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2018-10-01 45页 ppt 930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 一,相关背景 坏死面积与梗塞时间的关系 动物实验结扎冠脉20min后开始自心内膜面向心外膜呈进行性损害直至坏死。 结扎后40min坏死面积为终点面积的30%,3h则为57%,6h为71%,24h达85%。 在3h以内解除结扎则可使50%以上的心肌免于坏死。 * 时间就是心肌 PP AP 40 minutes PP AP PP AP 3 hours 96 hours 正常 缺血 坏死 AP = anterior papillar...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 一,相关背景 坏死面积与梗塞时间的关系 动物实验结扎冠脉20min后开始自心内膜面向心外膜呈进行性损害直至坏死。 结扎后40min坏死面积为终点面积的30%,3h则为57%,6h为71%,24h达85%。 在3h以内解除结扎则可使50%以上的心肌免于坏死。 * 时间就是心肌 PP AP 40 minutes PP AP PP AP 3 hours 96 hours 正常 缺血 坏死 AP = anterior papillary muscle PP = posterior papillary muscle R.B. Jennings et al., Circulation 68-1 (1983) 25-36 * 溶栓时间与死亡率 GISSI研究链激酶溶栓的患者 发病12小时内溶栓,21天病死率下降18% 发病3小时内溶栓, 21天病死率下降23 发病1小时内溶栓,21天病死率下降47% TIMI研究 发病70分钟内溶栓,30天病死率1.2% 发病70~180分钟内溶栓,30天病死率8.7% 国际纤溶协作结果之一 13~24h溶栓死亡率降低仅为5%。 * STEMI的再灌注治疗现状 Heart 2005;91;882-888 CREATE中国研究 2001-2004年,发病<12h内溶栓 绝大多数(90%)为非选择性溶栓药,t-PA仅占2.7% CREATE:评价低分子肝素和代谢调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 of Reviparin and Metabolic Modul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Evaluation * <30 30-60 60-90 90-120 120-180 180-240 240-360 >360 D-B时间分布(分钟)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中位数139 分钟 19% 百分比 北京地区STEMI直接PCI的延迟 仅19%达到指南的要求 * 刘书山,胡大一,杨进刚,等.节假日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内再灌注延误的影响. 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2008,16:91-94 Median time from admission to primary angioplasty (‘‘door to balloon’’ time) was 139 minutes and only 17.3% patients treated within 90 minutes. 30 min 5 0.9% 30-60 25 4.6% 60-90 81 14.9% 90-120 101 18.6% 120-180 175 32.2% 180-240 63 11.6% 240-360 39 7.2% >360 54 9.9% 溶栓 VS 直接PCI:评价1 溶栓 血流TIMI 3 比例60% 再梗死发生率 ~ 4% 卒中总发生率 ~ 2% ICH发生率 <1% 任何地点(院前) 任何时间 所有医生 D2N目标为30分钟内 直接PCI 血流TIMI 3 比例80-90% 再梗死发生率 <2% 卒中总发生率 ~ 1% ICH发生率 ~0.2% 受导管室数量限制 白天与夜晚 有经验的手术小组 D2B目标为90分钟内 * 溶栓 VS 直接PCI:评价2 发病3小时内行溶栓治疗,疗效与直接PCI相当 发病3-12小时内溶栓治疗,疗效不如PCI,但仍能获益。 发病12-24小时,如仍有缺血症状及ST段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有效。 溶栓治疗能更迅速进行。 二,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的分类 第一代: 链激酶(SK)、尿激酶(UK)、葡激酶(SAK) 第二代:对甲氧笨基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APSAC)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单链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原)(SCU-PA) 第三代:瑞替普酶(r-PA)reteplase 兰替普酶(n-PA)lanoteplase 替奈普酶(TNK-tPA)tenecteplase 溶栓药物的分类 按作用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 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SK、UK,使血栓部位及循环中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溶解血栓,导致全身纤溶激活) 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SAK、APSAC、t-PA、SCU-PA、r-PA、n-PA、TNK-tPA,选择性作用于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溶解血栓,不产生明显的全身纤溶激活) t-PA+纤维蛋白(血栓部位) ↓ 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纤溶酶→血栓 ↓ 可溶性产物FDP * 溶栓药物:总体情况 溶栓药物在剂量、使用方法、合并肝素与否、半衰期、纤维蛋白特异性、冠脉再通率、颅内出血危险等方面不同 国际上UK及APSAC价高且效果差,多选择SK、r-tPA、r-PA、TNK-tPA r-tPA的突变体:r-PA、TNK-tPA 、n-PA的t1/2 延长为12-16分钟( r-tPA为4-6分钟),特点为可静脉注射给药,但疗效与并发症类似r-tPA 我国目前常用UK、r-tPA、r-SK、r-PA * 溶栓药物:UK 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可从尿中提取,亦可由培养的人肾胚细胞提取, t1/2 为18分钟。 国家八五课题AMI尿激酶溶栓(南京)1138例,IRA开通率69.5%,急性期病死率9.1%。尿激酶(天普洛欣)AMI多中心1406例,IRA开通率73.5%,急性期病死率7.8%。90min开通率53%,TIMI3级血流28.3%。 无抗原性,较快速给药,一般不过敏,出血发生少 国内UK150万U-200万U+NS60ml/30min静脉点滴 溶栓药物:SK与r-SK SK 为C组B溶血链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 t1/2 为18-33分钟。r-SK与SK作用类似。 国际上SK90min的IRA开通率50%(36-55%),但2-3h为70%,24h为86%(追赶现象)。国内1994年多中心335例,临床判断IRA开通66.6%,5周死亡率8.36%。 具有抗原性,可致低血压、发热、皮疹;半年内不宜再用。 r-SK 150万U+NS100ml/60min静脉点滴(前10分钟稍慢,后匀速),如出现低血压可适当扩容及/或多巴胺纠正。 r-SK:思开通 * 溶栓药物:t-PA与r-tPA t-PA为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t1/2 为4-6分钟。r-tPA与之作用类似,临床应用r-tPA 。 90min开通率66%-81%(75%),TIMI3级血流54%。脑卒中发生率0.6%-1.79%。(100mg) 无抗原性,无过敏反应,再通迅速,出血性脑卒中相对发生多 50mg 90分钟给药法:先给冲击量肝素60U/Kg(最大4000U),8mg静脉推注,42mg+NS100ml/90min静脉点滴同时12U/Kg/h开始,将APTT调整在50-70s持续48h。(TUCC中与UK150万/30min比,TIMI3级仅48%。逊于100mg的,但无直接对照)。 100mg 90分钟加速给药法:15mg静脉推注,50mg/30min静脉推注,35mg/60min静脉点滴。肝素用法同上。 3小时给药法:首先静脉推注10mg,随后1h持续静脉滴注50mg,剩余剂量按10mg/30min静脉滴注,至3h末滴完,最大剂量100mg。 * 溶栓药物:r-PA 疗效与r-tPA类似,使用更方便。 18mg(10MU)溶于5-10ml注射用水,静脉缓慢推注大于2分钟,30分钟后重复上述剂量。 注意使用单独静脉通路,不与其他药物混用,两次用药期间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维持通畅。 溶栓药物:TNK-tPA 疗效与r-tPA类似,使用更加方便。 弹丸式静脉注射,只注射一次。 使用剂量根据体重:体重<60 kg,剂量为30 mg;每增加10 kg,剂量增加5 mg;直至体重>90kg,最大剂量为50mg。 国内研制的rhTNK-tPA的Ⅱ期临床试验为20mg溶于注射用水10ml,5-10秒钟注射。 不同溶栓药物的特点比较 不同临床试验种不同剂量方案的冠状动脉开通率略有不同 铭康生物rhTNK-tPA溶栓药物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市场研究 销售额 (元) 2009年不同溶栓药物的各厂家(品牌)销售额比较 数据来源:IMS 数据 共有厂家(品牌) 24 2 1 2 主要厂家(品牌) 销售额比例 丽珠制药 32% 上海一生化 23% 光大制药 11% 辽宁天龙 10% 广东天普 8% 其它 16% 国大欣通 74% 思凯通 26%     爱通立 100%       派通欣 65% 瑞通立 35%     * 三,溶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 明确诊断为STEMI,并符合下列情况: STEMI症状出现12小时内,心电图两个胸前相邻导联ST段抬高≥0.2mV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mV或新出现的或可能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STEMI症状出现12至24小时内,而且仍然有缺血症状以及心电图仍然有ST段抬高 (注意鉴别除外早期复及综合征、心包炎、室壁瘤等ST段抬高) 注意排除除早期复及综合征、心包炎、室壁瘤等ST段抬高。见下述第二张幻灯。如可能应与平素心电图对照。 * 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症 既往任何时间存在脑出血病史 6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不包括3小时之内的缺血性卒中) 脑血管结构异常(如动静脉畸形) 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 主动脉夹层,诊断或可疑 3个月内的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和面部创伤 3周内严重创伤或大手术 4周内胃肠道出血 出血性疾病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痴呆或已知的其它颅内病变 2周内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妊娠 出血性视网膜病变史 半年内曾应用过链激酶,则溶栓时禁用SK及r-SK 严重肝肾疾病、恶液质、终末期肿瘤等出血倾向者 红色字体综合来自参考资料1、2、4。其他为本人建议可考虑列为绝对禁忌症。 * 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症 6个月内的短暂性脑缺血史(TIA) 血压控制不良(收缩压≥180mmHg或者舒张压≥110mmHg) 感染性心内膜炎 持续大于10分钟的心肺复苏或有创性心肺复苏操作 目前正在使用抗凝药(INR水平越高,出血风险越大) 活动性肝肾疾病 年龄﹥75岁 溶栓的注意事项 有发生致命性出血风险的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恶液质、终末期肿瘤)应选择PCI而非溶栓治疗 年龄>75岁的患者溶栓获益有限,建议首选PCI,如选择溶栓治疗,应慎重选择剂量并密切注意出血并发症 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该紧急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如PCI或CABG。如无条件或上述治疗明显延迟,可考虑进行溶栓治疗 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常常合并低血压,尽管溶栓疗效不确切,但如不能行PCI,仍可考虑溶栓治疗 心肺复苏过程中进行溶栓可能无效 注意排除除早期复及综合征、心包炎等非缺血性ST段抬高 对前壁心梗的溶栓,可适当放宽年龄 溶栓与PCI选择 符合溶栓适应症及无禁忌症的STEMI,下列情况首选溶栓: 不具备24h急诊PCI治疗条件的医院 不具备24h急诊PCI治疗条件也不具备迅速转运条件的医院 具备24h急诊PCI治疗条件,患者就诊早(症状持续≤3h) 具备24h急诊PCI治疗条件,患者就诊时症状持续大于3小时,但就诊-球囊扩张与就诊-溶栓时间相差(PCI相关的延误)超过60min或就诊-球囊扩张时间超过90min 四,溶栓步骤及监测 溶栓步骤及监测 就诊5分钟内初步判断STEMI 完成心电图(18导联) 一般病史采集、查体 启动心电监护 启动紧急会诊,按需要 记录发病时间、就诊时间 就诊10-15分钟内完成溶栓决策及初步处理 嚼服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记录服药时间 核对溶栓的适应症及禁忌 抽血送检血常规、出凝血、心肌酶学及血生化 必要时知情同意签字 就诊30分钟内给予溶栓药物(D2N目标30分钟) 在急诊室或转运至病房完成,转运途中需心电监护 溶栓前核查血常规及出凝血结果,尤指某些情况下 * 溶栓步骤及监测 心电图监测 自溶栓开始计算:每半小时记录心电图,至2小时共4次,标记时间 此后3天内常规每天一次 心肌酶谱监测: 自发病开始计算:第8、10、12、14、16、18、20、22、24小时复查CK-MB及CPK,化验单应注明抽血时间点及距发病的时间 此后48及72小时及第7天可复查心肌酶 心电监护 注意监测心律失常,详细记录2-3小时内的心律失常事件 胸痛监测:记录2-3小时内的变化 其他:血压、肺部罗音、心音变化、皮肤粘膜出血,连续3天的血色素及尿常规等 对使用r-tPA及 的患者应监测APTT(见辅助药物治疗部分) 缩短溶栓的时间延误 STEMI发生后,血管开通时间越早,挽救的心肌越多,预后越好。 目标是就诊30分钟内开始溶栓。有条件的提倡院前溶栓 团队协作,快速反应及准备。需要迅速判断,逐一核实适应症及禁忌症 履行告知及签字,缩短相关时间延误 发病早期患者酶学标记变化尚不明显,注意勿因此致溶栓延迟 对怀疑非缺血性ST段上抬的患者小心鉴别 * 五,溶栓的疗效评估 溶栓的疗效评估 1,溶栓治疗开始后60—90分钟内ST段抬高至少降低50%(新指南推荐90 min进行临床评价) 2,患者在溶栓后2小时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3,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峰值前移 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峰提前到发病12—18小时内,肌钙蛋白峰值提前到12小时内。 4,溶栓后的2—3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阻滞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下壁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缓、窦房阻滞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压。 * 溶栓评估标准的评价应用 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峰值前移对判断再通最重要。 心电图变化应选择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测量。有些病例可能出现溶栓过程中ST段更加抬高,常呈一过性。 再灌注现象常在溶栓年始后20-30分钟出现,其后可能伴有再灌注心律失常。 1996年方案CK-MB提前到14小时以内,CPK为16小时以内(适用于发病≤6小时,对6-12小时的患者不适用此条)。目前共识中提出的CK-MB提前到12-18小时应结合应用。 目前共识中未再表述CPK的评估作用。尚未开展CK-MB的单位仍应暂时参考CPK峰值回落。共识中述及cTnI(T),但其动态监测成本较高,应结合基层具体情况开展。 1996年方案采用2项组合判断再通(2和4组合除外)。目前共识中已无此表述。 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溶栓成功并非常规应用,标准:TIMI 2或3级血流表示再通,TIMI 3级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TIMI 0-l级)。 再次溶栓治疗:对持续闭塞或开通后在闭塞,应首选介入,如不能在60分钟内进行,仍可考虑再次溶栓。注意选择无免疫原性的溶栓药物。 * 溶栓治疗后的PCI 临床诊断溶栓失败常较困难,但在溶栓开始后90分钟,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ST段回落<50%,容易诊断。 不建议溶栓后立即进行PCI,即易化PCI。 如患者判断溶栓成功,3-24小时内建议进行血管造影,决定后续治疗。 对判断溶栓失败的低危患者应用药物治疗(如症状消失,ST段改善或限于心电图3个导联的下壁心梗),进行介入治疗获益小(出血与心脏不良事件考虑)。 对判断溶栓失败的高危患者,积极进行补救性PCI。如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恶性心律失常、中度或大面积心梗(前壁MI、合并右室MI或心前区ST段压低的下壁MI)。见下表。 溶栓治疗后的PCI 六,溶栓的辅助药物治疗 溶栓的辅助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就诊后尽早口服水溶性或嚼服300mg,此后100mg/天长期服用。 ADP受体拮抗剂:就诊后尽早口服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此后75mg/天,考虑长期治疗1年。 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可提高疗效,但出血并发症增多。不推荐溶栓时常规应用。 * 溶栓的辅助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应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r-PA、TNK-tPA)时,先给冲击量肝素60U/Kg(最大4000U),再给予溶栓药物,溶栓开始后同时12U/Kg/h静脉点滴,将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调整在对照值的1.5-2倍(约50-70s)持续48h。每天监测血小板计数。 低分子肝素:最多使用8天 非选择性溶栓(UK、SK)药物使用结束12小时后,按年龄、体重及肾功能调整。 应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患者,普通肝素48小时序贯使用。 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应减量50%使用,或改用普通肝素。 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癸钠。 磺达肝癸钠:与肝素对比降低死亡及再梗死,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对非选择性溶栓药物、出血危险相对增加、HIT病史或怀疑HIT的患者首选。应用于无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 七,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颅内出血并发症 溶栓治疗的危险主要是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ICH),发生率为0.9%—1.0%,致死率很高。 预测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 > 65岁)、女性、低体重( < 70kg)、脑血管疾病史,以及就诊时时血压升高( ≥140/100mmHg),r-tPA使用剂量>1.5mg/kg 对溶栓获益较小(如下壁MI)、高龄、严重高血压等高危颅内出血患者,可选用r-SK及UK 开始治疗后24h内出现神经系统状态变化,应怀疑ICH,并停止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ICH;请神经科和/或神经外科和血液学专家会诊。 t-PA的超额危险发生在溶栓的第一天左右,每治疗1000个患者比SK大约可额外发生3.3±0.8个颅内出血 1,根据临床情况,ICH患者应当输注冻干血浆、鱼精蛋白、血小板或冷沉淀物, 2,一旦明确脑实质出血或脑室内出血或蛛网膜下出血或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给予10单位冷凝蛋白质,新鲜冰冻血浆可以提供Ⅴ因子和Ⅷ因子,并能增加血容量。使用普通肝素的患者,用药4 h内可给予鱼精蛋白(1 mg鱼精蛋白对抗100 U普通肝素);如果出血时间异常,可输入6—8 U的血小板。 3,同时控制血压和血糖;使用甘露醇、气管内插管和高通气降低颅内压力; 4,考虑外科抽吸血肿治疗。 * 溶栓治疗的其他并发症 溶栓治疗的“早期危险”:24小时内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尤在高危及治疗时发病>12小时的患者。但此现象被一天后的死亡率减少所抵消,35天的死亡率减少18%。 早期危险可能与心脏破裂危险增加、致命性脑出血及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关。 其他并发症有皮肤、粘膜出血、穿刺部位出血、咳血、胃肠道出血,多不严重。少见的有脾破裂、主动脉夹层。 参考资料 1,1996年7月修订: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2,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09年版),《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9 》:1-17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的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0 》:19-36 4,瑞替普酶在STEMI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1 》:123-139 5,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指南ACC/AHA/SCAI2011年修订版,28页ST段抬高心肌梗死部分 * * * * * 绝大多数(90%)为非选择性溶栓药,t-PA仅占2.7% CREATE:评价低分子肝素和代谢调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Clinical Trial of Reviparin and Metabolic Modul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Evaluation * * 刘书山,胡大一,杨进刚,等.节假日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内再灌注延误的影响. 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2008,16:91-94 Median time from admission to primary angioplasty (‘‘door to balloon’’ time) was 139 minutes and only 17.3% patients treated within 90 minutes. 30 min 5 0.9% 30-60 25 4.6% 60-90 81 14.9% 90-120 101 18.6% 120-180 175 32.2% 180-240 63 11.6% 240-360 39 7.2% >360 54 9.9% * * * r-SK:思开通 * 3小时给药法:首先静脉推注10mg,随后1h持续静脉滴注50mg,剩余剂量按10mg/30min静脉滴注,至3h末滴完,最大剂量100mg。 * * 注意排除除早期复及综合征、心包炎、室壁瘤等ST段抬高。见下述第二张幻灯。如可能应与平素心电图对照。 * 红色字体综合来自参考资料1、2、4。其他为本人建议可考虑列为绝对禁忌症。 * * * * 再次溶栓治疗:对持续闭塞或开通后在闭塞,应首选介入,如不能在60分钟内进行,仍可考虑再次溶栓。注意选择无免疫原性的溶栓药物。 * * 磺达肝癸钠:与肝素对比降低死亡及再梗死,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对非选择性溶栓药物、出血危险相对增加、HIT病史或怀疑HIT的患者首选。应用于无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 t-PA的超额危险发生在溶栓的第一天左右,每治疗1000个患者比SK大约可额外发生3.3±0.8个颅内出血 1,根据临床情况,ICH患者应当输注冻干血浆、鱼精蛋白、血小板或冷沉淀物, 2,一旦明确脑实质出血或脑室内出血或蛛网膜下出血或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给予10单位冷凝蛋白质,新鲜冰冻血浆可以提供Ⅴ因子和Ⅷ因子,并能增加血容量。使用普通肝素的患者,用药4 h内可给予鱼精蛋白(1 mg鱼精蛋白对抗100 U普通肝素);如果出血时间异常,可输入6—8 U的血小板。 3,同时控制血压和血糖;使用甘露醇、气管内插管和高通气降低颅内压力; 4,考虑外科抽吸血肿治疗。 * *
/
本文档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