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可编辑)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可编辑)

2017-12-21 29页 doc 57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可编辑)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可编辑)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2012年5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4 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4 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 5 1.4项目概况 6 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 1.7结论与建议 9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1 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1 2.2项目背景 11 2.3建设的必要性 15 第三...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可编辑)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可编辑)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 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2012年5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4 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4 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 5 1.4项目概况 6 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 1.7结论与建议 9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1 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1 2.2项目背景 11 2.3建设的必要性 15 第三章 市场 19 3.1市场现状及需求 19 3.2市场预测 20 第四章 项目地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22 4.1项目地址选择 22 4.2建设条件 23 第五章 建设与规模 26 5.1 基地发展规划及专业设置 26 5.2建设方案 28 5.3培训基地建设规模 29 5.4培训基地工程建设规模 30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31 6.1总体规划 31 6.2 建筑结构方案 41 第七章 公用工程 70 7.1给排水 70 7.2供电工程 77 7.3采暖空调工程 84 第八章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 87 8.1环境保护与有关环保措施 87 8.2节能与劳动安全 92 第九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98 9.1项目管理 98 9.2项目实施进度 99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定员 101 10.1组织机构 101 10.2组织机构图 101 10.3定员 101 第十一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103 11.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103 11.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103 11.3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104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6 12.1投资估算 106 12.2资金筹措 108 第十三章项目财务分析与评估 110 13.1分析评估依据 110 13.2总成本费用估算 110 13.3收入估算 112 13.4利润估算 113 13.5现金流量分析 113 13.6不确定性和风险 113 13.7盈亏平衡分析 114 13.8敏感性分析 115 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分析 117 14.1增收效益分析 117 14.2外部效果分析 117 14.3社会效益分析 119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20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 1.1.1项目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县就业培训中心 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某某省就业训练中心 法人代表: 1.1.3项目拟建设地点 某某省省武陟县城区 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某某省省公司 资质证书:工咨甲1030121001 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 某某省省公司接受某某省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 1.3.1研究依据 1、某某省就业训练中心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委托书;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4、《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7、《关于实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4号); 8、《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 9、《某某省省2004-2007年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规划》; 10、《某某省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政〔2006〕19号); 11、《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焦政文〔2003〕117号); 12、《关于转发市农业局等部门2004?2010年焦作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规划的通知》; 13、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4、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等。 1.3.2研究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4项目概况 1.4.1建设必要性 某某省省是全国人口大省,高等教育的规模还不足以满足某某省的需要,在全省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现在全国万人在校大学生的比例平均是113人,某某省仅有73人。尤其目前某某省省职业高中、职业技校、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生源流失率比较大。 而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使社会对高层次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也对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焦作市人口众多,尤其是项目所在地武陟县,每年新增劳动力在2.6万人左右,就业压力较大。近三年来,武陟县向各高等院校输送毕业生2400多名,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9000多人,并向上海宝钢,苏州、无锡、深圳等地输出高新技术人才2400多名。随着焦作市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对各类实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焦作市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学校规模较小,已经远远不能担负新增长劳动力转化的重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1.4.2建设规模与方案 本项目根据《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的规定指标,并根据相关政策,扣除教师住宅面积,按最终在校生规模10000人进行征地,一次性规划、建设实施。 因此,结合武陟县城区总体规划和拟征土地的场地情况,本次新征土地面积为333.739亩(不含科研基地),基本可以满足培训基地发展要求。 培训基地总建筑面积为128658.80m2,其中:实训教学楼16591.60m2,理论教学楼15766.50m2,综合楼9392.75m2,图书馆4372.85m2,餐厅10157.58m2,后勤服务中心3205.44m2,风雨操场2847.41m2,教师公寓7242.18m2,学生宿舍57411.49m2,中心变电所(后勤楼内)168.00m2,体育场看台1100m2,锅炉房340m2,垃圾中转站 81m2,门卫传达室150m2。 1.4.3项目管理与实施 本项目承办单位为某某省就业训练中心。为做好项目的征地和规划建设工作,中心成立某某省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筹建处,负责征地手续的办理和培训基地规划、、报批与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工期为两年。 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17398.86万元,资金来源如下: 1、地方财政资金:3000万元; 2、银行贷款:8500万元; 3、自筹资金:5898.86万元(其中:社会力量筹资3000万元,训练中心筹资2898.86万元)。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规模 备注 1 学生规模 人 10000 2 占地规模 m2 222270.17 折合333.739亩 3 总建筑规模 m2 128658.8 4 用水量 m3/d 1940 5 用电负荷 kW 7077 6 采暖热负荷 104KJ/h 3507.6 7 总投资 万元 17398.86 8 资金筹措 万元 17398.86 8.1 地方财政资金 万元 3000 8.2 银行贷款 万元 8500 8.3 自筹资金 万元 5898.86 其中:社会力量筹资3000万元,训练中心自筹2898.86万元 9 投资回收期 年 8.98 含建设期 1.7结论与建议 某某省就业培训示范基地是一所以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焦作市和培训基地所在地武陟县及周边地区生源充足,能够满足培训基地的生源需求。该项目在工程选址、项目建设方面均通过了具体分析和多方论证,且中心有能力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基地建成后,可以进一步优化地方人才专业结构,优化某某省省劳动力培训力量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对促进焦作市经济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并且,从宏观上看,示范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我省的教育水平,为某某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人才资源,对全面促进某某省省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该项目都是必要的,可行的。 我们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做好新校址的建设实施工作,早日开工,保质保量按施工进度安排完成项目建设,早日投入使用,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某某省就业训练中心是武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下属事业单位,综合管理全县劳务输出、劳务市场、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工作。主要工作职责:1、负责落实政府促进就业,控制失业率的目标;2、负责全县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3、实施就业援助行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就业;4、负责社会劳动力资源统计和就业、失业、退休人员的登记工作;5、公共职业介绍、人事代理。就业训练中心下属有职教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机构。其中武陟职教中心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有56个标准教室的教学大楼、综合科技楼、多功能餐厅、男女生公寓楼、标准化体育场、学生商店,总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50%,学校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高素质、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其中专业教师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3人。先后被省、市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和定点培训机构,武陟县也是焦作市唯一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县。 2.2项目背景 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尤其是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的专业培训。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方针,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 出更高更新的紧迫要求。两大战略、两大根本性转变的全面实施和推进,急需大量高级专业人才。据统计,仅1990~2000年城乡共需就业劳动力2.76亿人,年均2700万。在这些就业的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5%,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占20%,这显然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术人才的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唯一的办法是要设法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以缓和这一矛盾,让更多的劳动力能在就业前后接受职业技术培训,以使他们能更好地上岗工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但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还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统计资料表明: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的比重,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仅为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8.8%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2.7%的水平,甚至低于印度1981年2.5%的水平。在这2%受大学教育的人口中,约近20%的人所学专业不适应市场需求,这种状况严重制约高新技术的推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人力结构调整必须适当先行,职业技术教育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人口增长的角度说,由于职业教育适龄人口增加,职业技术教育也必须相应地有较大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新增人口就达2000万,这些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针对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渗透和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成为学习化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学习化社会形成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为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做出了贡献,但职业教育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的数量规模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快速增长,到1999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了1140万人的建国以来最高水平。近几年,我国兴起举办新型的职业技术学校,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和热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广义上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简称三类教育。到2005年底,三类教育的学校达4632所,在校生达1635.53万人,分别占高等教育学校数的66.96%和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9.96%。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产业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人才。 尽管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就,但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升级,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据统计,我国的技术工人有7000多万,中级的占35%,高级的仅占0.5%,剩余为初级技术人员,劳动力结构中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较低。 加入WTO以后,经济发展迫切要求我国从农业国加快转变为一个工业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外移以及我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成体系的加工组装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和较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员。我国职业教育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存发展,职业资格、技术标准以及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化使现有办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自《职业教育法》法实施10多年来,某某省省逐步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并狠抓招生、就业两个关键,职教事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招生数比1996年净增20.1万人,在校生净增47.9万人;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6%,10年来为社会输送中高等职业技能毕业生284万人,成为某某省省产业队伍的生力军。 在某某省省各县市中,职教事业最为突出的为焦作市,焦作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从创新机制入手,努力构筑科学的人才工作体系,使全市的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焦作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全市的民办教育院校给予了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 可以预测,未来5-10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3建设的必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工业化和商品经济产物,它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具有职业性、技术性,随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而不断变革,不断提高要求,总是和生产单位及一定生产实践相联系。在教育体系中,它和普通教育的关系是:普教是其文化基础,职教是普教和各种职业沟通的纽带。它是教育与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直接为社会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于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不容乐观,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人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迫切要求扩大高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但我国发展职业学校却比较乏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由此产生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需求与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矛盾。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资源受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制约,其供给不足矛盾极为突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惟一办法是扩大职业教育的场所,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质量。 某某省的职业教育事业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成绩是显著的,但是跟兄弟省(自治区)、市相比,同国家要求相比,差距很大。2005年,我省职业教育的毛入学率约为8%,远低于全国平均数11%。在全省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相对薄弱,尤其 目前某某省省职业高中、职业技校、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生源流失率比较大。而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社会对高层次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加迫切,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某某省省作为全国一个人口大省,虽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但多项人均指标在全国居后列,人口负担还没有完全转化为人才资源。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某省省的教育水平落后,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慢、规模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制约某某省省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严重制约某某省省经济和社会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要使某某省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先、超前、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变人口优势为人才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振兴某某省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按照《某某省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十一五”期间某某省省各类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200多万名职业学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800万人次的任务。随着全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劳动力自身的质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焦作市富余劳动力增长较快,但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学校规模较小,多数职业培训机构分布不均,场地狭小,不能形成规模化,另外专业设置不合理,一些急需的专业技能培训尚没有开展开来,有许多毕业生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 生了一定的制约。 综上所述,为响应国家政策、振兴某某省经济、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挖掘企业个人办学潜力,因此,某某省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市场现状及需求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字表明,我国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59位。在技术工人方面,一些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师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而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1.5%,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60%,很多甚至连初级工都不是。在今后很长时间里,我国都需要大量的拥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尤其是中、高级技工。不仅如此,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的水涨船高,相当多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能进行设计甚至研发,这类复合型人才也就是时下为社会所热捧的“灰领”阶层,其薪资待遇水平,决不亚于一般的“白领”阶层,是现阶段社会上炙手可热的人才,也是众多现代企业急切需求的对象。然而目前我省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校规模较小,布点分散,专业设置大多重复,专业教师大多靠教师转行或外借,实验实习设备短缺严重,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毕业的学生对口就业率低,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等的重大问题。 我省技术型工人在供给与需求上存在的矛盾,严重制约着我 省经济的发展,鉴于以上原因,我省迫切需求建设一批面向大众的,质量高,条件好的职业学校,以满足我省经济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项目所在地武陟县现有人口69万,在校学生12.7万人,其中在应届初中毕业生1.2万人,高中生1.1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2.6万人,农村目前有16万富余劳动力,另外与其相邻的获嘉县和原阳县有人口110余万人,目前尚无完善的劳动力培训机构,这些都为某某省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保障。 3.2市场预测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日前完成的《中国人才报告》指出,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预计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报告指出,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2003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报告指出,中国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低水准(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报告并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到2010年,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266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缺口为211.5-224.3万人,第二产业为1172.8-1266.6万人,第三产业为3170.7-3421.7万人,新兴产业为414.6-440.8万人。报告同时指出,“十一五”期间,人才供求总体上将存在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供给性短缺与需求性短缺并存的状况。但是,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国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 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我国的职业教育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项目所在地武陟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致力于做大工业经济、做强骨干企业,作优特色产业,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8家,特别是焦作韩电热电联产、焦作瑞丰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以及食品、造纸、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焦作产业快速发展,使焦作市产业聚集优势进一步凸现。 在市、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对劳动力的需要也日益明显,企业的发展尤其需要素质好、技术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随着市、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需求也会不断加大,这对某某省就业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是及其有利的。 第四章 项目地址选择及建设条件 4.1项目地址选择 4.1.1选址原则 1、突出学科特色,立足发展。选址必须充分考虑保持和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项目的发展壮大。 2、符合城市规划,推进互动。选址必须尽可能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同时,项目的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使之成为当地的形象建筑和城市亮点。 3、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项目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减小投资风险。 4、凝聚师生力量,体现众志成城。项目选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愿望和要求,最大限度地给学校师生营造优美、舒适、便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4.1.2选址评价因素 选址工作,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培训基地发展目标,对建设选址方案进行了分析、决策,避免选址决策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项目建设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影响项目选址三大方面的因素,即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4.1.3项目场址确定 根据武陟县城市规划及某某省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位于武陟县县城,占地面积333.739亩,该项目场地地势平坦,地面无附属物,目前各项前期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场地条件适宜教学楼建设。 4.2建设条件 4.2.1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大风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各主要气候数据如下: 年平均气温14.2? 极端最高气温 43? 极端最低气温 -17.9? 年均降水量600-700mm 主导风向 东北风 平均风速 3.2m/s 最大风速 30m/s 最大风力 8级 最大积雪深度 29cm 最大冻土深度 31cm 年平均相对湿度 60% 4.2.2场地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揭露及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结果,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由第四系冲积物组成,主要岩性为粘性土和砂土。 4.2.3水文条件 武陟县属黄河中下游黄、沁河交汇地带,境内有沁河贯中。过(入)境河流有15条,主要排水河道有6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区和黄沁河两滩区,主要过境河流有黄河、沁河、漭河、济河和二四区涝河。海河流域包括县东和沁北地区,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蒋沟及一干排、二干排、共产主义渠首、大狮涝河。武陟境内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适宜居民饮用和工业用水。 武陟县地下水埋深3.5m左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储量 充足,易开采,易利用,对混凝土无浸蚀性,排水条件良好。 4.2.4地震烈度 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4.2.5基础设施条件 1、给排水 该地块位于武陟县城,有完善的给水和排水管网,可保证项目建设期及建成后的用水和排水需要。 2、供电 该地块有供配电线路,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3、通讯 武陟县现已全部架设开通全国直拨程控电话及移动通讯,可满足项目固定和移动通讯要求。 4.2.4建设材料及运输条件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通过汽运,由当地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第五章 建设方案与规模 5.1 基地发展规划及专业设置 5.1.1总体发展规划 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基地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管理科学、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 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集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 5.1.2具体发展规划 1、示范基地建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其中农村及新成长劳动力占85%。包括年短期培训5000人,其中农民工4000人。 2、示范基地体制 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定岗培训,争取与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职业院校联合,多层次办学。 3、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观念先进、业务精炼、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所有干部具备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手段和能力。 (2)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具有较强的科教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设名牌教师队伍。 4、专业建设 设置烹饪、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中西药制药、建筑工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等多专业并举,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 5、教学设施 更新教学、实训设备,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采用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6、学生教育和管理 完善和创新学生,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杜绝较为严重的违纪事件,形成勤奋学习、苦练技能、团结进取、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 7、校园文化与环境 合理设置具有文化品位、育人功能的校园设施和文化景点,精心培育“文明、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5.2建设方案 5.2.1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 2、《中共某某省省委、某某省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1999〕28号); 3、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长期规划; 4、关于印发《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的通知(劳办培字〔1991〕18号); 5、《某某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2004-2010年某某省省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04〕40号); 6、培训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 5.2.2建设方案 根据焦作市武陟县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培训基地发展规划,确定培训基地最终在校生规模为10000人。培训基地开设有烹饪、城建、化医、机电4个系22个相关专业。培训基地开设烹饪、城建、化医、机电4个系,设置了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西式面点、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建筑预算、施工管理、园林花卉、药品营销、中药制药、药物制剂、化工工艺、药品检验、设备检修、医疗器械、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车工、钳工、电工、焊工22个专业。设置200个教学班。 5.3培训基地建设规模 5.3.1占地规模 本项目根据《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的规定指标,并根据相关政策,扣除教师住宅面积,按最终在校生规模10000人进行征地,一次性规划、建设实施。 因此,结合武陟县城区总体规划和拟征土地的场地情况,本次新征土地面积为333.739亩(不含科研基地),基本可以满足培训基地发展要求。 5.3.2校舍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为128658.80m2,其中:实训教学楼16591.60m2,理论教学楼15766.50m2,综合楼9392.75m2,图书馆4372.85m2,餐厅10157.58m2,后勤服务中心3205.44m2,风雨操场2847.41m2,教师公 寓7242.18m2,学生宿舍57411.49m2,中心变电所(后勤楼 内)168.00m2,体育场看台1100m2,锅炉房340m2,垃圾中转站81m2,门 卫传达室150m2。 5.4培训基地工程建设规模 根据一次性规划,建设实施的原则,结合培训基地当前实际需要 以及武陟县城区建设情况,本项目主要建设规模为: 培训基地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规模 备注 1 学生规模 人 10000 全日制专科在校生 2 占地规模 m2 222270.17 折合333.739亩 3 总建筑规模 m2 128658.8 3.1 实训教学楼 m2 16591.60 3.2 理论教学楼 m2 15766.50 3.3 综合楼 m2 9392.75 3.4 图书馆 m2 4372.85 3.5 餐厅 m2 10157.58 3.6 后勤服务中心 m2 3205.44 3.7 风雨操场 m2 2847.41 3.8 教师公寓 m2 7242.18 3.9 学生宿舍 m2 57411.49 3.10 中心变电所 m2 168.00 3.11 体育场看台 m2 1100 3.12 锅炉房 m2 340 3.13 垃圾中转站 m2 81 3.14 门卫传达室 m2 150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6.1总体规划 6.1.1依据 1、《武陟县城区总体规划》; 2、关于印发《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试行)》的通知(劳办培字〔1991〕18号); 3、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 6.1.2规划指导思想 校园作为培训基地的物质基础,其建设规划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有机统一。校园环境是与学校文化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物质层面。优良的校园环境对广大师生员工具有陶冶、激励、约束、调适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师生员工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要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总体规划,其基本指导思想为: 1、深入把握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密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规划到单体设计的各个层面上全方位配合培训基地自身的教学特点,注重教育内涵的变化,为教学和科研创造优质高效的物质环境,体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2、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坚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观念,使教学民主化,教育终身化、职能多元化和结构多样化的现代教育发展方向得以充分体现。 3、密切结合基地周边环境,在总体结构上把握周边城市总路段用地与培训基地的关系,保持环境的整体性,创造校园的形象特征??标志性,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 4、充分考虑各功能因素的关联性和景观的渗透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证校园建设空间环境与教育模式相适应,营造开放性校园空间。 5、总体布局有利于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强调资源共享,简化功能布局,优化建筑群落,利于管理,利于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建立清晰、简洁、方便的交通体系; 6、符合社会、公共事业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规律,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实现投资经济的合理性、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优化性。 6.1.3规划原则与思路 该项目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作为这一基地的重要载体,校园环境不同于其他社区环境,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突出而集中的体现是浓郁的文化氛围。培训基地规划应利用自然环境营造,建筑、环境和文化的和谐统一,构筑个性典雅的校园环境,创造“宁静致远”的治学氛围。其总体思路归结为: 1、环状绿化带+中央公园式的生态校园??充分利用基地自然环境,人工天成、相得益彰。 武陟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的校区规划是在尊重、顺应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完成的,规划吻合了基地地形不规则的自然条件及绿荫覆盖的景观,追求环境的自然天成效果。建筑以组团形式集中布局,组团之间有大面积绿化。建筑组团可像细胞一样有机生长,其间绿化也可像细胞间质一样灵活流动,各建筑组团通过步行景观轴线相联系,形成便捷、高效、美观并具有情致的内外空间景观体系,力图使培训基地建设融入原生环境中,使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二者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构筑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的生态校园。 2、户外研究与交往空间的文化校园??挖掘中原文化神韵,在和建筑形象和广场布局的采用上赋予校园以更多的文化内涵。 立足校园所在中原地区特有的文化基础,强化校园内外环境对文化的继承、融合与渗透,有效发挥培训基地的文化再创造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建筑形象、建筑材料及建筑造型的塑造上充分把握其空间场地的表现特征,为学生提供文化“自明性”的成长环境,使其在培训基地蕴含的人文主义的熏陶下感受文化底蕴和沉淀,并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文化价值取向。 3、建筑组群分布的簇群培训基地??各功能区形成簇群式规划结构,并合理配置各功能空间。 培训基地各功能建筑成组成簇,可分为实训培训区、理论教学区、综合办公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共5个功能簇群,各簇群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又通过合理的规划组织使其方便联系。每个簇群根据功能性质适当变化拓展,以顺应景观环境和人的行为活动要求, 形成富于北方地域特征的校园生活空间。 4、有机生长的高效校园??分区清晰、交通联系便捷。 营造有归属感的生活学习环境,树立“校园社区”理念,明确生活、学习、研究、休憩、活动等各领域的界定,形成领域清晰、联系便捷,具有弹性生长的强烈归属感的特色空间。培训基地规划以自然地形及合理的道路布局划分各功能区,功能清晰、用地明确。各功能区间交通便捷,车行及步行交通系统组织合理、方便清晰。各功能区中的预留发展用地是校园具有有机的生长性。 5、绿化景观、建筑、地标并重的个性校园??理性典雅、新颖统一的建筑形象和北方少有的水系组成个性化校园。 从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出发,使培训基地建筑顺应自然景观,并符合培训基地所在地域的文化取向。在建筑形态规划中,配合培训基地整体环境序列要求,建筑形式和层数设置强调错落有致、庄重典雅、富于个性。单体建筑以廊连接,围合成院,通过形体关系的推敲使之优雅宜人;群体建筑以空间效果为取舍,追求彼此的统一协调,彼此烘托,使整个校园建筑个性鲜明、统一典雅。 建立可变和动态的学术研究环境,根据现代高等教育学科更新频繁的特点,规划采用功能化和通用化的标准建筑单元,增强其通用性并使其具有自身独立扩展的可能。为使各学科既保持相对独立又便于互相交流,对教学区的规划采用线性网络状组织模式,以达成学术研究的高效率,并创造学术资源高度共享的机会。 在创造个性鲜明的校园形象特征的同时,规划中也强调体现社 会、环境、经济效益综合优化,这样培训基地可分期实施又相对完整。 6.1.4规划结构 1、入口 本方案共设2个城市出入口,满足使用,方便培训基地管理。主要出入口位于基地西侧道路上,既是校园行政入口同时又是校园整体人流、车流的主要出入口。次入口则位于基地北侧规划路上,作为学校师生生活的出入口,同时又是后勤服务部门货物输送的主要通行口,既方便使用,同时又避免对培训基地整体形象和主要人流产生影响。 2、道路 在培训基地内部则是以环形道路划分了实训培训区、理论教学区、综合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和生活服务区。环形道路的设计使五个区域既相互分隔,功能独立,又联系方便,满足消防设计的要求。 6.1.5功能分区 6.1.5.1实训楼 实训教学楼位于基地主入口东南角,主要建筑是实训教学楼、图书馆等,是学校日常实训训练以及查阅资料的中心。总建筑面积20964.45m2。 6.1.5.2理论教学区 理论教学区位于基地主入口干道路北侧,主要建筑是理论教学楼等,是学校日常理论学习的中心。总建筑面积15766.50m2。 6.1.5.3综合办公区 综合办公区位于培训基地中部,座落于校园主干道路轴线上, 主要建筑是综合办公楼,总建筑面积9392.75m2。 6.1.5.4体育运动区 体育运动区位于培训基地西部,建设有:400m标准跑道的田径场、12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10个羽毛球场,一个2847.41m2的风雨操场,一个1000m2的单侧体育场看台。 6.1.5.5生活服务区 生活服务区主要集中在培训基地西南部,主要建筑有学生宿舍、餐厅、青年教师公寓、后勤服务中心等。整个后勤生活区集中布置在学校的东北侧,后勤生活区大面积种植树木、营造绿地,给师生创造安宁、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总建筑面积78016.69m2。 6.1.6交通流线 1、设计原则 人车分流,步行优先,使校园更具人性化。 2、道路系统规划 基地内部主要车行环路为20m,次要车行道路为9m,各功能区内支路为7m,详见道路系统规划图。同时,按照《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设置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宽度不小于1.2m,纵坡坡度不大于2.5%。 (1)车行 车行系统在本规划设计中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计,基地设置了若干条完整的车行主要环道和次要环道,高效快捷的联系各区,同时车辆在各区的外围亦可进入该区的各个建筑群,避免机动车对各 区的步行系统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人行 沿两条轴线构成的景观步道远离外部的环路,是一个幽静安全的步行区域,亦与教学区、中央共享生态区与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组成完整的步行网络。 6.1.7绿化系统规划 1、第一层次绿化空间系统 以生态核和共享生态带为主体构成校园的第一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是整个校园最重要的生态绿化系统。规划手法上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组织手法,将规划严谨的建筑群体与自由开放的生态绿化空间相结合,整个校园空间显得疏密有致,对比强烈。 2、第二层次绿化空间系统 由核心教学组团、学生公寓组团与行政办公组团分别围合成的半开放庭院,形成第二层次绿化空间系统,是中心第一层次园林空间的延续,丰富校园景观的层次。 3、第三层次绿化空间系统 各功能分区内建筑组团的庭院绿化,建筑内部的庭院、天井、空中花园、交往平台等共同构成第三层次绿化空间系统,这一系统为师生在教学生活中创造了更多互相交流和接触自然的机会。 4、第四层次绿化空间系统 校园车行环道周边绿化与基地周边沿路绿化,构成第四层次 绿化空间系统,校园车行环道周边绿化就像一个绿环,串起各个功能区;基地周边沿路绿化则有效阻止城市交通的噪音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6.1.8主要技术指标表 1、征用土地面积:333.739亩 2、总建筑面积:128658.80 m2 3、绿化面积:48000m2 4、容积率:0.742 6、绿地率:36.10% 6、建筑层数:1-6层 7、建筑密度:25.49% 8、室外机动车停车位:150个 9、自行车停车位:2000个 10、各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建构筑物一览表 类别 建筑面积 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 结构类型 实操教学楼 16591.60m2 5层 22.65m 框架结构 理论教学楼 15766.50m2 5层 22.65m 框架结构 综合楼 9392.75m2 6层 23.70m 框架结构 图书馆 4372.85m2 3层 13.70m 框架结构 餐厅 10157.58m2 3层 18.05m 框架结构 后勤服务中心 3205.44m2 3层 11.85m 框架结构 风雨操场 4278.40m2 1层 13.60m 框架结构 教师公寓 7242.18m2 6层 18.80m 砖混结构 学生宿舍 57411.49m2 6层 21.95m 砖混结构 中心变电所(位于后勤楼内) 168m2 运动场 400m标准跑道 6.2 建筑结构方案6.2.1 设计规范 1、《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4、《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5、《公寓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版);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8、各相关专业设计规范、规定等。 6.2.2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某某省就业培训示范基地本次拟建的建筑有实训教学楼、理论教 学楼、综合楼、图书馆、餐厅、后勤服务中心、风雨操场、教师公寓、 学生宿舍、中心变电所(后勤楼内)、体育场看台及其附属用房。根据 培训基地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以及各相关专业规范,结合建设方的 要求,建筑设计的指导思念与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意义与形态 建筑环境是意义的非言语表达,正因为意义的存在,空间形态才有灵魂。在本案的设计中,建筑的象征手法被加以应用。从整个校园的规划设计到单体建筑设计,方与圆两个构成主题被刻意强调。方与圆这种古老的构图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同“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有着特殊的渊源,同时,“智圆行方”又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个人修为的思想境界,灵活的思考方式同端正不苟的行为准则的结合,也和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相同。方和圆两个构图主题完成了对校园的主体建筑以及相应景观的统摄作用。因此,在本案的设计中,通过象征的手法来隐喻意义的同时,也确定了培训基地的总体形态。 2、结构与功能 所谓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结构各要素组织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功能,功能的要求应尽可能由专门履行这些功能的结构加以满足。结合武陟地区的气候及地理特点,综合思考现实与未来,整体与局部、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同时根据总体规划的集中组团布局结构,各个功能区的建筑群落均以细胞式的发展模式扩张,在大的规划格局下力求创造出各单体建筑以及由相邻单体建 筑所围合起来的形式多样的室内外空间效果,使这个建筑组群
/
本文档为【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商业项目立项计划书(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