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手术后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

2017-03-24 3页 doc 9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手术后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手术后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 毕业 1 手术后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 王云 岳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 在对各类疼痛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已经产生了许多新理论,新疗法和防治策略并开 始在术后疼痛的管理中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手术后疼痛在病因学上不同于福尔马林 注射,和辣椒素注射等抗原诱发的炎性疼痛,也不同于神经病理性痛,因此手术后疼痛对治 疗的反应也不同于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虽然在1些疼痛模型有了许多新发现, 但将这些新发现转化为术后痛的管理却显得10分有限.因此将手术痛作为不同于神经病理性 痛和炎性痛的1...
手术后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
手术后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 毕业 1 手术后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 王云 岳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 在对各类疼痛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已经产生了许多新理论,新疗法和防治策略并开 始在术后疼痛的管理中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手术后疼痛在病因学上不同于福尔马林 注射,和辣椒素注射等抗原诱发的炎性疼痛,也不同于神经病理性痛,因此手术后疼痛对治 疗的反应也不同于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虽然在1些疼痛模型有了许多新发现, 但将这些新发现转化为术后痛的管理却显得10分有限.因此将手术痛作为不同于神经病理性 痛和炎性痛的1类特殊的疼痛加以深入研究对有效地进行围手术期疼痛管理10分必要. 1, 敏化和痛觉过敏 组织损伤可以导致伤害感受系统出现两种反应,即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1].外周敏化是 初级传入纤维的变化引起的,现为:对刺激反应值的下降,对上刺激反应增强,自主 活动增强,感受野(刺激可诱发传入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区域)的扩大.实验表明伤害性感 受器很容易对温度刺激产生敏化,然而感受器对机械性刺激的敏化(与手术后机械性痛觉过 敏有关)却很难证实,这导致许多研究者推测外周敏化可能在术后疼痛的机械性痛觉过敏中 不扮演主要角色.伤害性刺激的输入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传递神经元的反应,称为中枢 敏化.例如,损伤区域以外的刺激也可诱发脊髓背角疼痛反应增加.外周敏化导致初级痛觉 过敏,表现为对来自损伤区域的刺激产生夸大的疼痛反应.中枢敏化导致次级痛觉过敏,表 现为损伤区域外的刺激也能产生增加的疼痛反应.许多研究表明:机械刺激(不是温度刺激) 产生的次级痛觉过敏(次级机械性痛觉过敏)发生在损伤后,它不是由未损伤区域的初级传 入纤维的敏化引起的.切口区域的自发性疼痛和初级机械性痛觉过敏可能和临床急性痛,围 术期预后更相关[2]. 2,术后疼痛的模型 2.1术后疼痛的临床模型 皮肤和深层组织的外科手术后会发生静息痛和触压痛,切口周围未损伤区域也会有敏 化.为了了解切口痛的机理,Kawamata[3]等将志愿者前臂掌面做1小切口,检测感觉的变 化.在这些志愿者,静息痛在切皮后两小时减轻并消失.然而,切口处对机械性刺激的痛觉 反应仍维持数天(初级机械性痛觉过敏).而且,痛觉过敏的区域(包括未损伤区)与在术 后疼痛患者观察到的类似.切口痛的研究可能为动物模型和临床术后疼痛之间建立桥梁.手 术后临床痛的症状与动物模型上相应的测量项目如下表: 临床术后痛 术后痛模型 静息痛 热刺激潜伏期 活动痛如身体移动,咳嗽,伸展身体等 初级机械性痛敏值 按压痛 次级机械性痛敏值 机械性痛敏的范围 保护性行为 对机械性刺激的弯曲反应 负重,总体活动情况,条件操作式反应 2.2实验与临床疼痛模型的优缺点 使用术后疼痛实验模型比进行临床研究有更多的优点.临床研究主要测量两,3个参数 的变化如静息时疼痛评分,活动时疼痛评分和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有关临床疼痛机理和镇痛 效果的研究往往会出现1些混杂和不确定情况,例如:疼痛评分相同,而阿片使用量下降; 阿片药耗量相同,而疼痛评分下降;或无意义的疼痛评分和阿片药的耗量均下降等.与临床 研究相比,动物实验模型的参数更容易控制. 中华麻醉在线 http://www.csaol.cn 2007年9月 2 2.3开腹手术术后痛的模型 最早发展的不同于切口痛模型的术后痛模型是开腹模型.在大鼠,通常在全麻下行卵巢 子宫切除术[4].在爪部施以压力测量机械性伤害值的变化,在开腹手术后可观察到值下 降.然而,子宫切除后,后肢的痛觉过敏与临床相关不大,切口处的敏化与临床更相关.其 它种类的动物也可用于研究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另有1新发展的大鼠开腹模型,在肋下做1 切口并深入到腹腔,术后测量探索性运动活动和条件操作式反应等,开腹手术后24小时动 物走动和用后腿站立的次数减少约50%[5].这1模型较新,还需要进1步的研究和确认. 2.4术后疼痛的足底切口模型 该模型是在大鼠的后爪的掌面做1切口[6].在吸入麻醉剂下无菌消毒后采用皮刀片在后 足底部做11cm长纵向切口深及皮下筋膜,起始部位离后跟近端0.5cm,向脚趾方向延伸, 用镊子提起皮下的屈肌并纵向切开,然后将该肌肉送回原位,用尼龙线缝合切口以减少对缝 合材料的炎症反应,在术后第2天拆线.从麻醉中苏醒和恢复后,将之放于以前适应的笼子 里,在再次适应15-20分钟后,就可以进行行为学的检测.许多实验室对该模型进行了广泛 的研究.该模型的行为学反应也已在许多药理学研究中使用了.从该模型行为学反应所获得 的知识很有希望应用于开腹模型和人类急性疼痛模型. 3,初级传入纤维的敏化 初级传入伤害感受器是理想的研究急性疼痛机理的靶点.但是切口痛在初级传入末梢水 平的机理仍不太清楚.初级传入纤维的外周敏化的特点是反应值的降低,对上刺激反应 幅度增加和自发活动的增加.敏化的另1个机制是初级传入纤维感受区域的扩大,初级传入 纤维有很小的感受野[9].在动物实验中,热刺激也经常用于研究感受器的性质和损伤后的敏 化.研究也显示感受器对热刺激易于敏化.然而,热刺激所致的外周纤维的敏化与机械性刺 激的相关性却很差[1].有研究了支配大鼠后足底面的机械敏感传入纤维在切开前和切开 后45分钟的情况,Aβ纤维在手术后没有敏化,仅仅26%的机械敏感性Aδ纤维和C纤维有 敏化的证据,在1组机械刺激不敏感的Aδ纤维和C纤维中,有较大百分比(41%)的纤维 敏化了[10].手术切口的主要效应是传入纤维感受野的扩大,尤其是机械刺激不敏感纤维的 感受野.但是,这种反应特性的变化并不能完全解释行为学研究中观察到的变化.另1项研 究中,Pogatzki [11]等研究了支配大鼠后爪无毛皮肤的Aδ纤维和C纤维在手术切开后1天的 机械反应特性,他们在手术后1天从左胫神经辨别出67根单1的传入纤维,通过电刺激确 认Aδ纤维和C纤维,结果发现在手术切开组有39%的纤维有自发活动,频率在0.03-39.3 个脉冲/秒之间,而在假手术组没有自发活动,手术切开后伤害性初级传入纤维上持续的活 动可能是导致保护性行为反应的原因.手术切开组Aδ纤维反应值中位数低于假手术组主 要因为机械非敏化传入纤维较少的缘故.两组C纤维反应值中位数类似.在手术切开后1 天,Aδ和C纤维的感受范围扩大.Aδ和C纤维的自发活动不仅可以解释非诱发性疼痛行为 而且可以通过在中枢扩大反应来参与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形成. 6,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化 证据表明:持续性疼痛状态部分产生于中枢神经元兴奋性的长时间变化,因此减轻术后 疼痛的1个常见策略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敏化的发展[12].Pogatzki[13]等在研究中使用机械 刺激分辨接受麻醉大鼠后掌信号传入的背角神经元,基于它们对刷和掐的反应又分为广动力 范围(WDR)和高值(HT)神经元.WDR神经元对刷和掐均有反应,而HT神经元仅 对掐有反应.在所有WDR和HT神经元,手术切开后背景活动均增加,并在约40%的神经 元保持最少1小时.手术切开后,在1些经元还可观察到刺激-反应功能的增强.仅仅WDR 神经元在手术切开后的行为学测试中对能产生退缩反应的弱细丝有反应.这些对背角神经元 活动的研究表明,手术切开刺激可激活背角神经元细胞,产生中枢敏化.外周传入纤维激活 所驱动的WDR和HT神经元背景活动增加也可为持续性非诱发疼痛行为(保护性行为)提 3 供证据.由于在行为学测试中HT神经元值并不减小到可以产生退缩反应的程度,某些 WDR神经元很可能涉及行为学实验中所观察到的退缩反应值减小的机理[14,15]. 7,切口痛模型疼痛药理学 由于神经阻滞,脊髓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疼痛更有效,因此麻醉医师对脊髓药理学有特 别的兴趣.因此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参与中枢敏化和神经可塑性形成的神经递质和受体. Zahn[7]等对大鼠足底切口模型经脊髓和非胃肠道途径给药镇痛进行了研究,发现脊髓和非胃 肠道途径给予吗啡可降低非诱发性疼痛评分,皮下和鞘内应用吗啡可逆性增加大鼠对机械刺 激的退缩值,而纳络酮可逆转吗啡的效应.这表明中等剂量的吗啡对降低大鼠的疼痛行为 是有效的.其它的在病人使用的同时对动物切口痛有效的脊髓给予的药物还有局麻药如布比 卡因,可乐定等[16].这样,大鼠足底切口模型也可用于预测实验药的术后镇痛效应. 由于伤害性刺激导致的突触部位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助于伤害性传导通路的兴奋性提 高,近来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了解这些递质特别是兴奋性氨基酸(EAA)在痛觉过敏和敏化 中的作用.EAA象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主要出现在小和大直径的初级传入神经纤维和脊髓 中间神经元.刺激感觉神经能导致EAA的释放,激活脊髓背角的离子型和代谢型EAA受 体[17].离子型受体EAA受体包括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非NMDA受体是指AMPA 受体和KA受体;代谢型EAA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相偶联. Zahn[18,19,20]等在大鼠足底切口模型进行了脊髓给予EAA拮抗剂的研究.鞘内给予非 NMDA受体拮抗剂抑制非诱发性疼痛行为,降低疼痛评分中位数并持续1小时,还可使退 缩反应值几乎恢复到手术前的水平.这样,他们出人意料地发现脊髓非NMDA受体即 AMPA和KA受体中介该模型大鼠的保护性疼痛行为和退缩值的降低,该模型大鼠的持续 性疼痛行为和机械性痛觉过敏并不依赖于NMDA受体和脊髓代谢性EAA受体. 其它1些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切口痛模型与别的急性痛模型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同.例 如该模型对鞘内给予腺苷[21],鞘内给予环氧化酶抑制剂[22,23],非胃肠道给予P2X受体拮抗 剂,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缓激肽受体拮抗剂等的反应与其它模型明显不同.这说明切口痛 模型产生的疼痛行为的机理与炎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痛觉过敏不 同.不同的疼痛模型的疼痛行为的维持和发展依赖不同的受体和递质系统.使用其它疼痛模 型所得到的发现和规律并不能直接为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提供指导. 8, 综上所述,手术后疼痛是1类在病因和机理上不同于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痛的疼痛. 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痛的模型并不能预测镇痛药物在术后疼痛中的镇痛效能.应针对术后 疼痛的病因和机理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用于术后疼痛管理的策略和模式.
/
本文档为【手术后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