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i3m[心理学]案例报告 婚姻恐怖症

2017-12-28 9页 doc 24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i3m[心理学]案例报告 婚姻恐怖症i3m[心理学]案例报告 婚姻恐怖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位女性恐惧婚姻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个人中心治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通过对咨询流程的叙述说明了个人中心治疗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本人对个人中心治疗法的应用体会。 一、求助者基本情况 求助者珍妮是一位36岁的女性,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她出生在北京,在北京上学、在北京工作,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家庭。 通过她自己的表述,了解到,从小到大她都非常听话,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她记忆中,家里...
i3m[心理学]案例报告 婚姻恐怖症
i3m[心理学]报告 婚姻恐怖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位女性恐惧婚姻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个人中心治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通过对咨询流程的叙述说明了个人中心治疗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本人对个人中心治疗法的应用体会。 一、求助者基本情况 求助者珍妮是一位36岁的女性,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她出生在北京,在北京上学、在北京工作,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家庭。 通过她自己的表述,了解到,从小到大她都非常听话,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她记忆中,家里很静,父母之间交流很少。上初中时,有男生给她递条,她告诉了母亲,母亲奖励了她这种行为,并告知,要与男生保持距离。因此,她就不再与男生交往,也没有参加过有男生的活动或聚会,等上到高中时,她的好朋友都交上了男朋友,她感觉到孤独,而这时不仅没有男性朋友,也缺少女性伙伴。而这时,她也不再和母亲父亲有什么可以交流和沟通的了。 大学一年级时,她喜欢上班上一个男生,她犹豫了很久,不知是否该表达,就在她准备表达的前一天,她看见这个男生和另一位女生牵手从她身边走过,她一下心如冰窟,忍住泪水跑回了家。在家中很伤心时,母亲回来了,她忍不住将事由告知了母亲,谁知母亲也痛哭起来,又再一次告知,要与男生保持距离。 大学四年,她拼命学习,不再与男生接触。大学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分配到外企工作,又由于出色表现,不断在事业上攀升。 母亲五十多岁时去世,在母亲去世后,她开始感到自己对生活的无力,对未来感到恐慌和不安,一想到自己的年龄就心率加速,近日来烦躁、失眠、无法进食。 在第一次会谈结束前,与求助者确定了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探讨生活无力感的根源,改善心境状态。 终极目标:如何提高人际交往及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独立和完善。 二、理论概述 个人中心治疗的基本理论是,如果咨询师成功地传递了真实、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的话,则求助者在人格组织上会有建设性改变的回应。 个人中心治疗认为,人在自己内部有一个辽阔的资源,可以了解自己,改变自己的形象,改变自己的态度,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只要具备了某些支持心理常态的氛围,这些资源是不难把握的。 促进这种心理常态氛围的成长共有三个条件,这些条件,既可适用于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也可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更可适用于领袖与团体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行政人员与僚属之间。实际上,只要能帮助人达到他发展的目标,在任何情况之下,这些条件都可以适用。 一旦咨询师同他的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把个人的和职务上的假面具去掉,求助者就会积极地成长,所以说,真诚,就是让咨询师的感情和态度自自然然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这时有一种默契,在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浮现出一种真诚,让他们感觉到到一种自觉,一种自然的内心发泄。 咨询师通过制造一种改变环境的氛围,以期能做到接纳、关怀并达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当咨询师怀着积极的又毫无判断的心态,对求助者表示全面的接纳,那么,求助者所有的感受,诸如混乱、反感、恐惧、愤怒、勇敢、热爱、自傲等都会涌上心头。这是一种非积极性的关注,如果咨询师仍能全面接受,而非选择性地接纳,则治疗效果也会展现。 第三个促进人际关系的要素是同情心的了解,就是说,咨询师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应能力,很准确地感受到求助者的个人经验,并能体会到求助者所表达的,只要进行得顺利,咨询师不但能够进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所要澄清的各项意义,甚至他在下意识里对情况一目了然。这种特殊而主动的聆听是威力最大的一种。 以人为中心治疗法是建立在对人信任的基础上,它主张,在每个生命体内都具有一种实现的倾向——一种生长倾向,一种发展倾向,直到他完全表现自己的才能。这就是人类建设性的本能,它促使我们朝向更复杂而且更完美的方面迈进。 三、咨询过程: 1、专注、聆听与真诚、回应 珍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对婚姻和子女的恐惧;第二个,我对个人年龄陡增的恐惧。面对未来,真难应付,我感到诚惶诚恐~ 咨询师:你有两大难题。我不知道,你想先谈哪一个呢, 珍妮:好吧,还是先谈我的年龄问题~ 咨询师:那你先告诉我一下,你为什么怕老,你老了,又如何, 珍妮:我感到很恐惧呀~已经是35岁的人,很快就要40岁出头了~为什么这样怕,我也难以解释。左思右想,不能解脱,我好想逃之夭夭算了。 咨询师:看来,你真的怕得要命,那也够你受了。 珍妮:是的,这叫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那是一年半以前的事,啊~两年以前的事了。那时我突然感到,老天爷,我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真是倒霉透了~ 咨询师:直到一年半之前,你才有那种强烈的感受。有没有什么特殊事故引发了你的不安呢! 我初步的回应有两个用意:首先我要她感到绝对的安全,来做自我表述;而我这方面则尽量了解她的感受,不提任何带有威胁性的问题。此外,我也没有指出任何具体方向,而且不做任何判断。我让这次访谈完全由她来掌握。 珍妮:真的,我也想不起来了~啊,我妈死得很早,那年她不过50岁。她还年轻,而且在很多方面显露过才华。我想,这或许有点关系。我也不太清楚。 咨询师:你好像感到,你妈的早逝,你也可能不久于人世了,是吗, 珍妮已开始拿安全感来解释她个人的经验。她虽然还没有注意到这件事的意义,但她联想到她的恐慌来自母亲的早逝,并向我表达,表明我们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2、同理与一致 珍妮:回忆我妈的一生——她虽然有很多才能——但不幸她终究成了苦命人。这世界欠她太多了。我绝不想也落得她的命运,而事实上我也没有。我的生命相当丰富——有欢乐的日子,也有悲伤的岁月。我学到了很多,而且也有很多等着我去学。但是,我实际上感受的,却已是我妈曾经感受过的。 咨询师:这好象有点戏剧性啊。你可能在恐惧地想:瞧,从前在我妈身上发生的,现在也发生在我身上了~也许,我也会一事无成吧~ 珍妮:正是~你有问题要问吗,我想,那样可以帮助你来认识我更多一点。我自己不能提问了——心里七上八下,搞得我心乱如麻了。 咨询师:你心里七上八下,所以你不知从何也不知在哪里打住。我也不知道,你是要再谈谈你和你妈的关系,或者谈谈你的恐惧什么的。 珍妮:我现在是,年纪越大,越想结婚,两者之间有无关系,我都一无所知,一方面,我一想到结婚生子,我就感到恐怖之极;另一方面,我又感到自己快老了。 咨询师:这是对婚姻承诺的恐惧,也是对生儿育女责任的恐惧,这些事使你的恐惧感不断增长、扩大。 珍妮:正是。其实,对承诺我并无恐惧。举例来说,对工作,对朋友,对所做的事情,我都一无所惧,只有对婚姻,我真怕的(要死)~ 咨询师:因此,不能说你是个不负责的人,(珍妮:当然不是~)你对工作负责,你对朋友负责。只是对婚姻这件事,你怕的要死。 珍妮:唔~(稍停)我现在真的无法想起来了,否则,我就能开出一张清单来(稍停)。我的 问题可能是——对艺术有所爱好,是吗,或者,我对音乐和跳舞有所偏爱。也许我想将自己的余生投入音乐和跳舞哩~只可惜,今天的社会不让我这样做,我得符合社会的要求嘛~这并非说我有什么后悔,只是说,我若有所失,因为我真的想做点什么,只是不知道怎样去做~这是否与我刚才要表达的有关,是的,我已经老了~总是绕着圈子走,总是想走回头路。 咨询师:所以说,你在告诉我,本来你也有个人生的目标,你也真想做写自己想做的事情——(珍妮:唉,是呀)你想献身于音乐和跳舞,只可惜社会阻碍了你那样做。本来嘛,你只想将自己整个地投入,全心全意地致力于音乐世界。 珍妮:正是如此~ 在珍妮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她将自己的责任推到我身上来,我并未接受,只真实地表白了我的感受而已。 我的同理让她注意到自己的目标,而且加以正面的对待。我提供求助者一面高举的镜子,让他照见了自己。 3、澄清与陪伴 珍妮:一年半以来,我所经历的都显得奇奇怪怪,然而整个情况又显得生机勃勃。有人告诉我,年纪大了,人就变得更有耐性,对别人也能容忍。其实,我对这个世界也一无所求,但在最近我感到自己出了问题,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去应付这些问题。 咨询师:你是说,一年半以来,事事都不如人意,而你又不知怎样适应——不但时刻如此,而且事事如此。(珍妮:是啊~)但是,你又感到生命的活力,你又觉得生命的意义。因此,在你内心深处,你又不免自问:“我将何去何从呢,” 珍妮:张老师,我能提一个问题吗,在婚姻和年龄之间有没有相关性, 咨询师:有呀~在我看来,你将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谈,你对这两件事都有恐惧感,你对婚姻和生儿育女都赶到恐惧,这个恐惧几乎变成了一个包袱。此外,你又说,你知道自己梦寐以求的承诺,却无法实现这个承诺。 珍妮对自己所遭遇的人生问题,既感无奈,又感无助。因此,她顺着一般人的模式,想在权威人士那里找到。 个人中心治疗认为,最好的答案应该由求助者自己找到,而珍妮所讲的正是她所求的答案。 珍妮:咳,承诺,并不是什么奉献,它绝对同奉献无关。我只是怕被暗算而已。其实,我现在就被自己的年龄暗算了。 咨询师:你感到被暗算了,被自己的年龄暗算,又被对婚姻的恐惧暗算,(稍停)因此感到人生没有希望的无奈。 珍妮:是的,(稍停)我还是继续讲吧。(咨询师:好)你可知道,这些事我放在心里好久了。(稍停)我总不能跑到办公室里,公开地向人说:“救救我吧,我今年已经35岁了~我干些什么才好呢,”我又不是那种人嘛~其实,只要我高兴,穿一件短衣,梳两条辫子,那又何不可。我所顾虑的是怕被暗算了。人们对我说:“珍妮,你还是年轻不减,春风得意嘛”他们却看不见我内心的感受~ 咨询师:不错,外人看见的是你的年华,是你的风采,他们没有看到你的内心,珍妮的内心世界却大不相同~ 珍妮:你要让我讲点别的什么,你能帮我对吧,我讲的越多,我就越能帮助你了解我,对吗, 咨询师:是的,你会通过我更了解你自己,我觉得,你所讲的东西,可能教你更能了解你自己,更你认识你自己。 在这里,珍妮对她的“关系论”作了最明确的说明,她丢给我有关她的许多资讯,希望我这个咨询师用来帮助她。我却希望让她自己负责。 珍妮:我自己不但需要时间,而且需要一两个朋友的支持,我想最重要的是,我所联系的人,一定要能够信任,一定要具有信心,而且他也有时间来帮助我。这样的人,也实在难找。 咨询师:你所要找的,就是一个真正有能力帮助你摆脱困境的人,这样你能同他一直走过这段痛苦的日子。 珍妮:唔,这段日子。我实在不知道怎样应付,真的不知道。 咨询师:你感到,这真的不容易承担。 珍妮:也罢,这已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从清早起来,到晚间上床,都没有变化。当然,我也不会向大家公开这些事,我想不要增加别人的过分反应。如果真能找到一位与你同舟共济的伙伴,听听你是怎样走过来的,那算是件重要的事情呢。 咨询师:所以,你真的在找一个人,一个你需要的人,一个你向往的人,一个你信赖的人。 珍妮:我也自己来试试看,可是感到力不从心。(咨询师:对的。)如果有个人能推我一把且对我说:“我知道你,你一定能,你会做到,而且你已经开始做了。”那就是—— 咨询师:那就是真的帮助。 珍妮:只有一个人能相信我。 咨询师:那个人会向你说:“不错,你能做到——你真的不错,你会干得很好。”可是,这些话你自己又说不出口来。 珍妮:说不出来。我也试过,想更积极一点,甚至想自嘲一番。可是,我又怕得要死。我只 是向后退,我不敢往前冲~(久久无言)我想将它推到一边,我想将它冲洗干净,我想将它全擦掉,我甚至不要再去想它,连这一点,我也无法办到。(稍停)用比喻来讲,我恍惚走进了黑暗,而且是从光明里走进了黑暗。(咨询师:啊。)你可理解了我的意思,(咨询师:是的,我理解的~)为什么,我又开始恐惧了。 咨询师:风险很大嘛,从这样的情境,真是吓人。 珍妮:我已经无话想说了,当然除了我怎样克服它之外。有时候,我又觉得这是个非常孤独的问题。我也知道,别人也碰到过这种问题。但也有人未曾遇到过。他们也许会想:大惊小怪,那有什么了不起,有时候,我也异想天开地自嘲:何不在报纸上登一则广告。很难说,(自嘲)你会收到怎样的回应,(稍停)说穿了,也不过是个笑话,我不过想逗人一笑而已。 咨询师:可是,你最大的愿望不是找个知心人吗,希望他从天而降,能坚定你的信心,并能帮助你脱离苦海。 珍妮:对呀,我必须有个真实的接触,(稍停)一个同我直接交往的人。 经过这段交谈,她感觉到无助感的深层面,她本人没有应付恐惧的能力,她有强烈与另一个人建立关系的渴望,她深信援助必须来自外在。 以上节选了6次会谈中的部分,借着真实不带论断的关怀,以同理之心,导出了求助者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过程。作为心理咨询师,借着用心,伴着她走了这一段崎岖的路。 四、总结 通过将个人中心治疗法运用到个案的处理当中,我有如下感受: 1、凡是从求助者本人身上找到的任何感受、任何想法、任何方向的改变,任何行为的意义,我们都要不作任何判断的接纳。这种接纳是全面的,但也有例外,当求助者对咨询师表示依赖,她想依靠咨询师的权威来替她找答案,我接纳了她依赖我的愿望,但是我没有依着她的愿望来处理问题,而是将处理问题的主动权仍然交还于她。 2、深深地了解求助者的感受,同情地体会她个人的意念,而且提供她自我表述的机会。当咨询师能够成功地进到了她的内心深处,她将逐渐地表露了她内心的隐情,我们之间就能直来直去了。 3、在寻找求助者自己时有一种伙伴同行的感觉。我相信,求助者都有自我觉察的能力,咨询师不能走在求助者的前边引导她也不能走在她的后边推着她,那样会让求助者感到孤独害怕应该走在她的身边,作与之同行的伙伴。 4、信赖“生命体的智慧”会带领我们接近她问题的焦点。在整个访谈中,我一直信赖地面对她焦虑与沮丧,她母亲的早逝,她年轻时对异性和感情的感受,她对艺术的爱好,竟同她解决内心的恐惧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让求助者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行径,按照自己的步骤,去解决自己的困难。 5、要完完全全地帮助当事人体验到她的感觉。最好的例子就是她相当完全地体会到自己的“无助”和自己感受到“恐慌”。一旦这种强烈的痛苦感受在其深度和广度都达到极点,求助者就会设法点破。在其改变的过程中,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五、珍妮的结局 会谈结束后的半年后,她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她找回了她失落的那些部分,让一个信赖的人走进了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美]Raymon j.corsini & Danny wedding著,朱玲意等译:《当代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心理出版社 2、李绍昆:《美国的心理学界》,商务印书馆
/
本文档为【i3m[心理学]案例报告 婚姻恐怖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