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2011-10-21 22页 pdf 325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9544

暂无简介

举报
《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 1 - 《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喜欢动手的真正原因,那他就无法体会到孩子劳累之后满足而又愉悦的心情。这种快乐比 吃美食更要有效。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成人就必须做出牺牲,抛弃他的谨慎心理。即使孩子在拿东西过程中 真的打碎了什么,也不要大惊小怪,问问自己--难道孩子双手的锻炼和智力的成长还没有一只杯子重要吗? 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 一个大约 3岁的小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这 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
《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 1 - 《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喜欢动手的真正原因,那他就无法体会到孩子劳累之后满足而又愉悦的心情。这种快乐比 吃美食更要有效。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成人就必须做出牺牲,抛弃他的谨慎心理。即使孩子在拿东西过程中 真的打碎了什么,也不要大惊小怪,问问自己--难道孩子双手的锻炼和智力的成长还没有一只杯子重要吗? 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 一个大约 3岁的小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这 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 奏。 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观察她的老师便数了数她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 42遍。所幸的是,周围都很安静, 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她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 从梦中醒来似的。 这个女孩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以至于感觉不到有人在一边看着她。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 我们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脸上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表 情。 这个小女孩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这个时期孩子的注意力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然 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们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并一再地重复训练,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 孩子的手脏了,妈妈就要求他去洗干净。后来发现他的手已经洗得很干净了,但他还在不停地洗。到晚上睡觉 的时候,还去再洗一遍。过了几天妈妈发现,她的孩子现在会自觉地洗手了,孩子见人就会自豪地伸出于净的小手 给他们看。 其实孩子们的这种重复练习,正是其锻炼和学习的需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得以完善,智 力也因此得到发展。只要一开始教得仔细,甚至细致到每个细节,那孩子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个练习。因为他在这 个过程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满足,这些动作根本无需大人强迫,他们自己会完成得很好。 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孩子的能力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这一重复练习的过程中,他 们的注意力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这样对孩子智力的培养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由选择--让我自己做 孩子不喜欢被父母或老师人为地规定,渴望自己选择不同的事物和行动。这种自由选择,使我们能看到他们心 理的需要和倾向。只要有机会,而且保证大人们不去干涉他们,他们总会选择一些自己偏爱的东西,哪怕只是一把 小尺子,他们也会玩得不亦乐乎。 吉米是个 2岁的孩子,妈妈总是买许多机器人的玩具给他玩,但其实吉米感兴趣的是积木,而妈妈认为积木太 死板,不适合男孩子玩,结果吉米面对一大堆小机器人总是三分钟热情,有时候还时不时地发呆,一句话都不说。 看着吉米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妈妈便来请教我。我于是建议她让吉米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做事或者玩耍。没过 多久,妈妈发现吉米比原来机灵、活泼多了,而且吉米手中的积木总是像变魔术一样,能摆出各种各样超出妈妈想 象的东西。 - 2 - 当孩子一出生时,就具备了探索周围世界的潜能,对所有细小的事物感兴趣,充满好奇心和内在潜力。当孩子 迸发学习的热情时,不仅对秩序、重复训练非常着迷,而且他们还有一种自由选择的需求。 有些孩子在家里,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小到晚餐吃什么,该看什么电视节目,大到是否参加班, 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孩子总有事不关己,无权过问的感觉,因而,他们的童年可能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快乐。 正因如此,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做自己喜欢的事。 让孩子们自由地做一些选择,是培养他们形成乐观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 主。让孩子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但有些事 让孩子做决定也无妨,比如听任孩子画白马而不是画花草。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决定更重要 的事情。 "请不要命令我,让我自己做。"听到孩子的呐喊,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可轻易去干涉他们的选择,不要总是以为自 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处的,其实孩子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去不厌其烦地花费精力去做。如果给孩子不喜欢 的东西,那只能给他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他们也得不到快乐。 家庭育儿小提示: 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 近来有研究者对 5~6岁的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脾气坏占 15?72%,性格古怪占 4?84%,神经 质占 28?33%,行为问占 9?02%,社会交往不良占 2?86%,情绪障碍占 10?33%,低能占 0?66%。此外还有偏食、 言语发育迟滞、分离性焦虑、强迫现象等。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调查发现,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发生在围产期,孕期母亲患传染病、中毒、营养不良、 腹部外伤,小孩出生时窒息缺氧,难产或产伤;第二种是缺少幼儿园正规教育,家居的孩子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 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第三种是家庭环境因素。 在这些原因中,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首先:家庭不和睦或父母离异, 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其次,教育方法不当。 一种是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 育,使孩子变得胆怯和抑郁。还有,父母双方育儿方法、要求、态度的不一致,使幼儿有恃无恐或无所适从。 第四章孩子和父母的情感拉锯 大人们总是用错误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孩子,说他们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这所谓的"蜜罐"只不过是指衣食无忧、 吃喝不愁,可是在这"蜜罐"里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却是苦的。 "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心却是苦的 大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因为物质很丰富。在一个家里,爸爸负责外出工作赚钱,妈妈负责洗 衣做饭,他们齐心协力照顾孩子的生活。正因为这样,他们认为,孩子一直以来享受着最好的照顾,住起来最舒服 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然而,现实中很多孩子却觉得自己并不幸福。 - 3 - 孩子是什么呢?孩子只是父母创造出来的物品,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丝毫不容他人侵犯。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孩子必须服从自己的意愿。可以这么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奴隶能像孩子被父母拥有 那样被奴隶主完全拥有,也没有一个仆人像孩子服从大人那样必须永远服从主人的指示。他们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行 动,一切都被父母给代替了。他们盲目地服从父母的命令。至少工人也有下班的时候,还可以找个地方消遣,而他 们却不能! 确实如此,大人们总是用错误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孩子,说他们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这所谓的"蜜罐"只不过是指 衣食无忧、吃喝不愁,可是在这"蜜罐"里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却是苦的。 虽然他们生活好了、吃苦少,可奇怪的是自 由少了、内心的幸福感少了。他们看上去似乎拥有了很多很多,事实上他们的心灵仍一无所有,他们仍十分"贫穷"。 大多时候他们都不觉得自己生活在"蜜罐"里,因为他们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幸福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想过孩子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情,以及丰富的内心生活,他们并不是大人的附庸 和支配的对象。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自己的力量。 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把 "真烦"、"真没劲"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变得神情冷漠,整天不愿说一句话,把自己关 在小房间里,拒绝与他人来往;小小年纪即有自杀念头;在压抑中成长,变得抑郁消沉、离家出走或厌学厌世…… 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教育的失败,不能不说是父母教育的失职。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小时候的心理创伤会影响一个人终生。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 所受教育不当造成的。实际上,那些看似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心却是苦的。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并向 他们提供适合的环境,保证他们毫无障碍地自我发展和成长。 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 我们总会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情况,在那时孩子脾气特别大,只要不顺心就会大哭大闹,而且很爱缠人。有人 认为,这是因为平时太宠孩子了,这样下去孩子的脾气会越来越大。他们建议,如果孩子总是无理取闹,父母应该 试着拒绝他,哭闹几次他就会慢慢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孩子真的是在无理取闹吗? 一天晚上,一位好心的妈妈要孩子上床睡觉。 小男孩请求妈妈让他把已经做了一半的事完成后再去睡,但是这位妈妈一点也不肯做出让步。小男孩只得还是 乖乖地上床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爬起来想把事情做完。 小男孩的妈妈发现孩子竟然背着她偷偷溜下床,于是狠狠地骂了小男孩一顿。 小男孩对妈妈说:"我没骗你啊,我跟你说过我想要把事情做完的。" 妈妈不想再和孩子说下去,就叫小男孩说对不起。 - 4 - 可是这个小男孩还想继续和妈妈理论,他并没有欺骗,就像之前他向妈妈坚持说要把事情做完才去睡一样。 小男孩解释说,因为他没有欺骗任何人,因此他不明白为什么他需要道歉。 "好吧!"小男孩的妈妈接着说:"我知道了,原来你一点也不爱妈妈!" 小男孩回答:"妈妈,我真的很爱你,只是我并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要道歉呢?" 通过以上对话,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孩子的谈吐才像大人,而这位妈妈的行为反而更像一个孩子那样无理取闹。 事实上,孩子的无理取闹大都是需求被父母忽视的表现,他们想要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情但被大人给阻止了。 大人不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地以自以为是的错误观点处罚孩子,这很容易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大人的种种做法,其实正是无理取闹的不理智行为。他们盲目地对待孩子的方式,给孩子的成长设置了许多障碍。 大人的虚伪和小孩的绝望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说谎"这个问题。 我完全同意哲学家罗素的说法:"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许多心理学家也认为:孩子说谎有种种原 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和我熟悉的妈妈为了教导她的小女儿绝对不能说谎,向小女孩讲了许多说谎的坏处,她努力让孩子相信, 一次小小的谎言到最后会让人犯下一连串错误,好比一句谚语所言:"说谎会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这位妈妈自身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参加音乐会,她委婉地推脱说:"啊 ! 真不好意思,我头疼得厉害,实在没办法去。"谁知,电话还没讲完的时刻,就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她赶 紧冲过去,只见女儿双手捂脸,整个人痛苦地跌坐在地。"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小女儿连看都不看她,只是哭着 回答:"妈妈说谎!" 就这样,小女孩对妈妈的信任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了,一道隔离的高墙横亘在成人和小孩之间。这种隔膜日积月 累,越来越厚,直至代沟形成,从此孩子把父母的教训当作耳旁风,因为他们看到了大人在生活中言行不一的"真相 "。 事实上,那些总是不厌其烦教导孩子一定要养成诚实习惯的父母们,都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孩子包裹在层层 的谎言之中。这些谎言都是提前好的,可以看作是大人故意编织的"谎言圈套",其作用就是迷惑和欺骗自己的 孩子。比如许多父母总是告诉孩子圣诞老人和妖魔是存在的,天上有神仙和小天使等。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不 仅没有任何促进,反而有很大的阻碍。 一个小女孩的爸爸是一名牧师,她每个礼拜天都会到教堂里听爸爸布道。牧师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 穷人和受苦难者也是上帝的子民,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永生,对穷人和苦难之人就必须呵护。"小女孩被牧师爸爸的布 道感动得泪流满面。 - 5 - 然而,当离开教堂在回家的路上,牧师的女儿看见路边有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身上有许多伤口。 牧师的小女儿跑过去,爱怜地拥抱和亲吻了这个小女孩。这时,牧师和他的太太简直吓坏了,一把抓回了他们穿戴 整洁的漂亮女儿,一边急急忙忙走开,一边责骂孩子的行为。回到家,牧师太太赶紧帮小女孩洗了个澡,全身的衣 服也重新换了个遍。其结果呢?事情过后,小女孩再听她爸爸布道时,就像听其他故事一样,已不再有任何感动。 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大人自以为是的态度以及那些错误不当的行为,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大人是 虚伪的,这种虚伪让孩子感到了绝望。这些隐藏的冲突和矛盾,总有一天会引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父母在赢 得胜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孩子对他们原有的信任,并且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也一道消失。 在这种和大人的对立冲突中,孩子的心灵首先会受到伤害,然而许多父母仍然把对孩子的压迫误认为是爱的表 现,因此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如今许多医生开始了解,孩子情绪失调的首要原因,源于幼儿时期受到的压抑。 孩子在幼儿期的一些征兆,例如失眠、做噩梦、消化不良和口吃等,通常都是情绪失调的结果,而这些伤害将伴随 孩子进入成年期。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受压制的精神重获自由,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和身体一样茁壮成长。 错误及改正方法 过去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和老师会揪"笨孩子"的耳朵,或者狠狠地敲打不听话孩子的手。这样的惩罚方式是残 酷的,而且可以想见,即使大人将孩子的耳朵揪红了、手指打肿了也很难让孩子变得真正"听话"。孩子并不能因此 而聪明起来,实际上孩子只有借助不断的锻炼与汲取操作的经验,能力才能增强。 我们处处可见那些批评或奖赏孩子的做法。这样做的老师和父母都觉得这才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动力和健康成长 的保障。在学习和生活中,孩子多拿了几分会得到糖块,少拿了分数就会受到惩罚,父母和老师一般都采取着这种 做法。甚至,他们固执地认为,教育孩子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夸奖和惩罚,这才是对付孩子的有效武器。 然而,经过大量的教育实验证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那就是以夸奖、惩罚或打 着改正孩子错误的旗号对孩子进行干涉。有人可能会问:如果你不以夸奖和惩罚的手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又如 何才能让他们走上正道呢? 事实上,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对孩子进行夸奖和惩罚的话,孩子就很容易丧失自我约束的能力,他无法拥有自 动自发的做事激情,一切的动力和细节约束都必须依靠父母和老师来提供,否则他们就不喜欢自己在做的工作,就 会百无聊赖。这是一种有害孩子性格的做法,可以想象一下:当孩子豪情万丈地投入自己热爱的游戏和工作中时, 父母和老师不停地提供奖励或惩罚,这很容易影响孩子工作的纯粹性和积极性,最终会扰乱孩子工作时的专注力和 精神创造的自由。 孩子一旦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就会忘记一切。这时任何的奖励和惩罚都不能与他们手里的 "工作"相比, 父母和老师的所有表扬和批评都只能打消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假设一个父母为了惩罚孩子,愤怒地指责他是多么 调皮和愚蠢,并用戒尺打他的脑袋。这不仅会在肉体上伤害他,更会在心灵上造成创伤。这样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本 - 6 - 人不会有任何提高,即使孩子犯有错误,也不能因此而得到改正。要想让一个孩子改掉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 在"工作"中反复练习,直到应用自如、炉火纯青,光是靠呵斥和奖励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父母和老师的指责并不是对孩子错误的修正,只是在重复陈述连孩子自己都明白的缺点。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 帮助孩子进行主动训练并加以纠正。要知道,孩子完善自己的渴望甚至比我们的期待更要强烈,我们要做的工作就 是及时为孩子提供训练的工具和环境。 在具体的做法上,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故意安排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以此锻炼孩子敏锐的观察力,锻炼他 们发现错误的能力,从而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渐渐地让自己越来越完美。错误,对孩子而言,成了一件有趣 的事情。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就会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 一个小女孩在做"按命令行事"的游戏时,读到手中纸条上写着的这样的话:"到外面去,关上门,然后回来。" 这个小女孩仔细研究了这句话,然后依照命令行动起来,但是还没有完全完成动作,她就跑到老师面前问:"如果我 把门关上了,我怎样才能回来呢?" "你说得对,"老师说,"这是我的错",于是老师改写了作为"命令"的句子。"好,"女孩说,"现在我可以完成了。 " 错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可怕的。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可能犯错误,不仅孩子,即使父母和老师也 经常如此。正是由于错误的存在,孩子才变得越来熟练,在做事情的时候才变得越来越准确无误。正所谓"失败是成 功之母",许多错误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孩子在跌跌撞撞学习走路的时候,不免会犯下无数个 小错误,然而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力量克服了,并因此更健壮、更灵活。可以说,孩子正是通过改正一个个错误得以 成长和进步的。 一个孩子能否在成长过程中能力增强,主要由其自身改正错误的能力决定。一个孩子缺乏改正错误的能力,他 将很容易变得自卑和软弱。如果父母和老师总是尝试代替孩子改正错误,自以为是孩子一生的"校对师",将剥夺和 破坏孩子自身的修正能力。 "我只是想吻你们一下" 有的孩子喜欢每天清晨早早起来,跑过去唤醒自己的父母。父母也许会抱怨说:"我们已经跟你讲过多少次了! 不要天一亮就来打扰我!"孩子这时委屈地回答:"我不想打扰你们,我只是想吻你们一下。" 孩子天生就有一种爱的本能。这种爱是如此炽热,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父母,都是敏感而细腻的。而大人对 这美好的一切却麻木了。大人们需要孩子的拯救。"天使"一样的孩子正唤醒我们。每天都会热诚地呼唤我们:"新的 一天开始了,学会更好地生活吧。"是的,响应孩子的号召,醒来吧,感受爱的气息。 孩子拥有一双独特的眼睛,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大人视而不见的东西,这正是因为孩子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才让 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而不是像大人那样漠不关心。 - 7 - 孩子爱的另一个特殊对象就是父母。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吃穿用等物品,并且只有从父母那里,他们才能得到 自我发展的东西。同时,在孩子看来,父母的嘴唇仿佛是一个喷泉,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他们学习语言所需要的词 汇。 孩子是时刻爱着我们的,尽管有时他们发脾气或拼命反抗,甚至对我们大爆粗口。孩子之所以会发脾气或反抗, 这只是因为他们想发挥自己创造的潜能,然而他们所热爱的父母却一直不能理解他们的需要,一味地忽视和漠不关 心。他们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就大发脾气。我们一定要明白,当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并不是孩子不爱我们 了,而是孩子对自己内心潜能的一种声嘶力竭的自我保护。 这时,父母必须警醒--自己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就像用刀子刻在石板上那样。 正因如此,父母一定要仔细斟酌自己所要对孩子说的话,要知道,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对孩子来说,都可能对其一生 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那些所谓的教育家们,手持教鞭教育孩子要爱祖国、爱人民、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小朋友, 然而,成人并不具备教导小孩的资格,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大人小丑一样的闹剧。因为小孩根本无需教育,他们天生 就有一种爱的本能,与之相比,那些教导他们的大人们却丢失了。 小孩经常会弄出一些小的响动,来引起大人对他的注意。更有时候,孩子无理取闹:"看着我!跟我呆在一块!" 然而,孩子是真的无理取闹吗?不!这只是他们爱我们的体现。作为父母,请你想一下--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像孩 子那样对父母怀有如此深沉的爱。这种爱甚至等孩子长大后,就会消失不见。到了那时,还有谁会在睡觉前呼喊我 们,并充满深情地说:"不要走,和我在一起!"相反,那个时候,他们只会礼貌而无关痛痒地对我们道一声:"晚安 。 " 可以想象,没有孩子对我们的召唤,大人们都将萎靡不振,他好像在提醒我们:"如果不努力超越自我,你的心 就会慢慢长出硬茧,最终变得麻木冷漠。" 被生活抛弃的大人们习惯抱怨上帝:"你为何不爱我们,让我们沦落至此!"这时上帝回答:"我爱你们。每天早 晨我都前来唤醒你们,但你们却拒绝我!""神啊!我们什么时候拒绝过你?""当孩子来喊你们时,他就是我!" 爱让孩子以一种敏感的热情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内心那种不可抑制的冲动,促使孩子去认识、去感受,孩子因 此而得到智力的发展。这一点对大人来说也同样重要,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失去爱和激情的人将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失去活力,无精打采,如同行尸走肉…… 孩子就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天使,他们要让我们感觉到爱。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爱,有了爱的力量,我们才 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正因如此,先知才这样告诫世人:"如果你们不变成如同小孩子一样,你们决不能进入 天国。" 新式教育--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 - 8 - 在饭厅里,一个大人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婴儿看到了一幅画了许多水果的画。他一边看着画,还一边做 出假装吃东西的样子。当时这个婴儿本来还在吃奶,由于他曾经看过大人吃水果的样子便模仿起来。抱婴儿的大人 看见孩子模仿的那么开心又很有兴趣的样子,就抱着他站在画前,一直到婴儿兴趣索然才离开。 孩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他们具有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大人想象不到的事物,孩子可以想象到,大人 观察不到的事物,孩子都明察秋毫地看到了。 孩子借助模仿大人的机会进行最早的练习,故事中这个大人满足了孩子塑造自我能力的需求。他无意中的配合 动作顺应了孩子的天性。这个大人真是我们所称的"教育家"! 一个小孩看见大厅的芭蕾舞者雕像后,立刻跳起舞来,因为孩子曾经看过别人跳舞的样子,所以他知道雕像的 姿势就是跳舞的动作。 这就是孩子天生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他们正是这样得以进步和提高的。他们的智能也是这样得以开发的。所以, 成人一定要学会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其中让孩子参与我们的生活将是 首要的一项。 很多父母,乃至教育家们都认为,孩子就像"软蜡"一样可以任意塑造。大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塑造他们。 父母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发展成长。这样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致命的错误在于:大人可以像上帝造 人那样随时捏制孩子的"软蜡"。而事实上,孩子必须依靠自己来塑造。任何的强暴介入都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永久 创伤。就是把大人的这种干扰称为邪恶,也不为过。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小孩被父母刻意塑造为"小大人",这种做法应该禁止,因为孩子必须依照自 己的天性去发展,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肯定会给孩子致命的伤害!不仅如此,更残酷的是,父母总是破坏孩子好 不容易塑造起来的自我。虽然孩子趁大人不注意之际,会将被大人破坏的自我重建,可是大人会再一次地将之破坏 殆尽。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冲突就这样一直僵持到孩子完全投降为止。 从此孩子变得畏畏缩缩,向大人完全服从,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个性和灵魂。他们甘心做大人的木偶,懒得发 表任何自己的意见,更不想出手去做本来自己想做的事。因为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无聊透顶,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 有趣的事了! 这是一桩多么残酷的悲剧!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时刻都在上演,作为父母仍在执迷不悟,孩子的理想前景仍未到 来。孩子呼唤着被拯救,而父母则需要反省。作为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他们自己。 孩子的天性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人熄灭。即使这样,如果大人能顺应他们的天性,提供 好的环境和条件,正冒烟的蜡烛仍能复燃。而大人如果执迷不悟,再一次将冒烟的蜡烛狠狠熄灭,孩子就永无燃烧 的可能。孩子心中如汪洋一样浩瀚的潜就永远被埋葬了! 在教育方法上,我们提倡:"不要毁掉孩子设计内在生命的软蜡。"父母要像呵护风中蜡烛一样呵护孩子的天性, 而不能成为孩子发展的障碍。 - 9 - 家庭育儿小提示: 4种亲子互动操 1? 爸爸累,我可以背着你--猜拳输了,背对方走 10公尺。当然,在父母赢的情况下,只能施加适当的重量,陪 他走 10公尺! 2? 爸爸重,我可以推动你--玩相扑:双脚站稳,让孩子试着推动你。父母跟小孩互相被推动、被推倒,更能添 加游乐的趣味! 3? 爸爸高,我可以跳更高--抱住孩子的腋下,让孩子低蹲起跳,再顺势举高,配合着节奏,让孩子感受身体的 运动。 4? 爸爸躲,我可以抓住你--找一固定物,爸爸最好让孩子来抓,在左右躲闪挡人,训练孩子的反应。 第五章 孩子的自我需求 孩子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小乐园。不用给他玩具,他需要的是一个家;不用给他洋娃娃,而是给 他一群同伴,让他们一起去体验生活,一起健康成长。 废墟上的奇迹 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墨西哥大地震后,人们在废墟上发现了 60 个无家可归的小孩。这些小孩 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叫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们的性格因这场灾难变得冷漠、恐惧、抑郁, 经常失眠甚至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症状。每当夜晚降临,周围的人都能听到他们哭喊和嚎叫的声音。毫 无疑问,这是一群不幸而可怜的孩子。 意大利皇后为了表示对这群不幸孩子的关心,特意出资兴建了一座收容所,所内有美丽的花园、 清澈见底的池塘,适合他们玩耍的游乐园,还有漂亮的小家具,以及专供他们使用的刀叉、盘子、毛 巾、衣服、鞋子之类的生活用品。即使墙壁上也搞了精致的装饰,挂几幅适合小孩年龄的图画,窗台 上摆放着清香宜人的花束。不仅于此,还有像母亲一样关心疼爱他们的修女,她们承担着老师和母亲 的双重职责,由于这里的修女大多是贵族出身,她们凭借记忆里的场景传授孩子上流社会的礼仪,指 导他们如何像王子一样举止高雅地生活。 奇迹出现了!这些孩子虽然食量没有大的增加,但是在精神上开始呈现出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他们每天都沉浸在兴奋和激情之中。他们求知若渴,每天在快乐中成长。不久,他们的身心都健康起 来,睡眠也完全进入正常状态。这一巨大的变化几乎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首先需要父母发现孩子真正的本性,然后提供切实的帮助,从而让孩子在 - 10 - 成长过程中排除障碍,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用列表的方式写出孩子喜欢的行为和抵触的东西: 孩子喜欢的各种行为重复练习〖〗个人整洁自由选择〖〗感官训练控制错误〖〗与阅读分离的书 写分解运动〖〗书写先于阅读良好的行为规范〖〗不用书本阅读环境中的秩序〖〗自由活动中的纪律 孩子抵触的东西奖励和惩罚〖〗教室的讲台单词拼写课本〖〗共同的课程玩具和糖果〖〗教学和 考试其实,孩子想要的东西很简单--只是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理解并支持他们的父母以及一些开发 智力的物品。那些需要用手摆弄东西的活动,就像神奇的魔杖一样,能敲开孩子天赋的智力之门。如 "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还能展现孩子真正的特性。 我们看到孩子欣喜若狂、毫不疲倦地工作,因为他迫切地想学会使用那些能促使他心智发展的工 具,而不再对诸如奖品、玩具和糖果之类的东西感兴趣。他的各种行为有了秩序感和纪律性,并不断 去遵守和完善……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看上去永远那么生机勃勃、真诚可爱,还对所有人充满友 善,喜欢并适应所有他看到的东西。 3岁孩子的需求 我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提供适合孩子力量、尺寸的用具,比如小香皂、小毛巾以及小自行车等, 以此引起他的兴趣。就好像成人在家或在田间工作的方式一样,孩子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小乐园。不 用给他玩具,他需要的是一个家。不用给他洋娃娃,而是给他一群同伴,让他们一起去体验生活,一 起健康成长。 一旦给孩子真实的东西,孩子的反应可能出乎意料。孩子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清楚地表示要独立 做事。父母、保姆、老师都会感到惊讶,这时候成人只能在一旁作观察者,因为现在孩子已经成了环 境的主人。 在我们所进行的早期教育实验中,发现三个有利因素能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第一,参加试验的家庭位于贫穷且生活比较艰难的城区边缘,那些孩子们虽然出身贫穷,但他们 却因此得到了自由的自然天地,从而能够使内心的潜能得到发挥和锻炼。 第二,参加试验的孩子的父母大都是文盲,这些家长虽然不能给予孩子知识上的指导,但至少也减少了用自以 为是的教育理念"毒害"孩子心灵的可能。 第三,试验中所任用的老师不是所谓的"专业教师",所以他们在思想上是自由的,不曾抱有传统教育的偏见, 更能顺利地实施这种教育法。 - 11 - 如果在几十年前的美国,其结果可能相反,当时传统的教育法就是要找最好的老师,而所谓的"好"老师只不过 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他们自己也承认在师范学校学了太多对孩子没有帮助的东西,而且满脑子都是与孩子天 性相反的理念。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一味地把错误的教育理念强横地加在孩子身上,禁锢孩子的心灵,阻碍孩子的 成长。 可以说,一个自由的小孩,能够跟随自然的引导走向完善。他往往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做得很彻底。例如, 我们原本只期望他能擦桌面,但让人意外的是,他连桌脚、桌边、底面和缝隙都擦得干干净净。 3岁的孩子具有一种自我成长的本能,他们的内心天生就有一位老师,始终无误地引导他。父母和老师所做的 努力就是提供他们需要的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孩子的"假累"现象(1) 大人的另一个偏见就是对疲劳的看法。每当孩子忙碌一段时间后,就强迫他们去休息。其实当孩子对某个活动 兴趣浓厚的时候,是不会觉得累的。如果大人强迫孩子每隔几分钟就休息一下,会使他失去兴趣,反而更容易感到 疲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能有机会拥有最大可能的满足,而且通过做某件事他将挑战和征服自己,这个时 候无论多么累,他都会感到无比骄傲和快乐。这时,他在精神上会感到疲倦吗?不,事实上,他会感到自由和满足 的。 与之相比,很多人在工作了一天后,回家就说:"我好累呀!"难道他们是真的做了很多工作累的不行了吗?不 知你有没有注意过,过一会之后,他们就开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他们真的感到很累的话,就会马上上床睡觉 了。但是并没有,他们在自己的爱好上花费几个小时又几个小时,而且毫无怨言、不知疲倦,这是因为他们在爱好 中获得了满足和精神上的放松。 正是由于在工作中无法满足成就感,他们才容易感到累,这只是一种"假累"而已。如果工作真的能够获取精神 上的满足,那么当他们完成手头的工作之后,一样会感到觉得轻松自如,因为这样的工作并不是负担,生命的激情 在工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如果一个人喜欢他的工作,把他的工作当作兴趣,每天都能以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态积极工作,那 么对他来说工作就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了,而变成了轻松而享受的游戏。这不仅让他感到了快乐,而 且他的精神也会越来越好,根本不可能存在"假累"现象。 在孩子教育中,父母也往往忽视孩子"疲劳"背后的真相。在父母的强迫和阻拦下,孩子很难从事 自己热爱的活动,而父母提供的玩具又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当他们玩耍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这一玩 具失去热情,这时的表情是厌倦或疲惫,有时甚至烦躁不安,此刻父母一定会认为孩子累了,需要休 息了! 难道事实真是如此吗?这只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而已。孩子的这种表现理应引起他们的警 - 12 - 觉,而他们却采取错误的方法,促使孩子的成长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做了一些调查和实验发现,文化层次较低的父母比有钱的父母更配合我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写 出第一个字时,不识字的父母会高兴得把孩子举起来。然而有钱人家的父母,对孩子类似的表现反映 很冷淡,还会询问学校有没有开设提高孩子修养品味方面的课程,至于孩子是否能写字似乎无关紧要 。 如果孩子想动手做些日常劳动,这类家长会说:"这是下人的工作,我的孩子来学校可不是为学这些 低贱的工作的!"他们不知道,这些工作对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力有着多么大的作用。 甚至,还有一些无知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太小,还不适合学算数,怕孩子的脑子用坏了。 在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有很复杂的情绪,他们既有优越感又有自卑感,可以说是心智上有一定的障碍。 事实上,精神疾病患者几乎没有一个是用脑过度产生的,大多都是对工作、学习失去兴趣,以及遭受 情感等打击造成的。 孩子的"假累"现象(2) 如果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日常生活练习或智力游戏上"忙碌"一段时间后,父母就会认为,孩子一 定是累了。他们做了这么多,还没有休息一下呢!于是就打断他们的活动,强迫他们休息。然而,孩 子这时是真的累了吗? 一个对心理学一知半解的老师,也会理所当然地误认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的事,他一定是累了。 所以,这个老师会打断孩子的活动,为了让孩子透透气,他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玩。等孩子们在操 场溜达一圈或者玩耍一会后,老师才把孩子再带回教室。可此时孩子会比没到操场玩之前更好动,更 没有办法专心完成手头的工作。孩子会继续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现象会一直持 续下去。 在上述情形下,很多老师都认为他们是对的,其实这是盲目、错误的。孩子的表现很明显,玩了一会儿之后, 又会开始烦躁起来。老师对此往往感到无可奈何,他们感觉自己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让孩子休息或换一个地方玩, 可似乎都不管用,孩子不但无法继续做原来的事,还变得更加不安起来。 这类父母和老师看上去很努力地迎合孩子,但实际上他们缺乏对孩子必备的信心,因为他们没有尊重孩子的自 主权。这些父母和老师虽然尽了全力,而且他们的每一项建议和计划也都非常完善,但他们没意识到,他们总是习 惯干预和指导孩子,结果反而阻碍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妨碍了孩子原本能从中得到的启迪和智慧。 只有当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所以,如果父母和老师 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能够把所知道的东西暂时放置一边,谦虚一些,不把对孩子的指导当成是必 要的;如果他们懂得耐心等待,就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惊人转变。 还要注意,如果孩子重新选的工作比之前的更容易,那他们不安的心情更不可能平静。想要再次完成这项新的 - 13 - 活动,就必须能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与此同时,外界还不能轻易去打扰他。当孩子完成他的重要活动之后, 脸上会表现出和"假累"完全不同的表情。现在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很平静。整个人也似乎有了新的动力,而 且充满了朝气。 孩子也需要工作 我们大人都认为,孩子天生养尊处优,什么工作都不用干,每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然而事实真是如此 吗?其实,孩子也是个工作者和生产者。 这样说也许很多人很难理解,但孩子的工作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孩子的工作与大人的工作截然不同。大人 的工作一般是为了实现一个愿望,比如完成一个任务,或者只是为了赚钱,而孩子的工作则不是这样,他们在工作 中并不怀有某种目的,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是为了完善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尽管如此,孩子在工作当中,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为了完善能力的,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觉得被某个活动某个 游戏某个事物给吸引了,觉得这个东西太有意思了!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在心理上一直是无意识的,他们 就是在这无意识的过程中得以成长和提高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像一个认真的学生一样遵循自己的学习计划,不断协调自己的运动并且积累情感、智 力。同时,还不知疲倦地学会说话、站立、行走和奔跑。孩子们还要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化解痛苦和成功战胜困难 等方式使自己不断地完善起来。 我们大人总是低估孩子的工作,事实上孩子的这一工作比我们大人的工作更为重要。大人的工作只是为了赚钱, 而小孩的工作则是发展自身,他们的工作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大人应该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和游戏,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在这些工作中健康成长和发展。 母爱是孩子最强烈的需要 我们常用这种想法来自欺欺人:我们已经给了孩子他们生活必需的,如漂亮的玩具、美味的佳肴,他们还缺什 么呢?是的,我们已经想得够周到的了,吃的喝的都面面俱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了。然而真是如此吗? 在一家慈善育儿机构里,有一位长得很丑的小男孩被母亲嫌弃。欣慰的是,那位看护他的阿姨非常喜欢他。一 天,这位善良的阿姨告诉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漂亮了。"听到这一消息后,妈妈便去看望那个小孩, 但失望的是,她发现她的孩子还是那么丑陋,一点也没改变。过了一段时间,看护阿姨又向那位孩子的妈妈说,她 的孩子又变漂亮了。这位妈妈又半信半疑地去看望孩子,发现孩子真的比以前精神多了,言语之间多了几分灵气和 活泼,看上去确实漂亮多了,这位妈妈不由感到震惊。也许孩子就是在伟大的爱的影响下改变了。 这个看护阿姨到底给了男孩什么?她好像什么都没有给,然而又什么都给了。而那个妈妈呢,看似提供了一切, 其实什么也没有给孩子。 是的,孩子缺少的是爱。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在爱的包围下才能健康成长。一旦爱的环境缺失,对于孩子来说, - 14 - 他受伤害的不仅是他的心灵,他的身体也将备受痛苦。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知道,丰衣足食与漂亮的玩具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健康成长 需要依靠灵魂的快乐,来自爱的巨大召唤! 在荷兰的一个慈善机构,人们将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那里,在那里的孩子都处在一种看似很完善的并且 管理科学的环境中--那里不仅有营养丰富的食物,还有受过最新观念训练的护士。但奇怪的是,没多久这里发生了疾 病,导致许多孩子死亡。而当地其他由低收入父母照顾的孩子反而没有患相同的病,而且比这些受到特殊照顾的孩 子还健康。经过研究发现,原来这些夭折的孩子是因过早缺乏母爱,导致患上心理疾病。后来那些受过训练的护士 开始用母亲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待孩子,平时注意多抱抱孩子们,面对他们经常微笑,并和他们做游戏。时间一长这 些孩子又逐渐恢复笑容与健康,以后再也没出现过孩子的意外死亡。 一个幼小的生命作为父母爱的结晶,他需要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诞生并成长。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在总结物 种延续的问题时提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是因为他们有天赋的自卫武器,更由于有一种伟大的母性本能。 所以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并不是刻意而为的,这种情感与慈善家、宗教家或社会活动家所 要唤起的同情之爱不一样,那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而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做出的牺牲十分自 然。 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自然赋予母亲的本能已经受到压抑或消失 了。以前,母亲在用母爱保护孩子的同时,可以本能地带孩子到各种地方,而这也正好为孩子敏感期的发展提供了 所需要的环境,但现在的妈妈早已失去了这种本能。 作为母亲,必须重拾这种失去已久的母性本能。我们在这里强调母爱,是因为母爱和孩子自然发展的重要性一 样,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母亲们必须认识到,她们一定要在孩子一出生时就给予心灵的保护,不要只是在表面上满 足了孩子生理上的需要。 家庭育儿小提示: 教你激发女孩潜质的 6个招数 1?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很多的身体接触,确保你的女儿从你那里得到足够多的亲吻和拥抱。 2? 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时,注意看她挑选哪些玩具玩。如果她选择的玩具是家中没有的,父母可以考虑买给她, 以激发她的兴趣。 3? 如果她喜欢,妈妈可以陪她一起做"女人"自己的事,比如可以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做化妆游戏,给她做头发 , 也让她给你做头发。 4? 让女儿有许多不同的玩伴,选择玩伴不要太在意性别,既要有女孩,还要有男孩。 - 15 - 5? 如果女儿害羞,从体育游戏里逃走,父母就不要强迫她参加。但父母一定要尽力去帮助她克服恐惧,比如牵 着她的手,鼓励她模仿别的小朋友沿着墙走。 6? 如果女儿喜欢一般男孩喜欢的球类玩具时,父母可以用在她身边踢球的办法来鼓励她的兴趣,或者给她买一 个足球让她来练习。 第六章影响孩子成长的心理障碍 有一次,一位女士故意问一个本来知道樱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樱桃是什么颜色?"她没想到的是,这一问让 这位胆小的孩子感到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他犹豫半天,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是怯怯地说:"我去问问老师。" 怀疑癖--樱桃是什么颜色 有一次,一位女士故意问一个本来知道樱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樱桃是什么颜色?"她没想到的是,这一问让 这位胆小的孩子感到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他犹豫半天,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是怯怯地说:"我去问问老师。" 这个孩子为什么如此地不自信,即使自己知道樱桃什么颜色,仍然向老师寻求所谓的"正确答案"呢?在现实生 活中,为什么有人总是喜欢依赖于他人呢? 答案就是:这些人害怕犯错误,总是逃避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跟在别人后面,直至变 得完全依赖他人,丝毫没有主见。 在心理病态症中,有一种被称作"怀疑癖"的心理症状。这种怀疑癖的一个最明显症状就是不能够独立做决定, 同时当事人深深陷入一种痛苦情绪之中。 在一家专治神经错乱的医院里,有一位患"怀疑癖"的病人。这个病人喜欢一遍一遍地检查垃圾桶,他担心有价 值的东西留在了垃圾桶里,直到在他决定带走垃圾时,还会拎着垃圾桶爬上楼梯,挨家挨户地敲门,问他们的垃圾 桶里是否有值钱的东西,直到确信没有后才离开。而且这样折腾一遍还不算完事,过一会儿,他又会返回来,再一 次挨家挨户地敲门问一遍,如此循环往复。 人们只有反复地告诉他,垃圾里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你可以放心了。这个时候,他眼里闪烁着泪光,人们的 言语对他来说是多大的支持和安稳啊!他终于决定离开了,仿佛已经放心了。然而过了一会,他又回来了!他再次 向人们征求意见:"我真的可以放心了吗?"人们只有再次告诉他:"你确实可以放心!"然而他死活都不肯相信,直到 他妻子出现并强行把他拉走。 事实上,怀疑癖的情况处处可见。不仅这些特殊病人,即使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在脑子里也有这种怀疑癖的潜 意识。 比如,一个人准备出门,当他锁门之后,会无意识地将锁摇动几下,更有的人会在走出十几步之后折回来,重 - 16 - 新拽一下锁,验证自己是否真的把门给锁上了!他虽然记得自己已经把门给锁上了的,可仍然不相信自己。 在小孩身上,这种情况也多有所见。有许多孩子在睡觉前都会看一下床底是否有猫、狗、昆虫之类的东西,其 实这正是怀疑癖的表现。 我们往往发现不了孩子就是我们的牺牲品,也无法意识到是我们的行为毁灭了孩子。我们用命令和自己拥有的 权力,来强行要求孩子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我们用自己主观的意识来教育孩子,这是正确的,那是错误的。我 们一方面期待孩子长大,另一方面却又在压制孩子长大。 神游--椅子变成宝座 在孩子的内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假想的景象,比如一只旋钮变成了一匹骏马,一张椅子变成了宝座,一颗石 子变成了一架飞机,他们看着手中的玩具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绪四处游荡,没 有一个固定的方向。 一位营养专家的诊所里,有几名 6个月以上的孩子出现了各种生理失调症状,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之后终于发 现,这些生理失调的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这些 6个月以上的孩子们得了一种叫做"缺乏心灵营养而引起 的倦怠"的疾病。 于是,营养专家打算让这些孩子的心灵快乐起来,他给他们提供娱乐和消遣的环境,不再让他们像以前那样孤 独地一个人呆着,每隔几天就把这些孩子带到不同的地方去玩耍。就这样,没过多久这些孩子们都恢复了健康。 从这位专家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到 1岁的儿童能够对他周围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印象,并能从众多 的印象中学会区分它们。当孩子找不到可以关注的对象时,他就会游离不定、坐立不安地到处乱动。就算着手做一 件事,但过不了多久就丢下,因为他们的心思分散在许多不同的事情上,无法长时间地集中在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上。 心理学家通常把这种状态称为"心理神游"。 一种真相往往被人所忽视,即孩子需要两种"食物"才能健康生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父母往往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与此同时,孩子的精神却始终处于"饥饿"状态。 如果父母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成长环境,我们将看到孩子们会很快集中精力、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幻想情绪也 就随即消失了,无目的的"神游"变得有方向了,他们的四肢也会成为思想的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更健康地 成长。 依附--永远离不开大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很爱缠着大人。大人到哪里他们就要跟到哪里,寸步不离。也许有 人认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孝顺父母,殊不知这正是孩子依附心理的病态表现。如此缺乏独立能力的孩子,长大 以后又会怎样呢? - 17 - 依附心理是许多孩子都具有的缺陷。他们的性格胆怯懦弱,习惯躲在成人的背后求得安全。他们害怕一个人独 处,而且不相信自己能独立做好一件事,几乎事事都要大人帮助他们来完成。这样等上了小学,他们的课堂作业也 习惯让父母或别人来代替完成。毫无疑问,依附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 这一类孩子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仿佛正处于遭受痛苦的苦恼之中。这个时候,他们几乎对任 何东西都无法满意,老是显得无精打采和心不在焉,他们喜欢抱怨所有的东西,喜欢哀求大人顺从他 们的心意。他们依恋大人,似乎整个的生命都与大人捆绑在一起。他们经常让大人帮助自己,而自己 却很少尝试着去做。他们喜欢哀求大人跟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唱歌给他们听,而大人不得不 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哭闹。就这样,大人成了这类孩子的奴隶。 有时候,这类孩子的依附心理会以一种假象出现。他们每逢遇到问题就爱问大人"为什么",给人 一种似乎他们正求知若渴的假象,误以为此时正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刻。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你能够进行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认真倾听大人的 回答,而只是一味地重复自己的问题,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解决问题。他们对大人一丝不苟的耐心解 说并不十分感兴趣,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需要利用这种简单的手段,来维持大人在他们的身边。 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依附状态对孩子的危害,有的甚至对这种状态十分满意,因为他们发现自 己很容易就能控制孩子的思想和意志,在管理孩子方面省下了不少精力。孩子不会跟自己顶着干,不 会让自己愤怒得要爆炸,也就是说这种孩子不会让父母产生很多烦恼。于是,父母就觉得这类孩子是 乖的、可爱的,被表象蒙蔽了双眼,看不到这种状态对孩子的致命影响。 孩子将在父母的控制之下,放弃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能力,这无疑会影响到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 , 孩子的这种依赖心理也很容易演化为冷漠、懒散。孩子天生所具有的活生生的创造潜能就这样夭折了 。 占有欲--我要!我要!我还要! "我要!我要!我还要!"当提到孩子,父母们都会议论起这些口头禅。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 私的,只知道"要,要,要!"然而事实上,我们又有几个能看到孩子自私背后的真实原因呢? 即使两个看不懂时间的孩子同时看到一只金表时,一个会说:"它是我的,我要它!"另一个孩子 就会叫起来:"不,是我的!我要!"他们也许会为这只金表打架,就算把金表毁坏了也在所不惜。孩 子们总是通过这种方式相互竞争,不惜毁坏他们想占有的东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就像饥饿的人在寻找食物,他们会寻找 能满足自己心灵的东西,不断在环境或活动中得到心灵的营养品。孩子在周围环境中找不到对其精神 有利的"食物",他们的饥饿于是就转移到物品的占有上。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看作是父母对孩子内心需 求的忽视。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的心理畸变取决于在爱和占有之间做出的选择。孩子的本能就像章鱼的触 - 18 - 角一样伸展出去,抓住他急不可待想要的东西。这种占有欲使他牢牢地抓住东西,然后像保护自己的 生命一样保卫它们。如果孩子没有找到他发展的精神动力,那他就会被物质彻底吸引,并渴望拥有它 们。孩子的心力就这样被转移了。 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有时也会把注意力转向毫无价值的东西上,只是他们占有东西的方式不同于 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不会跟其他孩子发生争执,而是喜欢去积累并隐藏东西,所以,他们口袋里经 常会装有一些随意拿的糖果或者小玩具。 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这种病态心理,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本性。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 为一个人的自然能量被转移了。父母们应尽量不要让孩子依附于某种东西之上,当孩子变得贪婪和自 私之后,就很容易丧失自我,成为物质的奴隶。 如果孩子一直处于厌倦的环境中,那他会感觉失望、乖戾,这种孩子缺乏独立、缺乏智慧、令人 讨厌、甚至会产生畸形的念头,成为反社会的人。 自卑感--连一个杯子都不如 在"儿童之家",一个孩子正用字母玩具拼字。这时,意大利皇后来到了他面前,要求
/
本文档为【《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