寒湿停滞为患,两方中均有的药物为附子、白术、茯苓、芍药,此为二者之同。但真武汤证以少阴阳气不足,在里之水邪泛滥为主,症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或小便清长、或呕为主,治疗重在温阳化气行水,所以用生姜配附子温阳宣散水邪。附子汤证以少阴阳气不足,在外之寒湿留着于筋脉骨节肌肉,症以背恶寒,口中和,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为主,治疗重在温阳化湿,镇痛祛寒,所以用人参配附子,且附子用量倍于真武汤,其目的为温补元阳以扶正祛邪。 7.少阴病篇下利证共有八种:①肾阳虚衰,阴寒内盛之下利,治以四逆汤;②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之下利,治以通脉四逆汤;③阴寒内盛,格阳于上之下利,治以白通汤;④阳脱阴竭,寒热格拒之下利,治以白通加猪胆汁汤;⑤肾阳亏虚,水气泛滥之下利,治以真武汤;⑥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滑脱不禁之下利,治以桃花汤;⑦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之下利,治以猪苓汤;⑧热结旁流,火炽津枯之下利,治以大承气汤。 8.二方证在病机上均有水气为患,证候上都有水邪浸渍肺胃大肠之咳、呕、下利,治法上皆需利水,方药中同用茯苓。而真武汤证为肾阳虚,水气泛滥,因此主症有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小便清长等,治宜温阳化气行水,药用附子、白术、茯苓、生姜、芍药。猪苓汤证为阴虚有热,水热互结,故而主症有心烦不得眠,小便不利,渴等,治宜清热育阴利水,药用茯苓、猪苓、泽泻、阿胶、滑石。 9.二方证均有火热扰心,心神不宁之心烦。黄连阿胶汤证系少阴热化证,肾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但无水结,证候除心烦不眠外,尚有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阴虚火旺的脉证,治以滋阴泻火,交通心肾,药用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猪苓汤证属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之证,既有肾阴虚,心火亢,又有水结,证候除有心烦不眠外,尚有小便不利,下利,咳而呕渴等水邪浸渍肺胃大肠的症状,治当清热育阴利水,药用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10.麻黄附子甘草汤证条文中“无里证”是指无吐利等里虚寒证,说明本证一是感邪程度轻,二是阳虚程度不甚,所以能用温经发汗,表里同治的治法。如果已经出现了厥、利、吐等典型的里虚寒证,当先用四逆汤回阳救逆,而非温经发汗所宜。故“无里证”三字的辨证意义重大,是辨别用四逆汤先救里,还是表里同治的主要依据。“无里证”不仅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的审证用药要点,同样也是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审证用药要点。 11.少阴病出现咳而下利,多以水气为患,一为阳虚水泛证,寒水犯肺而见咳,水浸渍胃肠而见下利,治宜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二为阴虚水热互结证,水热犯肺而见咳,水气偏渗大肠而见下利,治宜猪苓汤清热育阴利水。二者均无表证,故治疗禁用汗法,尤其是火气劫汗。如误用火法,强发其汗,更伤阴津,化燥生热,热扰心神,则谵语;火热损伤肾中真阴,阴液耗竭,化源不足,水道失利,则小便难。 12.四逆散证是由于肝胃气滞,阳郁致厥。气机不畅,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肢,故可出现手足轻微厥冷,升降失常,影响于心则悸。影响水道的通调,则小便不利。肝胃气滞则出现腹痛,泄利下重。正如原文第318条所言:“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治宜疏肝和胃,透达郁阳,方用四逆散。方中柴胡主升,疏肝解郁以透达阳气;枳实主降,行气散结而宣通胃络;芍药、甘草制肝和脾而益阴缓急。 13.少阴咽痛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虚热咽痛,症见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等。此为少阴阴虚,虚火循经上扰昕致,治宜滋阴润燥,和中止痛,猪肤汤主之;二是少阴客‘热口因痛,症见咽痛,咽部红肿疼痛,初病宜清热解毒,缓急止痛,治宜甘草汤。服之不效,为肺窍不利,气道不宣,宜加桔梗宜肺豁痰,利咽止痛;三是痰热阻闭咽痛,症见咽痛,局部溃烂、声音嘶哑,为邪热与痰浊郁闭咽喉所致,治宜涤痰消肿,敛疮止痛,方用苦酒汤;四是客寒咽痛,症见咽痛,恶寒,气逆,欲呕,痰涎多等。此为寒客少阴,痰湿阻络,阳郁不伸所致,治宜涤痰开结,散寒止痛,方用半夏散和汤治之。 14. 《伤寒论》原文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其症吐利,手足逆冷,酷似四逆汤证,何以不用四逆汤而用吴茱萸汤,其辨证关键是烦躁欲死,其病机是标志着阴邪虽然充盛,而阳气尚能与阴邪剧争,而不是阴盛阳亡。治疗宜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   厥阴病篇 简答题 1.厥阴病的预后及转归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2.蛔厥证的主证是什么? 3.为什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不用干姜、附子,而用吴茱萸、生姜? 4.白头翁汤主治何种下利?其脉证、病机、治法及方药是什么? 5.三阳病的呕吐头痛如何与厥阴病的呕吐头痛鉴别? 6.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与黄连汤证的证治有何异同? 7.什么是厥证?其病机是什么?如何判定热厥证的轻重? 8.水厥为什么“宜先治水”?它在临床上有什么指导意义? 9.厥阴病见“呕而发热”为什么用小柴胡汤治疗? 10.谈谈哕逆实证的辨证与治疗原则。 11.实热下利的病机、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什么? 12.实热下利与厥阴热利如何区分? 13.下利后虚烦应如何治疗? 14.虚寒下利兼表证应如何治疗? 15.厥阴病欲解时,阳复口渴与厥阴提纲证的口渴有何不同?应如何处理?   论述题 1.如何辨别厥阴病提纲证之消渴与太阳蓄水证之消渴? 2.何谓脏厥、蛔厥,两者如何鉴别? 3.试论当归四逆汤证与通脉四逆汤证的区别。 4.厥热胜复反映了什么现象?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5. 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两方证的病机、治法及方药是什么? 6.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出现几次?各出现什么证候?为什么同用吴茱萸汤治疗? 7.比较白头翁汤证与桃花汤证区别。 8.试述除中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为何? 9.《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病机、临床表现如何?应如何治疗? 10.试述“厥应下之”与“厥不可下”的意义。   简答题答案 1.厥阴病的预后及转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厥阴邪微正复,可有向愈之机;厥阴阳复,可转少阳;厥阴阳复太过,可发生痈脓、便血或喉痹;若阳亡阴竭者,则预后不良。 2.一是手足逆冷,但周身不冷;二是有吐蛔病史;三是病者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又烦。四是可伴有呕吐、腹痛等证。 3.因为“四逆”乃血虚寒凝所致,“久寒”因肝胃虚寒而成,病不在脾肾,而在肝胃。附子、干姜大辛大热,入肾而温肾中之阳;吴萸、生姜苦降直入厥阴。同时厥阴风木之脏,内寄相火,附子、干姜辛热,易化燥伤阴。而生姜、吴萸宣泄芳降,散寒而不燥伤阴血。 4.白头翁汤主治厥阴热利。其临床表现有下利便脓血,血色鲜艳,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伴见渴欲饮水,舌红苔黄等热象。病机为肝经湿热下迫大肠,大肠传导失司。治法是清热燥湿,凉肝止利。方用白头翁汤。药有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5.太阳病头痛呕吐,当伴发热恶寒,脉浮等;阳明病的头痛呕吐多伴大便秘结、心烦、尿赤、舌红苔黄燥等;少阳病头痛呕吐应伴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细等。厥阴病的头痛呕吐的特点是或干呕或吐涎沫,头痛在巅顶。 6.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与黄连汤证均属上热下寒证,但黄连汤证未经吐下,胃热尚轻,以腹中痛,欲呕吐为主证,只用一味黄连清上热;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误下伤脾,误吐伤胃,形成下利与食入口即吐的格拒证,因其上热较重,故芩连并用,以清降胃热。不用甘草、大枣者,因本呕逆较甚,恐草枣甘壅不利于降逆故也。 7.厥证是指以手足逆冷为特征的证候,其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即热邪深重,四肢厥冷愈甚;热邪轻浅,四肢厥冷也就较轻。这种相应的关系,有助于从厥冷的轻重判断邪热的浅深及程度。 8.伤寒厥而心下悸,为水停心下胃脘所致。厥与悸皆因水饮为患,故而当先治水,水饮得去,阳气得通,厥逆可愈。若饮去厥不回,再议治厥。若不先治水,却治其厥,不仅厥与悸不得愈,水饮还可渗入肠中,续发下利,故而当先治水。其充分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治病当辨清标本,治法当治本而达标。 9.“呕而发热”,即少阳心烦喜呕、往来寒热等症状。厥阴与少阳相表里,少阳病进,可入厥阴,厥阴病退,也可转出少阳,故有实则少阳,虚则厥阴之说。现厥阴病出现少阳病的症状,提示厥阴病脏邪还腑,里病达外,阴证转阳,是病情向愈之兆。此处除了呕而发热外,还当有口苦、咽干、心烦、不欲食、脉弦等症状。病至少阳,故当用小柴胡汤和解,因势利导,达邪外出。 10.一般而言,症见哕而腹满,多与实邪内结有关。哕逆实证治疗总以通利为原则,使实邪去,胃气降,则腹满消,而哕逆止。“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突出治病必求本的原则。“前”指小便,若湿邪阻滞,膀胱气化不利者,治疗当利其小便,使湿邪得化,浊气得降,哕逆得除;“后”指大便,若肠中燥屎内结,腑气不通,当通其大便,燥屎一除,胃气得降,哕逆腹满可愈。 11.实热下利的病机为肠中燥热内结,逼迫津液旁流而下,其临床表现的特点有热结旁流与谵语并见,热结旁流所下之物,为清稀粪水,臭秽难闻,另外,还伴有腹部胀满而痛,潮热,舌苔黄燥,小便黄赤,脉沉实有力等症状。 12.实热下利与厥阴热利均属热利,前者属阳明燥热结滞,热结旁流,下清稀臭秽之粪水,必然伴有谵语,腹满而胀痛,以及舌苔黄燥等阳明热盛之象,治疗当通因通用,用小承气汤泻下里实;而厥阴热利则属于肝经湿热,下迫大肠,多便下脓血,且伴有里急后重,以及舌红、苔黄等热性症状,治疗当用白头翁汤凉肝解毒、清热燥湿。 13.《伤寒论》第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下利后更烦,指病人原有心烦,下利后心烦不减反而加重。按之心下濡者,揭示本证非有形实邪相结。下利后,余热未清,郁热结聚,扰于胸膈则烦;邪热未与有形之邪相结,故按之濡软,故而治疗当清宣郁热,用栀子豉汤,使郁热得清,则下利自止,虚烦自除。 14.虚寒下利兼表证得的治疗为先温里后解表。表里同病,一般而言,治疗当先表后里,但里证病势急者,治当先里后表。本证下利清谷,腹部胀满,是脾肾阳衰,寒凝气滞,浊阴不化所致,此时虽有身体疼痛的表证,但以里虚为急,宜先温里,用四逆汤。待真阳得复,下利止而腹满消,里和表未解者,可再治其表,用桂枝汤。若先行发汗,势必会产生不良后果,原文讲“汗出必胀满”,即汗后阳气随汗外泄,使里阳更虚,寒凝气滞,则腹必胀满。 15.厥阴病欲解时阳气来复,出现口渴,为津液一时不能上承所致,虽渴欲饮水,但渴必不甚,当属微渴。厥阴病提纲证的口渴为厥阴木火燔灼津液所致,除消水作渴之外,当伴有舌红脉数,心中疼热等症状。厥阴病欲解时的阳复口渴的治疗则无须用药,少少与饮之,令胃中津液恢复,则可自愈,应该注意的是饮水不宜过量,否则,多饮伤阳,可导致水饮停滞。厥阴病提纲证的口渴,治宜乌梅丸清上温下。   论述题答案 1.厥阴提纲证之消渴为木火燔灼津液所导致,属于上热证,除消水作渴之外,当伴有舌红脉数,心中疼热等证,治宜乌梅丸清上温下。而太阳蓄水之消渴,为膀胱气化功能失职,津液不能上承所导致,病在下焦,伴见脉浮,发热,小便不利等证,治宜五苓散化 2.脏厥指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蛔厥指因为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二者皆有手足厥冷,故当鉴别。病“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为脏厥的辨证要点。脏厥属阳衰阴盛之寒证,病至七八天之久,阳气愈虚而寒邪愈甚,不仅病人四肢厥冷,而且周身肌肤皆冷,加之病人躁扰无片刻安宁之时,是真阳将绝,脏气大衰的表现,其病情险恶,预后不良。其治当以大剂扶阳抑阴,可选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亦可配合灸法,温经散寒回阳。蛔厥证具有时静时烦,时作时止,并与进食相关的特征,而且发病时虽有手足厥冷,但周身肌肤不冷。同时常有蛔虫吐出的病史,可伴有呕吐、腹痛等证。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治疗。 3.当归四逆汤证证属营血不足,寒凝经脉,故手足厥冷,脉细如丝,若有若无,可伴见眩晕、肢节少腹疼痛等证,病势较缓。通脉四逆汤证为阳衰阴盛,虚阳外越所致,故脉象微弱无力,若隐若现,且伴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等表现,病情危重。 4.厥热胜复是厥阴病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阴阳消长,正邪进退的外在反映。《伤寒论通俗讲话》说:“病至厥阴,阴尽而阳生,由于正邪斗争有胜负,故其病变有厥热进退的机转。”其表现以手足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为特征,一般而言,阳胜则发热,阴盛则厥逆,因此,常以此来辨别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进退。而且,可依据厥冷与发热时间的长短判断病势之进退,厥热相等则阴阳平和而主自愈,而厥多热少则主病进,热多厥少而主阳复病退。 5.当归四逆汤证的辨证要点是血虚的同时又有寒凝经脉,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病机是营血不足,寒凝经脉。治法为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方中当归补肝养血行血,桂枝温经通阳,芍药和营养血,细辛温散血中之寒邪,通草通行血脉,大枣、甘草益脾养营,诸药相合,有散寒邪,养血脉,通阳气的功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的辨证要点是在营血不足,寒凝经脉的基础上,兼有反复胃痛、发则呕逆吐涎等与肝胃有关的沉寒痼疾。病机是血虚寒凝,兼有肝胃沉寒。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用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加吴茱萸、生姜暖肝泄浊通阳,以走厥阴经脏,散其久滞陈寒,并用清酒扶助药力,增强温通血脉之功,以驱在内之久寒。 6.伤寒论中吴茱萸汤有三条。一为阳明虚寒“食谷欲呕”(243), 以其“得汤反剧者属上焦”,辨阳明呕吐有虚寒、热实之不同。一为少阴阳虚阴盛,寒浊犯胃“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309),一为厥阴病肝寒犯胃所致“干呕吐涎沫,头痛”(378)。三条虽述证不尽相同,但阴寒内盛,浊阴上逆的病机却一致,故可异病同治,均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浊。 7.白头翁汤证与少阴病桃花汤证,皆可见有下利便脓血,但病机确有寒热之异、虚实之分。桃花汤证下利则滑泄失禁,脓血颜色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属脾肾阳虚,下焦不固,治宜温中祛寒,涩肠固脱。白头翁汤证则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脓血颜色鲜艳,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属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所致,治宜清热燥湿,凉肝止利。 8.除中指胃气垂绝之时,本当不能食,而反突然求食,是病情恶化的表现。其病因病机为疾病后期疾病恶化,或由误治所致,中阳虚衰,受纳腐熟无权,衰败之胃气与欲绝之正气作最后挣扎而出现的假象。其临床表现为在疾病的后期,真脏之气将竭之时,病人突然能食,或神昏骤然转清,这都是一种假象,都是疾病迅速恶化的表现。但在阴盛阳衰之时,出现能食的情况,则有两种可能:一为阳复阴退,胃阳恢复之能食;一为胃气垂绝,除中危候之能食。判断可用喂食索饼的方法,若食后不发热或仅有微热,表示胃气尚在,病可向愈,若食后突然发热,而后热又突然消失,则为将绝之胃阳暴露于外,此即为除中。 9.《伤寒论》中厥逆证有寒厥、热厥、痰厥、蛔厥、脏厥、水厥、血虚寒凝厥、气厥、冷结膀胱关元厥九种类型。热厥的病机为热邪深伏,阳气内郁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可见有在手足厥冷的同时伴有身体发热,发热在先,厥冷在后,而且热邪越重,四肢厥冷则愈甚,热邪越浅,四肢厥冷也就越轻;治疗应当包括泻热、清热,无形热郁之轻证可自愈,重证则用白虎汤清热,有形热结当用承气汤泻热;因为此热厥属阳热内郁,故禁用辛温发汗。寒厥的病机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阴阳气不相顺接;临床表现为阴寒内盛的四肢厥冷疼痛的同时伴有全身恶寒、下利、腹中挛急,以及由于格阳于外、卫外不固而致的发热、汗出;治疗应当急救回阳,方用四逆汤。痰厥的病机为痰食有形之邪阻遏胸中阳气,不能充达四肢;可见有四肢厥冷、脉忽然变紧、心下满而烦、知饥而不能食等表现;治疗当用瓜蒂散壅吐胸中实邪,使阳气得通而愈。蛔厥的病机为因为蛔虫窜扰、气机逆乱而致的阴阳气不相顺接;证候表现一是有吐蛔史,二是手足逆冷,但周身不冷,三是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又烦,四是伴有呕吐、腹痛;治疗当用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脏厥的病机为阳衰阴盛、真阳将绝,在厥冷的同时有病人周身肌肤皆冷、躁扰片刻不宁的表现,治疗当扶阳抑阴,用通脉四逆汤之类。水厥的病机为胃中停水,阳气被遏,阴阳之气不能顺接于手足,临床可见四肢逆冷、心下悸动,治疗当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使水饮得去,阳气得通,则厥逆可愈。虚寒凝厥的病机为血虚寒凝,气血运行不畅,阴阳气不相顺接,可见手足厥寒与脉细欲绝并见,还可见有头晕、面色苍白等血虚之症状以及血虚寒凝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四肢关节疼痛,或身疼腰痛、脘腹冷痛、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等,治疗用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气厥的病机为阳气内郁,气机不畅,不能透达四末,证候表现有手足不温或指头微寒,以及其他气机不畅的表现,治疗当用四逆散疏畅气机、透达郁阳。冷结膀胱关元厥的病机为阳虚寒凝,阴寒结于下焦,阳气不能透达,可见手足厥冷、小腹满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弱,治疗可用温阳祛寒的四逆汤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 10.“厥应下之”与“厥不可下”是不同意义的两个治则。“厥应下之”是邪热致厥的治疗原则,热厥属阳热内郁,此“下之”当包括泻热、清热二法在内,泻热用承气汤,清热用白虎汤。“厥不可下”则是针对虚寒致厥而提出,其条文中“诸四逆厥者”此泛指虚寒类的厥逆而言,非指一切厥证,故而治疗当温阳通脉、温经回阳,而禁用苦寒攻下;若误用下法,必然伤正损阳,而致变证丛生。所以,“厥应下之”的“下”与“厥不可下”的“下”意义完全不同,二者并不矛盾,不可望文生义。  
/
本文档为【伤寒学伤寒试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