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生态学生态学

2018-09-05 18页 doc 173KB 1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7710

暂无简介

举报
生态学生态学生态学 绪论 1.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Haeckel(1866)首次提出 2. 生态学研究的分四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3. 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 实验法,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缺点:试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 2) 野外研究法: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缺点:不...
生态学生态学
生态学 绪论 1.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Haeckel(1866)首次提出 2. 生态学研究的分四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3. 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 实验法,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缺点:试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 2) 野外研究法: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缺点:不易重复。 3) 数学模型研究:优点:高粗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缺点: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 5.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 分子──近代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经典生态学 景观、生物圈──近代生态学 一、生物与环境 1. 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 资源:某一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所用环境因素的总称。资源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2. 资源和环境都具有相对性,离开主体或中心谈资源和环境都是没有意义的;环境是潜在的资源,资源是可以利用的环境因素。 3.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4.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在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生活起直接作用或其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因子 5. 环境因子: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因子的范围更广,生态因子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6. 生境(habitat):生物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居住的地方。 7. 按性质分:气候、土壤、地形、生物、人为; 8. 按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分:稳定与变动。 9. 苏联学者蒙恰斯基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后者又可分为周期性变动因子和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10.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11. 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12. 按环境的主体分,目前有两种体系,一类是以人为主体,另一类是以生物为主体。 13. 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 a) 综合作用 b) 主导因子作用(P8熟悉例子) c) 阶段性作用 d)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P8熟悉例子) e)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P8熟悉例子) 14. 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 a) 不同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同,但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个因子缺失会造成生物的死亡,这是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 b) 若某一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其他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补偿,结果仍可以得到相似的生态效应。 15.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6. 限制因子定律(Law of limiting factors):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17. 耐受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8. 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 19. 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20. 一个种的生态位包含了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的生态幅。 二、能量与环境 1. 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绿光 ;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红光 2.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 3. 红光对糖的合成有利,蓝紫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4. 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5. 光照强度使动物在视觉器官的形态上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 6. 生物的昼夜节律,受2个周期影响:外源性周期、内源性周期。 7. 植物的光周期分类: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性植物。(了解一些典型的植物) 8. 动物的光周期分为:繁殖的光周期现象、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换毛与换羽的光周期现象、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 9. 昼夜节律:有些动物昼伏夜出,有的动物夜伏昼出,这种现象称为生物的昼夜节律 。 10. 光周期现象:各类生物借助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的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称为光周期现象。 11. 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是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划分的。 12. 鸟类的迁移和生殖的时间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决定的。 13. 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太阳光在地球上一天完成一次昼夜交替,而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津。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14. 土壤温度的变化特点: 1) 土壤表层的温度变化远较气温热烈,随土壤深度加深,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减少。 2) 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时间后延,其后延落后于气温的时间与土壤深度成正比。 3) 土壤温度的短周期变化主要出现在土壤上层,长周期出现在较深的位置。 4) 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中纬度地区由于太阳辐射强度与照射时间变化较大,土温的年变幅也较大。 15. 低温对生物的伤害有2种: 1) 冻害——当温度低于-1℃时,很多物种被冻死,这是由于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 2)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它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张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16. 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17. 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阈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现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 18. 有效积温法则:K=N(T-C) 其中K为生物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 N为完成某阶段的法乐所需要的天数 T为发育期间的环境平均温度 C为该生物的发育阈温度 19. 驯化:如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度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20. 低温对生物的影响:当温度低于临界(下限) 温度 ,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寒害和冻害。 21. 冻害原因: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损坏胞内和胞间的微细结构;溶剂水结冰,电解质浓度改变,引起细胞渗透压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脱水使蛋白质沉淀;代谢失调。 22. 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越大。如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还可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3个方面。 23. 阿伦规律(Allen’s rule):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较温暖地区内温动物外露部分(如四肢、尾、耳朵及鼻)有明显趋于缩小的现象,称阿伦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 24. 贝格曼规律(Bergman’s rule):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内温动物的身体比生活在温暖气候中的同类个体更大,这种趋向称贝格曼规律,是减少散热的适应。 25. 风对生物的作用: 1) 风对生物生长及形态的影响: 强风常能降低植物的生长高度,使树木形成畸形树冠,常称为“旗形树”,风影响了鸟兽的体表形态特征,因风加速了动物水分的蒸发和体表散热的速率。 2) 风是传播运输工具: a) 风是许多树种的花粉和种子的主要传播者; b) 风影响了能飞行动物类群的地理分布; c) 风是动物物种传播及运输的重要工具; d) 风传播着化学信息,许多捕食者动物和猎物都擅长利用风向。 3) 风的破坏作用: 风多植物的机械破坏作用——风折、风倒、风拔等,取决于风速、风的阵发性、环境的其他特点和植物种的特征。 26. 火有两个主要的类型:林冠火与地面火 三、物质环境 1. 水的性质与存在形式 1) 水分子具有极性 2) 水具有高热容量 3) 水具有特殊的密度变化 4) 水具有相变 2. 大气温度:反映了大气中气态水含量。通常用相对温度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即单位容积空气的实际水汽含量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3. 陆生植物的分类:旱生植物、 中生植物、 湿生植物(能区分几种植物的特点) 4. 水生植物对水的生态适应性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 5. 漂浮植物: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常见的有大漂、  浮萍、萍蓬草、凤眼莲等。  6. 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O2与CO2。 7. 动物或人从低海拔进入高海拔后,最明显的适应性反应表现在呼吸与血液组成方面。 8. 土壤是由固体、水份和空气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固体包括无机颗粒与有机物 9. 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a) 砂土土壤颗粒较粗、土壤疏松、粘结性小,通气性能强,但蓄水性能差,易干旱,因而养料易流失,保肥性能差。 b) 壤土质地较均匀,土壤不太松,也不太粘,通气透水,是较好适宜农业种植的土壤。 c) 粘土土壤的颗粒组成细,质地粘重结构致密,湿时粘,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透水透气性能差。 10. 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的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紧实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水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状况。土壤结构可分为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等类型。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决定着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而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及其配合状况又对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1. 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虽然含量少,但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 12. 土壤中的高CO2,一部分以气体扩散和交换的方式不断进入地面空气层,供植物叶利用,另一部分直接为根系吸收。 13. 土壤有机质可分成腐殖质(humus)和非腐殖质。 14. 腐殖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还是异养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能活化土壤微生物 15. 盐碱土植物形态适应:矮小、干硬、叶子不发达、孔下陷,表皮具厚的外皮,常具灰白色绒毛。生理适应: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和不透盐性植物(了解几种植物的具体例子)。 16. 聚盐性植物是能从强盐碱化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聚集在体内而不受伤害的植物。 17. 泌盐植物能把根吸入的多余盐,通过茎、叶表面密布的盐腺排出来,再经风吹和雨露淋洗掉,属于这类植物的有柽柳、红砂、滨海的各种红树植物等。 18. 不透盐性植物生长在土壤缺钙、多铁和铝的环境里。 四,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 种群(Population): 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2. 自然种群有三个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种群都要占据一定的分布区;(2)数量特征,占有一定面积或空间的个体数量,即种群密度,它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目;(3)遗传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某些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方面都具有差异。 3. 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1)出生率;(2)死亡率;(3)迁入;(4)迁出。 4. 种群动态表现在: 1) 种群的数量或密度 2) 种群的分布 3) 种群的数量变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4) 种群调节 5. 单件生物:个体保持一致的形态结构,主要是动物和低等植物。 6. 构件生物:由一套构件组成的生物,如树枝分叉、分蘖等 7. 了解种群的几种分布类型的例子P69:均匀的,随机的,成群的 8. P70-71能区分几种死亡率和出生率:最大出生率,实际出生率。特定年龄出生率;最低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9. 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或配置情况。 10. 一般用年龄锥体(年龄金字塔)来表示。 11. 基本类型(了解3种类型的特征,并要会区分。)增长型: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稳定型:种群数量稳定。衰退型: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12. 生命表的分类: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静态生命表(特定时期生命表);综合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同生群生命表)——根据一个特定年龄组的生存或死亡数据而编制的。 静态生命表(特定时期生命表)——根据一个特定时间范围,对种群作年龄结构调查资料而编制。 综合生命表——利用各种方法得到年龄比率、出生率、死亡率等数据,而后根据研究目的编制而成。 13. 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是生命表的两种不同形式。动态生命表是依据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编制的生命表,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推算出个体命运编制出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反映的是同生群个体在不同年龄的命运;静态生命表是假定不同世代个体经历的环境条件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命运。 14. ) 存活曲线(了解3种类型特征及例子P75) 1) Ⅰ型: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如人类、大型哺乳动物、阴性阔叶树种、农作物等。 2) Ⅱ型:表示各个年龄期的死亡率相等,呈稳定一致的状态。如鸟类、水螅、一些阳性树种等。 3) Ⅲ型:表示幼体的死亡率高,成熟个体的死亡率低且稳定。如青蛙、鱼类、草本植物等。 15. 种群增长率r: r=lnR0/T R0为净增殖率,即存活率与生殖率乘积之和 16. 种群增长曲线: S型曲线 17. 逻辑斯蒂方程公式:dN/dt = r N (1-N/K) K:环境最大容纳量; 1-N/K:环境阻力 积分形式: Nt=K/(1+ea-rt) (a=r/K) 18. 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并了解5种周期的特征P79) ⑴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⑵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⑶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⑷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⑸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19. 瞬时增长率r的倒数:TR=1/r,称为自然反应时间,它表示种群受到干扰后,返回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0. (P80了解以下几种变动以及生态入侵的例子) 21. 种群平衡指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几乎保持同一水平 22. 引起种群波动的原因有那些? (1) 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存在于密度变化及其对种群大小的影响之间;(2)过度补偿性密度约;(3)环境的随机变化。 23. 行为调节---温-爱德华学说:社群行为 24. 内分泌调节—克里斯琴学说:内分泌失调 25. 遗传调节—奇蒂(Chitty)学说:变异性 26. 集合种群:一相对独立地理区域内局域种群的集合,各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 27. Hanski认为一个典型的集合种群应具备下面4个条件: (1) 适宜的生境以离散斑块形式存在,这些离散斑块可被繁育种群(local breeding populations)占据。 (2) 即使是最大的局域种群也有灭绝风险的存在。否则,集合种群将会因最大局域种群的永不灭绝而可以一直存在下去,从而形成大陆—岛屿集合种群。 (3) 生境斑块不可过于隔离而阻碍了重新侵占的发生。 (4) 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不能完全同步。如果完全同步,那么集合种群不会比灭绝风险最小的局域种群续存更长的时间。 五、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1. 物种的特点: 1) 生物种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相互识别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物种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 2) 物种是一个可随时间进化改变的个体集合。 3) 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2. 哈代-魏伯格定律(Hardy-Weinberg frequencies):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3. 变异是指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上的差别和区别,通常指遗传变异。 4. 大部分变异是以遗传为基础的。遗传物质的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5. 多形现象(polymorphism):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以上的表现型。 6. 变异是的基础。 7. 适合度:以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力乘以存活率算出,如果以W表示适合度,m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 l表示基因型个体存活率,则W = ml。 8. 选择系数:表示自然选择强度的指标。选择系数(s)=1-相对适合度(w)。 9.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是两种进化动力。 10. 遗传瓶颈:由于小样本效应而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同样会在种群大小经历一次锐减后再恢复时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瓶颈。 11. 自然选择有3种基本方式来改变表型的频度分布:⑴定向选择;⑵稳定选择;⑶分裂选择 定向选择:选择有利于表型分布中的某一尾。当一个新优势种等位基因出现的时候,定向选择就开始起作用。 稳定选择:有利于种群中靠近性状频度分布中的众数,而那些处在频度分布两尾的个体,其适合度相对较低。 分裂选择: 如果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两侧的表型具有高适合度,而它们中间的表型适合度低,则选择是分裂的或歧化的。 12. 生态学家认为,自然选择不仅局限于个体。 除个体单位外,可能还有下列几个生物学单位的选择: 1) 配子选择: 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发生在配子上,称为配子选择。 2) 亲属选择: 如果个体的行为有利于其亲属的存活能力和生育能力的提高,并且亲属个体具有同样的基因,则可出现亲属选择。亲属选择对种群的社会结构有重要影响。 3) 群体选择: 一个物种种群如果可以分割为彼此多少不相连续的小群,自然选择可在小群间发生,称为群体选择。 4) 性选择: 动物在繁殖期经常为获得交配权而通过某些表型性状或行为进行竞争,如雄鸟、雄鱼具有美丽的色彩,雄鹿有发达的角等。 13. 基因流:描述的是基因在种群内通过相互杂交、扩散和迁移进行的运动。 14. 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三个步骤:①地理隔离;②独立进化;③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1) 地理隔离:通常由于地理屏障将两种群隔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使种群间基因流受阻。 2) 独立进化:两个彼此隔离的种群适应于各自的特定环境而分别独立进化。 3)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两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机制,即使两种群内个体有机会再次相遇,彼此间也不再发生基因流,因而形成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 15. 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类:①异域性物种形成: ②邻域性物种形成;③同域性物种形成 六、生活史对策 1. r-选择: 具有所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繁殖能量分配,短的世代周期。 2. k-选择: 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 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长的世代周期 3. 进化过程中的特点(了解) 1) k--对策者种群竞争性强,数量较稳定;但一旦受危害造成数量下降,种群恢复比较困难。 2) r—对策者死亡率高,但高r值能使种群快速恢复;且具有高扩散能力;更有利于形成新物种。 4. 冬眠:温血动物-某些哺乳类动物和少部分鸟类的在寒冷的季节,会通过降低体温的方式而进入的类似昏睡的生理状态。 5. 夏眠:也叫 “夏蛰”。动物在夏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某些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 6. 为什么衰老后身体会恶化? 1) 在机械水平上,由于化学毒物,引起衰老。 2) 进化影响可能决定衰老,有两种竞争性的衰老进化模型:突变积累、颉颃性多效。 七、种内与种间竞争 1. 种内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和社会等级等 2. 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1) 正相互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2) 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 3. 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 4.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5.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可表示为:Y= W×d = Ki 其中:W表示植物个体平均重量;d为密度;Y为单位面积产量;Ki是一常数。 6. 自疏现象: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7. (了解P126几种类型婚配的例子) 8. 决定婚配制度类型的环境因素:资源的分布是决定动物婚配制度的主要生态因素,尤其是食物和营巢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 9. 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10. 领域行为:以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 11. 具领域性的种类在脊椎动物中最多,尤其是鸟兽。 12. 领域的特点: 1) 领域面积随其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 。 2) 领域面积受食物品质的影响 3) 领域面积和行为往往随生活史,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 13. 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 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14. (了解社会等级作用P127 ) 15. 他感作用: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6. 他感作用例子(P127): 17. 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研究内容包括: ⑴相互动态: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 ⑵协同进化: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 生物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⑴偏利;(2)原始合作;(3)互利共生;(4)中性作用;(5)竞争;(6)偏害;(7)寄生;(8)捕食。 18. 竞争关系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19. 种间竞争是指具有相似生态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20. 种间竞争的类型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 21. 高斯原理:又叫竞争排斥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由于资源有限,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 22. 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角色。 23. 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扩张其实际生态位的现象。 24. 性状替换:生态位收缩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 25. 捕食:一种生物摄取其它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 26. 草食动物可分为:单食者、寡食者、广食者。 27.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28.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 29. 拟寄生物(重寄生物):在昆虫寄主身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导致寄主死亡。 30. 社会性寄生物:不摄取寄主组织,而是通过强迫其寄主动物为其提供食物或其他利益而获利的寄生物。 31. 共生作用(了解几种共生的例子) 1) 偏利共生——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利的关系。如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之间的关系。 2) 互利共生——是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如菌根。 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 生物群落的定义: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2. 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 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 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4) 具有一定的结构 5) 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6) 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 具有边界特征 8) 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4. 机体论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生态学家克莱门茨,他将植物群落比拟为一个生物有机体,看成是一个自然单位。 5. 个体论学派:个体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H.A.Gleason,他认为:将群落与有机体相比拟是欠妥的。 6. 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7. 建群种:在群落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大的种称为建群种,一般优势层的优势种为建群种。 8. 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9. 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10. 相对密度是指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植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被称为密度比。 11. 盖度: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12.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13. 重要值是J.T.Curtis和R.P.McIntosh(1951年)在研究森林群落时,首次提出的。它是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因为它简单、明确,所以近年来得到普遍采用。计算公式如下: 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 上式用于灌木或草地群落时,其重要值公式为: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14.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15. 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16. 物种多样性具有两种涵义:⑴种的数目或丰富度;⑵种的均匀度 17.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是基于在一个无限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它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的。 18. 香农-威纳指数是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 19. 通常多样性测度可以分为三个范畴: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 20. α-多样性是在栖息地或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其计算方法正如上面所叙述的一样。 21. β-多样性是度量在地区尺度上物种组成沿着某个梯度方向从一个群落到另一个群落的变化率。 22. 测度群落β-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它可以反映生境变化的程度或指示生境被物种分割的程度;②β-多样性的高低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点的生境多样性;③β-多样性与α-多样性一起构成了群落或生态系统总体多样性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23. γ-多样性反映的是最广阔的地理尺度,指一个地区或许多地区内穿过一系列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可以分为两类:⑴二元属性数据测度法,⑵数量数据测度法, 24. 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1) 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 2) 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3) 在海洋或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25.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26.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的称为生态型。 27. 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28. 分类(P165了解几种分类的依据及特征):①高位芽植物;②地上芽植物;③地面芽植物;④地下芽植物;⑤一年生植物 29. 生活型谱:统计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称为生活型谱。 30. 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31.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 32. 一般层片比层次的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次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组成。 33. 层片具有下述特征:(了解) 1 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生活型类别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2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3 层片是群落的三维生态结构,它与层有相同之处,但又有质的区别。 34. 成层现象(地上与地下成层)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 35. 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 36.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mosaic)。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 37. 植物周期性就是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内其外貌按一定顺序变化的过程,它是植物群落特征的另一种表现。 38. 植物群落的外貌在不同的季节是不同的,故把群落季节性的外貌称之为季相。 39. 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落叶阔叶林。 40. 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雨林 。 41. 温带阔叶林的时间层片表现最为明显,群落结构的周期性特点也最为突出。 42.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简单地说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 的过渡区域。 43. 边缘效应是指群落交错区内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44. 生态过渡带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 45. 生态过渡带的特点: ⑴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 ⑵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的阻抗相对较低; ⑶生态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 46. 同资源种团是指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47.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⑴干扰与群落的断层 ;⑵断层的抽彩式竞争 ;⑶断层形成的频率 ;⑷断层形成的频率 ;⑸干扰理论与生态管理 48. 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所以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 49. 物种丰富度的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影响群落结构形成的因素 。 九、群落的动态 1. 生物群落的动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群落的内部动态(包括季节变化与年际间变化)、群落的演替和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 2. 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 3. 波动的类型 :⑴不明显波动;⑵摆动性波动; ⑶偏途性波动 4. 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5. 群落的形成条件:迁移、定居、竞争 6. 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 1) 演替的方向性:(1)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2)物种组成由多到少;(3)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4)稳定性由不稳定到稳定。 2) 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极期)停止演替。 3) 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自己反而不利,最终导致群落的替代。 7. 演替的类型 (1)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 快速演替、 长期演替 、世纪演替 (2)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的演替类型 :群落发生演替(群落发生) 、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 、外因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 (3)按照基质的性质划分的演替类型 :水生基质演替系列 、旱生基质演替系列 (4)按演替起始条件: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8. 演替系列: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这个过程叫做演替系列。 9. 水生群落的演替过程。 从湖底开始的水生群落的演替,属原生演替类型,现以淡水池塘或湖泊演替为例,其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⑴自由漂浮植物阶段;⑵沉水植物阶段;⑶浮叶根生植物阶段;⑷直立水生阶段;⑸湿生草本植物阶段;⑹木本植物阶段 10. 旱生演替系列的阶段:⑴地衣植物群落阶段 ;⑵苔藓植物阶段 ;⑶草本植物群落阶段 ;⑷灌木群落阶段 ;⑸乔木群落阶段 11. 以裸岩开始的早生演替过程:(1)地衣群落阶段;(2)苔藓群落阶段;(3)草本群落阶段;(4)灌木群落阶段;(5)森林群落阶段。 12. 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属于内因性演替 。 13. 简述以湖泊开始的水生演替过程。(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2)沉水生物群落阶段;(3)浮叶根生生物群落阶段;(4)挺水生物群落阶段;(5)湿生草本生物群落阶段;(6)森林生物群落阶段。 14. 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⑴环境不断变化 ⑵植物繁殖体的散布 ⑶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 ⑷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不断发生。 ⑸人类活动的影响 15. 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利用;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步增高;群落逐渐发展为中生化;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的改造逐渐强烈。 16. 逆行演替的进程则与进展演替相反,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生产力逐渐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地面;群落旱生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轻微。 17. 演替顶极是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 18. 顶极群落——自然演替的最后阶段的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是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的群落,是演替系列中的一个阶段。 19. 单元顶极论主要表现在顶极群落的优势种,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地区的气候条件,这样的群落称之为气候顶极群落。 20. 顶极-格局假说了解 :该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地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 十、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1. 植物群落分类单位: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2. 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这里的生活型是指较高级的生活型。 3. 植被型: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一级或二级)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4. 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如果群落具共建种,则称共建种群系,如落叶松、白桦混交林。 5. 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丛。 6. 植物群落的命名: 1) 在前面冠以Ass.(Association的缩写),不同层之间的优势种以“-”相连。 2) 如Ass. Larix gmelini-Rhododendron dahurica-phyrola incarnata(即兴安落叶松-杜鹃-红花鹿蹄草群丛)。从该名称可知,该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是兴安落叶松、杜鹃和红花鹿蹄草。 (了解) 3) 如果某一层具共优种,这时用“+”相连 4) 当最上层的植物不是群落的建群种,而是伴生种或景观植物,这时用“<”来表示层间关系(或用“||”或“()”)。 5) 在对草本植物群落命名时,我们习惯上用“+”来连接各亚层的优势种,而不用“-”。 6) 如果该群系的优势种是两个以上,那么优势种中间用+号连接。 7. 排序:就是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8. 排序方法可分为两类(了解):⑴直接梯度分析:利用环境因素的排序,即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态因子的变化,排定样地生境的位序。⑵间接梯度分析: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如种的出现与否,种的频度、盖度等等),排定群落样地的位序。 十一、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1.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坦斯利。 3. 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苏卡乔夫 。 4. 生态系统的特征 : 1)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3)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4) 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5—6个。 5)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5. 生态系统的组成:⑴生产者:绿色植物、蓝绿藻和光合细菌;⑵消费者:包括杂食动物、寄生生物 ;⑶分解者 ;⑷非生物环境:无机物质;有机化合物: 如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腐殖质;气候因素 6. 食物链的类型: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寄生食物链 7. 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8. 生态金字塔: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生物量、能量和个体单位来表示。 9. 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个体数量关系可用数量金字塔来表示。 10. 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年龄金字塔用来表示,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_型种群三个基本类型。 11. 生态金字塔不会出现倒置现象的是能量金字塔 。 12. 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 13. .摄食量(I): 表示一个生物所摄取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代表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日光能;对于动物来说,它代表动物吃进的食物的能量。 14. 同化量(A): 对于动物来说,它是消化后吸收的能量,对分解者是指对细胞外的吸收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能量,常常以总初级生产量表示。 15. 呼吸量(R): 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 16. 生产量(P): 指生物在呼吸消耗后净剩的同化能量值,它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累积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对于植物来说,它是净初级生产量。对于动物来说,它是同化量扣除呼吸量以后的净剩的能量值 。 17. 消费效率= n+1营养级的消费能量/ 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a) 即 Ce = In+1 / Pn; 18. 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n营养级获得能量 19. 生态效率特点 a) 大型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小型动物。 b) 老年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幼年动物。 c) 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 d)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比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能利用较多的初级生产量。 e) 恒温动物的同化效率很高,但生长效率极低。 f) 变温动物的同化效率比较低,但生长效率极高。 g) 变温动物的总能量转化效率要比恒温动物高的多。 h) 变温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更有效的“生产者”。 20. 反馈: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响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21. 生态失调概念: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干扰超越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阈限而使其丧失自我调节能力时,谓之生态失调。 22. 生态失调标志:物种数量减少,环境质量降低,生产力衰退,生物量下降。 23. 生态平衡失调的基本标志 (1)平衡失调的结构标志: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划分为两级结构水平:一级结构水平是指生态系统四个基本成分的生物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散者;二级结构水平是指组成一级结构的划分及其特征。如生物的种类组成、种群和群落层次及其变化特征等。 (2)生态平衡失调的功能标志:生态系统平衡失调在功能上的反映就是能量流动在系统内的某一个营养层次上受阻或物质循环正常途径的中断。 24. 生态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25. 生态平衡的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十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 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2. 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3. 初级生产又称第一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的生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产过程。 4. 次级生产或称为第二性生产: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生物有机体的生产。次级生产就是异养生物的生产 。 5. 次级生产最终是以初级生产为基础,次级对初级生产是有反馈调节作用。 6. 同化效率是指被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 7. 总初级生产力是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掉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8. 潜蒸发蒸腾是反映在特定辐射、温度、湿度和风速条件下蒸发到大气中水量的一个指标。 9.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在自然界发生的所有现象中,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10. 总初级生产量(GP)、呼吸所消耗的能量(R)和净初级生产量(NP)关系: GP = NP + R NP = GP – R 11. 生产量: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 12. 生物量:指在某一定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单位是克干重/m2或J/m2。 13. 全球净初级生产力在沿地球纬度分布上有三个高峰,第一高峰接近与赤道,第二高峰出现在北半球的中温带,而最小的第三高峰出现在南半球的中温带。 14. 光、CO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量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而食草动物的捕食减少光合作用生物量。 15.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1)收获量测定法(2)氧气测定法(3)CO2测定法(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5)叶绿素测定法 16. 分解过程的性质 (了解) 17. 无机的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称为矿化。 18. 分解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碎裂、异化和淋溶三个过程的综合。由于物理的和生物的作用,把尸体分解为颗粒状的碎屑称为碎裂;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从聚合体变成单体,例如由纤维素变成葡萄糖,进而成为矿物成分,称为异化;淋溶则是可溶性物质被水所淋洗出,是一种纯物理过程。在尸体分解中,这三个过程是交叉进行、相互影响的。 19. 最不易分解的是腐殖质,它主要来源于木质。 20. 资源的物理性质包括表面特性和机械结构,资源的化学性质则随其化学组成而不同。 21. 而待分解资源的C∶N比,常可作为生物降解性能的测度指标。最适C∶N比大约是25~30∶1。分解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N的供应。 22. 一般说来,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其土壤中的分解速率高,而低温和干燥的地带,其分解速率低,因而土壤中易积累有机物质。 23. 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可以在种群、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 2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和逐级递减的。 十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生物元素循环通常从两个尺度上进行研究,即全球循环和局域循环 2. 物质循环一般可分为两类: a) 短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除一少部分被消费者吃掉外,绝大部分掉落在土壤表面,而被分解者分解还原为二氧化碳、水和矿盐分等。 b) 长循环:指绿色植物逐级经过各级消费者如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其他杂食动物以及寄生生物的采食、消化和排泄以及动植物的遗体进入土壤,经过食腐动物的啃食(如豺、秃鹫等),而最后被微生物分解,物质再回到环境中去,又一次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4. 钾属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沉积型循环的物质。 5. 最有利于生物活动的C:N为25:1 6. 碳循环包括的主要过程是: a) 1.生物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2.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 c) 3.碳酸盐的沉淀作用。 7. 氨化作用:氨化作用是蛋白质通过水解降解为氨基酸,然后氨基酸中的碳(不是氮)被氧化而释放出氨(NH3)的过程。 8. 硝化作用:是氨的氧化过程,最终氨转化为硝酸盐。 9. 磷循环是不完全的循环,有很多磷在海洋沉积起来。 10. 磷是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一个关键因子。 十四、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1. 植被垂直带性:植被带大致与山坡等高线平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垂直厚(宽)度。 2. 植被垂直带谱(结构):山地植被垂直带的组合排列和更迭顺序形成一定的体系。 3. 植物地理预测法则:根据南坡或北坡的植被可以预测更南或更北地区平地植物种或平地植物群落。 4. 淡水群落一般分为流水和静水两大群落类型。 5. 海洋生物群落也像湖泊群落一样分为若干带: a) 潮间带或沿岸带 b) 浅海带或亚沿岸带 c) 浅海带以下沿大陆坡之上为半深海带 d) 大洋带 6. 草原是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为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它是温带地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 7. 草原在地球上占据着一定的区域。各大洲都有分布。占陆地总面积的1/6。 8. 草原群落的特点:生活型多、草原植物的旱生结构明、草原群落的季相变化明、草原动物区系十分丰富 9. 荒漠植被是指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占优势的稀疏植被。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地区。 10. 荒漠植被的特点:植被十分稀疏 、植物种类非常贫乏 、植物的生态——生物型或生活型多种多样 、 植物具有明显的旱生结、荒漠动物群落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类、鸟类以及蝗虫等 、荒漠生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非常低,低于0.5g/m2. a 、物质循环的速率很低 。 11. 我国荒漠植被按其植物的生活型划分,可分为3个荒漠植被亚型: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和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 12. 冻原土壤的永冻层是冻原生态系统最为独特的一个现象。 13. 冻原植被的特点 :植被种类组成简单 、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物极其耐、通常全为多年生植物,没有一年生植物 、动物的种类也很少 。 14. 冻原的类型 : 随着从南到北气候条件的差异,冻原又分为四个亚带:森林冻原亚带 、灌木冻原亚带 、藓类地衣亚带 、北极冻原亚带 15. 青藏高原植被在生态和植被外貌方面与一般的山地植被相比有以下特点:热量丰富,植被分布界限高 、大陆性强,植被的旱生性显著 、植被带宽广 、高原上的山地植被垂直带明显 16. 能区分人工生态系统 。 17. 给出几个生态系统,能判断初级生产力最高、最低,生物量最高 ,分解速率最高 。 十五、应用生态学 1.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污染物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理论 2.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地球表面植被的破坏。 3. 厄尔尼诺 (El Nino ,原含义是“基督的孩子”,因为它出现在圣诞节季节而得此名)现象是当今人类最具挑战性问题,它对于海洋生物种群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后果, 4. 臭氧存在于大气上层,它吸收短波太阳辐射(特别是200-300 nm范围)形成了保护地球表面免受紫外辐射的护罩。不幸的是某些物质,特别是用作喷雾器中的推进剂和空调、冰箱中的制冷剂氯氟烃(CFCs)即氟里昂, 5.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了变化,从而使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常见的环境污染有:空气污染、酸雨、水污染、土壤污染 6. 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称初级污染物,在太阳电磁辐射的影响下,在空气中由其他污染物制造出来,称次级污染物。 7. 煤和石油在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喷涌出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到大气中。 8. 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使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防碍了对水体的利用,这种现象称水污染。 9. 水体污染物可分为生物体、可溶性化学物质、不溶性化学物质和热四类。 10. 水污染危害: (1) 有毒物对生物的直接毒害,不溶性固体降低水的质量; (2) 水中有害生物导致水传播疾病的流行; (3) 水中有机质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引起水体生物耗氧(BOD)和化学耗氧量(COD)增加; (4) 水中有毒物质如重多属和多氯联苯等在食物链上的生物放大作用,使生物体的酶活性受影响; (5) 工业余热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水生生物。 11. 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情况下,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出现各种颜色,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叫赤潮 12. 多数学者认为氮和磷等营养物质浓度的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由于磷通常是水生生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物,因此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 13.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特征和速度超过了土壤容纳的能力和土壤净化速度的现象。 14. (一)人口激增对资源与环境的影 (1)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2) 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3) 人口对能源的影响; (4) 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5) 人口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6) 人口对气候的影响。 15. 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原开垦,过度放牧。 16. 直接价值:它们给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药物(如各种中药、维生素、鱼油等)和燃料、建材等的使用价值,这些是人们普遍认识的。 17. 间接价值 — 对环境和生命维持系统的调节功能(例如C O2和O2的平衡,水土保持、土壤形成、净化环境等),这部分以往被认为是人们可以“免费”使用的、公共的自然恩施。 18. 近代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的原因有: 1) 过渡利用、过渡采伐和乱捕乱猎; 2) 生境丧失和片断化; 3) 环境污染; 4) 外来物种引入导致当地物种灭绝; 5) 农业、牧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 19.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1) 一定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2) 一定要坚持持续发展的原则。 3) 要搞好生态系统管理 4) 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研究 20. 恢复:是一概括的术语,包括改造、修复、再植和重建; 21.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22.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具有明确和可适应的目标,通过政策、和实践活动而实施的对生态系统的管理。 23. 生态系统健康的提出了 有结构(组织)、有功能(活力)、有适应力(弹性)的。综合这三方面,组织、活力和弹性就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具体反映。 24. 配额限制 :控制在一定时期内收获对象个体的数量或生物量,允许收获者在每一季节或每年收获一定数量的猎物种。 25. 努力限制 :控制在一定时期内对猎物种的收获努力 。如出多少次船,撒多少网等等。 26. 有害生物:和人类竟争食物或遮蔽所、传播病原体、以各种方式威胁人类健康、舒适或安宁的生物类群。 27. 防治目标 :降低有害生物到经济损害水平(EIL)。 28. 技术类型 :1农业防治:2 生物防治:3 化学防治:4 物理防治:5 遗传防治: 十六、分子生态学 1. 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 1) 同工酶 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与小卫星DNA指纹 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4) 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5) DNA序列分析 6)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7) 微卫星(SSR) 8) 实时定量PCR技术 2. 同工酶是指一类底物相似或完全相同的酶蛋白,即催化同一种反应而结构不同的一簇酶。 3. 同工酶数据表示的酶蛋白分子组成的差异反映了调控表达这些酶蛋白的基因的差异。 4. 同工酶是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最早使用的分子标记。 5. RFLP称为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是最早用于定量DNA序列变异的分子标记。 6. 等位基因具有共显性的特点,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特别适用于构建遗传性连锁图。 7. DNA序列分析方法是指通过测定某一特定基因或基因片段DNA一级结构中核苷酸序列组成来比较同源分子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8. SNP是指基因组DNA序列中由于单个核苷酸的替换而引起的多态性。一个SNP位点表示在基因组某个位点上有一个核苷酸的变化。 9. 生物对寒冷的分子水平适应 1)冷适应性产热 2)冷休克蛋白和抗冻蛋白 3)冷诱导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4)膜磷脂的抗冷性 10. 冷休克蛋白(CSP)是冷休克诱导产生的蛋白质的统称,对细胞在低温时恢复生长和发挥细胞各种功能、抵抗寒冻有重要作用。 11. 高温环境可刺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合成一些列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被称为热体克蛋白(HSP) 12. HSP的特征主要如下:1)高度保守性;2)HSP合成的反应短暂性;3)交叉耐热性 13. HSP的生物功能:1)提高了细胞对热或其他刺激的耐受;2)热休克时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合成时不能正确折叠;3)协同免疫作用;4)抗氧化性 14. 影响遗传性多样性的因素:1.遗传漂变与有效种群大小;2.瓶颈效应;3.自然选择;4.繁殖 15. 种群的遗传分化——组成一个种群的不同亚种群之间遗传组成产生差异,即在等位基因频率上产生差异的过程。 16. 基因流——由于配子、个体或整个群体的扩散、迁移等原因导致一个种群的基因进入到另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使接受这些基因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十七、景观生态学 1. 景观: 由若干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区域, 这些生态系统构成景观中明显的斑块, 这些斑块称景观要素。 2. 景观生态学: 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 3. 生态学的景观通常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 1) 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而成,具有异质性。 2) 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 3) 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4) 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度尺度。 5) 景观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的多重属性。 4. 景观结构包括景观中各种生态系统的大小、形态、组成、数目和分布。 5. 景观结构影响景观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能流、物流和物种流等景观功能或景观过程 6. 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包括: 1) 景观整体性原理 2) 景观异质性原理 3) 景观等极性原理 4) 景观尺度效应原理 5)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原理 6) 景观动态性原理 7. 斑块周长:是景观单元结构的重要参数,可以用边界密度,即景观总周长与景观总面积的比,以及形态指数,即周长与等面积的周长之比等指数度量。 8. 景观异质性指数:1)多样性指数;2)镶嵌度指数;3)距离指数;4)连接度指数;5)破碎化指数 9. 通常景观空间模型有4种:零假设模型、景观空间动态模型、景观个体行为模型和景观过程模型。 PAGE 1
/
本文档为【生态学生态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