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汽车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2011-10-26 4页 pdf 700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4084

暂无简介

举报
汽车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159- 1. 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 三元催化转换器由镀有铂、锗催化剂 的微孔陶瓷构成,装在排气消音器的前面, 通过化学反应能把发动机排出的有害废气 CO、HC和NOX转换成无害气体CO2、H2O 和N2。然而,在这些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 反应特性与通过的尾气中所含的氧量有关, 因此由催化反应所导致的净化效率就与发 动机的空气和燃料的比例A/F有关。当发 动机空燃比维持在理论空燃比(14.7:l)附近 时,三元催化转换效率为最佳,见图1所示。 空燃比一般用来表示可燃混合气的成 份,定义为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理论上 1 k...
汽车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159- 1. 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 三元催化转换器由镀有铂、锗催化剂 的微孔陶瓷构成,装在排气消音器的前面, 通过化学反应能把发动机排出的有害废气 CO、HC和NOX转换成无害气体CO2、H2O 和N2。然而,在这些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 反应特性与通过的尾气中所含的氧量有关, 因此由催化反应所导致的净化效率就与发 动机的空气和燃料的比例A/F有关。当发 动机空燃比维持在理论空燃比(14.7:l)附近 时,三元催化转换效率为最佳,见图1所示。 空燃比一般用来表示可燃混合气的成 份,定义为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理论上 1 kg汽油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H2O时需 要14.7kg空气,比值14.7即称为理论空燃 比。理论空燃比对我们理解可燃混合气如 何燃烧有重要意义。混合气的浓与稀可参 照参数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量与理论 空气量的比,用λ表示。当λ=1,即实际 空燃比等于理论空燃比。相对而言,混合气 浓(空燃比小于理论空燃比或λ<1),所供 的空气量小于理论空气量,这种混合气不 足以完全燃烧,汽油浓度大,称为稠密。对 完全燃烧来讲氧气过少,有利于提高发动 机动力性,但燃油经济性将下降,且易生成 较多的CO和HC降低排放性能;反之,当 混合气稀(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或λ>1), 对完全燃烧来讲氧气过多,有利于提高燃 油经济性,但发动机动力性将受损失,且易 生成较多的NOx降低排放性能。因此,有 效地控制实际空燃比在理论空燃比附近, 将有利于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 性和降低排放污染。 汽车氧传感器的 应用研究 刘卉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职业大学 摘 要 本文讲述了氧传感器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作 用,两种氧传感器的发展,结构、工作原 理和比较,最后提出了氧传感器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 空燃比;汽车尾气净化;汽车尾气排放;氧传感器 引言 当今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被 称为移动烟囱的汽车尾气,其有害成分包 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 化物(NOx)、硫化物(SOx)以及微粒物质(铅 化物、碳烟、油雾等)、臭气(甲醛、丙稀醛 等)等;其中CO、HC和NO是汽车污染控 制的主要大气污染成分。汽车尾气净化的 主要是利用催化剂将其有害成分CO、 HC和NOX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的 CO2、H2O和N2。关键技术是汽车发动 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FI)、氧传感器 (EGO,排气氧传感器Exhaust Gas Oxygen Sensor) 和三元催化反应器(Three Way Catalyst Converter简称TWC)及电控模 块(ECU)组成的空燃比闭环反馈控制系统。 其中,氧传感器对于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 染排放量和三元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 们调节汽车发动机的空燃比(A/F,空气 与汽油的质量比),精确地控制燃油的燃烧 过程,既提高燃烧效率,节省能源,又能大 幅降低尾气的污染。另一方面,在汽车尾气 中剩留的有害气体,在外电极铂的催化作 用下,可与氧相互反应,进一步达到净化的 目的。汽车使用时必须安装氧传感器控制 的电子喷射系统才能达到环保要求。 目前在汽车中用氧传感器控制空燃比 的反馈控制系统有两种。一种是三元催化 系统,它在Volvo中被首次应用,随即被日 本、美国公司用来降低汽车尾气有害气体 的排放量,是目前控制汽车达标的主要措 施。另一个系统为稀薄燃烧系统,它是丰田 公司1984年首次应用的。三元催化方式(氧 传感器、三元催化剂与电子控制供油系统, 即所谓三元系统)在降低汽车排放技术中处 于主导地位。本文主要说明氧传感器在三 元催化方式中的应用原理。 故此,三元催化反应器通常与电子计 算机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用氧传感器检 测尾气中的氧浓度并将其信号反馈到 ECU,又通过ECU发出指令来控制调节燃 料供给系统。这样就构成一个自动控制空 燃比的闭合环路,见图2所示。为此,利用 氧传感器检测排放气体中的氧浓度及微机 反馈控制来调整发动机空燃比,成为必不 可少的手段;同时也表明,氧传感器是使该 系统最有效地发挥作用必不可少的部件。 2. 氧传感器基本原理和在空燃比反 馈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汽车氧传感器产品按工 作原理分为浓差电压型、极限电流型、半导 体电阻型(前两者通常采用掺杂稳定剂的 ZrO2基电解质,以氧空位离子传导导电; 后者以氧化物半导体对氧气的氧化还原产 生电子导电);按其应用分为理论空燃比传 感器(即λ传感器)、稀薄空燃比传感器、宽 范围空燃比传感器;按其结构分为套管式 和平板式;按其材料分为氧化锆和二氧化 钛两种氧传感器。 2.1 两种材料的氧传感器的发展 二氧化锆的离子导电性最早研究是在 1900年,而真正将氧传感器应用于汽车上 则是在1976年,由德国博世BOSCH公司 首先在瑞典VOLVO汽车上装用了氧化锆 氧传感器,实现了汽车尾气空燃比的反馈 控制。之后通用、福特、丰田、日产等汽车 都先后开发了氧传感器并应用于汽车上来 控制汽车尾气。目前二氧化锆传感器已是 应用在汽车上较成熟的氧传感器。二氧化 钛(TiO2)属N型半导体材料,其阻值大 小取决于材料温度及周围环境中氧离子的 浓度,因此可以检测排气中的氧离子浓度。 氧化物半导体表面可选择性地吸附某种气 体,利用其氧化物薄膜的电阻率变化可制 成气敏元件是由日本的清山哲郎在1962年 图1 三元催化反应器的净化效率 与空燃比的关系 图2 尾气闭环控制系统 -160-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21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ov.2008制 造 发现的,而二氧化钛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 用是日本于1982年才开始使用,丰田公司 于1984年研制成功了管芯式氧化钛传感 器,1985年研制成功厚膜式氧化钛传感器 并批量生产,并且之后在全球得到迅速的 发展。氧化钛式一般都为加热型传感器,由 于价格便宜,且不易受到硅离子的腐蚀,因 此随着新技术,特别是纳米加工技术发展, 二氧化钛传感器将更具有广阔的前景。 2.2 二氧化锆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 理 氧化锆氧传感器的基本元件是专用陶 瓷体,即ZrO2固体电解质(简称ZrO2传感 元件)。陶瓷体制成试管式的管状,亦称锆 管。其内外表面都覆盖了一层多孔性的铂 膜作为电极。由于在汽车上使用,环境条件 苛刻,寿命要求长,为防止废气中的杂质腐 蚀铂膜,在ZrO2传感元件的铂膜上覆盖一 层多孔氧化铝保护层,并且还加装一个防 护套管。氧化锆氧传感器外形和内部结构 如图3所示。氧传感器内侧通大气,外侧直 接与废气接触。由于发动机空间有限,传感 器外形设计成U型,内电极为厚膜技术固 定的多孔Pt(铂)膜,外电极采用有机悬胶液 涂敷Pt膜上再溅射Pt薄膜的方法制备,以 提高三项界面的催化活性。为增加其机械 强度,整个传感器装在不锈钢套筒内,然后 固定在发动机与排气管的连接处(氧化锆 氧传感器必须满足发动机温度高于60℃、 氧传感器自身温度高于300℃,以及发动机 工作在怠速工况或部分负荷3个条件时才 能正常调节混合气浓度,因此,将其安装在 温度较高的排气管上(如图4所示))。尾气 温度在300~950℃之间变化,为保证传感 器在稳定温度下工作,同时,为了使氧传感 器迅速达到工作温度(300℃)而投入工作, 经常采用加热器对锆管进行加热。为使传 感器在低温条件下就投入工作,加热器的 加热温度一般设定为300℃。温度对氧传感 器电动势的影响如图5所示。 1)电池特性 ZrO2传感元件陶瓷体是多孔的,允 许氧渗入该固体电解质内,温度较高时,氧 气发生电离。ZrO2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 干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 似电解液的作用。其基本工作原理:在一定 条件下(高温和铂催化),利用氧化锆内外 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则在固体电 解质内部氧离子从大气一侧向排气一侧扩 散,使锆管形成微电池,在锆管铂极间产生 电压。氧化锆氧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6所 示。化学反应过程: 内电极(参比电极)O2+4e→2O2- 外电极(工作电极)2O2-→O2+4e E=(RT/4F)(lnPs-lnPr)式中R为气体 常数(8.314J/(mol·K));T为工作绝对温度 (T);F为法拉第常数(96480C/mol);Pr、Ps: 排出气体与大气中的氧分压,Pa起电力E 与氧分压比的对数成正比,氧传感器表面 的氧浓度差越大,起电力也越大。 2)开关特性 当混合气稀(空燃比大或λ>1)时,排 气中氧的含量高,CO浓度较小,即使CO 全部都与氧离子发生化学反应,锆管外表 面上还是有多余的氧离子存在。因此,传感 元件内外侧氧浓度差小,则内外侧两电极 之间产生的电压很低(接近0V);反之,混合 气浓(空燃比小或当λ<1)时,在排气中几 乎没有氧,CO、HC、H2的含量较多,这 些成分在锆管外表面的铂的催化下,与氧 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消耗废气中残余 的氧,使锆管外表面氧浓度变成零。由于锆 管内表面与大气相通,氧离子浓度很大,这 样使得锆管内、外两侧的氧浓度差突然增 大,两极间产生的电压也增大(约1V)。在 理论空燃比附近(即λ=1),排气中的氧离 子和CO含量都很少。在铂催化剂的作用 下,氧离子与CO的化学反应从缺氧状态 (CO过剩、氧离子浓度为0)急剧变化为富 氧状态(CO为0、氧离子过剩)。由于氧离 子浓度差急剧变化,因此,铂电极之间的电 位差急剧变化,使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有一突变,其输出特性见图7。 当λ=1.00时,废气净化率最高,此 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处于临界状态。 当λ<1.00时,发动机工作在缺氧状 态,输出电压接近于1.0V。 当λ>1.00时,发动机工作在富氧状 态,输出电压接近于0.0V。 因此,通过氧传感器的信息反馈,使 空气过剩率始终保持在以λ=1.00为中心 的狭小范围内,从而将废气组分中有害气 体的排出量控制在最低限,经空气净化器 后,废气含量只占发动机管道内含量的1/ 10,另外通过测量净化气体前后的氧偏 图9 TiO2氧传感器的结构 图8 氧传感器输出信号与空燃比 反馈控制过程图7 锆氧传感器输出特性 图6 氧化锆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图5 温度对氧传感器电动势的影响 图4 氧传感器安装位置 图3 氧化锆氧传感器外形和内部结构 -161- 差,还可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是否正常。 反馈控制原理参见图8。 3)响应时间 当混合气体浓度发生变化时,氧传感器 的电压输出从开始变化到最终输出的90% 之间所需的时间,即为响应时间。氧传感器 的响应时间一般不超过10S。响应时间越 短,则其灵敏度越高。 2.3 二氧化钛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 理 1)构造 氧化钛式氧传感器(结构如图9所示) 必须满足发动机温度高于60℃、氧传感器 自身温度高于600℃,以及发动机工作在怠 速工况或部分负荷3个条件时才能正常调 节混合气浓度,因此,氧化钛式氧传感器也 安装在温度较高的排气管上。同时,采用了 直接加热方式使氧传感器迅速达到工作温 度(600℃)而投入工作。氧化钛式氧传感 器是利用二氧化钛(TiO2)材料的电阻值随排 气中氧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 故又称电阻型氧传感器(阻抗特性如图10 示)。二氧化钛式氧传感器的外形和氧化锆 式氧传感器相似,在传感器前端的保罩内 是一个二氧化钛膜元件。纯二氧化钛在常 温下是一种高电阻的半导体,但表面一旦 缺氧,其晶格便出现缺陷,电阻随之减小。 由于二氧化钛的电阻也随温度不同而变化, 因此,在二氧化钛式氧传感器内部也有一 个电加热器,以保持氧化钛式氧传感器在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温度恒定不变。 R=Aexp(-E/RT)·PO21/m,式 中 : R:波兹曼常数,J/K;A:常数; E:活化能,J;1/m:依赖于晶格缺陷 性质的指数; PO2:氧分压,Pa;R:气体常数,J/ mol K;T:绝对温度,K 如果偏离理论空燃比,PO2则会发生逐 步的变化。所以,通过测定氧分压,亦即传 感器的电阻变化,就能测定与理论空燃比 的偏移数值。 2)工作原理 电控单元ECU将一个恒定的1V电压 加在二氧化钛氧传感器的正极,并将传感 器负极上的电压降与电控单元控制程序中 设定的参考电压相比较,如图11。当发动 机的可燃混合气浓(A/F<14.7)时,排气 中氧含量少,二氧化钛氧传感器外表面氧 很少,二氧化钛呈现低电阻;当发动机的可 燃混合气稀(A/F>14.7)时,排气中氧含 量大,二氧化钛氧传感器外表面氧很多,二 氧化钛呈现高电阻;电阻在混合气空燃比 为理论空燃比14.7(即λ=1.00)时产生 突变。通过这样反馈控制,使混合气的浓度 保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的狭小范围内。 2.4 两种材料氧传感器的区别 2.5 氧传感器在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中 的作用 发动机空燃比反馈控制原理如图12所 示。ECU接收到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后, 将其信号电压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以判 定混合气的浓稀程度进行控制。空燃比反 馈控制的实质就是通过氧传感器信号执行 回归理论进行空的控制。在该系统中,当空 燃比稀薄时,排放气体中的氧浓度增加,氧 传感器把“稀薄状态”微机,氧传感器 输出低电位信号,ECU收到这一信号后, 使反馈修正系数增大(先骤升,后缓升),结 果使喷油器延长喷油持续时间增加喷油; 当空燃比较浓时,排放气体中的氧浓度降 低,氧传感器把“较浓状况”通知微机,则 氧传感器输出高电位信号,ECU收到这一 信号后,使反馈修正系数减小(先骤降,后 缓降),喷油器缩短喷油持续时间减少喷 油。由于喷油量减少,混合气随之又很快变 稀。ECU根据氧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对混合 气空燃比进行控制的过程,称为闭环式控 制。但由于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过程需要 一定时间(包括可燃混合气吸入汽缸、尾气 流过氧传感器及氧传感器响应时间等),故 实际控制的混合气的空燃比总是保持在理 论空燃比14.7附近的一个狭窄范围内。 3. 展望 从目前情况来看,针对氧传感器材料 的研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改进保护层材料,提高抗劣化 性,增强透气性 汽油和机油中含有铅、硫、磷等杂质, 会使传感器性能大幅度下降,而灰尘、油、 硅等成分则会堵塞传感器保护层和电极。 为此,需改进保护层材料使传感器元件抗 劣化性能提高。 2)提高氧传感器材料的环境适应性, 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汽车用氧传感器其工作环境很恶 劣,处于500℃~800℃的高温下,平时还 要承受30℃左右的气候温度的影响。因此, 扩大其工作温度范围,尤其是高温区工作。 稳定性、耐久性,成为近年来材料改进的一 个方向。同时整个元件在很大温差快速变 化下,其可靠性、抗劣性的改进也是一个关 键问题。 3)扩大空燃比控制测量区域 实现广域空燃比的测量控制是近年来 一个热门研究方向。这样可使氧传感器能 连续计量控制从过浓区域(富油区)到理想空 燃比再到稀薄区域(贫油区)的整个状态,实 现广域反馈控制。 图12 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 图11 氧化钛式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表1 ZrO2氧传感器和 TiO2氧传感器的比较 图10 TiO2氧传感器的阻抗特性 下转第164页 -164-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21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ov.2008制 造 4)提高测t、反馈信号的精确度, 增强对瞬时变化状态的反馈控制能力。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排放废气法规日 趋严格,因而要求氧传感器测量信号的精 度不断提高,以利于提高控制能力。同时对 瞬时变化的排气也要求做到及时测量修正。 5)传感器的薄膜化和小型化。 用薄膜化和微机械制备的小型化 氧传感器具有性能优异、价格便宜等特点, 且易实现集成化、全固态化以及多功能化。 4. 结语 车用氧传感器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中关键的传感部件,也是控制汽车尾气排 放、降低汽车排放物污染、提高发动机燃烧 质量、节省燃油的重要部件。从世界各国公 布的专利情况来看,各主要汽车生产国都 很重视汽车传感器的研制和生产,氧传感 器的申报专利数居汽车传感器的首位。预 计汽车氧传感器市场在10年内将以每年 30%的增长幅度增加到年用量10亿支左右。 据估计,目前我国汽车氧传感器的年需量 在500万支以上,其产值超过10亿元人民 币。总之,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传感器制造工艺技 术的提高,汽车用氧传感器将会不断完善 发展,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上接第161页Lγα、Lγb——分别为从主流道中心 到型腔a、b的流动通道的长度,mm; Lgα、Lgb——分别为型腔a、b的浇口 长度,mm。 通过一个例子说明: 如图1所示为相同塑件10个型腔的模 具流道分布图,各浇口为矩形窄浇口,各分 流道直径相等,分流道dγ=6mm,各浇口 的长度Lg=1.25mm,为保证浇口平衡进 料,确定浇口截面的尺寸。 从图中的型腔排布可以看出,A2、 B2、A4、B4型腔对称布置,流道的长度 相同;A3、B3、A5、B5对称相同;A1、 B1对称相同。为了避免两浇口和中间浇口 的截面相差过大,可以A2、B2、A4、B4 为基准,先求出这两组浇口的截面尺寸, 再求另外三组浇口的截面尺寸。 在实际生产中浇注系统的平衡调整应 为: (1)首先将各浇口的长度、宽度和厚 度加工成对应相等的尺寸。 (2)试模后检验每个型腔的塑件质量, 特别要检查一下晚充满的型腔其塑件是否 产生补缩不足缺陷。 (3)将晚充满、有补缩不足缺陷型腔 的浇口宽度略微修大。尽量不改变浇口厚 度,因为浇口厚度改变对压力损失较为敏 感,浇口冷却固化的时间也会前后不一致。 在上述试模的整个过程中,注射压力、 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等成型工艺 应与正式批量生产时的工艺条件相一致。 3 结论 通过上述可知,在一模多腔的塑 料注射成型过程中,注射模具中的浇注系 统的平衡的状态越好,各型腔成形制品的 质量越高,制品的成型性能越好。在本文 中,通过对相同塑件一模十腔浇注系统的 平衡的分析,得出有助于改善浇注系统平 衡的经验。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需要选取探测灵 敏度高的磁敏传感器,一般霍尔器件不完 全能够满足检测要求。目前利用磁阻传感 器已研制出JLY-1B智能微裂纹检测仪能 够检出10-14~10-8T的磁场,而另一种磁 通门检测器除了能够满足检测敏度外,还 可根据需要做成笔尖状,以便贴近螺纹沟 槽底部表面运动,提高检测灵敏度。 3、信号的处理 信号处理就是将磁敏传感器获得的漏 磁信号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转化成电信号通 过二次以表显示出来,信号处理过程如图4 所示。 五、工件的探测 资料显示[2],管道螺纹连接处受到轴 向载荷作用,螺纹各牙受力很不均匀,啮合 螺纹两端的数牙受力最大,中部螺纹受力 却很小,在啮合螺纹两端产生缺陷的可能 性最大。研究表明[1],随着测量提离高度(探 头与探测表面间距)的增加,裂纹Hy值随 之变小。 因此,在探测缺陷时,为了提高检测 灵敏度,将工件局部磁化,达到饱和磁场, 探头(磁敏传感器)做成针状,同时将探头 从啮合螺纹中部开始沿螺纹沟槽底部向螺 纹两端沿螺旋线运动。在此过程中,工件的 励磁装置与探头运动应保持同步,针形探 头贴近螺纹沟槽表面,探头运行的速度应 缓慢且速度均匀,当探头在啮合螺纹中部 运动探测过程中会接受到螺纹沟槽产生的 漏磁场强度B参,以此作为缺陷信号参考 值,在探头螺旋前进过程中如果遇到缺陷 就会产生如图2所示的缺陷信号分布图,探 头的布置如图5。 六、结论 1、本文所提出的管道内螺纹漏磁探测 方法是通过查取相关资料得出的理论可行 性设计,对管螺纹探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有 一定的启发作用; 2、本文所提到的探测方法是从螺纹中 部开始探测,利用探头在螺纹沟槽中螺旋 前进过程中接受到的无缺陷漏磁场和有缺 陷漏磁场比对的方法实现对缺陷检出; 3、本文所提到的探测系统是根据现在 最新信号处理、磁阻传感器、人工智能系统 的理论研究成果而设计的。 上接第162页 参考文献 [1] 鲁植雄,赵兰英.汽车传感器检测图解 (第二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0 [2] 华道生.中外汽车故障诊断检修400例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0 [3] 宋福昌等.汽车传感器识别与检测图解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 [4] 鲁植雄,谢剑.汽车传感器动态与静态 测析200Q&A[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11 [5] 潘旭峰等.现代汽车电子技术[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1998.8重 印) [6] 王启瑞.汽车电气及电子设备[M].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 [7] 杨妙梁.汽车实用电子技术与90年代 市场需求[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96. 10 [8] 赖慧豪.氧传感器对汽车排放的监控及 检测方法[J].汽车维修.2007.3.(9~11)(完整 的) 作者简介 刘卉(1977- ),女,江苏扬州人,江苏省 扬州市扬州职业大学教师,讲师,东南大学 电气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电工理论与新 技术。 参考文献 [1] 齐卫东.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92-104 [2] 陈为国,李和平.非平衡浇注系统的人 工平衡设计与数值仿真[J].模具工业.2006. 5:38-43 [3] 贾颖莲,何世松.Pro/E在注塑模具设 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煤矿机械.2007.5: 75-77 作者简介 李俊彬(1963- ),男,汉,江西南昌人, 副教授,现任教务处处长。主要从事模具的 力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论著) 数篇(部)。 参考文献 [1]徐章遂,徐英,王建斌等.裂纹漏磁 定量检测原理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2005.9; [2]高连新,金烨.套管连接螺纹的受力 分析与改善措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4.38(10):1729-1732
/
本文档为【汽车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