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上海历史第一册提纲

2011-10-25 5页 doc 47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3244

暂无简介

举报
上海历史第一册提纲上海历史第一册提纲 上海历史第一册提纲 第1课 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A P2 1、地理位置: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今伊拉克,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地方” 2、区域特点:三大洲交界之处,沟通交流方便,文明交融频繁,战争也多 二、楔形文字 A P3 1、得名原因:又称“钉头文字”,书写笔画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 2、使用时间与民族:前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开始使用,刻在泥板之上 3、意义: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4、载体或代表:《汉穆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 三...
上海历史第一册提纲
上海历史第一册提纲 上海历史第一册提纲 第1课 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A P2 1、地理位置: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今伊拉克,古希腊人称“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地方” 2、区域特点:三大洲交界之处,沟通交流方便,文明交融频繁,战争也多 二、楔形文字 A P3 1、得名原因:又称“钉头文字”,书写笔画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 2、使用时间与民族:前3100年之前苏美尔人开始使用,刻在泥板之上 3、意义: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4、载体或代表:《汉穆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 三、《吉尔伽美什》史诗 A P4 重要意义: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史诗 四、《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A P4-5 1、特点:君权神授、同态复仇、等级不公、保护私产、维护统治、神明裁决 2、目的:社会秩序,巩固王国统治 3、历史价值: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清楚展示古巴比伦王国社会状况;是了解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 一、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A P6 1、地理位置:东北非尼罗河流域,今埃及 2、区域特点:东西皆沙漠,南为高山,北临地中海,仅东北苏伊士地峡与西亚相连,相对封闭 二、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A  P7 1、古埃及南北统一时间:前3100年 2、法老专制统治的特点:法老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政治权:掌握中央地方高级官吏任免权 军事权:控制所有军队 经济权:拥有全国土地支配权 司法权:将自己意志视为法律 宗教权: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其后裔 三、金字塔的象征意义 A P8 1、作用:法老陵墓 2、代表: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3、象征意义: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与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 四、象形文字和纸草 A P8-9 1、得名原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形态相像 2、使用时间与民族:前3500年之前古埃及人发明 3、书写工具:起初为刻刀和石头,发明笔和墨水后,纸草是使用最普遍的书写材料 4、消亡原因 (1)主观:复杂难懂,适用范围很小,只有祭司、书吏、官员、大商人掌握书写 (2)客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埃及受到希腊文化冲击,使用希腊字母,后又被阿拉伯帝国征服,埃及迅速“阿拉伯化”   第3课 一、种姓 A P10-11 1、概念:古代印度的一种社会等级制度 2、形成:当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原住民的过程中氏族制度走向解体,社会分裂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吠舍(平民)和首陀罗(奴隶)四大种姓集团 3、特征: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4、影响:社会阶层隔离,阻碍社会成员流动,有利于维持统治和社会安定的同时不利于社会进步;催生佛教产生 二、佛教的创始、经典 A P11-12 1、创始时间、人物与地点:前6世纪,悉达多在古印度创立 2、经典:大藏经(经律论)或者三藏经 3、外传:前3世纪开始外传至东亚和东南亚 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A P12 1、类型:梵文史诗、神话传说 2、历史价值:反映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多个侧面及雅利安人扩张情景与种姓制度   第4课 1、美洲三大印第安文明:中美洲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印加文化 2、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培育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等40多种农作物   第6课 一、古希腊地理位置 A P24 1、地理范围:希腊半岛、爱琴海、小亚西部沿海地带——地中海地区 2、地貌特征:多山,多岛屿,海岸线曲折,土壤贫瘠,淡水缺乏 3、周边环境:与埃及、两河流域毗邻 二、城邦的特征 A P24 “小国寡民” 三、古典时代 A P25 城邦制度全盛时期:前5世纪至前4世纪上半叶,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四、雅典民主政治 B P26-27 1、核心: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 2、形成原因:航海业与工商业发达致使人员流动频繁,氏族贵族统治被打破,以新兴工商业阶层为代表的平民展开与贵族的斗争 3、形成过程 形成: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基础 发展: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政治 全盛:前443—429年,伯利克里时代 4、评价 进步性:当时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积极性和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 局限性:城邦公民内部民主,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斥,容易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5、影响:为近代西方民主思想提供基础   第7课 一、《荷马史诗》 A P29 概况:夹杂大量神话传说的“英雄史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 二、帕特农神庙 A P31 概况:建成于“伯里克利时代”,是一座典型的多利亚式建筑 三、哲学与史学 A P32 1、哲学含义:源于古希腊语,原意为“爱好知识之学” 2、古希腊哲学家思想特点:冲破宗教神话束缚,力求用理性思维方式去认识、解释世界 3、古希腊哲学高度繁荣时期:古典时代 4、“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5、概况与含义:欧洲历史学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欧洲“历史”一词就源于古希腊,原意为“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 6、古希腊历史学诞生时间与标志:古典时代;希罗多德“史学之父”和其《历史》   第8课 一、罗马共和国的开始 A P34 前509—前27年:罗马共和国(贵族与平民的斗争) 二、罗马帝国 A P35-37 1、建立: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2、繁荣:200年的和平发展时期,政治统一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文化昌盛发达,城市涌现繁荣 3、疆域:2世纪初:罗马疆域达到最大规模:东到两河,西到不列颠,南到北非,北至多瑙河,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4、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拜占庭)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都罗马 5、西罗马灭亡及意义:476年:在奴隶起义和日耳曼人乘虚而入下西罗马灭亡,欧洲古代史终结,进入中世纪 三、基督教的创始、经典 A P37 1、创始时间、人物与地点:1世纪,耶稣在巴勒斯坦创立 2、经典:《圣经》 3、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9课 一、“十二铜表法” B P39 1、制定背景: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斗争(联系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2、颁布:前451年—前450年 3、内容: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诉讼程序等,是习惯法的汇编 4、实质: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 5、意义: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体现罗马人的法治精神,明文,按律量刑,改变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规范社会生活;奠定罗马公民法基础,成为罗马法系渊源 二、“公民法”与“万民法” B P40 1、“公民法” (1)制定背景: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为进一步有效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与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团结 (2)适用范围:调整处理公民内部权利关系(不适用于处理外邦人之间及外邦人与罗马公民之间的权利关系) (3)内容:大法官发布的有关告示和审判案例,公民大会和元老院通过的各项决议,执政官发布的各种行政命令等 2、“万民法” (1)制定背景和目的:随着罗马对外扩张的加速,越来越多非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行列之中;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2)内容:决议、法令、皇帝敕令 (3)适用范围:境内各民族 3、“二法合一”: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联系罗马“3世纪危机”) 4、罗马法的意义:体现罗马人崇尚法治精神与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对后世欧洲各国法制产生深远影响——法治精神与法律意识 5、罗马法的局限性:将奴隶排斥在外 三、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C 第10课 伊斯兰教的创始、经典 A P44-45 1、创始时间、人物与地点:7世纪,穆罕默德在西亚阿拉伯半岛创立 2、经典:《古兰经》   第11课 一、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A P50 1、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伊斯坦布尔) 2、16世纪后,奥斯曼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囊括昔日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国大部分领土 二、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及其影响 A P50-51 1、使巴尔干地区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成为这一地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联系一战背景) 2、控制亚欧商路,破坏地中海地区原有商业秩序与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   第12课 一、西欧封建制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 A P54 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二、“采邑改革”及影响 B P54 1、概况: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影响:促进西欧封建制度发展 (1)采邑连同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自由农民农奴化进程 (2)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随采邑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 三、庄园的特征 B P54 农村基本经济和社会组织,自给自足,人身依附   第13课 一、城市的自治 B P58 1、城市的复兴:11世纪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兴起 2、夺权概况:城市市民与封建领主斗争,夺取城市自治权 3、夺权目的:维护自身利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4、夺权内容:司法权与行政权 5、夺权手段: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 6、夺权结果:或获得完全自治权;或取得部分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但不少中小城市仍处于各级封建主控制下 二、等级君主制 B P59 1、背景:12世纪后,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加强,但封建割据阻碍社会进步 2、目的: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3、形成 (1)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数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登上历史舞台 (2)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4、特征: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行统治的政权形式,贵族与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王权加强的表现 5、内容:司法、军事大权集中至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 6、影响:相对于早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具有进步意义,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14课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权与神学居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第15课 大学的兴起 A P67 1、大学的含义:大学一词源自拉丁语,愿意为“总和”、“联合”(university),即学生教师组成的联合社团 2、大学兴起的原因:城市的复兴与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阶层处于经济活动的需要要求开展世俗教育;教会为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 3、大学特点:重视神学 4、大学兴起的意义:大学世俗性质有助于学术研究摆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为日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准备条件
/
本文档为【上海历史第一册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