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

2018-09-26 40页 ppt 668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CSA) 优点 起效迅速 用量小 对循环、呼吸影响小 时间长、停药后恢复快 可用术后镇痛 指征 SA适应征,>2~3h 循环不稳定病人 中、下腹、下肢手术 急症、分娩 疼痛治疗 器材 18G-Touby针 细导管(侧孔) 特殊导管(Spinocath) 方法(Spinocath) 行硬膜外穿刺 置入Spinocath 进蛛网膜下腔2~3cm 拔出套管针、硬膜外穿刺针 经Spinocath注局麻药 药液剂量浓度比重与一般相同 ...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CSA) 优点 起效迅速 用量小 对循环、呼吸影响小 时间长、停药后恢复快 可用术后镇痛 指征 SA适应征,>2~3h 循环不稳定病人 中、下腹、下肢手术 急症、分娩 疼痛治疗 器材 18G-Touby针 细导管(侧孔) 特殊导管(Spinocath) 方法(Spinocath) 行硬膜外穿刺 置入Spinocath 进蛛网膜下腔2~3cm 拔出套管针、硬膜外穿刺针 经Spinocath注局麻药 药液剂量浓度比重与一般相同 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联合阻滞(CSEA) 单针--单间隙法 Sonesi(1937) 细针硬膜外穿刺→注药→蛛网膜下→注药 双针--双间隙法 Curelaru(1979) 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相邻间隙蛛网膜下阻滞 双针--单间法 Coates(1982) 同一脊椎间隙行蛛网膜下阻滞→硬膜外置管→给药 针套针法 硬膜外穿刺→细针→蛛网膜下给药→硬膜外置管→给药 针旁针--单间隙法 Eldor(1988) 硬膜外穿刺尖端有例孔 径例孔另一针刺入蛛网膜下阻滞→硬膜外置管→阻滞 CSEA优点 起效快 麻醉时间不受限制 术后镇痛 阻滞平面易控 操作简便易掌握 适应范围广 CSEA指征 妇产科手术 腹部手术>2h 术后镇痛 CSEA存在问题 硬膜外置管困难 体外性头痛 药液进入蛛网膜下 并发症 臂丛神经阻滞 解剖要点 了解臂丛最终分支的支配 桡神经支配上肢与手背面(肩下) 肌皮神经前臂前侧 尺神经支配手尺侧 正中神经支配手掌 上肢、手掌运动(4P) 推(Push)—桡神经 拉(Pull)—肌皮神经 挟(小指,Pinch)、尺神经 挟(食指,Pinch)、正中神经 方法选择 肌间沟法:肩、上肢手术 锁骨上法、上肢 锁骨下法、较长时间、肘、前臂手 腋下法、肘以下 腋下法 肱动脉为界分4象限 腋下远侧(肱骨中部) 12~3点:正中神经 3~6点:尺神经 9~12点:肌皮神经(喙肱肌) 肌间沟法 标志:C6、环状软骨 胸锁突肌 前、中斜角肌之间 针刺方向:内、后、下(骶尾部) 深度:1~1.5cm(左肌间沟) 局麻后:1.0%利多卡因(30~40ml) 锁骨上法 标志:第一肋骨、锁骨下动脉 第一肋骨内侧肺尖、动脉 臂神经与动脉经第一肋,动脉后上方 穿刺点:锁骨中点上方1cm 肌锁乳突肌锁骨止点外侧缘 锁骨下法 肱骨喙突向内、下2cm 针尖垂直向后 同侧C6结节与肱动脉连线 与锁骨中点交点、向下2.5cm 神经刺激仪应用 Stimuplex DIG、HNS11 脉冲宽0.1ms 显示运动神经兴奋 感觉神经不兴奋 刺激电流:直流0~5 mA 脉冲频率:1~2Hz 穿刺针:特制SimuplexA Contiplex A、D 神经刺激仪方法 臂丛穿刺方法同上 取特制穿针 接通刺激仪 针刺控制神经最佳点 观察仪表显示器 药液浓度容量同常规方法 适应证 臂丛神经阻滞 下肢如坐骨神经等 全麻或过度镇静剂 不合作者连续阻滞—镇痛、手术 结 论 麻醉新技术、新方法进展快 面广、深入 认真学习、研究 知识更新 转变观念 实践、掌握 提高水平、质量、安全 谢 谢!
/
本文档为【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