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乳房疾病[整理版]

2017-09-25 19页 doc 42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乳房疾病[整理版]乳房疾病[整理版] Disease of breast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 1、解剖生理概要 , 2、乳房检查 , 3、乳房畸形[多乳头、多乳房(付乳)] , 4、急性乳房炎 Acute mastitis , 5、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病) , 6、乳房肿瘤(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 , 状瘤、乳癌、乳房肉瘤) , 7、男性乳房肥大症(增生症)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 1、位置:前胸第?,?肋骨水平的浅筋膜浅、深层之间。 , 2、结构: , 皮肤、皮下组织 , 乳腺组织(15,20乳...
乳房疾病[整理版]
乳房疾病[整理版] Disease of breast 基本 基本内容 , 1、解剖生理概要 , 2、乳房检查 , 3、乳房畸形[多乳头、多乳房(付乳)] , 4、急性乳房炎 Acute mastitis , 5、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病) , 6、乳房肿瘤(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 , 状瘤、乳癌、乳房肉瘤) , 7、男性乳房肥大症(增生症)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 1、位置:前胸第?,?肋骨水平的浅筋膜浅、深层之间。 , 2、结构: , 皮肤、皮下组织 , 乳腺组织(15,20乳腺小叶)、乳管、小 , 叶乳管、腺泡。 , 结缔组织(小叶间) , Cooper韧带(悬韧带)-腺叶间垂直于皮肤、连接皮肤和浅筋肤深层之间的纤维束。 3、淋巴回流 3、淋巴回流 , ?腋窝淋巴结(大部分乳房的淋巴引流) , ------锁骨下淋巴结。 , ?胸骨旁淋巴结(乳房内侧) , -------锁骨上淋巴结。 , ?对侧乳房(皮下淋巴管交通支) , ?肝脏(腹直肌鞘、肝镰状韧带淋巴管)。 , 腋淋巴结分群,组,:胸肌群、肩胛下群、 , 中央群、锁骨下群(腋顶群)。 第二节 乳房检查 第二节 乳房检查 ,条件,光线明亮处,病人坐正,解开或脱去上衣,两臂下垂双乳充分显露。 1、视诊 1、视诊 , ?外形:大小、对称性,局限性凹陷,局限 , 性隆起。 , ?皮肤:水肿、红肿,静脉曲张、(双侧者 , 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 “桔皮样”改变———肿瘤细胞堵塞皮下 , 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水肿。 , ?乳头:两侧不对称,乳头抬高、内陷、偏 斜,皲裂,糜烂。 2、触诊,扪诊, 2、触诊,扪诊, , 由外上象限?外下?内下?内上?中央。 , 目的: , ?发现乳房内的肿块并确定其性质。 , ?明确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转移。 , 方法: , 用手指掌面轻轻扪摸,勿用掌心,且忌重按,挤捏搓 。 , 注意和肋软骨炎(Tietze病)区别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 , ?位置:左、右侧、相互关系。 , ?数目:一个、多个、相互关系 。 , ?大小:以cm计,长×宽×厚,不可用 , 实物形容。 , ?形态:球形、不规则。 , ?边界:是否清。 , ?硬度:弹性感(囊肿),波动感。 , 坚硬如木块。 , ?移动度:腺纤维瘤及囊肿移动度最大,有滑 , 脱移动(按压时)。 区域淋巴结触诊 区域淋巴结触诊 , ?腋窝淋巴结—胸大肌松弛,(用 , 手托住病人上臂)。 , 注重:数目、大小、硬度、移动性、 , 有无触痛。 , 分组:胸肌组,肩胛下组,中央组, , 锁骨下组(腋顶组)。 , ?锁骨上淋巴结(第二站淋巴结)。 3、特殊检查 3、特殊检查 ?乳头溢液 , 鲜红色血性—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管内癌。 , 暗红色血性—有乳管梗阻的乳头状瘤,乳管内癌, , 有乳头形成的乳腺囊性增生病。 , 黄色黄绿色—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癌少见。 , 乳汁样—终止哺乳后、闭经泌乳综合症。 , 浆液性—正常月经期,妊娠早期,囊性增生。 , 乳头溢液约3,10%的病人有,其中50,75% , 为血性、血性溢液中9,14%为乳癌。 ?乳房X线检查 ?乳房X线检查 , 钼靶摄影,干板静电摄影,乳管造影 , 良性:均匀,周围有脂肪圈,钙化大而 , 散在。 , 恶性:不规则,分叶状,中心密度高而 , 有毛刺,钙化细小、密集。 ?活检 ?活检 , 切除肿块活检:(术中冰冻)、 , 严禁切取活检。严禁切取活检 , 细针穿刺活检:7,9号针头,阳性 , 率80,90%。 , 乳头溢液:涂片病理检查。 , 如果为乳腺癌:(一周内手术)。 乳腺针吸活检优点 乳腺针吸活检优点 , ,1,操作方便,不需特殊的设备。 , ,2,诊断迅速,能明确肿物性质,并与乳腺良性肿瘤进行鉴别。 , ,3,确诊阳性率较高,在 80,, 90,之间。凡得到确诊的病例,不需要冰冻切片检查,可直接施行乳腺癌手术。 , ,4,根据癌的分化程度,可进行细胞形态学分级,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帮助预测乳腺癌的预后。 , ,5,此技术安全,危险性小,费用少。 ?其它检查 ?其它检查 , 1(超声显像检查: 超声显象检查为无损伤性,也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质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 , 2(热图像检查: 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 3(近红外线扫描: 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 , 4(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 第三节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第三节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 胚胎期自腋窝至腹股沟连线上,由外胚层的上皮组织发生6-8对乳头状局部增厚,即为乳房始基。出生时除胸前一对外均退化。未退化或退化不全即出现多乳头和(或)多乳房,临床也 称副乳。 第四节 急性乳腺炎 第四节 急性乳腺炎 Acute mastitis Acute mastitis , 发 病 多见于初产哺乳期,产后3,4周。 , 1、病因 : , ?乳汁淤积 泌乳过多,吸乳少(排空不全), 乳管阻塞,乳头发育不良(过小,内陷)。 , ?细菌入侵 乳头破损。致病菌主要为金葡菌。 2、临床表现 2、临床表现 clinical situation clinical situation , 红——表面皮肤。 , 肿——早期胀痛?肿胀明显?硬 , 块 ?软化?脓肿。 , 热——局部、全身发热、寒颤。 , 痛——胀痛?搏动性痛。 3、治疗 therapy 3、治疗 therapy , 脓肿形成前 , ?暂停患侧哺乳:定时吸乳以排空乳汁。 , ?局部热敷:25%硫酸镁、蒲公英。 , ?局部封闭:生理盐水20ml+青霉素160万单位 , +Procain?多点周围封闭。 , ?抗感染(PN、甲硝唑) , 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注意事项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注意事项 , 轮辐状 , ?切开引流的切口问:乳晕区 , 乳房下 弧形切口 , ?脓肿深时——穿刺定位(压痛最明显处)。 , ?分开脓腔分隔。 , ?对口引流(脓肿最低位)。 , ?麻醉(全麻,辅助)。 回乳问题 回乳问题 , 一般不停止哺乳,感染严重或切开引 , 流后形成乳瘘时需回乳。 , 方法 : a、炒麦芽 60g/日,2,3天。 , b、乙烯雌酚(求偶素)2mg、tid。 , c、雌二醇(肌注)2mg/日。 第五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 第五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 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 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 ,乳腺病, ,乳腺病, mastopathy mastopathy , 发病率: 38,49%,25,40岁多见。 , 1、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腺管周围的间质增 , 生伴囊肿形成 , 腺管内上皮乳头状增生伴导管囊性扩张 , 小叶增生 , 2、临床特点 , ?周期性乳房胀痛,月经前发作或加重 , ?复发性乳房内肿块,大小不等,边界不清 , 韧而不硬,经后缩小 , ?常发生在25,40岁,恶变率2,3% 3、治疗 treatment 3、治疗 treatment , ?无症状者可定期复查(2,3月),可 , 不治疗。 , ?症状重者:消遥散,乳康片,乳安片, , 乳块消等中药治疗。 , VtE,250mg,tid。 , 碘化钾,雄激素(少用)。 , ?定期检查(教会患者自查)—发现肿 , 块——活检 。 第六节 乳房肿瘤 第六节 乳房肿瘤 乳腺肿瘤分类 乳腺肿瘤分类 , 良性肿瘤:纤维腺瘤(fibroadenoma) , ——占良性肿瘤3/4。 , 乳管内乳头状 (intraductai papilloma) , —— 占良性肿瘤1/5。 , 恶性:乳癌—— breast cancer 占恶性98%。 , 肉瘤—— sarcom 占恶性 2%。 , 男性乳癌:占乳腺癌的1%。 一、纤维腺瘤 fibroadenoma 一、纤维腺瘤 fibroadenoma , ?、多发生在18,25岁。 , ?、常在外象限,75%为单发性。 , ?、肿块坚韧,极易推动,有滑脱现象。 , ?、月经周期中无明显变化。 , ?、肿块巨大且有分叶者(直径,5,18cm),应考虑是 , 否为“分叶状纤维腺瘤”或“叶状囊肉瘤”,前者为良性, , 后者为恶性。 , 治疗:手术切除(肿块加包膜)?病检(有恶变可能) , 叶状囊肉瘤为恶性肿瘤?乳房单纯切除术(腋窝淋巴结 , 转移罕见) , 分叶状纤维腺瘤?扩大局部切除术(肿块加周围组织) , ? 病检 二、乳管内乳头状瘤 二、乳管内乳头状瘤 , ?、40,50岁多见。 , ?、无明显原因乳头溢液,多为血性(鲜血, , 暗红)。 , ?、无明显肿块,或不易扪及(多在乳晕区, , 软,压后有乳头溢液)。 , ?、6,8%可发生恶变。 , 治 疗——手术切除(乳腺腺叶切除),以溢 , 液乳管为中心。 , 可用乳管内注入(溢液者)美兰。 , 有恶变——根治术。 三、乳房肉瘤 三、乳房肉瘤 包括间质肉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和淋巴肉瘤 分叶状肿瘤(非一般肉瘤) 四、乳 癌 四、乳 癌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一般概况, ,一般概况, ,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 , 以40,60岁居多数 。 , 45,49岁(更年期)雌激素?。 , 60,64岁(老年期)肾上腺皮质分泌 , 雄激素?—雌激素?。 乳腺癌的发病率 乳腺癌的发病率 ,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妇女恶性肿瘤首位,根据北京、上海、天津一些大城市发病率的调研统计: , ,,年代每年平均为 8.3,10万。 , ,,年代每年平均为 23,10万。 , ,,年代每年上升为 49,10万。 , 美国:1992年的发病率为111.4,10万。 1、乳癌的高危因素 1、乳癌的高危因素 , ?有乳癌家族史,母亲、姐妹等。 , ?月经过早,12岁,闭经过晚,52岁。 , ?40岁以上未孕,第一胎足月产,35岁。 , ?曾患乳癌,对侧危险性?。 , ?曾患囊性增生(病理证实), 尤其含有增生活跃的乳头状瘤结构者。 , ?有过多的胸部X线透视,拍片。 , ?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体腺癌。 , ?肥胖(尤其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糖尿病)。 , ?高脂饮食者。 2、病理类型 2、病理类型 , ?、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 , ?、早期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原位癌。 , ?、浸润性特殊性癌(高分化癌,恶性度低): , 乳头状癌、粘液癌、大汗腺样癌、乳头湿疹样乳腺 癌 ----Paget’s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 ?、浸润性非特殊癌(分化低,恶性度高)占70,80% , 硬癌:占2/3,癌细胞少,肿块小而硬,早期转移。 , 髓样癌:癌细胞多,肿块软,易形成溃疡 。 , 单纯癌:癌细胞与间质相似。 , ?其它、炎性乳癌(弥漫型癌)。 3、转移方式 3、转移方式 , ?、局部扩展 , ?、淋巴转移 , a、同侧腋窝淋巴结(主要方式) ?锁骨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血液(根治标本转移率60%),且原发灶80%在乳头、乳晕区、乳房 外侧。 , b、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下?在乳晕区或乳房内侧。 , ?、血行转移:肺、骨、肝,有时早期就有(或在淋巴转移前)。 4、临床表现 4、临床表现 clinical situation clinical situation ?早期表现 ?早期表现 , 1、乳房肿块(breast lump)45,50%在 , 外上象限,乳头乳晕区15,20%, , 内上象限12,15%。 特点: 无痛性,单个肿块。 , 硬、边界不清,不易推动。 , 增长迅速。 , 酒窝征(Cooper tig)。 , 2、继发变化:乳头抬高,内陷 , 桔皮样变(淋巴水肿) 皮肤凹陷,酒窝征,,CooperCooper皮肤凹陷,酒窝征,, 韧带受肿瘤侵犯:推动肿块时更明显,韧带受肿瘤侵犯:推动肿块时更明显, “橘皮样”改变---------肿瘤细胞堵塞皮下网“橘皮样”改变---------肿瘤细胞堵塞皮下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水肿 lymphedema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水肿 lymphedema ?晚期表现 ?晚期表现 , a、侵及胸肌?固定。 , b、破溃——溃疡。 , c、腋窝,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 , d、远处转移。 ?炎性乳癌 ?炎性乳癌 (inflammator breast carcinoma) (inflammator breast carcinoma) , 临床特点: , a、年青、妊娠、哺乳期多见。 , b、迅速发展、乳房红、肿、热、痛明显。 , 并侵犯对侧。 , c、肿块不明显。 , d、转移早而广泛,死亡率极高。 ?乳头湿疹样乳腺癌 ?乳头湿疹样乳腺癌 (Paget’s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Paget’s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 临床特点: , a、早期乳头刺痒,灼痛。 , b、似慢性湿疹——乳头、乳晕,皮肤发红。 , 糜烂,潮湿,痂皮。 , c、乳晕深部可扪及肿块。 , d、印片可见肿癌细胞。 , e、发展慢,转移晚。 5、诊 断 5、诊 断 ?(病史—乳房肿块 ?(病史—乳房肿块 ?(查体—早期表现 ?(查体—早期表现 ?. 辅助检查 ?. 辅助检查 但不典型病例易误诊,故对乳房块 但不典型病例易误诊,故对乳房块 进行鉴别尤为重要。 进行鉴别尤为重要。 常见乳房肿块的鉴别 常见乳房肿块的鉴别 国际TNM分期 国际TNM分期 ,1988年中国修订, ,1988年中国修订方案, , T-------原发癌瘤. , Tumor , N-------区域淋巴结 , Node , M-------远处转移 , Metastasis , T-------原发癌瘤(Tumor) T-------原发癌瘤(Tumor) , To———原定癌未查出。 , TiS———原位癌,(非侵润性癌或未查到 , 肿块的Paget’s病)。 , T 肿瘤长径?2cm。 1 , T 肿瘤长径,2cm、?5cm。 2 , T肿瘤长径,5cm。 3 , T 肿块大小不计、侵及胸壁、皮肤者、 4 , 炎性乳癌。 N(Node)-----区域淋巴结 N(Node)-----区域淋巴结 M(Metastasis )----远处转移 M(Metastasis )----远处转移 , N 同侧腋窝淋巴结无肿大。 0 , N 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肿大,尚可推动。1 , N 同侧腋窝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 2 , 粘连。 , N 同侧锁骨上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上肢 3 , 有淋巴水肿。 , M 无远处转移。 0 , M 有远处转移、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1 TNM分期 TNM分期 , 0 期:Tis、N0M0 , ?期:T1 N0 M0 , ?期:T0-1 N1M0,T2N0M0,T3N0M0 , ?期:T0-2 N2M0,T3N1M0,T4 anyNM anyTN3M0。 , ?期:M1 anyT N 治 疗 治 疗 , 一、外科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术式有多种,对其选择尚缺乏统一意见,总的发展趋 是:——尽量减少手术破坏,在设备条件允许下对势 早期乳腺癌患者尽力保留乳房外形。无论选用何种术式,都必须严格掌握以根治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为辅的。 (一)手术禁忌症 (一)手术禁忌症 ,(1)全身性禁忌症: , ?肿瘤远处转移者。 , ?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 ?一般情况差,呈现恶液质者。 , ?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 , 术者。 , ,2,局部病灶的禁忌症 , ?期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 ?乳房皮肤桔皮样水肿超过乳房面积的一半; , ?乳房皮肤出现卫星状结节; , ?乳腺癌侵犯胸壁; , ?临床检查胸骨旁淋巴结肿大且证实为转移; , ?患侧上肢水肿; , ?锁骨上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 , ?炎性乳腺癌。 ,二,手术方式 , 1,乳腺癌根治术——Halsted手术 , 1894年Halsted及Meger分别发表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法的手术原则: , ?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 , ?切除全部乳腺及胸大、小肌 , ?可清除?-?组腋淋巴结 , ?皮肤切口距肿块边缘应,3cm 术中常见并发症有: , ?腋静脉损伤:多因在解剖腋静脉周围脂肪及淋巴组织时,解剖不清,或因切断腋静脉分支时,过于接近腋静脉主干所致。因此,清楚暴露及保留少许分支断端,甚为重要。 , ?气胸:在切断胸大肌、胸小肌的肋骨止端时,有时因钳夹胸壁的小血管穿通支,下钳过深,而致触破肋间肌及胸膜,造成张力性气胸。 术后并发症有 术后并发症有 , ?皮下积液:多因皮片固定不佳或引流不畅 所致。 , 可采用皮下与胸壁组织间多处缝 , 合固定及持续负压引流而防止。 , ?皮片坏死:皮肤缝合过紧及皮片过薄等均 可为其 , 发生原因。皮肤缺损较多时,宜采用植皮。 , ?患侧上肢水肿:患侧上肢抬举受限:主要是术后 , 活动减少,皮下疤痕牵引所致。因此,要求术 , 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一般应在术后一个月左 , 右基本可达到抬举自如程度。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extensive radical mastectomy extensive radical mastectomy , 乳癌扩大根治术包括乳癌根治术乳癌根治术及内乳淋巴结清除术,即清除1—4肋间淋巴内乳淋巴结清除术 结,同时需切除第二、三、四肋软骨。手术方式有胸膜内法及胸膜外法,前者创伤大, 并发症多,因而多用后者。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 3(仿根治术(改良根治术)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 主要用于非浸润性癌或I期浸润性癌。?期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肿大者,亦可选择应用。 , (1)?式: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皮肤 , 切口及皮瓣分离原则同根治术。 , (2)?式: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 4,乳房单纯切除术: 4,乳房单纯切除术: , 作为一种古老术式而曾经被乳癌根治术所取代。近年来随着乳癌生物学的发展,而全乳切除术又重新引起重视(前哨淋巴结活检)。 , 适应症: , (1)是对非浸润性或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的早期病例,术后可以不加放疗。 , (2)是对局部较晚期乳癌用单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 主要适应症应限年老体衰者或某些只能行姑息切除的晚期病例。 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 : 5,小于全乳切除的术式 , 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设备的进步,发现的病灶较以往为早以及病人对术后生存质量的要求提高,因而报道有很多小于全乳房切除的保守手术方式。手术的方式自局部 切除直到l,4乳房切除,术后应用放射治疗。 , 适应症: , ?肿瘤较小,适用于临床T1及部分T2(小于4厘米) , 以下病灶; , ?周围型肿瘤,位于乳晕下者常不适宜; , ?单发 性病灶; , ?肿瘤边界清楚,如肉眼或显微镜下看不到清楚 , 边界者常不适宜; , ?腋淋巴结无明确转移者。治疗的效果与以下因 , 素有关:?肿瘤切缘必须有正常的边界,如果 , 切缘有足够的正常组织者预后较好;?原发肿 , 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术后放射治疗,术 , 后如不作放射治疗,局部复发率较高。 治疗的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 治疗的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 , ?肿瘤切缘必须有正常的边界,如 , 果切缘有足够的正常组织者预后 , 较好; , ?原发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分级; , ?术后放射治疗,术后如不作放射 , 治疗,局部复发率较高。 二、放射治疗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radiotherapy)是治疗乳腺癌的主 放射治疗(radiotherapy)是治疗乳腺癌的主 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 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 (一)术前放射治疗 (一)术前放射治疗 , 1(适应症: ,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 连者。 ,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二)术后放射治疗 (二)术后放射治疗 , 1(适应症 ,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 , 结转移者。 ,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 , 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 , 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 放疗宜在手术后3月内完成 , 放疗宜在手术后内完成 3月 三、内分泌治疗 三、内分泌治疗 endocrinotherapy endocrinotherapy 激素, 内分泌治疗乳癌是非治愈性的,但对于, 内分泌治疗乳癌是非治愈性的,但对于激素 乳癌确可收到不同程度的姑息疗效。癌细胞胞乳癌确可收到不同程度的姑息疗效。癌细胞胞依赖性 依赖性 浆和胞核内雌激素受体(ER)含量愈多,其激素依赖性浆和胞核内雌激素受体(ER)含量愈多,其激素依赖性也愈强。而且应牢记,闭经前发生的乳癌与闭经后发也愈强。而且应牢记,闭经前发生的乳癌与闭经后发生的乳癌在治疗上有所不同。 生的乳癌在治疗上有所不同。 ,一)绝经前(或闭经后1年内) ,一)绝经前(或闭经后1年内) 患者的治疗 患者的治疗 1(去势治疗 1(去势治疗 , 包括手术去势 放射去势。未经选择的病例应用卵巢切除的有效率为30,,40,,激素受体阳性的病例有效率可达50,,60,。 , 2(内分泌药物治疗 , 2(内分泌药物治疗 , (1)丙酸睾丸酮:100mg,肌注,每日1次,连 , 用5次后,减为每周3次 (2)氟羟甲睾酮:剂量10,30mg,日。 (3)二甲睾酮:150,300mg,日。 , (二)绝经后(闭经1年以上)患者的治疗:可选用(二)绝经后(闭经1年以上)患者的治疗:可选用 下列药物。 下列药物。 , 1(三苯氧胺(TAM):是一种雌激素受体阻断剂,它与肿瘤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常用剂量为10mg,口服,2次,日。再增加剂量不能提高疗效,连服5年。 三、化学药物治疗 三、化学药物治疗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 (一)辅助化疗的原理: 多数乳腺癌为一全身全身 性疾病已被众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所证实,性疾病 基于乳腺癌在确诊时已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疗的目的就是根除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 (二)术前辅助化疗 (二)术前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 , 1(术前化疗的意义 , 1(术前化疗的意义 尽早控制微转移灶。, (1) , (1)尽早控制微转移灶。 , (2)使原发癌及其周围扩散的癌细胞产生退变或部分被杀灭,, (2)使原发癌及其周围扩散的癌细胞产生退变或部分被杀灭,以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以减少术后复发及转移。 , (3)进展期乳癌以及炎症型乳癌限制了手术治疗的实施。术前, (3)进展期乳癌以及炎症型乳癌限制了手术治疗的实施。术前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以便手术切除。 化疗可使肿瘤缩小,以便手术切除。 评价术前化疗效果, (4)可以根据切除肿瘤标本, , (4)可以根据切除肿瘤标本评价术前化疗效果, 2、术前化疗的适应症 2、术前化疗的适应症 , (1)全身性转移或局部复发可能性大的病人: , (1)全身性转移或局部复发可能性大的病人: , a. 炎性乳腺癌; , a. 炎性乳腺癌; , b. 腋窝淋巴结转移较重的病人; , b. 腋窝淋巴结转移较重的病人; , c. 局部病灶较大或侵及皮肤、肌肉、胸壁;, c. 局部病灶较大或侵及皮肤、肌肉、胸壁; , d. 局部病灶为多发性; , d. 局部病灶为多发性; , e. 活检手术后的病人; , e. 活检手术后的病人; , f. 不规范手术后需进一步手术的病人;, f. 不规范手术后需进一步手术的病人; , g. 复发病人; , g. 复发病人; , (2)配合保留乳房手术应用。 , (2)配合保留乳房手术应用。 , , , (三)术后辅助化疗 (三)术后辅助化疗 1(对辅助化疗的现代观点: , , 1(对辅助化疗的现代观点: 早期应用, (1)辅助化疗宜术后,争取在术后2周应用,最迟不, (1)辅助化疗宜术后早期应用,争取在术后2周应用,最迟不能超过术后一个月,如果待病灶明显后再用,将降低疗效。能超过术后一个月,如果待病灶明显后再用,将降低疗效。 (2)辅助化疗中联合化疗比单药化疗的疗效好。 , , (2)辅助化疗中联合化疗比单药化疗的疗效好。 一定的剂量, (3)辅助化疗需要达到,达到原剂量的85,时, (3)辅助化疗需要达到一定的剂量,达到原计划剂量的85,时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 连续疗程(4)治疗期不宜过长,对乳腺癌术后主张6的化疗。(4)治疗期不宜过长,对乳腺癌术后主张连续6疗程的化疗 2(推荐的化疗方案 2(推荐的化疗方案 , (1) CMF方案:是乳癌化疗的经典方案 , (1) CMF方案:是乳癌化疗的经典方案 , 环磷酰胺(CTX) 500mg,m2 静注 d1d8, , 环磷酰胺(CTX) 500mg,m2 静注 d1d8, , 氨甲喋呤(MTX) 12-20mg,m2 静滴 d1 d8, , 氨甲喋呤(MTX) 12-20mg,m2 静滴 d1 d8, , 氟脲嘧啶(5-Fu) 500mg,m2 静滴 d2 d9, , 氟脲嘧啶(5-Fu) 500mg,m2 静滴 d2 d9, , 每三周重复一次。 , 每三周重复一次。 (2) CAF方案 (2) CAF方案 , 环磷酰胺(CTX) 500mg,m2 静注 d1、d8, , 阿霉素(ADM) 40mg,m2 静注 d1, , 氟脲嘧啶(5-Fu) 500mg,m2 静滴 d2-d9, , 每三周重复一次。 (3) AC方案 (3) AC方案 , 阿霉素 (ADM) 50mg,m2 静注 d1, , 环磷酰胺(CTX) 500mg,m2 静注 d1、 , 每三周重复一次。 (4) CAP方案 (4) CAP方案 , 阿霉素 (ADM) 40mg,m2 静注 d1; , 环磷酰胺(CTX) 500mg,m2 静注 d1、d8; , (或200mg/m2,静注 d1,d3.d5); , 顺铂(DDP)40-50mg/m2, 静滴 d3,d4,d5 , 每三周重复一次。 , 第七节 男性乳房肥大症 , 好发于青春期前后及老年期。病理表现为腺管增生而无腺泡增生。 , 1.病因 原因较多,如雌激素过多或雄激素不足。 , 2 临床表现 主要为乳晕区肿块。 , 3 治疗 对症 、手术
/
本文档为【乳房疾病[整理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