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免疫学免疫学复习资料2

2018-09-05 18页 doc 400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7710

暂无简介

举报
免疫学免疫学复习资料2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免疫: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稳定和平衡的一种生理功能。 2、主动性免疫:由抗原免疫机体诱导而获得免疫性的方式。 3、被动免疫:把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人工转移给一个未经抗原直接免疫的机体,使机体也获得了特异性免疫性。 4、“过继”免疫:通过转移免疫的淋巴细胞来将免疫性转移到一个未免疫的个体,使其具有与供体同样的特异免疫性。这种方法称为“过继”免疫。 二、免疫的三大功能: 功能 生理性反应(有利) 病理性反应(有害)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 超敏反...
免疫学免疫学复习资料2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免疫: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稳定和平衡的一种生理功能。 2、主动性免疫:由抗原免疫机体诱导而获得免疫性的方式。 3、被动免疫:把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人工转移给一个未经抗原直接免疫的机体,使机体也获得了特异性免疫性。 4、“过继”免疫:通过转移免疫的淋巴细胞来将免疫性转移到一个未免疫的个体,使其具有与供体同样的特异免疫性。这种称为“过继”免疫。 二、免疫的三大功能: 功能 生理性反应(有利) 病理性反应(有害)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免疫自稳 清除损伤细胞或衰老的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畸变得恶性细胞 恶性肿瘤 三、免疫应答特点: (1)特异性;(2)适应性;(3)区别“自身”与“非自身”;(4)记忆性;(5)自我调节性 四、掌握克隆选择学说: 克隆选择理论 (1955,Jerne和1975,Burnet) (1) T细胞和B细胞无数的特异性是在外来抗原物质接触之前就已存在。 (2) 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面有抗原特异性受体,并每个细胞只带一种特异性受体。 (3) 当一抗原表位与特异性淋巴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后,便活化了这一特异性淋巴系,使其分化增殖成为一个淋巴细胞克隆,释放产物,发挥免疫效应。 (4) 能特异识别机体“自身”抗原的淋巴细胞在淋巴系统发育成熟之前的某个阶段就被杀死清除。 第二章 抗原 一、基本概念 1、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抗原(Ag)。 2、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也可称为免疫原。 3、抗原决定基或表位:位于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者其他部位,决定抗原特异性,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的特殊化学基团,也称为抗原表位。其性质、数量和空间构象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4、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 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即超抗原。 5、免疫佐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增强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二、抗原的特性: 1.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2. 免疫反应性: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性 三、决定抗原免疫性的因素: 一、抗原的异物性(外源性) 1.异种物质:与自身成分相异。种系关系相差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2.同种异体物质:如:血型抗原、组织抗原 3.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引起自身免疫病 二、抗原的理化性质 1. 分子组成 · 天然抗原多为大分子有机物。一般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如糖蛋白、核蛋白。 · 多糖及多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 脂肪和核酸无免疫原性。 2. 分子大小 · 要求分子量一般在10.0kD以上。 · 大分子比小分子物质免疫原性强。 3.化学结构的复杂性 · 芳香族氨基酸越多,免疫原性越强 · 侧链>直链 4.分子结构和易接近性 · 分子结构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立体构象。 · 易接近性是指抗原表面这些特殊的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 5. 电荷及其物理状态 · 多电荷的免疫原分子免疫原性弱 · 聚合状态>单体状态 · 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三、机体因素 1. 遗传因素;2. 年龄;3. 性别;4. 生理状态 四、免疫方式 1.皮内>皮下>腹腔、静脉>口服 2.抗原的剂量、免疫次数、佐剂的使用 第三章 抗体 一、抗体(Ab)和免疫球蛋白(Ig)的概念 1、抗 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桨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显示其免疫功能,是执行体液免疫的重要分子。 2、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Ab与Ig的关系: · Ab是抗毒素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定义 · Ig则是其化学结构定义 · Ab是Ig · Ig不是Ab,如BCR,MHC 膜型(membrane Ig, mIg) 分泌型(secreted Ig, sIg) 二、Ig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1. 肽链组成 由二硫键相连的四条对称的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形成一“Y”字形结构。 重链 轻链 (1)重 链 · 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55~75kD。 · 根据Ig重链抗原性的差异,Ig可分为五类即IgG、IgM、IgA、IgD、IgE · 相应H链为γ、 μ、 α、 δ及 ε链。 (2) 轻 链 · 轻链为重链的1/2,约由214个氨基酸组成。 · 根据轻链的不同,分为κ、λ两型。 · 正常人血清Ig的60%为κ,40%为λ 天然的Ig单体结构中,两条重链同类,两条轻链同型。 2.可变区与恒定区 根据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不同分为: 可变区(V) 恒定区(C) (1) 可变区(V) 近N端的1/2 L链和1/4(或1/5)H链,氨基酸的组成及序列变化较大 (2) 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 近C端的1/2 L链及3/4(或4/5)H链。 氨基酸组成在同一物种的同一类Ig中相对稳定。 3. 其他结构 (1)J链(jioning chain,J链) 由浆细胞合成。 主要作用:在H链的羧基端将Ig单体连接成双体或多聚体,起稳定多聚体结构及参与体内运转的作用。 (2)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SP) 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 是分泌型IgA(SIgA)的结构成分。 作用:保护SIgA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酶的降解作用和介导多聚IgA向粘膜上皮外主动输送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结构域): 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并经β-片层折叠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球形结构域,称为Ig的功能区或结构域。 二级结构是反向平行的β片层 1. V区的结构域 ⑴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 V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L链3个,H链3个。 因其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又称互补性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g region,CDR) ⑵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 Ig分子V区超变区之外的部位,其氨基酸组成及排列相对保守。 作用:主要是稳定CDR的空间构型,以利IgCDR与抗原表位精细的特异性结合。 2. C区的结构域 L链:一个结构域(CL) H链:3~4个结构域(CH1、CH2、CH3、CH4) 3.各结构域的功能 · VL、VH: 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 · CH1、CL: 具有同种异型遗传标记 · IgG的CH2和IgM的CH3: 具有补体C1q的结合点;与IgG通过胎盘有关。 · CH3/CH4: 具有多种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不同的Ig在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 三、各类Ig的特性与功能 (一)IgG · IgG多为单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 据重链((链)免疫原性,IgG分4个亚型 · IgG1、IgG2和IgG3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 血清含量最高(75%~85%),是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 · 半衰期较长(16~24d) · 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和免疫调理作用) · 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二) IgM · 为五聚体。又称巨球蛋白。激活补体和免疫调理作用较IgG强。 · 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早的Ig。 · 半衰期较短,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 天然的血型抗体。 · 单体的IgM是细胞膜表面型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主要成分 · 也可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 (三)IgA 1.血清型 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 主要以单体存在 2.分泌型 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为双体、三体或多体。 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 3.IgA的特点 · 参与皮肤粘膜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 初乳中含有高浓度的sIgA----母乳喂养 · 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 参与Ⅲ型超敏反应 (四)IgD 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是B细胞表面的一种BCR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mIgM,mIgD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 对防止免疫耐受有一定作用 (五) IgE · 血清中含量最低 · 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受体(FcεRⅠ)结合,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 FcεRⅡ分布于巨噬细胞、B细胞、嗜酸粒细胞 · 可能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四、初应答和再应答的特点 1. 初应答: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的应答。 特点: ①潜伏期长; ②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类抗体; ③抗体浓度低、亲和力低; ④维持时间较短 2. 再应答: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的应答。 特点:①潜伏期短,约为初次应答的一半 ②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IgG类抗体 ③抗体浓度高 ④维持时间长 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的特性: 比较项目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  应答B细胞  静息B细胞  Bm  所需Ag浓度  高  低  抗原  所有抗原 高剂量+佐剂  蛋白质抗原 低剂量  延迟相  4-7天  1-3天  高峰抗体产生量  较低  较高  Ig类别 IgM > IgG  IgG(或IgA,IgE)>IgM  抗体亲和力  低,易变化  高,稳定 五、抗体产生的规律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3~4个月的胎儿淋巴细胞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水平,但胎儿主要形成B细胞表面上膜结合抗体,并随B细胞成熟程度而增加。出生以后随年龄的增加依次形成IgM、IgG、IgA,大约到7岁IgG才能达到成体水平。出生时婴儿的抗体IgG都来自母体,出生后迅速下降,到第5个月完全消失。婴儿自身形成的抗体是随浆细胞成熟的水平逐步增加。 第四章 补体系统 一、补体的概念 补体(complement ,C):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 质。 因其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被称为补体。 二、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过程 (略) 三、经典激活途径的与替代途径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经典途径 替换途径 补体激活物质 Ag-Ab复合物(IgG1,2,3,IgM) IgG4,IgA,IgE及多糖类物质 参与的补体成分 C1~C9 C3,P,B,D因子,C5~C9 所需两价离子 Ca2+,Mg2+ Mg2+ C3转化酶 C4b2a PC3bBb C5转化酶 C4b2a3b PC3bBb3bn 作用效应 在特异性体免疫的效应阶段起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起作用 相同点:溶膜复合物的形成相同。 四、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1.补体的溶胞功能 补体系统激活后,通过级联反应可在靶细胞表面形成许多MAC,导致靶细胞溶解。在感染早期,主要通过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待特异性抗体产生后,主要靠经典途径来完成。 2.补体活化与炎症应答 (1)过敏毒素与炎症应答 C3a、C4a、C5a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其他作用于血管的介质,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2)趋化性 C3a、C5a及C5b67都具有趋化性,能把吞噬细胞吸引到炎症或组织损伤部位。这些趋化作用的分子可以在炎症部位附近形成浓度梯度,月近炎症部位,趋化因子浓度越高。 (3)免疫粘附与调理 C3b与Ab-Ag复合物结合、C4b与CR1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粘附于红细胞、血小板上,使其敏感性增加,增加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其他的炎症作用 如:膜损伤,在靶细胞膜上形成非特异性离子通道,引起红细胞溶解,有核细胞通透性增加,革兰氏阴性细菌溶菌。 五、补体激活的调节成分 1. 促衰变因子(DAF) 阻断来自两条途径C3转化酶的装配,使C2a和Bb解离,需要C1R和H因子的帮助 2. 膜辅助蛋白(MCP) 与H、I、C1R共同作用,使C3b变为iC3b和水解片段(C3f、C3c、C3dg) 3.同源限制因子(HRF HRF) 在细胞膜上干扰C5b67与C8结合,从而干扰溶胞 4. 溶膜抑制剂(CD59,MIRL) · 溶膜复合物形成时,通过与C8或C9结合抑制了C9聚合成膜孔 · 保护病原菌附近正常细胞 第五章 免疫系统的细胞与组织器官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中枢 外周 膜型分子 分泌型分子 胸腺 骨髓 法氏囊(禽类) 脾脏 淋巴结 粘膜免疫系统 皮肤免疫系统 干细胞 淋巴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 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 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 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 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 粘附分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其他受体分子 免疫球蛋白分子(Ig分子) 补体分子 细胞因子 二、免疫器官的种类和功能 (一)中枢免疫器官,又称初级或一级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清除能识别自身成分的淋巴细胞克隆。其种类有:骨髓、胸腺、法氏囊。 1. 骨髓的功能: (1) 是体内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一切血细胞均源于骨髓。 (2) 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 · 前体:造血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 髓样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成红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等; · 淋巴干细胞发育成各种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 (3) B细胞的发育 ·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的前体细胞 · 幼B细胞 · 成熟的B淋巴细胞 (4) 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分化为T细胞的前体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后,分化为成熟的淋巴细胞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5)各种前体细胞增殖和成熟的调节因子:细胞介素 (6)骨髓也是形成抗体的重要部位,用抗原免疫动物后,骨髓可缓慢、持久地大量产生抗体,所以骨髓也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 2.胸腺的功能: · T细胞成熟的场所 骨髓中的前T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先后在皮质和髓质,分化增殖为成熟的具有不同功能的T细胞亚群。成熟的T细胞经血流输至全身,参与细胞免疫。 · 产生胸腺激素 胸腺上皮细胞可产生多种小分子的肽类胸腺激素,如胸腺血清因子、胸腺素、胸腺生成素和胸腺体液因子等,它们诱导T细胞分化、增殖、成熟为T细胞 3.法氏囊 (1) 为鸟类所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性成熟前达到最大,以后逐渐萎缩退化消失。 (2) 功能:是B细胞诱导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分泌囊素,对B细胞分化、成熟有重要作用。 (二)次级淋巴器官,又称次级(二级)免疫器官,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其种类有:脾脏、肠系、皮肤等有关淋巴组织器官等。 1. 淋巴结的功能: · 过滤和清除异物 · 产生免疫应答:淋巴结是针对淋巴液中抗原的免疫应答场所。 2. 脾脏的功能: · 血液滤过作用 脾脏中的巨噬细胞等可吞噬清除混入血液的细菌等异物和自身衰老伤残的血细胞等废物。 · 滞留淋巴细胞的作用 当抗原进入脾脏后,淋巴细胞的滞留。使抗原敏感细胞集中到抗原附近,增进免疫应答的效应。 · 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脾脏内定居着大量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抗原一旦进入脾脏即可发生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产生致敏T细胞和浆细胞。脾脏是体内产生抗体的主要器官。 · 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 脾脏能产生一种含苏一赖一脯一精氨酸的四肽激素,它能增强巨噬细胞等的吞噬作用 3. 其他外周淋巴组织 (1) 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2)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三、T、B淋巴细胞的主要膜表面分子和作用 CD28与B7分子:起正调节的作用;CTLA4与B7分子:起负调节的作用;CD40L与CD40:刺激B细胞的活化;CD5与CD72;TCR与MHC-II 四、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1、B细胞的功能: 2、T细胞功能: (1)T细胞执行性细胞免疫应答 (2)对TD-Ag体液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 3、自然杀伤细胞(NK)的功能: 在自然免疫应答中期着重要作用,它不需要抗原刺激和抗体致敏的情况下便可杀死肿瘤细胞及病毒感染的细胞。也可以在抗体的介导下参与细胞的杀伤作用,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4、自然抑制细胞(NS)的功能: NS细胞能抑制多种免疫反应,但无抗原特异性,也无MHC限制。它是通过分泌抑制因子来介导抑制作用;NS细胞是免疫反馈作用的重要环节;NS细胞可能用于抑制器官移植中发生的抗宿主病,另外对淋巴因子的产生和功能也有抑制作用。 5、吞噬细胞的功能: (1)吞噬作用:清除异物 (2)抗原递呈作用 (3)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免疫应答 如参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 6、粒细胞的功能: (1) 嗜中性粒细胞:具有Fc受体和补体受体,有较强的吞噬活性及破坏外来抗原颗粒的作用 (2)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IgE的Fc受体,有吞噬活性,能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释放酶类,介导I型超敏反应 (3) 嗜碱性粒细胞:带有IgE的Fc受体,介导炎症和I型超敏反应 7、肥大细胞的功能: 带有IgE的Fc受体,在变应原作用下,能导致细胞脱粒释放颗粒中的介质以导致超敏反应。 8、郎汉细胞的功能: 抗原递呈作用,有效诱导巢居的静息性幼稚T细胞发生增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9、树突细胞的功能: 在捕捉抗原并进行加工转运和递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掌握MHC-I类、MHC-II类分子结构、分布、功能特点 一、第一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分子 (一) 分布 · 广泛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 · 以淋巴细胞密度最高。 · 少数细胞如分化某一阶段的滋养层细胞、神经原和精细胞不表达Ⅰ类分子。 (二) MHC-I类分子的基本结构 α链和β2m非共价结合的异二聚体分子。 (1) α链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 胞外区: α1、α2 和 α3 封闭的肽结合槽 非共价结合β2m (容纳8~12个aa) 结合CD8分子(Tc) 多态性的基础 跨膜区、胞内区:穿胞膜入胞内,锚定Ⅰ类分子 (2)β2m 无种属特异性 有助于维持Ⅰ类分子天然构象的稳定性。 (三) MHC-I类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抗原结合槽 · 由α1和α2结构域组成的肽结合区 · 结合、递呈内源性抗原肽给CD8+T细胞 · 由2个α螺旋和8个β片层组成 · 两端呈封闭状态 · 容纳9~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原肽 · 多态性区:决定HLAⅠ类分子多态性的主要部位 二、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I)分子 (一) 分布 主要分布于单核/巨噬细胞(Mon/Mφ)、树突状细胞(DC)和B细胞等APC表面。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及抗原刺激有关。某些情况下,活化的T细胞、胸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也表达。 (二) MHC-II类分子的基本结构 异二聚体分子(α链和β链)。 均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 [1] 胞外区 α1、 β1 α2、β2 开放的肽结合槽 Ig超家族 (容13~17个aa) 结合CD4分子(Th) 多态性的基础 槽外侧可结合超抗原 [2] 跨膜区 、胞内区:作用似Ⅰ类分子。 (三) MHC-II类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抗原结合槽 · α1 和β1结构域组成的肽结合区 · 结合、递呈外源性抗原肽给CD4+T细胞 · 由2个α螺旋和8个β片层组成 · 两端呈开放结构 · 容纳10~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 多态性区:决定HLA Ⅱ类分子多态性的主要部位(β1) · 分子结构 HLA-I类分子 HLA-II类分子 · 肽结合区 α1+α2 α1+β1 · (多态区) 封闭槽 开放槽 (容纳8-10AA) (容纳13-17AA) Ig样区 α3+β2m α2 +β2 · 组织分布 有核C(淋巴C) B、Mφ、DC等APC (细胞膜 ) 除神经C、滋养层C 外 腺上皮C、活化T 血管内皮C、 功能 识别内源性抗原肽 识别外源性抗原肽 (辅助受体) CD8-α3 CD4-β2 限制CTL的识别* 限制TH的识别* 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1.加工、递呈抗原 HLA-I类分子:内源性抗原的递呈分子 HLA-II类分子: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分子 2.启动、调节免疫应答 形成MHC-抗原肽-TCR复合物,启动免疫应答 MHC限制性: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时,除细胞受体识别相应抗原决定簇外,细胞间还必须识别相应的MHC分子 MHC分子是T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分子 CD4----MHCII CD8----MHCI 3. 参与T细胞的分化(T在胸腺内的选择) 第七章 抗原抗体反应及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一) 特异性 1. 概念:抗原分子,只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结合而起反应的专一性能。 2. 决定因素:由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超变区之间空间结构的互补性决定的。 3.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两种不同的抗原 物质具有部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抗原决定簇,则可与彼此相应的抗体反应。 (二) 比例性 1. 最适比或等价:最迅速出现沉淀时的抗原抗体的浓度比或量比。 2. 等价带:抗原与抗体分子比例 合适的范围。 3. 抑制带:抗原与抗体比例不合适而不出现可见反应。 4. 前带 抗体过量时。 5. 后带 抗原过量时。 6. 抗原和抗体浓度的适合程度高反应快。浓度比超过一定范围时,沉淀速度和沉淀量都会迅速降低,甚至不出现沉淀。 (三) 可逆性 1. 概念:是指抗原与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在 一定条件下可解离为游离抗原与抗体的特性。解离后抗原抗体仍保持原有特性。 2. 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亲和力;环境因素 低pH、高浓度盐等 第八章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一、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机体中抗原递呈细胞对抗原摄取、加工、并将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T、B细胞),使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并成为效应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最终清除抗原物质。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来描述: (一)抗原的识别与递呈(感应阶段) 这一阶段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机体内的单核吞噬细胞、脾脏、淋巴结中的网状细胞、树突细胞及内皮细胞能吞噬加工抗原,并把抗原信息传给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成为抗原递呈细胞(APC),这是一类能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把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而使淋巴细胞活化的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MHC-Ⅱ类分子的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B细胞、郎汉细胞等,主要进行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另一类是带有MHC-Ⅰ类分子的抗原西城细胞,包括所有的有核细胞,课作为内源性抗原的递呈细胞。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反应阶段) 此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增殖与分化,以及产生效应行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最终成为效应性淋巴细胞,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吗合成并分泌抗体。一部分T、B淋巴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变为记忆细胞(Tm和Bm)。这个阶段有多种细胞间的协作和多种细胞因子的参加。 (三)效应阶段 主要体现在活化的效应性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和效应分子(细胞因子和抗体)发挥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这些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共同作用清除抗原物质。 二、外源性抗原免疫应答 1. 抗原的识别与递呈(感应阶段) (1)APC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递呈 (2)CD4+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 CDR1和CDR2识别MHC-Ⅱ类分子 双识别:TCR→ CDR3识别抗原肽的T细胞表位 MHC限制性 2. 反应阶段 (1)T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 第一信号:MHC-肽-TCR 第二信号:B7-CD28 第三信号:各种细胞因子 (2) 增殖、分化 TH细胞经抗原活化、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将活化信号传入细胞核内,即可启动细胞进入分裂周期。 G0期- G1期 表达IL-1受体、IL-2受体等 合成IL-2等许多细胞因子 G1期- S、M期 TH1(TDTH)效应细胞(多数) 记忆(Tm)细胞(少数) 3. 效应阶段 · 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主要为IFN-γ)活化Mф,发挥其吞噬杀伤效应 · 可通过释放IL-2、IFN-γ促进更多的Th细胞增殖 · 还可促进活化TC 细胞分化为效应性TC 细胞 · 通过分泌的TNF-β(LT)直接杀伤靶细胞 · 通过释放IL-4、IL-5、IL-6等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产生特异抗体,发挥中和抗原、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抗体介导的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等一系列免疫效应。 三、内源性抗原免疫应答 1、感应阶段 (1)靶细胞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及递呈 (2)CD8+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双识别) ↗CDR1和CDR2识别MHC-Ⅰ类分子 TCR→CDR3识别抗原肽的T细胞表位 MHC限制性 2、反应阶段 (1)T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双信号 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TCR — 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 CD8 — MHC-Ⅰ类分子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CD28 — B7(CD80、CD86) CD2(LFA-2)— CD58(LFA-3) LFA-1 — ICAM-1 第三信号:各种细胞因子 (2) 增殖和分化 · TH细胞依赖性的 APC一般低表达或不表达协同刺激分子 CD4+T(TH)细胞 分泌 IL-2、IL-4、IL-12、IFN-γ CD8+T细前体细胞 Tc(CTL)细胞 IL-1、IL-6、IL-7 单核-巨噬细胞分泌 · TH细胞非依赖性的 APC是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的病毒感染 无需TH细胞辅助,而直接刺激CD8+T细胞自身增殖并分化为CTL。 3、效应阶段 (1) TC(CTL)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 特异性结合阶段 直接接触 效应性CTL 靶细胞 37ºC、Mg2+ 直接接触:TCR——抗原肽-MHCⅠ类分子 众多协同刺激分子——相应受体 致死性打击阶段 ①TC细胞向靶细胞释放胞浆颗粒,内含穿孔素和颗粒酶。 穿孔素 靶细胞膜穿孔 靶细胞膜不可逆性损伤 颗粒酶 进入靶细胞 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 介导靶细胞凋亡 ② FasL—— Fas受体 靶细胞凋亡 (活化CTL) (靶细胞) TNF-α 靶细胞坏死或凋亡 CTL介导靶细胞的死亡,常表现在坏死与凋亡两种形态特征。 (2) CTL的细胞毒作用特点是: [1]杀伤作用是抗原特异性和MHC-I限制性; [2]直接接触;[3]反复杀伤 第九章 免疫调节 一、基本概念 1、免疫调节:指抗原驱动的免疫应答过程中,通过免疫细胞之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之间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免疫应答维持在适当的强度和时限以保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的生物学过程。 2、独特型:是指抗体分子可变区及淋巴细胞( T 、 B )抗原受体上相应部位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是抗体分子、淋巴细胞克隆及其产物的重要标志。 3、免疫耐受: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后所导致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性。免疫耐受也称为负免疫应答。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二、独特型网络调节的机理 1.抗体、TCR 分子具有双重性,既可识别并结合抗原,又具有抗原性; 2.独特型不同于一般的抗原,它有很强的自身免疫原性,导致体内一系列互补的 AId 产生,以 Ab1 - Ab2 - Ab3…… 并呈逐渐减弱的闭合式周期循环; 3.这种形式使免疫细胞相互牵制,有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自稳状态; 4. 由于 Id 的自身免疫原性,独特型网络的形成并不依赖外来抗原的刺激,外来抗原只是打破了网络内的平衡,造成免疫应答。随着免疫应答的衰减,网络内又达到新的平衡; 5.由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多样性,数字庞大的具有内影像的 Id 或 AId 可以模拟整个外来抗原世界; 6.独特型网络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三、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一)辅助T细胞的调节作用 TH1主要分泌IL-2、IFN-γ、TNF-β等 TH2主要分泌IL-4、IL-5、IL-6、IL-10等 IL-12 CD4+TH0细胞 TH1 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 TH2 主要参与B细胞增殖、抗体产生和超敏反应性疾病 IL-4 (二)抑制性T细胞(Ts)的调节作用 经T h细胞的作用可活化抑制性 T 细胞( T s ),使之分化成为效应 T s 细胞,它可分泌抗原特异及非特异抑制因子,可抑制杀伤性 T 细胞( T C )、辅助性 T 细胞( T H )及 B 细胞的功能,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 (三)抑制表位与辅助表位的调节作用 辅助表位:增强抗原应答的决定簇,递呈给Th。 抑制表位:抑制免疫应答的决定簇,递呈给Ts。 (四)协同刺激信号的“正负”调节 B7-CD28:正调节 B7-CTLA-4:负调节 四、细胞介素的种类 (一)白细胞介素(IL) 1. IL-1:主要的炎症反应介质;帮助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维持吞噬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 2. IL-2:能促进T细胞、B细胞、CTL细胞、NK细胞的活化;促进抗体、IFN、TNF的形成。 3. IL-3:促进肥大细胞、多能干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4.IL-4:B细胞和T细胞的生长因子 5.IL-5:B细胞的生长因子,诱导嗜酸性细胞的成熟,B细胞和T细胞产生IL-2受体,诱导CTL产生 6.IL-6:T细胞和B细胞生长及分化因子 7.其他IL:IL-7、IL-8、IL-9、IL-10、IL-11、IL-12、IL-13、IL-14、IL-15、IL-16、IL-17、IL-18 (二)群落刺激因子(CSF) 1.种类:粒细胞克隆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2.功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及刺激骨髓单核细胞系及粒细胞等细胞功能活性的因子。 (三)干扰素(IFN) 1.种类:IFN-a,IFN-b,IFN-( 2.功能:抗病毒、肿瘤作用;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免疫调节作用。 (四)其他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成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 五、免疫耐受的机理 (一) 中枢免疫耐受——克隆缺失 对某一种特定的抗原起反应的淋巴细胞克隆被排除或丢失 T、B细胞的“克隆排除”主要见于胚胎期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或骨髓的“阴性选择” 形成自身耐受 (二) 外周免疫耐受 1. 外周T细胞耐受机制 · 无协同刺激信号——克隆无能 · 抗原肽片段变异 · 活化诱导的T细胞死亡 2. 外周B细胞耐受的机制 · Th细胞缺失 · 免疫球蛋白表达受阻 (三)免疫隔离 1. 隔离部位:脑,眼,脑,睾丸 2. 机理:持续表达大量的Fasl分子 多克隆活性因子、高浓度特异性抗原及超抗原的刺激,使T细胞活化致死 第十章 超敏反应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及主要型别 超敏反应概念:致敏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变应原)而产生的以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性)。 主要型别: 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 四型 Ⅱ型(细胞毒型/溶解型) Ab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 Ⅳ型(迟发型) T 二、各种超敏反应参加成分及机制 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主要参与成分—变应原 ①药物: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异种免疫血清(TAT)等 ②吸入:花粉、螨类、真菌、动物皮毛  ③食物:牛奶、鸡蛋、鱼虾和蟹贝  ④酶类:枯草菌溶素 主要参与成分—IgE · 特应性个体IgE水平高 · 产生部位:鼻咽、扁桃体、气管及胃肠道粘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 亲细胞抗体:牢固、持久结合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 IgE合成的调节: IL-4(分化生长因子) 正调 TH2 正调 主要参与成分—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 分布 · 生物学活性 1. 表面表达高亲和力FCεRⅠ 2. 胞浆内含大量嗜碱性颗粒 3. 活化后可合成、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 嗜酸性粒细胞 1. 释放主要碱性蛋白, 阳离子蛋白,过氧化物酶等 →杀伤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也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2. 释放LTS、血小板活化因子 3. 释放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磷脂酶D →破坏相应的生物活性介质(负调) 发生机制—致敏阶段 · 变应原初次刺激 · 特异性IgE产生 · IgE - FcεRⅠ- 细胞 致敏状态 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至数年 发生机制—激发阶段 · 相同变应原再次刺激致敏机体 · 多价变应原-IgE-细胞 · IgE桥联——多价变应原与吸附在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gE结合。 · 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发生机制—效应阶段 · 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靶器官诱导局部和全身的过敏反应 · 早期(功能障碍)阶段:即刻相,数秒内 · 晚期(组织损伤)阶段:6-12小时后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 主要参与成分: (1)抗 原 · 同种异型抗原进入机体 ABO血型抗原、Rh抗原、HLA抗原 · 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有共同抗原 · 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 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或药物和抗体的复合物 (2)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 · 激活补体传统途径或C3b介导的调理作用 MAC IC-3b-3bR-MΦ · 调理吞噬和ADCC作用 Ag-Ab-FCR-MΦ Ag-Ab-FCγR-Mφ、NK、N等 · 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亢进/抑制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 参加成分:激活补体和血小板、嗜碱性及嗜中性粒细胞 发生机制: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 参加成分: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炎症反应。 发生机制: 四型超敏反应要点比较 型 别 参加成分 发病机理 临床常见病 I型(速发型) IgE(IgG4) IgE粘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表面FcεR上,变应原与细胞表面的IgE结合,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花粉症、变应性鼻炎、荨麻疹、食物过敏症等 II型(细胞毒型)  例外:细胞刺激型 IgG、IgM、补体、巨噬、NK 在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等协同作用下溶解靶细胞。  抗体使细胞功能活化,表现为分泌增加或细胞增殖等 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抗膜性肾小球肾炎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 III型(免疫复合物型) IgG、IgM、补体、NK、血小板 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基底膜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炎症反应 血清病、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IV型(迟发型) T细胞 致敏T细胞再次与抗原相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引起炎症。 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 三、各种超敏反应的临床常见疾病 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 1.过敏性休克(药物、血清)——全身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 2.呼吸道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 3.消化道过敏反应 4.皮肤过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临床常见疾病 1. 输血反应(血型不合引起) 溶血性——多见ABO不合的输血 非溶血性——ABO同型HLA异型的多次反复输血 抗体类型:IgM为主。 2.新生儿溶血症(HDNB) 母婴Rh血型不合(母Rh-/胎儿Rh+)母由于输血、流产、分娩等原因接受过Rh刺激。IgG ABO血型不合(母O/胎儿A/B/AB),较轻微 3. 免疫血液病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青霉素、非那西汀、甲基多巴等药物。 4. 肺肾综合症 抗基底膜抗体造成的基底膜免疫损伤。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临床常见疾病 1. 血清病 原因: 抗原 初次、大量 抗体+存留抗原→中等免疫复合物 1-2周 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大、一过性蛋白尿 2. 自身免疫复合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红斑狼疮 3. 局部过敏性坏死反应(Arthus反应) 发生部位:小血管内及管壁周围、皮肤 局部出血、水肿、坏死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临床常见疾病 ·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胞内寄生菌.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发生的超敏反应 如结核病——肺空洞、干酪样坏死 · 接触性皮炎,药物.农药等刺激皮肤 局部红肿、硬结、水泡、剥脱性皮炎 · 移植排斥反应和部分自身免疫病 缩写: IFN:干扰素 M-CSF:巨噬细胞克隆刺激因子 TNF:肿瘤坏死因子 NK:自然杀伤细胞 MBL:甘露糖聚合凝集素 MAC:膜攻击复合物 MHC-Ⅱ:第二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DC细胞:树突细胞 IL-1:白细胞介素-1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 APC:抗原递呈细胞 ADCC:细胞毒作用
/
本文档为【免疫学免疫学复习资料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