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慧科农业信息

2018-02-08 24页 doc 48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650

暂无简介

举报
慧科农业信息慧科农业信息 发表日期:2009年02月05日 来源:慧科信息 发展精品农业:双赢的选择 刘焕钦 春节期间,远在西北的朋友托人带来了一盒包装精美的黑色小土豆。 笔者是在西北长大的,对土豆是再熟悉不过了,但这黑色小土豆却是第一次见到。据说这黑色小土豆是近两年培育出来的有地方特色现代农业新品种,在西北也属希罕物,虽然价格不菲,却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当地农民也因种植黑土豆而逐渐富裕起来。同样是土豆,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答案就是黑色小土豆属精品农产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是绿色食品,有市场前景。 由黑色小土豆,笔者认识到了发展现代...
慧科农业信息
慧科农业信息 发表日期:2009年02月05日 来源:慧科信息 发展精品农业:双赢的选择 刘焕钦 春节期间,远在西北的朋友托人带来了一盒包装精美的黑色小土豆。 笔者是在西北长大的,对土豆是再熟悉不过了,但这黑色小土豆却是第一次见到。据说这黑色小土豆是近两年培育出来的有地方特色现代农业新品种,在西北也属希罕物,虽然价格不菲,却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当地农民也因种植黑土豆而逐渐富裕起来。同样是土豆,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答案就是黑色小土豆属精品农产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是绿色食品,有市场前景。 由黑色小土豆,笔者认识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业乃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我国大宗农产品的价格趋于稳定,农业增产不增收现象较为普遍。 为破解这一难题,在2007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因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的过程,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而精品农业是现代农业中最高效、最高级、最重要的产业层次。据农业专家介绍,精品农业不仅是建立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基础上的高投入的农业,具有产品质量好、市场价格高,能够为农民带来更高收入的产业特点。可以说,精品农业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实现形式。 从我国农业的中长期发展看,尽管我国粮食的供给态势依然不可掉以轻心,但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供给已经从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与此同时,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则呈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尤其是我国正进入新的消费结构上升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对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档次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供求关系的这种变化,为精品农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提供了可能。 从市场需求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渴求健康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于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安全食品是人们追求的时尚,吃出健康已成为众多人的共识。其实消费者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已成为市场新宠。在今年春节年货市场上,类似黑色小土豆这样的精品农产品已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 再从增加农民收入看,有关专家,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首先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是价格形成的基础要素。尽管精品农产品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但其产品的质量优良,决定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消费者已认识到它的独特性,愿意接受其价格,因而能够为生产者带来高于普通农产品的丰厚利润。 农业之路,才能促进农基于以上因素,有关专家强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只有走发展精品 民增产增收,逐步实现走向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让更多的精品农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才能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这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真正内涵。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应加大支持精品农业发展的力度。 其实,从上个世纪的“粮袋子”、“菜篮子”,到如今的“发展现代”,中国的发展正进入农业农业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打破了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向精品、特色、高效发展,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也越来越好。在农业农业农业 这个过程中,金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山东潍坊依托资源优势,在当地农村金融的支持下,发展农业产业化,开发出名、优、新、特农产品,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实践证明,农村金融支持精品农业发展是“双赢”的选择。农村金融机构应清醒地认识到精品农业的生命力就在于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精品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可能。 因此,农村金融应继续大力支持发展精品农业,提高粮食、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支持精品农业发展须各方共同努力。有关方面应出台一系列政策给予扶持。在资金投入上,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及时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贷支持;对合作组织在购买大型设备、兴办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时,给予补助或贷款贴息的优惠;积极探索通过合作组织的渠道实现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 拓宽农业融资渠道,变单一的间接融资为市场化、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采取项目招商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国资本进入农业主产区,建立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和证券市场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农业投融资体系。 惟如此,中国农业一定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金融“春雨”润春耕 策划人语 今年,全国很多地方遭遇严重干旱。立春了,广大农民渴望一场春雨。 在这个时候,一场并非来自天空的“春雨”,正在滋润着春天的大地,温暖着农民的心田。这就是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对春耕备播的金融支持。今日特推出一组相关的报道。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支农信贷资金强劲增长讯通讯员马蕾记者苏丽霞报道2008年,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调整较大、农发行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强农惠农政策,以“大力支农、夯实基础、好字优先、稳中求进”为主线,努力拓展业务空间,科学调控规模资源,着力防控信贷风险,加大对云南省粮食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228亿元,比年初增加71亿元,增幅达45.28%,高于农发行全国平均增幅26.03个百分点。 农发行 农业综合开发等云南省分行全年贷款投向除传统的粮油信贷业务外,明显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领域倾斜。其中,累计投放粮油类贷款44.83亿元,同比多投放10.13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16.87亿公斤,调入粮油14.98亿公斤,完成当年各级储备粮油轮换、增储和地震救济粮的供应任务,粮油类贷款余额达101.23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及食糖、化肥储备等非粮油贷款余额126.88亿元,同比增加63.15亿元,增长99.1%,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比增加42.11亿元,增长8.36倍;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增加10.27亿元,增长45.73%;累计发放农业小企业贷款5亿元,同比多投放1.71亿元;食糖、化肥等国家重要物资储备贷款比年初增加7.13亿元,增长91.29%,对支持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方位服务强有力支持山东银行业积极做好春耕备播金融支持与服务记者温跃朱锋通讯员朱沙王国政立春时节,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耕备播之际,记者从人行济南分行年初制定实施的1号文件《关于做好2009年货币信贷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看到,该行就加大“三农”信贷资金投入等,对山东省内涉农银行业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改进涉农信贷服务、满足涉农金融需求、推进小额信贷业务、增加支农资金投放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按此要求,山东相关银行业机构相继动作,为春耕备播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大旱不误农时力撒春耕生产“及时雨”去冬今春,山东全省降雨持续偏少,小麦受旱情况较为严重。对此,人行枣庄市中支积极引导当地银行业机构全力支持抗旱救灾,确保今年春耕备播不受较大影响。要求各银行业机构充分利用各自信贷资源优势,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调度资金,全力满足减灾自救和春耕备播资金需求。 农发行枣庄市分行紧急发放农村水利设施贷款1200万元,支持新建和改建抗灾水渠372000米;枣庄市农村信用社发放抗灾机具贷款9060多万元,购置排水泵(机)235台、挖掘机34部、拖拉机106台,移动抽水机41部。 记者在农行山东省分行了解到,为有力支持春耕生产,截至1月末,全省农行系统已发行惠农卡59万多张,发放的小额农户贷款余额达9.93亿元。 记者获悉,整个冬季,德州市没有降落一片雪花,旱情严重。但春节刚过,得到当地农行小额贷 银行的小款的农民朋友就在田野上忙碌着灌溉、施肥。他们动情地说,“老天无情人有情,农业额贷款就是俺们的及时雨呀。”开辟“绿色通道” 满足生产资料信贷需求 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化肥生产和供应在春耕农业生产中举足轻重。入春以来,农业银行临沂分行针对化肥生产企业信贷资金需求季节性强的特点,加大对化肥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化肥产业集群所需的信贷需求,开辟信贷“绿色通道”,优先满足供应,扶持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确保全市春耕生产的资金需要。 农业 截至今年1月末,农行临沂市分行共为金正大、史丹利、红日阿康、中化肥业等15家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增加信用贷款2.14亿元,信用贷款总额达5.69亿元,为支持全市春耕生产和丰产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 中化平原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化集团的核心企业,是中国农资行业的龙头企业。 去年6月份以来,农行德州市分行跟上服务,积极营销,在较短时间内为该企业申请授信额度2亿元,去年12月份已经全额投放到位,目前企业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牢把支农方向支持春耕保生产人勤春来早。牛年伊始,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就把支持农民春耕备播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早、早安排、早落实,大力筹措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改进金融服务,推行各项便民服务措施,为全省农民春耕生产送来了“及时雨”。截至1月末,全省农信社累计发放各项贷款815.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放218.4亿元,其中发放农业贷款317.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放93.9亿元。据山东省农信联社负责同志介绍,他们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农村春耕生产力度。一是牢牢把握支农方向,及早安排支农工作。二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支农资金需求。截至1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较年初增加409.3亿元,同比多增201.5亿元。三是大力改进金融服务,打造贷款绿色通道。按照优先保证春耕备播资金需求的原则,山东省农信社对涉农贷款做到了“四个优先”:即在贷款发放上,实行对春耕所需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资金优先供应;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优先安排;对科技兴农项目资金优先满足;对农业产业化资金优先发放。 江苏农信社投放29亿元为春耕生产撒下“及时雨”讯记者周闯王峰通讯员黄忆寒报道二月的江苏大地,尽管春寒料峭,但田间地头间到处可见农民们忙春耕的身影。2月4日,记者从江苏省农信联社了解到,截至1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为支持农民春耕备耕,已投入29亿元贷款,全力满足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农膜和生产机具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为春耕生产撒下了“及时雨”。 为做好今年的春耕生产工作,更好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服务新农村建设,今年元旦刚过,江苏省农信联社专门出台农信社支持春耕生产的信贷服务新举措。要求全省各地农信社牢固树立立足农村、以农为本的思想,发挥贴近农民的优势和走村串户的传统,积极对春耕备播期间农户资金需求进行调查摸底,主动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联系,了解春耕备播工作的安排和要求,测算好信贷资金需要量,编制好资金运用计划,落实好资金来源,优先保证农户贷款的发放。 据介绍,农信社的贷款首先用于满足农户种养业以及其他简单再生产的有效资金需要。其次要重点支持农民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品种布局,满足为春耕生产提供灌溉、植保等产前、产中服务的 农业经济组织的资金需要。 在省联社的窗口指导下,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早部署、早行动。滨海县农信社为支持农户春耕备耕,让广大农户及时了解信用社信贷支农服务内容,及时得到信贷支持,在全县306个行政村的要道口设立了“信贷支农公示牌”。洪泽县农村信用联社为把农村春耕生产工作做到实处,县联社领导班子分头深入到基层,调研春耕生产需求,掌握春耕生产实际情况。部分信用社还对农机、物资等与春耕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进行了资金需求情况调查,确保备耕到位。楚州联社对合理信贷需求要做到“快调查、快投放、早收益”。对符合国家宏观形势、经营合法合规、经营形势较好、诚信度好的客户,主动上门营销,宣传金融产品,突出贷款“短、平、快”的特点,体现服务水平和质量。赣榆农信社投放信贷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全县的春耕、春捕、春种等生产。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农村信用社积极根据当地农时和企业经营情况,及时投放信贷资金支持发展生产。截至1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达到3702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110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066亿元。 立春时节备耕忙四川金融机构支持春耕备耕讯记者吴迪通讯员刘恺楚淇蒙何春雪罗侃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在人行成都分行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的指引下,全省各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持春耕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2月4日,记者走访了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公民镇盘龙寺村的大棚蔬菜生产区。 在这里,记者看到一座座大棚连绵数里,一眼望不到头。“我家种了5亩大棚菜,今年要种两茬菜,投入3万元左右,预计毛收入5.5万元,净收入可到3.8万元。”村民王富胜自豪地告诉记者。“就在我们为春耕生产所需资金焦虑之际,农行资中县支行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我们办理了金穗惠农卡和3万元小额农户贷款。不到5天就拿到了贷款,买了塑料薄膜、草帘子和肥料,农行的服务真是太及时、太方便了。”农行内江市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行发扬背包下乡精神,采取深入企业和入村驻户现场办公的方式,及时了解当地农民和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有效支持了当地农产品加工、农资流通企业和广大农民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目前,该行已新增“三农”贷款9865万元,同比多增8500万元。 面对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今年四川农业生产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农行四川省分行日前下发通知,及早把支持春耕备耕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要求各级行将这项工作作为股改后农行服务“三农”的重要实践,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该行要求各级行行长负总责,分管行长带队深入到辖区内相关企业、农户和农村了解春耕备耕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提早做好支持春耕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紧急制作了30多万张金穗惠农卡发放全省各地,努力推动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小额贷款为推手的春耕备耕信贷投放工作;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大力支持有可靠还款来源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对已经和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并涉及春耕备耕信贷农业 项目的积极跟进,全力提高审批效率,促使各类涉农贷款及早投放。该行要求各级行在加快信贷投放的同时,切实完善相关激励考核、流程优化、信贷授权、产品定价、风险控制等配套措施,为全面做好支持春耕备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从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了解到,该行为确保全省各地春耕生产需要,农业生产资料贷款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投放,目前全省审批的12亿元农业生产资料贷款已发放11.1亿元,信贷资金投放量较去年增长近60%,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 转变安置思路拓展培训内容健全服务体系开展返乡救助四大举措安置失岗返乡农民工 ?记者晏国政 农民工失岗返乡无疑已成为去年年底以来,社会上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各级部门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尽管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基层人士认为,此次农民工失岗返乡仍将在农村经济社会等方面造成广泛影响,同时也折射出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工作在转移思路、培训内容、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一些新需求。 农民工失岗返乡将对农村经济社会造成广泛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失岗返乡成为全国性现象,中部省份山西也不例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企业产品出口受阻,山西部分外向型和煤焦铁企业出现限产停产现象。据山西省农业部门调查统计,受此影响,山西目前已有100万名外出农民工失岗返乡,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将有130万名左右的农民工面临就业困难。 农民工失岗返乡现象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政策:鼓励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各级政府都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以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都要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就业,对于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政府要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鼓励他们去参加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支持和补贴办法,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要求各地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等。 针对农民工失岗返乡现象,山西省农业部门提前启动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同时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并明确表示将对投身现代农业的返乡农民工优先安排项目资金,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 然而,山西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尽管各地各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农民工返乡现象,但大规模农民工返乡仍将对农村经济社会造成广泛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据测算,全省100万农民工失岗返乡将直接减少务工收入16亿元,农民人均减收70元。如果他们今年不能再就业,将减少外出务工收入100亿元,全省农民人均减收430元。 二是加剧就业压力,影响社会稳定。大部分失岗返乡农民工存在年龄偏大、劳动能力下降、社保缺失、心态不平衡等问题,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失岗返乡的年轻农民工无务农经历,缺乏生农业产知识,不少人已适应城市生活,习惯月月领工资,在突然失去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更易形成社会稳定隐患。此外,春节后大批返乡农民工四处外出打工,必将对全省劳动力市场构成冲击,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农民工失岗返乡暴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农民工失岗返乡现象,一些基层人士也开始反思。他们认为,此次农民工返乡现象虽然与金融危机有很大关系,具有突发性,但同时也暴露出此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转移安置思路存在偏差。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田伟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突出、农 民增收难问题,过去大多地方的转移安置思路是快转、多转,导致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盲目性、自发性等特点,很多农民工没有经过深入的技能培训或只经过简单的引导性培训就往外转移。山西农业部门截至去年11月底的调查数据表明,89.6%的返乡农民工未经职业技能培训而自发外出,经过“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后返乡的农民工只占返乡总数的10.4%。 从转移方向上看,过去主要往省外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外向型企业转移,忽略了省内的就近就地转移,特别是缺乏在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引导措施。这种转移方式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农业 因素,另一方面还造成从事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下降以及农民对外出务工的依赖。据调查,山农业 西只有15.8%的返乡农民工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其次是转移培训内容单一。在山西劳务输出大县临县,记者走访新世纪、腾飞、中科、慧通等农民工培训学校发现,他们只能进行打字输入等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培训。临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全县16所农民工培训学校,大多开展一些法律知识、计算机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对市场紧缺的电焊、车工等职业技能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农机驾驶、沼气建设等培训罕有涉及。 22岁的临县雷家碛乡雷家碛村农民工雷改荣去年10月份从上海一家空调公司返乡。他说:“过去我们接受的简单的电脑培训根本不管用,在公司只能从事简单的拼装工作。金融危机一来,公司整顿裁员,我们就只有回来了。”第三是培训基地建设滞后。田伟说,全省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学校中,80%是民办学校,他们的办公场地和教学设施都比较缺乏。记者在临县几所农民工培训学校采访发现,这些学校场地多为租赁,陈设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临县新世纪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乔芳芳说,由于缺乏资金,我们买不起机床等大型教学设施,很难进行机床工等劳动力市场紧缺的技工培训。 第四是培训时间短、补助标准低。临县中科电脑培训学校校长高城芝说,尽管近几年“阳光工程”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很大帮助,但在改变农民工观念、提高职业技能方面收效甚微。一是培训时间过短,只能进行一、两个月的简单培训;二是人均补助标准虽然提高到310元,但仍然偏低,学校压力大。 田伟说,在调查中发现,返乡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对培训的要求也很高,他们要求延长培训时间,掌握更高更多的职业技能,但当前的培训资金根本无法满足。如要进行市场仍然紧缺的车工、电焊工、编程人员等培训,大多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所需经费也在2000元以上。 最后是劳务输出服务体系不健全。田伟、乔芳芳等人士说,尽管经过多年努力,信息、维权等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难适应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任务加大的形势。 统筹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山西基层人士建议说,当前各级政府应以解决农民工返乡问题为契机,统筹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工作中的新需求。 首先是立足实际,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思路。在劳务输出方面,应当转变过去向沿海外向型企业转移的思路,将就近就地转移尤其是向保安、餐饮、农产品加工等内向、内需型企业转移作为重点。与此同时,利用农民工返乡及再就业困难契机,加大对他们的科技培训,出台配套政策,引导其投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或者进行返乡创业。 其次是继续加大投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引向纵深发展。在培训主体选择上,将拥有年龄优势并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初、高中毕业生作为主要培训对象,在他们毕业后再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使之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学校的扶持、规范和整合力度,帮助其完善教学设施、增强师资力量。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民工培训项目的资金投入,延长培训时间,拓展培训内容。 第三是加大投资,进一步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服务体系。当前应当依托劳动、工会、政府驻外办事处、培训学校等现有机构,整合力量,加强劳务输出的中介组织建设。 最后是开展返乡农民工救助,将困难户纳入农村低保救助范畴。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大多是家庭人口多、生活比较困难的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他们失岗返乡,如不能实现再就业,必将导致生活困难,有的甚至返贫。因此,各地在落实国家有关农村低保救助政策中,要把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纳入救助范畴,应保尽保,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多措并举促增收 提高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力度促进就业创业壮大县域经济 多措并举促增收 采访人:记者赵永平 解读人: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农民收入创新高 增收面临新挑战 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的基础,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也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农民增收的高度重视。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扣除物价指数增长了8%,农民收入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但当前,支撑农民增收的两个主要来源都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我国工业产品出口受阻,一些企业关闭和停工,导致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工资水平降低;另一方面,国内粮食、棉花、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致使农民依靠务农增收的形势也趋于严峻。 在当前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加大惠农政策增收力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积极开辟外出就业增收空间,着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机会,内外联动,多措并举,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合 力。 【延伸阅读】 2004年以来,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激励下,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6%,是20多年来的第一次。近5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2000多元,年均增收400多元,这也是历史上的首次。 努力防止谷贱伤农 农业补贴力度 加大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中央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初步形成了新时期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带给农民“真金白银”的实惠。 农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今年将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走势,防止谷贱伤农。从今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提高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 83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 农业“四项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今年将尽最大可能继续增加农业补贴,预计将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逐步完善补贴办法。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大豆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扩大油菜良种补贴范围,提高良种补贴标准,完善农资综合补贴机制。今年国家将大幅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总额达到100亿元,这是加快农机化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据测算,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 【延伸阅读】 在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的同时,政府将着力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减免流通费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农产品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非农产业拓宽渠道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另外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在创业资金方面,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力度;农民工返乡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 县域是促进农民就业的重要平台,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转移;加快小城镇发展,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 【延伸阅读】 近几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其纯收入中约占40%,当前外出农民工回流,使农村就业压力增大。 农业产业链、农今年要把促进农民就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扩大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配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河南省新蔡县350名大学生村官采取多种形式,向所在村村民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图为2月3日,大学生村官杨蕾(左二)到关津乡李洼村高社民家的草莓大棚内,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赵学风摄 搞景观砍植栽 公家工程,罚~ 打造县民大道为示范道路 包商两度犯规 农业局开罚并求偿 北县城乡局正在板桥市县民大道进行景观改善计画,但包商日前施作人行道、造型灯杆时,两度破坏绿美化植栽,农业局大为光火,主动开罚并求偿6万余元,创下农业局首度依「北县树木保护自治条例」开罚公家工程首例。 县长周锡玮前天在县政会议,指示农业局要求乡镇市公所修剪路树,不能把树剪到光秃秃,台电、电信公司牵电缆线时乱剪树也要开罚,不必顾忌同属公部门而手软。 城乡局去年10月在县民大道进行两侧整体景观改善工程,做为北县街道景观示范道路,除将中山国中水泥围墙打掉,改设绿篱围墙,县民大道两侧人行道、自行车道铺面也将重新铺设,结合大型植栽、灌木,成为崭新形貌的示范道路。 但包商日前未告知农业局,施工时将县民大道、板南路口槽型岛及分隔岛部分圣诞红及4棵枫香苗木移除,农业局察觉后立即警告,并依树木保护条例处罚3千元;不料第一张罚单还在签办,又有植栽被破坏,一棵铁道木的枝干被怪手扯断,让农业局非常光火,另采最重罚款5万元,两次罚款连同苗木求偿金8千多元,合计开罚近6万2千元。 蔡光荣说,虽是县府工程,但工程与绿美化冲突,须通知农业局处理,不能恣意破坏,农业局将发文各国营事业或公家单位,清查有无绿美化与工程冲突者,另将召集各乡镇市公所集训,研讨正确的修剪路树作法。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三招”强化支农效益 记者江海生通讯员赵三志扬正强 近年来,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按照“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经营理念,强化支农谋发展,通过加大客户营销、优化信贷结构、创新动力机制“三招”,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管理与效益的和谐有机统一。2008年,该部投放贷款61.1亿元,占全省农发行投放总量的19.5%,实现经营利润达2.5亿元,占全省农发行利润总额的20.5%;经营绩 效名列全省首位。 加大客户营销提高规模效益该部采取高端营销、集群营销、联动营销和个性营销等形式,根据武 农业”发展布局,按照农发行“一体两翼”的业务特点,对所辖的八个区域支行(室),实行汉市“都市 分类营销。对汉口、汉南、营业室等三个城市行,突出粮棉油大型储备、加工的“主体”业务的发展;对东西湖、江夏、蔡甸、黄陂、新洲等五个农村行突出“两翼”业务发展,实现了城市行和农村行的统筹协调发展。在业务发展中,该部始终把执行国家政策放在首位,共投放储备及收购贷款31.4亿元,储备和收购贷款净增6.4亿元,占全省净增量的81.5%。同时,着力培植现代都市、环保和科技等支柱龙头产业项目,促进了粮棉油精深加工、水产品、蔬菜、茶农业农业农业 叶深加工等武汉市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客户的形成。共投放流动资金贷款15.1亿元,占全农业 省投放量的31.6%,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95家,基本覆盖了武汉地区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领域。 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该部致力于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客户结构、负债及收入结构,狠抓有效发展,大大降低了资金营运成本,有效地提高了资产质量和资产的利润产出率。该部从战略高度,深入实施“双龙头”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储备企业和龙头企业发挥粮棉油购销的主渠道作用;逐步退出和淘汰改制未到位、诚信度差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的粮棉油购销企业;把调整贷款结构和客户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优质客户重点支持战略。优质客户的比重由上年的47%上升为76%;传统购销企业占比由48%下降为20%,有效促进了贷款产出利润的持续健康增长。同时,该部突出抓好企业存款管理的合规性,将企业存款管理作为纪律问题严肃检查和处理,较好地解决了“一贷即转”、“三金”缴存不足、回笼资金归行不足、以及辅助账户超限额等违规现象。企业存款余额11.8亿元,占全省的20.2%,净增额1.95亿元,占全省净增额的52.9%。该部信贷资金自给率比去年初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存贷比比上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从而大幅提高了存款利差权益占利润的比重。 创新动力机制提高激励效益2008年初,该部结合业务发展的实际,建立健全了以利润计划为核心的19项经营绩效考评办法,设立了突出贡献奖,创新了业务发展的激励型动力机制,完善了工资、奖金、费用等资源分配机制。围绕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加强增收节支管理。 在保“开门”、保“人头”的基础上,实行财务费用分配与等级行挂钩,与超利润、清收盘活、财务挂账地方贴息、商业性中长期贷款项目营销挂钩,奖金与经营指标、超利润额挂钩,引导财务资源向效益好、业务发展快、资产质量优的行倾斜,充分调动各行加快业务发展的积极性。从紧从严控制费用支出,大力压缩不必要的非经营性和消费性支出,努力降低经营成本,有效提高了财务资源使用效益,收入成本率7.71%,同比下降了1.74个百分点。该部还建立健全了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防控操作风险和其他经营风险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实现了安全经营无失职、无事故、无案件。 回归自然成长法则速度为王与“流沙经济” 文/彭韧 中国奶业在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间,经历了高速成长的“黄金十年”。此前很长一段时期里,中国奶业一直以低于10%的成长速率平稳增长,而这十年间,无论是用总产量还是奶牛存栏数 来衡量,中国奶业都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幅度高速成长,奶制品总产量增长了近5倍,每年的增长量占据了全球乳业新增量的50%以上,奶制品工业生产总值从120亿元增至1300亿元,而同期内全球的奶业发展年均增长指数一直徘徊在2.5%-3%之间。这种全球奶业内少见的高速成长直到现在已经众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事件”在2008年9月份集中爆发后,才骤然间被划上一个句号。毫无疑问,“三聚氰胺事件”给整个中国奶业都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除了少数几家高端品牌和区域性品牌,国产乳制品企业无人能够幸免于此事件,除了在一年前年收入还高达100亿元、无形资产估值超过20亿元的河北三鹿集团宣告破产外,蒙牛、伊利等行业龙头企业同样受损严重。“中国乳制品”的整体形象更是受到了严重污损,自从事件爆发以来,美国、缅甸、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中国乳制品进口,并警告本国消费者不要从网上购买中国乳制品,这使得原本处于上升态势的国产乳制品的出口数量锐减9成多,其中奶粉更是下降了99.2%,趋近于零。摩根斯坦利、高盛等投资银行的研究人员在事件初期的分析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会让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将会倒退两到三年。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这种倒退无疑是一场劫难,它也将“黄金十年”所积累的成果大部分都抹煞一空。 如果我们抛开道德的义愤来重新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从中试图寻找一些对产业如何健康、可持续成长的经验教训,我们就会发现,对产业规律的漠视和悖离是国产乳制品行业陷入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营销为王、速度至上的市场导向与重视积累、谨遵自然规律的农场法则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那句着名的对中国乳制品企业的褒奖之词“一头跑出了火箭速度的牛”,此时听来似乎却饱含讽刺意味,牛还是不能跑出火箭的速度,缺乏根基的疯长,最终还是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制约。 早在本刊几年前对蒙牛的报道中(详见2005年第11期封面故事《蒙牛:从领先者到领导者》),我们就已意识到,“行业后来者成为领先者只是暂时和表面的胜利,因为这意味着追赶者„速度就是一切?的战略思路将彻底终结,寻找领先后的方向感成为了真正的挑战,因为在方向感缺失的前提下,更快的速度可能意味着率先踏进并把其他企业也引向沼泽地,从而使行业集体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我们并提出疑问:“正处于高速成长中的中国乳业能否避免重演彩电、PC、手机业其兴也速,其衰也忽的„流沙经济?,善于攻城略地的游牧军团能否建立起一个长治久安的乳业帝国,”现在看来,这些担心绝非多虑。 奶业的蛛网困局 人类选择奶类产品作为营养摄入的主要来源是十分明智的:奶畜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家畜,通过养奶牛获取动物蛋白比养猪和养鸡都更加经济;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系统能够将含在饲料中的纤维素作为能量加以吸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其他牲畜争夺精饲料,饲养奶牛实际上可以起到将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的作用。 奶类食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作为一种优质食品,它的消费量并不一定就必然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长,这是因为喝牛奶以及食用其他奶制品是一种需要培养甚至“训练”的饮食习惯。而奶类食品并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不喜欢牛奶的味道,而且国内还有大量比例的人群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喝奶后会出现“乳糖不耐症”,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于是,摆在中国奶业面前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从需求上增加中国人的奶类食品消费量,二是如何从供给上提高中国的奶牛饲养数和奶类食品产量。按照市场法则,供给和需求是会互相促进的,但它们之间的反应滞后和不协调发展很可能造成经济学中所说的那种“蛛网现象”:由于 生产存在较长时间的时滞,而且生产者往往根据上一轮的价格来决定下一轮的生产,于是,农业 农户很可能在某种农作物价格高涨之时,一窝蜂式地扩充生产,而到了下一轮收获期时,该种农作物的丰收将会大幅度挫低它的价格,低价会打击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让他们选择大量减产;下一轮收获期又会由于产量降低而抬升价格,从而再次引发农户的投入。于是,价格与产量轮流波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构成蜘蛛网一般交织的形状。 这样的“蛛网模型”不仅仅存在于经济学的教科书中,而且也真实地发生在中国奶业里,只是影响国产原料奶价格的因素中还包括了国外进口奶粉的价格。而且上一轮价格和产量的巨幅波动,就直接地为“三聚氰胺事件”埋下了祸根。 在黄金十年刚刚开始的2000年时,优质奶牛的价格不过4000多元一头,可是到了2004年,原料奶的需求上涨让奶牛价格被炒到1.2万元到1.8万元一头。尽管价格在迅速上涨,但奶牛的数量却不可能骤然间提高,于是,低代杂交的“黑白花奶牛”开始充斥于市场,更有不法商人把小肉母牛卖给不懂奶牛的农民。但这接下来的几年里,国内乳制品企业普遍用廉价的进口奶粉还原成液态奶,这让国产原料奶的价格徘徊在每公斤1.5元到2.1元的低位,于是奶牛价格在2006年又跌回了5000元左右,从2005年到2007年上半年,许多奶农开始大规模地宰杀成乳牛和小母牛。 2007年,当进口奶粉的均价从2004年的每吨1870美元上涨到2007年中的每吨3500美元时,乳制品厂商们发现,从国内收购原料奶变得更加划算。于是,新一轮争抢本土奶源的战争在2007年冬季展开,各地奶价在2007年9月到12月份间暴涨了50%以上。由于原料奶增加供应的时滞和瓶颈,乳品企业不得不降低收奶门槛,业内人士透露,当时的形势到了“那时如果哪家乳品企业坚持只收合格奶,那它就只有关门的份儿”。 从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到光明回收奶事件,再到几乎全行业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不变的是在上游原料供应出现相对短缺时,下游厂商以非正常方式“紧急增加供给”的逻辑。 营销为王与农场法则 中国乳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认为,“黄金十年”的超高速发展与奶业之后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因为这是一个远远超出自然成长率的数字。按照奶牛成长和繁殖的规律,奶牛的自然成长率在6%到8%之间,这种自然成长率是很难通过管理或者技术手段来大幅提高的。 而曾经担任伊利集团营销副总的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路长全在几年前预言,从理性的角度讲,中国乳业未来不但不会增长,还会下降,其依据是大城市的中国人,无论是喝牛奶的人数还是喝牛奶的量都在下降。中国牛奶业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并不是人们越来越喜欢喝牛奶,而是促销的产物。 两位业内专家的观点从不同的方面指出了同一个事实,那就是从黄金十年开始,中国乳制品行业逐渐走上了一条营销为王、速度至上的市场导向之路。在从养殖到营销的产业链上,中国乳品企业集体将目光瞄准回报率相对更高的中下游,而战略性地放弃了“奶牛养殖生产”这个上游环节。 近几年来,乳制品产业贡献了不少出色的营销案例,而在超市内,奶制品的促销力度往往也是最大的。这种现象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因为婴幼儿乳制品由于用户必须不断更新,本身就有持续营 销的必要性,而保质期较短的奶制品也确实需要尽可能缩短销售周期,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激烈的营销战增加了乳制品的销售成本,“重广告包装轻奶源”的销售收入的分流结构,意味着消费者为牛奶支付的钱很少用到改善奶源上,作为乳制品企业基础的奶源建设也更多地成为一种营销亮点而非实质性的战略竞争手段。 从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国内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乳制品企业+奶站(奶贩)+奶农”模式,目前相当大一部分中国奶牛仍为每家每户三五头零散饲养,这部分奶牛也多为人工手挤奶,奶挤出后也无法将其立即处于低温下保存,这样的牛奶易被污染变质。根据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的分析,在整个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利润比为1:3:6,而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的成本比例恰好反过来,为6:3:1。这种倒挂的成本收益比例直接造成了中国奶源发展速度与企业扩张速度明显失衡,当下游的乳制品企业扩张速度一度高达30,时,奶源发展速度却往往徘徊在10,左右,而高度分散的奶农实际上承担着中国乳品的大部分安全责任。在其他行业已经被运用得极其熟练的虚拟经营、生产外包等模式,在食品产业这个一个道德风险极高的行业,单纯市场导向与农场法则之间的矛盾就暴露无遗。 打造利益一致的产业链 德国是欧洲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同样也是一个奶业大国。我们对德国奶业的采访和考察大都集中于德国各地的牧场,这仿佛也是在提醒我们,农场才是牛奶真正的“车间”和工作现场,而不是制奶工厂。如果在潜意识里把牛奶当作工厂的产品,那么添加三聚氰胺也就成了合乎“逻辑”之举。 跟中国“乳制品企业+奶站(奶贩)+奶农”的主流产业结构不同的是,德国75%的牛奶加工厂就是属于农业合作社的,实际上股东就是奶农本身,产业的上下游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比如,位于德国北部埃德维希特市的诺德乳业是德国最大的乳品公司,其股东就是8000户农户。这家2007年销售额达到23亿欧元的上市公司,股票却从未上市流通过,因为合作社的股东们坚持100%享有股权,以保证诺德的经营不会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过度压力,而为了满足增长的速度偏离了以优质产品为中心的轨道。 农民通过组成合作社的模式,不但得到了权利上的保障,而且能够具备与上游加工厂及下游零售商对等博弈的力量。而作为合作社组织的发源地的德国,其农业一直以来都有着良好的合作社组织传统。各类的农业合作社遍布德国,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信贷、农资供应、咨询等服务,成为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载体。合作社不仅提高了生产和销售农业农业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还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保障了农民收入。德国农民协会(DBV)的施密德博士认为,德国的牛奶合作社不仅仅保障了奶农的权益不受到加工厂的侵蚀,更重要的是,为整条产业链建立了一个利益共容的产业环境,促进整个行业按照产业规律自然成长,这一点的确值得中国乳业企业和产业决策者思考和借鉴。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荆楚网消息 (农村新报) 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2009年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 《意见》指出,2009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 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增产,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意见》指出,要从七个方面大力促进农业稳定农民增收:大力抓好农产品生产;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力争粮食增产4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
本文档为【慧科农业信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