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2011-11-02 7页 doc 50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27866

暂无简介

举报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1、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 都按 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2、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 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 规定不同的价格,而一级价格歧视 要求垄断者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所以,二级价格歧视 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 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 对同一种产品 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4、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 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6、国内生产总值...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 1、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 都按 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2、二级价格歧视:只要求 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 规定不同的价格,而一级价格歧视 要求垄断者对每一单位的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所以,二级价格歧视 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 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 对同一种产品 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4、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 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6、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生产要素 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7、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 在一定时期内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 造成的价值减少。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和资本老化所带来的精神磨损。 9、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10、名义GDP:即货币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 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1、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 作为基础价格 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2、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13、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 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14、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 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 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15、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16、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17、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 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18、谨慎动机:又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19、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20、凯恩斯陷阱:又称流动偏好陷阱,指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绝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 21、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2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 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 的行为。 23、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 所引起的 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24、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25、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26、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 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 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 的状态。 27、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28、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 会减少 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 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9、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亦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30、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一种财政政策。 31、周期平衡 预算:政府收支 在一个经济周期中 保持平衡。 32、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 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上 所产生的 政府预算盈余。 33、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34、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 在金融市场上 公开买卖政府债券 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35、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36、“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 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 37、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 38、失业率:指劳动力中 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 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39、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40、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性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41、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 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 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 造成的。 42、自愿失业:指工人 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 而形成的失业。 43、非自愿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 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44、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降低潜在GDP2个百分点。 45、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 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46、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 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47、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所引起的 一般价格水平 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48、实际汇率:用同一种货币 来度量的 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 49、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 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 50、利率效应:又称凯恩斯效应,指价格水平变动 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51、凯恩斯极端:当出现IS曲线为垂直线 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时,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52、古典主义极端:当出现水平的IS曲线和垂直的LM曲线相交的情况时,则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53、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经改造后,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54、“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 55、净资本流出:亦称资本账户差额,指从本国流向外国的资本量与从外国流向本国的资本量的差额。 56、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57、国际收支平衡表: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国与他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报表。 58、国际收支差额(BP):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 59、国际收支曲线(BP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 60、理性预期: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 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61、市场出清假设: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62、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63、非市场出清:在出现 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 64、名义粘性:在出现名义需求扰动时 某种因素使得 名义价格水平变动的比例 不同于 名义需求变动的比例。 65、实际粘性:某种因素 阻止了实际工资的调整 或存在着一种工资相对于另一种工资 或一种价格相对于另一种价格的粘性。 66、菲尔普斯的“黄金分割率”:若要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 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67、倾销: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 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的行为。 68、最惠国待遇:一国对所有缔约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相同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给其他的缔约国同样的待遇。 69、国民待遇:一国给予所有缔约国的人民和企业与本国公民和企业在经济上同样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的开放等,以保证缔约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以同样的条件竞争。 70、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 71、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72、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结构的总体进步。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 73、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 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 进行的系统描述。 74、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 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 的理论结构。 75、商品的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 该商品的数量。 76、商品的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 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 该种商品的数量。 77、均衡: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 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 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78、局部均衡: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 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和均衡状态。 79、一般均衡: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 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和均衡状态。 80、商品的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 相等时的价格。 81、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82、需求的变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83、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84、内生变量:指经济模型 所要决定的变量。其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85、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 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86、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其通常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因此往往也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87、静态分析:考察 在既定的条件下 某一经济事物 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 所实现的均衡状态。 88、比较静态分析:考察 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89、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9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9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9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商品需求曲线上 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 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3、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94、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所拥有的 唯一的最优策略 。 95、博弈均衡: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 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 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96、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 所构成的均衡。 97、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 自己的最优策略。 98、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 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99、商品间的替代关系: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100、商品间的互补关系: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101、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其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 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02、正常品:指需求量与收入 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 103、劣等品:指需求量与收入 成反方向变化的商品。 104、恩格尔定律:亦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指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即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05、最高限价:亦称限制价格,指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该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106、最低限价:亦称支持价格,指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该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107、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其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 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08、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 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 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109、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 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 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11、商品的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 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11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 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3、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 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 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11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115、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116、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 是固定不变的情况。 117、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 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 同时被使用的情况。 118、预算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其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119、价格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20、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21、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 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22、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 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 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23、吉芬物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124、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就会产生不确定性。 125、风险: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 126、交易成本:指围绕交易契约 所产生的成本。 127、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28、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又称线性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 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129、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又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 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13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131、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13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3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34、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 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135、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 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136、扩展线: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 137、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138、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39、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140、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141、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142、生产集团: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 143、规模经济:亦称内在经济,指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144、规模不经济:亦称内在不经济,指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145、外在经济: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使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移动。 146、外在不经济: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使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移动。 147、市场: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 148、行业:为同一个商品市场 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厂商的总体。 149、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 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150、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51、垄断竞争市场:指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一种市场组织。 152、 153、理想的产量: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 154、多余的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 155、非价格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 156、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157、基尼系数:指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等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其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 158、经济效率:亦称帕累托最优状态,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159、公共物品:指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如国防。 160、公共资源:指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如海鱼。
/
本文档为【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高鸿业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