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EMS基础培训

2011-10-27 50页 ppt 925K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4755

暂无简介

举报
EMS基础培训nullnull 欢迎参加EMS基础知识培训 广州华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MS(Guangzhou)Technology Service Ltd. GZHY-IT-E-2010 null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理解ISO14001:2004标准条款; 了解有关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章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第一章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引言 术语与定义 ISO14001标准要求与理解要点 环境因素 ISO14001...
EMS基础培训
nullnull 欢迎参加EMS基础知识培训 广州华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IMS(Guangzhou)Technology Service Ltd. GZHY-IT-E-2010 null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理解ISO14001:2004标准条款; 了解有关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章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第一章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引言 术语与定义 ISO14001标准要求与理解要点 环境因素 ISO14001标准要素间的系统化 null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 (EMS) 模式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确定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1 范围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 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的符合: 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3)寻求外部对它自我声明的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1 范围1 范围 本标准旨在使其所有要求都能够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运行场所和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的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保留本章是为使本版中的章条号和前一版(GB/T24001-1996)保持一致。 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GB/T 19000-2000,3.9.9]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 (3.8) 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 (3.16) 的环境方针 (3.11),实现对环境绩效(3.10) 的全面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3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 (3.15) 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 文件 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1: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注2:摘编自GB/T 19000-2000,3.7.2。 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5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 (3.16) 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 (3.16) 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6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 (3.16) 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 (3.5)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3.7)的环境因素。 3.7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 (3.16) 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 (3.5) 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null表2-1 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举例 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8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组织 (3.16)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 (3.11),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3.6)。 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3.19)、过程和资源。 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9 环境目标 组织 (3.16) 依据其环境方针 (3.11)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 3.10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 (3.16) 对其环境因素 (3.6) 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 (3.16)的环境方针 (3.11)、环境目标 (3.9) 、环境指标 (3.12) 及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11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 (3.16)的环境绩效(3.10)正式表述的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 (3.9) 和环境指标 (3.12)提供了一个框架。 3.12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 由环境目标 (3.9)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 (3.16) 或其局部。 3.1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 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14 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 (3.16) 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3.15 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 [GB/T 19000-2000,3.6.2] 注:此术语在GB/T 19000-2000中为“不合格(不符合)”null 3.16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和定义3.17 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符合 (3.15) 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null3.18 污染预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 (3.7)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消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 3 术语和定义null3.19 程序 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注2:摘编自GB/T 19000-2000的3.4.5。 3.20 记录 record 阐明已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注:摘编自GB/T 19000-2000的3.7.6。 3 术语和定义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null关键:1)建立、实施、保持、持续改进EMS 2)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目的:是改进环境绩效。 null 对于一个尚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首先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当前的环境状况,以便对它的所有环境因素予以考虑,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初始评审的目的: 提供将影响现行EMS范围和充分性的信息 提供测量改进的基线, 回答“我们现在处于何处” 帮助组织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制定和改进环境方针,建立目标和指标,确定保持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的有效性。 null初始评审通常包括的内容: 1. 识别重要的环境因素,包括在正常运行中、异常条件下(含启动和关闭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和事故时; 2. 确定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 3. 审查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和程序(包括与采购和有关的); 4. 评价对以往紧急情况调查的反馈。 null初始评审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对照适用的内部准则、外部标准、法规、行为规范合各项原则及指南所进行的环境绩效评价; 取得竞争优势的机会,包括降低成本的机会; 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内对环境绩效有正面或负面影响的其他体系。null评审方法: 调查表 面谈 直接检查、测量 参考过去的审核 其他评审结果null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确定的重要性: 组织应当规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并形成文件,以明确界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边界。 环境管理体系的可信性取决于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选取。 若组织的某一部分被排除在环境管理体系之外,组织应当能做出解释。 4.2 环境方针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内,确保其: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g) 可为公众所获取。 null 环境方针基本要求?内 容 要 求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包括对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的其他要求的承诺null最高管理者制定 形成文件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 可为公众所获取 环境方针是组织建立目标和指标的基础 应当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与修订,以反映不断变化的条件和信息 应当作到意义明确,使内、外相关方都易于理解 管 理 要 求4.2实施的结果4.2实施的结果建立了适宜的环境方针 该方针能体现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环境方向,并适用于该组织的规模、性质 方针应该易于理解,并传达到所有员工 方针应能为目标、指标的制定提供方向 PS:不应为通用性的方针。例子:环境方针例子:环境方针本公司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环境管理规定,通过优化或改进生产工艺,对生产全过程控制,预防污染,持续改进本公司的环境行为; 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提高产品转化效率; 减少粉尘、烟尘的排放,降低对社区的颗粒物污染; 改进工艺、加强管理,削减SO2的排放; 与科研部门密切合作,研究开发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新技术,提高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 与政府加强合作,解决磷矿石运输中的扬尘问;4.3.1 环境因素4.3.1 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null关键: 能够控制 1 确定(识别)环境因素 能够施加影响 具有重大影响 2 判定(评价)重要环境因素 可能具有重大影响 3 更新 4 考虑重要环境因素null环境因素的识别应当考虑: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活动、产品、服务: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 八个方面: a) 向大气的排放; b) 向水体的排放; c) 向土地的排放; d)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e) 能源使用; f) 能量(如热、辐射、振动等)排放; g) 废物和副产品; h)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null 应当考虑的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因素: 1)设计和开发; 2)制造过程; 3)包装和运输; 4)承包方、分包方和供方的环境表现(行为)及作法; 5)废物管理; 6)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 7)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 8)野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null对过去时态环境影响的考虑可以包括下列内容: 导致土地污染或建筑结构污染的不适当材料的处理 导致污染物产生的低效率工艺 含有危险废物或潜在危险物的材料的贮存 遗弃的地下储罐或其他遗弃物 不再生产的产品、部件,现在认为是有害的 前任业主的活动或服务null应当考虑组织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对外供产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不同的市场情况和供货商而有很大差异。例如,一个自行负责产品设计的组织,可以通过改变某种输入原料来施加影响;而一个根据外部产品规范提供产品的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很有限。 一般说来,对于用户如何使用和处置它所提供的产品,组织的控制作用有限。可行时,它可以考虑通过让用户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机制来施加影响。但这种作法并不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 null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一)环境因素调查表法 (二)工艺/活动输入输出法 (三)物料衡算法 (四)现场调查与面谈环境因素例子环境因素识别层次施加影响的能力评价null例子:环境因素调查表法 污染物的常规排放 固废管理 资源消耗 能源消耗 泄漏 安全隐患 生态环境影响null评价准则:提供一致性和可再现性。 常用的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一)矩阵法 将环境因素分为六类(违法、安全隐患、污染物、资源及能源、影响形象和可替代)四级(无费/低费、技术可行、有难度/投资大和远期)进行评价。 (二)打分法 多因子打分(发生频次、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可恢复性等) (三)专家判断法 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null重要环境因素举例: ①正在导致组织不符合的环境问题; ②导致组织未来不符合的环境问题; ③可能导致民事纠纷的环境问题; ④可能导致资金和财政浪费的环境问题; ⑤被公众和顾客看作问题或遭到抱怨的问题; ⑥对能源、原材料、废物管理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 ⑦限制组织未来战略发展的环境问题; ⑧影响保险效果的环境问题; ⑨规定的有毒物质和残留物质直接放行而造成的影响。null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是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null关键: 1、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2、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3、确定这些要求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 4、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 null 组织需要识别的法律、法规要求: a)国家的或国际性的法律要求; b) 省部级的法律、法规要求; c) 地方性法律、法规要求。 null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例如: 1) 和政府机构的协定; 2) 和顾客的协议; 3) 非法规性指南; 4) 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 5) 自愿性环境标志或产品护理承诺; 6) 行业协会的要求; 7) 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 8) 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 9) 本单位的要求。 null常见的获取渠道 1、书籍 2、报刊、杂志 3、网络 4、环保部门的发文 5、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6、和政府的协议(总量要求) 7、上级部门的要求 8、和相关方的协议、合同null本要素实施的结果: 1、建立了获取渠道 2、获取的法律是适用的、充分的 3、和环境因素的关联是正确的 4、建立了程序、落实了相关的职责 5、在建立目标与指标、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和监测测量时充分考虑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对其内部各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其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null要点 ●目标和方针一致; ●各个相关职能和层次均要有环境目标与指标; ●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时的输入要充分: ●目标和指标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只要有可能,就应使目标和指标可测量。 ● 为实现目标和指标、制定相关方案; ● 方案中要包括三点:职责要求、方法、时间要求;目标和指标的例子目标和指标的例子环境方针规定:削减SO2的排放 目标:一年内完成对SO2的排放控制,总量削减20% 指标: 1、尾吸塔SO2排放浓度由目前870mg/m3降低到560mg/m3,年排放总量降低2000吨。 2、合成炉SO2排放浓度由目前770mg/m3降低到450mg/m3,年排放总量降低1400吨。 3、20吨工业锅炉SO2排放浓度由目前1100mg/m3降低到800mg/m3,年排放总量降低400吨, 4、3台10吨工业锅炉SO2排放浓度控制在目前的820mg/m3,年排放总量控制在500吨。null环境目标指标举例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null关键: 1、管理者确保体系的资源; 2、明确作用、职责和权限; 3、专门指定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作用建立EMS 实施EMS 保持EMS 汇报EMS运行情况 提出改进建议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或潜在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null关键: 1、确定负有职责和权限代表其执行任务的所有人员所需具备的意识、知识、理解和技能 ; 2、确定具备了上述能力和意识; 3、应具备的四个方面的意识; 4.4.3 信息交流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则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null 程序规定的信息是指与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常见的信息包括: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信息 环境因素控制信息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信息 环境管理体系监控信息 不符合纠正信息 法规对环境因素要求的变化信息 工艺变化引起污染物成分变化的信息等等null应该强调的是: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包括与其供应和产品链有关的)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记录其规定。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信息交流过程4.4.4 文件4.4.4 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c)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null理解要点: 1、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2、文件要对查询途径进行描述; 3、标准要求各条款及各条款之间关系的描述。 文件的复杂程度取决于: a) 组织及其活动、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和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这些文件可包括: ——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 重要环境因素信息; —— 程序; —— 过程信息; —— 组织机构图; —— 内、外部标准; —— 现场应急计划; —— 记录。null对于程序是否形成文件,应当从下列方面考虑: —— 不形成文件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环境方面的后果; —— 用来证实遵循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需要; —— 保证活动一致性的需要; —— 形成文件的益处例如:易于交流和培训,从而加以实施,易于维护和修订,避免含混和偏离,提供证实功能和直观性等。 —— 出于本标准的要求4.4.5 文件控制4.4.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规定: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作出标识; d) 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f)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须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null1、文件管理的内容:批准、发放、使用、评审、修订、报废、收回及文件的定位,同时要考虑外来文件的控制等; 2、发放前的批准——关键岗位使用文件的适用版本——对文件进行评审——修订后的文件再发布前的批准——文件修订状态的标识——对作废文件的标识; 3、文件本身的要求:字迹清楚,标识明确; 4、外来文件的标识、发放。null4.4.5旨在确保组织对文件的建立和保持能够充分适应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但组织应当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绩效上,而不是放在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4.4.6 运行控制4.4.6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其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b)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null1、识别和策划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 2、制定控制程序,控制重要环境因素; 3、明确运行准则(员工的操作规定、参数规定等); 4、对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程序并通报相关方; 5、关注新项目开发中环境因素的控制。null评价包含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 确保在运行中能够控制或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 满足环境方针的要求、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作出响应,并预防和减少随之产生的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 null1、识别会造成环境影响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2、针对上述事故和紧急情况进行策划,规定响应的措施; 3、评审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合理性; 4、对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如何预防和减少环境影响; 5、可行时,试验程序; 6、试验后、事故发生后的评审、修订; 7、应当注意: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应为事故发生后所能采取的最佳行动,试验的是程序和合理性,一旦发生,程序规定的措施是否是最佳,对环境的影响是否是最小。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时应考虑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时应考虑a) 现场危险的类型,如存在易燃液体,贮罐、压缩气体等,以及发生溅洒或意外泄漏时的应对措施; b) 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类型和规模的预测; c) 处理紧急情况或事故的最适当方法; d) 内、外部联络计划; e) 把环境损害降到最低的措施; f) 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或事故的补救和响应措施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制定时应考虑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制定时应考虑g) 事故后考虑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需要; h) 定期试验应急响应程序; i) 对实施应急响应程序人员的培训; j) 关键人员和救援机构(如消防、泄漏清理等部门)名单,包括详细联络信息; k) 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 l) 周边设施(如工厂、道路、铁路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m) 邻近单位相互支援的可能性。 4.5.1 监测和测量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绩效、适用的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和验证,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null1、监控的内容; 2、监测设备的管理; 3、监测记录。4.5.2 合规性评价4.5.2 合规性评价4.5.2.1 为了履行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这可以和4.5.2.1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null1、法律、法规、其他要求的评价 2、评价结果; 3、结合4.3.2实施; 4、环境因素的控制是否都能满足要求。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再度发生; c) 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4. 5. 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 5. 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d) 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符。 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 null1、识别不符合(实际的和潜在的); 2、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 3、采取纠正措施纠正不符合,减少环境影响; 4、评价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实施预防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 5、评审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6、记录 7、不符合涉及文件的更改的控制。 纠正: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 GB/T19000-2000的3.6.64.5.4 记录控制4.5.4 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对环境管理体系及本标准要求的符合,以及所实现的结果。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 null环境记录可包括: a) 投诉记录; b) 培训记录; c) 过程监测记录; d) 检查、维护和校准记录; e) 有关的供方与承包方记录; f) 偶发事件报告; g) 应急准备试验记录; h) 审核结果;i) 管理评审结果; j) 和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决定; k) 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记录; l) 重要环境因素记录; m) 环境会议记录‘ n) 环境绩效信息; o) 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 p) 和相关方的交流。4.5.5 内部审核4.5.5 内部审核 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组织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4.5.5 内部审核4.5.5 内部审核 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相关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往的审核结果。 应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对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4.6 管理评审4.6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其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b)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包括抱怨; c)组织的环境绩效; null d)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e)纠正和防止措施的状况; f)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g)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 h)改进建议。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作出的,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三重监控机制三重监控机制监测与测量&合规性评价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管理评审ISO14001要素逻辑关系ISO14001要素逻辑关系目标指标和方案监测与测量合规性评价 不合格、纠正措施 和预防措施 管理评审环境方针环境因素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 信息培训记录文件管理EMS审核 职责法律法规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环境保护标准 我国参加的环境保护多边条约 null环境保护法 环境法的定义 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法的含义 ①环境法是一些特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与其他法律一样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它与环境保护非规范性文件是有区别的。 ②环境法的目的: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③环境法所要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即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null环境保护法体系 (1)宪法 (2)基本法 (3)环境保护单行法 (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5)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6)环境标准 (7)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 (8)国际环境保护公约null环境保护法体系结构图宪 法宪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nul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该法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规定了各级政府、一切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专门调整的立法。它以宪法和基本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基本法的具体化。单行法名目多,内容广,可归纳为: (1)土地利用规划法: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国土整治、农业区划、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等方面,目前已颁布了《城市规划法》。 null (2)污染防治法: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分,一般来说,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法是从污染控制法发展而来的。在环境保护单行法中,污染防治法占的比重最大。我国已颁布的污染防治法有:《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噪声污染防治法》。 null (3)环境资源法: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免受破坏,以保证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保存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目前我国已颁布《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农业法》等环境资源法。 null 我国还制定了《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城市绿化条例》等30多件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此外,各有关部门还发布了大量的环境保护行政规章。环境保护行政法规null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为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和颁布了600多项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null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违反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null 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 其他部门法也包括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如《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一些经济法规。其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卫生防疫法》也与环境保护工作密切相关。null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中国政府为保护全球环境而签定的国际公约,是中国承担全球环境保护义务的承诺。国际公约的效力高于国内法律(我国保留的条款例外)。环境法律制度的定义环境法律制度的定义 为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而制定于国家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之中以及由环境污染防治单项法规或规章具体表现出来的对国家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大、普遍和指导意义,并且对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直接具有约束力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null 环境保护八项制度介绍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已经颁布为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颁布) 1) 概念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null2、三同时制度 1)概念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它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我国所独创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同时也是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实现预防为主原则的一条重要途径。null2)适用范围 “三同时”制度开始只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企业,后来其适用的范围不断扩大。null3、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由排污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其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情况,并接受监督管理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的规则系统。它是排污申报登记的法律化。null4、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是指从事有害或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它是环境行政许可的法律化,是环境管理机关进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null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许可证 防止环境破坏许可证 林木采伐许可证 采矿许可证 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 建设规划许可证null5、限期治理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定义:是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在特殊保护的区域内超标排污的生产、经营设施和活动,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环境保护部门决定、环境保护部门监督实施,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消除污染的法律制度。 null6、排污收费制度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收费原则 ——征收的排污费应高于运行费 ——同等质量、数量的污染物应收等量的费用 ——多因子应迭加收费 ——污染严重的因子应加重收费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8月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7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年6月)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1月) 环境标准的概念环境标准的概念定义: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 富和维护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订的标准的总称。 目的: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 对象: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环境保护标准的作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基本手段 强化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环境规划的定量依据 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null标准体系结构 三个层次或级别(国家、地方、总局标准) 五个种类(质量、排放、方法、样品、基础)null环境标准体系构成null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它们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从环境监督管理的要求上集中体现了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环境标准体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表现。 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环境基础标准给出各类环境标准建立时应遵循的准则要求,是环境标准的“标准”,它对统一、规范环境标准的制定、执行具有指导的作用,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石。null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它们直接服务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与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内容上的配套补充以及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执行的技术保证。null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关系: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存时,优先执行地方标准。 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的关系: 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null 为了保证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护生态平衡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的作用 ◎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状况优劣的尺度 ◎环境损害的评价尺度 ◎环境规划、评价和管理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为了实现环境质量要求而对污染源产生排入环境的污染物质和有害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按污染物的形态划分: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控制标准 从适用范围又可划分为:一般综合性和部门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 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危险废物、化学品有关法律法规危险废物、化学品有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基 础 知 识 第 3 章基 础 知 识 第 3 章环境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3-1 环境污染概述 环境问题 3-1 环境污染概述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生态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 生态资源破坏: 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 显著减少和结构明显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 引起草原退化,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 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 环境污染: 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人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转化,使环境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 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如:如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颗 粒物和 SO2浓度急剧增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体 水质恶化等现象。 3-2 环境污染的类型 3-2 环境污染的类型 按环境要素分:可划分为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等; 按环境产生的原因分: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 按污染物的形态分: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 按污染涉及的范围分:可分为局部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等; 按污染物性质分:可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3-3 环境污染的危害3-3 环境污染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 ----危害人类自身 污染物通过空气、水、食物等介质侵入 人体,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造成人体分急性中毒和死亡 慢性危害 远期危害3-4 主要环境术语 3-4 主要环境术语 环境问题类术语(1) ----酸雨 :酸雨又称酸性(降)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 式形成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 危害:破坏森林生态水生态系统,改变土壤性质和结构,腐蚀建筑 物,损害人体呼吸道系统和皮肤。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温室气体含量增 加而引起的地球平衡气温上升的情况。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 CH4、O3、氧化亚氮和氯氟烃等,其中以CO2的温室作用最突出) 危害: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和农作物减产 ----臭氧层耗竭:臭氧层遭到破坏的现象。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 氮氧化物、氟氯烃化合物及其他痕量气体进入臭氧层所造成。 危害:紫外线的照射增加、诱发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加、抑制 人体免疫系统、危害动植物及生态系统 、气候异常等;3-5 环境问题类术语(2)3-5 环境问题类术语(2)----氟里昂: 氟里昂(freon)是氟氯代甲烷和氟氯 代乙烷的总称,又称“氟氯烷”或“氟氯烃”,可用 符号“CFC”表示。 危害:破坏臭氧层 ---- 哈龙(halon): 是指一类称为卤代烷的化学 品,通常是指所说的1211和1301的商品名称, 主要用作灭火剂。 危害: 消防行业广泛使用的哈龙灭火剂是一种损 耗臭氧的物质。哈龙在大气层中存活命长 达数十年,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元凶之一。3-6 环境问题类术语(3)3-6 环境问题类术语(3)----能源 是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资源 广义的资源”指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壤、阳光、水、空气、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矿藏等等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它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定义:“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把资源说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功能。前者包括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及其森林、草地、矿产和海洋等,后者则指太阳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机能、地球物理化学的循环机能等。3-7 环境问题类术语(4)3-7 环境问题类术语(4)---- 可再
/
本文档为【EMS基础培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