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自发性气胸类型鉴别探讨

2017-03-18 2页 doc 6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1127

暂无简介

举报
自发性气胸类型鉴别探讨自发性气胸类型鉴别探讨  自发性气胸类型的鉴别,主要区分是闭合性还是交通性,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对我院1990年12月~1996年12月间收治的自发性气胸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确定气胸类型有一定规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共收治自发性气胸102例,其中有研究价值80例。根据治疗将其分为2组。一组为抽气组,即病人入院后即行抽气治疗,1~2次即见好转,继续抽气直至痊愈。另一组为综合治疗组,抽气2次不见好转,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多次发作或闭式引流无效则行手术治疗。  抽气组共44例,男42例,女2例,年龄16~69岁,平...
自发性气胸类型鉴别探讨
自发性气胸类型鉴别探讨  自发性气胸类型的鉴别,主要区分是闭合性还是交通性,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对我院1990年12月~1996年12月间收治的自发性气胸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确定气胸类型有一定规律,现如下。  1、临床资料  共收治自发性气胸102例,其中有研究价值80例。根据治疗将其分为2组。一组为抽气组,即病人入院后即行抽气治疗,1~2次即见好转,继续抽气直至痊愈。另一组为综合治疗组,抽气2次不见好转,即行胸腔闭式引流,多次发作或闭式引流无效则行手术治疗。  抽气组共44例,男42例,女2例,年龄16~69岁,平均35岁。左侧28例,右侧16例,多为首次发作,平均发作次数为1.1次,每例抽气1~3次,平均1.5次,抽气1次好转40例(90.9%),抽气2次好转4例,平均住院9.7天。  综合组共36例,男32例,女4例,年龄13~63岁,平均32.1岁。左侧14例,右侧22例。发作次数在1次以上者12例,平均1.7次。  抽气无效后行闭式引流32例,拔管后又出现气胸16例,其中再次胸穿4例,再次闭式引流4例,转为手术8例,抽气无效直接手术4例。12例手术病人术中见肺大泡均继续漏气。平均住院17.7天。  2、结果  抽气组1次抽气好转在90%以上,平均抽气1.5次,而综合组抽气2次仍不见好转,且发作1次以上占1/3,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发性气胸病人,凡抽气1次即见好转者,多为闭合性,继续抽气治疗可获痊愈,抽气2次仍不见好转者,可以认为是交通性或张力性,一般需行闭式引流或手术治疗,多次发作者交通性多见。  3、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常见肺科急症,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对预后尤为重要。关于自发性气胸的分型多根据内窥镜或手术来进行且分型并不统一[1,2],我们认为这种分型对治疗指导意义不大,且多为有创检查,病人痛苦大,有一定并发症及禁忌症,而气胸类型的鉴别是十分重要的,可直接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但鉴别气胸类型并不简单,胸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准确率可达90%以上,但病人有一定痛苦及并发症,对于闭合性气胸则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似无十分必要,对开放性气胸在检查的同时对病人施以治疗,易被人们接受,因此在行此检查之前能用简单的方法区别其类型还是有必要的。另外,胸腔镜价格昂贵,技术水平高,基层医院不易普及。  有人[1]通过胸腔气体分析判断气胸的类型,病人痛苦小,易于接受,但需一定的仪器及技术手段。  我们认为根据胸腔穿刺抽气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区分气胸的类型,具有简单可行,易于操作,实用性强的优点,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组有12例手术病人证实了这一观点。另外,资料显示凡有多次发作史的病人,开放性多见,其原因可能是多次发作后胸膜粘连,牵拉裂口使之不易闭合或牵拉肺致肺不张。因此,凡有多次发作史的病人,应尽早手术为宜。    1、滕维亚,毛定龄.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理和诊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330.  2、张晓膺,范晋明,高克柔,等.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及分型探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47
/
本文档为【自发性气胸类型鉴别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