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

2017-03-18 3页 doc 9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  一、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隐喻  语言教学雅斯贝尔斯是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他的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他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1]P3。由此他倡导交往教育、生成教育、生命教育、自我教育、爱的教育等等。因此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性的,是一种精神建构。  (一)用隐喻语言的魅力引导主体间的交往“交往”是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
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
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  一、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隐喻  语言教学雅斯贝尔斯是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他的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他在《什么是教育》一中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1]P3。由此他倡导交往教育、生成教育、生命教育、自我教育、爱的教育等等。因此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性的,是一种精神建构。  (一)用隐喻语言的魅力引导主体间的交往“交往”是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的重要范畴,它是教育的过程。主体间的灵魂交流增进对他人和历史的了解,也增进对自己和现实的了解,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和必需的文化环境。交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让我们认识到人是存在于相互关联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我们需要唤醒学生的交往意识,引导他们与作者的灵魂交往、与自己交往、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自由、平等的交往中,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隐喻语言往往隐含着说话者的情感,因而某个表面平常的词实际却富有极强的表达力和生命力。然而英语对于中国学生毕竟是外语,在水平不够时很难迅速捕捉到语言中情感的流动,也就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无法体会文章的内涵。这就如同外国人很难理解“人比黄花瘦”的意境。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挖掘出隐喻语言的内涵,以隐喻语言为媒介与学生交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学习过程中,让他们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或交锋。这不仅能让学生喜欢上语言的光芒,而且能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这对于学生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下面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第五单元A课文为例来分析如何挖掘隐喻语言的魅力。文章讲述的是一名母亲因为自己的女儿抽烟而伤心落泪的故事。第一段开始是作者发现女儿抽烟,她心里十分难过,想哭,然后拿着女儿随手扔在一边的香烟到厨房仔细查看。接着她叙述道,Idoweepalittle,standingtherebythestoveholdingoneoftheinstruments,sowhite,sopreciselyrolled,thatcouldcausemydaughter’sdeath。此句可译为“事实上,我确实哭过。我站在炉子边,手里捏着一支雪白的香烟,卷制得非常精致,但那可是会致我女儿与死地的东西啊”。显然instruments的本义是“精密的器具、仪器、工具”,这里指的是香烟,是一种隐喻用法。这个词很容易被学生忽视,但事实上它隐含的情感非常丰富,体现了作者对吸烟的态度。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怎么引导学生去发现内涵呢?笔者主要是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展开和学生之间自由、平等的对话。步骤为:(1)instruments指代什么?(这一步是明确字面上的本体和喻体,即源域和目标域);(2)instruments有什么特征?举出几个典型的例子(这一步是分析喻体的内涵,旨在引导学生明白instruments的专业化特征,比如医生手术刀、化学实验室工具);(3)你熟悉这些instruments吗?你觉得它们很亲切还是遥远、陌生?(这一步是引导学生对喻体的情感,大体上可以估计学生对这些专业设备感觉遥远、陌生、冰冷);(4)想象你发现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未成年女儿吸烟,你的感觉是什么?愤怒还是伤心?为什么伤心?(这一步是回到对本体的情感理解上,学生应该会提出伤心是因为吸烟对身体是极大的危害);(5)现在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使用instruments这个词了吗?(这一步回顾最终目标,学生应该会讨论得出instruments是冷酷残忍的、杀人不沾血的工具,同时因为instruments带来的遥远感,也暗示作者的态度是对香烟要避而远之);(6)请完成一篇课后作文,写一件生活中令你高兴或伤心的事,并用一个隐喻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一步属于实践训练,强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总之,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是围绕着源域和目标域进行,源域如何投射到目标域,目标域为什么能体现源域,情感是期间的关键因素。这六个步骤大致是本人隐喻教学的过程,但并不是在每一次教学中都会包含每一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用隐喻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认识潜能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即生成”,这是教育的本质。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天分中的可能性,教育关注的是如何让受教育者认识这些可能性、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天赋的潜力,使其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挖掘到隐喻语言的闪光点,通过分析语言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潜能是无限的。以下举《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五单元A课文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名跳高少年,每次比赛做跳高动作前他都会想象自己在金黄色麦田边和呼啸的火车赛跑,像一头雄鹰一飞冲天、自由翱翔(。Hewouldbeginsoaringlikeaneagle.)每次当所有人都认为他无法跨越竹竿时,他总会超越自我,一次次打破全国少年比赛的记录,令所有人惊叹。人们的惊叹在故事结尾处达到高潮,也解开了悬念。原来这个少年是一个盲人。他的极限在哪里?他到底有多大的潜能?没有人知道。他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平时的刻苦训练,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奔跑、飞翔的信念让他的潜能一次次地释放。这个梦幻式的隐喻句在文中出现多次,在教学中利用它对学生进行潜能意识教育,本人尝试过的引导方式如下:(1)请闭上眼睛把自己当成盲人在跟火车赛跑,描述自己的感觉;(2)把自己当成雄鹰,描述在天空飞翔的感觉;(3)为什么少年把自己比作雄鹰而不是百灵鸟之类的飞行动物?(这一步意在让学生找出雄鹰一览天下小的自信的王者之气。所以少年在想象的时候必然是勇敢的、坚定的、充满信心的。)(4)在面临某次挑战的时候,请把自己想象成某种生物。这种生物可以激发你超越自己,走向成功。正是由于隐喻是一种由已知向未知、由知之较多向知之更多、由熟知的构造向复杂而难以进入的构造接近的手段与途径。通过类似的隐喻语言训练,促使学生更理性地认知世界,使他们在面临新问题、新困难时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坚定自己可以克服困难的信念,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三)用隐喻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含义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就涉及到一个人的信仰。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帮助人实现对终级信仰的追求,促使其找寻个人存在的意义,使其通向真理。这是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在大学英语课堂处理这样一个话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终极信仰降低一个层次,即理解为具体的人生信条,在操作上可能更容易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第一册第五单元B课文是一篇精彩的隐喻范例。文中有这么一句Iwillbecomeafireflyandeveninthedaymyglowwillbeseeninspiteofthesun(我要成为一只萤火虫,即使在艳阳高照的白天,我也要发出光芒),作者把自己隐喻为firefly(萤火虫)。那么为什么是萤火虫而不是其他的生物呢?此时教育过程中的交往开始了。步骤:(1)萤火虫发光时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萤火虫只有不停地拍动翅膀才能持续地发的结论);(2)停止对于萤火虫意味着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无光、黑暗”);(3)“停止”和“黑暗”对于人意味着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停止’指的是行动的缺失,‘黑暗’指的是不为人知、失败”)。此时学生可以总结出作者的意图了:如果不愿做生活的失败者,要改变人生就要ActNow即付诸行动。这是取得成功的信条和准则。所以人生不能空有梦想和计划,要行动起来,否则一切都毫无意义。课堂对话结束了,但这个主题讨论并没结束,学生需要在课后写一篇作文,题目是Iwillliveasa/an…学生要把自己的人生比喻为某一种生物或物体,并阐述理由。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会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信条,明确人生目标。  二、小结  总之,大学英语课堂的隐喻教学体现了人文教育的“交往”过程,体现了教育“生成”本质,体现了教育的“生命”意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还应体现“爱”,因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师生只有在平等的互爱中才能看清真实的对方,才能展现人性中崇高的、纯洁的一面进而接受对方。
/
本文档为【大学英语中的人文教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