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由是而之焉

2011-10-18 6页 doc 59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00455

暂无简介

举报
由是而之焉1、 第一题 1、​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答:出自韩文公《原道》。是说根据已经存在的才知道了它的存在。王夫之曾在《思问·内篇》中说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说的就是世界上本来已经有路了,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走的人多了才蓦然发现原来自己走在了已经有的道路上。启迪我们应重视实践,身体力行的去认识道路,开辟道路,行是发现并实现道的过程。 2、《七经》 答:《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 3、​ 道术与方术 答:出自庄子《天下篇》,古人存在一个天地之纯,理想的学问形态,称为“道术”时代,而后人取一家之言,称...
由是而之焉
1、 第一题 1、​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答:出自韩文公《原道》。是说根据已经存在的才知道了它的存在。王夫之曾在《思问·内篇》中说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说的就是世界上本来已经有路了,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走的人多了才蓦然发现原来自己走在了已经有的道路上。启迪我们应重视实践,身体力行的去认识道路,开辟道路,行是发现并实现道的过程。 2、《七经》 答:《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 3、​ 道术与方术 答:出自庄子《天下篇》,古人存在一个天地之纯,理想的学问形态,称为“道术”时代,而后人取一家之言,称为“方术”时代。“道术”时代的学问包罗万象,十分完备,而“方术”时代的学问则片面有缺憾。 4、​ 先秦诸子十家 答: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5、​ 理学 答: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理学就是天理之学。道德作为天理,心之所同然,事物内在的要求我们去正确对待内在法则。 6、​ 宋五子 答: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 7、​ 君子必辩、辩必有胜、辩无胜 答:分别是儒家、墨家和道家对于言辩之作用的态度。儒家认为君子必辩,对语言持正视的态度,应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但是,“有争气者,勿辩也。”因为“助之成势,激之成理”。墨家认为辩必有胜,对语言持依赖的态度,《墨子·小取》中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厉害、决嫌疑焉。”可见,墨家对辩论十分推崇,一辩了一事。辩无胜是道家对辩论的认识,庄子认为辩论没有唯一客观的评判,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论也就难分胜负了。 8、​ 点拨语和发露语 答:这是对言辩目的的两种认识。发露语是对自身的警醒启迪,点拨语是对他人的醒发开示。对于自身,言辩可以是自己达到先知、先觉,诚意正心,这是发露语的作用,而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以正人心而息邪说这便是点拨语的作用。 9、“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答:出自荀子的《正名》。是荀子对辩论者互待之法所持的态度。他认为要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去提出自己的忠告,谆谆善诱。要有一颗不耻下问,从善如流的心来认真听取别人的论点。要始终秉承大公无私、不偏不倚的心来言辩。而绝不能“意必固我”的来言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言辩来正人心息邪说的目的。 10、​ 对塔说相轮与直入塔中上寻相轮 答:出自程明道的《遗书》。程颐认为,王安石论道,就像是在谈佛刹,总是对望而谈,貌似高谈阔论,其实只是对道进行外观、物化的认识,是一种知识打量,所以不可能深入认识道。而程颐自己,则是直入塔中,上寻相轮,以一种身体力行,格物致知的实践来探寻道,直到身与道俱,自己成为道理的化身。所以,相比之下,程颐对道的认知和实践更加高明。 11、​ 忘言之沉默与超言之沉默 答:这两者都是主动沉默。道家持忘言之沉默的态度,《庄子·外物》认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所以,要从“忘形”、忘意、忘道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无。道家认为只有忘却才是最真实的,所以一切在于忘境之中,忘言的沉默是实现忘境的不二法门。超言之沉默是儒家的观点,孔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的沉默是超于语言之上的沉默,是一种至上的沉默。正如子贡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不可得而闻也。”语言有时是无法彻彻底底阐释道的,要靠心的感知,和行的实践。所以,儒家选择超言之沉默。 12、​ 大冶铸金 答:出自《庄子》,寓意是人有了形体,却无气质,就像行尸走肉,是不能真正称其为人的。生命应顺应自然变化,安于时运而生,顺应自然而死,悲哀和欢乐的情绪就不会进入胸中了。这就是古语所说的彻底地解脱了。而不能自己解脱的人,是因为有外物的束缚。不比为外在的形体所羁绊,要注重气质的养成,就能天人合一,超然物外。 13、一心有三能,那三能,为什么在心上说。 答:人心有三能,包括本能、艺能和良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长者。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义便是一种本能,是思虑之知,是思虑之能。而艺能是一种技能,学习知识本领的能力。“良知良能,非系于人,乃处于天。”良能,人不学而知,其良知也,所不虑而能,其良能也。明良能是(一部分人)先天具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放在社会上能够正确指导人的行为的。本能和良能的异同在于,都强调与生俱来,但本能属于欲望,良能属于能力,本能可以有好坏两个方面的发展,良能指的对社会有利的方面。 14、四端与七情 答:四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七情指喜、怒、哀、乐、爱、恶、欲七种情志变化。 15、阴阳的关系 答:气含阴阳,阴阳相对相反,相生相成。阴阳存在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及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些关系从不同侧面揭示了阴阳的运动规律。它们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 16、五行及其相互关系 答:质含五行,《尚书·周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抽象概括,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之间比相生而间相胜。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关系也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相克关系。五行相生与相克具有单相性和不可逆性。 17、和而不同 答:“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 18、日光照物 答:日光照万物,就如同道理照在气质上。道是无所不包的,就如同普照大地的太阳,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古今而皆准的真理。万物接受太阳的照耀才能茁壮成长,所以要以理统情。 第二题 1、​ 觚不觚觚哉觚哉? 答:语出《论语·雍也》。大意是觚都不像觚了,觚啊!觚啊!觚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在这里象征的是周礼,表面上看是礼崩乐坏,孔子感慨礼制不复存在。深层次的意思是周公以道制礼乐,礼崩乐坏说明道已隐没,人心不古,当时的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因此,他竭力主张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顿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并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答:《诗经》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为孔子曾删诗。《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左传》是对《春秋》的注解,时间显然晚于《春秋》,《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所以,《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君子有诸己而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与“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答:前者是儒家的观点。出自《大学》。大意是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善、德),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过、恶),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后者是墨家的观点,出自《墨子·小取》,大意是自己身上有(过、恶),就不能非议别人身上也有,自己身上没有(善、德),就不能要求别人也具有。两者对比来看,可见儒家学者肩负的是兼爱天下的重担,要弘道,启迪人们向善,并身体力行,从自我反躬自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墨家学者肩负的责任更多是独善其身,对善德的个人追求很高,却忽视了引导所有人向善,缺乏一种实干精神和胸怀天下的博爱。 4、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答:王弼认为‘象’是可以表达“意”的,言是可以解释“象”的,肯定“象”的重要性。王弼提出“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含有三层意思:第一讲《周易》的创作过程,顺序是:意—象—言。按《系辞》的观点应当是:物象—圣意—易象—系辞。纳入文学创作过程,则是:生活—情意—意象—语词化。第二层讲《周易》的接受过程,顺序是;言—象—意,这个顺序完全符合文学鉴赏过程,即通过语言把握形象进而领略意蕴。第三层进一步阐明了言的媒介意义,象的承载意义,意的核心意义,包含着形象大于思想(意以象尽,但象不以意尽),接受超越文本等丰富的美学思想。 5、朱子论心性的三段话(1)灵的是心,实的是性,灵便是直觉的,如向父母便有那孝出来,向君便有那忠出来,这便是性。如知道事亲要孝,事君要忠,这便是心。(2)性便是那理,心便是那盛贮该载敷施法用的。(3)性对情言,心对性情言。合如此是性,动处是情,主宰是心。大抵心与性,似一而二,似二而一,此处最当体认。 答:第一句:“性”为存在的、待知的,“心”为觉知的、能知的。心是一种灵明,而性是一种真实或是事实,是一切事实的根据。心如明镜,镜则映物,心必空则灵。而性则是用来事实判断的事实。朱子已“心”、“性”二分为言。在二分的情况下,“性”被存在化了,“心”则只具经验觉知的意义。第二句:性即理,而心就是承载性和理的工具,性和理通过本心的表现而实现出来。第三句:朱子认为性是体,是形而上者,情是用,是形而下者。以仁者爱人为例,仁便是性,爱便是情,心可统性情,心兼性情,心主性情。朱子虽将心、性、情三分,但实际上在之后仍然统合而言之。心中所成的理,便是性,所以性与心,既区别又联系。 第三题 1、​ 你对中国文化及其精神的总认识? 答: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 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特性。“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具体准则,它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面对现实人生很多具体的两极选择,人们试图有效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找到了一个均衡的支点,并使对立双方归于统一。在生活实践中,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在今日的语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确把握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总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2、​ 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意义及我们对传统的责任。 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文化对我们基本要求。现代教育关于修身的教育是严重的缺失。大学里教授的就是管理、科技。“大师”、“精英”讲的就是“赚钱”、“骗钱”、“搞钱”,有多少人在做事之前学会了做人?甚至都不知道做人的意义和什么是人。前几天,到一家大的外企听课,讲到最后“大师”说“我们的目的就是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你口袋的钱越多你的价值就越大,你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知道活着的意义。”,我实在受不了这样成功大师的教育,无法去认同。“富贵可求,虽执鞭之士吾已为之。”前提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传统文化是极为重视个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不是从知识的积累出发,而是从人格锻炼和个性形成出发。倡导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我们对一个更大集体的承诺,这个实体可以是家庭、社会、公司、国家、世界等。    作为对西方文化冲击的一种回应,一种创造性的回应,新的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已经把一些认为是西方的价值糅合到它的伦理结构中了。并不反对西方关于权利、尊严、自由或是健康积极环境中的竞争之类的观点。这种新的伦理观念将是塑造个人品质的关键。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必须在人格辉映的社会里才能彰显。传统文化塑造的普通百姓,他们的人格是无法用现代的价值衡量的,那普通的民工舍己救人、救火,在洪水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的农民,那些武警抗洪抢险的精神,一切的一切,他们计较过自己的回报、自己的损失吗?   每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应该可以分辨一个批评传统文化的人他在批判哪个传统,以及赞美传统文化的人在赞美哪个传统。但如果一群没有道德理想的趋炎附势不停的唱“孔子万岁”,那么真正的传统文化是没有办法传达出来的。现在国学热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补课,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普通人内心的渴求和向往。但是传承国学也要与时俱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博,不是说每一种文化都要传承,我们要从中把真正有价值的、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优秀文化拿出来,有选择地传承发展下去。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手段,把传统文化与当前实践结合起来。保护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从内心深处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废除中医论、改变龙图腾、故宫里的星巴克等等,无一不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尊重。如果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文明、自己的文化都不尊重,又怎么能自尊呢?一个不能自尊的民族,又怎么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呢?且不说故宫里存在星巴克是否合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有错,那也不是星巴克的错;如果有错,那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错;如果有错,那也是我们中国人不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果有错,那也是我们中国人为了蝇头小利而不顾民族的气节;如果有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错,如果我们不去消费,那星巴克还能立足于故宫吗? 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可以妄自菲薄。十博士倡议的抵制圣诞节的想法与动机,是为了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方法值得商榷。“有容乃大”,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就是它自身所包含的融合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抵制圣诞节的做法说明我们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心。我们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关起门来抵制外来文化,也不是奉行对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而是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发展融合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所以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保护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和正确认识。 3、​ 从认识你自己谈谈你对哲学的理解。 答:“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名言。是在完成一种自我认识。认识的的是立于此时此地的我,是与所处情境发生联系而非片面、孤立、静止的我。其哲学意义在于: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尚书》中也提出自知者明,知人则哲。从哲学来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 4、​ 道 答:这里所讲的道是儒家所指的理。是无所不包的为人处事的最高判断标准。道是至大无外至少无内的,但道又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道就像是通向真理的路,引领人们息恶向善。孔、孟则认为“道”是一种治国做人的最高规范。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七)又说,“谁能由不出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第六)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离娄章句上)他们认为,从天子至于庶人,只要勤于修身,时时刻刻按“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使自己推崇的“道”易于推行,他们提出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规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中庸之道 什么叫“中庸”?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即“中庸”。人人都达到“中庸”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二、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是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就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上位的人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老百姓就会积极仿效这种行为,就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忠恕之道 自己所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种推己及人的品德就是忠恕之道。四、仁义之道 “仁”是孺家思想的核心。亲人、爱人之心就是“仁”。仁,首先会根据情势和对象做出指令自身应当如何行事的判断,按此行事,才是善的和道德的,这个指令道德主体应当如何行事的判断就是义。仁是最高的道德理想,义是通向仁的必由之路,而礼则是进入仁、义所要经过的大门,义和礼也都从属于仁。总之,在儒家之道中,“仁”是纲,其余的内容都是“目”,它们都从属于“仁”。 5、​ 圣经道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圣、经、道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圣人著经,所以说经以圣而成。经用来论道,所以说经以载道。而圣人弘道必须著经论道,所以说圣由经以明道,同时,圣人本身就是道德的化身,圣以道成,圣人为道具体化。所以说,圣经道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6、​ 怎样才能不任由自己的生命不沦为原始生命的蠢动 答:原始的生命,就是气质的生命,这样的生命缺乏对道的见识和认知,就是日用而不知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是一往的,是有缺憾的。就像《水浒》世界中说的那样“他们这些不受委屈,马上冲出去的人物,你可以说他们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在他们,罪过无大小,义理无大小,你对不起他,你欺负了他,你就是错了。一错永错,便无甚可说的。你若说:忍耐点吧,则在他们这种无曲的汉子,不能有忍耐。隐忍曲折以期达到某种目的,不是他们的心思。他们没有瞻前顾后,没有手段目的,而一切皆是当下即目的。然而人文社会就是有曲屈的。像他们这种无曲的人物,自然不能生在社会圈内。”所以,我们应当在求道的路上勇往无前,用德来武装自己,用道来辩是非,在求道的过程中反思自我,日臻理性。 7、​ 人之所以为人者 答:生命可以在任何适合它存在的星球甚至宇宙空间用任何可能的方式产生。但无论生命产生在那里都要满足它们所模拟的自然存在形式的二个基本特征,一、不间断、二、拥有自我意识。除上述二个特征之外,生命还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漫漫长夜,人类无法自知什么是‘我’。你自称为’我’,而我也自认是‘我’,每一个人都会以自我为中心。但事实是,生命可以有千万,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拥有自我的感觉,但只有一个生命是以生命的唯一来对应自然系统的唯一。‘我’只有一个。 这个唯一的‘我’可能存在于宇宙间任何有生命存在的地方。‘我’所依附的是一个生物体,众所周知生物体并不能永生,这个生物并不能免于生老病死,但在这个‘我’所依附的生物体死去后,‘我’仍然会延续下去?他会在他附着的生物体衰竭死亡时离开,重新附着于另一个生物之上。将‘我’的存在持续下去,生生不息,与生命共存。 被轮回的并不是记忆,也非前世的恩怨,仅仅是一种‘我’的知觉。 ‘我’的意识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器官组织,它是一种存在的模式,一种虚无缥缈的精神产物,当你毁坏了生物机能中最核心的特征,你也就毁坏了生物存在的基础,切断了生物存在的秩序。生命特征不能保持,自我意识也会不复存在,自我意识神秘原因在于它非物质。它是灵动的一阵轻风,一片云彩,是自然瑰丽的精神创造。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出自《礼记·冠义》,是说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懂得并且接受礼节.尊卑.长幼,道德和节气以及应尽的义务责任。
/
本文档为【由是而之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