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2018-04-25 6页 doc 19KB 1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位于XX乡东部,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6社326户1461人,有耕地3786.7亩,人均2.6亩,2014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35元。去年以来,XX村按照“管理民主、村风文明、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总体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农民幸福美好家园,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整合资源,村庄建设明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美...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XX村位于XX乡东部,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6社326户1461人,有耕地3786.7亩,人均2.6亩,2014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35元。去年以来,XX村按照“管理民主、村风文明、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总体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农民幸福美好家园,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整合资源,村庄建设明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XX乡村两级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县、乡、村组和农户整体联动,制定了XX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设施功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有效整合项目资源。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通过项目带动、资源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类项目的聚合效应,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有效整 1 / 9 合道路通畅、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乡镇幼儿园建设、体育惠民工程、扶贫开发、小城镇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资金917.9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资金300万元,群众自筹138万元,为XX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实施危旧房改造50户,硬化村内道路7.05公里,修建排洪渠4公里,整修梯田2500亩,修建田间生产道路3条4公里,修建太阳能光伏电站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XX村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全村自来水入户率、村内主次干道铺油硬化率、通电率、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覆盖率、电话、网络、广播电视“三网”通户率均达到了100%。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新建村部1处,配套建成了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和农家书屋;投资450万元,新建占地6亩的幼儿园1座,建成功能齐全的三层教学楼一幢,配齐配全了教育教学设施;以乡村舞台建设为契机,建成了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硬化场地3500平方米,布置篮球场地2个,羽毛球场地2个,安装室外乒乓球台4张,建成健身长廊一处,安装健身器材20台件,XX村公共服务条件大幅度改善,建成了服务功能完善、渠系道路配套、娱乐设施齐全、绿化亮化同步的新型农村社区,村庄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2 / 9 二、优化结构,富民产业明显提升。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是农民致富增收的核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物质基础保障。XX乡村两级结合村情实际,依托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二三产业,积极抓好劳务产业,全力实施“一村一品”培育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民强村的发展路子。一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兴办专业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加大科技应用推广,牛果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依托XX乡建设“苹果产业”大乡,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苹果主导产业,集中连片栽植优质红富士500亩,已经挂果80亩。充分利用传统养殖优势,支持农民发展草畜产业,养牛200多头,养猪600多口,农民来自特色产业的收入占到30%以上。二是发展壮大二三产业。招商建办了果品气调库和蝎子特种养殖场,带动了产业发展,吸纳了更多农民就业。依托XX乡集镇,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贩运、商贸个体经营、饮食摊点等服务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劳动技能和有组织输转,每年输转劳动力600人次,劳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3 / 9 三、加大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提升。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标志。XX乡村两级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加大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改善了人居环境。一是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县住建局配套危旧房改造资金62.5万元,群众自筹137.5万元,实施旧村改造50户,认真开展“三清五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旧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二是全面实施绿化亮化工程。以村内主次干道为重点,栽植核桃、桃树、柿子树等乡土树种1500棵,在农户门前及文化广周边栽植黄洋、月季等灌木和花卉2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三是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以“一清一保一评一机制”,即村庄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公共场所专人保洁、卫生组织定期评比、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为目标,以“三清五改”为重点,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组收集、村集中(或填埋)、乡转运”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在村内安装分散式垃圾收集箱80个,大型垃圾集中收集箱5个,配备手推式卫生保洁车4辆,完善了环境卫生设施。组建了村级环卫队,组成专项整治工作组,实行定岗、定人、定时、定路段、定任务的“五定”责任制,以社为单位,对新农村门前垃圾、“三堆三圈”进行了彻底清理,对XX集贸市场卫生进行全面整治,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突出问 4 / 9 题。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组成的环境卫生监督会,开展了“大家齐动手、美化我家园”活动,促进了农村环境整治。四是创新管理机制。结合村情实际,研究制定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检查考核细则》,强化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建设,定期督查,严格奖惩,进一步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有序,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四、加强培训,农民素质明显提升。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强化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弘扬优秀文化,农民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大力实施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等工程,整合县扶贫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12万元,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00人(次)。积极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抓手,深入开展了“文明新风进万家”、道德讲堂、“十大孝子”、“和谐五星”等评选活动,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引导农民破除赌博、封建迷信、婚丧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乡村优秀文化,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积极探索本地民俗特点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把美丽乡村建设村建成弘扬农村文化的示范基地。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体育健 5 / 9 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设立了农家文化墙、宣传栏和信息中心,村级文化传播网络日益完善。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举办了刺绣、剪纸等传统艺术和农民书法绘画交流活动,开展广场舞健身、春节社火节庆等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勤劳致富、遵纪守法、文明守信、和谐共处在XX村群众中蔚然成风,村民的精神面貌明显改变。 五、创新机制,管理服务明显提升。构建和谐村庄、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乡村两级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完善村级民主制度,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创新社会管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在已经建成村部的基础上,按照“一站六室”的建设,建成党员活动室、村务监督室、计生卫生室、文化娱乐室、商贸服务室及便民服务室等六个功能室,村卫生所的运行,村级服务中心功能健全,为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二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建设,推行“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法,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幼儿教育,完善农村特困群体救助、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8年以上,入园幼儿200多人,全村“新农合”参合率达 6 / 9 到98.6%,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7.3%,“五保户”全部集中供养。四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资源,拓展组织建设、教育医疗、文体通讯、计生服务、综治维稳、劳动保障、农家超市等多种服务功能,合理设置了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站、金融服务网点,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五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扎实开展了“平安乡村”、“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健全乡、村组民情信息体系,构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60多件次,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六、强化保障,共建成效明显提升。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的系统建设工程,建立责任明确、上下联动、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是根本保障。一是健全工作责任机制。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服务、村组实施”的原则,乡上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2名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4名工作人员组建了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指导和服务工作。全面落实联村包片工作责任制,由驻村工作队各成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狠抓工作任务落实,乡 7 / 9 上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调度,形成了“政府指导、村社组织、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促进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多方投入”的建设模式,充分调动村级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热情。按照“向上级争取一点、财政补助一点、乡村自筹一点、群众投资投劳一点”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有效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鼓励和引导广大成功人士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三是健全督查考评机制。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每季度由领导小组组织督查,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督促通报;年终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责任人给予批评。四是健全舆论引导机制。乡村及时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动员大会,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村民组长主动参与、带头示范。利用村村响、召开会议、远程教育平台和入户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建设规划及配套政策,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为建设美丽家园献计出力。同时,邀请离退休老干部、农村老党员、党代表、群众代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鼓励他们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共征求到意见建议138条,梳理归纳出可付诸实施的意见建议25条。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 8 / 9 干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营造了全民动手、 人人参与、共建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9 / 9
/
本文档为【XX村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