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

2017-11-13 10页 doc 27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doc】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doc】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 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JEnvironOccupMed,Oct2006Vo1.23No.5?403? 文章编号:1006—3617(2006)05—0403—03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 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 余慧珠,应贤平,胡训军,卢伟 【论着】 摘要:[目的]研究视屏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使用电脑1年以上,并完整填写调查表及抽取血样的 人员92名(男47名,女45名)为接触组,平均年龄...
【doc】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
【doc】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 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JEnvironOccupMed,Oct2006Vo1.23No.5?403? 文章编号:1006—3617(2006)05—0403—03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 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 余慧珠,应贤平,胡训军,卢伟 【论着】 摘要:[目的]研究视屏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使用电脑1年以上,并完整填写调查及抽取血样的 人员92名(男47名,女45名)为接触组,平均年龄为(22?1.5)岁;选择未接触电脑人员18名(男8名,女l0名)为对 照组,平均年龄为(20?1.9)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着性.两组吸烟和饮酒率差异无显着性.运用彗星试验检测两组外周 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接触组的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专用单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级别接触 组间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专用单位均未发现差异有显着性(P>0.05o[结论]视屏辐射可能对人体有一定的遗传 毒性作用. 关键词:视屏辐射;彗星试验:DNA损伤 DNADamageInducedbyRadiationfromVideoDisplayTerminalinComputerOperators】,f— zhu,Xian-ping,HUXun-jun,耽f(ShanghaiCenterof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Shanghai 200336.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radiationfromvisualdisplayterminal(VDT)onD NAdamageincomputer operators.[Methods]Thosepersonswhousecomputeraboveoneyearwereselectedasexpos uregroupexposedtoradiation fromVDT,andpersonswhohaveneverusedcomputerwereselectedascontrolgroup.Theblo odsampleswerecollectedintwo groups,Therewere92persons(47man,45woman;age:22? 1.5year)intheexposedgroup;and18persons(8man,10 woman;age:20? 1.9year)inthecontrolgroup.DNAdamageofperipherallymphocyteswasdetectedwithcom etassay.[Results] Inexposedgroup,therateofcelldamageandArbitrary(theunitofDNAdamage)wereincreas ed,andweresignificantlyhigher 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05).Accordingtothedoseofexposure,theexposedgroup wasdividedtofourgroups,andno significantdifferencewasfoundamongexposedgroups(P>0.05).[Conclusion]Radiatio nfromVDThasthegenotoxiceffect onperipherallymphocytesofexposedpeople.. KeyWords:radiationofVDT;cometassay;DNAdamage 电子计算机(下称"电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 工作效率,尤其是视屏显示终端(videodisplayterminals,VDT) 的开发应用,使接触VDT的人员与日俱增. 近年来,经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发现VDT对作业 人员的视力,神经及骨骼肌肉系统有一定的危害…,而关于视 屏辐射引起的DNA损伤则很少报道.VDT的电磁辐射剂量很 低,均不超过现行的卫生_2j,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接触水平 下,视屏辐射对接触人员的DNA损伤作用,为保护视屏作业人 员的健康提供更为敏感的指标.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接触组:选择使用电脑(视屏显示终端为电子显像管,操 作时距屏约60cm)1年以上,并完整填写调查表及抽取血样的 人员为研究对象92名(男47名,女45名),平均年龄为(22? 作者简介:余慧珠(1949一),女,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劳动lIJ生与职 业病 作者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336 1.5)岁.对照组为未接触电脑人员18名(男8名,女l0名),平 均年龄为(20?1.9)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着性.两组吸烟和 饮酒率差异无显着性. 1.2研究方法 采用统一的健康体检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以 及家庭史,个人既往史,职业史等,收集血常规资料. l-3分级 将接触组人员按每周实际接触时间<10,10,,20,,? 30h分成4个级别. 1.4工作场所环境中电磁辐射剂量测定 用HI一4060电磁辐射测试仪测试作业环境中电离辐射, 光辐射,射屏,静电场剂量,结果表明各指标均未超过现行 标准. 1.5彗星试验 1,5.1受试物处理取全血2,5ml(加适量肝素抗凝),于4? 下加入PBS2.5ml,吸管吹打混匀,沿管壁缓慢注入装有3ml 淋巴分裂液的l0ml离心管,2500r/min,20min,后轻取淋巴 细胞层置另一离心管并加PBS等倍稀释,1000r/min,10min, 并用RPMI1640洗3遍,计算细胞数,制成1X10‰l细胞悬液. ? 404?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F10门第23拯第5期 JEnviron()-lipMed,()ft2006Vo1.23No.5 1.5.2凝暇片制备加l%正常熔点琼脂1001于磨砂粗而玻片 上,推平,凉丁;滴加l%正常熔点琼脂(f}l尢CaMg的PBS 配制)80pl,18lni|l×18nun盖玻片覆盖,4?冰箱[司化数分钟, 待冷却凝同后轻轻推去盖玻片;取l0l应用细胞液与0.8%低 熔点琼脂901于37q[:混匀,然后滴加50于第一层正常熔点 琼脂卜,盖玻片覆盖,4?冷却凝固数分钟,推去盖玻片. 1.5.3细胞裂解将L述制好的载玻片,浸入含2.5mol/LNaC1, 100mn10l/1Na2一EDTA,10IllnIf)1/LTris,(NaOH调pH=10)及体 积分数为10%的DMSO和体积分数为l%的Triton—X一100(临 用时加入)的细胞裂解液中,4?,裂解lh. 1.5_4解旋与电泳取载玻片,用少量电泳液(300mmol/L NaOH,lmmol/LNaEDTA(pH>13))轻轻冲洗,置入装有预冷 电泳液的电解槽中,静置20rain使DNA链充分松解;调节电泳 仪至电压25V(或0.86V/era),改变电泳液量使电流达300mA, 4?电泳20rain. 1.5.5中和与染色电泳后的载玻片放入0.4mol/L,pH为7-4 的Tris缓冲液中约10nlin,中和强碱,洗掉去污剂,凉干,然后 向琼脂上滴加20pl(1Opg/m1)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1.5.6观察并摄取图像在Olympus荧光显微镜下,选择 515,560nIll波长激发光照射样本,通过590nIll长通滤光片, 显微镜下町见彗星细胞荧光像.同时,用Nikon荧光数码相机 随机拍摄几个视野下的彗旱图象,送人计算机. 1.6检测DNA损伤分级及计算方法 在荧光显微镜下,正常细胞呈网团形,细胞DNA呈桔黄 色,损伤的细胞DNA产生单链断裂,断片向阳极迁移,形成彗 星样的拖尾现象,呈梭形或放射状.根据细胞彗星荧光尾部 其可见头部的比例,将损伤程度分为0级(无损伤),l级(轻度 损伤),2级(中度损伤),3级(重度损伤)及4级(极度损伤y'. 每张玻片观察100个细胞,统计每组细胞的拖尾率,进行榆 验,并计算细胞损伤率及专用单位(Arbitraryunits)【2.专用单 位是一种衡量DNA链断裂损伤程度的特有单位,是把不同的 分级加以换算统计,得到DNA损伤的总水平,计算方法为:专 用单位U=0×0级细胞数+l×l级细胞数+2×2级细胞数+3× 3级细胞数+4×4级细胞数. 1.7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细胞损伤率比较采用 检验,DNA损伤专用单位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细胞损伤率 不同级别的接触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损伤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着性(P<0.01);但接触组各级别间差异无显着性 (Jp>0.05o各级别接触组与对照组相比,DNA损伤专用单位 (Arbitraryunits)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但各级 别接触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见表l. 2.2彗星试验图像 和对照组相比,接触组彗星尾长及尾部所占的面积越来越 大,头部面积相对减少,荧光减弱,DNA损伤逐渐加重(图l, 图2). 表1各组细胞损伤率及DNA损伤专用单位(?) Table1The,'elldan]agerate(mean?SI)) f冱:与对照组相比(Con]paredwiththeeonlrolgroup),P<0.0 :P<005 图1对照组彗星图像 Figure1Thecon]elpielureofthef.0I1lm 图2接触组彗星图像 Figure2ThenoB]elpictureoftheexposure 3讨论 本研究运用彗星试验检测视屏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的断裂损伤,评价视屏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彗星检测法是2O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和研 究单个细胞DNA损伤的简单,灵敏,快速的新技术..近年 来同内外都在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此外, 往临床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彗譬检测法也已 成为重要的研究丁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VDT有电磁辐射,在它的周同可测得 电离辐射:x射线,光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推电离 辐射(高屏,甚高屏,中屏,低屏,甚低屏,极低屏,静电场), 它们的剂量均很低,不超过现行的卫生标准[7.有人认为VDT 对人不足一个有危害的辐射源.本研究发现,接触组细胞损伤 率及DNA损伤专用单位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视屏辐射可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年l0月第23卷第5期 JEnvironOccupMed,Oct2006Vo1.23No.5?405? 能对人体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值得关注.这与国内曾庆民等报 道接触低剂量x射线人员微核异常率增高的报道是一致的_8]. Estecio研究也表明:暴露于VDM(videodisplaymonitors)的个 体由于受电磁场(electromagneticfield,EMF)幅射的影响,其 染色单体畸变率明显增加,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因 此必须重视视屏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同时本研究发现,各接触剂量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没有观 察到剂量一反应关系,可能是由于视屏作业人员接触辐射剂量 水平低,导致的DNA损伤可被体内的DNA损伤修复系统及时 修复,故较少造成积累损伤_9?]. 视屏辐射会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危害,彗星试验可作为 视屏作业人员健康监护的一个检测指标.同时须加强使用人员 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护工作. 参考文献: ,刚葆琪,主编,现代劳动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1]王移兰 版社,1994.461~62. [2]王莹,顾祖维,张胜年,等主编.现代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6.606-607. [3]张遵真,衡正昌,廖艳,等.彗星试验检测间接诱变剂对小鼠睾 丸细胞的DNA损伤[J].癌变?畸变?突变,2000,13(1):7. [4]封少龙,罗屿,钟远,等.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测定农药对 蚯蚓的DNA损伤[J].南京大学,2000,36(5):649~652. [5]刘芬菊,汪涛,洪承蛟,等.单细胞凝胶电泳对辐射所致肿瘤癌 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2001,19 (4):301306. [6]王海燕,张连珍,池翠萍,等.用单细胞微凝胶电泳技术(SCGE) 检测电离辐射诱导三种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山西医药学, 199928(5):397399. [7]WHO,Visualdisplayterminalsandworkershealth【R].WHOoffest publication.1989.99. [8]王友顺,朱勇飞,李华青,等.单细胞凝胶电泳在电离辐射DNA 损伤中的应用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03,24(2):l84-185. [9]曾庆民,陈才,吴永权,等.接触低剂量x射线对医务人员血细胞 及微核率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4,31(4):33. 1l0JEstecioMR,SilvaAE.Chromosomeabnormalitiescausedbycomputer videodisplaymonitors'radiation[J].SaudePublica,2002,36(3): 330336. (收稿日期:2o05—08—20) (英文编辑:贾晓东;校对:吴德才) (上接第402页) 药作为基元材料,减少中药用量,将会拓展中药抑菌一驱蚊基 元材料的开发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袁昌来,董发勤.室内有害昆虫驱避材料研究现状[J].环境与职 .业医学,2004,21(6):486489. [2]张登雹.中药花椒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作用研究[J].兰州医学院 ,2003,4(1):2l23. [3]路纯明.刘传云.花椒挥发油组分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杂拟谷盗成 虫毒力测定的初步研究[J].中国粮油,1995,10(2):l5—21. [4]朱有炎,王春燕.防治中蜂白头病和巢虫初报[J].蜜蜂杂志, 1994,11:6-7. [5]张玲春,刘泽文,李国清,等.艾蒿提取物及其不同柱层析馏分对 甜菜夜蛾产卵行为的影响[J].农药学,2003,5(2):59~63. [6]代群威,董发勤,李国武,等.铜型有源抗菌剂的扩大试验及其抗菌 效果的应用研究[J].材料科学与T程,2004,22(5):738741 [7]李彦峰,汪斌华,黄婉霞,等.纳米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研究 [.I].化工新型材料,2002,30(6):44_46. [8]秦军,陈桐,吕晴.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花椒挥发油成 分[J].贵州工业大学(自然科学版),2001,30(6){4l8. [9]顾静文,刘立鼎,陈京达,等.艾蒿和野艾蒿精油的化学成分[J]. 江西科学,l998,l6(4):273.276. [10]李大伟.烟碱对硬蜱的杀灭效力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2002, 32(4):30-31. (收稿日期:2004—06-23) (英文编辑:PhilipWexler.SunYing,陈虹曾:校对:洪琪) 欢Nfl'@2007年《环境职医学》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ISSN1006-3617,CN31—1879/R),系由上海市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已连续三次被测评为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2001年被测评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是美国化学文摘 (CA)和国内六大科技数据库的源期刊.内容主要介绍国内外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环境危害因素及其治理研 究,以及有关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学术动态,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供广大厂矿劳动安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环境保 护,卫生监督,卫生防疫及疾病控制,医学院校教学科研等专业人员参考与图书馆阅览,欢迎订阅.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每双月25日出版,全年定价60.00元(含包装及邮资.由邮局及自办结合发行,本 刊邮发代号:4-568,邮局可办理2007年征订工作,编辑部亦随时接受征订,已出各期亦可一次补齐.欢迎就近邮局办 理订阅,亦可直接向本编辑部直接订阅.本刊也接受广告刊载业务,欢迎光顾. 1.银行汇款: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帐号:086803—82600054171;开户:中信银行上海北京西路支行. 2.邮局汇款:上海市中山西路1380号《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辑部,,邮编:200336. 联系人:忻霞萍;电话:(021)62758710—1326分机;传真:(021)62084529;E—mail:zazhi2@scdc.sh.cn
/
本文档为【【doc】视屏辐射致电脑操作人员DNA损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