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嫦嫦(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

嫦嫦(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

2011-10-31 10页 doc 63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7933

暂无简介

举报
嫦嫦(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6岁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温州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提高很多,特别是对孩子的营养状况也比以前更加的重视。虽然相应的现在幼儿园和家庭里食物的种类和质量提高很多,甚至有些家长以此作为攀比。说实话幼儿的食物的营养摄入确实十分重要。但是只讲究食物的种类和质量而忽视了在进食过程中对孩子用餐的习惯的培养,结果导致孩子们在用餐过程中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本文针对孩子在进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实践的对比总结出一些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经验...
嫦嫦(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
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6岁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温州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提高很多,特别是对孩子的营养状况也比以前更加的重视。虽然相应的现在幼儿园和家庭里食物的种类和质量提高很多,甚至有些家长以此作为攀比。说实话幼儿的食物的营养摄入确实十分重要。但是只讲究食物的种类和质量而忽视了在进食过程中对孩子用餐的习惯的培养,结果导致孩子们在用餐过程中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本文针对孩子在进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实践的对比出一些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经验。培养幼儿文明用餐的习惯,让幼儿在幼儿园或者在家进餐时能有保持良好的进餐习惯。 [关键词]:幼儿 用餐 习惯 礼仪 问题 对策 一.关于幼儿进餐问题的必要性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在进餐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的用餐的习惯,例如:饭前不洗手、吃饭时坐姿不雅、说话聊天、挑食、浪费、餐后桌面脏乱、餐具摆放不整齐、忘记漱口等。餐桌礼仪作为幼儿礼仪的一个分支,也是对幼儿餐桌礼仪启蒙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性格、社会性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蒙泰索利博士指出:儿童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是在2岁半至6岁.之间,他认为对于2岁半至6岁的孩子来讲,好的礼仪和品格的养成是比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加重要的方面,因为儿童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去改变,将会影响儿童自身一生的发展;而对于儿童知识和技能获得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吸收与更新的。 在英国的教育中就有“餐桌也是课堂”的观念。从孩子第一次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所谓的 “用餐教育”,其目的就是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和进餐礼仪。 而在我国就更有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食不言,寝不语”训言。由此可以看出餐桌礼仪的重要性,所以说 “如何的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礼仪”是很值的我们去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内容。 二.对于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原因分析 曾经做个这么一个调查,在幼儿园中几个班里随机进行了一个关于幼儿在家进餐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对象总人数为100人,其中小班年龄段的由40人,中班年龄段31人,大班年龄段29人。 调查结果如下: 6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存在着挑食的毛病; 52%的孩子在家每次进餐时间超过20分钟; 45%的孩子在没有家长提醒的情况下不会去洗手. 这些数据值得我们去深思一些问题,大部分幼儿都存在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如果要去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先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们会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 1.幼儿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受到相关的并且有针对的有效教育。 现在的幼儿园更多地是关注孩子在性格上的养成,使其能够养让他们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呵呵生活习惯,可惜在生活方面没有把它细化,只是着眼于是能否独立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忘了在餐桌上幼儿还有那么多需要养成的并且能够让他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对于孩子的挑食、用餐慢、餐前不洗手等问题都是跟幼儿园在日常教学生活教育有一定的联系的。 2.孩子在幼儿园时是非观念尚未形成的问题。 虽然在这个年级段的孩子对于判断是非能力正在逐步形成的阶段,但是对于很多事情他们还是不是很明确的知道该怎么去做,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事情是错误的。还有因为3到6岁的孩子对大人的言行举止比较关注,更多的时候是去模仿别人,就打个比方说家长在跟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家长也是经常这个不吃那个也不吃的,结果导致孩子也跟着去学着去挑食;还有的家长在吃饭的时候自己大声的说话聊天,或者一顿饭半个多小时还没有吃完,孩子们也会跟着模仿并且这些不好的习惯是正常的。结果导致在家中家长自身存在着很多不好习惯和不良行为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习惯和行为。家长没有注意到到身教比言教更加重要,在餐桌上没有做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 3. 祖辈的溺爱对于孩子的用餐习惯养成影响。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一直处于被关心的地位,从小就受到了过多的爱护到了溺爱的程度。由于父母辈在工作上的忙碌,结果导致现在孩子很多都是都由爷爷奶奶来照顾日常生活,可是老人比较容易对孩子纵容。比如有些看着孩子自己不吃饭就马上包办来喂饭;还有些鼓励孩子饭不吃也没有关系,多吃菜;甚至于还有些孩子边吃边玩,老人会跟在后面喂,结果这样导致了孩子在幼儿园用餐时候也习惯挑食、光吃菜不吃饭,甚至看着饭不吃等着老师来喂。典型的综合症。而现今的社会从一个人行为习惯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品行好换所以餐桌上的习惯也成了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之一,并能从中看出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所以说一件事情的成败还是要看细节的。所以我们应更加应该加强孩子在用餐这方面好的意识和习惯。 三 .对于幼儿进餐时培养良好习惯的 幼儿有不良的用餐习惯是由家庭或者幼儿园的教育原因所养成的。所以说用怎么样的方法来对孩子培养出正确良好的用餐习惯就成了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内容。 a.在用餐前:通过观察法:通过观察总结幼儿在餐桌礼仪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用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来。主要内容包括:用餐前能否自己洗手、能否自己摆整齐自己的餐具并在用餐前有没有整理自己的小毛巾等方面。 b.在就餐时:就餐过程中孩子们所暴露的不足就更加突出,这也能使我们更加了解到用餐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进餐时坐姿有没坐正,有没翘这二郎腿,驼背,趴在桌子上等现象、用餐时有没大声聊天喧闹的情况等、知道毛巾的用途是用来擦嘴巴的,所以毛巾在用餐时是不能玩、对食物不挑剔、不浪费食物、吃饭时间能否按规定在20分钟至30分钟之间完成。 c.在用餐结束后:用餐结束了,这不是说我们的教育也结束了,幼儿们必须有始有终地整理好自己的餐具并且保持地面和桌面的干净、用餐后注意漱口等,一些的文明的用餐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 (二)通过多途径来培养幼儿的用餐礼仪。 a.晨间谈话:在培养计划实施的钱期我们会有目的、有主题地组织幼儿在晨间谈话的时间让孩子们来自由讨论用餐前、用餐时与用餐后应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并且大家相互监督。利用几天的晨谈时间,讨论怎么做,并且通过实践然后进行自我检讨。把讨论放在晨间谈话的原因是那个时间能够很好地组织幼儿并且集中注意力,真正地投入到话题中来,另外晨间谈话的时间较长,让我们可以足够利用时间对话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总结。 b.餐前准备:对用餐场所人数进行控制,一方面这么做便于教师管理,另一方面能有保证幼儿在用餐时能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从而引导幼儿能够专心用餐,除此之外,在用餐场所创造适宜幼儿用餐的环境。比如运用卡通食物图片的形式在周围的墙面放置来吸引幼儿来感受用餐的乐趣。并为幼儿们播放安静,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得幼儿在用餐时能有一个放松的心情来享受用餐带来的乐趣并陶冶幼儿的情操。 c.餐前活动:每天吃饭前组织幼儿说说今天吃什么菜、菜是什么颜色的,闻闻菜有什么香味,使幼儿在进餐前做好心理准备,让幼儿对于一些自己以前不熟悉或者不爱吃的食物有个充分的了解,缓解对于这些食物的恐惧心理。然后请幼儿自己说说今天的菜有什么营养价值,小朋友吃了之后会有有什么好处等话题,以此来刺激幼儿的食欲并鼓励幼儿能够饭菜都吃完,养成不浪费的习惯。 d.集体的教学活动:是指以集体活动或者小组活动为主,让幼儿能够以自主学习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在培养计划中实施,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观看类似的情景剧,组织其实表演能力强的幼儿和老师合作表演吃饭情景剧,并在观看情景剧之前我们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分组,以比赛的方式来刺激幼儿对这类活动的关注度,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情景剧中发现出现的各种就餐礼仪的错误,并进行抢答指正,从而使他们能够以其他角度来发现自己的不足。这种效果比较明显,而且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此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e.日常的生活活动:组织幼儿听故事,如:《兰兰的梦》、《漏嘴巴的小明》、《小鸡小鸭高高兴兴去吃饭》等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可爱的动物形象来作榜样,告诉小朋友不挑食、餐前洗手的道理。因为对这个年级段的孩子来讲听故事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件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在听故事时同时他们往往很容易把自己带入到故事中的角色,这样更加在幼儿的印象中更加确立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的印象,这样有利于鞭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用餐好习惯。 f.游戏活动:通过与同伴或者家长之间的游戏,进一步巩固餐桌礼仪。因为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能够巩固用餐礼仪教育,并且能理解其行为背后所含的意义。在游戏中,幼儿为了能把游戏玩好,就必须同同伴进行交往和与活动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并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习得该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在设置了所谓“小吃店”的区域活动,将活动教学具投入到区域活动中,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如:为了加强幼儿吃饭时要保持桌面整洁的意识,我们特意在幼儿活动中参与游戏,通过店家和客人之间的交流,比如因为吃饭不整洁,店家要很辛苦的打扫等,让幼儿意识到吃饭不整洁所造成的一些不好的后果。 还有比如“我和蔬菜们做朋友”请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共同收集某种蔬菜的信息,通过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但认识了许多过去并不认识的蔬菜,不尽丰富了知识还开拓了视野。还有比如“喂小动物吃饭”等这系列的活动都体现平等,情趣,自主的方面,并在这些游戏活动中更加强化巩固及角色参与的方法,体现让幼儿在做中学的理念,更加理解用餐礼仪和习惯的道理。 (三)在教学过程中灌输用餐礼仪的内容。 (1)把餐桌礼仪的培养寓于有趣的故事之中 故事中有大胆的幻想和强烈的夸张还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贴切的故事,它能够帮助孩子在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着他们达到所追求的理想彼岸。 a、对于哪些吃饭前不爱洗手的孩子,教师就向他们讲述《可恶的蛔虫》的故事,让孩子知道不讲卫生的后果。 b、对于吃饭爱撒饭粒的孩子,教师就向他们讲述《漏嘴巴的小明》的故事,让孩子知道乱撒饭粒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同时也让孩子懂珍惜粮食。 c、对于吃饭时爱聊天的孩子,教师就向他们讲述《怎么卡住了》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吃饭时讲话,饭菜很容易卡在喉咙里,是件十分危险的事。 d、对于饭后不漱口的孩子,教师就讲述《蛀牙哪里来的》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残留在牙齿上的剩菜、剩饭,是形成小蛀牙的罪魁祸首。 (2)把餐桌礼仪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为了能够更快的让孩子学会良好的餐桌礼仪,我们在中、大班的区域活动中都投放了有关餐桌礼仪的教育道具,如在表演区中让幼儿表演进餐,并且提供给他们整理的道具,让他们通过玩游戏来学习餐桌礼仪。 (四)把餐桌礼仪的培养和家长工作联系起来。 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单靠幼儿园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需要家庭的支持,因为很多幼儿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在幼儿园表现好的孩子,在家或许是另一副样子,所以我们要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来巩固孩子的用餐习惯。 以下就是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 (1)在家吃饭也可以像在幼儿园一样,给孩子准备单独的饭碗、菜碗,告诉孩子只能吃自己碗里的,不能挑也不能剩。 (2)在家吃饭也要定点定时。家长不要追在孩子身后喂饭,让孩子知道吃饭时要坐在餐桌前;吃饭时间也是规定好的,并不是孩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3)在家吃饭要一心一意,吃饭时不能玩玩具或者看电视。 (4)不提倡喂饭,在家吃饭尽量让孩子自己吃,,让孩子慢慢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5)在家时,家长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在进餐时家长应该为宝宝做正确的餐桌礼仪示范。 5.餐桌礼仪实施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与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在餐桌礼仪在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较,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幼儿已经形成了较好的餐桌礼仪习惯,部分幼儿也正在努力的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1.实施后的成果展示: 幼儿园餐桌礼仪实施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的关系双向表(n=30)   良好 一般 不合格 总计 实验班 28 1 1 30 对比班 17 8 5 30 总计 45 9 6 60 ×2及说明 ×2= 10.72    说明水平上呈显著差异 实验表明,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实验后,存在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这一点从个别孩子身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在进餐过程中,孩子们边吃饭,边聊天的现象明显减少。 2.礼仪带动习惯从而形成餐桌礼仪文化 通过培养,幼儿们的餐桌礼仪习惯有了较大的转变。在实施前,幼儿的餐桌礼仪习惯好坏层次不齐,而实施后,孩子们的餐桌礼仪习惯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好转。特别是进餐过程中聊天,玩毛巾的现象大大减少,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的生活习惯也逐渐的好了起来,说明孩子已经可以把学到的餐桌礼仪文化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细节。 3.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认可 在课题实施前,部分家长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对幼儿园工作也不怎么支持,但是实施一段时间后,家长们纷纷反应,孩子在家用餐习惯变好了,而且餐后还会帮忙整理,有好吃的也会想到父母,爱帮父母做事情,这是以前所从来没有的。有些的家长还反应,之前,自己的孩子爱发脾气,动不动就以不吃饭来要挟父母,通过了餐桌礼仪的教育,吃饭安安静静,有时还提醒家长不要讲话,最重要的是他懂得了关心别人,以前有好吃的肯定是埋着头拼命的吃,生怕被别人给抢了,而现在他会主动的夹菜给父母,还会把父母爱吃的菜放在他们的面前。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对我们教学方面的工作也相当的配合,因为孩子的行为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家庭,使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养成了良好的餐桌礼仪的行为。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可行的,是必要的。3至6岁的人的心理迅速发展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通过早期的教育活动以及各种环境的影响,会对孩子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课题训练、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促进了幼儿文明礼仪的形成。 (一)持之以恒 餐桌礼仪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并逐步强化,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滴水石穿。教师和家长必须支持长期性,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持之以恒,特别是对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 (二)逐步提升 虽然对餐桌礼仪的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够局限于眼前,而应该把眼光放的更长远,制定出其他更深层次的餐桌礼仪习惯形成的内容与目标。 1.和幼儿园的其他礼仪相结合。 餐桌礼仪习惯养成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良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的关键。如幼儿的责任意识大大增强,能够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会注意协调好与他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能乐于助人、会宽容理解他人。幼儿的社会情感、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得到充分发展,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关于不足之处。 在进行幼儿的餐桌礼仪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发觉孩子们对“用餐过程中不浪费食物”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为每个孩子进餐的食量都不一样,而每个孩子的饭菜却是由老师固定分配的,孩子之间存在浪费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要根据具体对象分别对待;再者,我认为,教师和家长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榜样,虽然我们在预期之外看到了老师,家长在餐桌礼仪行为方面有一些变化,但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所以,在新的阶段要形成全方位、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的餐桌礼仪养成的教育网络,并能够得到社会有力的配合,使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强有力的三角,有目的和有系统地进行训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12 [2]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2 [3]高传正.学前教育[M].人民中国出版社,2007.11.2 [4]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析[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2 [5]冯晓霞.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21 [6]李艳荣.幼儿游戏100则[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8 [7]钱源伟.幼儿健康心理八十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8 [8]莫里森.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10 [9]马拉古奇.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光佑文化,1999.2.10
/
本文档为【嫦嫦(幼儿用餐时出现的问题及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