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2021-10-13 1页 doc 47KB 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鹿哥

积极参加教研教改,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活动设计曾荣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

举报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PAGE\*MERGEFORMAT2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锅巴救命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PAGE\*MERGEFORMAT2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锅巴救命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寒雪日内集()(2)未若柳絮因风起()(3)恒装一囊()(4)逃走山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3.【甲】文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读了乙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B.去后乃至(才)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是日,饮酒乐,天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甲乙两文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论语》四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学而不思则罔()(2)腰白玉之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甲】段则是典型的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乙】段主要采用了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5.请结合【乙】段,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吾于天下亦不轻矣()(2)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3)夫君子之行()(4)险躁则不能冶性()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夫此六者,皆谦德也。(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请分别说说它们的中心内容。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是吾剑之所从坠()(4)遽契其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是吾剑之所从坠。3.说说甲乙两文分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附:部分参考答案一、1.(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趁、乘(3)经常、常常(4)跑2.(1)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2)陈某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了,就带着锅巴参战。3.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4.参考示例:(1)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3)百善孝为先(4)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等意思近即可。二、1.B2.(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3.为人一定要讲诚信。谈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三、1.(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腰佩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3.语录对比4.【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本文档为【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