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及践行方法

2018-10-03 2页 doc 22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举报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及践行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及践行方法 赖婉茹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实验学校 518000) 摘要:生活好习惯主要指习得性的行为,即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自动化了的思维、情感以及反应倾向或行为方式、活动模式。是能促进人向积极的、正确的、向善的方向发展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好习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的开展,家校的互动合作等多重手段和方法,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生活好习惯;养成;方法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个体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习惯养成...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及践行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及践行 赖婉茹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实验学校 518000) 摘要:生活好习惯主要指习得性的行为,即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自动化了的思维、情感以及反应倾向或行为方式、活动模式。是能促进人向积极的、正确的、向善的方向发展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好习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的开展,家校的互动合作等多重手段和方法,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生活好习惯;养成;方法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个体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重视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活动课,来达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活动课的教育优势 小学生把一天中最多的时间都留在了学校,学校的态度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校内积极实施培养策略更有助于好习惯的定形。与此同时,小学生对于老师有种莫名的崇拜感,会坚决服从于老师的安排,对于老师说安排的活动言听计从,所以实施校园内的好习惯养成策略会达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活动课就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问卷调查、交流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辩论会、实话实说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把教材的内容贯穿到活动中去,凭借活动的生动、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情感,调动他们的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1、组织丰富多彩的主活动 教师以活动课为抓手,辅以主题班会课,队会课、国旗下讲话、国旗下微展示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活动课的设计和开展必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智特点。活动表现形式要多样,活动课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2、以节日文化为契机,开展多种评选 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以传统节日有契机,结全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评选。如九月的教师节、重阳节时的尊师孝亲好少年评选,科技节的科学小达人、艺术节时的艺术达人小小音乐家小小书画家等的评选。以活动,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以活动来促进评选,把活动中挖掘出的典型进行宣传,达到辐射的效果。在校园内形成崇文尚理,见贤思齐的良好风貌。 3、学习经典,纠正错误的行为。 学习和背诵《弟子规》在一方面可以增加个人的文化素质,丰富个人涵养,在另一方面,经典给我们树立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好习惯和正确方式,学习经典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获得良好的行为范本。小学生将《弟子规》背的琅琅上口,在背诵中已经熟记了这些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之前,老师需要将《弟子规》的含义详细的介绍给小学生们,让小学生们在古老的语言文字中理解到先进的理念,并且对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指导。 二、注重教师的引导 1、对于低年级学生开展的教师活动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少相对的自控能力,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除此之外,低年级无法及时从轻松的幼儿园生活转变到需要守时守规的小学校园生活,总是依赖于家长和教师去督促他们。所以对于低年级的教师而言,他们需要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前来到学校,确定未能守时的学生们并及时做好沟通。除此之外,老师们可以培养好优秀的小干部,减轻老师个人的工作压力,增加班级管理效率。除此之外,培养小干部一方面可以提高对小干部自身的行为要求标准,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们形成一种模范带头作用。 首先,小干部可以督促同学们的作业完成,让低年级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完成课后家庭作业的态度,进一步发展培养成一个好习惯。其次,小干部可以深入的了解到小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同学们有更长的相处时间。更重要的是,在课前、课后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小干部身上的责任感会给他们形成一种压力,不论是小干部自身还是其他小同学,都会因为这种压力而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从而达到了培养好习惯的目标。 2、对于高年级学生开展的教师活动 相比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经过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好习惯培育活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下课后尽快完成家庭作业而不是先玩完喜欢的游戏、遵守班规校规以及相对独立的学校生活行为方式,小干部的影响力相对减弱。在此阶段,老师们应当积极培养学生们多问多读多思考的习惯,对老师和家长的话进行自我思考的习惯。一个优秀的孩子并不在于有多听老师的话,而是在于他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有多强。在当今社会,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填鸭式教育的成果,我们更需要的一些创新意识的新时代人才。因此培养一个孩子形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三、家校合作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宋庆龄曾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了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家庭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家庭成员不能过度纵容孩子 由于政府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身上寄托着来自两个家庭的沉重的爱。但是我们需要分清楚,溺爱不是宠爱,反而会导致小学生的性格出现问题,使得学生的行为变成某种程度上的无理取闹。有句古话曾说过: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由于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导致孩子的习惯培养问题一拖再拖,老一辈的为孩子撑腰,使得孩子越来越嚣张跋扈,有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但是家长们需要知道的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好习惯的培养也是一样,也要从娃娃抓起。所以疼爱孩子是必须的,但千万不能过度纵容,要坚持原则和底线,坚决抵制坏习惯。[3] 2、家庭成员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习惯示范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存在的一个误区是,整个家庭中只有孩子需要培养好习惯,而其余人觉得没有这个必要,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我们都知道,小学生都是贪玩的小孩,培养好习惯已经让他们觉得厌倦了,如果此时家长们只是在旁边做一个错误的示范,孩子则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家人都认真积极努力的培养一个好习惯,例如全家人都睡前看书,在家庭这个小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一个小学生的好习惯显得格外轻松。 3、家庭成员要有一致的良好习惯评价标准 在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家庭成员极其容易出现矛盾争执。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事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因此在说到良好习惯时,家庭成员们总是有不同的说法,例如说妈妈会觉得小学生应当培养一个九点钟就上床睡觉的好习惯,而爸爸则可能会觉得九点钟更适合看一些书。对于这种家庭成员出现争执的习惯而言,家长们最好进行协调商讨,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好习惯培养标准以及策略。否则如果出现两种标准的话,会让学生在标准之间找到空隙,无法坚持做好一件事,导致这个习惯的培养计划报废。 4、积极配合学校及老师的培养活动 学校是除了家庭环境以外对小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最大影响的环境,所以要保持家庭活动与学校活动的一致性,二者之间不能存在冲突。对于家长而言,积极配合学校及老师的培养活动不仅能使学校活动和老师活动开展的更顺利,更能使小学生培养出好习惯的时间相对减少,培养出好习惯的可能性格更大。反之,如果家长不能配合这些培养活动,老师的威信力会下降,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凝聚力也会减少,更不利于学生融入一个大环境中去。因此,积极配合学校及老师的培养活动,协调好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校外生活,更有助于小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 四、重视社区教育的渗透力 近些日子以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做熊孩子,常用于形容一些岁数小不懂事,调皮捣蛋,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对于这些熊孩子,社会大众都表示深恶痛绝,然而并没有采取任何改良的。社会对于一个孩子的监督来自于四方八面,监督力度最为有效和强大,更有助于孩子无时无刻都处于一个培养好习惯的状态中。 1、让孩子积极参与社工活动 好习惯不仅仅是指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也包括行为习惯,让小学生们参与社工活动旨在培养小学生尊老爱幼、爱护弱小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养成一个帮助弱势群体的习惯,这种习惯会使得小学生们发扬他们至纯至善的本性,播下一颗善良的种子。 2、踊跃开展学礼仪、讲文明的宣讲活动 际交往习惯也是习惯之一,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讲礼仪。礼仪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说句您,而是要将对对方的尊敬融进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里。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学礼仪的活动可以通过学习有关礼仪的儿歌、童谣等来开展,兼顾了小学生的年龄情况和文明礼仪知识的普及。 五、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活动的必要要求 1、坚持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意思就是说培养一个习惯并不能一蹴而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只有一颗真正想要培养出好习惯的心才能做到坚持,才能忍受住来自世间万物的诱惑,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2、信任。 信任指的是老师和家长相信小学生会按照他们制定的策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小学生相信老师和家长是善良的,是对他们心存善意的。如果双方不能实现互相信任,那么这好习惯的培养策略根本不能得到实施。只有双方互现信任,老师和家长才能全心全意的为小学生们制定一个最优秀的培养方法,以养成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为重点发展目标,小学生们才会配合老师和家长的工作,做合乎规范的事,约束自己的行为。 3、协调 小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取决于很多方面,有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外部的力量,有形形色色的诱惑阻碍了习惯的养成,也有各方的推动力使得培养良好习惯变得更为简单。协调的意思是来自学校、老师、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开展方向必须一致,不能在内部出现矛盾,否则会产生巨大的阻碍力,造成极大、极严重的破坏。因此,各方面都应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发展方向,形成一个协调的发展环境。 人的绝大部分行为都可以称作惯性行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在养成一个习惯之后,无论它是好是坏,这个习惯都会变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去驱使我们做一些事情。然后与之相对应的一面是习惯的可养成性,这种可养成性给了我们调整人生的选择空间,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后天培养的优良习惯也能让人们赢到终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一个好习惯为时不晚,这个任务的重点在于家长和老师的通力合作。如果能充分发挥出整体的力量,必定会大于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启勇. 浅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法[J]. 中华少年,2016,(24):10. [2]李玉倩.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和实施方法[J]. 黑龙江教育(小学),2015,(12):12-16. [3]沈建萍.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1
/
本文档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有效策略及践行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