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儿科护理学重点

2018-09-10 16页 doc 142KB 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8389

暂无简介

举报
儿科护理学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2.小儿年龄分期: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e.学龄前期 f.学龄期 g.青春期(少年期) 3.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怀胎8周为胚胎期,是小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特点为胎儿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A.早期:受精—12周 b.中期:13—28周 C.29—40周 4.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称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
儿科护理学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科学。 2.小儿年龄分期: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e.学龄前期 f.学龄期 g.青春期(少年期) 3.胎儿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怀胎8周为胚胎期,是小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特点为胎儿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A.早期:受精—12周 b.中期:13—28周 C.29—40周 4.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止称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 四道生命关:体温、呼吸、喂养、感染。 5.婴儿期: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之前为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免疫SIgA免疫因子。 6.幼儿期:1周岁后-3周岁前为幼儿期,智力发育较前突出。(叛逆期) 7.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IgG(被动免疫),因为它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8.儿科护士的角色:A.护理活动执行者 B.护理计划者 C.健康教育者 D.健康协调者 E.健康咨询者 9.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A.思想道德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专业素质 D.身心素质 第二章 生长发育 1. 生长:一般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量变;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改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变。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①营养②孕母情况③生活环境④疾病和药物 3.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营养状况(体格生长)的最易获得的敏感指标,也是儿科计量药量、输液量的依据。 4. 体重公式:1-6月:体重kg= 出生时体重 + 月龄 * 0.7kg 7-12月:体重kg= 6kg + 月龄 * 0.25kg 1周岁:体重kg=上半年体重+(月龄-6)*0.4 2-12岁:体重kg= 年龄 * 2 + 7(或8)kg 5.生长发育的规律:A.生长发育的连续性、阶段性 B.各系统器官的不平衡性 C.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D.生长发育个体差异 6.前3个月最快、为生长第一个高峰,青春期,青春期又迅速加快、又出现另一个高峰。 7.追赶生长: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明显,通常2岁以内的小儿,疾病痊愈后,如营养充足会出现“追赶生长”现象。 8.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第一周内由于摄入不足、水分丧失及排除胎粪,体重可暂时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常于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这一过程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如果体重下降10%或第10日体重未恢复到出生时水平,则为病理状态。 9.身长: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到2岁时约85cm 2-12岁身长公式:身高cm = 年龄 * 7 + 70cm 10.坐高: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11. 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出生时相对较大约32-34cm,2岁时约为48cm,较小头围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 12.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胸围大小与肺、胸廓发育密切相关。出生时头围比胸围大1-2厘米,约32厘米,1岁时大约相等,1岁以后增长呈曲线交叉。 13.头颅骨的发育:颅骨缝出生时尚分离,约3-4个月时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前囟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等,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至迟约生后6-8周闭合。 14.长骨的发育: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 15.3个月左右随抬头动作的发育出现颈椎前凸,此为脊柱第一个弯曲。6月后会坐时出现胸椎后凸,为脊柱第二个弯曲。1岁左右开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为脊柱第三个弯曲 16.牙齿的发育:乳牙共20个,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最晚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为月龄减4~6,12个月未出牙视为异常,6岁左右开始出第1颗恒牙即第一磨牙。萌出顺序一般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 17.神经系统的发育:4岁时脊髓下端上移至第一腰椎,出生时小儿即有觅食、吸允、吞咽、拥抱、握持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和对强光、寒冷、疼痛的反应,小儿出生后2周左右即可形成第一个条件反射。 第三章 儿童保健 1. 胎儿期保健重点:预防先天畸形、早产、异常产、高危孕妇随访 2. 家庭访视:一般包括新生儿出院后1-2天的初访,生后5-7天的周访,生后10-14天的半月访,并建立新生儿健康管理卡和预防接种卡。 3. 新生儿特点及保健:A.特点:a.发育尚不成熟 b.适应性、调节性差、体抗力弱 c.发病率、死亡率高。 B.保健:a.家庭访视 b.合理喂养 c.保暖 d.日常护理 e.预防疾病、意外 f.早教 4. 婴儿特点及保健:A.特点:a.生长最迅速 b.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c.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B.保健:a.科学喂养(4个月以上要及时添加辅食) b.预防接种 c.早教 5. 常见意外事故:A.外伤 B.窒息与气管异物 c.中毒 D.交通事故和溺水 6. 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的核心 7. 免疫程序:小儿在1岁内必须完成①卡介苗②脊髓灰质炎③麻疹④百日咳⑤乙肝疫苗 8.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接种后剩余药液应废弃,活疫苗应烧毁;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他活疫苗或死疫苗;接种活疫苗、菌苗时,只用75%乙醇消毒;应及时记录,避免重接、漏接,未接种者必要时进行补种。 9. 常用疫苗接种及时间 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 麻疹 白、百、破 乙肝 接种方法 皮内 口服 皮下 皮下 肌肉 初种年龄 出生后2-3天到2个月内 2个月以上: 第1次2个月 第2次3个月 第3次4个月 8个月以上易感儿 3-12个月以上 第1次3个月 第2次4个月 第3次5个月 第1次出生时 第2次1个月 第3次6个月 第四章 1.小儿每天所需能量:一周的新生儿60kcal/kg,2-3周100kcal/kg,一岁内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kg,15时为60kcal/kg。 2. 母乳喂养优点:①满足营养需求②增进身体健康③喂哺方便易行④促进情感交流⑤利于母亲恢复。 3. 辅食添加原则:①添加方式,辅食的质和量的改变均应循序渐进,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②添加时机,小儿身体健康时进行,天气炎热或患病期间应减少或暂停,以免造成消化不良③食物质量④注意观察。 4.婴儿每日需水量150ml/kg。以后美岁约减少25 ml/kg,至成人每日需40-45 ml/kg 第五章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 一、小儿门诊目的及护理管理 1.小儿门诊目的:减少交叉感染,赢得抢救患儿的时机。 2.门诊在护理管理:①保证就诊秩序有条不紊②密切观察病情③预防院内感染④杜绝差错事故⑤提供健康教育。 3.急诊抢救的五要素:人、医疗技术、药品、仪器设备、时间。 4.不同年龄小儿适宜温度: 年龄 室温 湿度 新生儿 22-24 55-65 婴幼儿 20-22 55-65 年长儿 18-20 55-60 ☆第六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处理 1、 新生儿。。 1.新生儿: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 2.新生儿的分类⑴根据胎龄分类:①足月儿:胎龄满37足周至未满42足周的新生儿,②早产儿:胎龄满28足周至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③过期产儿:胎龄超过42周以上的新生儿。 ⑵根据出生体重分类:①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3999g的新生儿②低体重儿:出生1h内体重小于2500g,其中小于1500g者称极低体重儿 ⑶根据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足月小样儿:将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 ⑷高危儿。 2、 足月儿特点及护理 1.正常足月儿:指胎龄满37~42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上,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2.正常足月儿的外观特点:体重在2500以上,身长47厘米以上,哭声响亮,肌肉有一定张力,四肢屈曲,皮肤红润,胎毛少,耳壳软骨发育好,指趾甲达到或超过指趾端,乳晕清楚,乳头突起,乳房可扪及结节,足底有较深的足纹,男婴睾丸下降,女婴大阴唇覆盖小阴唇。 3.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特点:A.胎儿在宫内依靠母体通过胎盘得到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不需要肺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B.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约40~50次 /分,C.主要靠膈肌运动而以腹式呼吸为主,鼻腔狭窄、血管丰富,易出现炎症及堵塞。(足月儿周期性呼吸:生后数天,呼吸停止小于15秒,无紫绀、心率减慢) 循环系统特点:心率快、波动范围大,平均每分120-140次,血压平均70 /50 mmHg . 消化系统特点: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管壁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喷们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一般生后12-24h开始排泄,约3-4天排完。若24h不见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肛门闭锁及其他畸形。 神经系统特点:原始神经反射:觅食、吸允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免疫系统特点:胎儿可以从从母体通过胎盘得到免疫球蛋白IgG,而免疫球蛋白IgA和IgM则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 4.体温调节:脱水热: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室内温度过高时足月儿能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但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发热称为脱水热。 适中温度:又称中性温度,指能维持正常体核温度和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人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亦少。 5.足月儿几种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①生理性体重下降②生理性黄疸③乳腺肿大 ④口腔内改变:马牙和螳螂嘴⑤假月经⑥粟粒肿 6.常见护理诊断:A.有窒息的危险B.有体温改变的危险C.有感染的危险(这个几乎所有小儿都有) 7.足月儿的护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维持体温稳定③预防感染:健全的消毒隔离和感受设施,做好手卫生。每张床位占地3cm平方,床距1米以上④合理喂养:母乳喂养、早哺乳、按需哺乳⑤确保安全⑥健康教育 三.早产儿护理及特点 1. 外观特点:体重小于2500g,身长不到47厘米,哭声轻、四肢张力低下、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指趾甲未达到指趾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2. 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呼吸暂停:如早产儿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紫绀及四肢张力的下降称呼吸暂停。 消化系统:A.易呛乳B.易发生胃食道反流和溢乳C.胎粪延迟排出D.生理性黄疸较重E.低血糖、低蛋白血症F.出血症 血液系统:A.贫血常见B.肺出血、颅内出血 神经系统:胎龄越小,原始反射难以引出或表现为反射不完整 3. 常见护理诊断:A.体温过低B.自主呼吸受损C.营养失调D.有感染的危险F.有窒息的危险 4. 护理措施: A.维持体温稳定:①体重<2000者,置婴儿暖葙保暖,②体重>2000者,箱外保暖 B.合理喂养:尽早开奶、防止低血糖 C.维持有效呼吸:间断低流量给氧。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摩擦耳垂等刺激皮肤的方式处理。另外,通过俯卧位15°、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剂、抚摸早产儿头、胸背、腹部的方式也可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D.密切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进食、精神反应、哭声、反射等 E.预防感染 F.健康教育 G,发展性照顾 四 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管理 1. 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2.胸部理疗的目的: ①翻身:预防或治疗肺内分泌物堆积,促进受压部位的肺扩张。一般要求每2小时1次 ②拍击胸背:目的是通过胸壁的震动,促进肺循环,并使小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的气道,有助于吸痰(速度100次每分,半握空拳法或使用拍击器,从外周向肺门轮流反复拍击) 2. 选择合适的吸引器,调节新生儿压力<100mmhg 3. 每次从吸引管放入、吸引至退出鼻或口腔的总时间小于15秒 4. 气管插管内吸引相关知识P112 五.新生儿窒息 1.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型酸中毒。 2.新生儿窒息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孕母因素②胎盘和脐带因素③分娩因素④胎儿因素 3.如何判断胎儿缺氧(宫内窒息)? 早期有胎动增加大于等于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变慢或不规则,<100次/分,羊水被胎粪污染。 4.apgar评分具体内容及意义 内容:心率、呼吸、皮肤颜色、肌张力、对刺激的反应,每项0-2分,共10分 意义: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生后1分钟可区分窒息程度,5分钟及10分钟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效果和预后。 5.复苏:ABCDE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C维持正常的循环;D药物治疗;E评估和环境。 A 通畅气道(必须在15-20,秒内完成) ① 保暖:婴儿娩出后置于预热的保暖台上 ② 减少散热:用温热毛巾揩干全身 ③ 摆好体位:肩部垫高2~2.5cm,颈部轻微伸仰④ 清除分泌物:立即清除口鼻咽粘液,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 B 建立呼吸 ①触觉刺激:拍打足底或摩擦背部 ②正压通气,通气频率为40-60次/分,呼吸比1:2; C 恢复循环 胸外按压心脏,按压于胸骨体下1/3处,深度为1.5~2cm,频率120次/分; D 药物治疗。 ①建立有效的经脉通路 ②药物的应用,给予1:10000肾上腺素 其中ABC三步最重要,A是根本B是关键E贯穿整个复苏过程 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1.定义: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少数幸存者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 ⑴轻度,兴奋、激惹,肢体及下颏可出现颤动,吸吮反射正常,拥抱反射正常,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前囟平,一般不出现惊厥⑵中度,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觉动作减少,可出现惊厥⑶重度,意识不清,常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前囟张力高,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或瞳孔放大,对光反应差,心率减慢。 治疗:(1)支持疗法①供氧②纠正酸中毒③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补液、维持血压(2)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3)治疗脑水肿; 3.围产期窒息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 七.新生儿颅内缺血 1. 主要原因是缺氧和产伤。 2. 常见症状:1、意识形态改变:先兴奋后抑制 2、眼症状:凝视、斜视、眼震颤 3、颅内压增高表现:脑性尖叫、前囟隆起 4、呼吸改变:增快、减慢等 5、肌张力改变:早期先增以后减 6、瞳孔:不对称 7、其他:黄疸和贫血。 3.颅内出血最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重-----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 4. ☆病例题:患儿女,2天,因吃奶少,双眼凝视1天入院,足月,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出生体重3090克。体检:35.3℃,HR:140次/分,律齐,呼吸:46次/分,节律不规则,神清,yi激惹,前囟隆起,颜面部及全身皮肤可见黄染,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肝、脾肋未及,四肢肌张力高,各种原始反射减弱。 请问:①该患儿的临床初步诊断是什么 ②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还需要作何种检查 ③该患儿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④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①新生儿颅内出血(题干中划线地方为依据) ②脑脊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 ③护理诊断:a、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ps:是并发症而不是潜在并发症! b、低效性呼吸型态;c、有窒息的危险;d、体温调节无效。 ④护理措施:a、严密观察病情,降低颅内压,注意生命体征、神态、瞳孔变化;急性期保持绝对静卧,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 b、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5%即可; c、维持体温稳定:物理降温 d体液24消失均匀输入,防止快速扩容加重出血。 e、健康教育 八.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 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以早产儿多见。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的,症状多在出生后4~6小时出现。 2.一般生后2-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 3. 胃液振荡实验:泡沫实验。胃液1ml加95%酒精1ml,振荡15秒后静止15分钟,如果沿管壁有多层泡沫阳性,则可排除本病。无泡沫表面PS少,考虑为NROS。 4.护理诊断:1、自主呼吸受损;2、气体交换受损;3、营养失调;4、有感染的危险。 5.护理措施: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②合理给氧,根据缺氧程度选择用氧的方式和浓度;③保暖;④喂养;⑤预防感染;⑥健康教育。 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肺炎: A.护理诊断:a、清理呼吸道无效;b、气体交换受损;c、体温调节无效;d、营养失调。 B护理措施:a、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温度适宜、必要时物化吸入;b、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c、维持体温正常;d、供给足够的能量和水分;e、密切观察病情。 2.新生儿败血症: ①定义:指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 ②感染途径: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 ③新生儿抗生素治疗用药原则: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疗程要足 ④临床表现:A早期:症状不典型为最大特点 B后期:“五不”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体温不升; ⑤检查:血培养------确诊金; ⑥松解衣被是最有效降温措施 十一、新生儿黄疸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早产儿于出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特别在缺氧、便秘、脱水、酸中毒等情况下会加重。 2.病理性黄疸: 黄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大于205.2-256.5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6μmol/L。 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①胆红素生成较多 ( 胎儿红细胞多、寿命短 ) ②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Y 、 Z 蛋白少、酶少、排出少) 肝功能不完善。③肠肝循环增加 ④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较低(为成人的 1%—2% ) 4新生儿肝炎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中,大多数为胎儿在宫内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 5. 若血清胆红素高达342umol/l时,可致胆红素脑病 6. 母乳性黄疸时,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可诊断 7. 蓝光疗法,仅适用于间接胆红素升高,禁用直接胆红素升高 8.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系统不合最为多见 9. 胆红素脑病分期: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10. 护理措施   a.密切观察病情,预防 胆红素脑病   b.尽早喂养,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观察小便次数、量及性质。 c.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光疗、换血疗法、白蛋白和酶、诱导钠、纠酸 d.去除其他诱因 e.健康教育 11. 新生儿溶血症临床表现: a黄疸→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b贫血 c肝脾肿大 d胆红素脑病 e后遗症:听力障碍、眼球运动障碍、手足徐动、智力障碍 十二、新生儿硬肿症 1. 临床特征: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 2. 主要病因:寒冷、早产、感染、窒息 3. 临床表现:①低体温:体核温度常降至35℃以下,重症<30℃ ②硬肿: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③多器官功能损害 4. 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原则: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5. 如何复温:①若肛温大于30℃,腋-肛温差为正值a.足月儿用襁褓保温,置于环境温度为24-26℃中即可 b.若为早产儿,应置于30°温箱中 ②当肛温小于30°C时,多数患儿腋-肛温差为负值。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香中进行外加热。每小时提高箱温1-1.5℃,箱温不超得过34℃,在12-24h内恢复正常体温。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这章看这个就行) 一,小儿神经系统的特征和各项检查 反射检查: 1,出生时已存在,终身不消失的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等;2,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吸吮反射,颈肢反射等,3-6个月消失;3,病理反射---判定巴彬斯基征(Babinski)为病理情况需在小儿两岁之后,两岁内阳性者为生理现象。颅内压增高时刻出现脑膜刺激征,即颈强直,克匿格(Kering),布鲁津斯基征(Brudzninski)的阳性反应。由于婴儿颅缝和囟门对颅内压力的缓解作用,脑膜刺激征表现的通常不明显或出现的较晚。 二,化脓性脑膜炎: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辅助检查 :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10 6 /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涂片革兰染色可确定病原菌。 三,痫性发作:发作性皮层功能异常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状,即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常现象,发作时间多较短暂且呈自限性。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一次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时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 护理措施:,发作处理: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打开气道,有舌后坠者用舌箝将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通畅,吸痰,吸氧,专人守护防止坠床和意外发生,遵医嘱给予镇静,脱水剂;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低,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又称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临床表现:1,新生儿甲低---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达2周以上,少吃,少哭,少动,体温低,哭声低,血压低,反应低,肌张力低。 2婴幼儿甲低:特殊面容-----头大,颈短,皮肤苍黄,干燥,毛发稀少,面部粘液水肿,眼睑浮肿,眼距宽,眼裂小,鼻梁宽平,唇厚舌大,舌常伸出口外。 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躯干长四肢短,上/下量>1.5,囟门关闭迟,出牙迟。 生理功能低下-----精神食欲差,少食,少哭,少动,少汗,脉搏慢,呼吸慢,反应慢,肠蠕动慢,生长满,体温低,血压低,肌张力低,哭声低,心音低。 智力低下-----动作发育迟缓,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智力低下,表情呆板,淡漠。 3,地方性甲低:神经性综合征-----以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聋哑和智力低下为特征。 粘液水肿性综合征---生长发育和性发育落后,粘液水肿,智能低下为特征,血清T4,降低TSH增高。 治疗要点:早诊断,早治疗,尽早开始甲状腺素的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或代谢异常起病者需终生治疗,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第十五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护理(这章看这个就行啦) 一、风热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免疫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多伴有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本病5-15岁多见,以冬春多见,慢性反复发作可形成慢性风湿性新瓣膜病。 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发热,热型不规则,有面色苍白,食欲差,多汗,疲惫,腹痛等症状。 2、心脏炎:是最严重表现----------心肌炎:重者心力衰竭,常见心率增快、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扩大,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早搏,心动过速,心电图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T波改变; 心内膜炎:最多见,主要侵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心包炎: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呼吸困难。 3、关节炎:游走性和多发性为特点,治疗后关节可不留强直和畸形。 4、舞蹈病: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5、皮肤症状:环形红斑------呈环形或半环形边界清楚的淡色红斑,大小不等,中心苍白;皮下小结-------圆形,质硬、无痛、可活动。 二、过敏性紫癜: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便血 、血尿。多发在学龄儿,男孩多于女孩。 (一)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起病,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①皮肤紫癜:首发现象,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躯干和面部少见,初起时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数日转为暗紫色,最后呈棕褐色而消退,可复发;②消化道症状:脐周或下腹疼痛,可伴恶心、呕吐,便血,偶尔可发生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坏死性小肠炎;③关节症状: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多在数日内消失而不留后遗症;④肾脏症状: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伴血压增高和浮肿,称为紫癜性肾炎。 三、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以婴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 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发热----39—40度,成稽留热或弛张热型,持续1-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皮肤表现---丘斑疹、多行红斑样或猩红热样,手足硬性水肿或掌跖红斑,肛周皮肤发、脱皮;粘膜表现----双眼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口唇红肿、皲裂、出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质硬有触痛,表面不红无化脓,热退后消散。 (2)心脏表现:于病程1—6周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2—4周。(3)其他: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关节痛和关节炎。 输入的葡萄糖溶液应该为无张力溶液,而盐和碱性溶液则为有张力溶液。 1. 对于轻中度脱水者,尽量选择口服补液;中重度脱水者(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于偷1/2-1小时内输入2:1等张含钠溶液20ml/kg(总含量不超过300ml)其余累积损失量常在8-12小时内补充完成。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2. 张力的计算:(盐+碱)/(盐+糖+碱)例:4:3:2含钠溶液其张力计算为:(4+2)/(4+3+2)=2/3;1/2含钠溶液张力=1/(1+2)=1/3;有一个特殊的2:1含钠溶液张力=(2+1)/(2+1)=1 3. 在V补液的第一天补液总量应该包括: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3各部分。继续损失量应该在补充累计损失量完成后的12-16小时内均匀输入、。 4. 生理需要量应尽量口服。 第九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应急上呼吸道感染 1.有病毒引起者占90%以上,少数由细菌引起,最常见的是溶液链球菌。 2.两种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eq \o\ac(○,1)疱疹性咽喉炎:有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病程一周左右。注意与内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口炎相区别。 eq \o\ac(○,2)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常累及双眼,区别于红眼病。 3.如为链球菌感染,应用青霉素10-14天。 4.护理措施: eq \o\ac(○,1)保持室温18-22度,湿度50%-60%(温湿度适宜); eq \o\ac(○,2)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有高热惊厥者须每1小时测量一次。退热处置1小时后复测提问。体温超过38.5℃时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二、急性支气管炎 1.肺部听诊湿罗音的特点是:易变、散在、不固定、此点与肺炎罗音相区别 三、肺炎 1、肺炎临床表现: eq \o\ac(○,1)轻度症状(共同表现):a)、发热;b)、咳嗽;c)、气促;d)、肺部固定湿罗音(以背部两肺底、背柱旁较多) eq \o\ac(○,2)重症:a)、循环系统心衰的主要表现?Ⅰ呼吸困难加重,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Ⅱ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 Ⅲ心率增快>180次/分 Ⅳ心音低钝,奔马律 Ⅴ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Ⅵ尿少或无尿,水肿 b)、神经系统:中毒性脑病、脑水肿 c)、消化系统:胃纳差、腹胀、呕吐 d)并发症;脓胸、浓气胸、肺大泡、肺脓肿等 2、病因:细菌性肺炎最多 3、 病程分类:a)急性肺炎病程在一个月以内;b)迁延性肺炎1-3个月;c)慢性肺炎病程在三个月以上 4、患病环境分类:a)社区获得性肺炎;b)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病人入院时即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如愿48小时内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5、常见病原体中,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细菌以肺炎球菌多见 6、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四、支气管哮喘 1、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2、哮喘持续状态:若哮喘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肾上腺素药仍不能再24小时内缓解 3、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首选吸入疗法 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指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上常见3种类型: eq \o\ac(○,1)消瘦型; eq \o\ac(○,2)浮肿型; eq \o\ac(○,3)消瘦-浮肿型 2、 PEM病因(填空) eq \o\ac(○,1)长期摄入水不足:喂养不当是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eq \o\ac(○,2)消化吸收障碍; eq \o\ac(○,3)需要量增多; eq \o\ac(○,4)消耗量增大; 3、 PEM临床表现:(各小点) a)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 b)皮下脂肪的消耗首先累计腹部,其次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c)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营养性贫血。 4、营养不良的分型与分度 观察指标 参照对象 反映 体重低下型 体重 同年龄、同性别 慢性或急性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型 身高 同年龄、同性别 过去或长期营养不良 消瘦型 体重 同性别、同身高 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5、 辅助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下降是诊断PEM色较好的指标 6、 护理措施: eq \o\ac(○,1)饮食管理:饮食调整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eq \o\ac(○,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eq \o\ac(○,3)预防感染; eq \o\ac(○,4)观察病情:并发症:a)低血糖;b)维生素A缺乏;c)酸中毒; 每日记录饮食情况,定期测量体重、身高、皮下脂肪厚度。 eq \o\ac(○,5)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 eq \o\ac(○,6)健康教育; 二、维生素营养障碍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营养性疾病。 2、 维生素D2是维生素D的外源性来源;VitD3是由7-脱氢胆固醇转变而成,为内源性VitD,是人类VitD的主要来源。 3、 VitD的转化:经过两次羟化作用后发挥生物效应:一次羟化在肝脏,另一次在肾脏。 4、 病因: eq \o\ac(○,1)围生期VitD不足; eq \o\ac(○,2)日光照射不足(VitD缺乏主要原因); eq \o\ac(○,3)VitD摄入不足; eq \o\ac(○,4)生长过速; eq \o\ac(○,5)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5、 临床表现? 一、初期: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易醒)、夜间啼哭、枕秃、环秃; 二、激期: eq \o\ac(○,1)骨骼改变:a)头部;3-6个月的患儿可见颅骨软化;7-8月患儿可见方颅;b)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的患儿;c)四肢:6月以上的小儿可有佝偻病手镯;小儿开始行走后可形成“O”型腿、“X”型腿; eq \o\ac(○,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eq \o\ac(○,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 三、恢复期;<四>、后遗症期。 6、 佝偻病下肢畸形可施行肌肉按摩,“O”型腿按摩外侧肌;“X”型腿按摩内侧肌。 7、 健康教育P146(饮食、户外活动、阳光、按摩等) <二>、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1、 血钙降低是其直接原因; 2、 临床表现 eq \o\ac(○,1)典型临床表现:a)惊厥(三种症状中以无热惊厥最常见。)b)手足搐搦;c)喉痉挛; eq \o\ac(○,2)隐匿型表现:a)面神经征;b)陶瑟征;c)腓反射; 3、 惊厥的处理: 若为高热惊厥应给予降温,先物理降温后药物 a) 立即平卧,就地抢救;b)松开衣领,颈部伸直,头后仰,保持呼吸通畅;c)及时给予吸氧吸痰,遵医嘱给予镇静处理;d)有舌后缀者,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e)在上下门齿间放牙垫,避免舌被咬伤;f)转人看护,加护床栏,防治坠床和外伤发生;g)避免强力按压、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造成损伤;h)及时记录;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5-6月小儿常发生生理性流延 2、婴儿胃呈水平位,易发生溢奶和呕吐。此外与幽门紧贲门松弛,吞咽过多空气有关。 3、小儿易发生肠套叠、肠扭转; 4、小儿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变; 5、单纯母乳喂养儿一双歧杆菌(肠道内)占绝对优势 二、口炎 1、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本病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状物。治疗:2%碳酸氢钠溶液+制霉菌素 2、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强,本病须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 3、溃疡性口炎则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炎症,如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过大肠杆菌等。 四、小儿腹泻 1、 eq \o\ac(○,1)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 eq \o\ac(○,2)迁延性腹泻,2周至两个月; eq \o\ac(○,3)慢性腹泻>2个月 2、轻型腹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重型腹泻除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全身中毒症状。 3、低K低Ga的临床表现?(K摄入不足、K丢失增加、K分布异常引起) 临床表现:a)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b)心血管(无力、心衰、过速);c)肾脏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浓缩功能降低、口渴、多饮多尿) 治疗要点:治疗原发病,每天给钾3mmol/L,严重者4-6mml/L 4、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大便(次数多、水多、量多)特征:呕吐先于腹泻出现。 5、 护理措施: eq \o\ac(○,1)调节饮食:a)不限制饮水;b)母乳喂养着继续哺乳,暂停辅食;c)人工喂养着可喂以等量的米汤或稀释的牛奶,胡萝卜泥等;d)病毒性肠炎者暂停乳类喂养,改为乳糖配方奶粉。 eq \o\ac(○,2)经脉补液; 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解剖生理; 1、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胚胎2-8周。 2、新生儿收缩压平均60-70mmolHg;1岁70-80mmolHg;2岁后收缩压可按公式计算 收缩压=年龄*2+80mmolHg;收缩压的2/3为舒张压。 二、先天性心脏病 1、根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间有无直接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分为3类: eq \o\ac(○,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eq \o\ac(○,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eq \o\ac(○,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2、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心,根据缺损的大小可分为:a)小型缺损<0.5cm;b)中性缺0.5-1.5cm;大型缺损>1.5cm; 3、艾森曼格综合征:随着室间隔缺损病情的发展,肺动脉高压越来越显著,此时可产生自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持久性青紫,即艾森曼格综合征;此时已无手术指征。 4、室间隔缺损并发症?(肺循环淤血型) a)支气管炎;b)支气管肺炎;c)充血性心力衰竭;d)肺水肿;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5、动脉导管未闭(PDA)婴儿出生3个月后左右解剖上持续开放并出现向左向右分流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一般分为三型:a)管型;b)漏斗型;c)窗型; 6、差异性紫绀:患儿呈现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 7、PDA典型临床表现:a)可闻及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据整个心动周期。b)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收缩压正常,脉压差增大,可有水冲脉、cap搏动、股动脉枪击音等周围血管征。 三、法洛四联症(TOF)(肺缺血性心脏病) 8、TOF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心 9、TOF是由以下四种畸形组成:a)肺动脉狭窄(最主要);b)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骑跨;d)右心室肥厚; 10、临床表现: a)青紫:主要表现。青紫严重程度及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成正比; b)缺氧发作:急救。取膝胸卧位(蹲踞) c)蹲踞症状;d)杵状指(趾) 11、法洛四联症最常见并发症:(血栓):并发症如下: a)脑栓塞(死亡主要原因);b)进行性代酸(早期死亡原因之一);c)脑脓肿;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12、先心患儿的护理:(以法四为例) eq \o\ac(○,1)气体交换受损:a)吸氧;b)太高上半身,呈半卧位;c)心电监护,观察缺氧改善情况;d)必要时及早使用呼吸机;e)饮食宜少量多餐; eq \o\ac(○,2)清理呼吸道无效:a)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b)保持适宜温湿度,促痰排出; eq \o\ac(○,3)体温过高; eq \o\ac(○,4)体液不足:a)开放经脉通路,尽量选择上半身;b)观察心率尿量及血压变化、神态以及有无浮肿,动态观察肝脏大小,以及时发现心衰的发生;c)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eq \o\ac(○,5)营养失调; eq \o\ac(○,6)潜在并发症:心衰、血栓形成、窒息等;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1、AGN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多由前驱感染(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多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 2、AGN急性期严重并发症? a)严重循环充血(若在题中遇见,不应写“心衰”);b)高血压脑病;c)急性肾衰竭; 3、水肿 为AGN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血尿是迁延时间最长的症状。 4、护理措施: eq \o\ac(○,1)休息:(一般起病1-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流正常可上学;Addis计数正常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eq \o\ac(○,2)饮食管理:a)供给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的低盐饮食;b)有氮质血症的应限制蛋白质的入量;c)少尿期限K;严重少尿或循环充血应严格限水;d)尿量上升,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eq \o\ac(○,3)病情观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eq \o\ac(○,4)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 三、肾病综合症(NS) 1、NS临床具有4大特点:a)大量尿蛋白:“三高一低”;b)低量蛋白血症;c)高脂血症;d)高度水肿。 2、大量蛋白尿是本病最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低蛋白血症是关键环节。 3、并发症?a)感染:最常见;b)电解质紊乱;c)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d)急性肾功能衰竭; e)生长延迟; 4、肾上腺激素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 第十二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1、 贫血:指单位容积末梢血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2、 缺铁性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3、 食物铁供应不足(铁摄入不足)是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4、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二价铁) 5、 指导正确应用铁剂?(选用二价铁,首选口服) 疗效观察:服用铁剂后24小时症状好转;网织红细胞2-3天后上升,507天达高峰,2-3周后降至正常;血红蛋白1-2周后逐渐上升;服药3-4周后无效者积极查找原因。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7、 感染可为ITP诱因,可加重血小板下降,或使疾病复发。 8、 8、ITP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比较如下 急性ITP 慢性ITP 病程 1-6月 >6个月 年龄 1-7岁(婴幼儿) 学龄期儿童 性别 女性较多 前驱症状 上呼吸道感染 血小板减少程度 重 轻 出血程度 重 轻 9、ITP患儿血小板常<50*10九次方/L,甚至<20*10九次方/L
/
本文档为【儿科护理学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