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

2017-09-01 47页 doc 86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www.reahope.com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可以说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我接触过很多的患者朋友,说实话,他们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效果不大,甚至还有部分患者朋友是毫无效果,这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而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表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是"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
www.reahope.com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可以说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我接触过很多的患者朋友,说实话,他们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效果不大,甚至还有部分患者朋友是毫无效果,这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而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表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是"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主动地一直强迫思考下去。 其实呢,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也就是说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内在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本身就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自然规律。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规律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在你考试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自然的消失,我想这个应该是很多人都有的体会,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与它对抗,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甚至让你整个考试都处于强烈的焦虑不安中。 除了情绪规律之外,我们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规律,就是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是必然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称作杂念或着说是思绪,而这些东西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越去注意它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并害怕自己真的做出这样行为怎么办。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想去控制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而实际上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对老师的高压教育有些不满的表现而已 在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让这个学生知道这个念头出现的原因,当然这个需要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才能明白,但同时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我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下,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头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呢,答案当然是后者,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面对症状的时候,我们光顺其自然还是不够,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因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是连成一体,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接受哪些杂念或情绪出现而不管了的同时,还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等,做自己该去做的事情去。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不过我要说的是,症状的消失是一个过程,最开始你不去管它了,哪些杂念,那些情绪,肯定还会在我们脑子里转,我们心理好像还堵住一块石头一样,或者说哪些焦虑情绪,仍然让我们不舒服,不过这个没关系,还在我们脑袋里转就转吧,心理堵住就堵住吧,情绪不舒服就不舒服吧,我也不统统接受而不管了,自己仍然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那么哪些东西也就自然的消失。不过这个过程的长短是因人而异,我们不用去和比人比,也不用管到底是长是短,自己也铁了心,坚持这么做就好了。 强迫症十宗罪 1 强迫症第一宗罪:过高评估危险罪 这个犯罪嫌疑人犯的第一宗罪就是过高的评估了环境的危险性。 即使在没有任何信息和线索证明环境是危险的时候,强迫症仍然 让我们觉得环境是危险的,并且要求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来减低这 种危险,就是要求我们实施强迫行为。这时要求我们先不要急着 去实施强迫行为,先分析一下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审判工具一、序列事件概率分析 我们强迫症朋友基本都是出现一个担心,然后就直接想到了最严 重的后果,然后就焦虑和恐惧。事实上,如果这个最严重的后果 真的发生了,那么不仅我们强迫症朋友会恐惧,我想每一个正常 人都会恐惧的。想想,有谁真的不怕死呢,有谁真的不怕艾滋病 吗,有谁真的不怕狂犬病吗,有谁不怕自己的房子着火呢,有谁 不怕坐牢呢,有谁不怕别人说我们道德或者人品有问题呢,其 实,这些最严重的后果,谁都怕的。这样看来我们怕这些最严重 的后果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强迫的朋友能够清晰的知道这 些最严重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说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不 太可能发生的,并不是说他们不怕这些最严重的后果,而是知道 这些不太可能发生。而我们有强迫的朋友确不能很好的判断这种 可能性。比如说,有谁不怕出门被车撞呢,大家都怕,哪个不怕 的你让他主动去撞车试试看。谁都怕的,只是大家都很清楚这样 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每天都安心的在路上走。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当想到最严重的后果时,先不要害怕,而是先看看这种最严重的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一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条件,也就是说在这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之前需要一系列的连续事件都真的发生才行。只要其中有一个序列事件不能发生,那么最终的可怕结果都不会发生。 比如说担心睡宾馆的床会感染艾滋病这个担心吧。这个可怕的后果真的发生至少需要同时满足下面的这些事件。其中的任何一个事件不发生我们所担心的结果就肯定不会发生。 1前面一位客人正好是艾滋病人或者艾滋病感染者×2宾馆的服务人员在你入住之前没有更换床单×3床单上留有足够多的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者体液×4在这些血液和体液留下几分钟之内你就躺在床上了×5你没有看到这些足够多的血液和体液×6你的身上有明显的大的伤口×7你自己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伤口×8你的伤口正好和这些体液和血液充分的接触了,你可能被感染艾滋病 这样就很清楚了,只有这8个连续事件都同时发生,你才有可能被感染艾滋病。而这8个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是0,所以你根本不必担心。 “今天做公共汽车回来时正好有空位置,我做之前担心位置上有针头,如果这个针头上有艾滋病的血液,那扎到我,我不就被感染艾滋病了吗,所以我认真的看了三遍之后才敢坐下。” 所谓基本的概率就是在所有的人群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它告诉我们通常情况下某件事情真实发生的概率。 我们很难直接证明公交车的位置上确实永远不会有针头。但我们可以通过常识去推断这种可能性有多大。想想我国每天有多少人坐公共汽车。保守估计每天至少有1000万人次坐公共汽车,那么一年就至少有30亿人次乘坐公共汽车,就算这个概率是万分之一的话,每年因为坐公共汽车而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就会有30万,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合理的,我国目前每年感染的人数也就10万左右,显然我们估计的万分之一的概率太高了。那么就算是100万分之一,每年也有3000人因为坐公共汽车而感染艾滋病。这个数字也是很大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国家一定会把乘坐公交车列为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之一,事实上并没有。我们姑且认为这个概率就是100万分之一,那么就算我们每天都乘坐公共汽车,也需要连续乘坐2739年,才有可能被感染一次。所以,我们根本不必在意这个事情。况且,至今为止还没有见到或者听到任何一个报道说有人因为乘坐公共汽车被针头扎到而感染艾滋病的。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 2 强迫症十宗罪 换一个角度来计算:公交车座位上有针头的概率 1/100 这个概率就意味着每三辆大巴上就会有一个位置上有针头,或者每七辆小巴士上就会有一个位置上有针头,显然不会有这么高。我们姑且认为有这么高的概率。而针头上有血的概率我们认为是一半一半,就是50,,血又是艾滋病人的血的概率是1/1000(这个概率按全国有130万的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感染者计算,事实上大概只有不到80万) ,这样算来你被感染的概率只有1/100×50%×1/1000=5/10000 00,这个概率的话,也需要你连续每天乘坐公共汽车,持续548年才有可能被感染一次。 事实上根据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来看,这些方式被感染的概率都是0。根本不必要担心的。 “我担心走路的时候钱包丢了,别人拿着我的身份证去办张手机卡,然后疯狂的打长途电话,欠费好几十万,最后电信公司找我来要钱。” 首先你走路丢钱包的概率我们按1,计算,(这个概率意味着你一 年将丢3次钱包,同样你并不会比别人更容易丢钱包,看看你周围的人是不是他们平均每年丢3次钱包,所以这个1,的概率已经是很大的了)。根据常识和相关报道来推断,捡到或者偷钱包的人一般只拿里面的现钞,然后把钱包和其他东西一起扔掉。不难理解因为这样做他们自己的风险最小。我们就算有10,的人会拿我们的身份证去办手机卡。但,这种人每个月的手机话费不会很多。想想我们自己就算让你毫无顾忌的使用手机,一个月又能用多少话费呢,如果一个人的话费能达到几万元,那这个人的地位或者经济实力肯定非同一般。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不会用你的身份证去办什么手机卡了。所以,这些人一个月话费能超过万元的概率不会超过1/1000。如此算来你这个担心最终真的能发生的可能性最多只有1,×10,×1/1000=1/1000000。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从科学的概率论角度来讲,概率等于小于万分之五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其统计学意义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不可能发生。 可能遇到的问题一: 此百分之百非彼百分之百 几乎所有的朋友仅仅通过这样的概率分析还是很难释怀。因为强迫症这个犯罪嫌疑人总是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向极端。没关系,只要我们足够平静,足够耐心,戳穿强迫症的本来面目并不困难。就算这么分析了,最终也发现真的发生最严重后果的可能性是一百万分之一,那如果我正好就是那一百万里的那一个怎么办,只要发生了对我来讲那不就是百分之百了吗,是的,这个逻辑也并没有错。如果你真的这么倒霉,那么对你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的事情了。百分之百就是肯定会发生的事情,比如你使用了公共厕所,那么有很多人使用过这个公共厕所是百分之百的,但使用过的人里面是否有艾滋病人就不是百分之百了;你用了公共厕所的水龙头,你的手接触了水龙头是百分之百的,但你是否会因此而生病就不是百分之百了;在比如你住宾馆,那么你的身体接触了床单是百分之百的,但你是否会因此而生病就不是百分之百了。而,我们的“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发生在我身上那对我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了”,这个百分之百的发生需要前面满足一系列的万一,也就是说这个百分之百的成立需要一系列前提,就是之前一系列的万一都真的发生了。也就是说需要先有一系列的万一,然后才能有百分之百。所以,我们担心的还是万一,担心的是万一百分之百怎么办,根据前面的基本概率分析这个百分之百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次,而有些是根本不会发生的。 我们和其他人是一样的,如果这个“万一”真的存在,那么对我们和对其他人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没有理由我们比别人更容易发生“万一”。看看其他人是否发生过我们“担心”的这个万一呢,有人因为用公共厕所、住宾馆、踩到红色的液体而感染上艾滋病了吗,所以这个“万一”完全是我们自己主观虚构的。要学会把“万一”当成是强迫症的一个信号,我们之所以会经常被这个“万一”所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有强迫症。下次再出现“万一”的时候要告诉自己:正是因为我有强迫症才想到这个万一,这还是强迫症的症状,还是虚假空的。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发言 3 强迫症十宗罪 对于这个万一的百分之百是否需要如此的去担心,可以参考下面 的审判二:成本效益分析。 可能遇到的问题二: 另外有些朋友会说:“你让我忽略万一的发生,生活在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里。那买彩票中奖也是万一,也是小概率事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呢,你为什么不让他们放弃对万一的追求,生活在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里,而从此不再买彩票呢,”这个问题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似乎也难以反驳。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关注这个万一对我们本身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因为买彩票,每天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上班的时候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脑子里一直想着今天买的彩票会不会中五百万,以致于工作效率下降,吃饭也不知道滋味了,脑子里整天充斥着中奖的事情。很显然如果是这样,这个人也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了。关键的是那些买彩票的人,虽然也在关注小概率的事情,但他们的这种关注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我们强迫症朋友关注的小概率事情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我们也像买彩票的人们一样,并没有因此而有什么影响的话,那么也不需要咨询了。 审判工具二、成本,效益分析 对于一些想法我们需要学着实用主义一点,或者说功利主义一点。就是说一个想法有可能是对的,但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我们坏处,或者说带给我们的坏处远远大于带给我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想法是需要放弃的,而去选择那些能带给我们更多好处的想法。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对我们的想法或担心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通俗的说,我们选择一个想法就要像做生意一样,我们应该去选择那些能挣钱的生意去做,而不是选择那些赔钱的生意去做。首先把我们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分别写出这样想的好处与坏处。 可能遇到的问题三: 当然,很多朋友会这样认为,和我的健康以及死亡相比,焦虑,孤独,自尊都算不了什么。所以,这个想法的好处是95,,坏处是5,。这样看来,这是一个挣钱的买卖,我应该继续做下去。是的,一点都没错,和我们的健康及死亡相比,焦虑、孤独和自尊都算不了什么。可问题在于,这么想的好处是一个不确定的收益,而坏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的付出。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断的付出,以为会有收益,但实际上我们一直看不到收益,但付出却在不断的进行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周围的人有着和我们相同的收益,但却没有付出我们这样的成本。其他的人也在正常的使用公共厕所,也没有因此而得上艾滋病。这样看来他们和我们所得到的收益是一样的。但,他们并没有付出焦虑、孤独和低自尊的成本。如果我们担心大家现在都没被感染不代表以后不被感染啊,那就请看看现在七八十的老人,他们一辈子都在这样活,到现在不也没有感染艾滋病吗,这样看来他们和我们所得到的收益是一样的。但,他们并没有付出焦虑、孤独和低自尊和无法正常生活的成本。就 好像大家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一万元的收入,别人都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付出就得到了这一万元钱,而我们却付出了很多很多的成本才得到这一万元钱。这样看来,我们仍然是在做一个赔本的生意,还是不能继续做下去的,还是应该放弃这个想法的。 可能遇到的问题四: 有些朋友还会反驳我,说:“我的收益不是不确定的,也许正是因为我一直不用公共厕所所以现在才没有得病的。如果我以前用了,可能我现在就不这么健康了,早就得病了呢,这样看来我的收益是非常确定的啊,我所付出的成本也是非常值得的啊。”这看起来又是非常的有道理,似乎又不可反驳了。强迫症总是这样会从各个角度来折磨我们,让我们永远都觉得它是真的。它是真的为我们好才这样的。所以,我们才一直无法摆脱的。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看看我们的父辈或者祖父辈,看看那些七八十岁仍然健在的老人们,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怕过公共厕所,也没有怕这怕那,至今不仍然健康的活着吗,他们也没有因此而得什么病啊。数以万计,数以亿计的人们都是这样生活的,不都没有因此而生病吗,所以,我们这种收益是确定的想法还是站不住脚的。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发言 4 强迫症十宗罪 可能遇到的问题五: 有些朋友又会说:“他们是他们,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和他们不一样,所以我不能用公共厕所”。是的,你是你,你是一个独立唯一的个体,你有着和别人不同的经历和思想。但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人,你和其他的称为人的动物有着无法否定的共性。你和其他人有着相同的躯体结构,有着相同的免疫系统,你并不比别人的免疫能力差,你也并不比别人抵抗能力差,你也并不比别人 适应环境的能力差。你所处的外界环境也并不比别人的危险。你用的公共厕所并不比别人用的更脏,你摸的钱并不比别人摸的钱更危险,等等等等。这些方面你和别人都是一样的。那么别人都没有问题,你也不会有问题的。别人可以这样正常的生活,那么你也可以这样正常的生活。 还是所有的好处和坏处加起来是一百,那么这个想法的好处和坏处各占多少呢,很显然好处远远多于坏处。而且只要我们坚持这个想法,并且这样去做,慢慢的这个坏处就会消失,而好处会越 来越多。 有些朋友会说:“我根本不需要做这样的成本效益分析,我很清楚的知道它是不合理的,没有任何收益,但我就是控制不住的会这样想,这样回避。”这看起来确实是一个事实,但仍然经不起推敲,我们不会真正去做赔本的生意的。仔细想想肯定会发现这些想法和行为是有好处的。最有可能的收益就是这样想或者这样做,可以使我们不那么焦虑。但这些收益都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它会使我们的焦虑越来越严重的。 强迫症第二宗罪:过度联系罪 这里所说的过度联系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别人考虑不到的联系都联系起来,一种是把根本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 把别人考虑不到的联系都联系起来了,比如:害怕“死人微粒”的朋友,她的联系是这样的“老王去参加了别人的追悼会,肯定接触了死者的亲人,而死者的亲人肯定接触过死者,那么死者亲人的身上肯定粘有死者的微粒,这样老王身上也粘有了死者的微粒,老王回家后肯定和他的爱人有接触,那么他爱人也肯定粘上了死者的微粒,他爱人是我的同事,这下就麻烦了,他爱人在公司里碰过的任何东西,我都不敢碰了,因为这些东西上也肯定粘有死人的微粒了,如果是不得不碰的话,我就会很焦虑,碰过之后要洗手,回家之后还要洗澡。”这是洁癖朋友非常熟悉的推理过程。 根本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 “我第一次出现强迫是在98年,我就觉得98这个数字不好,每次看到这个数字,我都需要吐几次口水,这样心理才舒服,而且每次看到这个数字之后的24小时之内,我不能做任何重要的事情。98年是虎年,所以我看到虎字,虎的图片和电视,见到属虎的人,我都感觉不舒服,也是要吐口水才能感觉好一点,24小时之内也不能做任何重要的事情。还有98年我读书的那个学校我也感觉不好,如果从学校门口经过,我就需要反复的在学校门口来回的走3趟,这样才感觉好一点。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我每天不知道要吐多少口水,所以经常感觉嘴里很干。” 再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数字4很敏感,因为发音和死相近,所以每次看到4字我就要把正在做的事情重新做一遍,而且在夜里12点之前不能上床睡觉。如果是在周四,或者哪个月的4号,我一般都不做重要的事情。如果我才买完东西,回家的路上看到了4,我就不敢用买的这些东西了,严重的时候我会把这些东西扔掉。我不仅仅对直接看到的4字敏感,而且我看到一串数字的时候我会自动的去求和,如果结果里有4这个数字,我也同样的要像上面一样。常见的比如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我都会求和。而且我对数字7,13,30也同样的敏感。因为7正好是一周的天数,每周都要上班,由于我的强迫生活的很累,工作中 也很辛苦,所以我怕上班,就对7敏感了。13是因为很多国外人都忌讳这个数字,我也就忌讳了。30是一个月的天数,一个月使我想到了女性的生理周期,这使我觉得很脏,所以也很敏感,看到30这个数字我就需要洗手。”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发言 5 强迫症十宗罪 审判工具三:普适性分析 如果这种联系是正确的或者适应性的,那么它应该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可以应用到其他人的生活中去。如果把这种联系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会使我们的生活无法继续,那么说明这种联系是不合适的,是应该改变或者放弃的。 如果我们关于“死人微粒”的这种推理是正确的,那么可以按照这种推理继续往其他方面推广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比如老王在参加完追悼会乘公交车回家,那么他拉的扶手坐的位置就都沾上了死人的微粒,他拉的扶手和坐过的位置又会有很多人去接触,这很多人的身上就也沾上了死人的微粒,然后这很多人又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死人的微粒传给了更多的很多人,这就形成了雪崩效益,成几何的级数增长,这样会使我们生活的整个环境无一幸免的都粘上了死人的微粒,如此一来我们无处可逃,还怎么生活呢,按照我们逻辑一直推论下去,就会发现根本无法生活了。所以这个 逻辑不具有普适性。 可能遇到的问题五: 当然很多朋友对这样的普适性分析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的逻辑是我只怕我看到的或听说的,那些我没看到也没听说的我就不怕。的确,绝大多数强迫症朋友都是这样的情况。如果对于恐惧症的朋友来说,这样的逻辑是对的,比如社恐的朋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紧张,看不见人的时候不紧张,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怕的是人,怕的是负面的。看不到人这些都没有了所以不害怕。但强迫症完全不同了,强迫症不是怕看见这些东西,而是怕粘到这些东西而生病或者发生不好的事情。按照我们这个逻辑,那么只要是我们粘到了这些东西就应该生病或者发生不好的事情,而不管是否看见。粘到和看见没有必然的联系,粘到的未必看见,看见的也未必粘到。根据我们前面的推论,可以肯定我们每天都会粘到这些东西,而不管我们是否看见。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早就生病了或者早就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所以说“没有看见或听说 就不害怕”,是很明显的掩耳盗铃,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错误。 审判工具四: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来源于物理实验,是指某个事物由多个因素(变量)相影响和制约时,将其它的因素进行控制(使之相等、相同,即影响相同),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这样的研究方法就叫控制变量法。 4这个数字不吉利,所以周四这天我不做重要的事情。比如周四这天我们需要谈一笔重要的订单,那我们来看看这笔订单谈成与否是否和4有关。我们保持其他因素都不变(价格、数量、质量、交货时间、谈判场地、参加谈判双方人员、等等),仅仅改变谈判的日期,看看是不是只要不在周四谈判就肯定能谈成功,只要在周四谈判就肯定失败。我们可以凭常理来判断一下,很显然,谈判是否成功与周四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强迫症朋友都不怎么相信常理的,所以我们自己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来检验一下我们认为周四做事情会不顺利的这个想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想想,是不是除了周四之外,其他时间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很顺利呢,我想大家肯定也有过在其他日子里做事不顺利的时候,那这些事情的不顺利和星期几有关系吗,所以看来,事情是否顺利和星期四是没有关系的,是我们自己主观的建立了这种错误的联系。 我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艾滋病”这三个字,所以今天不能买股票了,买了肯定亏。同样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该上市公司的业绩、中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政府调控,等等等等),只改变我们是否看到“艾滋病”这个条件,是不是只要我们没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我们买的股票就肯定会涨呢,如果你是看到“艾滋病”就不买股票的朋友,那么你所买的股票一定是在没有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买的了,那是不是你买的所有股票都涨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你没有看到这个词时所买的股票肯定也有跌的。另外,这只股票如果是跌的,那不仅你的股票跌,所有买这支股的朋友都会跌的。假设,你是看到了这个词买的股票,股票也跌了,那么那些数以万计的和你一样买了这支股票的朋友也都是跌的,他们之中肯定有很多朋友在买这支股票的时候是没有看到“爱滋病”这个词的,那为什么他们买了这支股票也跌了呢,如果你认为跌是因为你看到了这个词,那么也就是说你是否看到这个词将影响数以万计的买这支股票的朋友是赔钱还说赚钱,想想你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发言 6 强迫症十宗罪 再比如说,还有一个朋友也同样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强迫症症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至少我所接触的强迫症朋友之中就有不少人是看见“艾滋病”就不买股票的。那么比如说有五个这样的朋友,分别在周一到周五看到了艾滋病这个词,按照我们的逻辑,那这一个星期股票都不会涨的,可事实上每天都有涨的股票。这也说明我们是否看到艾滋病这个词与股票的涨还是跌是没有关系的。 类似的联系在强迫症朋友身上很常见,只不过是未必是买股票,我们会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很多很多。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所有的这些联系都是来源于我们的主观,不是客观现实。森田提到过事实唯真,就是要我们尊重客观事实,而不能根据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或者主观联系来行事。很多强迫症朋友理智上知道这样的联系是过度的或者说是错误的。但,如果不实施强迫行为还是焦虑,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这种焦虑,继续做我们该做的事情,等待这种焦虑自然过去。 强迫症第三宗罪:以假乱真罪 所谓以假乱真就是把本来不是真的东西误认为是真的,并因此而焦虑和恐惧。常见的是把我们的某个想法认为是真的,或者认为自己真的有这样的欲望。专业上叫做思想行为混淆。 “我站在高处就想跳下去;开车就想撞人;看见刀,筷子之类的尖锐物品就想伤害自己或别人;看到某些异性,就算是自己的亲人也会出现性的想法和画面。” “在新闻里看到哪里出车祸了,我就会担心自己的亲人也会出车祸;看书的时候总是怀疑书上写的不对,但又没有证据证明是错的;还有看书的时候总是觉得好像没看全,总好像落了点东西没看到,需要反复的看几遍;” “总是担心自己是同性恋,或者在别人面前说出‘我是同性恋’;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出现骂人的冲动;东西总是要摆放到我满意为止,否则觉得命运会不好。” “看到小孩和老人我就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把他们推进下水道里,或者在自己倒车的时候撞到他们;担心自己喝的水或者吃的东西里有毒。” 在正常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人们会忽略不相关的和干扰性的想法,而强迫症朋友在进行认知加工时,往往会关注这些不相关的和干扰性的想法,认为这些是真的或者是自己真实的愿望,并且试图控制它们。努力控制的结果会增加干扰性思想中的荒谬成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适感。当我们无法控制这些想法时,便 会对这些想法极为敏感和警觉,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强迫模式。强迫症朋友之所以具有想控制这些想法的欲望,是因为他们过高估计了控制干扰性观念、意象和冲动的重要性,并且信以为真,而且确信这样做是可能的和值得的。强迫症朋友过度警惕心理的这些想法和念头,把控制看作是一种美德,并且害怕无法控制思想所导致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后果。 审判工具五:区分想法(感觉)和事实 强迫症朋友往往把这些干扰性的想法看作是事实。我们的头脑里可能会出现“我会拿刀伤害自己或对方”,然后会认为自己真的会这么做――事实上我们永远也不会这么做的。根据世界上对强迫症的研究,没有那位强迫症朋友真的去做了这类事情。这一类的想法仅仅是也永远是我们大脑里的想法而已,不要对我们大脑里出现的任何想法害怕。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一匹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 就是一匹马。仅仅因为我们相信某些事情是真的并不意味着那就是真的。我们可以认为书上的内容真的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书真的错了。我们可以有我是同性恋的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真的就是同性恋。我们可以有想骂人的冲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真的会去骂人。我们可以认为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碰伤了小孩或者老人,但这仅仅是我们认为的,不是事实上真的发生了。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发言 7 强迫症十宗罪 我们感觉手真的脏了;感觉门真的没锁好;感觉真的丢东西了;感觉有人拿针扎了我们;感觉扔了重要的东西,等等。但要知道这些都是感觉。感觉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不是存在于外界。而事实存在于外界。我感觉手真的脏了和手真的脏了是不同的。手真的脏了是外在的事实,感觉手真的脏了是主观的感觉。感觉真的丢东西了是存在于头脑里的主观感觉,真的丢东西了是外在的事实。这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我们需要尊重的是外在的事实而 不是主观的感觉。要知道这种感觉无论多真实,无论多强烈,仍然还是感觉而不是事实。 可能遇到的问题六: 有些朋友会问:“如果我不去反复的检查,我又怎么能知道这些仅仅是想法而不是事实呢,”看起来除非我们通过检查来确定之外似乎真的没有其他办法来确定这些到底是想法还是事实。关于这个 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所有强迫思维都是过度的,都是虚假空的。如果可以确定这个念头是强迫症的念头,那么就不必去检查了,肯定是假的。如何判断是不是强迫症的念头,前面在识别犯罪嫌疑人的时候提到过。1、这类想法能引起我们明显的焦虑、痛苦和恐惧。当我们突然感到焦虑时,要把这当成是一个信号,而不是马上就去相信这是真的。焦虑是第一个信号,此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怎么了,”回答肯定是“我现在很焦虑。”然后再问:“我为什么而焦虑,”,回答是:“我又在担心一个问题了”。然后要说:“我先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问题,是强迫症在作怪,还是真的是一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过度到识别问题的性质上来了。而不是直接想“万一真的发生了怎么办,我必须做点什么来阻止它发生。”因为强迫症本来就是虚假空的,不需要做什么来阻止它,所以不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此时需要的是换一个方向。 2、这类想法是反复出现的(不洁、污染、传播类;怀疑、检查、重复、询问类;攻击、伤害、冲动类;和性相关类;囤积、丢弃类;对称、整齐、精确类;宗教、道德类;迷信类;穷思竭虑类),虽然每次出现的想法可能不完全相同,但这一类的想法我们肯定是熟悉的,肯定是一直反复出现的。就算这次出现的问题是以前没有遇到的,但我们可以先来分析一下,类似的念头以前是否也经常出现的,也就是相同性质的问题是不是经常的出现。比如,今天我么第一次想到电脑是否关好了,这个问题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以前我们经常担心门是否关好了,担心水龙头是否关好了,等等,虽然这次电脑的担心是第一次出现,但类似的担心我们一直都有的。那就是对做过的事情不放心,无缘无故的怀疑,所以从性质上来看这是相同的问题。再如,今天路过银行突然担心自己是不是进去偷了钱,这有可能是第一次出现的,但以前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做了什么后果很严重的事情,这还是相同性质的问题。虽然问题的表现形式会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被它们的形式所迷惑。3,我们讨厌它们但却无法让它们不出现,我们极力想摆脱但无力摆脱,拼命想消除但无法消除。4,在我们没有强迫症之前不是这样。5,现在其他没有强迫症的亲人、朋友、同事也不是这样。如果我们头脑里出现的一个想法,符合上面的,那么就肯定是强迫症的想法了,就肯定是虚假空的。只要确定了这是强迫症的念头,就要坚定的把它们归为虚假空的一类。强迫症非常狡猾,不会轻易认输的。它还会告诉我们,“不,我不是虚假空的,我是真的为你好。这些都有可能是真的。”千万不要被它们的花言巧语所骗去。如果他们是为你好,你的生活怎么会变得如此痛苦呢,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明白我们的怀疑都是无缘无故的怀疑,就是在没有任何线索提示我们真的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还是怀疑和担心。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发生了,我们不会毫无感觉的。比如,我们是否真的把小孩从车窗扔出去了, 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我们本人的耳朵和眼睛都不会一点都没感觉到的,我们会听到小孩的叫声,我们会看到小孩的挣扎,我们会感觉到小孩的反抗,这一切我们都没有感觉,所以可以肯定我们根本没有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强迫症朋友就是不相信自己,现在需要学会相信自己。我们得的是强迫症,而不是失明,失聪或者失去躯体感觉。我们这些感觉仍然完好无损,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不会毫无感觉的。再比如,我们看见不远处有条狗,就担心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狗咬了。同样的道理,这个担心也是毫无根据的。它是否接触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眼睛是可以看到的,就算是从背后接触我们眼睛看不到,但如果狗真的咬了我们,我们的躯体会有感觉的。狗是没有人那样的思维的,它不会想:“我要轻轻的咬你一口,让你感觉不到我咬了你,然后你得狂犬病死了。”狗永远都不会这么想,它要咬你就实实在在的咬你的,不会咬了你还让你感觉不到的。我们需要永远坚定的相信自己的感觉系统没有问题,听觉,视觉和皮肤觉。同样我们的记忆也不会有问题,我们不会做了自己这么害怕的事情还不知道的,还记不住的。我们有的仅仅是强迫症,而不是“感觉缺失症”,“行为失控症”或者“记忆不良症”。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发言 8 强迫症十宗罪 可能遇到的问题七: 当然有的朋友会说,那要是丢了什么东西或者忘了什么事情,我们真的无法感觉得到啊。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请参考下面的无视经验罪。 强迫症第四宗罪:无视经验罪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强迫症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撞了南墙还是不回头,撞的头破血流仍然不回头。我们现在需要学会的并且需要牢记的是:“南墙只需要撞一次~” 怀疑,检查,不断的怀疑不断的检查。多年来我们每天重复着这样相同的事情,就是无法停下来。检查门是否锁好了、检查窗户是否关好了、检查煤气是否关好了、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了、检查电脑是否关好了、检查电源是否关好了、检查名字是否签对了、检查是否撞人了、检查是否伤害别人了、检查是否被狗咬了、检 查是否有针头、检查要扔的东西里是否有重要私人信息、回头检查是否走路时掉了东西、离开一个地方检查是否落下了东西、检查做过的事情是否做好、检查说过的话是否说明白了、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别人的意思、检查题目是否都看全了、检查作业是否都完成了、等等等等。昨天检查了,今天还要检查,明天仍然要继续检查,虽然不想检查但仍然一天一天的继续着检查。我们似乎永远都不能从检查中学到东西。 审判工具六: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习 我们可能已经检查了几年,有些朋友甚至检查了十几年,检查了成千上万次。但我们并没有从这成千上万次的检查中学到什么。不能从经验中学习主要有一下几种原因。 第一,我们认为过去只能说明过去,过去并不能预测未来,一直想要排除未来的概率和可能性。比如说,我已经在大街上走了三十年了,这三十年都没有被车撞到,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以后也不可能被车撞到。是的,毕竟以后发生的可能性是无法排除的。所以,强迫症朋友会说,以前虽然都没有门没锁好的情况发生,但并不代表这次就不会没锁好啊,所以这次还是要检查的。从道理上讲这完全正确,如果我们仅仅是检查锁门而已,并且每次都是检查一遍的话,那也不需要改变了,一辈子这样也没什么关系的。只是我们不仅仅需要检查门,还会检查其他很多东西,而且每次检查都不仅仅是检查一遍,我们需要检查的东西很多,检查的遍数也不少,这就需要改变了。虽然过去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能确定未来就肯定不会发生,但过去却是一个很好的概率验证,对未来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既然以前检查的成千上万次都没有发生,那么就可以说明以后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对于这个很小可能性的小概率事件是否应该去担心,可以参考前面的审判工具二成本,效益分析,和下面的大海捞针罪。 第二,有些朋友会说之所以以前一直没有发生,那正是因为我控制了某些念头和冲动。比如说,我之所以没有拿刀去伤害别人,那是因为我看到刀就离的远远的,并且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要去做,所以才没有做的。我没用有开水泼对面的领导,那正是因为我开会的时候都不倒开水,或者双手放在桌子下面握的紧紧的,控制自己不要这样去做,所以才没做的。很多朋友都是这样,认为我们没有做那些可怕的事情,正是因为自己的控制和回避。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们需要来考察一下在我们没有得强迫症之前是什么样的。在我们没有得强迫症的时候,我们从来都没有做过这类的事情。那么从没有强迫到有强迫这个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是不是我们的胆量变大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都敢做了呢,当然不是了。那是不是我们的行为控制能力降低了呢,以前可以控制而现在无法控制了呢,答案当然也不是了,相反我们的胆量变小了,控制能力增加了。从没有强迫到有强迫变化的是我们平白无故多出了一个担心,其他的什么都没变。是我们开始 担心自己会这么去做了。所以,我们仅仅是多了一个担心而已,我们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由诸多因素决定着,如需要,动机等等。而不是因为我们担心我们就真的会去做。我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情,现在依然不会去做,这点我们要坚信。要坚信我们仅仅是多了一个无缘无故的担心,其他方面没有变化。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发言 9 强迫症十宗罪 对于那些我们已经检查过无数次的事情,我们需要相信真的不需要再继续检查下去了。因为事实已经无数次的告诉我们,这是在做无用功。 可能遇到的问题八: 也许有的朋友真的曾经有一次忘了关掉家里的电源了,或者走路的时候真的丢了东西。如果是这样,那真的太好了,我要恭喜你了。想想那次你真的忘关电源的事情,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你的生活真的因为那次忘关电源而彻底改变了吗,也许根本没有发生什么。那次走路丢了东西之后,你就无法生活了吗,想想这些你就会明白,原来就算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我们原来的思路是我以前真的丢过东西,所以现在真的需要检查。这样一朝被蛇要十年怕井绳是过度了的。再想想那些家里真的被人偷过、家里真的失过火的、路上真的丢过东西的人,他们之后是不是就真的无法生活了呢。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让我们去变得马 虎大意,该细心的地方还是要细心的,但凡事都有个度,都不能过度。比如,关煤气、电源、锁门这样的事情,你可以检查一遍,但不能检查很多遍。正常的检查一遍几秒钟就可以确定的事情,你不需要站在那里看上几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我们要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审判工具七:向其他人学习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的怀疑和检查呢,他们没有这样做。那他们是不是经常忘关门,忘关电源呢,他们是不是经常丢东西或者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经常落东西呢,应该也没有吧。这里需要搞清楚的是我们到底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是不是我们比别人的记忆力更差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更容易忘记做一些事情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的办事能力更差呢,别人都能一次性把门锁好,而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更容 易丢东西呢,是不是我们的免疫系统比别人更差呢,是不是我们身上比别人更容易有伤口呢,是不是我们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呢,是不是我们所处的环境比别人更危险呢,很显然在这些方面我们和周围的人相比都是一样的,这点必须坚信。我们和别人的不同在于我们会无缘无故的怀疑和担心。既然其他方面都和别人一样,所以,别人不需要经常检查,我们也不需要经常检查,因为我们并不会真的没做好这些事情。而是因为我们多了一个无缘无故的怀疑,这个怀疑是犯罪嫌疑人,是虚假空的。记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你就是正常人~你的家人锁一次门就离开了,你就向他们学习锁一次就离开。你的家人走路不需要回头看看,你也要像他们一样不要经常回头看看。你的家人买回来的东西不需要洗,你也不需要洗。你的朋友可以正常的去公共厕所,你也学着和他们一样的去公共厕所。总之,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做了不会发生比别人更严重的后果。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永远要知道“难”并不等于做不到。只要你真的想过正常的生活,那么你就完全能做到。我们之所以做不到,就是因为我们害怕焦虑和恐惧。对于焦虑和恐惧我们后面有专门的论述。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14 , 回复此发言 10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强迫症第五宗罪:追求完美罪 追求完美也许是每一个强迫症朋友都熟悉的性格因素了。我们相信任何事情都会有完美的解决之道,做到尽善尽美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因此,除非我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否则我就会很难受,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好像留下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追求完美还表现在很多事情我们都无法做决定。总觉得这么 做也不够完美,那么做也不够完美,左思右想之后很可能就放弃了。 声音强迫、余光强迫、回读(反复阅读一句或者一段文字)等强迫最开始发病时能看到明显的追求完美在作怪。声音强迫一般是无意中出现的,某种声音之前也一直存在的,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突然有一天我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注意到了这种声音,然后我们就感觉自己受到了声音的干扰而不能专心做事情了,于是我们就想方设法的去让自己听不到这种声音,事实我们越是这 样去做,声音对我们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这里声音不是导致我们强迫的真正因素,声音只是外界偶然的因素。还记得我曾说过的春来草自青吗,因为这时我们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这里追求完美起的作用很大,因为我们追求一种完美的做事状态,不允许自己被任何其他东西所打扰,所以一旦有声音干扰了我们的专心状态,我们就心烦意乱了。然后我们又害怕这种状态,又极力的避免这种状态,所以我们最终发展成为了声音强迫。 余光强迫也是一样,相当一部分的余光强迫出现在中学时代,在中考或者高考前的一两年内出现。因为我们追求上课要百分之百的集中注意力,不想被其他任何东西影响,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但我们不懂这个道理。这时看到同桌在转笔,腿在不断的抖动或者看到旁边桌子上有片废纸之类的,这时我们觉得自己的视线被他们吸引了,不能完全认真的看黑板了,于是我们开始控制自己的眼神,结果就是越控制越严重。然后不断的泛化。 也有很多余光朋友不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而是出现在一个偶然的社交场合。当我们和别人说话时,不经意间看到了对方的某个“缺陷”,如对方脸上有颗很明显的痣、对方秃顶、对方肚子太大,对方穿的衣服领口太低,或者注意到了对方的隐私部位。这里有两种主要因素在作怪,一个是追求完美,一个是过度的道德感(参看下面的过度道德罪)。追求完美表现在我们认为谈话的时候眼神应该是自然的,应该和对方有自然的眼神交流,不应该有任何不自然的表现。 回读表现为反复的阅读一句或者几句甚至是一段文字,有的朋友还表现为边看这些文字边在心理默写这些文字,还有的朋友表现为看文字的时候要一笔一划的看,比如看“人”字,会看一撇一捺。这一般在学生中比较常见,而且会经常伴有反复的检查作业,担心自己忘交作业了等等。 还有的朋友表现为非常在意自己说话的发音是否标准、口型是否好看;有的朋友关注自己的发型,头发怎么弄都不满意;有的过分关注自己的衣着;等等。 审判工具八:差不多就行 烦恼来源于错误地追求。要知道完美只是观念的产物,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真正的完美。去追求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当然会烦恼了。 记得前些天偶尔看《西游记》,好像是最后一集吧。说的是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回来时,由于唐僧忘了帮老龟问他的年龄问题,老龟就把他们弄翻在河里。经书都湿了,放在石头上晒。晒好了整理经书的时候,猪八戒不小心一页经书的一角被粘到石头上了,致使这部经书不完整了。当时唐僧非常得伤心和惋惜,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么多年历经这么多磨难才取到的真经竟然不完整了,想想是多么的难以承受。这时孙悟空劝师父说:“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这是一句禅机很深的话。要知道天地本不全,又何况我们个人的选择、说话、长相、 发型和衣着呢。也许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而且我们所追求的完美一般都表现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面,这样看来就更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追求完美了。而且我们会发现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完美都是暂时的。比如说衣服的问题,我们反复弄了几次之后感觉心理舒服了,这时应该是完美了。但过不了多久我们又会发现刚才的完美还是不完美,还是需要再弄弄,就这样我们一次次的找到完美又一次次的否定完美,搞的自己筋疲力尽。还有那些整齐、精确、对称类的朋友,会反复的摆放一些东西,也是一样的,现在感觉摆好了,过一会又觉得不满意,还是需要反复的摆放。穷思竭虑的朋友也是一样,想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满足不了多久,又觉得不满意,还是要继续思考。这也充分的告诉我们,根本不存在一个终极的完美,存在的只是我们主观暂时认为的完美而已。为了这个主观暂时的完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不值得的。凡事都需要有一个度,差不多就行,尽力即可。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38 , 回复此发言 11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可能遇到的问题九: 追求完美有什么不对,差不多就行,那岂不是让我变得不负责任,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吗,差不多就行并不是让我们放弃追求,也并不是让我们变得不负责任,不思进取。而是一种更加适用的态度。首先看看,我们所追求的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吗,简单的来说事情可以分为四类:紧急而重要的,紧急而不重要的,不紧急而重要的,不紧急也不重要的。稍微冷静客观的分析一下,我们所 强迫的事情是属于哪一类的呢,大多数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吧。另外,就算我们的追求完美没有什么不对的,但要明白我们追求完美的目的是使自己的生活或者事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看看我们所得到的是什么,追求完美是不是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更好了呢,事实恰恰相反,我们的追求完美非但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发展的更好,而是越来越糟糕了。这完全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既然是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那么就不要再抱着这个使我们越来越糟糕的信念不放了。 审判工具九:求不可得 愈求愈不可得 求不可得,愈求愈不可得,是说有些事情我们去追求就得不到,越是去追求就越得不到。关于注意力、状态、呼吸、口水、余光、声音等等都是这类的情况。人的注意力是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在一点的,那些在中学时代开始出现声音强迫和余光强迫的都是这样。因为当时想要百分之百的集中注意力听课和学习,所以不想让其他任何事情打扰自己的学习。所以当听到什么正常的声音或者看到旁边很常见的东西,就认为这影响了自己的状态,从而拼命的去控制想保持百分之百的集中注意力,结果就是越控制越糟糕。打个比方来说,比如说我们所有的精神能量加起来是100,如果我们不受干扰的在听课,那么我们这100个精神能量就都用在听课上了。这时,我们看到了同桌在转笔,这占去了我们10个精神能量,如果我们不去理会这些,那么我们还有90个精神能量用在听课上,效果也是不错的。但,我们不能接受这样,我们就想方设法的花精力去让自己看不到这些,这样我们就用了10个精神能量来控制让自己看不到这些,这样我们用在听课上的精神能量就只有80了。如果游戏就此打住那我们也是幸运的,还有80个能量在听课。问题是,我们不会就此打住的。我们马上意识到了现在的状态还不如刚才呢,刚才还有90个精神能量在听课呢,现在只有80了。于是我们烦躁了,烦躁又占去了我们5个精神能量,我们就又拼命的想找回刚才的好的状态,我们又去控制自己不要看到这些,这种控制又占去了我们15个精神能量。这一轮下来我们就只剩60个精神能量在听课了。如此下去,我们能用来听课的能量就越来越少,结果一堂课我们就真的没有听到什么了,精力都用来控制余光问题了。之后,下次还没上课就开始担心我会不会又注意到这些东西啊,出现了可怎么办啊,千万别出现了。就这样我们陷入了强迫的泥潭。甚至有些朋友因此而休学。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第一次注意到同桌转笔的时候不要去控制,而是顺其自然的接受,不要去追求那种百分之百的好状态,这样我们听课的注意力就能保持在90左右。以后也不会形成恶性循环。 再比如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由于余光的问题我们可能会注意对方的某个“缺陷”部位或者对方的隐私部位,或者注意到旁边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追求说话时的状态,不要求留给对方一个完美的印象,而是接受自己的眼神,那么我们可能只有20个精神能量注意别的东西,还有80个精神能量用在谈话上。但由于我们的不接受,我们极力的去控制自己的眼神,而眼神又是很难控制的,这种控制就又占去了我们30个精神能量,这样我们就只有50个精神能量用在谈话上了。这时,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这么糟糕,就开始紧张和慌乱了,结果紧张和慌乱又占去了我们20个精神能量,我们用在谈话上的只剩30了。这样你就发现,有些时候听不到或者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导致说话很难流畅的进行。以后还没开始和人谈话就先害怕了。我们认为都是这该死的眼神才使自己这样的,于是更加用力的去控制。殊不知, 真正让我们情况这么糟糕的并不是眼神的问题,而是我们太追求一种完美的状态了,太想去控制眼神了,从而才使我们越来越糟糕的。 关于声音的问题也是一样,一般来说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是我们人类可以听到的,我们已经听到了的声音想让自己听不到是不可能的。只是我们是否去注意的问题。我们越是让自己听不见这些声音,就是越在注意这些声音,也就越能听到这些声音了。 我们之所以如此的控制眼神、声音、呼吸和口水等,都是因为这些东西影响了我们状态,影响了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由于追求完美的性格,我们极力想要那种没有干扰的状态,以致于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要明白求不可得的道理,顺其自然的接受现有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好转。 可能遇到的问题十: 这样不是认输了吗,问题还在的啊,难道永远都要这样下去吗, 捷径有时是一条弯路。以前硬碰硬的控制了那么久,不是使我们越来越糟糕了吗。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驱人之兵,这是真正的大智慧。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不战而驱强迫症。下面一首禅诗对此有很好的说明。“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里要明白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道理。不要认为暂时的无为,暂时的接纳是无奈的放弃,其实这是真正好转的大道。比如,我们站在原地,现在想要跳起来,我们第一个动作是什么呢,是不是首先要下蹲呢,我们的目标是向上,但我们首先要做的却是向下。再比如,我们走路时前面遇到一道沟,沟不是很宽,但需要尽力才能跳过去,这时我们会先做什么呢,我们需要先后退几步,来个助跑才能跳过去。同样,我们的目标是向前,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后退。我们这里要求大家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完美的状态也是这个道理,是为了让我们真正好起来,才需要暂时的接受的。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38 , 回复此发言 12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强迫症第六宗罪:过度道德罪 我们强迫症朋友还有一个显著的性格因素就是道德感太强,认为我们只能有某些想法而不能有另外一些想法。认为我们只能有积 极的、健康的、美好的、善良的、孝顺的、符合道德标准的、符合社会的想法,而不能有消极的、不健康的、丑恶的、下流的、邪恶的、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想法。一旦出现这类不好的想法,我们就认为自己不好,不道德等等,从而引起我们的焦虑,进而我们就会想尽办法来控制这类想法的出现。 比如我们见到亲人或者朋友出现性的想法或画面,就会认为自己太龌龊了,怎么可以有这样违背伦理的想法呢,看到自己的孩子想从窗户扔出去或者想伤害他/她的想法,我们会自责,认为自己不爱孩子,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认为自己是邪恶的。看到新闻里一些车祸的报道会联想到自己亲人死亡的场面,不仅觉得这很可怕而且还认为自己这样想是不孝顺的,自己对亲人不该有这类的想法。等等。 审判工具十:想法的出现是不可控制的 对想法的看法是可以控制的 强迫思维具有闯入性,就是说这些想法是不会事先和我们打招呼的直接闯入我们的大脑。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想法的时候,这些想法已经出现在我们的大脑里面了,已经是现在完成时了。从这点来说,我们是无法之前控制这些想法的出现的。所以就不要在控制这些想法出现的方向上浪费精力了,因为我们根本做不到。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些想法出现之后如何去看待和对待它们。人的大脑是宇宙间最复杂的事物之一,由140多亿个脑细胞,每秒钟可以发生10万次的生物化学变化,任何想法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大脑里。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想法,是我们之前无法控制的。既然是无法控制的就不要再试图去控制这些想法的出现。但我们对这些想法的看法是可以控制,就是说我们如何看待出现的这些想法是可以控制的。 审判工具十一:想法不具备道德评判价值 上面提到了对这些已经出现了的想法如何看待是可以控制的。我们之前一直用道德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想法的,给这些想法贴上了很多负性的标签。这里我们必须明白的一点就是:真正使我们焦虑的并不是这些想法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想法的看法决定了我们是否焦虑、自责和恐惧。所以,治疗的目标不是去消除这些想法,也不是尽力去不让这些想法出现,而是改变我们对这些想法的看法。首先需要的明白的是我们任何想法都可能出现,其次要明白的是想法仅仅是我们头脑里的想法而已,不具备任何道德评判的价值。所以不能因为我们有不好的想法就认为我们是不好的人,从而自责。我国有句古话“淫莫论心,论心自古无圣贤”,就是说看一个人是否淫乱不能看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如果看他的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么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为是圣贤了。这也从另一个方向上说明了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想法,既然是任何人都可能出现的想法,那么这也就不能说明我们的人品如何了。 想法永远都是想法,没有任何意义。比如你到派出所去自首,说我在心里想象了抢银行,派出所会立案吗,很明显警察会认为我们有毛病,把我们赶出来。同样法官也不会因为我们心里想象强奸某个女性而判我们有罪的。所以说我们什么都可以想,想什么都没有关系。这些也不是我们主动要想,大脑要冒出这些想法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对此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的评价和控制。 , 作者:58.34.157.* , 2009-10-21 09:40 , 回复此发言 13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可能遇到的问题十一: 我有这些想法是不是说明我真的想这样去做,如果我真的想这么去做,那我不就是不好的人了吗, 这些想法到底是不是我们真实的愿望,各家的说法不一。我也不准备在这里做过多的探讨和分析。这里需要记住的一点就是:无论这些想法是不是我们真实的愿望,都不能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能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是我们的行为。虽然这些想法的出现无法控制,但我们的行为是绝对受我们自己控制的。所以,根本不必把问题搞的这么复杂。这些想法出现就出现吧,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强迫症第七宗罪:过度责任罪 强迫症朋友的责任感都很强,认为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因为自己的错误、纰漏、马虎、大意等可能造成的对自己或别人的伤害,或者财产上的损失。我们不能客观的去分析这种伤害或损失真正发生的可能性。只是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一旦真的发生,那么就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或者避免去承担责任,我们就会去实施强迫行为。 上周去同学家玩,给他的孩子买了个电动玩具。玩具的外包装上写着适合3岁以上儿童玩。我算了一下同学的孩子还差3个月才到3周岁呢。当时觉得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待着的。可是回来以后还是老想这个问题,而且越想越觉得可怕。如果真的因为玩具发生什么危险,那我不是把人家给害了吗。现在都是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如果真的发生意外那我不是把同学的家庭给毁了吗。上面写着的适合3岁以上儿童玩,就是说不到3岁的小孩不能玩吗,玩了就会有危险的。后悔不该送这个玩具的。越想越焦虑,越想越害怕。都快到夜里12点了, 我还是无法入睡。内心一直在斗争是不是应该给同学打个电话,一个声音告诉我,不用打,没关系的,有大人看着不会有问题的,而且都这么晚了会打扰人家休息的。另一个声音却说:还是打一个吧,万一他家里的大人没注意这个说明就完了,明天打可能就晚了,还是现在打吧。痛苦的挣扎了很久之后,还是给同学打了电话,告诉他要注意这个玩具。 我的车是我怀孕时父母给我买的,我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父母为了给我买这辆车几乎花光了他们半辈子的积蓄,这使我非常感动,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压力。如果车丢了,那我不是太对不起父母了吗,他们一定会非常伤心的。而且,这是他们半辈子的积蓄,我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让车丢了呢,所以每次停好车后,我都要绕这车走上三圈,四个车门每个车门拉三次,以确定车门确实锁好了,这样就不会丢了。 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余光,谈话的时候总是注意别人的缺陷或者隐私部位,别人能发现我眼神的问题,并且变得不自然。这完全是我造成的,是我的眼神让别人不自然。我给别人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觉,都是我的错,我恨自己,为什么老是这样,为什么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神呢, 我的口水特别多,需要不断的吞咽口水,而且吞咽的声音很大,周围的人都能听到。这种声音影响了别人的学习,他们一定都很烦这种声音。我拼命的控制自己,结果越控制越糟糕。我想别人一定很讨厌我,甚至是恨我。我也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只是这个可恶的口水问题就是好不了。 我一般不敢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因为我知道我肯定会强迫的,当强迫来的时候我就很难受,不想说话也不想玩,就变得死气沉沉。这样就会打扰朋友的心情,人家本来应该玩的好好的,却因为我的状态而变的不开心。为了不影响到朋友,所以我尽量避免和朋友们一起玩。虽然我内心里很想和朋友在一起,我也不喜欢孤独,但烦人的强迫让我只能这样一个人痛苦。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42 , 回复此发言 14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审判工具十二:不是所有的可能都真的会发生 很多危险不会因为我们认为有可能发生就真的会发生。可能性和必然性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我们的问题就是把可能性和必然性 之间划上了等号。我们认为有可能会发生的就必然会发生。这是推理上的错误。我们明天有可能发生车祸,但这只是一种可能而已,并不意味着我们明天肯定会发生车祸。如果我们把这个可能性等同于必然性,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明天一天不出门,后天再出门。同样,后天出门也有可能发生车祸,如此看来我们就永远都不能出门了。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是需要我们担心的可怕后果真的发生才行,如果我们所担心的可怕后果不发生,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了。 可能遇到的问题十二: 虽然可能发生的未必真的会发生,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啊,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不还是我造成的吗,是的,只是要明白的是:生活中的可能性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如果我们要避免所有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就无法正常的生活。要学会去允许这些可能性的存在,并且看到那些更大的可能性。如果你有理由去担心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就更应该有理由去关注另外的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可能性。这并不是自欺欺人,也不是什么啊Q精神,而是客观事实。如果你有理由相信那万分之一的话,那就应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倍的理由去相信那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发生是可能,不发生也是可能,我们要选择那么两种选择都是可以的,只是不发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发生的可能性,所以选择更大的可能性更明智,更可取。 审判工具十三:我们无法承担所有的责任 一件事的发生需要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并不是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的。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需要我们承担责任。我们只能做好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正常的行为,而不是过度的行为。如果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有些事情还是发生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比如说锁门这件事情,我们应该做的也属于正常的行为是:锁好之后可以检查一次。车门锁好了,从驾驶员的位置上下来,这个驾驶员位置的门可以检查一下,这还算正常的范围之内。而绕着车走一圈,把四个门都检查一遍,这就不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了。那么如何判断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正常的呢,方法很简单看看别人怎么做就可以了,如果我们的行为和大多数人的行为一样,那就是正常的。如果我们的行为和大多数人的行为都不一样,那就是不正常的了。记住我们只需要做正常的行为。如果正常的行为做了,还是发生了什么,那是无可奈何之事,已经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了。我们也不需要为此承担什么责任。比如,车门我们已经检查过了,车还是丢了,那是任何人都没办法的事情了。房门已经检查好了,还是丢东西了,那我们也没办法。还要知道就是其实你检查十次和检查一次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没有锁好的,我们第一次检查就会发现的。如果已经锁好了,就算我们检查一百次还是锁好的,后面的九十九次检查都是在做无用功。 同样我们也无法为别人的情绪负责。我们的余光和我们吞咽口水的声音是否会影响到别人,那不应该由我们来负责。而应该由受影响的本人负责。就像如果我们听到时钟的滴答声很烦恼,那是该怪钟还是该怪我们自己呢,所以不必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必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们的反应负责。 我们在和朋友一起的时候,也不必考虑自己的强迫会影响别人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所以他们开不开心,是否觉得沉闷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必对此负责。 可能遇到的问题十三: 那我多检查几次不是更保险吗,而且也不怎么浪费时间。如果我不检查就会焦虑很长时间,几分钟的检查就可以换来一天的安宁不是很划算吗,这么说貌似很有道理,但还是经不起推敲的。 我们多检查几次是否就真的更保险了呢,事实上我们一次的检查就已经足够了。要记住我们其他的能力并没有问题,我们锁门的能力没有减弱,我们发现门是否锁好的能力也没有问题。我们唯一的问题就是会无缘无故的怀疑,没有任何根据的不相信自己。所以我们检查一次就可以了,我们检查一次的安全程度和检查十次的安全程度是一样的,后面九次的检查并不会更保险,都是在做无用功。 另外,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他们并没有如此的检查,他们也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也是安全的,我们的反复检查并没有使我们的安全程度高于那些不检查的人。 检查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不检查就会焦虑很长时间,几分钟的检查换取长时间的安宁还是划算的。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来看,确实是这样的。但从长远来看,却恰恰相反。我们是在用几个小时或者是一天的暂时安宁换取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几十年的痛苦。因为通过强迫行为来缓解焦虑,唯一的后果就是我们的强迫越来越严重。因为这本来就是方向上的错误,在错误的道路上我们做的越多就离正常越远。南辕北辙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他的马跑的越快,干粮带的越多,他离目的地就越远。想想我们最开始强迫的时候,我们也许并没有现在这么严重,检查的次数没有现在这样多,需要检查的情境也没有现在这样多。最初我们也许只需要检查两三次,而现在要五六次。最初我们可能只需要检查门窗、煤气之类的,而现在很多情境我们都需要检查了。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检查一下无所谓的,检查了就不难受了,就在这样一次一次的自我放纵下我们的强迫越来越严重了。这点和吸毒很像,当毒瘾发作的时候非常难受,吸一口感觉就舒服了,这样每次难受的时候都吸一口,唯一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毒瘾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控制强迫行为。虽然不实施强迫行为我们会有一段时间很焦虑,但随着时间的过去这种焦虑会自然缓解的。只 要我们能挺住这段时间,我们的强迫就会慢慢的好起来。忍受暂时的痛苦是为了长远的解放。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而不能只看眼前。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09:43 , 回复此发言 15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审判工具十四:勇于承担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法避免所有的万一。就算我们整天的通过强迫去避免,有些事情还是可能会发生。就算我们每天都检查门是否锁好,也不能保证家里永远不会被盗。如果我们认为门锁好了小偷就进不去了,那我们真的低估了小偷的专业技能。所以要知道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单方面可以完全把握和控制的。我们只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正常的生活。强迫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远大于丢一次东西或者得一场病。我们做了该做的就可以了,如果这样还是发生了什么,那我们要有勇气去承担那份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强迫症第八宗罪:水中捞月罪 前面的序列事件概率分析里,我们提到很多强迫症朋友害怕的都是小概率事件,都是大海捞针的事情。强迫症朋友担心的还有一类是不可能事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这类事件是水中捞月的 事情。比如,当走过垃圾桶时我们担心里面的垃圾会飞到我们的嘴里来;我们担心电脑屏幕上的“艾滋病”三个字会传播艾滋病;听到外面的狗叫声担心感染狂犬病;担心菜里面的红辣椒上有艾滋病人的血;担心自己会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把小孩弄死;担心自己会把自己的舌头咬下来;担心刚才上街的时候没穿衣服;担心自己会去舔地上的脏东西;担心自己在睡着的时候会去杀人或者跳楼;担心自己在睡着的时候会拿起电话或手机打电话给朋友说一些自己的秘密;等等。 这些事情连万一都不存在,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如果说大海捞针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性,那么对于这些不可能事件就是猴子捞月了,怎么捞都是捞不上来的。 审判工具十五:常识可以判断的东西不需要找专家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头猪,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头猪,其他人根据常识也能准确的判断出这是一头猪。但我们不相信自己不相信常识,我们会想万一不是猪怎么办呢,还是找个动物专家来鉴定 一下吧,于是我们找来了第一个动物专家,专家告诉我们这是猪,于是我们心安了。可过不了多久我们又开始怀疑,万一那个专家搞错了怎么办,于是我们找来了第二个专家,第二个专家也告诉我们这是猪,我们又获得了暂时的心安,没过多久我们就又开始怀疑了,如此循环反复,永无尽头。 所以,我们不断的检查、不断的重复、不断的上网查资料、不断的去做HIV检测、等等。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担心和别人说出来,别人根本都不需要考虑就会告诉我们这些是不可能的。用公共厕所会不会感染艾滋病;看到“艾滋病”三个字会不会感染艾滋病;听到狗叫声会不会感染狂犬病;垃圾会不会自己飞到我们的嘴里;这些根据常识就可以判断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要学会相信常识。这里根本不存在万一。没必要去做猴子捞月的行为。 我们正常的生活不需要处处都有专家来指导的。关键的是我们又根本不能完全的相信专家,所以才会做几次甚至几十次的HIV检测。我们也不能相信科学,科学告诉我们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我们还是不放心;科学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没有其他疾病,不会去做那些事情的,我们还是担心。我们也不相信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担心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我们还是担心会发生。我们什么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毫无理由的感觉。所以我们无法正常的生活了。 可能遇到的问题十五: 我怎么能知道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呢,我就是因为无法确定才会这样的啊。 我们无法相信自己的时候,要选择去相信别人。不要认为别人不是专家他们的回答就是不可靠的。就像上面所说的常识能判断的东西就不需要找专家。事实胜于雄辩,别人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他们没有如此的担心和预防,他们生活的很好,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就是事实。所以,当我们无法判断的时候可以问问我们的家人、亲人或者朋友。他们告诉我们没事不用担心,那就是不用担心的。 很多强迫症朋友的家人已经被我们问的不厌其烦,这里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问他们了。记住,所有的问题只需要问一遍,然后去坚定的相信别人的答案。就算我们还是很焦虑很担心,也不要再问第二遍了。事实会再次的告诉你,担心和焦虑是没必要的。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10:00 , 回复此发言 16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强迫症第九宗罪:要求确定罪 我们必须百分之百的确定每一件事情,如果对某件事情有一点点的不确定,那就可能发生很可怕的事情,或者是无法忍受的。 每天晚上我都要在客厅和卧室里检查一个小时之后才能上床睡觉,因为我要确定所有的东西都在什么地方。是否在原来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确定的知道它们现在都在什么地方,如果不能确定我就会很焦虑,无法入睡。我必须确定每道题目都看清楚了没有遗漏任何文字。我必须确定自己真的明白了对方说的话。我必须确定自己到底做没做那些可怕的事情。我必须确定自己是否丢东西了。我必须确定电源已经关好了门已经锁好了。等等。 审判工具十六:习惯在不确定的状态下生活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不存在什么确定性。我们需要去接纳对几乎大多数事情我们是永远不可能确定的,接纳作为一个人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想要去消除所有的可能性,去确定每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可能会花所有的时间来焦虑。这点可以参考前面的审判工具二: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分析一下要求确定性我们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以及不要求确定性我们的成本和收益。 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戏,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也意味着存在着无数的不确定性。生命也因为其不确定性而更精彩。我们要习惯在不确定的状态下生活,很多事情我们不需要去百分之百的确定仍然能很好的生活。相反,如果我们想去百分之百的确定每件事情,那我们就不能很好的生活。《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我们强迫症朋友出发点都是好好的活,但我们做的却是自以为有意义的无意义事,而做这些事情的结果就是使我们越活越糟糕。这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的事情。去渴求确定性就是无意义的事情。对于我们强迫症而言是:想好好活――》做自认为有意义的无意义事情――》活的更糟――》更想好好活――》做更多自认为有意义的无意义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在强迫症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就必须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放弃对确定性的要求,学会在这种不确定状态下生活。 需要坚信的是别人都在这种不确定状态下生活着,而且生活的很好。所以我们也可以在这种不确定状态下生活,也能生活的很好。 审判工具十七:如果没有证据和信息能够证明或者提示我们没做好,那么我们就是做好了 上面提到很多事情是无法百分之百确定的,但也有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的问题不仅仅是要求确定性,而且还会怀疑已经确定的事情是不确定的。比如说锁门,关电源这类的事情,其实我们检查一次就可以确定了。我们是否在不知道的时候做了什么不好事情,不需要去一遍一遍的回忆和检查就可以确定我们是 没有做的。而我们就是对这类已经确定的事情还是表示怀疑,还是要进一步的确定。现在我们需要学会一种新的判断方式:如果没有证据和信息能够证明或者提示我们没做好,那么我们就是做好了。 比如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们刚才把小孩弄死了,我们没有看见小孩、没有听到小孩的哭声、没有感觉到小孩的反抗、没有记忆自己做了这些动作,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坚定的相信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再如,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我们丢了东西,我们没有发现自己少了什么,所以就不必在刚才待过的地方或者路过的地方反复的检查。同样,我们检查过一次之后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我们门没有锁好,那么就说明门已经锁好了。 要知道我们这种无缘无故的怀疑和担心是强迫症的症状,是大脑发出的错误信号和感觉,都是虚假空的,我们不能被这种错误的感觉牵着鼻子走。 强迫症第十宗罪:非黑即白罪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10:19 , 回复此发言 17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在很多强迫症朋友的观念系统里存在着非黑即白的两极化逻辑(也可以称为全有或全无)。就是认为一件事情要么就是黑的,要么就是白的,只有这两种可能,看不到黑与白之间广泛的灰色区域。 比如,我要么就没丢东西,丢了后果就非常严重。我要么就是把门完全锁好了,没锁好后果就非常严重。我要么把名字签的非常正确,没签好就会发生非常可怕的事情。我的手要么非常的干净,不干净我就会生病。我要么就完全没有这些想法,有这些想法就 真的会发生。我要么状态就非常好,不非常好我就什么都做不了。我要么就完全没有焦虑,有一点焦虑就无法忍受。我要么就百分之百的集中精力,不能百分之百集中后果就很严重。等等。 审判工具十八: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两种结果,在黑与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其他可能性,我们需要把注意力从黑与白两个极端转移到中间的灰色区域。 比如关于丢东西这件事情,我们只关注两种结果,一个是确实没丢,一个是丢了就完蛋了,后果太可怕了。这里的灰色区域就是在我们丢东西和可怕的后果之间存在着很多种可能性。很多人怕丢东西并不是怕丢手机、钱包、身份证、银行卡之类的东西,而是怕丢这些东西带来的后果。事实上就算这些东西真的丢了,后果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可能仅仅是损失了一些钱,丢的证件再花点时间补办而已。有些朋友担心的不是丢这些东西,而是怕丢的东西上携带着自己的秘密,这样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秘密了。就算我们丢的东西上真的有一些我们的秘密,又有多少人会捡到这个东西呢,就算有人捡到了又有多少人关心这些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呢,就算真的有人对这些感兴趣,又有多少人认识我们呢,所以,就算真的丢了东西,更有可能的结果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并不像我们原来认为的那样后果无法接受。 再如洗手,我们通常认为要么就彻底干净,要么就会感染疾病而死亡,在我们眼里只有这两种情况。事实上我们的手永远无法做到彻底干净,我们所谓的干净也只是自己感觉干净了而已。认为洗6遍就干净了,而这6遍和干净之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是我们主观把它们之间划上了等号。姑且认为6遍就彻底干净了,但不干净也并不意味着肯定会感染疾病而死亡的。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手并不是很干净,但我们也不会感染什么疾病,仍然可以健康的活着。我们的身体具有免疫力,是可以适应在当前正常的环境下生活的。看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其实大家都没有这样洗手,但都健康的活着呢。事实并非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要么彻底干净要么就感染疾病而死亡。 还有,某些强迫观念朋友认为某些想法要么就根本不出现,一旦出现就意味着真的会发生。道理也是一样,并不是只有这两种情况。其实我们的念头和是否发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更多的可能性是我们会出现很多自己不想要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却永远不可能发生。 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认为要么就一点焦虑都没有,只要有一点焦虑就什么都做不了了。事实上并不是只有一有焦虑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的,这是因为我们把焦虑看得太严重了。大多数时候虽然我们有焦虑,但我们仍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带着焦虑去生活,是每一个强迫症朋友都必须学会的生活态度。虽然焦虑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完全无法做事。我们需要的只是在有焦虑的时候,在现有状态的允许下,尽量去做就可以了。 学会看到黑与白之间的更多可能性,并且学会去相信和选择那些更大的可能性。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10:19 , 回复此发言 18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强迫症第九宗罪:要求确定罪 我们必须百分之百的确定每一件事情,如果对某件事情有一点点的不确定,那就可能发生很可怕的事情,或者是无法忍受的。 每天晚上我都要在客厅和卧室里检查一个小时之后才能上床睡觉,因为我要确定所有的东西都在什么地方。是否在原来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必须确定的知道它们现在都在什么地方,如果不能确定我就会很焦虑,无法入睡。我必须确定每道题目都看清楚了没有遗漏任何文字。我必须确定自己真的明白了对方说的话。我必须确定自己到底做没做那些可怕的事情。我必须确定自己是否丢东西了。我必须确定电源已经关好了门已经锁好了。等等。 审判工具十六:习惯在不确定的状态下生活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不存在什么确定性。我们需要去接纳对几乎大多数事情我们是永远不可能确定的,接纳作为一个人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想要去消除所有的可能性,去确定每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可能会花所有的时间来焦虑。这点可以参考前面的审判工具二: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分析一下要求确定性我们需要付 出的成本和收益,以及不要求确定性我们的成本和收益。 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戏,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也意味着存在着无数的不确定性。生命也因为其不确定性而更精彩。我们要习惯在不确定的状态下生活,很多事情我们不需要去百分之百的确定仍然能很好的生活。相反,如果我们想去百分之百的确定每件事情,那我们就不能很好的生活。《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我们强迫症朋友出发点都是好好的活,但我们做的却是自以为有意义的无意义事,而做这些事情的结果就是使我们越活越糟糕。这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的事情。去渴求确定性就是无意义的事情。对于我们强迫症而言是:想好好活――》做自认为有意义的无意义事情――》活的更糟――》更想好好活――》做更多自认为有意义的无意义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在强迫症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就必须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放弃对确定性的要求,学会在这种不确定状态下生活。 需要坚信的是别人都在这种不确定状态下生活着,而且生活的很好。所以我们也可以在这种不确定状态下生活,也能生活的很好。 审判工具十七:如果没有证据和信息能够证明或者提示我们没做好,那么我们就是做好了 上面提到很多事情是无法百分之百确定的,但也有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的问题不仅仅是要求确定性,而且还会怀疑已经确定的事情是不确定的。比如说锁门,关电源这类的事情,其实我们检查一次就可以确定了。我们是否在不知道的时候做了什么不好事情,不需要去一遍一遍的回忆和检查就可以确定我们是没有做的。而我们就是对这类已经确定的事情还是表示怀疑,还是要进一步的确定。现在我们需要学会一种新的判断方式:如果没有证据和信息能够证明或者提示我们没做好,那么我们就是做好了。 比如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们刚才把小孩弄死了,我们没有看见小孩、没有听到小孩的哭声、没有感觉到小孩的反抗、没有记忆自己做了这些动作,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我们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么我们就要坚定的相信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再如,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我们丢了东西,我们没有发现自己少了什么,所以就不必在刚才待过的地方或者路过的地方反复的检查。同样,我们检查过一次之后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我们门没有锁好,那么就说明门已经锁好了。 要知道我们这种无缘无故的怀疑和担心是强迫症的症状,是大脑发出的错误信号和感觉,都是虚假空的,我们不能被这种错误的感觉牵着鼻子走。 强迫症第十宗罪:非黑即白罪 , 作者:盖德 , , 2009-10-21 10:24 , 回复此发言 19 回复:强迫症十宗罪 在很多强迫症朋友的观念系统里存在着非黑即白的两极化逻辑(也可以称为全有或全无)。就是认为一件事情要么就是黑的,要么就是白的,只有这两种可能,看不到黑与白之间广泛的灰色区域。 比如,我要么就没丢东西,丢了后果就非常严重。我要么就是把门完全锁好了,没锁好后果就非常严重。我要么把名字签的非常正确,没签好就会发生非常可怕的事情。我的手要么非常的干净,不干净我就会生病。我要么就完全没有这些想法,有这些想法就真的会发生。我要么状态就非常好,不非常好我就什么都做不了。 我要么就完全没有焦虑,有一点焦虑就无法忍受。我要么就百分之百的集中精力,不能百分之百集中后果就很严重。等等。 审判工具十八: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两种结果,在黑与白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其他可能性,我们需要把注意力从黑与白两个极端转移到中间的灰色区域。 比如关于丢东西这件事情,我们只关注两种结果,一个是确实没丢,一个是丢了就完蛋了,后果太可怕了。这里的灰色区域就是在我们丢东西和可怕的后果之间存在着很多种可能性。很多人怕丢东西并不是怕丢手机、钱包、身份证、银行卡之类的东西,而是怕丢这些东西带来的后果。事实上就算这些东西真的丢了,后果未必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可能仅仅是损失了一些钱,丢的证件再花点时间补办而已。有些朋友担心的不是丢这些东西,而是怕丢的东西上携带着自己的秘密,这样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秘密了。就算我们丢的东西上真的有一些我们的秘密,又有多少人会捡到这个东西呢,就算有人捡到了又有多少人关心这些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呢,就算真的有人对这些感兴趣,又有多少人认识我们呢,所以,就算真的丢了东西,更有可能的结果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并不像我们原来认为的那样后果无法接受。 再如洗手,我们通常认为要么就彻底干净,要么就会感染疾病而死亡,在我们眼里只有这两种情况。事实上我们的手永远无法做到彻底干净,我们所谓的干净也只是自己感觉干净了而已。认为洗6遍就干净了,而这6遍和干净之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是我们主观把它们之间划上了等号。姑且认为6遍就彻底干净了,但不干净也并不意味着肯定会感染疾病而死亡的。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手并不是很干净,但我们也不会感染什么疾病,仍然可以健康的活着。我们的身体具有免疫力,是可以适应在当前正常的环境下生活的。看看周围的人就会发现其实大家都没有这样洗手,但都健康的活着呢。事实并非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要么彻底干净要么就感染疾病而死亡。 还有,某些强迫观念朋友认为某些想法要么就根本不出现,一旦出现就意味着真的会发生。道理也是一样,并不是只有这两种情况。其实我们的念头和是否发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更多的可能性是我们会出现很多自己不想要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却永远不可能发生。 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认为要么就一点焦虑都没有,只要有一点焦虑就什么都做不了了。事实上并不是只有一有焦虑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的,这是因为我们把焦虑看得太严重了。大多数时候虽然我们有焦虑,但我们仍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带着焦虑去生活,是每一个强迫症朋友都必须学会的生活态度。虽然焦虑会影响我 们做事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完全无法做事。我们需要的只是在有焦虑的时候,在现有状态的允许下,尽量去做就可以了。 学会看到黑与白之间的更多可能性,并且学会去相信和选择那些更大的可能性。
/
本文档为【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