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秘密

2017-06-09 6页 doc 11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秘密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秘密 用文化的眼光,重新认识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广州; 最简单的艺术欣赏入门系列文章; 广州最有文化的周末亲子活动信息。 一张大字报贴出来的基督教新教 天主教强调对服从,基督新教则含有民主的意识。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是中间人,而基督新教的神职人员是组织者。 不同的宗教意识,决定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天主教建筑体量巨大,基督新教建筑亲和平民。 哥特式风格,能在沉醉于古典主义、罗马、罗马风的骄傲的意大利抢占一席之地,证明了它慑人心魄的魅力。 从建筑角度而言,拉丁十字式更为实用。拜占庭式的希腊十字架式建筑,多为早期建筑。 哥特...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秘密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秘密 用文化的眼光,重新认识我们自以为熟悉的广州; 最简单的艺术欣赏入门系列文章; 广州最有文化的周末亲子活动信息。 一张大字报贴出来的基督教新教 天主教强调对服从,基督新教则含有民主的意识。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是中间人,而基督新教的神职人员是组织者。 不同的宗教意识,决定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天主教建筑体量巨大,基督新教建筑亲和平民。 哥特式风格,能在沉醉于古典主义、罗马、罗马风的骄傲的意大利抢占一席之地,证明了它慑人心魄的魅力。 从建筑角度而言,拉丁十字式更为实用。拜占庭式的希腊十字架式建筑,多为早期建筑。 哥特式风格建筑,典型的特征就是尖拱、尖拱券的门窗、飞扶壁、彩色玻璃、塔楼、尖塔以及拉丁十字架。 玻璃彩窗造价极其昂贵,在当时,堪比黄金。 教堂,实际上就是“无字圣经” 石室圣心大教堂的门朝南开,这个奇怪的现象,让人很费解。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站在一幢美妙的建筑面前,就像是聆听一曲美妙的音乐,或古典,或浪漫;或让人澎湃的交响乐,或让人会心快乐的波尔卡;或排山倒海的瓦格纳,或清新愉悦的莫扎特......... 在周末或假期,不妨带上心情、带上孩子,去看看吧。建筑是艺术的一种,对艺术的感知,需要点点滴滴地潜移默化,才能渗透到内心中,升华到快乐中。 广州天主教石室圣心大教堂,位于广州市一德路。因为该教堂在1863年6月18日的圣心瞻礼日落成,所以起名为圣心大教堂。 基督教在广州有两个比较出名的教堂,一是天主教的石室圣心大教堂,一是新教的基督教堂东山堂,位于老东山的寺贝通津。实际上,新教在广州还有很多堂,如十甫、沙河、番禺等,甚至在美丽的九龙湖,也有一个基督教新教聚会点。天主教教堂和新教堂馆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本期,我们将带您走进天主教石室圣心大教堂。  这个事情要说清楚,得十本厚字典。我们简单点儿: 基督教新教是因为一个叫马丁路德的神职人员,因为不满意高层神职人员的腐败和贪婪,贴了教皇的大字报,被开除教籍,他和他的支持者们形成另一个基督教分支,这个分支叫新教,原来的那个叫天主教。 所以,新教是一张大字报贴出来的教宗;而天主教,则还是那个自命正宗的天主教。 (马丁路德,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 他们对基督教的理解有很多不同。最突出的不同在于:天主教认为,一般的信徒要和上帝沟通,必须要通过神职人员,也就是说,神职人员是中间人;新教则认为,信徒和上帝沟通,自己用心和上帝沟通就好了,不需要中间人。 这个不同,至关重要! (天主教教皇和他的大主教们)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把自己作为不可或缺的中间人,从而,他们的地位就非常高,没有中间人,信徒与上帝就沟通不了啊!《圣经》里的话是什么意思,只能由神职人员来解释,信徒得听神职人员的。 新教的神职人员并不是中间人,他们只是组织者,组织信徒们进行仪式而已,信徒要与上帝沟通,随时随地沟通就行了。《圣经》里的话什么意思,信徒们按照自己的悟性来理解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天主教强调的是对教会的服从,新教强调的是对信仰内心的服从,新教里含有民主意识。 因为对宗教不便于作主观上的评论,所以我们就此打住。只是补充一点客观描述:凡是新教国家,往往都比较发达;天主教则往往集中在一些.....嗯.......的国家或地区。比如,美国和英国是新教国家;西班牙和南美很多国家是天主教国家。我们在国内旅游,往往也能发现这一特点,比如广西的北海市区,建有基督教新教堂,在北海的涠洲岛上,建有天主教堂。 宗教意识决定了宗教建筑的造型,所以,天主教堂宏大,体现了神性,它的和造型,其目的,就是使每一个走进教堂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感觉到神的伟大和无处不在,从而能在精神上臣服于神;相比之下,新教堂馆则更为亲和平民,强调在心灵上与神的沟通。 (广州基督教东山堂)(平和,亲民) 正是因为天主教与新教的不同,所以单从建筑审美角度来说,天主教堂更具美感。 石室圣心大教堂,是哥特式风格。什么是哥特式风格?看一下这些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天主大教堂,您就可以有个直观的感觉了: 德国最伟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整个中欧地区最大的主教堂。是铁血宰相俾斯麦力主建设的,是为政治背书的宗教建筑,是德意志统一的象征。 德国诗人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看啊,那个庞大无比的家伙,就这么显现在月光里!那是科隆的大教堂,阴森森地高高耸起!” 全世界第二大教堂。历时近五百年才建成。在古罗马的首都,以罗马文化为骄傲的意大利,在罗马风格、罗曼风格风行的意大利,哥特式教堂居然也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这不能不说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伟大胜利。 也正因为如此,米兰大教堂采用了很多古典元素,与传统的哥特式建筑有些不同。比如,下图可以直接看到的三角山墙、圆拱等。 其实“圣母院”这个名字,当年中国人的翻译有点儿问题,因为这是一座教堂,不是一座修道院。所以,叫“巴黎圣母堂”更为贴切。因此,雨果的那部著名小说,准确的翻译,应为《巴黎圣母堂》。 如下图,如果左边钟楼再加上塔尖,其哥特式风格就更为明显了。 结构上,与巴黎圣母院一样,为拉丁十字结构,但没有翼厅。 无论是天主教堂还是基督新教堂,结构多为十字架结构,分为拉丁十字架和希腊十字架。 拉丁十字架四臂不等长,希腊十字架四臂等长。 从建筑角度而言,拉丁十字架更为实用。拜占庭式的希腊十字架建筑,多为早期建筑。 (1:拉丁十字架,四臂不等长;2:希腊十字架,四臂等长)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结构,采用拉丁十字式,但与巴黎圣母院的结构一样,十字架的两臂并未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教堂的体量。 下图为巴黎圣母院的平面图(翼厅不突出的拉丁十字式) (1是平面图,3是飞扶壁) 哥特式风格建筑,典型的特征就是尖拱、尖拱券的门窗、飞扶壁、彩色玻璃、塔楼、尖塔以及拉丁十字架。(不懂没关系,看完本文,能明白其中的一两个,就很不错了。) 任何学理工科出身的人第一眼见到哥特式建筑,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它是怎么站起来的????? 的确,让几根很高的柱子站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如果说在这些柱子的上面,加上一个盖,盖成一个体量巨大的建筑,这个盖所产生的重力,必然会向外推柱子,术语上叫水平力,结果只有一个----塌!哥特式建筑几乎没有墙体,更不用指望巨大的彩色玻璃窗能承载建筑顶端传来的压力。 简单试验就可以证明:拿几根竹竿,插在土里,在竹竿上面,加块木板,竹竿必然向外倾斜,然后塌陷。 哥特式建筑采用了飞扶壁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柱子外面有结构撑着。如下图,在墙和柱的外面,再建一道墙壁,叫扶壁垛,垛上建飞拱,用飞拱撑着柱子,把柱子上的力传下来,传到外面的这个扶壁垛上: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飞扶壁,依靠飞扶壁,撑起了高高的建筑) 这可是哥特式建筑最伟大的发明,要知道,万神庙为了支撑自己的穹庐,古罗马人把万神庙的墙体加厚到6米!!并且,还不敢在墙体上开窗洞,一旦开窗,哗!这个世界就安静了! 假设,如果哥特式建筑主体外面的这些扶壁拱断了,没人撑住那些高高的柱体了,哗!这个世界也安静了。 (万神庙,墙体最厚处达6米,就为了支撑上面的穹顶) 从外观上来说,万神庙真的让人失望。所以,旅游拍照,往往只选择上图这个方向,即古典主义风格的三角山墙和柱廊。但一旦进入到万神庙,就会立刻感觉到这栋建筑的伟大:巨大的穹庐。为了支撑这个巨大的穹庐,抗得住它向下和水平的压力,墙壁最厚处达6米。 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其实是相通的,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具有美感的秩序,比如米开朗基罗,既是建筑大师,又是绘画大师、雕塑大师。即便是以反理性、反人道的超现实主义,虽然其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是冲突,但究其最深刻的本质,依然是欧洲自古希腊以来一脉相传的关于美感的秩序。比如,下面这幅达利的《爆炸的拉斐尔》,它是写实的(拉斐尔头部的样式是万神庙的穹庐,拉斐尔的表情是圣母的表情),又是超现实的: 哥特式建筑,由于采用了这种“外面有人撑着”的飞扶壁技术,导致墙体不需要承担“承重”功能,即哥特式建筑不需要承重墙。既然不需要承重墙了,就让位给玻璃窗吧。 不得不说,哥特式教堂的玻璃窗实在是太漂亮了!它们带给你的震撼,真的是需要走进去,才能真实地感受到: 这些玻璃彩窗,造价极其昂贵!! 一个基本常识:没有任何机器能够直接造出这么复杂的玻璃。 那么多颜色、图案,显然这是个手工活:得一块块拼装。 工人首先按照需要,裁剪各种颜色的彩色玻璃, 然后它们拼接起来,接缝处,用融化的金属缝接。 做这么一块玻璃,得花上很长时间、很多步骤、很多工人。所以,在当时,价格可是堪比黄金!!!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垄断了对《圣经》的解释权,他们希望信徒来到教堂,能感到自己的卑微,能臣服于上帝,所以,教堂建得很高,进入教堂内部,视线不由自主地随着玻璃窗往上看;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透进来,教堂的顶部就像是天主教所宣称的天国那样虚幻。 (拉斐尔的《主显圣容》) 这是彩色玻璃的第一个作用。 第二个作用,彩色玻璃上绘制的是《圣经》里的重要故事,对信徒起到了教化的作用。比如,耶稣的诞生,圣约翰在约旦河给耶稣行洗礼,初行圣迹把水变成酒、山中圣训等等,即使是对于无神论者,也值得慢慢品味。 (耶稣在约旦河接受约翰的受洗礼。所以,圣徒约翰,被称为“施洗者约翰”。时至今日,很多信徒在此旅游时,都会专门到耶稣受洗的地方接受洗礼) 看图说话: 圆拱是希腊、罗马以及罗马风的典型建筑元素, 如下图,是一座罗马风的教堂建筑。罗马风的建筑风格,在欧洲,也流行了好几个世纪。今天去欧洲旅行,也能看到很多保存完好的罗马风建筑。 (科布伦茨教堂) 雕塑,是哥特式建筑的灵魂,一般而言,在教堂的顶部,著名的教堂都会布满各种极具艺术感染力的雕像。比如巴黎圣母院的尖拱门上: 而石室圣心大教堂则只能这样: 石室圣心大教堂缺少雕塑,并不是设计者的问题,而是当时的中国,的确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要知道,整个欧洲有着几千年的雕塑艺术史,这个,急不来。 耶稣来自东方的耶路撒冷,所以,在欧洲的基督教堂,不论是希腊十字架还是拉丁十字架的结构,圣像的位置都是在东边,正门都是开在西边,以表示信徒从西边朝圣来自东方的耶稣。而广州的石室圣心大教堂,正门却开在了朝向南方。 我真的很奇怪,我以为我的方向感错了,还专门下载了手机指南针来确定方位。 我手里没有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平面图,只好用巴黎圣母院的来说明问题了。从上图可以看出,巴黎圣母院的正门,在西门。实际上,不论是罗曼式教堂,还是哥特式教堂,西门都是正门。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正门为南门,这个,很费解。 《建筑:凝固的音乐》是一个系列,会根据广州数以百计的美妙建筑,逐一推出。 只是,为了扩大阅读群体,有时候不得不“标题党”。比如本篇,原题目为: 《凝固的音乐:探寻石室圣心大教堂》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站在一幢美妙的建筑面前,就像是聆听一曲美妙的音乐,或古典,或浪漫;或让人澎湃的交响乐,或让人会心快乐的波尔卡;或排山倒海的瓦格纳,或清新愉悦的莫扎特......... 所以,在周末或假期,不妨带上心情、带上孩子,去看看吧。建筑是艺术的一种,对艺术的感知,需要点点滴滴地潜移默化,才能渗透到内心中,升华到快乐中。 想看,但不知道怎么看,看不懂怎么办? 其实不难,接触艺术,贵在接触,“逢山开路,遇河搭桥”,慢慢看下来,知道自己在看什么,知道应该怎么看,慢慢的,您就可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了。
/
本文档为【石室圣心大教堂的秘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