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中作文“贫血症”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2017-07-25 5页 doc 12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4822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中作文“贫血症”的表现、原因及对策高中作文“贫血症”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能够考虑不同的写作对象,恰当安排结构,调动自己的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实现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文章来.可是,目前学生作文大多患上了作文"贫血症",感情虚假、内容空洞、语言干涩、结构模式化等问题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不及时扭转,进而会造成作文教学中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关怀精神、审美功能、思辨功能、想象功能、人文内涵的缺失,影响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为...
高中作文“贫血症”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作文“贫血症”的现、原因及对策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能够考虑不同的写作对象,恰当安排结构,调动自己的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实现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文章来.可是,目前学生作文大多患上了作文"贫血症",感情虚假、内容空洞、语言干涩、结构模式化等问题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不及时扭转,进而会造成作文教学中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关怀精神、审美功能、思辨功能、想象功能、人文内涵的缺失,影响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彻底根治学生的作文"贫血症",本文从高中学生作文"贫血症"的表现、原因、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学生作文;贫血症   一位参加09年高考阅卷的老师说:"在我改的三千多份作文中,屈原不断投江,韩信不断钻裆,项羽一再自杀,李白赐金放还,苏轼一贬再贬……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就是那些'小瘪三'的'万能钥匙'."当今社会是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学生们接触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但这种丰富多彩并没能在作文中体现出来.学生只会用相同的材料来作文,用整齐划一的方式进行思维,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作文患了"贫血症".那么高中学生的作文"贫血症"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一、言之无意.   这里的"意"是指文章的思想感情."'意'是文章的灵魂,统领和主宰着文章的一切"[1],写文章应该"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新课标"实施建议"曾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但是受某些高考满分作文的影响,很多老师和学生却恰恰违反了这一点.刻意追求辞藻华美,追求时代气息,热衷于排比句、名人、时髦话语,反而忽略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嬉笑怒骂的真感情,忽略了深邃而厚重的真思想.如09年高考湖北考生作文《站在空门的门口》,整篇名人扎堆,排比句满篇皆是,可终因没有明确而深刻的思想主题而被判0分.庚信在《燕射歌辞*角调曲》中说:"义而无立,勤则无成."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思想的火花,无论语言有多优美、多时髦,无论引述多少#名句#,无论融入了多么鲜活的事例,都不能称之为好文章.   二、言之无物.   "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写人说理要充分,材料使用要充足,可是高中学生作文中很多是空话、套话.叙事文章老生常谈,缺乏细节.议说理空洞,材料匮乏,实在没办法就拿李白、苏轼、杜甫、屈原等历史名人来说事,或者摘选诗句来装点门面.美国作家亨.杰姆斯说:"需要有大量的故事,方能获得少量的文学."因此,没有大量的材料库存,学生作文出现空洞、没有血肉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三、言之无文.   "作文贫血"最显着的表现就是语言苍白,词汇匮乏,句子不顺,文笔不畅,甚至强词夺理.学生作文中,"这位年轻人太不应该了"、"大错特错了"、"在此我要批评年轻人"、"如果我是这位年轻人,我应该怎样"、"古人尚能如此,我辈如何如何"……诸如此类苍白无力的语句屡见不鲜.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同样,一篇好作文得有文采才行."'有文采'是对文章语言方面的要求,它包括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底蕴"[2].可是超过50%的同学达不到作文的基本要求--文通句顺.四、言之无序.《易经》有这样一句话:"言有序."意思是说文章写作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有恰当表达文章内容的结构形式.可是,高中学生在写议论文常常喜欢使用并列式的结构,这本身是无可厚非,但把它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就不那么讨人喜欢了.高考作文讲究模式,但并非是一种模式化结构,行文过程要有跌宕起伏的艺术.比如有的考生不管对不对题,喜欢开头来一段排比段,中间三段,三个分论点加三个事例,再加一个结论,结尾段和开头段内容形式相似.这样的结构模式本来具有清晰的特点,但由于行文过程缺少跌宕起伏的艺术处理,分解的分论点之间缺少必要的段落过度,论证思路的拓展不到位,以致内容上分不开,排不顺,互相重合,互相包容,本是清楚的结构反而显得紊乱,这种套作,其实是一种很呆板的模式化写作,它使文章没了章法,没了灵动,剩下的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材料和干巴巴的几条框框,令人生厌.作文"贫血症"的表现是"言之无意"、"言之无物"、"言之无文"、"言之无序",要想对症下药,就得找到导致高中学生作文"贫血症"的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一、缺乏生活阅历.生活是激起感情的源泉和基础,因此应该深入生活,热爱生活."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就是说材料的获得,主要靠作者的亲身实践.可是受制于传统教育管理,学生每天的生活无非是从家里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再从学校到家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怎么能够写出血肉丰满的作文?生活阅历较浅,腹内空空,语言苍白,思想肤浅,患作文"贫血症"是必然的结果.二、缺乏阅读积累.阅读对积累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大有好处."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关于写作的真知灼见不可谓不多.叶圣陶先生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3]的论断更是得到语文教育界的公认.而学生老与屈原、李白、苏轼、李清照打交道,老与爱因斯坦、爱迪生、钱学森对话交流,其根本原因还是阅读量太小阅读面太窄.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脱窠臼》中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有了"源头活水",材料自然就新了,思想自然就深刻了,文章自然就有了生气.三、缺乏深入思考.宋代姜夔说:"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也就是说,想写好文章,下笔前必须先从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可是考场时间有限,学生往往草草扫上几眼作文题,顾不上构思就开始行文.这样以来,审题偏颇、立意肤浅、文章杂乱无章等毛病就接踵而至了.如09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弯道超越》,它以理性思考为主,"需要考生能有对事件的诸多过程的纵深思考能力."但有不少考生在文中大声疾呼:"让弯道来得更猛烈些吧!"从这句仿写足以看出这些人缺少思考.材料中的"弯道"指的是某种"特殊阶段",不等同于"困难""挫折"等,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说"我不怕困难挫折,它们越多越好,越猛烈越好".另外,有的学生不考虑论点是否经得住推敲,不考虑论据是否能证明论点,将论点与论据生硬地链接,不对论据加以分析,不考虑分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导致的.   四、缺乏正确指导.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性质与教学任务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的作文教学大部分比较僵死的搬用写作知识,作文与社会生活脱节,没有语文实践的强有力地支持,功利主义色彩太过浓厚,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由于缺少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思考,就像一同装窑烧制出来的瓷器一样.这种状况不及时扭转,进而会造成作文教学中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关怀精神、审美功能、思辨功能、想象功能、人文内涵的缺失,影响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作文"贫血"和新课程标准的写作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一、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激发写作欲望.   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说:"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王蒙也说过:"当你拿起笔时,你激动,你感到有一种强有力的冲击,这首先是生活的冲击."他们都强调了生活观察、真情的释放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   二、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独立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和问题.   要使文章的分析深刻透彻,必须培养辩证分析的能力.要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揭示问题的实质,不能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看待和分析问题,避免叙事说理肤浅化.要学会分析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是那样,要把蕴含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或透过现象看本质,概括出众多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内在规律;或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由果溯因,探讨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他们要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使其作文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就做到"文道结合",既培养了他们的作文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做人.对中学生应努力使他们树立科学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使其思想修养达到一定境地.然后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中体验生活,培养自己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学生一旦生活阅历丰富,体验深刻,能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作文时,文思便如江水出闸,一泻千里.一篇好文章要有自己的思考,能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能使用身边的人和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文章流淌时代的活水,能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三、引导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博览群书.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语文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指望在高中阶段多读其实是不够的.最根本的是就要多读,持之以恒,十几年耳濡目染,充分吸收文学营养,自然就不会产生"作文贫血症".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养成自由表达的习惯.以马斯洛、罗杰斯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认为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终于达到自我实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尊重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就要尽一切可能解除束缚,让其体现出写作的自主性、自由性、个性,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写作的对象,包括自然、社会、自我.既可以写经验世界,也可以通过想象去写理想世界.学生自己选材,自己命题,人物速写、景物素描、音乐欣赏、书画评析、诗文鉴赏、影评剧评、时事评论、旅游观感、读书笔记、知识小品、经验介绍、思考一得、科技信息、市场印象、街谈巷议、社会调查、学校新风、家庭琐事,以及各种文体的习作,或虚或实,或长或短,即兴命笔,均可写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通过写作去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他者和自我展开对话,从而创造生活、完善生命.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潜力,精心呵护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如果动笔则是单一的应试作文,强按牛头去喝水,那么,学生也就只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地写套话、空话、假话、大话,势必缺乏个性与创意.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到学生思维品质、个性特长、健全人格、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五、改变传统的评改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目前的作文评改中,教师太多在越俎代疱一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这种传统的评改方式苦了学生,却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帮助不大.新的课程标准重视引导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自改和互改,给学生提供了改的用武之地,可以说这是无数好处中的最大好处.但弊病是:①改的能力参差不齐.②自改互改的次数多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容易被削弱.最好的批改宜用综合法.教师批改,给学生以示范和指导,提供改的"样子".学生自改互改,从实际批改中,获得修改文章的能力和技巧.这样,既发扬了各自的长处,也医治了各自的弊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批改方式.自改或互改要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有所依据.要求应重点突出,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要鼓励创新.可能有的学生超出了修改范围,甚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这时,教师可不能斥之为"逞能",要表扬,要肯定,要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文章修改得更好.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余秋雨说:"作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学生的生命和思想健康了,能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学会阅读,学会做人,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学生作文"贫血症"自然就消除了.      参考文献   [1]杨荫浒.文章写作二十讲.[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2]侯立峰.写作点金法.[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3]《写作学》编委会.写作学.[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4]缪水娟.高中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本文档为【高中作文“贫血症”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