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

2017-03-17 3页 doc 9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创立儒学,同提出仁密切相关,而如何理解仁却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讨论、训释仁,离不开字源的分析,于是《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便成为前提和出发点,成为理解仁的金科玉律。然而在郭店竹简中,仁字均“”,表明“从人从二”并非仁字的最初构形。那么,“”的本义如何?“”字的发现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信息?为我们理解孔子仁学又能起到哪些“去蔽”的作用?这无疑是关涉孔子及早期儒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一、“仁者,人也” 据学者研究,仁字出现较晚,甲骨、西周金文中还没有发现仁字,仁字也“不见于虞夏商《书》及《诗》三颂、《易...
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
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创立儒学,同提出仁密切相关,而如何理解仁却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讨论、训释仁,离不开字源的分析,于是《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便成为前提和出发点,成为理解仁的金科玉律。然而在郭店竹简中,仁字均“”,明“从人从二”并非仁字的最初构形。那么,“”的本义如何?“”字的发现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信息?为我们理解孔子仁学又能起到哪些“去蔽”的作用?这无疑是关涉孔子及早期儒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一、“仁者,人也” 据学者研究,仁字出现较晚,甲骨、西周金文中还没有发现仁字,仁字也“不见于虞夏商《》及《诗》三颂、《易》卦辞之内,似周初有此言而尚无此字”(阮元:《揅经室集·论语论仁论》)。仁字出现于何时虽不清楚,但似与人类发展一定阶段的自我反省和认识有关。先秦典籍中常有“仁者,人也”的说法(见《礼记·表记》、《中庸》及《孟子》等书),应是对仁之本义的基本训释。所谓“仁者,人也”是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征,也就是说,具有了仁才能成其为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在于,他不是满足、停留于自然、本能的生活,也不仅仅是在消极地适应中求得自身的生存,人之为人就在于他在满足了生命的基本需求之后,更进一步对生命的意义发生追问:到底什么是人?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人?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探询及回答,往往决定了一后来的发展和方向。仁无疑就是古代先民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是在这一思考中提出的基本概念。不过,对“人之为人”的思考,虽然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便已开始,但其具体却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不同时期、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对此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诗经·郑风·叔于田》说:“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该诗描写贵族“叔”打猎、饮酒、骑马时的风姿,赞美其人品出众,无人能及。所以如有学者指出的,“洵美且仁”的“仁”似不具有的含义,而主要强调的是外貌英俊威武,有男子气魄(屈万里:《仁字涵义之史的观察》,《评论》1954年第5卷23期)。而男子气魄之所以被称为“仁”,是因为在当时贵族看来,具有男子气魄才能算是人。《诗经·齐风·卢令令》说:“卢令令,其人美且仁。”此诗描写一位猎人的风采,下面两段又分别提到“其人美且鬈”、“其人美且偲”,均说的是容貌气质和能力。“其人美且仁”的“仁”字与之对应,也应是指男子气魄而言。所以《诗经》中仁字凡两见,但均与后世的用法不同,主要是指有人样子,有男子气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之为人”的理解。不过,从仁字后来的用法看,主要还是一种道德含义。因为,“人之为人”就在于他是一种道德的动物,在于他追求一种道德的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塑造、完善自己,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将自己与其他动物从本质区别开来。所以由崇拜容貌、气质、力量,进一步发展为道德的自觉和反省,便是一个的心灵走向成熟的反映。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虽然对容貌、力量的关注仍是春秋贵族间较为流行的风气,但这时已不与仁发生联系。春秋时期的仁,已完全是一道德的概念,并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如果说,西周的“德”主要还是个宗教概念,“有德”也只是少数统治者的特权的话,那么,春秋的“仁”便具有了更多的人间性,并扩及到大多数人的范围之中。春秋时期关于“人之为人”的思考,主要是通过仁展开的。孔子谈论仁,有两个明确的说法,一是“爱人”(《论语·颜渊》),一是“克己复礼,为仁”(同上)。其实这二者在孔子以前已有所反映,前者如“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下》)、“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等,后者如《昭公十二年》记“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志》,古书也。说明“克己复礼,仁也”乃是古已有之的观念,所谓“克己”,是说要克除己身中私欲、缺点等不利于实现仁的内容,而“复礼”则是要恢复礼乐的文明秩序。所以,春秋时期的仁是个内涵较为复杂的概念,除了指“爱人”之外,它还表示个人自我克制、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仁最终要落实于个人的修养、品质之中。所以,当时人们常常用“仁”或“不仁”来评价一个人,如“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僖公八年》),“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襄公三十一年》)称一个人为“仁”,便是对他做人的极大肯定,认为其真正成为了人。同样,称一个人为“不仁”,便是对他的批评和否定,认为他还不配称为人。因此,“仁者,人也”的说法虽然可能是后人的概括,但它反映的思想则应该出现的更早,从西周春秋时人们对“仁”的理解来看,显然已包含了这一思想。前面说过,仁字出现较晚,可能起初“有此言而尚无此字”,所以典籍中仁字常常也写作“人”。但当仁的含义一旦相对固定,并在使用中相对频繁时,便必然要造出独立的仁字。从现有的看,古文中用作仁字的主要有两个,一作“”,一作“”。在上面两个古文仁中,“”显然即后来的“仁”字,因“尸”与“人”在古文中同形,“从尸从二”后来便写作“从人从二”。后人对“仁”的分析,多从该字入手。如,《说文解字·人部》说:“仁,亲也,从人从二。”段玉裁注:“‘从人二’,会意。《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人耦(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段氏认为“仁”乃一会意字,其中“人”当据郑玄《中庸》注,理解为“相人偶”,而“二”表示“相人偶”发生在二人之间。所谓“相人偶”是当时的特殊用语,“偶(耦)”有“匹”、“配”、“合”、“对”之意,皆强调对方、双方。两人见面相揖为礼,彼此之间互致敬意与问候,便是“相人偶”。“相人偶”也有相敬、相亲之意,清人马瑞辰说:“汉时以相敬、相亲皆为人偶。”(《毛诗传笺通释·匪风》)因此,“仁”就是二人之间相亲、相敬。可以看出,“从人从二”的训释,虽然也反映了仁的基本内涵,但存在明显的偏向:一是将“仁”人际化,认为“仁”是一个表示人际关系的概念;二是认为“仁”主要是指爱人,尤其是指爱他人。《说文解字》中还记录了“从千心”的古文仁:“忎”。郭店竹简出土后,人们意识到,所谓“忎”其实即是“”字的变形,“仁”的古文应做“”。对于该字,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白奚先生认为,“”的构形“从身从心”,“从‘心’表明该字与思考或情感有关,从‘身’表明此种思考活动的对象是人的身体,也就是以人本身为思考对象。……心中思人(广义的、抽象的人),将他人放在心上,应该就是‘爱人’和‘同类意识’这一仁字的本义。总之,‘’(‘忎’)和‘’有着完全相同的涵义,传达着同样的信息,它们是‘仁’字的两种更古老的不同写法,这是古文字中典型的同字异构现象。”(白奚:《“仁”字古文考辨》,《史》2000年第3期)廖名春注意到,在古代中,“身”是指己身,“人”是指他人。这样,“从身从心”实际应该表达的是对己身的爱,而不是对他人的爱。但他由此推测,“仁”的本字应作“”,从人从心,写作“从身从心”的“”,应是后来的变化,理由是“对‘仁’字的训释,无一不落脚在‘爱人’上,可见,‘爱人’为‘(仁)’之本义无疑。‘爱人’就是心中有百姓,心中有他人,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这就是‘仁’,这就是以此为核心的儒学永远充满了魅力之所在。”(廖名春:《“仁”字探源》,《中术》第8辑,2001年)可见,二人虽然对“仁”字的具体构形认
/
本文档为【郭店竹简“■”字与孔子仁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