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校园的清晨

2017-06-24 1页 doc 6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469

暂无简介

举报
校园的清晨浅谈卡夫卡《变形记》中“门”的隐喻.doc 浅谈卡夫卡《变形记》中“门”的隐喻 摘要 门 是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描绘的一个主要意象,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门本身是内外关系的隐喻,门内是主体私密孤独的空间,门外是异化了的现实世界。卡夫卡根据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先后三次爬出自己房门的行为把《变形记》分为三个章节,门的一开一合为读者描写出门内门外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 ——主体生存的困境和被异化的现实社会;格里高尔三次爬出房门,实质上也写出了西方人试图走出异化的人生圈子以及渴望能够与外界接触、能够与其他人...
校园的清晨
浅谈卡夫卡《变形记》中“门”的隐喻.doc 浅谈卡夫卡《变形记》中“门”的隐喻 摘要 门 是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描绘的一个主要意象,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门本身是内外关系的隐喻,门内是主体私密孤独的空间,门外是异化了的现实世界。卡夫卡根据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先后三次爬出自己房门的行为把《变形记》分为三个章节,门的一开一合为读者描写出门内门外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 ——主体生存的困境和被异化的现实社会;格里高尔三次爬出房门,实质上也写出了西方人试图走出异化的人生圈子以及渴望能够与外界接触、能够与其他人建立真正的交往却不被接纳的悲剧。 关键词 门 《变形记》 卡夫卡 象征意义 引言 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它通过人变成大甲虫的荒延故事,展现了现代人丧失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人变成甲虫,这是作为现主义作家的卡夫卡所惯用的一种变形艺术手法,甲虫形象也成为异化最形象的表征物为人们所普遍理解和接受,人们一般也会习惯性地追问格里高尔变形的象征和隐喻的意义,以致于很少人会去关注变形之外的事物。然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德语系教授法兰克·特罗姆勒一篇为《谁的变形?有关卡夫卡小说的若干问题》的中提及,当卡夫卡得知《变形记》单行本即将出版时,他特意写信给莱布泽的出版商,告诉他们封面上不要出现画有虫子的插图,因为虫子本身是无法表现的。同时,他又建议可以在封面画一些父母亲和办公室主任站在关闭着的前门,或是父母和妹妹站在开着灯的房间里,而那头通向隔壁房间的开着的门则完全笼罩在黑暗中的场景。这个细节饶有趣味地说明了卡夫卡对门的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对其主人公变形问题的关注。 仔细研读《变形记》,读者发现门这一意象作为一个多层次的隐喻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它蕴载了作者情感及人物命运和作品主题的众多,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小说通过格里高尔变形后三 次爬出门以及门的一开一合、门内门外的环境,表达了主人公格里高尔生存的困境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环境、对命运的内在抗争,然而,异化的社会注定了主人公走不出困境的悲剧。 作为一个隐喻意象出现在作品中的门,它不仅仅指那扇开关转动的门,也包括内外界限的那一道门,还包括人心里的门。门的关与开,有着不同的意义与奥妙,关是为了防卫和隐藏,是保守与被动的;开是为了出入与吐纳,是开放与被动的。关门是人物进入到一种自我的世界,开门使人物的心灵从封闭的自我世界中脱离出来,去接触更为广泛的外在世界。门在分离外界的同时,更显示着外在世界与主体的联系,它在最高现实上对主体进行吸引和召唤。门的一出一进,不仅造成了空间和人物心理的转换,也使得门内外世界与人物有了交流。因而门在不同的场合中被作者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通过展示门的一关一开,走进和走出,揭示出门丰富的象征意蕴。 卡夫卡根据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先后三次爬出自己房门的行为把《变形记》分为三个章节,门的一开一合为读者描写出门内门外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主体生存的困境和被异化的现实社会;格里高尔三次爬出房门,实质上也写出了西方人试图走出异化的人生圈子以及渴望能够与外界接触、能够与其他人建立真正的交往却不被接纳的悲剧。 一、 一合房门——享受自由安全的私密空间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1[2]]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在阻隔了他人视线的门的另一边,人才能不受拘束,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情感,想自己之所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真实的本我感觉因 门的存在而产生,门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起到了一个分隔作用,使人获得属于自己的领域感,拥有一个私密安全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人那些不为人知也不愿人知的隐私才能得到尽情的释放。这也就是说,门不仅是一个事实上的空间划分的媒介,同时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空间划分媒介。 小说开头,门是关着的,在锁上门的房间内,格里高尔拥有属于自己私密的空间,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尽情地享受这个自由安全的空间,真实的情感也得到了流露。他终于抒发了自己对这个异化的社会的感想,感叹自己所选职业是多么累人、人际关系是 多么的糟糕、生存条件是多么的不乐观。做为一个生命个体,他有着心灵和肉体的特殊诉求,但他的个体被异化社会和异化劳动以及太多的社会、家庭责任所束缚着,他做的工作是累人的差事,长年累月到处奔跑早上四点就要起床赶火车总是谨小慎微,为的是还清父母欠的债务, 他根本无法享受作为一个人的安静与安全。同时,交往的人经常变换,相交时间不长,感情无法深入,[2]导致他与外界的联系无法顺畅。格里高尔可以说一直生活在个人与职业的巨大冲突之中,他是为了父母才强加克制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因此,只有在没有外人的场合,他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个体的存在,才能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门的里边,格里高尔可以发泄不满,还可以做个理想的规划——等把父母欠他的钱还光之后,生活变会有个大转机,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在门的外边,人们按照世俗思维把他当成一个好员工、好儿子、好哥哥来看待。在这里,门既是隐秘的象征,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道屏障。理想与现实就这样以张力的形式存在于格里高尔身上,门正是这一张力的分界面,是这两者之间的人为的屏障。同时也展现了它的魅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超越现实,让人们憧憬美好的理想生活,格里高尔正是通过门将自身封闭起来实现憧憬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释名》上曰门,幕障卫也,那是极准确而又精当的解释。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门的另一层含义就是隐蔽深幽,掩饰内里。寻常百姓,即使两口子发生口角,也要掩上房门,惟恐邻里听见,家丑外扬。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格里高尔是卡夫卡笔下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人物。现实中的卡夫卡孤独、敏感内敛,生存状态也十分尴尬。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又不完全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又不是,因为他把经历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家庭里,他认为自己是比陌生人还陌生。 []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从来就没有一种归属感。卡夫卡就像一只躲在地窖里的鸟,喜欢沉湎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在他看来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能够带着一张纸笔和一盏灯躲在一间宽畅的地洞的最里间的房子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他最远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他唯一的散步。然后又回到自己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开始 写作。同样,格里高尔是孤独的,他没有亲密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娱乐;也是缺乏安全感的,晚上在家也要锁上所有通向他房间的门。但在同事和家人的面前,他只能将这种情绪掩饰在内里,唯恐别人看到真实的自我,但此时在锁上门的房间里,他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所以在这里,门是一幅巨大的屏障,为被困于孤独之中的格里高尔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是他在孤独状态下的保护伞,它在孤独者与外界之间设置了一个界限,不仅为格里高尔排除外界凡尘的干扰,更重要的是躲在关紧门的房子里可以享受充分的自由,想自己之所想,做自己之愿意做,可以完完全全袒露自己,不再担惊受怕,拥有自己的孤独世界。门满足了他对安全感和孤独的需要,给予他享受自由安全的私密空间,让其在私密空间中找到些许的归属感。其实,格里高尔锁上门的深刻感受形象地反映了卡夫卡对安全感和孤独有着极为强烈的需要。 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因此,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格里高尔虽然过着孤独的生活,但不是意味着他放弃了与外界的联系,相反,他渴望能够与外界接触,能够与其他人建立真正的交往,渴望家人的理解及帮助。他本人对自己的实际状况也并不满意,常抱怨这份工作让他无法与别人建立真正深入的交往,导致他与外界的联系无法顺畅。但同时他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而此时门为他冷静思考自身处境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空间,也让他想明白了眼前该如何做,所以小说中格里高尔懂得了无论现实再如何使人绝望,眼前他必须马上起床走出这扇门去工作,去扮演他家庭栋梁的角色。 二、 一出房门——企图重返责任重大的现实世界 门 不仅是个人私密空间的屏障,隐秘的象征,也是人通往外部世界的出口。走出了门,人的心灵才能从封闭的自我世界中脱离出来,去接触更为广泛的外在世界,实现人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第一次与现实世界的接触是由门开始的,先是从 靠他床头那边的门上传来的妈妈小心翼翼的敲门声,接着是爸爸在侧面的那扇门的敲响声,妹妹也从另一侧的门敲响了,家人从三扇不同的门敲响了格里高尔与家庭生活的联系。最后法律全权代理按响了大门的门铃,使格里高尔跟工作、社会也联系起来了。正是这四扇不同的门,将格里高尔从自我的世界中拉回了现实社会。 格里高尔虽然在形体上变成了大甲虫,但他自始至终有着人的思维与心灵,没有丧失人的意识。在人与虫的选择中,格里高尔还是愿意回归人类的,也希望得到社会的接纳。他并没忘记自己做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责任,他的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关于工作跟家庭的事情,也不断地想走出门去工作,他第一次努力地爬出房门就是企图重返责任重大的现实世界。由此可见,门是格里高尔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 格里高尔无论是试图冲出束缚也好,还是想重回现实世界也罢,他都必须首先走出这扇门,才能实现他的想法。通过门他才能来到家庭的氛围当中,才能去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活。如果说房间内孤独的格里高尔仅是一个赤裸裸的存在意义上的人的话,那么,走出门也就意味着他准备去行使自己的社会职能,格里高尔第一次爬山房门正是为了去工作。但是,在变形之后,别人都听不懂他的话(语言是社会间交际的最基本工具),而且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房门打开。这些都表明,他的社会职能面临丧失的危险。在家人找医生找锁匠准备来帮忙他的时候,他满怀希望,以为自己重又被纳人人类圈子。但等到真的把门打开之后,迎接他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门外的人类不愿意承认作为甲虫形象的格里高尔居然和他们是一体的,即使他有着人的一切品质。所以当格里高尔以虫形第一次出现在他人面前时,公司的秘书主任在见了这只大甲虫之后,吓得仓皇逃离。一向被视为镇定的父亲也慌乱万分,当看见这只大甲虫从那扇门出来而试图想与人群粘合时,他恼羞成怒,右手操起秘书主任的帽子和大衣及留在一张椅子上的手杖,左手从桌子上抓起一张大报纸,一面顿脚,一面挥动手杖和报纸,要把格里高尔赶回房间去。在父亲生气的嘘嘘的催促声中,格里高尔终于被赶回了那个属于我的房间。 全权代理的逃走标志着格里高尔职业生活的终结,母亲与妹妹的惊慌失措以及父亲的驱赶则标志着他家庭生活出现的危机。最后,父亲那解脱性的一脚把他重新送回了自己的房间,同时门也被关上了。对于格里高尔而言,这正式标志着他的社会人的生涯已经 不复存在,他被社会彻底抛弃了,他想重新回到人类的圈子而不被接纳,他满怀希望,却迎来门外人类社会的无情抛弃。 格里高尔的悲剧就在于他的身上仍然保留着人的意识和价值观念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穿过那道门重新回到家庭生活的怀抱,重新返回现实世界,然而冷酷的现实却一再让他失望。此时,作为内与外联系纽带的门体现了主体与外界的联系。在这一点上,门体现了不同的意义:作为一个一贯以悖谬作为基本美学模式的作家,在卡夫卡那里,门内世界与门外人不再是一种接纳与被接纳的关系,而是一种排斥与被排斥的矛盾。格里高尔被排斥的遭遇,重返人类生活的失败,流露出了以格里高尔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人对于异化社会环境的抗拒的失败。 三、二合房门——承担虫化世界的痛苦孤独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关上这扇门的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时候。格里高尔第一次爬出门的结果是遭受人类社会的无情抛弃,而且还伤了一条腿。在他第一次被赶回房间后,残酷的大门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如果说第一次的格里高尔躲在门内是享受孤独的宁静,那么二合房门时他是在门内承担孤独所带来的痛苦,门是他与人类世界之间清晰而又无法跨越的屏障,门内是动物虫的世界,门外是人类的世界,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虫注定得不到人的接纳,即使他有着与人沟通的强烈欲望,但虫与人不可能和谐相处,门外的人不愿甚至不屑于去了解一只甲虫,在灾难降临的时候,他们躲都来不及。所以尽管虫化的格里高尔努力想与自我和解、与社会和解,但结果只能是对存在更加迷惘和更大失望,只能在门内过着孤独的虫化世界并且承受痛苦孤独。 此时的格里高尔,是孤独痛苦的,这孤独痛苦有来自于物质的,也有来自精神上的。首先是物质上的痛苦,他饿得厉害,却无法自己找食物,等到有食物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连曾经最喜欢的牛奶都感到厌恶,他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了,而吃是人最基本的问题,他连人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最后喜欢上的也竟是变味的奶酪,他爱上的是动物的食物。再者,他没有了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的权利,他的食物都是妹妹送来的,自然由不得他决定,只能在妹妹送来的食物中挑选自己吃得下的食物,难免有时会遇到不合胃 口的食物,这也是导致他为什么有时吃的多有时没吃的原因之一。并且他吃的次数比人也少了,他一天只有两餐,一次是在早晨父母亲还没有醒时,一次是在大家吃过午饭之后。然而对于物质上的痛苦,格里高尔慢慢也就适应了,最使他感到孤独痛苦的是精神之孤独之苦。他精神上的孤独和痛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孤独寂寞 门户的用途可谓大矣,除了送往迎来,还可以通风送光。如果紧闭门户,作茧自缚,与外界断绝往来,不会饿死,也会被憋死。格里高尔被关进房间后,内心还渴望着与家人的交往,但他只能是徒劳地等着。之前,门锁着的时候,他们都想进来,现在门开了,却没有人进来。家人为了避免让外人知道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事情,不仅把门关上了,也把窗关得紧紧的。没有人主动愿意与他沟通,连最亲爱的妹妹也害怕他,每次送食物进来都要在门外踌躇了很久,进了门后也害怕见他,所以他只能一个人躲在漆黑的房间里,有人来时还要躲到沙发底下,他的生活是孤单的、单调的。所以在这个阶段,格里高尔经常通过窗户的眺望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与寂寞,在这里,窗代替了门提供人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作用。 (二)伤心自责 格里高尔尽管已变成了甲虫,他依旧强烈地关注着家人,常常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第一次他从门缝里看到起居室已点起煤气灯,于是想起了曾经美好温馨的家——我们一家过的是多么平静的日子啊 []然而现在一切却变成了这样,家人都远离他、排斥他、不敢接近他。但此时他也并不埋怨家人,反而担心家人不能再过上安静、富足、满意的生活。所以只要一听到门那边有声音,他就会全身紧贴着门听,当听到家人在讨论经济上的问题时,他心里很难过也因目前状态下帮不了忙而感到伤心自责以致面红耳赤,整宿不眠。 (三)不被理解 作家冯骥才曾经画过一幅名叫《虚掩着的门》画,画给了读者一个启示:生活在红尘中的人们,都习惯于把自己的心囚禁在深深的庭院,都唯恐别人看到真实的自我,但是,每个人的内心又渴望着别人的理解与关爱,于是在深深地矛盾心理驱使下,人们把庭院的门开了又关,关了又留道缝,在拒绝、渴望、犹豫、期待之中,最终裁定成理想的状态——虚掩着的门。一道虚掩着的门,隐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自从人类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门的存在已属必不可少。然而,在人海茫茫知己少,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期待中,何时开门,何时关门,何时虚掩,何时堵严,又是一个多么复杂的难题!其实每个人心灵的栅栏都是虚掩的,都在矛盾与矜持中渴望着理解与爱的阳光款款照进,以驱散人生的孤寂与黑暗。在这个阶段,读者可注意到,通往格里高尔房间的门是虚掩着的,格里高尔多次得知家人发生的事情也都是通过这个虚掩的门的缝儿得来的。在第二次醒来,格里高尔还是再次慢慢地将自己朝着门口移去,想看看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依然渴望得到家人的理解、渴望融入家庭的氛围中,但经过了第一次父亲那一脚后,他已不敢再轻举妄动了,所以,在第二阶段他只能躲在门后通过门缝看、贴着门听。在这里,他是以一种边缘人的姿态游离于孤独与群体之间,也使读者看到了一个孤独渴望得到关爱却不能的边缘人的凄凉形象。在这里,门隔开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虫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孤独的个体和异化的家庭。 (四)丢失自我 此时的格里高尔有着虫的外形,人的思想,他不是一只完整的虫,也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在虫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他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即使他慢慢地异化着自己,很快适应了虫的习性,似乎想在虫的世界里找到了虫的自我。然而人的心灵、人的思想使他无法成为一条真正的虫,他在虫和人的世界中都丢失了自我,有的是不被人类了解的委屈和没有虫的同类感的孤独。作为虫非虫,人非人的格里高尔,他只能躲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独自承担虫的世界的孤独和痛苦。 人变成甲虫是对20世纪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疏离,是人类孤独感、焦虑感、恐惧感、绝望感的形象写真。格里高尔的遭遇实际上也写出了 现代社会人的弱小无力,在科技文明大发展时代,社会外在力量以足以将人随意处置,而人却不知道如何应付,生存没有保障,精神极度紧张。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即使有着抗争,但也只是越挫越受伤,于是不得不退居在自我的小空间中独自承担那份无助与孤独。 四、 二出房门——反抗血肉亲属的冷漠无情 随着格里高尔变形的日子日益增多,家人对他的态度也更加恶劣。往日的亲人,此刻却如对待敌人般对待着格里高尔。在格里高尔是家里经济支柱的时候,家人对他无比欣赏和尊重,亲近有加。可当他变成虫后,家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如此急剧变化。他整天关在房间里,平时谁也不注意他。妹妹是他以前最能沟通的人,这时也生疏了,甚至讨厌他了,每逢来送食物,总是故意先用钥匙在锁里扭一下,暗示格里高尔快点躲藏起来,免得吓着了她,一走进房间也就冲到窗前,放下食物就跑,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坚持搬走格里高尔房间的家具,并不是真心为格里高尔着想,只是想满足她的自信心。母亲虽想着儿子,可也接受不了身体变异的儿子,她对格里高尔甲虫形象的恐惧,被他的出场吓晕是导致格里高尔激怒、被父亲用苹果狂轰滥打的导火线。父亲从格里高尔变成虫子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过好声色,并且认为只有以最严厉的方法来对待他是最合适的,所以不是用手杖打他就是用苹果砸他,每次打格里高尔几乎都要夺了他的性命,还时不时故意抬高嗓子埋汰他。与家人彼此间语言不通、思想不通、感情不通,使格里高尔犹如掉入冷透心肺的冰窖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情如薄纸、世态炎凉,从而更添孤独感和悲哀感。 当母亲和妹妹这两个女人决定要把格里高尔的房间清理一番,把原来存有的家具以及他所喜欢的一切都拿走时,他终于忍受不了两个女人的擅自做主。他要拯救那些能够证明他从前的需要也是现在的需要的一切,他要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格里高尔并不是懦弱地接受,而是努力进行反抗,他冲了出去,爬上墙上的女士像,全身紧贴在玻璃上,他决定跟她们反抗到底,好吧,她要试就来试试吧!他会守住他的那张画,绝不让出。他宁可对着葛蕾特的脸扑过去也不放弃。[[5]]然而他的拯救行为导致了与两个女人的矛盾冲突,他不顾一切地从隐蔽处冲出来,这一举动可把两个女人吓坏了,特别是母亲被他吓得快要死了。这时,他也在不知所措中遭到了来自父亲的轰炸,父亲借用碗橱上盘子里的苹果作为工具,一只苹果接着一只苹果的往他所在的方向扔,这些 从父亲手中扔过来的小小的红苹果像带点似的在地板上滚来滚去,仿佛有吸引力似的,都在互相碰撞。不幸的是,有一只苹果正好打中了他的背并且还陷了进去,使他晕瘫在地,三魂七魄通通出窍,所受的重创使他有一个月不能行动。那只苹果还一直留在他的身上,没人敢去取下来,仿佛这是一个公开的纪念品似的。而妹妹用脚把门砰地关上,也几乎关上他所有的希望,他通往家庭世界的门也被关上了。 面对如此亲属如此冷漠的行为,格里高尔最终冲了出来。他第二次爬出房门是为了保护他的生存环境,反抗门外血肉亲属的冷漠行为。这一描写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自我保护的弱小无力,格里高尔会爬出房门去追要自己心爱的挂画,表明了以他为代表的西方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机械乏味的程式化生活的反叛,可最后,他也没能要回自己的画,还因此受到了重伤,只能灰溜溜地退回到房间内,趴在房门路口,他反抗的失败暗示出人们保护生存环境、追求美好生活的艰难。 五、 三合房门——远离门外凡尘,封闭自我 门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接受与吸纳了中国文化,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中国的哲学和理念,因而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和韵味。 有对开门的追求,则亦有关门的无奈。本来门的出现先以防卫为重,而后由闭而思变,才使得门之开的意义成为上上的追求。一旦开而不成,则退身自守,静养蓄积于门内,这从中国的隐逸文化或可见之。门作为士人和心灵的一道屏障,在出处、仕隐之间代表着一种微妙的心境。而关门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境。中国隐逸文化的目的在于保证士大夫相对独立的社会理想、人格价值、生活内容和审美情趣等,而这些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表现为出与 处、仕与隐的矛盾。士大夫追求的自由开放,从本质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更多的则是无可奈何,于是,闭门就成了保全自己的最好办法。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的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就是这种闭门心态的真实写照,也是此时格里高尔心灵的真实写照。 关门是最后的抉择,门一关上,心的线弦就会绷断。再把门打开,回头走去,只是徒然的行为。 [[6]]当一个人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时,信心也会被挫伤,行动也会变得消极起来。格里高尔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人类一次次的不接纳,亲属越来越冷漠排斥。他原本对生活充满着希冀,但是当所有的希望都将落空时,当生活无可挽回地全部破碎时,可以想象得到他的心理承受着多大的压力,而他的内心又是多么的绝望啊。于是,他也变得绝望而无能为力,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放弃无谓的抗争。三合房门后的格里高尔心灰意冷,唯一的选择就是远离门外凡尘,封闭自我。此时他关上的不仅是房间的门,也有心灵之门。他的心灵犹如被摒弃般的寂寞无助了,这个孤独的人又到哪里去寻找一扇精神之门,可以使他得到庇护,获得拯救。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只能无奈地关门。他不再想着出去工作,不再去承担自己作为一个公司员工,作为一个儿子、兄长以及社会人的责任。此时门为他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空间,但这种宁静并非如第一次门关着时的宁静,第一次是基于对个体私密宁静空间的需要,也是个体玩味孤独安全的空间。此时的门犹如是禅房的门,门外是世俗的人类世界,门内是一个看透凡尘、对凡尘毫无留恋的非虫非人的虫形人心的被人类遗弃的个体的世界。作为人,他得不到人的接纳;做为虫,他有的是没有同类的孤独。他在虫和人的世界中都找不到自身立足之处。 格里高尔第二次受重创回房间后,每到晚上,起居室的门都被打开了。这样,格里高尔就可以顺利地看到家人,听到他们的谈话,用不着再偷看、偷听了。开始,格里高尔认为这是对他所受重创的足够的补偿,每天他都提前一两个小时就迫不及待地等着这一时刻了。但是,格里高尔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即使门开着,他也不去观察家人,而是蜷缩在房间最黑暗的角落里。甚至有一次,当妹妹和母亲因为他争吵时,他不仅不像以前那样感到内疚,反而气得发出嗤嗤声,因为没有人想起把门关上,省得让他看到、听到这一切。 在这第三阶段,格里高尔有时也听到或看到家人为生计操 劳、烦恼——年迈的父亲去为银行的小职员买早点,母亲拖着病体替别人做针线活,妹妹当售货员,听任顾客指使,连母亲的首饰也不得不被变卖了。夜里,母亲和妹妹常抱头痛哭。每当这时,格里高尔却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为自己不能承当养家的责任而痛苦、内疚。他只是感到背上的创伤疼痛难忍——那是家人对他失去了挣钱功能的惩罚。格里高尔也想起过老板、秘书主任和公司其他职员,但他非但不再有丝毫向往之意。相反,当他们从他眼前消失时,他却感到高兴。而且,格里高尔根本没有心思为他的家庭担忧反而为得不到好的照料而恼怒。闭门、封门、死守,会使门失去意义,会扼杀生命。门乃生命之门,门,通向生命。然而格里高尔通向生命的门正在被一道道地关上,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他在人的圈子里找不到合适的食物,快要饿死了。这表明,格里高尔已经开始意识到他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在人的圈子里得到满足,他的意识离人类社会越来越远了。 六、 三出房门——抗拒门内异化,人性复归 门 是人们通向外部世界的出口,门给我们追求,表示欲望,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走出门主动地去追寻自己的理想。格里高尔即使经历了前两次的风波,已经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被人类被亲人所接纳,他也失望了,放弃了努力,但是他不绝望,他对这个人类还没完全死心。妹妹的琴声使他感动,也意识到自己不是动物,他有着对艺术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有着人的思想和人的感情的人,只是虫的外壳阻隔了与人类的沟通。所以,他再一次冲出房门。即使知道自己的出现可能会引起骚动,会遭遇到妹妹不留情面地羞辱和扑打,可他还是决定爬到妹妹的房间去,表达自己做为一个人的本性,而不再封闭在门内,任由身心慢慢地异化,让生命渐渐地凋谢。 由于我从人群中的退出,导致了三个房客成为他的家人为谋取生计而加入这个家庭的成员。妹妹似乎是为了取悦于房客而在晚饭之后拉起了小提琴,但房客们并不欣赏音乐的美妙,倒是这小提琴琴弦上发出的声音对格里高尔产生了不可抗拒的魔力。他不由自主地爬出了安全的那个房间之门,爬到了妹妹的身旁,希望自己的眼光能遇上妹妹的视线。音乐对他有这么大的魔力,他觉得自己一直渴望着某种营养,而现在他已经找到了这种营养了。但这个大甲虫内心中他的渴求和满足却是在毁灭中实现的,因为他的虫身的再 次露面,惹恼了三个房客人,而更重要的是挑起了妹妹的不满,她坚持要把这个怪物弄走,妹妹认为,他一定得走,这是唯一的办法,她认为,把这个眼前的怪物当成是格里高尔,是他们一切不幸的根源,必须要消灭这个怪物。然而,又有谁会想到我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在黎明到来之前,我从此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随着我的消失似乎给我的家人带来了温暖的阳光,带来了关于青春、爱情、未来的希望。 格里高尔的死并不是说他向这个异化的世界屈服,并不代表着其人性的丧失。相反,他之所以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死亡,是因为他想借助死亡,割断了自己与异化社会的最后一丝联系,保持了作为一个人最本质的特征。因为在这个异化的世界,人 ——宇宙间最高级的生灵,对这个异化无处不在的社会尚无能为力,更何况一只毫无防御能力的甲虫?变了形的格里高尔最终孤独地死掉了,他也不能不死去。因为作者本身对这个社会就无能为力,找不到任何出路,即使变成了一只甲虫,又能如何呢?卡夫卡彻底绝望了!格里高尔绝望了!在以人形出现的非人群体中,他找不到真正具有人之本质的人的生存环境,只能死掉。也只有死掉才能使他恢复了人的本性,从肉体到意识都摆脱了异化特征,正是他的死,给后来者以反抗绝望和在绝望中追寻人生光亮的决绝和勇气.。 在钟楼上的钟敲响凌晨三点之前,他便一直处于这种空洞与平和的沉思状态中。窗户外面的朦胧晨曦他还经历着了,然后他的脑袋不由自主地完全垂下,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他死了,面对死亡,他还为亲人着想,再一次表明他的善良和可怜,又一次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纯粹的自私自利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在这样的异化社会中,注定了主体走不出困境的悲剧。 结语 小说从开门开始,经过开关门的交替,最后又回归到开门上来。开门,关门,出门,进门,门不仅仅表示墙上的一个洞、两扇门板或当途高阙。开着,关着,锁着,半掩着,门虽不会改变它的根本性质,但它表示存在与不存在,召唤或禁止。门所蕴含的到达或者关闭给人们带来希望与绝望等情绪,因此,门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人们超越自我,即将进入或有可能进入最高现实的一种象征。综观整个小说,格里高尔的感觉基本上是通过三头门传递出来的声音而形成的。一方面,他紧贴门站着,倾听隔壁房间里的谈话声;另一方面,他的家人也在通过门倾听他的声音。门内的孤独世界与门外的异化世界,门口的沉思与徘徊,开门与关门间隙形成的焦虑,突出反映了主体的生存困境。一家人隔着门进行的心照不宣、无声无息的交流,正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异化特征。作品正是通过连接主体与现实社会的门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描写了在生存压力下,格里高尔由人变成了甲虫,暂时逃离了困境,但他摆脱不了精神的折磨。他想在社会在家庭中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遭到的却是公司的不公平待遇、家人自私、冷漠的对待和厌弃,格里高尔无门可出,无路可走,他始终走不出困境,最终只能走向死亡,并通过死亡,来表达他对异化劳动、对社会、对环境、对人生的抗争!
/
本文档为【校园的清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