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

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

2018-03-16 36页 doc 80KB 1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 加强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治保证,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谈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1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1.1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原则人的思想品德包括知、情、意、行四方面,德育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道德认识、道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 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2) 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个功能 例谈语文教学中加强体验渗透德育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
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
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 加强德育工作是新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治保证,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谈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1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1.1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原则人的思想品德包括知、情、意、行四方面,德育工作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道德认识、道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 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2) 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个功能 例谈语文教学中加强体验渗透德育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贯穿于课文教学的全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中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在学习有困难时,如提问他,他不会回答,那师应热情帮助,消除他们对学语文的畏难情绪,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学生不回答时,教师要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增强自我表现的勇气,但不应该指责他,而应该热情地批导学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当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时,他们就表现得跃跃欲试,兴致很高,引导学生动脑、动口放手全身心投入,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才华的场所,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在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我们的教学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了,课堂气氛必定活跃,教学效果必然好,学生的各种能力就会提高,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作了“教育性的教学”和“教育性的教育”的理论概括:“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教育;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手段的教育”。原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指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 渗透德育,无痕育人——浅谈语文学科德育的无痕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谈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问题 郑中钧中学 肖丽娜 知识与道德孰轻孰重,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是多余的。相信大家不会忘记,两年前,大学生马加爵丧心病狂地向朝夕共处的同窗举起利刃,清华学子刘海洋残酷地把硫酸倒向无辜的黑熊。这一切,犹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心。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告诫我们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三字经》里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妙语哲思,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品行完全是从后天获得的。可以说,教育环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对才能与道德的关系已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好比果树,道德是树之根,才华是树的花朵与果实,如果没有根的滋润,它是不可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的。如果没有道德之根的滋润,任何人的才华都不可能得到发挥和施展。人才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才,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完整 的人格,他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反之,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拥有的知识越多,那么他为人类所做下的缺德事也会越多。“只教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堆麻烦。”(美?罗斯福)人才的含金量最主要在于他的德性而不是他的才能。道德我们让学生学会做人,然后再去做事,只有具备德才,才能是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使命就在于培养一个完整无缺的人;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德育观念,时刻准备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必须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正文:在所有的学科中,与德育联系最紧密的就是人文学科。在当今社会,已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中,人文学科的衰落将导致人类精神家园的衰落,而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在。人文学科的衰落必定会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这令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忧心忡忡。有人对当今学生的状况作出了这样的批判:他们中的部分人有知识,无智慧;有前途,无壮志;有想法,无热血;有物质,无精神;有个性,无品行。这些人将怎样承担起国家赋予的使命,因此,在如今这个嘈杂喧嚣的年代,对完善学生的德育,语文教师就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就更加任重而道远,为激发学生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为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为了他们以后的幸福人生。 以情育人。这里的“情”,既指教材中饱含情感的内容,也指教师充满感情地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所蕴含的美。情感是生命的呼唤与回应。很难想象一堂缺乏交流的语文课将会怎样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中的生命容量。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作品,对人物,对生活动情,生情,从而开启心灵的窗户,完善自我的个性。所以语文课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通过语文教师的情感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情趣,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德育(moral education)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谈到德育,强调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的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 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个性张扬,并不利于德育的实施。 教育综合 关于提高职工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2009-09-22 14:49:37 来源:网络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来自何方,就是人才质量的挑战。质量永远是硬指标,职教如不及时地狠抓质量,提高质量,就会影响今后的生源,妨碍出路,就创不出声誉,就不能持续发展。 职业中学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素质合格、一专多能的初中级实用人才。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遵纪守法,有时代开拓精神,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专业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本文试通过对道德内化的研究,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中学,如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进而促进学校整体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一、道德内化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意义。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道德内化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道德内化是培养职业中学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的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和职业道德是相互联系的,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更直接地反映社会道德的要求和道德面貌。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铸造人们的道德人格,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其目的在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普遍的、完善的道德人格。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必须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当学生经过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以后,由客体又变成主体。德育过程不是单向传递思想道德规范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接受某一思想道德教育以前,已接受了社会、家庭成员的某种影响,积累了一些道德经验,(有主体意识),因而学生具有能动的、积极的反作用,能改造外在的教育影响。如果教育者所施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一致,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即学生对某一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认同与接纳。反之就有可能产生漠不关心或逆反心理;就有可能对教育采取拒绝和排斥的态度。 如何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 职业中学肩负着直接向社会职业岗位输送合格劳动者的任务,这就决定了职业中学教育所处的位置枣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比以往更需要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作为职业中学更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的德育除了对学生进行以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为基础的行为规范教育外,还应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以爱业、勤业、敬业为主线,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本应在职业岗位上更为贴切,但在职业中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学校,不可能很直接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因此,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重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关键在于实现职业道德内化。 学校在职业道德过程中,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满足于常规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而应遵循 道德内化的规律,重视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一,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知道职业道德常识,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对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掌握了职业道德知识,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成分,也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思想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道德情感就是从业人员对现实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职业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还可以同职业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影响从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职业道德意志。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现实矛盾之中,激起他们职业情感的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现,从而内化为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情感的体验,在学校生活中就会表现冷漠的态度,有的无心向学,甚至违反校纪校规。 第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 职业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和精神。职业意志和职业道德行为联系密切,体现在职业道德行为之中,是支配和调节职业道德行为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职业道德意志,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面临困难和挫折能经得起考验。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能有较强的抵抗不良思想行为腐蚀和引诱的能力。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一经认识,也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改正也快。具有坚持职业道德意志的人,才能逐渐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第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 职业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责任感。它是深刻的职业道德认识、炽热的职业道德情感和顽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等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使他们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决心为实现崇高的职业理想而不懈地奋斗。 第五、促进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 在职业道德品质结构中,上述四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还属于职业道德意识的范围。受教育者(学生)如果只停留在这些阶段,而不实现地去履行职业道德义务,那么就只能说他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愿望和动机,而不能认为他已实际具有了职业道德品质。在德育过程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内化。不但让学生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真正认同,还要从认同发展到内化的程度。也就是说让学生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职业道德意识变为实际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职业道德行为。实现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的飞跃。学生接受的职业道德一旦达到内化的程度,即使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持续下去,以至逐渐形成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人的思想品德稳固化的基本标志,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帮助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对于提高职业中学德育的实效性,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道德内化问题是职业中学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 当前,职业中学生源与普通高中相比质量普遍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因为种种原因考不上普通高中才到职中就读的。本学期,笔者曾对××职业中学五个班的2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关于到××职中读书的志愿问题: 调查显示,59.8%的学生表示自愿到××职中读书,36.48%的学生表示是无奈的,2.87%的学生表示是被迫的,还有0.8%的学生是其它方面的原因。 (2)关于“你对所专业的态度”问题: 调查显示,39.75%的学生表示“热爱”,55.73%的学生表示“一般”,3.69%的学生表示“不热爱”,还有0.8%的学生是其它方面的态度。 (3)关于“你将来是否打算从事现在所学专业”的问题: 调查显示,44.26%的学生表示“是”,17.2%的学生表示“否”,38.52%的学生表示“到时看情况”或“不一定”。 进行上述问卷的五个班分别是三个年级的计算机专业和商贸专业班的学生。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的态度都是如此,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是难以想象,其状况确实令人忧心。学生进入职校读书时,已分专业学习,经历了第一次的职业选择,这些选择带有被动性和不同程度的盲目性。由于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及报考的专业并不真正了解,“为什么要学,”“学些什么,”该怎样学,“知之甚少。不少学生的内心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得胜感与失落感同时作用在他们身上。在初中阶段学习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得胜感“表现得较为强烈,这种心理常常会导致他们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另外,受社会某些鄙薄职业教育的消极舆论的影响,也会使他们产生失落的心理。至于那些在初中阶段学习处于中等或偏上的学生,则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他们因不甘心自己的境遇而陷于无限的苦恼之中,由此产生一种动摇、思迁或得过且过的心理。又由于在过去一段时期,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在学生中也存在看不少问题,如缺乏劳动习惯;不爱惜劳动成果;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缺乏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等,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社会公德、法律意识淡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无心向学等等。这些思想也随着学生的入学带进了职中的校园。 上述学生中这些消极心理和各种消极的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将来的就业。 作为职业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在职业中学这个新的起点上重新站起来,树立学习自信心,树立更新的人生目标。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抓住道德内化这个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把实现道德内化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研究道德(职业道德)内化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 二、实现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第一要从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出发,了解学生的原需要,激发情感,引起学生共鸣;第二,要激发学生个体内部的思想矛盾和斗争,这是内化的动力,是关键;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第四,道德内化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综合作用的过程,要重视对学生这五要素的培养;第五,道德内化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展开的,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 本文在这里重点谈谈在职业中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实现职业道德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职业道德基本知识教育。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中学也要重视,并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在讲授《职业道德》课时,要从理论上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的道理,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理解。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并逐步形成职业志向,使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从被动性、盲目性变为主动性和明确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需求的,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实现内化的最佳途径是把握学生校外见习,学习及其它社会实践的机会,点拔和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把它转化为自己思想系统的内容,实现知行统一。 还有改革政治课的考试方法,例如,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在社 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政治小论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成绩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做既完善了检查机制,也重视了信息的反馈。为巩固内化,还可以邀请调查对象方面权威人士给学生作本专业发展情况及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报告。 2、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各学科的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德育大纲》)职业中学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特别在专业技能实习课中,教师要按照有关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职业责任感,养成遵守职业纪律的习惯。 3、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实现《德育大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学德育大纲》)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创设职业心理原因,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入角色。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内化的实现。具体做法是:在高一年级,进行“转轨教育”。使学生在心理、情感、行为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实现从普通基础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爱好。 在高二年级,进行“立志成才教育”,帮助学生选好本行业中的学习榜样,制订成才计划,以未来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律己待人。 在高三年级里,进行“就业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艰苦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成才紧迫感。并抓紧毕业前的有限时间,刻苦学习、自觉进行修养。 学生在职业中学三年中,班主任根据学校规划的各个年级的教育主题,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紧迫心理,唤起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另外,班主任还要针对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职业环境和职业心理氛围,突出教育的职业性。 4 在学校生活中,要创设职业环境和职业心理氛围。例如:课室、实验室(场)的布置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宣传橱窗、走廊经常展出反映专业技能的学生习作;学校、专业部、班级可经常组织不同规模的专业技能比赛;组织学生观看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表演及习作的录像等。又如,各专业部可围绕年级教育主题,经常开展专业色彩浓厚的教育活动,如专业歌和专业徽创作;行业信息交流会;“××专业应具备什么素质”等为师讨论会;模拟上岗活动;模拟求职活动等等。 通过在学校生活中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使他们经常处在职业环境和职业心理氛围中,经常感受到自己的职业身份(准××员、准××工),促使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并逐渐形成适合未来职业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 5、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要使学生真正把社会一定职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让他们参加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很有必要,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除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见习和实习外,还进行下列社会实践活动: (1)到专业思想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听取专题介绍,请本行业先进人物介绍经验,校友谈走向成功之路的体会。 (2)各专业班结合专业学习进行专题考察,拓展知识视野。 (3)在校内外开“我学专业为人民”的学雷锋为人民服务活动,并把活动成绩纳入德育考核之中。 (4)有组织、有领导、有控制地组织学生“碰碰海”、“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些有偿服务,让学生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认识自己的实力、德行与价值。”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职业道德教育得以深化,使榜样的价值观得到内化。这对于学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需要、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职业道德诸要素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内化为自身的学习行为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6、通过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又一重要途径。 共青团、学生会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团结广大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职业理想以及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7、学校、专业部和班级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是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内化的有效的途径。 学校、专业部和班级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和专业技能比赛等,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促进职业道德的内化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8、发挥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感染力,是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内化的又一途径。 具有良好师德修养的职业中学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以身立教”的奉献精神,言行一致的表率行为去感化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教师道德行为的感染,对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起了一定的促进的作用,也为他们日后走上职业岗位的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职业中学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重视学生良好品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以此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谈谈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庄晓秋 发表于 2007-10-3 11:14:00 现代物质文明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但生活的富足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因素,不少青少年缺乏明确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的理想,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自我意识膨胀,追求个人享乐,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因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成为素质教育中一个亟待加强的问题(作为德育核心和主渠道之一的思想政治课,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灵魂(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目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国家都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即坚持德育首位。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的设置,目的是通过较为系统地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的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政治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其次,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再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政治教师按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这一过程所包含的阶段,大致可作如下划分:第一阶段,传授知识。第二阶段,培养情感、意志。第三阶段,确立坚定信念。第四阶段,付诸实际行动。简言之,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过程。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所包含的阶段,也可作如下划分:?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行为。简言之,也称为:知、情、意、信、行的统一过程。 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育过程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最后,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把着眼点之一放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衡量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应该看它所培养的学生有多少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实际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任何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政治课教学改革都不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而且注定是要失败的。 阅读全文(880)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 鲜花(今0昨0周1共3) | 编辑 , 上一篇:运用多种教法让学生“乐学” , 下一篇:成功班主任需具备的精神品质 No.1 讨论:谈谈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吴亮用 发表评论于2007-10-3 16:37:00 开展工作要有“匠心”。仅靠一个人的力量管理班级的效率是很低的。我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成绩、学校职能是毋庸置疑的,而家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上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处理问题要“公心”。班主任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以学生学习成绩、平时表现来决定自己对学生的好恶,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一句亲切的话语,投到学生心中,会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信念。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能恶语相伤,不能有半点轻视的态度。 孩子们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仅靠有“心”是不够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我认为,教育的技巧及成功来源于教师真挚之情,这种情会激发他们前进的信心,这种情不仅会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 试论道德内化的意义及其途径——关于提高职工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 ------------------------------------------------------------------------ -------------------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来自何方?就是人才质量的挑战。质量永远是硬指标,职教如不及时地狠抓质量,提高质量,就会影响今后的生源,妨碍出路,就创不出声誉,就不能持续发展。 职业中学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本地区)经济发展培养素质合格、一专多能的初中级实用人才。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遵纪守法,有时代开拓精神,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专业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本文试通过对道德内化的研究,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中学,如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进而促进学校整体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一、道德内化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意义。 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道德内化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道德内化是培养职业中学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的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和职业道德是相互联系的,道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更直接地反映社会道德的要求和道德面貌。 道德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铸造人们的道德人格,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其目的在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普遍的、完善的道德人格。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必须 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当学生经过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以后,由客体又变成主体。德育过程不是单向传递思想道德规范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接受某一思想道德教育以前,已接受了社会、家庭成员的某种影响,积累了一些道德经验,(有主体意识),因而学生具有能动的、积极的反作用,能改造外在的教育影响。如果教育者所施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一致,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即学生对某一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认同与接纳。反之就有可能产生漠不关心或逆反心理;就有可能对教育采取拒绝和排斥的态度。 如何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 职业中学肩负着直接向社会职业岗位输送合格劳动者的任务,这就决定了职业中学教育所处的位置棗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叉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比以往更需要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劳动者,作为职业中学更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的德育除了对学生进行以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为基础的行为规范教育外,还应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以爱业、勤业、敬业为主线,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本应在职业岗位上更为贴切,但在职业中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学校,不可能很直接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因此,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重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关键在于实现职业道德内化。 学校在职业道德过程中,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满足于常规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而应遵循 道德内化的规律,重视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一,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知道职业道德常识,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对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掌握了职业道德知识,自觉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成分,也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思想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道德情感就是从业人员对现实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职业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还可以同职业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影响从业人员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职业道德意志。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现实矛盾之中,激起他们职业情感的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现,从而内化为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缺乏职业道德情感的体验,在学校生活中就会表现冷漠的态度,有的无心向学,甚至违反校纪校规。 第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 职业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和精神。职业意志和职业道德行为联系密切,体现在职业道德行为之中,是支配和调节职业道德行为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职业道德意志,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面临困难和挫折能经得起考验。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能有较强的抵抗不良思想行为腐蚀和引诱的能力。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一经认识,也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改正也快。具有坚持职业道德意志的人,才能逐渐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第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 职业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责任感。它是深刻的职业道德认识、炽热的职业道德情感和顽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等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使他们把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决心为实现崇高的职业理想而不懈地奋斗。 第五、促进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 在职业道德品质结构中,上述四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还属于职业道德意识的范围。受教育者(学生)如果只停留在这些阶段,而不实现地去履行职业道德义务,那么就只能说他具有职业道德品 质的愿望和动机,而不能认为他已实际具有了职业道德品质。在德育过程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内化。不但让学生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真正认同,还要从认同发展到内化的程度。也就是说让学生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职业道德意识变为实际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职业道德行为。实现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的飞跃。学生接受的职业道德一旦达到内化的程度,即使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持续下去,以至逐渐形成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人的思想品德稳固化的基本标志,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帮助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对于提高职业中学德育的实效性,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道德内化问题是职业中学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 当前,职业中学生源与普通高中相比质量普遍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因为种种原因考不上普通高中才到职中就读的。本学期,笔者曾对××职业中学五个班的2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关于到××职中读书的志愿问题: 调查显示,59.8%的学生表示自愿到××职中读书,36.48%的学生表示是无奈的,2.87%的学生表示是被迫的,还有0.8%的学生是其它方面的原因。 (2)关于“你对所专业的态度”问题: 调查显示,39.75%的学生表示“热爱”,55.73%的学生表示“一般”,3.69%的学生表示“不热爱”,还有0.8%的学生是其它方面的态度。 (3)关于“你将来是否打算从事现在所学专业”的问题: 调查显示,44.26%的学生表示“是”,17.2%的学生表示“否”,38.52%的学生表示“到时看情况”或“不一定”。 进行上述问卷的五个班分别是三个年级的计算机专业和商贸专业班的学生。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的态度都是如此,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是难以想象,其状况确实令人忧心。学生进入职校读书时,已分专业学习,经历了第一次的职业选择,这些选择带有被动性和不同程度的盲目性。由于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及报考的专业并不真正了解,“为什么要学?”“学些什么?”该怎样学?”知之甚少。不少学生的内心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得胜感与失落感同时作用在他们身上。在初中阶段学习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得胜感”表现得较为强烈,这种心理常常会导致他们产生“松口气”的思想,另外,受社会某些鄙薄职业教育的消极舆论的影响,也会使他们产生失落的心理。至于那些在初中阶段学习处于中等或偏上的学生,则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他们因不甘心自己的境遇而陷于无限的苦恼之中,由此产生一种动摇、思迁或得过且过的心理。又由于在过去一段时期,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在学生中也存在看不少问题,如缺乏劳动习惯;不爱惜劳动成果;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缺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缺乏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等,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社会公德、法律意识淡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无心向学等等。这些思想也随着学生的入学带进了职中的校园。 上述学生中这些消极心理和各种消极的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将来的就业。 作为职业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在职业中学这个新的起点上重新站起来,树立学习自信心,树立更新的人生目标。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抓住道德内化这个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把实现道德内化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研究道德(职业道德)内化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 二、实现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第一要从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出发,了解学生的原需要,激发情感,引起学生共鸣;第二,要激发学生个体内部的思想矛盾和斗争,这是内化的动力,是关键;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第四,道德内化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综合作用的过程,要重视对学生这五要素的培养;第五,道德内化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展开的,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 本文在这里重点谈谈在职业中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实现职业道德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内化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职业道德基本知识教育。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中学也要重视,并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在讲授《职业道德》课时,要从理论上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的道理,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理解。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信念、职业理想,并逐步形成职业志向,使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从被动性、盲目性变为主动性和明确性。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实现内化的最佳途径是把握学生校外见习,学习及其它社会实践的机会,点拔和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理论知识,指导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把它转化为自己思想系统的内容,实现知行统一。 还有改革政治课的考试方法,例如,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在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政治小论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成绩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做既完善了检查机制,也重视了信息的反馈。为巩固内化,还可以邀请调查对象方面权威人士给学生作本专业发展情况及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报告。 2、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各学科的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德育大纲》)职业中学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特别在专业技能实习课中,教师要按照有关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职业责任感,养成遵守职业纪律的习惯。 3、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学生实现职业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 “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实现《德育大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学德育大纲》)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创设职业心理原因,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入角色。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内化的实现。具体做法是:在高一年级,进行“转轨教育”。使学生在心理、情感、行为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实现从普通基础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爱好。 在高二年级,进行“立志成才教育”,帮助学生选好本行业中的学习榜样,制订成才计划,以未来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律己待人。 在高三年级里,进行“就业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艰苦创业、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成才紧迫感。并抓紧毕业前的有限时间,刻苦学习、自觉进行修养。 学生在职业中学三年中,班主任根据学校规划的各个年级的教育主题,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紧迫心理,唤起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另外,班主任还要针对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 运用“知情意行”和谐统一 发展规律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 江御坤 林剑萍 【摘要】:正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小学教育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确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工作方法。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这个道理。为了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我们作过多种尝试,其中最见实效的就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规律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的应用。"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心理因素。它们四者是相辅相承的: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行为将会失去正确的导向;缺乏健康的道德感情,就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动机和行 为态度;没有坚决的道德意志,就不能调节道德感情和行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小学教育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确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家质和工作方法 "知"指知识;"情"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 意"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理想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 行"是行动.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 化.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 情"和"意"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德 育课程的施教者,我主要是从以下4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上 述教育的. 论文标题:道德教育中的“知、情、意、行” 论文作者 余武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安徽日报,论文单位 合肥,点击次数 104,论文页数 ?页1997年1997月论文免费下载 对大学生而言,无论是思想品质,还是道德品质,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知、情、意、行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和前提,“行”是目的和归宿。而要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离不开情感(“情”)和意志(“意”)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还要注意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有意义的活动,听其言,观其行,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知”,就是对道德知识、道德观念的认知。这些知识必须通过教育者的传授,才能为学生所获得,学生不可能自发地懂得,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正确的观点。这就要求在思想品德知识的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原理外,还要求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能够认识并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使他们对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或少数与社会之间关系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情”是指道德情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情感是一种潜在的激发力量,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道德认识只有同道德情感相结合,才能伴随着道德意志产生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第二重要因素。一个人仅仅懂得了道德原理,这还不够,还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因为,道德情感是关于一个人在道德方面的爱憎、好恶、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等的外在表现。一 个人仅有道德知识而无道德情感,这种道德认识往往不能付诸实践而转化为道德力量。 “意”,是指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意志,亦即某些思想和道德信念已成为人们的信仰和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激发道德情感,有时并不十分困难,而要把道德认识靠道德情感的作用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就必须有巩固的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向行为推进的动力形式。没有这一下决心、定目标、奋勇前进的一股劲头、气势、毅力、步伐,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不会持久的。 “行”则为道德行为。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指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实际行动,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而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道德行为的长期积累和凝聚。一般说来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应该是一致的,但有时由于大学生不善于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可能产生两者的不一致。这就是所谓的“知行脱节”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知行脱节”,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其年龄特征、社会阅历、理解水平的限制所产生的,有由于大学生认识的盲动性、情感的冲动性所造成的,还有的则是由于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空洞说教造成了学生的言行不一。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多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升华道德认识与情感,并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知(即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心理学把认知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把情感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把意志定义为“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由于“态度”和“主观愿望”均属于主观的范畴,“人的需要”有着什么样的客观内容也不清楚,因此心理学的这些定义也是模糊的,仍然没有找到这三种主观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因而不可能揭示出这三种基本心理活动真正的客观本质,更不能真正发现它们之间的逻辑结构和辩证关系。 一、人类一般意识的“三步曲” 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观意识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一是认知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是什么”或“什么事实”的问题。人只有首先了解事物的外在特性(或外部联系)和内在规律(内在本质),即首先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才能对它进行其它方面的深入了解。 2、二是评价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有何用” 或“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人只有了解在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以及“对我有何价值”,才能知道如何对它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3、三是意志(或决策)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怎么办” 或“实施什么行为”的问题。就是针对事物的品质特性以及每一品质特性对于人的价值,人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行为,以便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事物的价值特性。 没有“认知”的评价就是一种盲目的评价,没有“认知”的意志就是一种盲目的意志;没有“评价”的认知就是一种麻木的认知,没有“评价”的意志就是一种麻木的意志;没有“意志”的认知就是一种空洞的认知,没有“意志”的评价就是一种空洞的评价。 二、事实关系与认知 事实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如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等,这些作用都有其客观规律性,人只能承认它、认识它和利用它,而不能否定它、违背它。 对于事实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认知,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最基本形式。认知包括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其中:感性认知是指人对事物所发出的刺激信号进行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如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冷热等方面的感知;理性认知是指人对概念或概念系统(即事物的第二信号系统)所进行的认知、理解、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 认知只需要考虑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状态与变化规律,不需要考虑人的利益需要,没有任何主观偏爱,是一种纯粹中性的反映活动。 三、价值关系与情感 价值关系是指事实本身相对于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所体现的作用,是指那些带有主体目的色彩的事实关系。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是一切价值关系的根本目标,也是价值关系与事实关系的根本差异之所在,离开了主体就无所谓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关系,是一种把事物和主体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的事实关系。 对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情感,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另一种基本形式。情感包括感性情感与理性情感。感性情感是指人对事物发出的感性刺激(如物理或化学刺激)信号所产生的感觉取向、知觉取向和表象取向。例如,尖锐物体的刺激引起人的疼痛感觉,人将会设法逃避它;绿色事物容易使人产生宁静、祥和的情感,人将会趋向于亲近它;凶狠的狼容易使人产生恐惧的情感,人将会设法逃避它。理性情感是指人对概念或概念系统(即第二信号系统)所进行的认知取向、理解取向、判断取向、推理取向、分析取向、归纳取向等。典型的认知取向是,人通常只对那些存在切身利益关系的事物及其知识感兴趣;典型的理解取向是,善良的人总容易善解人意,邪恶的人总容易恶解人意;典型的判断取向是,人对道德形象好的人总容易用善的眼光来判断他的行为动机,而对道德形象差的人总容易用恶的眼光来判断他的行为动机;典型的推理取向是,人最容易找到或肯定那些最为有利的推理论据,从而推理出最有利于自己的结论,而不容易发现或容易否定那些最不利的推理论据,从而否定最不利于自己的结论;典型的分析取向是,人在对事物的起因、现状及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时,最容易把事物产生正向 价值效应归功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联的事物,最容易把事物产生负向价值效应归罪于他人或与他人相关联的事物;典型的归纳取向是,乐观者最容易发现事物存在的最好价值效应,即最容易看到最好的前途,悲观者最容易发现事物存在的最差价值效应,即总容易看到最坏的后果。 情感除了需要考虑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状态与变化规律外,更需要考虑主体的利益需要,它是一种非中性的、有一定主观偏好的反映活动。 四、行为关系与意志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个相反的方面:一个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另一个是主体对客体的反作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共同发展。价值关系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过程,行为关系则反映了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过程。 行为关系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反映了主体运用自己的本质力量对客体施加反作用力,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价值增值是行为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根本差异之所在。任何价值关系既需要进行消费,也需要进行生产,才得以存在和发展下去,如果没有价值生产,价值关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如果没有价值消费,价值关系就会将变得毫无不意义。人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价值生产,使实践活动具有价值增值的特征,行为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价值关系,它是一种把主体的本质力量和主体的生存与发展联系起来的价值关系。 对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就是意志,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第三种基本形式。意志包括感性意志与理性意志。感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感性刺激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感性刺激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体力劳动需要克服机体在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血管扩张、神经紧张等感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理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理性刺激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第二信号系统刺激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脑力劳动需要克服大脑皮层在接受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时所产生的思维迷惑、精神压力、情绪波动、信仰失落等理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 意志既要考虑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状态与变化规律,还要考虑主体的利益需要,尤其要考虑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能力,它是一种非中性的而且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五、知、情、意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人的三种基本的主观心理活动(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事物(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 再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 知、情、意的辩证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 1、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客体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是客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其它关系属性区别开来,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本质力量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一般的价值属性区别开来,因此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广义角度来看,知、情、意都是一种认知活动,只是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情感侧重于从意义的角度进行认知,意志侧重于从行为效应的角度进行认知。 2、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区别。其主要区别是:认知一般是以抽象的、精确的、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情感一般是以直观的、模糊的、非逻辑的形式出现,意志一般是以潜意识的、随意的、能动的形式出现;认知主要是关于“是如何”的认识,情感主要是关于“应如何”的认识,意志主要是关于“怎么办”的认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没有客观依据而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失去公正性而变成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把情感与意志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成了空洞的情感;如果把情感与意志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成了糊涂的情感。 3、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价值关系,行为关系也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认知是情感的源泉,情感是意志的源泉;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情感最初是从认知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意志最初是从情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发展;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为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而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地理德育则是通过地理教学,来达到德育的教育的效果。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新世纪的要求,地理德育体系应不断完善并与之相适应。目前正在试用中的高中地理新教材,突出育人目的,体现了时代精神和21世纪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地理德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地理德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及特殊性 从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来看, 地理学发展到今天, 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 解释和解决一些地理现象和问题; 应用有关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继续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高中地理是中学学科教学体系中一门特殊学科,它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间横向联系密切。同时,地理也是中学课程中唯一兼有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学科,具有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并重等明显特点。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了解国情、培养爱国情感、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全球意识、强化环境教育、进行道德法制教育及提高学 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超越的功能。因此,高中地理教育对于培养新一代公民,使被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的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地理教学中德育践行的策略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其树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地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从自然与人文等诸多地理要素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证。所以,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在国情教育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等国情劣势。既使学生明确国情优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使他们了解了国情劣势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通过教育活动,逐步把学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责任感,铸造他们的报国志。 2.关注历史时事,延伸德育知识 适当、有机的补充历史故事和当前发生的时事要闻,让地理教学充满时代信息和活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国策和世界形势,从而延伸德育知识。如在讲授“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时,可联系“钓鱼岛之争”向学生讲述关于钓鱼岛争议的历史由来、经过;指出我国东海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3.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认识人类、资源、环境、社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能够更好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观点的教育: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 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陆地环境的物质组成”、“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等;运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联系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工业、农业、交通和商业的区位选择”、“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气象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旅游等的发展”、“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画龙点睛,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4.巧设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德育教育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它能让学生更紧密地实践地理[5]。地理课程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化,如可在课外活动中,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趣味活动以及实地参观调查、科学实验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启发自我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动手能力及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以达到德育“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效果。 地理德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加强地理德育是时代的需要,我们要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地理德育提高到新水平。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科学中的重要课题。班主任工作对于德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任何一种工作要实现它的价值,就必须使它成为科学工作,也就是说在工作中必须以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从班级德育工作来看,理论建设是不够的,这很需要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共同进行理论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工作,进行学习活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班主任都得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班主任都要负责,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品行、品德风范,可以说和班主任息息相关。开展大型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班主任积极、主动、创造性的配合,班级中大大小小的事,班主任都操心,班主任要用正确的思想、恰当的方法,把事情处理好,把矛盾化解开,这就是班主任的工作,现在的学生的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能力也很强,老师要带好一个班级很不容易,这实际上也是对班主任提出很高的要求。我觉的,班主任要加强师德修养,一定要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现在的孩 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骄二气甚为严重,任性的多,怕脏,怕累的多,有的连手绢都不会洗,更不要说打扫卫生了。 运用心理学指导班主任德育工作 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懂得教育、心理知识,学会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那么如何呢,我认为,一是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在结合中提高德育效果。班主任在学生入学后,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发现他们的内在需要,评定他们的潜能。因此在日常的教育中,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使教育过程既是对学生道德个性心理的影响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心理教育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德育教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自觉地进行思想变化和行为控制,这些手段实际上既能促进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心理教育能够很自然的结合起来。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心理投入和心理相容,让学生信任班主任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寻求正确的疏导治疗方法,使其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投入学习。所谓心理投入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生活动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所谓心理相容,就是要求班主任在活动中经常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学生把你当成他最知心的朋友和兄长。班主任要学会接近各种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采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沟通,特别是要注意与后进生的沟通。班主任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以尊敬求尊敬,以真诚换真诚,学生才会把教师看成自己人,贴心人。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话、诚恳、联谊等多种方式,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交流、沟通,促使学生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密切了师生关系。 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渗透 情感,往往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先导,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情感熏陶、情感鞭策,达到情感的共鸣。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生活内在情感需要,在师生情感交流渗透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自觉接受教育的心理状态,主动接受教育要求,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平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怀体贴、循循善诱,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各种德育方法运用中应注意师生情感交融。他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屏障学生由于拖延了尊重、理解、关心、信赖的积极感情对班主任的好感油然而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的正确导向。通过教师高度、积极情感的介入,能够引发和强化学生的积极情感,削弱他们的消极情感。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艰辛的。但同时也是极具创造性和挑战性。道德教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应对社会改革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思考和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德育的质量和效果,可以让自身繁重的劳动充满智慧的火花。
/
本文档为【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