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2017-10-08 6页 doc 19KB 1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五年规划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为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结合高职教育建设的要求,借鉴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制定本规划。 一、整体建设规划 以培养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热心食品工业,适应食品工业生产、加工、检验、营销、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五年内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体系;形成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课...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五年规划 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为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结合高职教育建设的要求,借鉴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制定本规划。 一、整体建设规划 以培养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热心食品工业,适应食品工业生产、加工、检验、营销、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五年内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成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体系;形成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示范中心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格局。使其办学条件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并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在国内领先的具有显著特色的食品加工专业。 二、具体建设目标 1、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根据食品加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扩大食品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计划于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按照“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方针,培养和引进人才。计划到2010年,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硕土学位的老师占食品加工专业教师比率的70%以上。 3、加强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五年内出版特色教材2部;建设2门精品课程,1门优秀课程;食品加工专业90%以上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4、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努力打造食品加工实训中心品牌,并使之成为院级专业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增加仪器设备投资,五年内投入设备费300万元以上,用于食品加工学科和专业建设。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开放实验项目的申请与管理。 5、加强科学研究,申请高水平自然科学基金、各类发展基金及具有重大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横向项目,在提高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向生产力的转化,在产—学—研基础上,创建2个适合食品加工专业的实习基地,并将1个实习基地建设成为实习教学示范基地。 三、主要任务 1、逐步推行模块教学法和学分制,实施弹性教学。 将全部课程分为基础文化课、专业通用模块、专门化方向模块、选修课模块和综合实习。基础文化课和专业通用模块为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服务于职后继续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专门化方向模块是根据当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有侧重、可选择、可替换的课程,是本专业能力培养的核心,通过专门化方向模块的学习,学生分重点、分批次的掌握农产品加工工艺、食品、卫生检测、食品营养、果蔬贮运、畜产品加工等不同侧面的技能体系,为就业打好基础。选修课模块是学生在毕业综合实习前根据个人学习的专门化方向模块和就业趋向,根据个人爱好选修择业就业,创业立业,礼仪常规,书法体育等课程,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综合实习是对学生前期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逐步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可根据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季节性规律,灵活组织教学,并尝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模块甚至任课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产教研结合的培养途径。 校外建成一批专门化方向实训基地,满足模块教学和能力建设要求。可以在检验、检疫部门、食品加工厂等单位建立长期开放实训基地,力争到2010年建立10个长期、稳固的实习、就业单位。同时建立自己的科研、实训基地,通过研发推广自己的产品,建立骨干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培养骨干教师,造就技能型人才,推进产教研结合。 3、建立食品加工基础实验室,为加强能力建设夯实基础。 校内建成一批基础学科重点实验室,满足教学实习实验要求,包括:食品检验分析实验室、食品加工操作实验室、微生物培养检验实验室等3个重点基础实 验室。 4、加快教材开发与建设,因地制宜,因地选材。 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教材滞后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突出,况且各地区实际情况又不尽相同,统编教材很难适应这种变化。为体现高职教育的时代特色,在选择教材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地选材原则,除选用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外,教师尤其是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要把已被社会和企业广泛引入和使用的最新应用技术以及自己从事教学和生产实践的最新成果编入自己的或编写成讲义,最终形成自编教材。使选用教材能持续适应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职业教育的强劲需求。 5、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施教水平。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单位课时的教学容量、直观演示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实现直观生动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效果绝非一张利嘴、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可比。所有专兼职教师都应该在专业教学中大量制作和使用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其他电子影像制品等电子教材,利用多媒体授课。3,5年内至少每位教师有一门骨干课程是电子教材,彻底把教师、学生从“黑板、粉笔、手写教案”三大件中解放出来。 6、建立教师进修制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 分期分批选拔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着重在专业实践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外语与计算机水平、科研能力及技术推广、教育心理学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提高,力争在5年内使所有专职教师到不同岗位轮训一次,不断进行专业知识充电,提高业务能力。一是实行教师梯级制,根据教师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将教师分为见习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不同梯级,制定各梯级教师选拔考核,并与津贴挂钩,打破职务职称界限;二是青年教师要依次过好“四关”,即实验技能关、生产实践关、课堂教学关、学生管理关,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三是积极实施教师进修计划,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提高学历和学术水平;四是聘请行业界有经验的专家、技能人才做兼任教师,或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生产实践及管理能力,改进师资结构,同时引入先进的企业管 理理念,实现市场化、社会化办学。 7、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职业教育的实质和培养目标,按照能力建设计划的要求,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岗位需要,建立包含综合课程内容的生产经营管理综合课程,每门课程既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制定两个大纲,实施“双纲”教学法,即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以突出理论“必需”和“够用”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使之能指导生产实践及管理和生产创新即可。实践教学大纲要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要符合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使学生毕业前就完成实习阶段,并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从而培养“零试用期”中、高职人才。 8、建立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增强学生综合执业能力。 力争在2009年以前建立自己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充实相关人员,学生毕业前全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积极与人事、劳动有关部门联系,进行毕业生职业资格鉴定。学生毕业前全部获得英语初级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格证书、食品行业中一项或多项高级工资格证书及其他可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9、建立稳固的就业网络,促进招生与教学工作。 通过联系和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训、生产实践、毕业前“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活动,拓宽就业门路,建立以酒泉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就业网络。保障毕业生学有所成,就业有路,以此作为吸引生源、促进教学工作的中枢纽带,推进本系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10、毕业生就业前景: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与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是农产品商品化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指产地加工)产值仅为自然农产品产值的42,,农产品采后处理能力不到产量的30,,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达60,)。因此我国农产品的产地加工潜力很大 因地制宜,选准农产品加工突破口,这样才能使农产品加工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并充分发挥其重大作用。 开发农业新产业,抢占世界市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产品经济价值的提升和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农业及涉农产业的发展,必将需要大量的农业中高级人才,为农业类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开辟广阔的空间,实现培养、产业“双赢”,更好做好农业推广工作。 三、实施步骤 2007年度 重点工作为完成系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试验实训基地规划设计,争取立项并建设。 建成食品分析检验室、食品加工操作室重点基础实验室。 派出教师不定期到高校或相关企业学习锻炼。 拓展校外试验实习基地。 建立教学工作评估体系。 2008年度 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完成2门专业课电子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制作。 全面推行“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四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 继续推进实验室的建设。 2009年度 继续推行“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四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一门省级精品课,二门院级精品课。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完善食品分析检验检测中心,建立校外实验基地。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使专兼职教师达到15名。 专业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建立自编教材至少1门。 争取新建食品类工种职业资格鉴定站,确定培训相关人员。 完成剩余实验室建设 2010年度以后 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2名。 培养7名骨干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 编写自编教材3门。 每年常规工作 省部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专业学术四篇。 不间断地推行教学改革和制度建设。 每学期例行教学工作大检查一次。 进行教材、教法、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
本文档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建设五年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