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文_0927-南昌大学图书馆

2017-09-26 44页 doc 125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9658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文_0927-南昌大学图书馆人文_0927-南昌大学图书馆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检索范围:中国学术期刊 维普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检索策略:文学;意境 时间限制:2009. 01-2009.10 检索结果:9 文学意境2 文化渊源 —老庄思想及《周易》对意境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意境 意境理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体现。“境”,《说文解字》释为“疆也”,指一定的范围。意境是在“空间”这种涵义范围上使用的。它既是一种审美空间,也是一种由实景、实象(对审美对象的具体描绘)所导致、所...
人文_0927-南昌大学图书馆
人文_0927-南昌大学图书馆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检索范围:中国学术期刊 维普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 检索策略:文学;意境 时间限制:2009. 01-2009.10 检索结果:9 文学意境2 文化渊源 —老庄思想及《周易》对意境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意境 意境理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体现。“境”,《说文解字》释为“疆也”,指一定的范围。意境是在“空间”这种涵义范围上使用的。它既是一种审美空间,也是一种由实景、实象(对审美对象的具体描绘)所导致、所引发并产生于实景、实象之外的又包括实景实象的广泛深邃的艺术空间。因此,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即是说,它是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寄托,造成一种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作为审美范畴,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意识与中国古代诗歌比喻象征传统手法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渊源于老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及《周易》关于“言”、“象”、“意”关系的论述。 老庄思想对意境的影响首先现在审美意蕴及艺术创作上。老庄以抽象虚无的“道”代表世上的全体、物的总规律。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庄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事物的本体,同时,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作为本源,道生万物;作为总规律,道法自然。老庄认为道是最全的,而个别事物只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总是有“偏”的,“道”和“物”的关系,即是无(形)和有(形)的关系。“无”是包括一切的,“有”则是某一具体事物。从这个哲学观念出发,他们在艺术上追求“全”之美,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艺术最高境界;同时,老庄又认为具体的事物都是有无相生的,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认为“无”比“有”更重要,“有”从“无”生。老庄这种高度重视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无”和追求“全”之美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在艺术上特别注重追求“虚”的境界,因此在创造意境时形成一种“虚实结合”的基本方法,即寓虚于实、以实显虚和化虚为实、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从而使意境具有情景交融、情为主导,虚实结合、境生象外,含蓄蕴藉、意味无穷的审美特征和意蕴,使中国文人在表现意境时努力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进而达到“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妙境。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虚实结合”创造意境的基本手法,还是“含蓄蕴藉,意味无穷”的美学意蕴特征,都深受中国古代老庄哲学家思想的影响。其次,老庄思想对意境的影响还表现在“言”、“象”、“意”的层次上。中国古代诗学的层次论发端于老庄,老庄从认识论的高度提出了一个具有雏形的层次问题。《老子》第一章即开宗明义,立道与名,以道为宗,以名显道。并认为“道”是事物的本体,是心灵的旨归。而语言符号则是表达本体意义的器具,“有名”的评议和“无名”的道之间是一种名与实、方法与本体、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老子在《道德经》中悠然深远地谈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作为“天地之始”来说,“道”是“元”,无名、无极、无形,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不能直接为感官所感受;作为“万物之母”来说,“道”转化为“有”,也就是有规定性、有差别、有界限。一方面,“名”是表达我们理性所能理解的所有事物的符号;另一方面,那世界的本质精神却是不可能通过符号来求得的。因此,老子便从认识论的高度提出了一个层次问题:文本具有表面言语层和背后意义层之分,两者是不对应的,甚至是无法对应的。老子认为把握“道”的“无”的一方,是为了观照“道”的妙的属性(“妙”体现了“道”的无规定性、无限性);把握“道”的“有”的一方,是为了观照“道”的“徼”的属性(“徼”体现“道”的规定性、差别、界限,徼:含有界限之意,许慎《说文》:“徼, 第 1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循也”。段玉裁注:“引申为边徼”。)但老子的认识论还不是完整的层次论,只是一个雏形,还不具备结构学意义。因为这还仅仅是一种名与实、形式与内容、方法与本体、无限与有限的两立关系。庄子也是如此,《庄子?天道》篇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 他一方面强调了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轻视言语的倾向。庄子还提出“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两个基本概念,要我们“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目的已达到,手段条件便失去价值。因此,庄子在思想观念上已阐发了语言与意义的层次问题,同时更强调“言”、“意”这两个层面的“意”的一面。但老庄都明确地感到“言不尽意”,语言符号是不能穷尽其意义的。老子在朦胧中发现,要使“言”更有效地过渡到意,似乎可以通过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达到对事物整体图像的模糊而更确切的把握,从而认为:“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抟之不得,名目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昆而为一。一者,其上不嗽,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老子感到模糊的“象”更接近事物的本质精神,他说:“道之为物,惟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他已朦胧地感到“言”、“意”之间似乎有某种“象”的存在。庄子也提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这说明老庄更进一层感觉到似乎有某种“物”的存在和它的尽意功能。这对意境的创造及意境中艺术形象的特质与功能,“言”、“象”、“意”的关系以及意境的层次性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找到这种文化渊源的关系。 摘自《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踏花归去马蹄犹香 ——从古诗《小儿垂钓》教例略谈古诗教学的意境 关键词:文学;意境 意境是诗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作者思想感情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但往往由于过分强调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流于玄秘,造成脱离现实的倾向。而今天的古诗教学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清一色的串讲几个词句而已,无人再问意境之美,意境之深。如果只是浅显地理解文字而放弃对意境的领悟,无疑会忽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其实,优秀的文学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它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谁能想到课文插图一不留神的疏忽,居然令孩子们浮想联翩,扩展了想象,陶冶了性情。孩子们的一番言论看似信口拈来,不费心神,可如果不是“蓬头稚子”引发了生活中相似的经历,他们又怎能质疑有声,揣摩出学的别样滋味,涌现出如许个性鲜明的真知灼见。看来,是悄然唤起的情感体验,驱动着学生的大胆想象填补了诗歌意境的留白之处。这言简意赅的词语通过学生的想象幻化成一幅幅似曾相识的鲜活画面时,孩子沉浸其中,入情入境了,对古诗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自然也成为了现实。反思当前古诗教学,重理性积累,轻人文体验的状况依然堪忧。古诗教学几乎等同于词语解释、创作手法分析、单纯的诗歌理论分析,读、背、抄只为应付考试,即便能翻新花样让学生表演,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这现状的根源何在?突然想起“踏花归去马蹄香” 的典故来。相传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考宫廷画官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考的画匠按题作画择优录用。 有一次,主考官出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命题,让画家作画。画家们面面相觐、一筹莫展。过了好一会儿,才先后动起笔来。有的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一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疾速归来;有的运思独苦,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考卷交上未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视,看了这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那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突然他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这一幅画面是这样的:夏日黄昏,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 第 2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那是马蹄踏花泛起香味的缘故,一个抽象的“香”字就这样巧妙地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无限的退想。对“香”这个诗句要表达的内涵,那些画家看到了皮毛,却轻弃了肌骨。我们古诗教学的现状不也如此吗?教师抓不到诗眼,找不到突破意境的方法,直接降低了古诗词教学的档次与效率, 自然无法引领学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古诗教学该如何突出重围,光耀孩子们的诗性性格?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游园不值》,品味着孩子们诗性的想象,我看到了曙光。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我也教过,但目标仅定位在:感受春天,体会春之生机。当然,这样的定位是正确的。不过,如果“游园”的目的只为感受春天,那题目为何要加上“不值”?如果“不值”就是“不遇”,那诗人为何舍“不遇”取“不值”??? 小语教坛的这位“铿锵玫瑰”秉持一贯的“三个超越”,深度追问着“程朱理学” 影响下的宋诗意境,追问着叶绍翁“不值” 背后的精致情感。她别出心裁又合情合理地揪住了“怜”这个诗歌情感的密码,并引领学生体味它与“印” “小扣” 的内在联系。有了对“怜”的专注,学生顺理成章地体会出诗人的“心疼”,诗意地想到“小心翼翼踮着脚走”的古典心情。“怜”苍苔,“怜”柴扉, “怜” 红杏, “不遇”转化成了“有遇”。和红杏对话,和园主人对话,情感再次回归“不值”。就在这深度的追问与优雅的引导下“三情共振”,学生逐步升华着对万物的仁爱、对丰富生命经历的渴望、对人生的超越性体悟。赞叹之余,感慨或许古诗教学只有经历情感化的吟诵、推敲式的文本细读,才可能引领孩子走进古诗的意境,开掘出儿童的诗性性格,体验到深度思维的愉悦,踏花归去,马蹄犹香。 摘自《师道》2009年第7-8期 论文学意境与摄影意境的异同 关键词:文学;意境 真正有意境的作品,是“境与意会”,意寓境中,“意境融彻”。它是一种主客观相交织、相融汇的精神、意识的成果。所以,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在创造意象世界的同时,更要追求意境的深邃。换言之,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应成为艺术的最高追求和I:1标。首先,文学意境与摄影意境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意境同源。文学艺术和摄影艺术在其创作的准备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基本相同。摄影家和文学家都足以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根本,遵循生活中固有的逻辑规律和塑造美的原则,从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印象和暗示,在爱与憎的情感推动下,萌发出某种理性认识和对丰题的某种感悟,从丽激发起强烈的创作激情和构想,为意境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文学作品表现和反映社会现实以语言文字记载传承下来,在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中。时时闪烁着深邃意境的光芒。构建文学意境成为历代文学家的执着追求,从《诗经》中的《伐檀》、《硕鼠》开端,经过百家争鸣的先秦文化,秦汉建安诗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学作品的样式在裂变,文学反映现实的功能在增强。然而意境创建依然是在讲究“形似”的摹础上追求“神似”,艺术形象所反映的生活画面,成为现实生活的再现。不但文学家所描写对象的外部造型,力求达到细节的真实,近似生活本身,符合生活原型的外部特征,同时,在描写刻画对象的“神似”时,突出事物的精神实质,做到生活本质的真实,实现意境创建形抻兼备。 摄影作品的意境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也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人们对生活认识之后,运用摄影艺术的表现方法,使之景与情的高度契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或“情景交融”,意境的产生就是由“触景生情”之中脱胎而出。当然意境的深度和广远要看摄影家对生活认识的程度及其态度定。 其次,文学意境与摄影意境两者创造和追求的目标一致。虚、空、远等意境始终是其创造的核心日标。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使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表达详尽,面对自然社会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垦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山水、风光成了诗人、蜮家、摄影家抒写情思的媒介,所以中国画和诗, 第 3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都爱以山水、风光境界作表现和咏叹的中心。和两方中世纪以来拿人体作主要对象的艺术途径迎然不同。于有限的自然景观中,摄取一幅独具特色的影画意象,用无言的载体托起这无限的生命体,无一丝一毫勉强之处,这也就从实在走向了无言的虚空境界,中国艺术的意境追求也就自然地与人生联系在一起了。 作为文学艺术,若要意境深远,就要讲求含蓄。含蓄就是含而庭生活就已经离他远去。此时此景,他彻底放弃了儿时的幻想与拯救世界的责任,意识到自己的“孤儿”身份,“随着日子在伦敦一天天失去(((有些时候我却会觉得空落落的无事可干”。故事结尾,班克斯开始从“使命感”中醒悟,接纳隐于现实世界之后的无奈现状,情感也由此变成了面对残酷世界的无奈反应。 因此,班克斯身陷歇斯底里的幻觉之中,透过凌乱随意的童年记忆和支离破碎的线索,一点点地透露事实真相,而理智却因幻想与残酷现实的冲突而面临崩溃,甚至颠覆r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主人公已不再具备传统喜剧英雄的性格特征,却处处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极不相称的天真,费力地追寻一种处在崩溃边缘的超现实理想,注定拯救世界的旅程必定是一部堂吉河德式的悲喜剧。作者通过班克斯福尔摩斯式的侦探情节,辛辣地嘲弄了所谓欧洲中心主义的“救世主”情结,并以戏仿的手法批判了西方对真实历史的逃避态度,引人深思。 摘自《工会论坛》2009年第5期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诗画意境和文学韵味 关键词: 文学;意境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和含蓄的意境。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阶级逃避现实。寄情于山水。使私家园林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江南一带的许多私家园林就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经营的,这些园林反映他们的气质、情操和审美趣味是必然的。所以中国江南古典园林与文学诗歌绘画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它之所以富于诗情画意的神韵,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文学典籍的支撑,诗画的渗透、点缀、形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园名。建筑题名,几乎都出自文学典籍或诗歌。文学、诗歌、绘画的介入,为古典园林的美妙景致,增添深邃悠远的意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学意境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把文学的空灵境界融入到江南古典园林中。使文学与自然之间,文学与园林、山水之间相互融通,造就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他们把园林作为寄托心灵的场所,与园中花草树木、飞鸟野兽、亭台楼阁完全相通、相融,“恬然怡然,硕然悠然,园人合一,冥视六合”,人与园林完全融为一体。这样生活在园林中的文人士大夫就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寄托与超越,使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在审美观念和情趣上处处都有文学的痕迹。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人士大夫参与造园,融入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它们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园林景观有了诗情画意的韵味。把江南古典园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赋予了极俱东方特色的意境,这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区别与西方园林景观的重要标志。 文学介入中国古典园林,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追求的是象外之象,渲染出园林景观的环境特色并抒发观者的心意。造园家、诗人、作家还经 常借题匾额对联等这些具体而实在的文学符号来引导人们品味这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用写意的笔墨,渲染出园林景观的环境特色,使眼前有限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的大自然中去,创造出辽阔深远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即我们所渭的“意境”。意境在《词海》中的定义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思想境界”:园林中的意境可理解为:“造园中所设立的各种物象和场景与创作者及游览者产生情感交流并引起共鸣的感受,是设计者和游览者情景交融的精神境界。园林中的匾额和楹联,虽只有只言片语,却像是一幅幅景色与心灵的写意小品,意蕴含蓄、隽秀,把各具特色的园林风光浓缩在尺幅之中,却又把人们的思绪引入浩如烟海的大自然,给 第 4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人以游目骋怀的畅快之感。也是让园林景观在人们内心世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匾联的题词,犹如绘画中的题跋。十分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加强园林景观的感染力。例如:网师园中的“待月亭”。横匾上题“月到风来”,左右楹联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游人在这月夜秋风里,对景品茗,充满了浓浓的诗意。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也是借宋朝诗人苏轼的诗。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使仅有一几两椅的扇面亭,散发出耐人寻味的文化氛围。拙政园的远香堂(其命名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就是所谓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由此看来,如果没有文字的依托和承载,要想让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是很难实现的。 古典文学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点取名,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这些名称大多旁征博引,意境深远,使心灵与美景产生共鸣,赋予园林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例如扬州的何园的本名为“寄啸山庄”,“寄啸”来源于著名的古典文学名篇陶潜的《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名句,园主人借此表明自己归隐决心。由于取名有典出,有文学内涵,使游览的人置身其中,漫步于回廊。近临清池,听鸟鸣其间,得园林之妙景。文字点景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楹联,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诗词的精华,其语言艺术的表意功能,能唤起游人的形象思维,使人展开联想,从园林的一草一木中体验无限的意境空间,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中国古典园林。因有文学渗透其中而更加耐人寻味。 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意 中国文人造园的传统,由来已久,而这些传统文人大多诗、文俱佳。其对诗学意境的追求,对神思和韵味的注重。必然会影响园林景观的构建和营造。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了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味。可以说是诗与园林相生相长,共同发展,也可以说中国古典的造园艺术是以诗的创作原则作为依据,并致力于园林景观诗一般艺术境界的追求。以诗造园。以园作诗。园与诗文合二为一。这是中国古典园林。能在世界园林领域独树一帜的重要因素之一。清代钱泳就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其曲折有法。前呼后应,最忌堆砌??”。这充分,古人造园是从诗的意蕴中领悟造园法则,将诗的意境美,运用到园林景观的营造中。 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画意 书画、文学、诗歌、集于一身的古代文人,在园林的构建上,必然也会把书画意韵融人园林的造型、布局之中。这种文人特有的书画气质,增添了园林浓浓的画意。唐代王维的山水画是诗画、园林融汇的典型代表。它运用山水画与诗文的创作法则和理论,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审美理念。中国画的最大特点是写意,写实是还原自然的原貌(不注重渗入人的主观感受,而写意,既要照顾到自然的原貌又要注入人的主观感受。它虽不是真实自然的反映,但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代,画家、诗人游历了名山大川之后,要想把它们移植到有限的庭院空间(原封不动照搬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象中国画那样(把对于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计成在《园冶》中就曾说“??合乔木参差山腰,盘根嵌石,宛若画意”。由此可以看出,造冈一开始就是按照诗和画的创作原则行事,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而这就注定绘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紧密联系,绘画理论与技法对于园林的营造起了很大指导作用。具有良好绘画修养的造园家将中国画的理论和技法融入园林的营造中,使园林审美意蕴含蓄而丰富。例如明代叠山名匠张南阳,绘画技艺出众,以绘画技法堆叠假山。使园林中的真山实水有了画意。清代画家石涛也是个堆山叠石的高手。扬州的片石山房的假山就是出自石涛之手。其形态虚实有致,层次分明,体现了“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的画理。 中国古典园林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反之(园林又成为画家们的绘画题材,园林和绘画就是这样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摘自《时代文学》2009年第10期 论文学意境欣赏与教学 第 5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关键词:文学;意境 文学欣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文学欣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解读文学作品蕴含的深刻思想,从中获得人生的肩迪:二是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体验审美情趣。在艺术形式上,最具欣赏价值的是意境。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文学之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情景交融是意境的表现特征。作者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域来抒发感情。意境的探寻和体味,一般从景和情两方面着手,其中“情”是难点。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找情感源头(知人论世古代艺术理论家认为,要品评艺术作品,除了必须具备丰富的艺术鉴赏经验之外,还必须“知人论世”。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找到作者情感的源头,才能摸准作者情感的脉搏。例如,必须了解李白重情谊、爱游历的性格特点,才能准确把握《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叶青”——对美景的向往、对不能同游的惋惜、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情别绪。……… “抓文眼,顺藤摸瓜”。有“词眼”,文有“文暇”。“眼”可以细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撼愿可以萤造出一种境界。“诲眼”、“词眼”能传达圭鹭。魏藏缝《送翻》碡|懿“君骞苓零霉意”。“不得意”不仅交代发人归隐的原因、表达他的不满(而且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懑。散文巾的“文眼”。是散文主题的凝聚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分析景物特点和情感语言(把握情感“境由意造”(“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特点传递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如范秘淹豹《苏纂遮》。爨魏对寥落苍茫、迷蒙凄清、萧索零落秋景的描写,液达羁旅愁思。情感语言能肖接或间接表露情感。如范伸淹的《苏幕遮》:“洒入愁肠。 诧接穰慧滋”;鞋豢鹣《登蹇》:“万羹慧秋常作客”;李白的《送盖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作品中的“愁”、“悲”,“孤”字,直接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指“虚”与“实”=者之间巨棚联系、互囊l渗透专墅羲转化。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窄间(增添审美情趣。如刘禹锡的《乌农巷》中,“朱雀褥”、“努萃花”、“鸟衣巷”、“夕鬻”和“燕子”等为实景,对六朝古部繁华景象的联想、对历史变化的洞察与领悟、对现实的联想与对比、对大唐社稷的担忧(这数层意蕴均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得来。在虚与实之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联想与想象。文学传品的构思离不好联想与想象。作者在创作意境是,以联想和想象为桥梁和纽带,将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宗白华说:艺术的源泉是一种极强烈的不可遏止的情绪,夹着超越平常的想象力。欣赏文学作品,同样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文学欣赏活动从艺术形象的感受开始。文学的艺术形象是间接形象,必须借助语言的中介,运用想象,联想,吧语言描绘的形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在欣赏着的头脑中间接地映像图像,然后才能在感觉上感受和把握形象。再者,文学形象体系和意义结构中包含着许多意义不确定的未定点或空白点,即,所谓的召唤结构,这种结构使想象的用武之地。欣赏教学又是一个欣赏再创造过程。教师如果能够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以自己的经验,还原并充实意境的形象,铸造自己的哈姆雷特,学生便可以在欣赏作品意蕴的同时,享受到艺术再创造的喜悦。 摘自《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02期 论诗歌阅读与文学情趣 关键词:文学;意境 诗歌最大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阅读诗歌披文人情,赏读生情,“探境中意,悟意中情,感情中美”(“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的《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离情别绪全然寓于天水一色的情意之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辞尽而意无穷。柳永《雨 第 6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霖铃》中经典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代表离别;而岸让我们想到舟船,也意味着离别晓风让人感到寒冷,月表达思念,而残月让人感到凄冷。在这样的凄冷的景色中,我们感受到柳永跟恋人离别后内心的凄凉。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空阔辽远之中寓劝勉、洒脱之情;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旷达豪迈中寄至志在四海之意。读后既感挚友情深,又觉精神振备,不禁为之心动。沐浴在诗人温厚、善良、美好的人性光辉下,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自己的情感世界也在不断提升,精神底子也将日益丰厚,文学情趣也将不断提升。 运用比较映衬方法,即赏又析,最能帮助我们感悟诗歌的形象意境之美。同是吟咏北国风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写得奇伟瑰丽,多姿多彩,感情乐观豪迈,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极力渲染暴雪的严寒、狂风的威猛、愁云的惨淡。豪放中流露了惆怅悲情。形象意境全然不同,反映了诗人经历和主观情感的区别。这种既赏又析的方法,不仅可以感悟诗歌的形象意境,更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学情趣( 我国是诗歌的泱泱大国,诗歌的发展源远而流长。直到现在,遥远的唐宋风骚仍将给我们带来自信和智慧的铺垫。有这样一首有关农民的歌谣:“黄牛黄土黄河,长梦长城长江;月亮星星太阳,祖宗儿孙爹娘;吾家吾国吾民,小米大豆高梁。”富有古典的韵味,颇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象组合的意味。这不仅是名族文明的传承,也是一种人文功底的积淀。如果我们认真地鉴赏诗歌,用心去体会诗歌,不仅能是对我们学生文学情趣的培养和提升,也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加深与提高。 摘自《总裁》2009年第01期 文人画论:推动文学理论“意境论”完成 关键词:文学;意境 说到意境理论从萌芽到完成的历史,文学理论研究者往往会以为完全属于古典文论自身的界域—毕竟,从刘勰到王国维,对意境理论有过贡献的文论家人数众多,“意”、“象”、“境”、“意境”、“境界”等相关范畴在文论中得到了最直接和最广泛的论述。但饶有意味的是,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他的重要论文《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一方面把意境看作是包括绘画、文学、音乐、舞蹈等各门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在谈到对中国艺术意境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各门艺术时,宗先生首先谈到并称引最多的,却是绘画,其次才是诗(文学)?。宗白华先生谈意境时何以如此“偏爱”绘画呢,一个可能的设想是:在意境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传统绘画和画论尤其是其中的代表—文人画和文人画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画论霭丐于文论 画学界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绘砸理论最初是受文论的启发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谢赫的《古画品录》是画论的发端。谢赫为何写作这样一本书呢?“谢赫及其《画品》绝不孤立,诗歌有钟嵘的《诗品》、书法有庾肩吾的《书品》(((”原来是效仿诗家、书家,对画作进行评级定品。更进一步,我们看到《古画品录》和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及钟嵘《诗品》之间有很多相似、相通的地方。比如谢赫著名的“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其“气韵”之“气”,最先见于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后在《文心雕龙》中出现数十次,《诗品》中亦有九次。“韵”,在陆机《文赋》中有“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句,在《世说新语》中常以“韵”来品第人物。因此日本学者金原省吾认为,“韵”是音响的意味,画论中的“韵”原是“由诗而来的影响”。 谢赫解释自己的写作缘由,说法也与《文心雕龙》相类。刘勰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谢赫则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实际上谢赫的“六法”论灵感来源之一很可能就是刘勰《文心》的“六观”论。“六观”是刘勰分析文学作品优劣的方法,谢赫则借鉴、模拟而倡言“画有六法”,将作画的技术要求引入作品分析,并以之定“众画之优劣”。谢赫现象绝非偶然,反过来思考则容易理解,那些画论家实际上本身也是文人。既然文人们以文论画,自然就将文论(诗论)范畴、术语或观念引入画论。所以丰子恺先生在《绘画与文学》中指出:“中国古代的画家,大都是文人、士大夫。其画称为‘文人画’。中国绘画与文学的关系之深,于此可见。”宋邓椿《画继》 第 7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也早揭明:“唐则少陵题咏,曲尽形容;昌黎作记,不遗毫发。本朝文忠欧公、三苏父子、两晁兄弟、山谷、后山、宛邱、淮海、月岩,以至漫仕、龙眠或评品精高,或挥染超拔,然则画者,岂独艺之云乎?”邓氏提到的品画者,无一不是大文人,所以邓氏乃可以坚称:“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苏轼论画,实也由他对诗文的看法而来:“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所以他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在苏轼看来,好的画(也就是苏公欣赏的文人画)应当有诗味;好的诗,应当有画意。因此,王维的诗和画,最符合他的标准:“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画论与文论在苏轼这里甚至已经不是谁先谁后谁借鉴谁的问题,而是二者达到了沟通、统一。以下是苏轼分别论文和论画的两段文字: 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苏轼:《自评文》) 唐广明中,处逸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苏轼:《书蒲永升画后》) 有研究者通过分析上述文段,认为这些文字体现了苏轼的创作思想。这些文字既有论诗文,也有谈画绘的,研究者也认为无须区分苏轼的文论与画论。而两段中均有“随物赋形”一语,证明苏公自己以为作文与描绘本亦相通。苏轼的画学与文学在思想上是相似、相连、统一的。画论借鉴文论,以文论而为画论,这是历史上一个确凿的事实。 二、画论反哺文论 诚如钱钟书所说,“诗和画既然同是艺术,应该有共同性;它们并非同一门艺术,又应该各具特殊性”。但不管西方的莱辛如何反对“诗画一律”,在中国,特别是自从宋代文人画和文人画论兴起后,画学理论与文学理论(诗学、词学)就时常相互借鉴和融合。文人画和文人画论本为文人所作,文人自己对诗文的观念自然会移植转写到绘画方面。由于苏轼乃文坛领袖而又为文人画论奠基人,所以“宋以后,没有任何一种绘画理论超过苏轼画论的影响。没有任何一种画论能像苏轼画论一样深为文人所知晓。没有任何一种画论具有苏轼画论那样的统治力”。前贤既已开风气,后学自然影从。文人向来只是吟诗作赋,现在,更需染指绘事,品书论画,方显出飘逸洒脱,高雅超绝。 但是文人作画论画,容易让人以为就只是他们把他们的诗论转移到画论中,其实,相反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流连绘事,也使绘画方面的理念反过来影响到他们对诗文的认知、理解和阐释。比如,神韵派宗师王夫之说:“论画者日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予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四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格调派主将叶燮也把画与诗连称并举:“??画与诗初无二道也。??故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掀一撒还有性灵派大家袁枚借江阴翁征士朗夫《尚湖晚步》云:“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以上几位都是以诗文彪炳于史,至于那些因画留名的文人画家(必须明确这一点:他们是画家,但同时又是的文人),把画和诗联系起来,画理诗思融通互生的情况就更多了。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邵宏,对与“意境”关系极为密切的“气韵”这一范畴复杂而漫长的演变过程作过专门研究。他认为“气韵”有一个从“人论”到“画论”再渗透到“文论”的过程。而这一点先前钱钟书先生《管锥编》就已指出过:“谈艺之拈韵,实自赫(即谢赫)始;品画言神韵,盖远在说诗之先。” 邵宏教授提供了清初神韵派另一领袖王士稹的例子。渔洋与当时画坛盟主王原祁交好,二人同宗明代南宗画派大师董其昌(其实董玄宰既是当时的画坛霸主,同时又执牛耳于诗界),所以其诗论就受到董其昌论南北宗山水的影响。 三、王国维意境论的画学思想踪迹 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是文论中意境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但要确定画论对意境理论的完成 第 8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还要在意境理论的完整形态中扫描到画理的因素。意境论的集大成者是王国维。有人会说,王国维的意境论在《人间词话》里,“词话”论的是词,里面没有绘画、画论的影子,怎么说画论影响到文学中意境论的成型呢?这就要弄清楚几个问题:一是王国维是否关注过绘画,是否晓画识画;二是他为什么拈“境界”而非“意境”来标示他心目中词的理想状态;三是如何理解王氏的“造境”与“写境”;四是他为什么提“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而尤钟情于“无我之境”。 第一个问题,简要地说,传统文人知识分子,决不像当今学科分化制造出来的人隔行如隔山,而往往琴棋书画皆通。事实上,王氏有多篇涉及绘画的论文。如《此君轩记》《二田画顾记》等。前一篇谈历史上文人之画竹,以文与可、苏东坡、吴仲圭等来映照日本画家收藏家川口国次郎之高品?。后一篇为另一日本友人隅田吉卫藏画阁而作。该文论及“元四大家”各自的特点及相互间的区别,说“夫绘画之可贵者,非以其所绘之物也,必有我焉以寄于物之中”。这说明王国维在画史、画理方面具有深厚的学养。其他篇什,如《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对清初主导画坛的“四王”之王翠有精当的评价,“凡吾人所加于雕刻书画之品评,日‘神’、日‘韵’、日‘气’、日‘味’,皆就第二形式言之者多”句,表明静安先生熟稔文人画之根本,且具有高迈的鉴赏眼光。 其二,王氏文中用“意境”处极少,仅见《人间词话》第四二,说姜夔词格调虽高,但“惜不于意境上用力”。王氏以为不若拈出“境界”二字可为词之本。不能轻易断定王氏是受何人影响、启发而取“境界”一词,但一个情况是,文人画论中出现“意境”或“境界”之词,在明清已经相当普遍。比如清初的石涛,他被誉为“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他的画学著作《画语录》中,则有《境界章第十》,专门谈画面上各物象的位置安排。不似文论中谈意境,却恰恰是画论中意境创造的独特表述。石涛是主流派“四王”的反对者,而前面也提到王氏对“四王”之王翠的贬抑。那么,即便我们把“境界”视为王氏的独家创造,但这偶然里难道不包含某种必然性吗?而在《中国名画集序》中,静安恰如对词的划分那样,也把画作解为或优美、宏壮,或古雅、简易。也就是说,优美、宏壮作为意境类型,见于词,也见于砸。静安意境论出人于诗和画,或以为由画到诗,也许更可接受。 其三,关于造境和写境,受过西方文论影响的人,都知道有所谓“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分别,自然不难理解。王氏确实接受了德国古典美学席勒、康德的思想,也对叔本华、尼采大力吸收,所以用“理想”与“写实”来对应“造境”和“写境”。然而,相对于作为外来思想的引介者,王氏首先更是国学大家。我们知道,在画界,自明董其昌首倡以来,画分南北宗,而以南宗为正、为盛,现实和理论莫不如此,一直到现代余响不绝。北宗,写实性强,南宗则长于写意。前文提到的《此君轩记》和《二田画顾记》表明静安研习过画史、画学,这些情状自然是心知肚明的。那么,受画界的思维观念熏陶浸淫,王氏理论有那方面的类同和痕迹也就不奇怪了,“造境一理想—南宗,写境一写实—北宗”,这个合乎逻辑的式子,只是没有直言。其实,王氏贬黜“四王”,以为王晕以力学而非得于天才,把古雅置于优美及宏壮下,与董其昌嘲笑画工谨守形貌,直呼要“一超直人如来地”、推崇潇洒超逸,何其相似乃尔! 最后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依王氏之言,首先,有我之境无非感情比较明显直露,较浓重,且见于文字;而无我之境则情感隐蔽含蓄,较恬淡宁静,不表诸字面。其次,写“有我之境”者极多,而“无我之境”极少。这两点也不难理解。情感表现方式不同,大致分为两种情况,未为不可。而每一种事物的存在总体现为一种金字塔结构,粗朴简陋的大多数在下面,最优秀的在顶端,且极少。但为什么静安尤属意于渊明—其实,渊明诗也并非都可归于“无我之境”,而除此外静安却很难从他人处找到合适的例子,除去他个人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就需要另作探究了。把眼光从诗转到画,我们则会大有发现。 文人山水画,往往一片山光水色,氤氲朦胧,林泉飞瀑,云蒸霞蔚。但看一幅画,尽管喜欢,却常常不知画者“说”什么,不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样易于领会。文人山水少画人物,要么画得小,简略而面目不清,只作点睛而已。我们知道,通过人物,人物表情,最便 第 9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于传达情意。但这方面的俭省,就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难以体会作者的思想律动、情感波澜。然而,文人画决不是没有情感态度,而是情感深蕴,由喧嚣躁动复归于宁静平和。山水中的情感不是表现在某一景物、物象或意象上,而是一山一水,一石一木,一笔一画,都带有主体(画者)的情感情绪,人品、性格、气质、学养乃至某一时刻内心的一丝波动,也被记录在笔墨流动中。“我”无处不在,但“我”又只是一笔一墨。一幅作品就是一泓充沛的情感,一个完整的哲理思考,这是一种至高境界,是海明威那种“无技巧的技巧”的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如石涛所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这样的作品,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 由此来看,静安先生写他诗一样的语言时,眼前心中有画在浮现,他是“诗中有画”的典范。他的理论,不识画的人自是难解,是“隔”的,而在知画者,一切都是如此清晰、明确。这是画论隐约、潜在地影响着文学的缘故。至于说到所谓意境中的“虚实相生”,随便看一纸淋漓氤氲的文人山水就可了然。 摘自《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02期 论意境传统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 关键词:文学;意境 意境是艺术作品所创造出来的独特审美境界(“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有<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深入探讨了意境创造问题。指出艺境(即意境)是中国各种传统艺术创造的审美理想,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创造的审美追求(营造着一个独特的审美精神世界。在其中( 有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物质世界(有我们的情感寄托,日月山川、雨雪风云、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甚至顽石泥土都与我们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感互相融通感应,生机勃勃,情态万千。我们便在这一充满“情意”的“环境”中生活着,吟咏着,追求着,创造着,于是有了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 但在从古代向现代的历史转变过程中,古老封闭的中国被西方现代文明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门,水深火热的苦难和亡国灭种的危机使中国不得不急切地引进西方文化。向西方学习,从器械技术到科学理论,到哲学思想乃至艺术精神。似乎必须要换一个脑筋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不少人看来,对于促进科学、民主的进步。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似乎中国传统文化成了一种累赘负担。受到了人们的反对。被看作必须丢弃的糟粕,甚至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更有使人自甘麻木消沉、腐败没落的消极作用。于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被抛弃了,代之而起的是全新的理论。并要依此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也将是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文艺精神自然也要是新的。与中国传统的意境要迥然不同。如鲁迅先生在著名论文《摩罗诗力说》中提倡文艺要“撄人心”,要令人精神振奋,“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再如马克思主义文论强调塑造“典型”(强调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原则,要通过典型人物来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精神被丢在一旁。意境创造也鲜有人谈论探讨。更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创造出意境的新形态来。 但在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现当代的文艺创作,却发现在优秀的文艺创作,特别是文学创作中,“意境”依然或隐或显地散发着它的光芒。在它照耀下,文学作品中的字句熠熠生辉,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有动人心魄的力量。而那些简单依照西方理论来创作的作品,许多早已如过眼烟云随风而去(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了违反文艺创作规律的反面典型。鲁迅先生是强烈反传统的,但同时他的作品却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他的小说、散文。思想深邃,艺术手法高超,有许多新的创造,意境深远,发人深省,震撼心灵。他反传统,但更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他的思想属于新的时代,但他的文学创作却与古代优秀文学创作传统血脉相连(而且是在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创 第 10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造了新的审美世界:新的意境形态。他那个时代的许多著名文学家也都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对意境创造有着自己的贡献。如郁达夫、沈从文、林语堂等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真正有根柢的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氤氲着意境的光彩。创造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审美世界。这样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张爱玲的作品又重新被人“发现”了,并渐渐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直到现在仍是人们关注、谈论的话题。似乎她的作品有无尽的意蕴,特别合乎我们的欣赏习惯,亲切而又新颖,似曾相识而又不断闪烁出奇异的灵光。她的许多作品不断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真是成了说不尽的张爱玲,而这说不尽的意味主要就是来自她作品中那说不尽的意境。著名翻译家、艺术理论家傅雷在其《论张爱铃的小说》一文中这样评论《金锁记》:“新旧文学的柔和,新旧意境的交错,在本篇里正是恰到好处。” “新旧意境的交错”自然是指一种新的意境表现了。 艺术创作要有自己的根基,否则就成了天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现代以及当代文学创作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必须在传统的意境创造的基础上,去开拓创造新的意境,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的审美空间,而不是仅仅跟在某一时髦理论的后面,拾人牙慧,依葫芦画瓢。这应成为中国艺术特别是文学创作的自觉追求。我想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必然性。 首先,意境产生于人们客观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就象鲜花从土地上自然萌芽、成长、开放。这个客观的过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其名著《艺术哲学》中,从种族、时代、环境等方面讨论了欧洲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情况。中国传统的艺术创造也离不开这些因素,而我们中国的这些因素和欧洲的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文艺创造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如中国文学创作的传统是抒情,以《诗经》为源头;西方文学创作的传统是叙事,以《荷马史诗》为源头;中国文学重意境创造(西方文学着重于塑造人物性格。文艺创造来源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人的精神生活必然受种族、时代、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基因传递绵绵不断;我们还是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山川草木不变,风雨季候依然;时代是不同了,但历史必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成为当代。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意境的创造,继承这一优秀的文学传统。而不是改弦更张。换上另外一幅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否则就会貌合神离。精神难免分裂。这里面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和客观规律。我们要做出的只能是在自己的这块土地上去创造更好的生活。去歌咏自己的感受、奋斗、希望和梦想,去开拓自己的新的精神世界。去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意境还与我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有关(而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我们的一种深层心理积淀(甚至成为潜意识的重要成分。这种心理来源久远,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甚至来自数万年前的史前时代。在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周易》中就有这样的话:“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嘞观俯察,寄情于物,由近及远,由自身到万物,在情感的周流往复中感悟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奥妙,这是我们先人观照世界、把握世界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形成了意境的重要特点:“情景交融”。东晋书圣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就写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大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春天人们要郊游踏青,赏花看柳,感受自然生机;而秋高气爽,又有重阳登高的习俗,在寥廓的天地间做做深呼吸,放怀天下,吐纳情愫。这种“仰观俯察”、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艺创作的最高旨趣所在。这一思维方式使我们与宇宙万物心有灵庵,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与自然造化的运行相感应,以自己的聪髓才智构建“天人和一”的生存家园,感受“相看两不厌”的精神愉悦。哲学家冯友兰说:“中国人直接在人心之内寻求善和幸福”,“力求认识自己内部的东西,在心内寻求永久的和平。”哽何况是一个有声有色、鲜活生动、生机盎然,令人振奋激动、魂牵梦绕的精神世界呢。 汲取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象宇宙问万物一样自然生发,不断发展变化,而“生生之谓易”蚂,“天地之大德日生”网。我们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就在于感悟这勃勃生机(抒发自己情感,在不 第 11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着自己独特的审美世界——意境。这成为我们艺术创作的传统。如在文学创作中,从情真意切,单纯质朴的《诗经>,到深然天成、玲珑透彻的唐诗。到缠绵悱恻。情深意长的宋词,到曹雪芹“字字看来都是血”的《红楼梦:》,再到现当代的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其间绵延不绝的正是抒情的传统,是意境的创造。在这些作品中。意境创造表现出不断丰富深化(不断形态多样的趋势。意境创造的发展表现在这些方面。如包含了更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内容。有更深邃的思想探索以及更新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等。特别是一些杰出作家的创造更使意境不断获得新的突破,达到新的境界。如曹雪芹笔下的众多人物形象与叙事技巧,如鲁迅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如张爱玲对人性的剖析和入木三分的心理表现等等。在许多现当代的作家那里,西方文学创作中的许多长处已被吸收到到自己创作中来,并成为了自己所创造的意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显示了意境的强大生命力,也显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传统不是累赘负担,而是我们前进的力量源泉。传统在我们的历史之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同时也在我们的理想,在我们的未来之中。正如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所说: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但不能打倒。而且反要维护它、发扬它,它的任何一个阶段的中断,都将是我们民族的一大灾难。” 不可否认,西学东渐仍是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趋势。相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在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方面也是如此。但立足传统是我们吸收西方精神的前提。历史虚无论、全盘西化的主张是不利于我们自己的艺术创造的(因为这样首先就泯灭了自我,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灵魂。没有了个性和灵魂。就没有了选择、取舍的标准,就很可能陷入急功近利。甚至盲目混乱的心态之中。结果可能就会是邯郸学步,最后只能是匍伏而行,站也站不起来了。艺术创造就是表现心灵,展现自我形象的过程。也是创造新的的个性和灵魂的过程。这新的个性和灵魂只能和 历史传统是塑造新的个性和灵魂的前提。实际上在中传统血脉相连的,和历史有千丝万缕联系的, 国文艺创造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意境本身就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主要是佛教思想)而逐渐发展出来的。如东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是意境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期的代表人物如谢灵运、宗炳则是造诣高深的佛学家。唐诗是诗歌意境创造的最高峰。而这时佛学也完成了中国本土化的改造过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佛教:禅宗。著名诗人王维笃信佛教。意境在他笔下也达到了古代最理想的形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有了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才能更有信心、魄力。才能有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的精神:“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唧要学习外来文化,首先要深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传统。对于文艺创造来说。就是要深入理解意境。 今天,传统文化正在复兴,我们正回归中国传统的精神世界(这表明人们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但复兴不是简单复古,更重要的是在于创造,创造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勃勃生机(又洋溢着时代精神的审美世界。也就是要不断创造新的意境。在其中有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思考,我们的信仰,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审美世界。不同于情势危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于禁忌众多的马克思主义一统天下的时期,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有了更好的外部条件,作家可以更从容地更自由地去创造。有更细微的体验,更全面的观察,更深入的思考,也有更超脱的审美态度。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独立完整的作家个体的存在(也就是要求作家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入理解中国艺术创造的审美精神:意境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也真正属于作家自己的作品。宗白华先生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 “李、杜境界的高、深、大。王维的静远空灵,都植根与一个活跃的、至动而有韵律的心灵。承继这心灵,是我们深衷的喜悦。”“承继这心灵”,即承继意境创造的艺术精神;“深衷的喜悦”。即心灵的感动,即对生活的热爱,即努力创新的激情。即自我、民族的不断完善,不断趋于更高境界。而有了这“深衷的喜悦”。怎会没有更高超深远的意境呢?怎会没有更优秀伟大的艺术创造、文学创作呢? 摘自《船山学刊》2009年第03期 第 12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浅谈古代文学中意境的形态 关键词:文学;意境 意境。作为一种审美追求,自古以来一直为中国的士人所神往。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创作主休吸纳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咀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至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 一、阳刚:壮阔 这是意境的基本形态之一。中国人追求阳刚之美,追求壮阔宏大的境界,其源久矣。“阳”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商周金文中已有阴阳连用的纪录:“其阴其阳,以征以行”。《周易》开篇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卦就是纯阳的符号。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将号称儒家“亚圣”孟轲《孟子》一书,看作充满“浩然之气”。也即阳刚之气的雄辩集。而在道家《庄子》一书,除了其辩证的议论引人注目外,正是其浩浩浩荡荡渺渺,壮阔空远的境界:“北冥有鱼,其名日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想象之奇丽,空域之广阔,气势之磅礴,是谁都可以感受得到的。这种壮阔的意境在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充分的表现,诗歌尤甚。杜甫《戏为六绝句》说:“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明确表明自己虽喜“翡翠兰苕”之美,却觉“鲸鱼碧海”之式的壮阔更为诱人。“盛唐一味秀丽雄浑”,“李白才高气逸而调雄。杜甫体大思精而格浑。”阳刚壮阔的意境带着其所在时代的特色而不绝于缕以至于今。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跃然于眼前的正是一片壮阔境界。 以上所论,意在说明:阳刚壮阔形态的意境形成久矣,作为主流绵延了千百年,迄今仍余响未绝,且随时代的变迁而不为生成自己的纵向特色。这种阳刚壮阔型的意境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呢?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句话:气势雄壮,空域宽阔,格调高远,间蕴悠长。 首先,气势雄壮:《二十四诗品》说:“积健为雄”。“积健”,是司空图以心目中“雄浑”的基础,也是阳刚之美的养分所在。在古人看来,生命的根本在于气,“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因此,“积健”就得养气。孟子说:“吾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之气,有了“浩然之气”,艺术就会获得“至大至刚”的生命(艺术意境自然也就气势雄壮。清曾国藩也对此表示过较确切的意见:“大抵阳刚者气势浩瀚”。这是阳刚壮阔型意境的首要和根本的特征,也是中国文人历来所追求的美学趣味和风范,为人,为艺,为事,都渗人了这一内涵。这种壮阔沉雄的气势:“具备万物,横绝太空”,震撼心灵,动人神魄。荆轲《渡易水寒》、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都因充溢着这雄浑悲慨之气而流传千古,成为具有阳刚之美的代表作。 其次,空间广阔:和气势雄浑紧密相联的,是其空间的广阔性。所谓意境,本来就是“意中之境内外”,这一空间越广阔,无尽之意也就越有驰骋之境内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El圆”(王维)“鲸鱼碧海”(杜甫),就是这种壮阔空间的描摹,所以具有空间的广阔性,正是阳刚型意境的基本要求。这些感官直接感知到的自然空间,物理空间,有人将此称之为“实境”,但我们在引所指的不只是这种“实境”的即物理空间的广袤空阔。而主要是强调这种“实境”在审美意义上所引起的心理空间的广阔性。这种心理空间的广阔性总是伴随着美学意蕴的生发性和包孕性,可以使人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宇宙空间的无限性和人类时间的有限性在瞬间融汇成令人向往而又不能永恒把握的壮阔图景。壮阔型意境的这种空间广阔性和时间展延性的浑融交织构成了它震颤人心的审美力度。例如乇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明月、关山,望之茫茫;秦时、汉时,思之渺渺;万里征人,回归无期;而边事未已,飞将已逝。一时间,一种“心事浩渺连广宇”的感受,直如司空图所说的“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在胸中滚动,激荡。 再次,格调高昂:就诗艺而言,这是指它的音韵、声调和节奏的高亢、雄健;其他艺术则是指的能引发审美主体刚健豪放的感受的审美功能。这种审美特征是由前述之气势雄壮所决定的。“气雄 第 13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格高”这是一种因果关系。所以壮阔型意境必然具有格调高昂的审美特征。如今提倡格调说的沈德潜曾说过:“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这就是说,声韵不绝,余音绕梁,或格调高亢,响遏行云者,才可称之为“美”,称之为“妙”。壮阔型意境恰恰因这种格调高昂的特征,才使之更具“韵外之致”,余味不尽。李白《蜀道难》‘‘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伺茫然”,苏轼《念怒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空间时间浑然一体,声扬调亢,韵味无穷。如果说,壮阔型意境之美的基础在其气势雄壮,其表现于心理感受上的特征在其广阔的空间感;那么,其感官感受上的特征就是它的格调高昂。 最后,忧思悲慨:“忧思茫茫”,这就是壮阔型意境的最后一个特征。这种意蕴上的特征,司空图称之“悲慨”。任何艺术作品的诞生都决定于创作主体,积之既久,蓄之已厚的在人生体验,审美经验中所形成的艺术内蕴。这内蕴就是“意”和“情”。这“意”和“情”模糊不定而又不可或缺。阳刚壮阔型的意境常常是情意悲慨。因此,悲慨就成为它的基本特征。英雄崛起于乱世,文士命遭坎坷于“盛时”。这种情况常使那些抱负孤高者或怀才不遇,或壮志未酬,积愤在心,发而为艺术,为意境,以渲泻胸中这郁结,自多慷慨悲悯之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就是这种心情的写照。 二、阴柔:幽远 这是意境的又一基本形态。它与壮阔型恰好构成意境的两翼。追求阳刚之美是中国美学的传统;同样对阴柔之美的追求也是中国美学的悠久传统正如王国维所指出的:意境之大小,宏壮和优美,只是意境的形态不同,却并不“以是分优劣”。阳刚之美令人心动,阴柔之美同样也令人想慕。“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为和”,只有二者的相互推荡才生出万物,也生出无穷的美。 首先,气轻韵柔:严羽所谓“优游不迫”,沈宗蹇所谓“游丝飞絮”,实际上就是指此。我国历来以“气”论艺,按气之刚柔清浊来辨析艺术之质地与形态。“气”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之源。“气” --十四画品》说:“六法之难,气韵为最,阳刚者,常以“势”论;阴柔者,则以“韵”论。清黄越( 意居笔法,妙在画外。如音柄弦,如烟成霭。”黄越指出,所谓艺术之“气韵”,并不存在于具体的描绘和画法之中,而存在于艺术作品所构成的艺术世界中,创作者可以心会,接受者可以心悟,却不可以掇拾提取,因为它“得自天机,出于灵府也。”所以气韵生动轻柔不在言辞柔婉华美,不在形象纤巧秀丽,气韵之妙,妙在“言外”“画外”。他所说的显然不是一般艺境,而是指具有更大包孕性的意境。意境之妙也正在此。贾岛《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去中不知处”,与此同工异曲,令人颇觉境深味长。 其次,境幽空灵:这是它的第二个显著特征。“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颇觉其境深远,无际。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境是那么静谧,寂寥,而又幽清。“鸟鸣山更幽”,一片清幽之气弥漫整个世界,令人直觉与自然融为一体,而忘却尘世之一切烦忧。其境正如司空图所说“如将自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其境清幽而冲淡,虚幻而又空灵,大有出尘脱俗,纤尘未染,人与大自然融而为一之感。这种意境颇为人们所称赏。 再次,含蕴深沉:由于唐以后的社会矛盾之日益尖锐,世风日下,动乱日增。士大夫们处于这种生活漩涡中,一方面不愿随波逐流,另一方面又无力补天,只好或寄意山水,或隐迹遁世,或“歌以咏志”,或诗画遣兴;由是出现了追求幽远空灵意境的审美倾向,幽远冲淡中,不免泛出无尽的忧思;风流蕴藉中也自有淡淡的哀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片浅愁深怨,使得意境的空灵带上几分凝重,令人更觉得意味深长。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感动激发人意。” 阴柔幽远的意境,在我国艺术尤其是诗画发展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中晚唐以后 第 14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的封建社会,由于普存在的士大夫失落情绪,老庄寄意山水流风,加E禅宗思想的推动,这种意境的创造几乎成了一种主要的审美追求。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虽列有“雄浑”、“流动”等品,且贯以首尾,但总的说来却落意在冲淡清空的境界,标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颇有禅味。至严羽《沧浪诗话》始独标‘妙悟’为正宗,所谓如空中音,如相中色,如镜中花,如水中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即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也”。这种追求空灵冲淡境界的风气虽时有起伏,但始终不曾消除。 摘自《学理论》2009年第16期 第 15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Search for:(su=( literature or literary) and su=( artistic conception or mood)) {DATE>=20090101} Search from:Elservier Database EBSCO Database Springer Database Presurrealistic Motifs in A. Kruchenykh's Aesthetic Concepts of the End of the 1910's Authors: Е. Бобринская Author Affiliations: none Keywords: Kruchenykh; Russian Futurism; French Surrealism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ruchenykh's esthetic conceptions and French surrealism. The techniques of the awakening of the subconscious, derived from psychiatry (Freud) and mysticism – automatic writing, rapid writing et cetera –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in the words of Artaud, “to change the very starting point of artistic creation”. Source: ussian Literature,Volume 65, Issues 1-3, 1 January 2009-1 April 2009, Pages 339-354 Database: Elsevier he return of the natives: Globalization and negative ties T Authors: Katherine Giuffre Author Affiliation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Colorado College, 14 E. Cache La Poudre, Colorado Springs, CO 80903, USA Keywords: none Abstract: The Polynesian island of Rarotonga in the South Pacific Ocean is currently in the midst of an artistic explos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ethnographic and network dat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rtists on the island and finds that it contains elements of both support and hostility. The hostility is mostly engendered by the clique of neo-traditionalist intellectuals who, although of Cook Islands ancestry, have been raised and educated abroad and have returned to the islands bringing with them a new conception of indigenous culture, political power and rights. The particular network structure on the island, however, facilitates the constant interaction of this group with others so tha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ties remain constantly activated. Acting as scapegoats and prods to each other – as well as supportive members of an art world – the artists on the island have built a network structure which facilitates a hothouse innovative environment. This lends support to the further conclusion that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re enhanced by social structures surrounding the creators. Source: Poetics, Classifying Culture: Agents, Structures, Processes Volume 37, Issue 4, August 2009, Pages 333-347 Database: Elsevier An elaboration of the faithfulness claims in direct writing Authors: Reiko Ikeo Author Affiliations: Senshu University, 2-1-1 Higashimita, Tama-ku, Kawasaki 214-8580, Japan Keywords: Direct speech/writing; Quotation; Faithfulness; Speech acts; Anterior/posterior discourse 第 16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Abstract: The notion of faithfulness to an original tex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in presenting others’ discourse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direct speech (DS) and direct writing (DW). Although it is often assumed that exact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e original discourse are used in direct discourse by non-linguists, recent studies on DS oppose the faithfulness assumptions and provide counter-examples of the word-by-word reproduction of the anterior discourse. This study, taking the notion of faithfulness and the extended faithfulness claims of direct discourse into account, shows that quoting exact words and phrases of the original does not necessarily reproduce a similar meaning. Quotations from literary reviews, which appear on covers of paperbacks,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ir originals, and how speech acts and propositional contents of the original are reserved or altered in the quotations will be examined. The examples show that almost all the quotations use exact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e original reviews. However, some quotations alter the speech-act value which the reviewer intended to convey in the original and generate different implicatures which were not found in the original. By analysing such cases in which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discourse is not necessarily observed, this paper tries to elaborate upon the faithfulness claims of direct writing. Source: Journal of Pragmatics, Volume 41, Issue 5, May 2009, Pages 999-1016 Database: Elsevier Depressed mood and the effect of two universal first grade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on survival to the first tobacco cigarette smoked among urban youth Authors: Yan Wang, Dorothy C. Browne, Hanno Petras, Elizabeth A. Stuart, Fernando A. Wagner, Sharon F. Lambert, Sheppard G. Kellam and Nicholas S. Ialongo Author Affiliations: Office of Policy and Planning,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 685 W. Baltimore St., HSF-1, Suite 618, Baltimore, MD 21201,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 North Carolina A&T State University, 1601 East Market Street, Fort IRC Building, Suite 201, Greensboro, NC 2741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 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624 N. Broadway, 8th Fl., Baltimore, MD 21205,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220 LeFrak Hall, College Park, MD 20742, United States; Center for the Study and Prevention of Drug Use/Center for Health Disparities Solutions/Drug Abuse Research Program, Morgan State University, 1700 E. Cold Spring Lane, Portage Building Suite 103, Baltimore, MD 2125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2125 G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52, United States Keywords: Tobacco smoking; Depressive symptoms; Gender; Intervention studies; Adolescent Abstract: Introduction As part of an evaluation of two first-grade, universal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whose proximal targets were early learning and behavior,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ed mood, the interven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survival to the first tobacco cigarette smoked through age 19. One intervention focused on improving teacher behavior management and instructional skills (Classroom-Centered, CC)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student behavior and learning and the other on the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 (FSP). Vari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ed mood and first cigarette smoked by gender 第 17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and grade was also examined. Methods Self-reports of smoking behavior and depressed mood were collected on an annual basis from grade 6 through age 19. The present analyses were restricted to the 563 youth who had never smoked by grade 6, or 83% of the original sample of first grade participants. Discrete-time survival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epressed mood and the interventions on survival to the first tobacco cigarette smoked. Results Depressed mood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survival time to the first cigarette smoked (adjusted hazard ratio, aHR: 1.4; 95% CI: 1.1–1.9), whereas the CC intervention prolonged survival time (aHR: 0.8; 95% CI: 0.7–0.9). No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the effect of depressed mood on survival was found by gender or grade, nor was the effect of the CC intervention moderated by depressed mood. Conclusions Strategies to prevent tobacco cigarette smoking should include both a focus on depressed mood in adolescence as well as on early success in elementary school. Source: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Volume 100, Issue 3, 1 March 2009, Pages 194-203 Database: Elsevier In-service and prospectiv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creativity Authors: Panagiotis Kampylis, Eleni Berki, Pertti Saariluoma Author Affiliations: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gora Center, P.O. Box 35, FIN-40014 Jyväskylä, Finland; University of Tamper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s, Kanslerinrinne 1, Pinni B, FIN-33014 Tampere, Finland Keywords: Conceptions of creativity; 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Primary education; In-service teachers; Prospective teachers Abstract: Teach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reative potential in either a positive or a negative way. This paper aims to draw attention to in-service and prospectiv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creativity and answer three main research questions: “What are the teachers’ conceptions and 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in general?”, “What are the teachers’ conceptions and 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primary education?”, and “How well-trained and equipped do teachers feel to play their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eative potential?” A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was used as an instrument to gathe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from 132 Greek in-service and prospective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quantitative data we present in this study, the majority of the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the facilit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is included in the teachers’ role, but they (teachers themselves) do not feel well-trained and confident enough to realise this particular expectation.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in order to: (i) reveal more on teachers’ conceptions on creativity and (ii) understand and classify teachers’ particular needs to facilitate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ource: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Volume 4, Issue 1, April 2009, Pages 15-29 Database: Elsevier From Abstraction to Model: George Brecht's Events and the Conceptual Turn in Art of the 1960s Authors: ROBINSON, JULIA 第 18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Author Affiliations: none Keywords: ESSAY; EVENTS (Philosophy); ART; Abstract; WORDS in art Abstract: An essay is presented which discusses how the creation of a form of art called event scores by artist George Brecht changed artistic conceptions. Event scores were words on cards intended to inspire audiences to consider events from everyday life. The author notes how Brecht transitioned from abstract art to event scores and discusses how event scores relate to the work of artists such as John Cage, Marcel Duchamp and Jackson Pollock. Source: October; Winter2009, Issue 127, p77-108, 32p Database: Academic Source Premier Ambient Literature and the Aesthetics of Calm: Mood Regulation in Contemporary Japanese Fiction Authors: Roquet, Paul Author Affilia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Keywords: JAPANESE literature,MOOD (Psychology),MOOD manipulation,JAPANESE fiction,CULTURE,MOOD stabilizers Abstract: During the "healing boom" of the late 1990s, Japanese media promoted calming products as a way to deal with the stresses of contemporary life. Such emphasis reflected a longer-term cultural shift toward using media as tools of personal mood regulation. In this essay, I explore how contemporary Japanese literature has reconfigured its affective appeals to both compete with and reflect upon this mood-regulating culture, ultimately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what I call "ambient literature." I then situate this literature within larger debates about infantilization and self-care in contemporary Japanese media. Source: 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 Winter2009, Vol. 35 Issue 1, p87-111, 25p Database: Academic Source Premier Duloxetine-induced hypomania: case report and brief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SNRIs-induced mood switching Authors: Peritogiannis V,Antoniou K;Mouka V;Mavreas V,Hyphantis TN. Author Affiliations: Mobile Psychiatric Unit of the Prefectures of Ioannina and Thesprotia, Greece;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Ioannina, Ioannina, Greece;Mobile Psychiatric Unit of the Prefectures of Ioannina and Thesprotia, Greec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Ioannina, Ioannina, Greec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Ioannina, Ioannina, Greece Keywords: ANTIDEPRESSANTS;SEROTONIN;NORADRENERGIC mechanisms; MANIC-depressive illness;VOLUMETRIC analysis Abstract: Manic switching during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has been reported with every clas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Serotonin-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unipolar and bipolar depression and are well tolerated and sufficiently effective because of their dual mechanism of action. A case of duloxetine-induced hypomania in a non-bipolar patient is presented, and a brief review of all cases of SNRIs' induced mania and hypomania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available data suggest that SNRIs, especially venlafaxine, can induce mood switching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epression and in certain patien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but the potential of 第 19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duloxetine and milnacipran to induce manic or hypomanic symptoms cannot be disregarded. Switching appears to be dose-related and treatment initiation with lower doses and upward titration when needed may be preferable in selected cases and may help minimizing the risk of mood switching. Source: 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 Jul2009, Vol. 23 Issue 5, p592-596, 5p Database: Academic Source Premier 第 20 页 共 21页 学科信息动态?人文专辑 南昌大学图书馆2009-11 征求反馈意见 一、主题词: 中文: 英文: 二、检索策略: 三、修正意见: 联系人:南昌大学图书馆 罗玲 联系电话:3969265 第 21 页 共 21页
/
本文档为【人文_0927-南昌大学图书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