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2011-10-18 50页 ppt 2M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3494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null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null 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往往导致心身功能的改变,甚至患各种疾病。这些事件是怎样致病的呢?该如何处理呢?护士又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本章重点: 掌握心理应激的过程、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 难点:学会制定危机干预方案,掌握积极的应对方式,并灵活地应用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null目录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null高温 电击 噪音 疾病躯...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null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null 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往往导致心身功能的改变,甚至患各种疾病。这些事件是怎样致病的呢?该如何处理呢?护士又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本章重点: 掌握心理应激的过程、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 难点:学会制定危机干预方案,掌握积极的应对方式,并灵活地应用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null目录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null高温 电击 噪音 疾病躯体性 应激源 心理性 应激源 应激源挫折 动机冲突社会性 应激源 文化性 应激源 婚姻 战争 天灾人祸 经济收入语言 风俗习惯 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中介机制 心理 中介 机制 生理 中介 机制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应激反应 生理 反应 心理 反应 行为 反应 积 极消 极 第一节 心理应激 健康、疾病个性特征 认知评估 社会支持 应对一般 适应 综合 症null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是个体察觉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紧张状态,其结果为适应或适应不良 。 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慢性应激(chronic stress) 二、应激源(生活事件) 二、应激源(生活事件) 定义:应激源是能够引起心里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因素。 分类 按事件属性分类(躯体、心理、社会、文化性事件) 现象学分类(工作、婚姻、健康、人际关系问题) 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正性、负性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的量化研究 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 ,用以检测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1967年,霍尔姆斯(Homes)和雷赫(Rahe)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中提出null(三川俊树 改编后成人期生活应激反应、NAKANISIYA出版1989)null一年内生活事件总和 >300  86%患病 =150~300 50%第二年患病 <150 第二年平安 三、应激中介机制 三、应激中介机制 心理- 神经中介机制 心理- 神经- 内分泌中介机制 心理- 神经- 免疫机制 心理- 神经中介机制心理- 神经中介机制轴构成: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蓝斑(locus ceruleus, LC)为本系统的中枢,上行与边缘系统相连;下行至脊髓侧角,调控交感与肾上腺髓质心理- 神经- 内分泌中介机制心理- 神经- 内分泌中介机制轴构成: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心理- 神经- 免疫机制心理- 神经- 免疫机制四、应激反应四、应激反应定义: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 null加拿大生理学家 H. Selye (1907-1982)1、生理反应——一般适应综合症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分期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分期1、警觉期(搏斗或逃跑) 机体防御保护机制的快速动员期,持续时间短; 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 表现为: 心率和呼吸加快 心搏增加 脾脏缩小 肝糖原释放 瞳孔扩大 皮肤和内脏的血管收缩 有利于战斗或逃避的最佳动员状态 null2、抵抗期(长期应激的反应) 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减弱而肾上腺皮质分泌持续增多; 代谢率增高,炎症与免疫反应减弱; 血液中活性物质变化: CA、皮质醇升高 血中脂酸、甘油水平升高 血脂升高 血糖升高 器官活动变化: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心输出量增多 消耗防御储备能力以致对其他应激原,抵抗力降低。可能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动脉硬化 中风 心肌梗塞 糖尿病null3、衰竭期 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应激相关疾病甚至死亡,机体耗竭抵抗能力,再度出现警觉期症状 器官活动变化: 心率慢 胃肠活动增强 胃蛋白酶原分泌亢进 胃酸分泌亢进 支气管痉挛 免疫力低下可能的疾病 溃疡病 支气管哮喘 溃疡性结肠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皮肤病 癌症null2、应激的心理反应 意识状态 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普通声光刺激易致惊跳反应。 注意力分散而难于集中,易出差错。 思维单一、刻板,缺乏灵活性,轻率做出决定,或思维杂乱,茫无头绪。 情感活动 情绪不稳、易激惹、易哭泣,或表情茫然,或激情发作、嚎啕大哭,或焦虑不安、慌张恐惧,亦可出现悲观抑郁或欣喜若狂。 常见的情绪反应有: 焦虑——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 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抑郁——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 性欲降低等。 愤怒——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 或 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 :nullEngel认为失望与失助是主要的心理致病因素,这种心理状态将产生生理活动都低下的状态或情结,称“放弃一被放弃情结”,是作为健康变化的最后公路存在着。这种情结包含五个特征: 失助:对挫折无力应付,处于被社会放弃的状态。 失望:对挫折不能应对,处于自己放弃所有希望 的状态。 自我想象活不长了。 从人际关系中不能满足。 使自己处于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充满破裂、不连续的感觉之中。放弃—被放弃情结null3、应激的行为反应 逃避与回避 退化与依赖 敌对与攻击 失助与自怜——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 。 物质滥用——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的行为方式来转换自己对应激的行为反应方式。应激过程的中介变量应激过程的中介变量1、认知评估: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被认为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null 2、社会支持:指个体可利用的具有减轻应激作用的外部资源——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个体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 可以提供三种支持:信息、物质、情感 可以独立地直接效应 具有应激缓冲作用null 应对(coping) 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是人的认知和行为的综合体。 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 是指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的影响时所采取的各种策略。3、应对方式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 心理应激与健康 心理应激与健康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适度应激: 提高人的注意 记忆力 增强思维灵活性 行为敏捷 有利于调动潜能 增强应付能力 第一节 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消化系统 应激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和神经性呕吐等 心血管系统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等 内分泌系统 糖尿病、甲亢、发育迟缓和月经紊乱等 免疫系统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支气管哮喘等nullnullA.解决问题 B.改变环境 C.回避不想G .社会性・援助H .休息、睡眠、营养、运动 I .身心的放松 J .情感表现・发散 K .放松法null放松反应  安心应激反应 不安・紧张放松反应的应用説明**説明nullnull呼吸法肌肉弛缓法冥想法按摩自律训练法综合放松法音乐疗法瑜伽・气功等null放松状态 深而缓的呼吸 心理应激状态・紧张浅而快的呼吸 nullnullnull○意识的性质--意识,很难专注于单一的一个对象。null○渐进式肌肉弛缓法的简易实施法null呼吸法肌肉弛缓法冥想法音乐疗法语言上的鼓励综合放松治疗法null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给应激障碍病人或处于紊乱状态的人提供及时的帮助,使其安全度过危机,迅速恢复到应激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水平,预防不测的发生。 一、什么是应激/危机事件 一、什么是应激/危机事件 应激事件:凡引起个体高度紧张的事件都叫应激事件。不论事件的内容如何,令人高兴的或沮丧的,鼓舞的或打击的,都可以成为应激事件。 创伤性危机事件:当事件是灾难性的或负性的,而且对人的心理具有相当大的冲击性时就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如地震、洪水等。 2、应激(危机)事件的种类 2、应激(危机)事件的种类正性的应激事件:如职务突然被提升、买彩票中巨奖、突然宣布的结婚、意外高考的成绩、其他意外的收获等。 负性的应激事件:如突然被撤职查办、重大的损失、失去亲人、被诊断患有致死性或致残性疾病、车祸等突然发生的伤残、高考失败、离婚、发现配偶不忠、被人强暴、抢劫、家庭暴力、火灾、洪水、地震、恐怖、公共卫生事件事件。 2、应激(危机)事件的种类 2、应激(危机)事件的种类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可将应激事件分为突发性的、慢性的和特定时期的(如周年)应激几类。 按照事件与当事人的关系,应激创伤既可能是个人亲身经历的事件,也可以是经由电视媒体、报纸和杂志文章、市井谣传等途径所接受的间接经验。 按照应激事件的数量:可分为单个的和多个叠加的应激。 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 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 危机事件的性质 危机事件的数量和可控性 危机事件的危急性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生态因素 第二节 心理危机干预 nullnull2008年四川地震后自杀的官员2008年四川地震后自杀的官员10月3日,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暂住地自杀身亡。董玉飞是北川灾后首例轻生的政府官员。 10月16日,乐山市夹江县政协委员、当地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县政府办公楼7楼跳下,当场身亡。谢的自杀可能与近期植物油期货价格暴跌有关。  11月20日绵阳市政府办人事教育处处长何宗华从15楼上一跃而下。何宗华患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何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 恐怖事件和战后的精神障碍恐怖事件和战后的精神障碍美国在2001年“9.11”事件后,约有4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约有24%的人出现较严重的焦虑,7%的人去寻求精神科的帮助。 美国在海湾战争后有数千人患有“海湾战争综合症”。今年美国出兵伊拉克时就派遣了200名心理医生。“非典”后的恐惧“非典”后的恐惧今年初中国出现“非典型肺炎”流行后,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恐典症”以及相伴随的抢购“板蓝根”、食用白醋和大米,继而一些地区出现停课、封校、工厂、商店关门的现象,一时间商业、交通、航空、旅游、娱乐、餐饮等行业顾客急剧减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我国有关资料显示,每年有近2 亿人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仅为美国的二十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组织经常面临的危机类型组织经常面临的危机类型我们常见的危机事件我们常见的危机事件躯体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症,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对自我形象、自尊、就业影响较大的疾病。 失恋等情感问题。发生过性关系的,公开的恋情,三角的恋情,女性冷暴力、未婚先孕等情况冲突较大。 学习困难,考试失败,成绩很差,不能毕业。 家庭问题,经济困难,亲子关系恶化。 人际关系障碍,形单影只,社会支持不足。 一、心理危机的发展进程一、心理危机的发展进程1、冲击期:危机不久\当时(四~六周),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2、防御期:想恢复心理平衡,想控制焦虑、情绪紊乱,恢复认知,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 3、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接受现实,寻求资源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 4、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危机事件对人的心理影响1、公共危机事件的影响1、公共危机事件的影响患病率、死亡率增加经济滑坡动乱等社会稳定性变差国际交往 受影响焦虑 与恐惧危机干预 心理辅导宗教、反社会行为增加公共 危机事件null后期可控性强可控性弱信息清晰度好信息清晰度差初期后期公共危机时群体 认知变化的轨迹讨论:管理部门如何发布信息null危机中迷惘的群众2、危机事件为何引发恐慌: ——以SARS事件为例2、危机事件为何引发恐慌: ——以SARS事件为例为何恐慌 传染性极强 发病迅速 病原不明 传播途径不清(初期) 诊断无特异 治疗措施与疗效不确切 流行信息不明 社会心理问题 社会影响过程 谣言现象 恐慌心理 疑病心理 从众心理 2、危机事件为何引发恐慌? ——以大学生自杀事件为例2、危机事件为何引发恐慌? ——以大学生自杀事件为例 为何恐慌? 自杀前看不出任何征象? 好象没有什么原因? 谣传与某种神秘的原因和人物有关。 信息封闭的常见误区 不关心事实的真相 只怕与自己有关联 封锁消息而不想让公众知情 淡化细节,模糊事件。 3、危机事件对心理的影响 —— SARS患者抑郁与焦虑状况的调查3、危机事件对心理的影响 —— SARS患者抑郁与焦虑状况的调查89例SARS患者抑郁均值为57.98;焦虑评分的均值54.83。 抑郁与焦虑评分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 20-50岁年龄的抑郁患者显著多于20以下和50岁以上者。 使用糖皮质激素组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使用激素组。 —— 摘自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研究4、应激事件对人精神影响的历程4、应激事件对人精神影响的历程①初期:惊讶、否认、恐惧、出现从众行为,逃避或退缩; ②中期:接受事实,表现巨大的情感变化,狂喜或悲痛或发疯; ③后期:情绪逐渐平缓,行为逐渐恢复原状;可随时出现痛苦的回忆、后怕心理,出现行为退缩等改变。 5、危机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5、危机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通常在受到重大创伤后6个月内发生重大创伤后遗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其临床症状有: ①痛苦的或害怕的经验反复在脑中呈现;②反复梦见创伤事件的发生;③常仿佛感受到此创伤经验或事件再度经历;④当面对类似创伤事件的相关情境会引起强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应;⑤个人会持续地避开与创伤有关的刺激或活动;⑥有消沉、沮丧的感觉;⑦处于持续警觉、紧张或暴躁的状况。 危机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危机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根据统计,至少有50%的人口会遭受造成心理创伤,67%之幸存者会有持续的心理困扰,幸存者之长期心理困扰包括: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恐慌症、畏惧症、焦虑症、忧郁症、药物或物质滥用。 由于地震带来大量人口的死亡或伤害、环境及居家的破坏,生活之不便,容易产生对政府的愤怒与对未来的不安,地震之心理影响通常会拖延很久。 统计显示,地震后32-60%的成人及26-90%之儿童会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对危机de身心反应面对危机de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 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 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情绪方面: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 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1、感知觉障碍:常出现错觉和幻觉;对与地震、火灾或其他灾难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过分敏感或警觉;或对痛觉刺激反应迟钝。 2、情绪情感障碍:悲伤,失望、思念、失落,少数人则表现为否认、麻木、冷漠、无表情或表情倒错;内疚自责,愤怒、易激惹 。 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3、行为障碍:以精神运动性障碍多见,激越叫喊、情感暴发、无目的的漫游,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或木僵、缄默少语、呆若木鸡、或长时间呆坐或卧床不起,行为退缩、不愿意参加、逃避与疏离社交活动、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等强迫行为;容易激惹,责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4、思维障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思维迟钝、强迫性重复性回忆,即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无法思考别的事情;灾难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闭上眼就会浮现最恐惧最悲伤的情境画面,因此患者不敢闭上眼睛睡觉;常有自发性言语,思维无条理性,难与人沟通,甚至出现妄想;记忆力减退、遗忘、痛苦回忆。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心理危机中的临床症状 5、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或不集中、注意涣散或注意力狭窄;不能把注意力和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开来;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感降低。 6、躯体化症状:易疲倦、肌肉紧张或头、颈、背肌疼痛;手脚发抖、多汗、心悸、感觉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头痛、疲乏、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子宫痉挛、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失眠、做恶梦、容易从噩梦中惊醒等。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危机干预技术1、危机干预的含义1、危机干预的含义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捷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危机事件应激晤谈(CISD)是危机干预的基本工具。2、应激晤谈的基本阶段2、应激晤谈的基本阶段进行危机的评估和问题的识别。 建立帮助或危机干预的关系。 引导个体述说所经历的创伤事件的事实 明确和证实经历过急性应激反应。 确定个体生活史和创伤之间的任何联系 进行有效的应激处置教育 鼓励当事人按照改变自己情绪的方案行动起来。 3、Robert’s危机干预模式 3、Robert’s危机干预模式 危机的评估:即对当事人的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状况的评估(包括现在的或过去的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网络、自杀危险评估等)。评估工具有SCL-90等。 严重程度: 所遭受到危机的程度 病人行为能力如何 可能发生的后果 社会支持系统的状况 病人状态与功能: 认知状态是了解病人对危机真实性的认识 情绪异常是病人心理失衡、导致危机状态的主要问题 注意病人的行为、意图和某些物品的准备等 建立帮助或干预的关系:与被帮助对象建立信任的关系。 问题的识别:当事人目前的主要心理危机是什么? null情感的处理:了解当事人的情感故事,情绪变坏的原因。 探究替代方案:共同研究可以摆脱目前沮丧状况的各个项目的替代方案。 发展一个行动计划:鼓励当事人制定一个改变自己情绪的方案,并开始实际行动起来。这时危机已经开始被解决。 追踪:建立一种随访的电话联系。起到及时总结、鼓励、监督的作用。3、Robert’s危机干预模式举例:抑郁的干预举例:抑郁的干预1、问题的界定 抑郁、悲伤、或易激惹或情感狭窄 自杀的意念,反复回想过去的丧失事件 睡眠模式的改变(失眠或过度睡眠) 难以集中注意力 无助感、无望感强烈 与人交往减少 食欲减退,不再规律的洗澡、刷牙。 举例:抑郁的干预举例:抑郁的干预2、长期目标 恢复以前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 自杀观念或自杀冲动消失 对新的人际关系和活动产生兴趣 对生活的看法更加现实而乐观 提高和形成新的策略以有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举例:抑郁的干预举例:抑郁的干预3、短期目标与干预措施 进行广泛的生物-心理-社会评估 描述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贝克抑郁量表) 参与精神科的评估 服用处方抗抑郁药 确定当前导致抑郁情绪的应激源 叙述治疗:讲述自杀的想法,将问题外化 签订:不自杀,并同意在有自杀冲动时联络心理咨询师的热线电话。举例:抑郁的干预举例:抑郁的干预如不能达成协议,则将当事人暂时转诊到精神科住院,直到真正达成协议不再自伤。 画出一张人际生态图,询问是当事人可以信赖的,确定在任何危机期间可以提供情感支持的资源。 询问当时的宗教、精神信仰,确定抑郁得以成功转变的次数。 使用聚焦问题的方法,列出曾经快乐的活动与事件,探寻成功的原因,鼓励当事人重复带来快乐的活动。 鼓励增加全面的社交、职业、娱乐和家庭活动。举例:抑郁的干预举例:抑郁的干预确定导致抑郁情绪的认知歪曲(A-B-C),监测与记录自主思维,并挑战用更合理、乐观的思维代替悲观、消极的自主的思维。 叙述疗法:询问要解决当前的危机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并鼓励行动。 给亡故的,对其来说重要的人写一封信(或使用空椅技术)。 为残疾人做几次义工。 家庭作业:阅读指定的治疗性文章。 反复做贝克量表,讲述抑郁减轻和对未来希望的增强。 举例:认知行为疗法 对SAR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举例:认知行为疗法 对SAR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对SARS患者进行情感疏泻、认知治疗、放松行为训练、家庭参与治疗等心理干预,结果表明,治疗组34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促进康复有较好的作用。 —— 摘自南方医院研究报告北京市城区居民SARS期间 接受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比较北京市城区居民SARS期间 接受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比较心理状况 干预前 干预后 紧张 942 43.45% 548 28.7% 焦虑 546 25.1% 271 14.2% 头痛头昏 301 13.9% 122 6.4% 失眠 277 12.6% 149 7.8% 抑郁 274 12.6% 122 6.4% 无症状 996 45.8% 1122 58.5%—— 摘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报告 3、压力免疫(三阶段模式)训练 (stree-inoculation training,SIT) 3、压力免疫(三阶段模式)训练 (stree-inoculation training,SIT) A、树立看待压力的新理念阶段 压力是个体对生存环境的一种感到紧张的体验,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成分,彻底消除压力是不现实的。 我们不是压力的牺牲品,相反,我们所想的和所做的直接地影响着我们怎样体验着压力;我们如何生活中的事件,决定着压力是否正面或负面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身心健康。 B、认知训练阶段B、认知训练阶段 要求当事人坚持做开放式的日记,通过分析日记,医生协助当事人分析以为自己无力控制的外在环境、思想、情感和行为,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在造成压力中所起到的作用。 C、减压技能获得与预演训练阶段C、减压技能获得与预演训练阶段 帮助当事人发展和巩固各种个人的和人际的因应技能。包括: 放松训练(肌肉放松术) 认知重建(改变适应不良的观念模式) 社交技能训练 指导性的自我对话 以及生活风格的改变 建立社会精神支持系统 D、应用与追踪阶段 D、应用与追踪阶段 鼓励将练习的因应技能运用到生活情境中去,包括: 想象和行为预演 角色扮演 示范作用 逐步练习 4、建立危机干预体系4、建立危机干预体系设立危机干预领导机构和网络组织,发挥组织的作用,增强灾民的信心。 4、建立危机干预体系4、建立危机干预体系建立社会关爱支持系统,爱是最好的精神支持。5、学习危机干预技术5、学习危机干预技术无条件的倾听和无条件的接纳:倾听当事人的经历,接纳所有的心理反应。引导表达心中的哀伤,包容不断的哭泣。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反应。 留意他的行为,过度活动或突然停止一切活动都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危险。 鼓励多休息和进食,若提供的关心和协助遭拒绝不要介意。 如果当事人想独处静一下,应尊重他的选择,但过一会儿一定要去探视。 如有心理障碍,应请专业心理医生会诊。 学习危机干预技术学习危机干预技术首先不要急于侵入和打断当事人目前的精神状态,为当事人先提供具体的帮助(食物、水和护理等)以实际行动与幸存者建立真诚的信任关系。 以肢体语言增强当事人的安全感。 鼓励他告诉你需要什么,担心什么,帮助搜集需要的信息。 提供具体的行为和资讯帮助幸存者传达他们的需求和忧虑。 尽快联系上幸存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成员,朋友等。 学习危机干预技术学习危机干预技术耐心共情地倾听完他的故事。 不要与当事人争辩,哪怕你不同意他的观点。注意听他们想告诉你什么,想让你如何帮他。 倾听时不要聚焦于他的无助感,无力感,错误,或者是机体的失能。要积极关注于他做了什么有效的行为,或者他付出的对别人的帮助。 不要臆断幸存者的经历或者遭遇。不要把你自己的方法强加给灾难的幸存者;相信他自己选择的方法是最好的。 不要推测或者提供可能不准确的信息,如果你不能回答幸存者的问题,尽你可能去了解事实。 你可以说的话你可以说的话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你是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附则1:危机干预禁忌语言附则1:危机干预禁忌语言1、“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遭遇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幸存者的体验是撕心裂肺的,你这种轻飘飘的话会令他讨厌; 2、“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幸存者常常宁愿死去,他很可能会抱怨自己为什么不和亲人一起遭受苦难,一起死去; 3、“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这是旁观者的话,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评论幸存者的处境; 4、“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死去的亲人是无可替代的,幸存者会渴望与他们同甘共苦;   附则1:危机干预禁忌语言附则1:危机干预禁忌语言 5、“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实际,死亡是最大的痛苦; 6、“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这只是看法,而不是感受,而且是你的看法,不是幸存者的看法; 7、“你会走出来的”———没有站在幸存者的角度去看问题; 附则1:危机干预禁忌语言附则1:危机干预禁忌语言8、“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问题已经发生了,而且还不可逆转。   9、“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任何感觉都是真切的,不能被否认的,也是否认不了的; 10、“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说这种话,是在帮助当事人主动遗忘悲剧,而这恰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源头; 附则1:危机干预禁忌语言附则1:危机干预禁忌语言11、“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或许他也想,但他暂时做不到,而原来的生活轨道也的确不可能再回去了。    我们不能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抚慰受难的心灵。在灾难发生一周后,作为心理救助者,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走过去,握着对方的手,无言地陪伴。面对我们受难的乡亲,我们不是拯救者,我们只是共同的亲历者,是不愿意退缩的陪伴者。 我们不可以说什么我们不可以说什么千万不要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只是「睡着了」。如果孩子真的相信了这个说法,说不定他晚上也会害怕阖上自己的眼睛,害怕自己也「睡着了」。 尊重当事人已有的宗教信仰,轮回、灵魂、天堂…这些说法其实都与我们有相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能镇定地接受死亡的事实。 我们不可以说什么我们不可以说什么如果孩子还没有在心中处理完灾后的各种伤痛,就送到其它的都市,强迫他开始全然未知的新生活,反而不利于他对生存的控制感,或是雪上加霜。 当我们面对亲人死亡,也需要通过许多丧礼的仪式或悼念活动将自己与死去亲人之间的恩怨爱恨做个了结。我们不可以说什么我们不可以说什么如何你想讲话,请用较慢的语速和通俗易懂的讲,不要用缩略语或专业术语。 危机中行动与具体的帮助方法比说教更合适。运用放松技术稳定幸存者的不安情绪。 认识到你作为一个援救人员的极限,不要去扮演上帝。支持幸存者适应面对灾难,鼓励他们重建家园的积极性。结语结语身为护士,我们自己也对灾害、死亡充满了畏惧与不解。面对灾难我们的工作也必然充满了挫折与无奈。 我们的目的助人自助,勇敢面对死亡的现实、了解自己的哀伤,感受全社会的支持,爱惜自己的生命与,对未来树立信心。结语结语危机不只是危险和困境,也是重塑人格,认识顿悟的转机,改正和重来的机遇。 一个人也许不能选择危机,但可以自主选择对待危机的态度与行为反应。null常见应激源 工作环境 角色应激 人际关系 职业发展 家庭因素应激表现 心理症状:焦虑、疲劳感、感情压抑、交流效果降低、不满情绪、低智能工作状态、注意力涣散、缺乏创新、自信心不足、成就感降低 生理症状:内分泌、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消化溃疡等心脏和胃肠疾病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 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 建立心理互助小组 保证足够的休息 保持良好的组织环境和工作程序 要有良好的心身健康状态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认知评价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 第三节 护理工作中的应激现象 null
/
本文档为【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