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企业所得税营业成本包括哪些

2017-04-24 5页 doc 7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5734

暂无简介

举报
企业所得税营业成本包括哪些企业所得税营业成本包括哪些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以下是推荐的企业所得税营业成本包括哪些,欢迎阅读!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它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对应的一组概念。   一、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
企业所得税营业成本包括哪些
企业所得税营业成本包括哪些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以下是推荐的企业所得税营业成本包括哪些,欢迎阅读!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它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对应的一组概念。   一、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企业应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和结转情况。   企业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劳务成本”科目。期末,应将“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二、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企业应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其他业务成本的确认和结转情况。   企业发生或结转的其他业务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周转材料”、“累计折旧”、“累计摊销”、“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应将“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中的营业成本是指什么】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仅仅是预申报,没有特别强调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总额之间的钩稽关系,通常按照会计核算的数据来填列,这里的营业成本是单指营业成本,不包括三项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利润总额也不是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之差,具体见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填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填报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
本文档为【企业所得税营业成本包括哪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