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0-7岁儿童的发展

2017-10-17 19页 doc 39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0-7岁儿童的发展0-7岁儿童的发展 华德福教育背后支撑的理念与目前儿童心理学有相似之处,不同在于华德福侧重于对人的本质的了解。通过史坦纳博士对人类本质的研究,认识到人是由身体、心灵、精神组成,教育首先要探究孩子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孩子,THINKING、FEELING、WILLING三者同等重要。华德福是这三者并重的教育,只是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各有侧重。 21岁标志人的成熟,21岁之前是学校教育,21岁之后是自我教育。0-7是人生的早年,7-14是中小学教育阶段,14-21是高中大学教育阶段,在0,7岁又可划分为0-3、3-5、5-7这三...
0-7岁儿童的发展
0-7岁儿童的发展 华德福教育背后支撑的理念与目前儿童心理学有相似之处,不同在于华德福侧重于对人的本质的了解。通过史坦纳博士对人类本质的研究,认识到人是由身体、心灵、精神组成,教育首先要探究孩子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孩子,THINKING、FEELING、WILLING三者同等重要。华德福是这三者并重的教育,只是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各有侧重。 21岁标志人的成熟,21岁之前是学校教育,21岁之后是自我教育。0-7是人生的早年,7-14是中教育阶段,14-21是高中大学教育阶段,在0,7岁又可划分为0-3、3-5、5-7这三个阶段,以上年龄的划分是孩子普遍的规律,具体到每个小孩有自己特殊的时间段,我们是在普遍的规律中去探索、认识具体的某一个孩子。在现代社会,孩子往往表现出早熟,0,3岁可能提前至2岁半甚至于2岁左右。(华德福认为7是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因此也将教育目标用7来区隔,而分成3个阶段的课程,从0到7是初阶基础,7到14是中阶,14到21是高阶,这里面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0,3岁 什么是“长大了”,“长大了”意味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一个更高的“我”控制我们的行为。在幼年时,孩子的自我并没有进入到他们的身体里,成人的责任是帮助孩子逐渐地融入自我,慢慢地能把握住自己。孩子成长都有里程碑,在这个点上,孩子会有明显变化,不能逃避和遗漏。 从受孕那一刻开始,母亲的情况、状态、选择,以及母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出生的方式的选择,在家还是医院生产,经过产道的自然生产还是剖腹生产;哺乳的方式,妈妈亲自哺乳还是交给奶妈哺乳,或者是人工哺乳,都随时随地影响着婴儿。 小婴儿完全依赖于周围的世界,3个月时会翻身、抬头,对周围感兴趣。 爬,×交叉时,“我”进入了,许多孩子由于被过度保护,没有经历爬行期而直接开始学走,读写方面的问就来自于”爬”的缺失,不过在以后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弥补:经常做×交叉练习(如左右甩手走正步、音韵舞的?,注:我觉得扭秧歌也类似),×交叉练习能帮助左右脑联系,集中注意力就是发现自我。 1岁时能够直立、走路也是重要的里程碑,行走的平衡过程就是“我”的逐渐展现,让孩子使用学步机、过早的儿童杠杆、学步绳都是让“我”进入的障碍。 1岁半时是语言发展的里程碑,这时需要成人使用清晰的语言成为婴儿模仿的榜样,要创造好的语言环境,多对孩子说话,不要用儿语。 直立行走让双手得到了自由,手作为肢体语言用于表达,婴儿渴望表达他的感受,当手的表达不能满足时,出现了语言,语言来自于走路;而当从单个的语音到两个单词以上的发音,就融入了婴儿的思考,思考从语言开始。所以孩子的发展规律应是:运动—感受—思考。正常的应该是走路先于说话,有些孩子出现语言问题可能就来源于早年走得不够,动得太少。 2岁时开始说“我要…”或者是“我不要…”,这是西方说的魔鬼年龄,进入了固执期,这是孩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说明第一次认识到真正的“我”,每一次说“我”或“我不”,都是在强化自我的存在,是对自己身份的认证,如果家长加以打击,孩子内在的力量就会被削弱。这个阶段,一般有六个月的时间,如果在这个阶段受到压制,15岁时可能重演,孩子会用更强烈的方式来表达自我,那个时候的破坏力量更强大,情况更糟糕。 (不能对孩子说不,并不等于不去制止孩子的某些行为,不等于纵容孩子,成人需要平静和技巧,换一个方式坚持自己的行为,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最好的办法是成人很有趣味地去做另一件孩子也感兴趣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回到家我也进行了实践,一个事例是我2岁3个月的女儿在吃饭前又哭又闹要吃棒棒糖,还在地上打滚,我随手找了一个维族的帽子说这是小飞猪的床,小飞猪要睡觉了,七七快去找被子,拉着已经安静下来的她的手,找来纱巾叠成被子给小飞猪轻轻地盖上,摇摇,又说小飞猪醒了要吃饭了,吃饭之前要干什么,七七大声说,要洗手,于是我们又带着小飞猪去洗手。另一个事例是要换奶瓶了,七七叮嘱我买红奶瓶,可商场里只有黄色、蓝色的奶瓶,所以我只好买来了黄色奶瓶,晚上喝牛奶了,七七一定要用红色奶瓶,也是又哭又闹,还在地上打滚,她爸爸就生气作要打她的样子,我赶紧挡住了,说我们一起来做“身体游戏”吧,平时她最喜欢了,可这次她只是呆呆地看着我和她爸爸玩,偶尔还抽泣,但慢慢安静下来了,我抱她过来,她也玩兴不高,还是低低的重复“红奶瓶”、“红奶瓶”,我抱紧她说妈妈也喜欢红奶瓶,可没有买到,没关系,我们自己做一个吧,然后轻轻摘下一片玫瑰的花瓣,将那一抺鲜红粘在奶瓶上,啊,这就是我们的红奶瓶~真美呀~七七点点头接过她的“红奶瓶”安安静静地喝牛奶了。我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对孩子的妥协,但她也许隐约会感觉到有些事非人力能实现时,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实现它,人生需要灵活性。) 3岁时意识到“我”在这里,开始观察周围的世界,开始自由地玩耍,这时需要适当的玩具,是进幼儿园的成熟时机,这个阶段虽然有一群孩子在玩耍,但更多的是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和自己说话。 3,5岁是幻想与想象的黄金时期,就像飘在空中一样,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她的工作就是玩,纯粹的玩。让她吃饭,她会说“我正在忙着呢”,正忙着玩。玩具应是未完成的材料,一块布,可以是娃娃,可以是吃的东西,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玩法。这个时候孩子是在对生活的体验、自然的体验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验中进行的模仿和吸收的,内在越丰富,越能够在发展中创造出思考的能力。 4,4岁半,喜欢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喜欢和人交流,社会性增强,小朋友之间喜欢交换玩具,有一些协商啊、讨论啊之类的交往。 5,7岁,进入“微型青春期”,有点类似12岁那个阶段,不知道该玩什么,总觉得什么都无聊,以前好玩的可以是任意东西的布,此时认为:“不就是一块布嘛”,没意思透了,幻想的快乐离开了,看到了现实世界。这是一个危机时刻,充满了破坏感,可能持续2,3个星期或5,6个月。这个时候的孩子爱在一起交谈、喜欢批评别人。如果说3,5岁时感到一切都很好,生活在幻想的快乐王国,5,6岁时就没安全感,感受到“我”与周围世界的分立与界限。当度过这段时间后,幻想就会发展为想象力,想象力不同于幻想,它是先有这种想法然后再去找载体,可以在谈话中把各种各样的想法组织起来,然后去实现它。她可能会告诉你,她想做什么事,谁做这样,谁做那样,最后可能完成的情形是什么样的。这时的孩子渴望做现实中真正的事情:缝纫、木工、烹饪、园艺等等,不再满足于“过家家”等这些她们认为小孩子做的事情。 7岁进入换牙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标志,这是思考能力发展的标志,伴随着换牙,腿更长了,更瘦了,准备进入学校参加一的学习。 第二节 十二种感觉 精神意味着更高的“我”,长大意味着用更高的“我”来管理自己的身体、控制自己的行动。 “我”通过感觉来强健,传统的五种感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触觉是身体的感觉,华德福所讲的十二种感觉包含精神的层面,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包括触摸感、生命感、律动感、平衡感;二是中级的感觉,是对外界环境和世界的感觉,与感受相联系,感受周围的人、自然、环境,包括嗅觉、味觉、视觉、温暖感;三是高级感觉,社会、社交型感觉,和思考有关,用来感知人类社会,感受他者,包括听觉、语言感觉、思想感觉、自我感觉。 华德福背后的理念是通过这十二种感觉感受世界,0,7岁以第一层次的感觉为主,它们是最基本的感觉。人生的头七年非常重要,所有的教育和体验伴随一生,童年要把这四种感觉发展起来,其它的感觉才能逐渐发展。第三层次的高级感觉在高中、大学阶段逐渐成熟,但到了一定年龄并不意味着自我就随之得到构建,也可能受到破坏,即使成人也可能无良好的自我感觉。 触摸感?自我感觉; 生命感?思想感觉; 律动感?语言感觉; 平衡感?听觉; ?触摸感:我们用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皮肤来感觉。闭上眼睛,通过皮肤抚摸自己,会有一种“关心”(生命感)、平滑(律动感)、温暖(温度感)、界限、分立(自我感觉)的感觉,所有的感觉都是各种感觉的综合反映,“我”在这里,连接的同时又有分离,有和外在产生连接的渴望,又有对外在进入时的抗拒。 还未学会走路的孩子与人交流的方式是伸出双手请求大人搂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是摸自己的身体或吃自己的手指。如果孩子在早期缺乏跟父母直接接触(拥抱,抚摸,按摩),不但会影响到孩子的触感发展,更会影响到跟父母的沟通,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学龄前的孩子是通过触感来认识了解大自然和这个世界的。碰到他们熟悉和喜欢的东西就会抓住不放,对不熟悉的一些东西感兴趣,一定是这些东西给他们的感觉很好,而不是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很好或很好吃。很多父母不经意地忽视了孩子这些微妙的需求,用“不许动”来打发孩子的好奇心,甚至用更粗暴地方式对待孩子这种天性。三岁之后的孩子,触感的需求发展表现出强烈参与生活的愿望,那就是大人做什么事,小孩都要模仿去做,比如一般的家庭日常生活活动,洗碗、做饭、扫地、接电话等等,这时就要更要注意去引导他。 触感不是一种单一孤立的感觉,而是一种感觉的有机体,是最早发展出的“我”和世界分离的界限。是“我”的最早的发展。它和生命感,温暖感联系紧密。触摸,有积极的、温柔的,它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关怀,帮助孩子感受自我,找到自我,被爱和被关怀的孩子才能找到自我; 触摸,有消极的、强烈的、让人害怕的、疼痛的,包括肢体虐待、体罚。孩子与周围世界发生的一切是敞开,周遭发生的一切都会被吸收,影响他们的身体构造,对于小孩第一要务是保护他们,使他们处于安全的环境。 ?生命感:与触感相联系,生命感是一种对自我感觉良好的感觉,一个人通过他在整个身体里的生命感就能感受自己身体的生命状态、平衡和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合作。生命感告诉你什么时候累了,疲倦了,感受到自己的状态是好还是不好;生命感告诉你:哪些是关心的,哪些是不友好的,哪些是沮丧的,生命感让你学会聆听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疲倦或不舒服。生命感的存在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除非身体哪里不对劲了。如身体某部位生病了,这时候生命感就很灵敏,一旦生命受到威胁,人就会发出求救信号;人在临死前能感到自己生命将要结束,这是生命感的本能反应。如果人的生命感发展得不好,在身体某部位有问题的时候就可能不会做出正确反应,往往导致病情被延误。生命感也是生命体内部自我平衡的载体,任何形式的失衡都能感觉到并做出协调。如跌伤的疼痛、受到打击的痛苦、心情的波动等都能反映到思考从而影响到思想感觉。 触感和生命感与母亲紧密联系,现代的问题是童年太早,孩子过早地离开了母亲,触感和生命感没有被充分滋润。我们要做到的首先是保护孩子,其次是发展孩子的最初感觉,再次是治疗被伤害的孩子。 ?律动感、平衡感紧密联系,平衡感又与重力相联系,平衡感与地球中心相链接,与听觉是同一个器官。要为孩子提供可以爬树、爬墙的环境,发展孩子的运动感和平衡感。由于现代社会处于权利时代,所有人可以起诉所有人,出于安全考虑幼儿园一般不允许孩子爬树、爬墙,虽然澳大利亚华德福幼儿园与家长有很好的沟通,允许孩子爬树、爬墙,但政府已经出面限制华德福幼儿园的做法,所以孩子爬树、爬墙的情况越来越少,这会割断孩子与大地的联系。 ?嗅觉,直接与情绪相关,唤起对往事回忆,人工化的气味会污染孩子的嗅觉。 ?味觉,什么是健康的味觉呢,意味着知道要吃些什么才能有健康的身体。而现代人的问题是吃进嘴的食物只以满足舌头上的味蕾为已任,没有考虑到身体的接收。应该给幼儿吃简单的食物,品尝食物的本味。味精在某些西方国家已被立法禁止,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癌症,亚洲国家的任何餐馆的每一样菜都放太多的味精,不知是不是文化的原因,给孩子的食物中不应放味精。 ?视觉,婴儿出生不久就能睁开眼看东西了。但他只是看,并不能进一步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存在,也不能透过眼睛参与这个世界。一般长到六个月大之后,才真正的参与世界活动。要帮助孩子发展视觉能力,就得丰富孩子目前的以及成年之后的生活。大自然就是艺术家,大自然的优美视觉感官印象能给人带来和谐 与艺术的感受。如果能把儿童引进这种艺术杰作中,深入内心去体会,对儿童的视觉成长将会有极大帮助。现代工业社会的电视和电脑屏幕的快速闪烁的画面对孩子的视觉非常不利,它会让孩子视力迅速发展成熟,容易导致弱视和近视。 ?温暖感,与生命感相联系,缺失会导致内在世界的冷漠。 ?听觉,听到声音并且理解,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听觉,能听到声音,通过声音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解。各种汽车、广告这些喧闹的声音对孩子是有害(公园里让我们见惯不惊的游乐设施所发出的噪音实际在伤害着孩子,孩子喜欢的并不一定不是对他们有害的),作为成人要有清晰的发音,如果声音不清晰,就不能给她清晰的感受,要使用有想象力的语言,是“人”的声音而不是从CD、录音机、电视里发出的声音。 对小孩不要不断的催促做某事,不要大声责骂,不断催促会使孩子失去平衡点,孩子是活在当下,不要让孩子为了结果而做事。内心平静在功利社会的现实很艰难,需要成人做出选择。 第三节 滋养0,7岁的孩子 0—7岁的孩子像一个大的器官感受着这个世界,将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吸收进去,我们应将孩子作为感觉体来认识和对待。一个生命越小的时候越依赖感官,而接触越多的非自然物质就越迅速地关闭了人人都有的感官功能。0,7岁的体验会映射到63,70岁的经历。当然,也会影响到人生的各个阶段。 0 | | 70 7 | | 63 14 | | 56 21 | | 49 28 | | 42 35 触摸感、生命感、律动感、平衡感是基础,这4种感觉在孩子的这一阶段非常重要。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重视这四种而忽视了其他,不,只是这四种感觉在0―7岁发展最强健,而且只有当低层次感觉发展了才能去发展更高一层的感觉,这4种感觉的发展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让我们从最高级的感觉讲起: 最高级的感觉是“自我感觉”,包含着沉睡的意志、理性的思考和感觉。意志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人的行为。感觉在思考和意志之间,在人半清醒的状态下左右着人的行为,也影响着人的思考。当意志和感觉缺乏协调时,人的行为会表现出非理性。如:在意志的支配下做出动物式的本能反应。但意志也可以是完全为他人着想的神圣行为。人在感觉支配下做出的本能反应可以是情绪化的结果,也可以是最人性的行为。自我感觉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感知他人的存在,以及他人的自我存在。 自我感觉的发展并不是自私行为,而是一个无私行为。对待他人一切理性和非理性的行为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自我。人性化教育就能发展自我的感觉,在自我作用下,让人的理性发挥意志本能和感觉的最高反应。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了解他人的思想就是对自我感觉的提高。 危害自我感发展的因素有:人与人之间没有兴趣、没有爱、互不理会;接受媒体和其他没有真正存在心理本质的东西;周围环境没有秩序感(混乱会让孩子找不到自我的感觉);成人对待孩子和周围的人展现的是不美的自我。 如何滋养:?自我感觉在孩子小时候,通过触摸感来发展,或者通过父母(老师)的示范,感受“我”是这样的,希望成为这样的“我”。家庭中父母就是“我”,学校中老师就是“我”,对待孩子和周围的人要热情和有爱心,平等待人,人与人之间多沟通交流,要向孩子展现作为一个有道德品性、善的人的形象,为孩子将来的“我”打下良好基础;?让孩子周围的环境有秩序和有条理,如果孩子进入教室,东西摆放混乱,孩子就找不到“我”的感觉,拥有秩序的生活,物品物归其位,让孩子通过秩序和条理感受到“我”的存在;?大人之间和对孩子的爱,多朋友,多访问和在一起;?真正的对别人的知觉和意识。 其次是“思想感觉”,人是惟一能通过思想来沟通的生物。在沟通中必须感知自己的思想和他人的思想,才能与他人形成真实的接触,史代纳称之为“对他人自我的感知”;缺乏这种感知可能会带来疏离感,而无法与人沟通和获得友谊。在当代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太多利益冲突,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可信任,疏离感困扰着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 要在早期发展这种感知能力,就必须给儿童创造人际接触的机会。儿童的玩伴、祖母生日宴会之类家庭假日团聚或庆祝会,或家庭生活中的来来往往的社交活动等,都可以让儿童与朋友、家人分享、体验。这些共享的体验能让儿童发展出对他人需求的真实感知,而且能愉快地跟其他同伴产生联系。 危害思想感发展的因素有:没有道德、没有意义的行为;杂乱、没有规律的思考;与他人不愉快的接触过程;颠倒事物本来的意义;没有道理和原因的联系等。 如何滋养:孩子还没有思想感觉,我们成年人要通过清楚地表达对各种事物的看法来展现给孩子一个有意义的思想。孩子在不停地吸收成人的思想和言行举止,如果成人爱闲言碎语、搬弄事非,孩子也会成为一个爱告状,说闲话的人,成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成为孩子的榜样。成人谈一些贴近孩子务实的事情,孩子吃饭时,餐桌谈话要与孩子相关,谈论与孩子有关的并且能理解的事,不能谈“人智学”等诸如此类抽象的精神方面超越孩子理解范围的事情;创造与他人愉快接触的机会;讲述真理和正确的道理;不同事情之间的比较;感受环境中不同事物间存在的关系。 再次是“语言感觉”,它跟我们讲话时的表达方式、表达思想的清晰度有关。我们通常说的语感,是语言的 真正本质,通过人的语言可以判断人的个性特征和内在本质。语言的表达显得非常的重要。如果父母能够用适当的语言和适当的方式跟孩子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感,而且还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这里谈到的语言还包括肢体语言。由于语言是来自感受和思考,感受和思考又来自运动,所以运动做得好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也强一些。 危害语言感发展的因素有:封闭的表达;含糊不清的语言;没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过于平淡的、不让孩子弄清大人心情的表情;撒谎,表里不一;对孩子用哄婴儿的语调(这不是我们世界真实的语言,孩子是在成长中,应该是向前发展而不是向后退缩)。 如何滋养:用正常人的语速讲述事情,描绘图景,对孩子展现优美清晰的成人语言,语言自然、真实、充满想象力和色彩,使用热情的说话语气,在语言表达时加上身体动作和表情;心理想法和口头表达统一、真实;感受有个人特点的个性化表达方式;顺应季节,描述季节,朗诵、背诵与之相关的诗歌、散文,一首关于秋天的诗,引导孩子去留心观察秋天的美丽,会滋养孩子的语言感觉。 再其次是“听觉”,人通过听觉,世界可以在人的内在留下印象。听觉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低级是只接受声音,没有感受。高级是能在听到声音后对声音产生感受和理解。人耳朵能“调到”恰好的程度来感知世界的缤纷多样。因此听觉是人具有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没有发展好,就会处在听觉的低级阶段,不能认真聆听人们的谈话,注意力不集中。 像大人一样,儿童要体验这个世界,就需要有真正能够去听的耳朵。但现在许多儿童有耳朵却不想真正去“听”各种声音,更不愿意仔细聆听。对周围的声音不关注。现在很多人都很难注意到他周围发生的事:不管是人的语言,还是脚步声、风声、雨声、鸟叫声、还是静夜的无声,他们的耳朵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危害听觉发展的因素有:过分刺激听觉的声音,如太大的声响,太快的语速,没有感情色彩的媒体声效(磁带和电子音乐);含糊不清的语言;说话没有感情;虚假的语言;噪音;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 如何滋养:?让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生机,流淌的河水、波浪的韵律、交加的雷电等,通过增加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机会,让感官敏锐起来,生动起来;?专心专注地聆听孩子的谈话,注意力就是爱,充满兴趣地了解孩子想做的事,不管孩子说什么都要认真聆听,当孩子有话时可能成人正在做别的事情,请孩子稍等一下,处理完后再专心聆听;?欣赏来自于人类特有的灵感而成的优美音乐也是发展听觉最佳的途径,成人对孩子唱的歌,用不同乐器一起创造音乐;?对孩子说话要清晰,没有清晰的语言就不能给孩子清晰的感受,在念或者讲的时候让速度适应孩子的接受能力;?华德福幼儿园中讲故事、晨圈游戏、老师唱的 歌、适应孩子年龄阶段的乐器、老师的理解和聆听都是在滋养着孩子的听觉。 再其次是“温暖感”,包括温度和气氛。温暖感和生命感联系很深,对婴儿而言,保暖对身体器官的发育非常重要,如果人能够自我地发展和完善器官,这一辈子都会活得很健康。所以必须保持婴儿身体的温暖。体验到母亲的温暖对婴儿以后身体各种器官的发育和自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身体缺乏温暖,人就会想办法取暖,并会对能得到温暖的地方产生感情。人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一样,给孩子足够的温暖也是内在的交流,是爱的表现,如通过对别人的问候表达我们的爱心。 危害温暖感发展的因素有:衣服穿得不够;室内温度过低;身体过度劳累;冷淡、没有感情的人际关系和气氛;虚假的热情,空调开得过大等。 如何滋养:?视觉和触觉也能感受温暖感。用布做装饰,桌子上摆放蜡烛和鲜花,在特定情况下点燃蜡烛,柔和的,暖色调的色彩和触感柔软的织物、动物皮毛等都会带来温暖感;?穿适合温度需要的衣物,温暖的衣物、袜子、帽子,在冬天户外活动是应穿得暖暖的,玩沙玩水后,打湿的衣物要及时换下来;?外面冷时,要让房间暖和起来,用暖色调装饰房间,使用天然材料,棉、麻、木头、石头等,没有温暖感觉的化纤和塑料之类质材应摒弃;?和孩子一起烤面包,摆桌子、摆筷子,做全体参与做事情,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家庭和集体的温暖,温暖孩子的心灵。 再其次是“视觉”,它和美密切相关,孩子随时随地都需要美,需要优质的感官视觉印象。 危害视觉发展的因素有:吸引注意力的没有文化内涵的画面;强烈又不自然的色彩;看电视和电脑屏幕;不美的气氛;没有兴趣;无色彩的悲观的环境。 如何滋养:通过老师和家长自己的兴趣引起孩子对大自然中色彩的注意,让孩子陶醉在美的大自然中,经常观察自然中美的事物,并深入内心体会;在室内图画、布艺、餐桌上的鲜花、蜡烛,成人在特定的时刻点上蜡烛,增加美和崇敬的氛围,成人穿着言行也是美的,服装和环境的颜色搭配自然和谐。 再其次是“味觉”,味觉要通过水来实现,感受味觉的舌头上的味蕾只能识别溶于水的味道,味觉和嗅觉也是紧密联系的。味觉表面上是人对食物的体会,但人们忽略了味觉的另一方面的内在联系是生活品味和艺术品味等。英文中的Taste就包括了这两层意思。很多民族都把艺术融入了饮食文化,讲求色香味俱全的中华饮食文化把人的感觉发展到了极至。 危害味觉发展的因素有:所有菜都做成一种味道,工业食品和垃圾食品,罐头、袋装零食和速食食品;过重的、过复杂的味道;使用味精;没有品味的判断;不得体的做法;不美的环境。 如何滋养:原始、简单、天然的食物,经过适当方式让不同菜中自然的味道呈现出来,自然绿色食品和在大自然中体会自然的气息是发展儿童高尚味觉(品味)的好手段;优美的环境,对美有品位的判断;和孩子们一起做一顿饭,让她帮忙拣菜、洗水果,让孩子一起参与做饭的过程,摆桌子、碗筷,和孩子一起烘烤面包,规律地吃饭,餐前语让孩子感激食物。 还有“嗅觉”,嗅觉是通过空气和外界联系。嗅觉的体验跟感觉有着直接的联系,人一旦闻到熟悉的气味,就会对气味进行分析和判断,是什么东西产生的气味和这种气味形成的原因与过程怎样。闻到不熟悉的气味,有助于对所接触的物体的记忆。现在有很多化工产品发出各种强烈气味污染了人的嗅觉,使人逐渐失去通过嗅觉来认识自然的能力,很多孩子连泥土的味道都无法辨别更不用说花草的味道了。 嗅觉不仅是人的普通感觉,灵敏的嗅觉也是人的智慧之一,缺乏嗅觉的敏感就缺乏对自然的联系。如果在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用的和吃的以自然物质为主,不但对人的健康有利,对发展人的感觉也非常重要。人的感觉是构成美的基本因素,从幼儿开始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的各种感觉。 危害嗅觉发展的因素有:不新鲜的空气,不自然的气味;化学制品的气味和工业污染造成的气味;让孩子感到难受的印象和做法;使用人工香气和空气清新剂;让气味过分浓烈。 引导嗅觉发展的因素有:体验各种各样植物的气息和天然食物的气味,清洁的家庭环境、新鲜的空气、干净整洁天然的味道,不使用化学的清洁剂,不能用人工的香料,迭迭香等即使是天然的味道也不能太强烈。 然后我们来讲初级感觉,对于年幼的孩子尤为重要,对于0,7岁的孩子,成人所作的任何活动都要问自己是否有助于提升这四种最基本的感觉,我们也应看到是在什么地方,让这些感觉受到了伤害,如何去弥补, 触摸感,如何发展,要做到的是多触摸,但注意将包含爱的触摸与有害的触摸相区别,有害的触摸包括:?无爱的触摸,不能像触摸凳子一样触摸孩子,有些保姆虽然很尽职地做抚触,但可能未包含爱,这也是有害的,所以要小心地把孩子交给你信赖的人;?心不在焉的触摸,抱着孩子做其它的事情,虽然肢体在接触,但心却是疏离的,也是有害的;?体罚;?身体虐待或性虐待;?成人之间的暴力行为,不一定是 针对孩子的,只要是在孩子周围发生的。 缺乏触摸感可能导致的表现:有的孩子对触摸高度敏感、对抗,不喜欢别人碰触自己;有的孩子总是脚不停手不住,进入教室总是无意识地摸这摸那,或敲打一下同伴,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时,他总是说我什么也没做啊;有的孩子总是争抢东西;有的孩子没有界限感,拿别人的东西,或到不该去的地方,明知犯规还要做;有的孩子非常贪恋别人的触摸;有的孩子皮肤容易过敏,当身上有伤口,或被蚊虫叮咬后对伤口和红肿的脓胞不停地抓挠,直至伤口破裂或脓胞出血也无法停止;有的孩子爱咬人,有的孩子爱吃手指,这可能与缺乏母乳喂养的触摸有关。男孩表现为多动症或注意力涣散,女孩常常表现为内向害羞和胆小,这都是焦虑的表现。 危害触摸感的一些因素:给孩子他需要的物质却不给温暖;保护过多或者孤单太多;接触不是为了爱护小孩,而是为了大人情感的满足。 如何帮助滋养:经过产道的自然生产,在出生过程中感受到产道的挤压;给予更多的拥抱、触摸,让孩子在一个人单独待着和与成人在一起并被保护着之间转换;让孩子在单独一个人与身体温暖的接触之间转换;让孩子在拥抱和放开之间转换。缺乏触摸感的一个原因就是疏忽,孩子小的时候和妈妈在一起是最好的,非常小的孩子在2岁之前需要1对1的照看。当孩子应该做某事或不该做某事时,都要拉着他的手去做或不做。更多的按摩,与孩子更多的身体接触,用舒适的布包裹孩子,当孩子身体不舒服时或者状态不是太好时泡营养澡。(随季节适宜的温度,1升新鲜牛奶,1个土鸡蛋,1个柠檬切成两半挤汁,1大匙蜂蜜,双手用?进行搅拌7的倍数,让孩子泡10,15分钟,可以7天为周期连续泡7周)泡完澡后,将孩子裹在浴袍里,温暖地放在床上睡觉。做手指游戏,玩天然玩具,如木头、丝绸、布、沙、石头等,水、沙也都有利于对孩子的滋养。 生命感:本质是身体是自己的家,在家里很快乐。在每天的固定时间作某事,是内在感觉良好和快乐的状态。 生命感缺失的原因包括缺失韵律,给孩子过多的选择会摄取走太多的生命感,太多的色彩轰炸孩子、电视、家庭暴力、离异的家庭、与父母分立过久等,孩子需要父母的生命力的滋养。过度强势支配欲望强烈的父母带给孩子太多的威胁、恐惧,常常对孩子说:“如果…我就离开”等诸如此类威胁的话语。经常的搬家,过多的外出或在路上奔波;时间过于紧迫和被惊吓;过多的课外活动,辗转于各种才艺班;成人的暴力行为,对孩子都不好,要让孩子感觉到我的身体就是我的家,感到很舒服。 生命感缺失的表现:做事没有精力、疲惫,无聊不知干什么,变得非常粘妈妈,总是在不停的抱怨、担忧,紧张和不安,或者当有什么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烦躁、焦虑,强烈的占有欲,把所有玩具聚在自己周围, 或者总是和成人对作干,或者不能被拒绝和否定,这是孩子在逃避痛苦,逃避伤害,他的内在是不快乐的有多动症的孩子都是生命感的缺失。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遭受着生命感缺失的痛苦。 如何帮助滋养:?建立韵律和节奏:韵律带来生命感,韵律创造生命内在器官的和谐,有规律的作息节奏、相互信任的生活氛围,跟时间、地点有关的安排都有规律,将韵律贯穿生活的各个时段,不管在家里或教室都创造一种干净整洁平和的有序平衡。在日常生活中,吃饭尤其重要,规律的用餐,食物散发出来的气味,也滋润着孩子的嗅觉和生命感。?作为成人我们不要限制孩子,不要过多保护,要提供艺术性的和谐活动和游戏,让孩子感受晨圈的快慢节奏的变幻,给予营养浴、童话故事、英雄故事的滋养,让孩子体会到痛苦与不幸的存在,以及战胜它们的喜悦与希望。?对于多动症的孩子,生活就是混乱、痛苦,家长、老师会因为他们而疲惫。但我们要了解他们内心是持续的不快乐,他们只是不想去察觉这内在的痛苦,通过不停的运动、尖叫、吼骂,不断地说话来逃避感受痛苦,他们的内在实际上渴望被爱、被关怀,渴望成为一个好孩子,但行为无法控制,仿佛对别人的批评、惩罚满不在乎,缺乏自我尊严,实际上他内心是非常恐惧的,因为他总是被排挤,所以他们的表现常常是恶性循环。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理解他们,认识到所有的行为都是因为缺乏生命感;?不要予以太多的期望,无条件地去爱他、接纳他,给予他特别的爱,他们最需要的是成人的理解和接纳,如果成人能处理好,给予更多的感激和欣赏,这些孩子可能发生戏剧性的转变,向我们展现他真正可爱善良的本质。 在现实中,缺乏触摸感的孩子常常害怕单独在一边,一般喜欢围绕着成人,需要被呵护和关照;而多动的孩子常常跑得远远的,需要成人的理解和宽容。 律动感:是对运动包括对自我运动的感触和对外在运动的感觉。儿童身体的律动感是移动身体和四肢、爬行、蹒跚学步、跑和跳,这种感觉是获得自由意识的关键。 引导律动感发展的因素有:?让孩子自己进行活动;给孩子一个能允许他触摸所有东西、能自由玩耍的环境、合理的动作过程。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通过“动”来认识空间,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自由爬行,自由学走路,自由参与游戏活动,不仅是发展孩子的身体,更能帮助孩子大脑的发展。孩子在小时候的行动受到限制,长大之后思维不可能活跃,更谈不上自由发展独立的思想。?让孩子顺应、感受自然的律动,孩子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感受到自我与时间、空间的关系,因为律动不仅是空间变化的结果,也是时间变化的结果。逐渐培养孩子对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认识,会强化孩子内在律动意识,如一年中季节的变化,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一天中太阳、天气的变化,人的活动的变化,自然的律动会反映到孩子的内心。 危害律动感发展的因素有:经常不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因为缺少榜样而不引导孩子去活动;因为有媒体在场就不许孩子动;只让小孩成为旁观者的全自动玩具;缺少走路和运动的机会,如使用学步车;生活中总是匆匆忙忙的,不停受到催促,没有完整的姿态从容的生活;太多的时间是乘汽车、坐火车,乘坐电梯,少于用腿,电视、电脑让孩子一动不动,唯一动的是手指头;过度保护,缺乏运动的场地和环境,或者过早进行体育运动,比如让 6岁的孩子踢足球。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行走观察到孩子出现的问题。 律动感缺少的孩子的表现 (1)基本技能发育迟缓:不能系鞋带,不能用铲子弄花,不能用勺子吃饭;?多动症,做很多无目的性的动作,机械性的动作;?压抑、模仿能力差,也可以称为情绪化的、抑郁型的孩子,有点对抗性社交倾向。 这些孩子不能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不能用儿童的节奏玩耍,缺乏模仿能力,他们内在是停滞的,外界的信息吸收了就留在内心里,无法展现,不知下一步该作什么,一般很孤独,最糟糕的创伤是被丢在一边,不能成为集体一员,他们感到被集体排斥,内心很痛苦,常常因为没有朋友而感到很伤心。 他们需要音乐,音乐是朋友。音语舞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成人对这种孩子要把他们留在身边,让他看着成人在做什么,向孩子解释这一步做什么,为什么做,下一步要做什么,温柔地与他们交流。家长可引导这些孩子一起参与工作和玩耍,一步步地做,重复做好几次,第二天再做下一步,不能期望太高。或者让孩子成为玩耍中的主导,让另外两个孩子参与,持续一个星期后,再多加几个孩子参与,有时候,孩子常常很难做到自始至终坚持,这时候需要家长带着他坚持做完,并及时给予表扬。 这些孩子需要骑自行车、游泳、园艺、有表演性质的歌曲和游戏、做手工、做饭,让孩子感受到食物“由生到熟”的演化过程,还有做家务事、清洁等等。 平衡感:是指保持人的身体站立、坐、蹲、运动等一个平衡稳定,而不致使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同时也包括了保持内心活动平静、松弛和稳定。一个先天性残疾或小儿麻痹症的人,表现出头、手、脚等四肢不平衡,医学界一般认为这是大脑神经受到损伤而指挥不了四肢,但瑞士人智学研究者—科尼克医生认为是平衡感失调,造成了内心不能平静,从而表现出身体的平衡失调。 在儿童的发展中要注重肢体和内心两者的平衡发展。从婴儿的第一次仰头开始,学会坐、爬、站立、学步、走路,到爬树、荡秋千、过独木桥、走路时喜欢走街沿或走滚动的物体等等,都是儿童在自然地发展自己的平衡感。如果不给孩子这个发展机会,将会造成他们以后学习中产生困难和心理障碍。 缺少平衡感的孩子,要避免肉和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东西需要能量去消化,他们易吐,易晕车,易摔倒,自我感觉特别强烈,关注自我更多。缺乏直立感觉,经常弯腰驼背,缺少社交,因为与他人交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但内心非常期待被朋友接纳。 引导平衡感发展的因素有:运动、丢球、接球、玩平衡玩具、在梁柱上行走(平衡木、梅花桩等)、跳跃;带孩子的态度稳定、不急躁;家长心灵平衡,保持内心的宁静。 成人应如何帮助滋养这四种感觉缺失的孩子:(1)理解,成人温柔耐心的态度最重要;(2)怀有崇敬的心,尊重他们,接纳她们;(3)有意识把他们带进我们的睡眠之中,在睡之前想想孩子的样子和问题,带着问号进入睡梦,当我们第二天面对这些孩子时,会有灵感,知道怎么对待他们。 由于生活中杂事太多,所以笔记的整理时断时续,一直持续到看到有朋友已整理放到网上,不仅汉颜,本准备这个周末彻底完成,但朋友圈出了问题,忙着调解,又耽误了时间,现在还有问答录没有整理,而它又非常的价值,我将尽快完成这项任务,让更多的人分享华德福精神的独特魅力。
/
本文档为【0-7岁儿童的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