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2017-09-20 34页 doc 63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摘 要 我国进入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后, 农村劳动力发生了 大规模的迁移和 流动, 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以及农民工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等, 农民工不能够突 破各种限制实现整个家庭人口的迁移, 这就直 接导致了我国农村大量的留守群体?留守妇 女。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 她们也在独自品尝着留守背后的辛酸, 层层生活的重担引发了留 守妇女生活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也束缚了妇女自身的发展, 非常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本...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摘 要 我国进入 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后, 农村劳动力发生了 大规模的迁移和 流动, 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以及农民工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等, 农民工不能够突 破各种限制实现整个家庭人口的迁移, 这就直 接导致了我国农村大量的留守群体?留守妇 女。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 她们也在独自品尝着留守背后的辛酸, 层层生活的重担引发了留 守妇女生活的一系列问, 同时也束缚了妇女自身的发展, 非常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本文从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 代际关系、 社会网络以及自我发展入手, 深入在家 庭成员角色缺失情况下留守妇女自身的生活变化以及心理上的变 化, 对她们进行全面深入 分析, 关注留守妇女群 体本身, 建议留守妇女 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倡 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 关 键词: 留守妇女;二元结构 ;现状 发展 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AbstractAfter China's entry into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mass migration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happened to flow. Because of the division of the dual urban-rural social system and their own economic conditions, migrant workers cannot break through the various restrictions to realize the whole family population migration, this directly led to a lot of women left in rural areas. As a vulnerable group, they are also staying alone in rural areas. The life burden caused a series of problem, also tied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they urgently need care and support of the whole society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s. From women?s marital status,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social network to development of themselves, the thorough analysis in the family members missing role under their life staying women change and mental change, focusing on staying women group itself, suggesting their subjectivity and advocating women?s awareness Keyword: the women left in rural areas; dual structure; status and improvement I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II 目 录 III 1 绪 论 1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2.1 有关农村留守妇女的文献研究2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7 1.3.1 研究内容7 1.3.2 研究方法7 1.4 调查地区概况8 2 农村留守妇女的概述11 2.1 农村留守妇女的背景 11 2.2 农村留守妇女的概念 11 2.3 留守妇女的规模12 3 农村留守妇女的留守原因13 3.1 留守妇女形成的社会因素. 13 3.2 留守妇女形成的传统文化因素14 3.3 留守妇女形成的家庭因素. 15 3.4 留守妇女自身的限制 16 4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状态17 4.1 生产活动中的留守妇女17 4.1.1 农业女性化现象17 4.1.2 留守妇女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 17 4.2 家庭生活中的留守妇女. 19 4.2.1 教育者:抚养孩子19 4.2.2 赡养者:供养老人21 4.3 婚姻生活中的留守妇女22 4.4 闲暇时间里的留守妇女27 5 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与自身发展29 5.1 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29 5.1.1 家庭网络的支持 30 5.1.2 亲属网络的支持 30 5.1.3 地缘网络的支持 31 5.2 农村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 31 5.2.1 留守妇女的家庭决策地位31 5.2.2 留守妇女自我学习的愿望32 6 对于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33 6.1 发展本地经济,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33 III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6.2 完善土地流转,使留守妇女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33 6.3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家庭的流动限制 34 6.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留守妇女的各种负担35 6.5 增加农业方面投入,加强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步伐. 35 6.6 完善妇女权益相关法律,加强农村治安管理. 36 6.7 增加各种培训,提高留守妇女自身的素质和技能36 6.8 加强舆论宣传,发挥社会团体应有的作用37 6.9 丰富闲暇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38 7 结 论 39 7.1 结论. 39 7.2 不足. 39 注 释. 40 参考文 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附 录 „„ „„„ „ „„„„ „„„ „ „„„„ „„„ „ „„„„ „„„ „ 44 在学期间发论文清 单 „ „ „ „ „ „ „ „ „ „ „ „ „ „ „ „ „ „ „„„„„ 45 致 谢 „„ „„„ „ „„„„ „„„ „ „„„„ „„„ „ „„„„ „„„ „ 46IV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1 绪 论 1.1 研究 的目的与意义 自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开始进 入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 期, 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农村劳动力发生了大规模的 迁移和流动, 他们涌进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 进入各行各业务工, 这些年富力强的的青壮 年劳动力通常 被称为“ 农民工” 。但是由于 城 乡分割的二元 社会体制 以及农民工自 身经济条 件的限制等, 农民工不能够突破各种限制实现整个家庭人口的迁移, 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 农村大量的留守群体?? 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 人,俗称“386199” 部队。 人口迁移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 在国外也不乏农民工的流动和迁移, 但相对于国内, 其他许多国家 (如德国 、 英国、 日本等 ) 的农 民工流动几乎不受制度限制,他们重视劳 动 力的素质和劳动力再生, 对农民工进行各种职 业培训, 并且立法先行 , 通过一系列的养老 、 医疗、 失业等保险, 逐 步建立各种保障项目, 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而我国外出务工农 民却很难像其他国家的外出者一样在迁入地落户生根, 他们很难融入城市, 只能像候鸟一 样往返于城乡之间, 甚至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年一度的春运潮。 我国农民工流动的特殊性 造就了农村独 特的留守人口群体, 而在这个群体中, 生活、 生产以及 心理上“ 劳动强度高” 、 1 “ 精神负担重” 、“ 缺乏 安全感” 三座大山压在留守妇女的心头 , 作为一个负担最重, 对农 村 发展影响巨大的群体,留守妇女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留守妇女, 叶敬忠教授在其著作 《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 中如是界定: 指丈 夫 每 年 在 外 务 工6 个 月 及 以 上 且 不 在 家 中 居 住 、 而 自 己 长 期 留 守 在 家 乡 的55 周 岁 及 以 下的 2 农村妇女 。 丈夫长期在外 务工,传 统文化中“ 站在男 人背 后” 的女 人不得不 一肩 扛起原本应由 夫妻 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 生产劳动, 教养孩子,赡养老人, 家中的大小 事情都需要留守妻子 的出面, 这些淹没在男性农民工身后的背影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 成为了乡村文明与新农 村建设的主力军, 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留守 妇女又作为一个弱势群体, 也在独自品尝着留 守背后的辛酸: 农业生 产、 家务劳动强度大 , 对孩子教育和老人照料的力不从心, 对人身、 财产安全的忧虑, 对丈 夫安全及健康的担心, 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层层生活的重担引发了留守妇女生活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也束缚了妇女自身的发展。 这一 留 守 妇 女 群 体 呈 现 出 了 什 么 明 显 的 特 点 ? 留 守 妇 女 的 日 常 家 庭 生 活 在 丈 夫 务 工 之 后 又 产 生 了 怎 样 的 变 化 ? 她 们 在 与 子 女 和 公 婆 的 代 际 关 系 以 及 与 丈 夫 的 婚 姻 关 系 中 遇 到 了 怎 样 的 问 题 与 困 境 ? 留 守 家 庭 的 决 策 者 以 及 留 守 妇 女 的 家 庭 地 位 是 否 因 此 发 生 了 变 化 ? 留 守 状 态 对 她 们 来 说 是 新 的 发 展 契 机 还 是 对 于 男 人 有 了 更 深 层 的 依 附 ? 她 们 又 承 受 着 怎 样 的 心 理 压 力 ? 社 会 制 度 政 策 走 向 应 该 给 予 她 们 什 么 样 的 支 持 ? 留 守 妇 女 是 外 出 务 工 农 民 的 重要支持力量, 然而她们的人身、 财产安全遭受侵犯的事件又屡见报端, 这一个脆弱的特 殊弱势群体,非常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白南生教授指出,“ 以2005 年农村 外出务工人数1.3 亿计算,外出农民工中已婚人 数为10621 万人,从已婚人数中减去举家迁移的人口大约 3900 万, 则已婚流动人口中只一方外出务工的人数达6721 万, 再以70% 男性计算, 则? 留 3 守妇女? 人数达到4700 万。” 这些数据虽然是推算,且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论证,却无一 不显示了留守妇女这一庞大的且数量不断呈上升趋势的群体, 并且在 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 消失。 因此, 关注留守 妇女的生存状况, 帮助她们寻求解决之道, 促进留守妇女自身的发 展, 不仅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留守家庭这一规 模庞大、变迁剧烈的特殊群体的困境的解决具有长 远的参考意义。 1.2 文献 综述 1.2.1 有 关农 村留 守妇女 的 文献 研究 1 留守妇女的产生 农村留守妇女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首先从宏观背景层面来说, 留守妇女的产生与新中国走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道路相关, 中国 选择的发展工业的道 路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由此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后, 大量农村 劳动力开始发生规模性的迁移和流动, 涌往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农民懂得了向城市索取资 源,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 大军由此产生。 汪来杰(2005) 认为,正是这 种城乡分割的二元 体 制导致农民工不能在城市享受应有的 身份待遇, 高生活、 教育成本、低福利现象和不健全 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各种因素构成了农民工进城的体制性障碍, 使得农 民工被迫和家庭处于 4 分离状态 ; 王菲 (2007 ) 认为,“ 男主外女主内” 的性别分工模式与“ 男强女弱” 的性别观念 起了主导作用 ,并已被 农村妇女和男 性所内化 ,成为他们行 动“ 自 然 而然” 的 想法,并且妇 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女受制于其生理特点与较低的文化层次、 现阶段城市建设对劳动力需求类 型的影响, 选择 留守也是基于以上原因的个人理性决策的结果, 是农民工家庭成员承 担家庭生存理性与经 5 济、 社会理性的分工模式的结果 ; 周福林 (2006 ) 认为留守妇女产生的原因有三个: 一 是 新 中 国 建 国 以 来 , 党 和 政 府 妇 女 政 策 的 制 定 及 实 施 为 留 守 妇 女 的 产 生 提 供 了 制 度 上 的 可 能, 二是我国农村存在 的性别分工弹性使留守妇女能够独立承担起全部农副业劳动和家务 6 劳动, 三是留守妇女普遍较低的素质, 使其流入城市的可能性较小, 多居于家庭 ; 孙琼如 (2006 ) 从性别关系角度阐述, 丈夫外出、 妻 子留守是性别不平等关系的再生产, 从家庭 策略的迁移理论出发, 家庭成员的迁移不仅能使发生迁移的某一家庭成员的绝对收入有所 增加, 而且还会提高家庭在当地社区中相对的社会经济地位。 而在家庭经济能力能够承担 迁移成本的情况下, 绝 大多数农民家庭会选择全家移居城市, 在家庭经济能力不能承担迁 移成本时, 为追求家庭利益最大化, 就要进行合理的角色分工, 大多数家 庭的决策会不约 7 而同选择丈夫外出 。 这种在家庭决策中只能一人外出的情况, 对农民至少产生了两种影响: 在生产模式上 ,导致“ 男工女耕” 和农业女 性 化现象;在家 庭模式上 ,夫妻分居将 是一个独 特而长期存在的现象 。 2 关于 留守妇女的夫妻关系 和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 一个家庭的基础就是婚姻?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夫妻在一起 共享的时间越久, 婚姻的稳定性 趋向就越强 。项丽萍(2006 )认 为,“ 男 工女守” 的分工 模式 的直接后 果就是 夫妻的长期分居导致夫妻共享时间的减少和夫妻的异质性增强。 他们 各种生活在不同的社 会环境中, 受不同文化 、 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 响, 丈夫处于一种动态 的、 开放的、变化 的 8 生活环境中, 而妻子处于相对静态的、 封闭的、 少有变化的生活状态中。 这种背景对于他 们婚姻的稳定性和婚姻质量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冲击呢?学界仍然存在着争议。 多 数 学 者 倾 向 于 认 为 这 种 分 工 模 式 导 致 的 夫 妻 长 期 分 居 对 于 留 守 妇 女 的 夫妻 关 系 产 生的影响是不良的 。 王菲的观点是, 因为丈夫的长期在外 , 一方面迫使 留守妻子的感情生 活处于空虚的状态, 另一方面丈夫在城里也 面临着同样的 境况, 从而影响 了夫妻婚姻的稳 定性。 尽管留守妇女任劳任怨, 一力担起家庭的重责, 还是遭遇情感危机, 婚姻频亮“ 红灯” , 9 而这一弱势群体在遭到婚姻裂变时, 想要维权也十分困难 。 提出异议的观点是 叶敬忠和吴 惠芳(2009 ) , 他 们 认 为 留 守 妇 女 的 夫 妻 关 系 并 没 有 明 显 地 变 得 不 稳 定 而 是 更 加 和 谐 , 丈 夫为了家庭生计才外出务工, 经济便构成了联结婚姻亲密的关系主要纽带。 同时受中国传 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农村家庭更注重的是家庭的整体利益, 夫妻关系是放在家庭利益甚至 是亲子关系之后的, 家庭关系中双方 物质和责任的交换使得双方很好地维系了夫 妻关系, 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10 这 也 造 成 了 农 村 家庭 夫妻 对 于 婚 姻 的 期 望值 很低 , 那 么 满 意 度 也就 相应 提 高 了 。 周 福林 (2007 ) 认为, 留守妻 子再婚的比重低于流动妻子, 但高于定居妻子, 夫妻分离对于婚姻 的影响, 主要是在婚姻生活的质量方面, 而不一定表现在婚姻破裂。 留守妇女在家务负担 11 增加的同时,既希望外出的丈夫能多挣钱,又要担心外出丈夫变心 。 外 出 务 工 的 男 性一 般是常年在外, 每年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 留守妇女常年独守空房, 而农村又缺乏必要的 娱乐设施作为精神上的排遣, 留守妇女集体面临着性压抑的隐秘苦衷。 魏翠妮 (2006 ) 对 此不全然认同, 她认为 分居模式对夫妻感情没有太大影响, 留守妇女的家庭总体上来说 是 比较稳定 的, 只是留守家庭较之其他农民家庭隐含更多不稳定的因子而已, 因为农民工家 12 庭追求的主要是经济利益, 也没有足够的资本支付离婚与再婚带来的成本 。 金一虹 (2009 ) 则进一步指出在从夫居制度下的女性实际会为家的解体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也是她们在为 13 维持婚姻关系而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的原因 。 值得注意的是, 鄢木秀(2005) 指出 , 留守妇 女的人身安全问题愈显重要, 在农村 特 有的熟人社会条件下, 有些留守妇女为了名声不得不忍受某些男性的性骚扰, 有些甚至经 不起诱惑和骚扰而屈从 , 她们本身已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遇到此类事情只能不断容忍 14 。 张涛(2007 ) 则 更 进一 步 补 充 道 , 农 村 大量青 壮 年 劳 动 力 的 外 流,农 村 治 安 防 范 力量 15 的缺位,留守妇女成了直接的受害者,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遭受了很大的威胁 , 留 守 妇女 的安全状况堪忧。 在家庭里, 留守妇女承担着较为沉重的抚养与教育职能, 孩子是许多妇女选择留守家 庭的重要原因 ,但是农 村也普遍存在 着“ 重养 轻教” 的 问题。 魏 翠妮 (2006 )认为, 由于时 间、 精力以及自身文化 等各方面的限制, 对于 留守妇女来说, 最大的 困难就是孩子的教育 , 16 许多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表明留守孩子在学 习、 情 感 和 性 格 发 展方 面存 在 着 许 多 问 题 。 17 费孝通先生提倡孩子需要双亲共同抚育 , 家 庭核 心 角 色 的 缺 位 ,父 母关 爱 的 严 重 缺 损, 家庭教育与监管的不利,都会 孩子得到的爱抚和教育变得不完整甚至畸形,在行为规范、 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方面也有诸多负面影响。 在对老人的赡养方面, 家庭自古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雪娥 (2007) 从主观幸 福感方面阐述, 丈夫外出后, 与公婆的相处模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 18 水平高于那些与公婆相处有变化的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 。 魏翠妮(2006 )的 调 查 显 示, 多数留守妇女在与公婆相处方面没有变化 , 但 在老人照料和婆媳关系方面 在不少家庭中的 确存在着困难。 有部分老人能够在生产生活上帮助留守妇女, 但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 19 来说,留守妇女的养老负担会更加沉重 。 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3 关于 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和家庭决策 的研究 对于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 学界的 一种观点是将男性务工, 女性留守的现 象看做是性 别不平等关系的再现。 其中孙琼如 (2006) 主张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在丈夫外出后并 未从根本上改变, 她们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 家庭的实际权利依然在丈夫手中, 丈夫仍是 “ 管理者” 和“ 指挥者” , 留 守 妻 子 则 为“ 生产者” 和“ 配合者” , 留 守 妇 女 与 外 出 务工丈夫在两 20 性平等地位的建构上也因这种分工模式的存在与固化受到了阻碍 。 周福 林 (2007 ) 利用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对我国留守妇女状况进行研究指出, 丈夫外出后, 留守妻子 的户主率和劳动参与率大大高于流动妻子和定居妻子, 但又阐明留守 妻子户主率的提高并 21 不一定意味着她们家庭 地位的提高,而是家庭 分离后“ 男 主 外 , 女 主 内” 的另类表现 。魏 翠妮 (2006) 则认为,总体来看留守妇女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些家庭责任并没有赋 22 予她们对等的权利,依然遵循着丈夫的权利大于义务 。 王晓丽(2008)的观点是, 留守 妇女承担起这些家庭 责任也并非因为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变和自我意识的增强, 而是对于家 23 庭主角缺失下的一种被动回应,等丈夫回家后她们会重新退回自己原本的角色中 。 不同的声音在于, 罗忆源等 (2004 ) 认为, 留 守妇女的经济贡献 在家庭中的地位 角色 24 进一步得到体现,妇女从次要角色转变为主要决策 角色 , 逐 渐 成为 家庭 的 主 要 决 策 人 , 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农村妇女 胆怯懦弱、 依赖封闭的传统形象, 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以及 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在生产决策方面, 霍红梅 (2009) 认为, 留守妇女的地位也有 所提高。 丈夫的外出为留守妻子提供了施展能力的空间, 她们对家庭 经济事务尤其是家庭 25 日常事务的决策增多,其自立、自主、自强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4 关于 农业女性化的研究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之后, 留守妻子逐渐成为农业 劳动生产的主力军。 高小贤较早地 指出了这种“ 农业女 性 化” 的趋 势,他认为 , 农村妇女劳动 力向非农 产业转移的滞 后,带来 26 最明显的一个后果就是农业的女性化趋势 , 但是 , 农 业 女 性 化 对妇 女地 位 的 提 高 明 显不 利。 虽然 农业在男性优先实现产业转移之后作为女性主业, 却并不意味着女性在农业中上 升到主导地位, 真正的管理者依然是男性劳动力, 这也与男性一直以来掌握着劳动生产的 关键信息、 技术 等有关 。 因此, 与其说农业女 性化, 不如说女性农业 化。 也有研究者对 于 留守妇女的经济贡献做出了肯 定, 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使妇女的自主、 自强意识得到了增 强。 与高小贤持不同观点的是, 一些学者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研究在肯定了明显的农业 女性化现象的同时认为, 农业生产不但与农业决策没有分离, 女性也已经真正成为农业生 产的主力军, 并在农业生产的决策和贡献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何军等 (2010) 也提 5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出只要劳动力 转移“ 先 男后女” 的顺序不发 生 改变,而通过 提高女性 的文化素质也 无法改变 这一个顺序时,农业女性化现象仍持续存在。 对于女性非 农 转 移 的 滞后 性 , 金一虹(1990 ) 提出了“ 第二蓄水池” 的概念,即如果说 27 农村劳动力是整个社会工业劳动大军的蓄水池,那么农村妇女便是蓄水池的蓄水池 。男 人外出务工, 妇女接手男性劳动力原先从事的农业生产工作, 并作为农业劳动力的蓄水池 将长期存在。 由于要承担新的生产和生活任务, 留守妇女群体的角色分化中出现了“ 角色替 代” 和“ 角色取舍” , 这取 决于其家庭支持、 经济 条件和留守妇女的自我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 , 大部分留守妇女承担了家庭抚育赡养的责任, 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承担不同程度的生产 劳动,这就致 使有些留 守妇女并不在 农业生产 上花 费太多精 力,种田 成为“副业” , 普遍出 现农田广种薄收的现象。 也有少数留守妇女积极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和社区事务, 甚至有的 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 5 关于 留守妇女的社会 支持网络与自我发展的研究 范丽娟,程一(2005 ) 认为在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方面,家庭成员、亲戚、邻里 等传统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支持关系仍然主导着社会支持体系, 而 具现 代性的朋友关系 次之, 母系血缘关系在农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日益加强。 刘文明 (2007) 从社会资 本的角度分析, 在丈夫外出后, 留守妇女作为个体掌握的社会资本存量及其使用率都大大 增加,她 们与外界联系的加强,有利于自身地位的提高及其自我发展,而社会网络的重心, 28 则主要由婆家转移向娘家,由血缘关系转向邻居好友 。 在 政 治 参与 方 面, 许 传新 (2008 )认 为 男性 劳动 力 大 量外 出 对农 村 妇女 的 政 治意 识没 有显著性影响。 由于其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的经济地位等限制, 她们的政治参与水平 并没有因此提高。 也有学者 提出, 丈夫外出务工增加了留守妇女代表家庭参与公共事务的 机会, 使她们在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参与程度得到提高, 使得社区公共事务中的女性参与 程度有大幅提高。孙琼如 (2006) 认为,外出务工无疑是一种向上流动的途径 , 男性因为外出务工优先 实现了产业转移, 而妇女却一直作为劳动力蓄水池, 产业转移的步伐滞后于男性, 面临着 发展权利被剥夺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70% 以上的留守妇女有心理压力,80% 有失眠现象, 29 多数留守妇女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 而 造 成她 们 心 理 负 担 的 原因 主要 有 高 强 度 劳 动、 长期性压抑、 狭窄的交际范围、 家庭稳定性被破坏以及缺乏安全感, 客观的现实环境和巨 大的心理压力也导致了宗教信仰在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中不断扩散。 留 守妇女要独自承受家 庭重担, 甚至闲暇生活的质量也很低, 其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 也有学者从留守妇女 6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自身的原因作了分 析: 缺乏自我发展意识, 进取心不强, 思想保守,并且缺少职业技能的 培训和教育;生产劳动太大,没有精力进行自我学习。 1.3 研究 内容 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是留守妇女的大致状况, 包括留守妇女的概念界定、 数量分布以及留守原因 分析, 关于留守原因, 分为三个层面分析, 一 是社会层面, 二是家庭 层面, 三是个人层面 。 第二部分阐述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 这一部分感性描述会多于理论分析, 穿插深度访 谈的内容、 个案以及总结思考。 这部分主要描写婚姻状况中多处于被动地位, 以及在代际 关系中遭遇困惑问题的留守妇女。 第三部分分析留 守妇女在社会支持与自我发展的变化。 社会支持网络 与自我发展都是 有利于提高妇女自身地位的关键因素。 作为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地位变化的外延, 这部分会 阐述处在留守状态中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 妇女的政治参与度, 以及所有的这些因 素对于留守妇女自身发展的影响力。 既为留守, 其实间接说明了留守状态是基于性别关系 下的家庭分工,而且更进一步说是性别不平等关系下的分工。其中又大致分为生产决策、 家庭事务决策等, 研究将把留守妇女放在既有的制度和政策背景下思考, 因为留守妇女的 产生、 经济和社会地位、 关系建构以及心理认同等必定受到现有的政策 与制度的制约, 更 进一步说是受制于中国农村现有的生产关系。 1.3.2 研 究方 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 再辅以半结构访谈, 文献研究资料来源主要包括: 相关 的学术论著、期刊、博 硕士论文、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报纸、档 案, 以往学者研究这 一课题所作的调查数据、 国家统计年鉴以及地方政府文件中的相关数据资料; 此外, 还有 一些来自互联网上可以收集到有关农村留守妇女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访谈对象则定为劳务 人口输出大省河南地区某镇的留守妇女群体。 本文旨在对农村留守妇女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从 留守妇女的婚姻 状况、 代际 关系、 社会网络以及自我发展入手, 深入分析在家庭成员角色缺失情况下留守 妇女的家庭地位变化以及在两性关系中的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 资料、 文献、 访 谈等做出总体判断。 7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1.4 调查 地区概况 临水 县(化名)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 821 平方千米,全县辖 9 镇 6 乡,367 个行 政村,总人口 76.4 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1978 年的 28.5?,下降到 1985 年的 4.2?。其 中城镇户数 3.9 万户,12.8 万人。 农村户数 16.3 万户, 农业人口 63.6 万人, 全县土地总面 积 120.4 万亩, 其中: 耕地面积 88.1 万亩, 村庄占地面积 13.6 万亩, 城市规划区 5.7 万亩, 交通、 水利、 园林及其 他占地 13 万亩; 农民人均耕地 1.38 亩, 农民户均居住占地 0.8 亩。 粮食种植面积 110 万亩 ,粮食总产量约 60 万吨;其中辣椒种植面积 30 万亩,大蒜等蔬菜 6 万亩, 烟叶 4 万亩, 产值 22 亿元; 近年来, 临 水县部分村庄实行了土地流转试点, 主 要 有四种模式, 即招商引资型、 大户承包型、 龙头带动型以及股份合作型, 土地流转面积 30 万亩, 其中 500 亩以上 流转 28 户,1000 亩以 上规模流转 4 户,5000 亩以上规模流转 2 户; 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社 336 家。 临 水县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非常普遍 频繁, 转移至县城从事二产、 三产的务工人员有 10 万人,而到广州、深圳、上海、郑州等县外区域的务工、就业人员有 11 万人。 本次研究主要是采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结合的方法, 选取的家乡是 非常具有代表性 的村庄, 留守妇女占了村庄的绝大比例, 留守状态非常普遍。 这样的村庄环境为留守妇女 生存现状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因认识的有熟人, 对于留守妇女来说她们对于陌生人 的戒备心就没有那么重。 笔者走访了二十多户的留守家庭, 按照事先列好 的提纲, 与留守 妇女进行了详细的深谈。 8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表 1-1 20 位受访留守妇女 家庭基本 状况 个案 行政村 留守家 庭成 员构 成情 况 外出务 工人 员情 编号 况 留守妻 子(W ) 留守儿 童(K ) 留守老 人(E ) 行业 W1 贾村 ? ? ? 运输 W2 贾村 ? ? ? 建筑 W3 贾村 ? ? × 餐饮 W4 贾村 ? ? ? 建筑 W5 贾村 ? ? ? 建筑 W6 ? ? ? 小朱村 建筑 W7 小朱村 ? ? × 建筑 W8 小朱村 ? ? ? 建筑 W9 小朱村 ? ? ? 建筑 W10 小朱村 ? ? ? 建筑 W11 小朱村 ? ? ? 建筑 W12 小朱村 ? ? ? 建筑 W13 小朱村 ? ? × 建筑 W14 小朱村 ? ? ? 建筑 W15 小朱村 ? ? ? 建筑 W16 ? ? ? 小朱村 运输 W17 小朱村 ? ? ? 运输 W18 李集村 ? ? ? 建筑 W19 李集村 ? ? ? 建筑 9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W20 李集村 ? ? ? 建筑 注:“?” 表示 个案 中存 在此 成员,“×” 表示 个案 中不 存 在此成 员10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2 农 村留 守妇 女的概 述 2.1 农村 留守妇女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 农村历经了三次变革浪潮, 第一次是家 庭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第二次 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农民离土浪潮, 第三次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打工潮。 我国进入 快 速 城 市 化 与 工 业 化 的 社 会 转 型 时 期 之 后 , 大 量 农 村 劳 动 力 开 始 发 生 规 模 性 的 迁 移 和 流 动, 涌往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但是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与社会体制、 农民工自身经济 条件的限制等, 农民工不能突破各种限制进行整个家庭的人口迁移, 这样 就直接导致了我 国农村大量的留守群体?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一般来说, 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男性普遍占有优势, 而且不易受婚姻状况的影响, 而女性则以结婚为分水岭, 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 外出务工的女性里, 一个明显的特点就 30 是 未 婚 者 较 为 集 中, 已婚 妇 女 所 占 比 例 很小 。即使曾经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女性在婚 后也选择了留守在家, 由丈夫外出打工。 这样, 在中国农村 青壮年劳动力流出 后逐渐形成 了大批“ 留守妻子” 群体 。她们承担着 生产劳作 与家庭负担的 重担,又 有着情感眷恋 与经济 依附的双重 特征。 2.2 农村 留守妇女的概念 在已有的研究中, 留守 妇女、 留守妻子、 留守 村妇、 留守女等这些词 语都有出现, 虽 略有差异但含 义基本相 同。因此,笔 者采用“ 留守妇女” 一词来界 定 研究对象,留 守妇女, 是指丈夫长期 (通常 6 个月及以上) 离家进城务工 、 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而自 己长期留守在家乡的 55 周岁以下的农村妇女。 从定义可以得知 留守妇女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留守妇女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在相当一段时间里(6 个月及以上)丈夫在城 市生活,妻子则留在农村生活。 其次, 在现实生活中,为追求家庭利益最大化, 出于理性的考虑, 农 村家庭 进行了角 色分工, 然而受制于传统的性别分工 和观念以及城市建设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类型, 大部分 家庭一般是 丈夫选择外出,妻子留守 在家。 再次, 从 中 国 的 现 实 国 情 出 发 , 留 守 妇 女 这 个 群 体 将 作 为 一 个 独 特 的 社 会 现 象 而 有 长 11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期存在 的趋势; 在生产模 式上, 导致了农业女性化 的现象。 相对于工业而言, 农业始终是 一种弱质行业, 它使女性劳动在家庭收入和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相对下降, 是女性经济角 色中相对倒退的现象。 最后, 丈夫长 期在外务 工,传统文化 中“ 站在 男人背后” 的女人 不得 不一肩扛起原 本应 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 她们在日复一日 的繁复劳动中逐渐成为了乡村文明与新农村 建设的主力军, 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功劳同样不可 忽视。 从另一方 面来说, 留守妇女又作为一个弱势群体, 也在独自品尝着留守背后的辛酸, 层层生活的重 担引发了留守妇女生活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束缚了 妇女自身的发展。2.3 留守 妇女的规模 周福林 (2006) 根据第 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通过夫妻配比、 筛选农村有配偶女性等鉴 别方法,总结出农村留守妻子的数量为 1085 万人。 而留守妻子的地区分布决定于本地区 已婚男性人口流出的比率和流出模式。 留守妇女占全国比重较高的省份是四川、 江苏、 安 31 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河南,这些省份也是我国劳动力流出的主要省份 。 另外,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 8700 万农 32 村留守人口,其中包括 2000 万留守儿童、2000 万留守老人和 4700 万留守妇女 。12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3 农 村留 守妇 女的留 守原 因 在中国城市化这条曲折而特殊的道路上, 农民工这一群体, 成为了城市人格化的重要 体现。 他们负载着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双重因子, 在城乡之间来回游走, 对于中国特有 的社会体制形成的城乡壁垒和社会公正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也向相对 落后闭塞的农村注入 着全新的工业 文明因子 。对于这样一 个矛盾的 群体,他们的 进城所带 来的“ 副 产品”?? 留 守妇女, 在她们留守农村平淡却又忙碌生活的背后, 也在深受着种种社会制度、 文化的影 响,不得不选择留守在家中与老人孩子守望相助,同时也在默默期盼着丈夫的早日归 来。 她们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和无言的支持, 成为了城市农民工背后最有力的支柱, 也成为了 乡村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 要包括了宏观的社会制度文化原因以及微观方面的理性选择的结果。 3.1 留守 妇女形成的社会因 素 我国在 1958 年之后开始实行现有的户籍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户 口 登 记 条 例 》 , 以 此 严 格 限 制 农 村 人 口 向 城 市 流 动 , 也 客 观 造 成 了 农 村 人 口和 城镇人口两个不同的身份阶层。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 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却成为了劳 动力自由流动的壁垒。 按照经典经济学的理论, 假设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 不同的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 的, 即生产流向单位收益高的地方。 因此, 如 果没有体制等因素的限制, 我国的劳动力自 然是要从农村流向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的。 然而事实却是, 大批的农民工群体依然每年在 城乡之间孜孜不倦地往返, 作为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劳动者, 他们只是城市的匆 匆过客,不是“ 归人” 。 造成中国社会 农民工群 体与留守群体 现状最根 本的原因,则 是,城 乡二元分割体制对城市和农村造成的不对等。 作为一种经济人, 农民也会衡量成本与收益, 然后做出自身利益最大化 选择。 第一, 养老与医疗保障问题。 目前, 国家每年都会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种社 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救济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覆盖面广,保障 水平相对来说较高, 但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把农村人口排除在外的。 虽然国家规定农民 工的社保关系可以跨地区转移, 但是在实际操 作上跨省甚至是省内不同地区的转移接续都 存在着政策性 障碍, 国家在农民工养老保障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验, 显然效果是不显著的。 13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农民工自身已经对于城市养老保障存在不信任与不安全感, 如果举家 迁到城市所付出的成 本更加不可想象。 在农民的观念里, 土地 还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农村社区内最重要和最稳定的收 入来源, 也是安全感的唯一来源。 土地具有超越于其经济价值的意义, 农民有很强的依恋 土地的情结, 在户籍制、 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相对滞后的农村, 农民对农村有十分强烈的 心理认同, 普遍拥有重返土地的心理预期。 外出务工也只是赚钱养家, 真正等到年老体衰 时还是要依赖农村的土地保障。 在 医疗保障方面, 中国的医疗难题不只是对于农村,即使城镇居民也面临着看病贵, 看病难的问题, 对于 在城市中无定所的农民工 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 一方面, 他们没有像城 镇居民一样稳 定的医疗 保险,另一方 面,城市 高 昂的医疗费 用也使得 他们“ 不 敢生病” 。病 有所医, 生存才能有保障, 农民工自身的医疗问题尚未解决, 举家迁往城 市更是要付出相 当高的成本。 第二, 住房与教育问题 。 我国目前住房保障体 系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公积金 、 经济适用房以及廉租房制度。 然而对于农民工来说能发挥作用的微乎其微, 在我国城镇地 区, 保障性住房政策有两大毛病, 即经济适用房优先公务员, 廉租房不给农民工, 因为申 请廉租房最基础的条件是具有城镇户口。 如果农民工放弃农村的家, 而举家迁入城市势必 要付出更大的成本,甚至最可能的结果是城市里也得不到 “家” 。 再次, 是农民 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存在着体制性障碍, 许多 农民工出门打工也是因为此原因。 他们也抱着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愿在城市里辛苦劳 作, 希望孩子接受更好 的教育, 摆脱贫困的命 运。 然而, 城市公立学 校的费用、成绩门 槛 以及各种隐性的歧视和限制让农民工家庭望而却步。 虽然多位于城郊 结合部的农民工子弟 学校近些年来如雨后春笋, 虽然生源爆满, 但是政府一直在取缔与继续投资支持的选择上 矛盾, 这类学校的确在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方面都相对较差, 农民工子弟 学校也在这样尴 尬的一种境地内艰难生存。 如果留在农村, 教育成本比较低廉, 农民 工在孩子教育上的经 济压力,迫使有相当一部分家庭选择把妻子和子女留守在家。 3.2 留守 妇女形成的传统文 化因素 数千年以来, 中国农村 家庭就一直沿 袭着“ 男 耕女织” 的生产方 式, 积淀下来的文 化观 念中,普遍认 同的是“ 男主外女主内” 的家 庭 分工模式,这 也几乎是 男女两性在其 共同塑造 社会角色和权 力结构的 过程中中达成 的“共识” 。在改革开放 后,农村 历经三次变革 浪潮, 14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留 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 外 出 打 工 成 了 绝 大 多 数 农 村 青 壮 年 寻 求 更 好 发 展 以 及 改 善 家 庭 生 活 的 唯 一 路 径 ,“ 男 耕 女 织” 变成了“ 男工女耕” 。虽然“ 男耕女织” 的 模 式 几 乎 不 复 存 在 , 但 是“ 男主外女主内” 、“ 男 强女弱” , 这种基于性别的分工模式和价值观却已经内化为农村的传统观念, 在他们的行动 中成为“ 理所当然” 的想 法。 在以性别分工的模式看来,笔者的观点也是如此,即“ 丈夫务工、妻子留守” 是两性在 家庭生活与社会经济的不平等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妇女的社会地位是由生产 方式决定的, 甚至也和种族、 伦理等因素有关, 性别压迫现象不仅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 它更贯穿于社 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社会阶层中。 男性在利益分配面前占有绝对的主动权和优先权。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来看, 外出务工确是向上流动的途径之一, 男性在外多从事的是第 二、三产业。 在农业劳 动的收益大于 家庭劳动 时,家庭分工 模式为“ 男耕女织” ,而当外出 务工的收益大 于农业生 产的时候,家 庭分工模 式就变成了“ 男工女 耕” 。女性产业转 移的步 伐总是滞后于男性,这种不平等的性别分工文化使得妇女在自身的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留守妇女因为这种分工也实现了产业转移, 成为了农业生产和发展地 方特色产业的主力军。 3.3 留守 妇女形成的家庭因 素 个人理性决策的结果。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 人的行为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 个 体会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计算, 从而根据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选择决策方 案, 以达到利 益最大化。 人都是理性人, 理性 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 略, 以最小的代价 获取最大的收益。 在形成的农民工家庭 分工模式中, 有学者研究提出, 这也是农民工家庭承担着生存理 性, 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结果, 并且这三种理性存在着既递进又交叉的关系。 生存理性 首先是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 经济理性则是找寻利益的最优, 社会理性是在追寻利益最大 化的过程中得到的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农业产出得到的收益不足以满足家 庭支出时, 农民工家庭决定外出打工以满足家庭的生存需要 。 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就是建 立在家庭生存 发展理性 基础之上的。“ 男主 外 女 主内” 的性别分工 模 式又被内化为 农民工家 庭的行动选择, 加上在
/
本文档为【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思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